急救知识2-心肺复苏

4.2心肺复苏

现代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形成于50、60年代,后经多次修改形成了标准的操作规范。最近一次修改时间是2000年,这次修改使心肺复苏的操作更加符合现场急救的实际和更简单化,是国际上第一个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标准指南。众所周知,呼吸与心跳是人体生命最基本的生理现象,呼吸心跳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但是人体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内,脏器还存在着微弱的功能,组织细胞的代谢并未完全停止还在继续,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之为“临床死亡”期。继“临床死亡”之后,脏器功能完全消失,代谢功能完全停止,细胞开始溶解破裂,死亡就进入到“生物学死亡”阶段。医学研究表明,“临床死亡”是可逆的,只要能控制致伤因素,伤员体内无重要器官损坏,同时能给与伤员及时有效的抢救,“临床死亡”伤员还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心肺复苏就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伤员的自主呼吸,以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心跳并诱发伤员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因此我们说,心肺复苏是阻止伤员从“临床死亡”到“生物学死亡”的有效手段,是现场挽救伤员生命最为实用的方法。然而现场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时间、地点一般都无从预知,如果单靠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来抢救,则很难做到及时救护,更谈不上在“黄金时限”内进行心肺复苏了。只有现场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才能对现场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所以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对电站的院前急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2.1概述

空气中氧含量为2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为16%,人体安静状态下心跳60~100次/分钟,血压120~90/90~60mmHg,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量(潮气量)平均为500ml。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基本上能满足上述的生理需求。研究发现,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脑虽小(仅占体重的2%),但其需氧量最大。正常人安静状态下,脑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15%,而脑的耗氧量却占全身总摄氧量的20%。脑需氧量这样大,但脑本身的无氧代谢能力及能量贮备能力极差,它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葡萄糖的有氧代谢。脑组织不仅需要氧供应量很大,而且对缺氧耐受性很差,心跳停止10秒钟脑内可利用的氧已将耗尽,会出现神志不清,随之呼吸停止,2~4分钟后,低能的无氧代谢也会停止。4~5分钟内供应脑能量的ATP(磷酸腺苷)也将耗竭,所有反应均停止,导致脑细胞缺氧、肿胀、损伤,引起水肿,出血、坏死,最终引起脑死亡。实践也证明,在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开始复苏,复苏成功率最高(见表),所以我们把心跳停止4分钟内的时间称其为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限”。心肺复苏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复苏开始的时间。电厂作业有许多风险,其中触电、缺氧窒息、吸入烟雾、溺水、严重创伤等将直接导致伤员的呼吸心跳停止,伤员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我们就必须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坚决杜绝那种不作任何抢救,抬起伤员就走的错误做法,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血的教训。

表复苏成功率与时间关系

2000年8月15日经过世界上许多急救专家的努力,美国心脏协会(AHA)正式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新的指南与过去的相比,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和简化了操作,更新了观念。例如无需判断有无动脉搏动来决定是否需要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统一为15:2;人工呼吸前无需盲目的寻找和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强调现场抢救人员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等等。医学上把心肺复苏分成三个阶段:初期复苏,后期复苏和复苏后治疗,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初期复苏,这里讲的心肺复苏也是指初期复苏。

4.2.2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快速判断

快速判断伤员有无呼吸心跳是心肺复苏的第一步,它涉及到救护员的反应能力,要求时间非常短暂、迅速。如果伤员意识丧失,感觉不到伤员存在呼吸运动后就应当为伤员行心肺复苏。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心肺复苏前一定要呼救报告,寻求救援支持。

判断意识的方法:轻拍轻摇伤员的肩背部,大声呼叫伤员(如“你怎么哪?”,“睁开眼睛!”

等等)观察其有无反应,如果伤员无任何反应就可认为伤员的意识丧失。

这种判断意识的方法我们简单记忆为“轻拍、轻摇、大声叫”。同时还可

配合强刺激伤员的人中、合谷等疼痛敏感区协助判断。

判断呼吸的方法:判断伤员是否存在呼吸,主要是根据救护员的感觉来综合判断。首先救护员要看伤员的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的起伏,再用面部贴近伤员的口鼻

部,感觉伤员有无呼吸的气流,同时侧耳细听伤员有无呼吸的气流声。

这三个动作我们简称为“看”、“试”、“听”。在实际操作中,判断呼吸的

同时也完成了开放气道的动作。我们把开放气道同时完成“看”、“试”、

“听”三个判断动作的过程简称为“一步三到位”(见图)。判断呼吸

时需注意,反射性的喘息可以发生在心脏停搏的早期,不要误认为是正

常的呼吸。

判断呼吸触摸颈动脉

判断心跳的方法:判断心跳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主要是通过触摸伤员有无大动脉搏动来完成的。现场判断心跳必需触摸大动脉搏动,通常触摸的大动脉是颈动脉

和股动脉。颈动脉在颈部胸锁乳头肌内侧,气管的外侧的深部,股动脉

在大腿根部内侧深部(见图)。我们在判断心跳的时候,需要食指和中指

并拢,且不可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触摸双侧的颈动脉。由于实际现场急

救过程中,35%以上的救护员(包括专业救护员)都不能准确的判断伤

员是否存在大动脉搏动,所以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不强调触摸伤员有无大

动脉搏动。其他佐证心跳停止的伤员表现有:心音消失,新鲜的伤口不

出血,瞳孔散大等。

新的复苏指南推荐,快速判断只需要察看呼吸、对刺激的反应和其他循环体征,要求在10秒钟之内完成。由于心跳停止3秒就会出现头昏,心跳停止10~20秒就会发生晕厥,听觉、痛觉都会丧失,心跳停止30~40秒就出现抽搐、瞳孔放大,心跳停止60秒后呼吸也会停止。所以在判断意识过程中伤员有任何语言和动作上的反应,都不是心跳停止的表现。

2.摆正体位

心肺复苏时的正确体位是平卧位。摆正体位包括二个内容,一是要求将伤员放置是平坦的地面或是没有弹性的床上,地面不得有金属屑、铁钉等坚硬异物或者在伤员的背后垫上木板,需要为伤员除颤时,还需避免伤员肢体通过金属物体与外相连。二是要松开伤员的衣扣、领带、裤带、紧身衣等,以免影响呼吸通畅,当伤员有义齿时,应设法取出。当伤员处于俯卧位时,应将伤员的一侧上肢上举,使头、颈、肩和躯干同时转动而不发生扭转,然后顺势将伤员整体搬动成仰卧位(见图)。

摆正体位

3.开放气道(airway, A)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第一个关键步骤。人体死亡后全身肌肉松弛,由于下颌肌群的松弛使得舌根后缩堵住了气管的开口和气管本身塌陷,都影响了呼吸道的通畅。伤员无意识时,舌是最常见的梗阻原因,因为舌坠向咽喉部,将下颌向前推动,使抬高舌体离开喉头和咽部而开放气道。只有将伤员头部放置成适当的过伸过仰位,才能保持呼吸道的开放。开放气道有三种方法:

仰头抬颏法救护员在伤员头部的一侧,用一只手的小鱼际部放在伤员的前额向下、向后推,同时用另一只手食指、中指放置到伤员的下颏部向上、向前搬,使伤员的头部向后向上仰起,下颏与耳垂连线与水平面垂直,手指不要压迫软组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我们推荐的开放气道的方法。

仰头抬颈法救护员在伤员头部的一侧,用一只手的小鱼际部放在伤员的前额向下、向后推,同时另一只手掌心向上,放于伤员颈后向上、向前抬,使伤员的头部向后、向上仰起。这种方法操作空间较大,也是一种常用的开放气道方法。

托颌法救护员在伤员头部的上方,二肘关节支撑在伤员仰卧的平面上,双手食、中、环指分别放置在伤员的左右下颌骨处,用力将下颌角托起。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头颈部受伤的伤员,但操作起来较前二种方法略复杂些。

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颈托颌法

4.人工呼吸(breathing,B)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第二个关键步骤。过去一直强调人工呼吸前一定要先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则要求不必盲目的清除呼吸道异物,只是在发现呼吸道异物时才给与清出。现场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正常情况下一般都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只有伤员口部外伤等不适宜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时才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由于人体死亡后双肺可能发生萎陷,所以首次开始人工呼吸时要求救护员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用嘴唇封住伤员的口,对准伤员口部吹入,气量可稍大一些,连续4次,以每五秒吹气一次的频率进行。以后的人工呼吸,每次吹入2口气,按12次/分频率进行呼吸支持。每次吹气完毕应将口移开并作深吸气,使伤员凭其胸肺的弹性被动地完成呼吸(见图)。观察到伤员有胸廓起伏,伤员呼气时听到和感觉到气体流动等是人工呼吸有效指标。有效的人工呼吸可以使伤员的血氧分压达75mmHg,血氧饱和度大于90%。为了达到这一标准,要求吹气时不能漏气,救护员必须捏住伤员的鼻孔并在吹气时自己的嘴要完全将伤员的嘴包裹住;吹气前一定要深吸气,吹气量一定要足够,每次吹气量在800~1200ml,并注意观察伤员胸部的起伏;每次吹气的时间为2秒以上。人工呼吸的操作者极易疲劳,必要时可换人操作。吹气量过大和过快,可能使咽喉部的压力提高,食道开放,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胀气,明显的胃胀气可能增加胃返流。吹气困难的常见原因是由于气道开放不好,开放气道后如果还有吹气困难,应注意清除气道异物。

口对口人工呼吸

5.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第三个关键步骤。胸外按压之所以能使心脏排血,是由于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直接受压,以及胸外按压时胸腔内的压力变化传递到胸腔内的心脏和大血管所致。这两种机制我们称为“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近来研究认为:胸泵机制是使心脏排血的主要机制,心泵机制是次要的。但无论其机制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操作,都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人工循环,使动脉压达到60~80mmHg,从而基本保证了脏器特别是大脑的血供,避免了脑细胞的死亡。

胸外按压首先就是要确定按压点(见图)。人体上腹部两侧,可触及肋弓,沿双肋弓向上的交点处可触及剑突,剑突上4~5cm处就是按压点。此点也相当于人体胸部正中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救护员应紧靠患者一侧,并根据患者位置高低,分别采取跪、站、踩脚凳等姿势,以保证按压力垂直并有效地作用于患者胸骨。正确的按压姿势是:救护员位于伤员的一侧,将一手的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覆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翘起展开或交叉相扣双,两臂与伤员胸部垂直且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肩和双掌,向胸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然后立即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按压点,使胸廓自行恢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胸外按压需注意的是: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的比例为1:1,每按压15次后需进行人工呼吸2次(即按压吹气比为15:2)。

按压部位按压姿势

心肺复苏有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两种情况,单人操作是指救护员在伤员一侧,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均由一人完成。双人操作指二名救护员,一人在伤员侧位完成胸外按压,另一人在伤员另一侧头部,维持气道开放,观测动脉搏动,并完成人工呼吸。需要注意的是双人操作时,按压和吹气并不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按压时不吹气,吹气时不按压,按压人可指挥吹气人,按压人数“1、2、3、4……15,按压”,反复进行。过去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的按压吹气比不一样,单人操作是15:2,双人操作是5:1。新的心肺复苏指南简化了按压吹气比,将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的按压吹气比全部规定为15:2。胸外按压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新的损伤,如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裂伤、脂肪栓塞等等。

4.2.3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 D)

电击除颤也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研究发现,大多数伤员心跳停止前心肌都会发生细微的颤动,电击除颤是消除心肌颤动的最有效方法,如果用电击除颤的方法消除心肌的颤动,伤员是可能恢复自主心跳的。实践证明,一个心跳突然停止的伤员,每提前除颤1分钟伤员的成活率就增加7%~10%,在心跳停止后4~10分钟除颤,不仅能提高复苏成功率,而且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过去并不强调现场心肺复苏必须要行电击除颤,除颤是专业急救员的工作,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此作了重大改进,不仅强调现场心肺复苏中除颤重要性,而且还将这项工作交给现场救护员完成(如警察、消防员、飞机乘务员、保安等)。按国际上的要求,现场急救时应在五分钟内进行除颤。当然现场急救的实际情况往往是,首先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待除颤仪到场后再进行除颤。为了保证除颤安全,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自动体外除颤(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AED使用起来安全可靠,能报告伤员是否有心肌颤动和是否需要除颤,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

使用AED的方法十分简单,一个经过培训后的救护员都能正确使用。第一步接通电源,把AED放置在伤员头部的一侧,通常是左侧,右侧便于行心肺复苏,打开仪器,装好电极粘片;第二步安放电极,迅速将电极粘片分别放置到伤员的右胸(右侧锁骨下方)和左乳头外腋窝下7cm处,注意擦干伤员身体上的汗水,必要时剃除局部胸毛;第三步分析心律,所有人员暂时不接触伤员5~15秒,让仪器分析伤员心律;第四步电极除颤,当仪器分析出需要除颤结果后,操作人员立即大声宣布:“离开!”,此时所有人员均不得接触伤员,随后操作人员按下电击按钮,伤员出现抽搐动作。第一次电击完成后,救护人员仍然不要接触伤员,仪器会自动分析伤员心律,仪器根据分析结果可能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自动电击(三次电击为一组)。三次电击完成后,仪器会自动停止1分钟,此时应检查伤员生命体征并给与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当然如果第一次电击成功,仪器将不会出现第二次电击。不同厂家的仪器,显示器和语音提示可能稍有不同。因此,只有熟悉仪器,经过培训后的救护员,才能使用AED。

4.2.4复苏后判断及终止

将一组吹气和一组胸外按压算作一个循环,首次4个循环后应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恢复情况。除非伤员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和心跳,否则心肺复苏就不能停止。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伤员的胸部能随救护员的吹气动作而起伏,胸外按压时能触及到大动脉的搏动,表示操作有效。伤员出现面色红润,瞳孔缩小,角膜反射,手指微动,挣扎,肌张力增强,呼吸运动等都是复苏有效的标志。国内外已有大量经过长时间心肺复苏,成功抢救成活伤员的报道。现场救护员不得自行中止心肺复苏,伤员在搬运转送过程中也不能停止,即使是在上下救护车上下楼时,中断心肺复苏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只有在医务人员到场后,由医务人员确定是否终止心肺复苏。

4.2.5气道异物处理

某些情况下伤员可能在呼吸心跳停止的同时也存在呼吸道的阻塞,如口腔分泌物、呕吐物、水草、泥土等,有时呼吸道梗阻就本身就是呼吸心跳停止的原因。为了保证心肺复苏有效性,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

处理口腔异物要求伤员面朝上,救护员用拇指和其它手指握住舌和下颌骨(舌-颚抬举法),可以牵引舌避开咽喉部,而异物就在该处,可能在一定程度地减轻梗阻;再伸入另一手食指沿面颊、咽喉深至舌根部,手指以钩状清除异物或把异物移到口腔内再清除,切不可将异物推向咽喉部。

如果开放气道后吹气困难,应怀疑伤员呼吸道梗阻。处理呼吸道梗阻可采用卧位海氏法(Haimlich法)也叫腹部冲击法。通过肋膈下腹部冲击,抬高膈肌,使力量作用于胸腔内气体产生人为的气压,排出气道内梗阻异物。单次冲击有可能排除异物,也可能需要多次重复冲击才能排除气道异物。救护员骑跨在伤员的大腿上或站在伤员一侧,手掌对准伤员上腹部正中,另一只手放在掌上,快速向上用力向腹部冲击,通过腹压作用于胸腔使气道内异物排除(见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梗阻者面部涨红甚至青紫,张口说不出话,对旁人常用自己的手指指向口腔或一手板住颈部,另一手握其腕部(见图)。见到此景,多为气道内异物。这时救护员要争分夺秒,采用立位或坐位的海氏法为其解除梗阻。方法是(见图):救护员站在梗阻者身后,双手环抱梗阻者,一手握拳放于梗阻者上腹部正中,另一手用力紧握其拳,双手向梗阻者的上腹部猛用力数次,迫使异物排除。梗阻者也可采用自行海氏法(见图):一手握拳,拳心放于上腹部正中,另一手握紧拳头,向里向上快速用力排除异物。或将上腹部贴在椅子背、桌子角、栏杆、扶手等上,上身用力冲击上腹部,排除异物。

腹部冲击法呼吸道梗阻面容海式法自救海式法互救

4.2.6心前区叩击

心前区叩击法用于消除心室肌颤动,心跳骤停常发生心室肌颤动,所以发生心跳停止也可试用。一般认为,心前区叩击1次大约产生1~10焦耳的能量,心室肌颤动超过1分钟,需要复律的能量较大,此时叩击,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心前区叩击方法是:使伤员人仰卧于坚硬的木板或水泥地面上,绝不可在柔软有弹性的床上进行心前区叩击。去除其

过厚的衣物,救护员右手握拳,拳心向下,快速从20一30厘米的高度猛击伤员心前区胸骨体下1/3处,连续叩击2—3次(见图),心前区叩击的压力,可刺激心脏再次搏动,但用力不要过大。若病人颈动脉出现搏动,说明叩击有效。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前区叩击法

4.2.7其它注意事项

为伤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场地应该是安全通风的,避免在火场附近、带电环境下或高辐射区域行心肺复苏,也不应为了方便将伤员从拥挤和繁忙的区域搬运到别处。从狭小的地道、廊道转运伤员或上下楼梯、长距离转运时,要计算好时间,不可中止心肺复苏较长时间。总之,心肺复苏是对伤员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它必须贯彻到整个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心肺复苏是目前现场抢救“临床死亡”伤员的唯一有效的急救方法,现场工作人员应该非常熟练的掌握它。作业现场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就变成了救护员。面对突然发生的触电、溺水、窒息……的人员,救护员必须头脑清醒,动作迅速,牢记一个信念:只有心肺复苏才能挽救伤者的生命。最后请大家牢记心肺复苏的口诀:

轻拍轻摇大声叫,判断呼吸试看听。

仰头抬颏开气道,吹气按压交替行。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在生活中,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测,而合理的急救措施则可以在紧急时刻挽救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指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治措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手动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代替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直到医疗救援到达为止。 二、心肺复苏的应急流程 1、紧急呼叫120急救电话,并告知事发地点、病症情况和患者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 2、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果发现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开始CPR。 3、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或地面上,保持身体平稳,头部稍微仰起。 4、进行心肺复苏,即每次按压胸骨5cm左右,按压次数每分钟100次左右,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2秒钟左右,呼吸次数

与按压次数相等。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疗救援到达为止。 三、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否则不应该进行CPR。 2、按压胸骨时,应该用力均匀,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伤患者。 3、进行人工呼吸时,应该注意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4、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感觉疲劳应该及时更换急救人员。 5、心肺复苏时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保持身体平稳,避免移动过度。 四、心肺复苏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1、心肺复苏可能会引起肋骨骨折、气胸、心脏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谨慎处理。 2、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3、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该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对患者造成

心肺复苏的知识考点

心肺复苏的知识考点 心肺复苏(CPR)是一项紧急处理措施,旨在在心脏停跳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直到急救医疗服务到达。以下是心肺复苏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和考点: 1、CPR的适应症:心肺复苏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停跳或呼吸骤停,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塞、中风、药物过量、窒息等。 2、黄金时间:CPR的黄金时间是心脏停跳后的4-6分钟内,因为在这个时间内进行CPR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 损伤。 3、CPR的步骤:CPR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即人工呼吸和心脏 按压。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将空气吹入患者肺部,而心脏按压是通过胸外按压的方式模拟心脏的收缩,从而推动血液循环。 4、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在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时,应该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后向患者的口腔内吹气,吹气时间持续1-1.5秒,然后松开患者的鼻子,让患者自行呼气。 5、心脏按压的正确姿势:在进行心脏按压时,应该将患者的胸部暴露出来,找到胸骨和锁骨下方的凹陷处,将双手交叠放在这个位置

上,双手的手指应该离开患者的胸部。然后用力向下按压,每次按压的深度应该是胸 骨下陷5-6厘米,按压频率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 6、CPR的禁忌症:在一些情况下,不应该进行CPR,例如患者已经死亡或者大脑已经不可逆转地受损。此外,如果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或者患者有明显的传染性疾病,也不应该进行CPR。 61、CPR的注意事项:在进行CPR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任何可能的伤害。同时,应该尽可能保持患者的头部和颈部的稳定,避免在CPR过程中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611、CPR的持续时间:CPR应该持续进行直到急救医疗服务到达或者患者被确认已经死亡。在CPR的过程中,应该每隔2-3分钟更换一次按压者,以避免过度疲劳。 6111、高级生命支持(ACLS):在CPR的过程中,如果存在高级生命支持(ACLS)设备和技术,如除颤器、氧气、静脉注射药物等,应该及时使用这些设备和技术来进一步支持患者的生命。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心脏停跳和呼吸骤停的发生,应该注意预防各种可能引起这些问题的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控制慢性疾病等。 这些是心肺复苏(CPR)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和考点。了解和掌握这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二)心肺复苏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作的抢救治疗叫做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2.心肺复苏的对象 主要是意外事件中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绝症终期病患。在溺水、车祸、雷击、触电、毒气、药物中毒、摔伤等事件中只要患者或伤者一停止呼吸、心跳,就应在第一时间抢救(最好在4分钟以内开始)。 3.心肺复苏的目的 并不是以病人的现场急救苏醒为唯一成败目标,主要目的在于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 4.心肺复苏急救步骤 (1)看到病人,先检查意识(拍肩、查问怎么了)。 注意 ·在判断病人意识过程中,拍摇肩部下手不要太重,以免造成病人有骨折而加重病情。 ·掐人中穴的时间不要太长。

·判断病人意识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以免延误救助时间。 (2)确定病人没有意识,赶快寻求后续支持(喊救命啊,请别人帮忙打电话120,呼叫救护车)。 (3)调整病人体位。使病人平躺于硬地上。 (4)畅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压病人前额,另一手拇指与食指成手枪形抬下巴)。 (5)看、听、感有无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以耳朵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以脸颊感觉有无出气。 (6)检查病人脉搏。用食指及中指找到病人颈部中央位置喉咙处,沿着一侧下滑1.5~2厘米处,微压来感觉病人是否有脉搏。 (7)若无脉搏,则需开展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 由病人的胸部(近施救者侧),找寻肋骨下缘,沿肋骨缘向上滑动,至肋骨与胸骨交汇的胸窝处,即为按压位置。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内容 一、引言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挽救生命。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和血液循环,以保证氧气供应到达重要器官。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 1. 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正确的按压可以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维持血液循环。按压时,应将手掌放在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施加压力。按压的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2.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通过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氧气供应,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人工呼吸时,应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吸。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观察胸廓抬起,确保气体进入患者肺部。

三、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的步骤可以简化为“ABCDE”: 1. A(Airway,通畅气道) 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头部后仰,颈部伸直,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2. B(Breathing,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观察胸廓抬起。 3. C(Circulation,循环) 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 4. D(Defibrillation,除颤)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可用,按照指示进行除颤。 5. E(Emergency,急救)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四、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认心脏骤停 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需要确认患者是否真的处于心脏骤停状态。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等。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生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挽救生命。以下是一些关于心肺复苏的知识。 1. 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检查环境安全、检查意识和呼吸、叫救护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 2.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之一。正确的胸外按压方法是:将患者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胸骨,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3.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呼吸后等待胸廓下降再进行下一次呼吸。 4.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用力,

但不要过度用力;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呼吸的频率和时间;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5. 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 心肺复苏适用于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人群,包括心脏病患者、溺水者、窒息者、中毒者等。 6. 心肺复苏的预防措施 心肺复苏的最好预防措施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等。此外,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操作可以挽救生命。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步骤和方法,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心肺复苏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 摘要: 1.引言 2.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3.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3.1 评估现场环境 3.2 拍打患者肩膀并呼唤 3.3 检查患者呼吸 3.4 胸部按压 3.5 人工呼吸 3.6 持续重复按压和呼吸步骤 4.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引言】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对于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患者至关重要。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生命。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是通过人工方法,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恢复患者自主呼吸,从而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3.1 评估现场环境】 在开始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地带进行急救。同时,迅速拨打120 急救电话。 【3.2 拍打患者肩膀并呼唤】 轻拍患者肩膀,呼唤患者名字,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3 检查患者呼吸】 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同时脸颊贴近患者鼻孔,感受是否有气流。 【3.4 胸部按压】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贴此处,进行连续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120次。 【3.5 人工呼吸】 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需捏紧患者鼻翼,用嘴完全覆盖患者口唇,吹气2 次。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 秒钟,吹气后松开捏鼻翼的手。 【3.6 持续重复按压和呼吸步骤】 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重复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步骤,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 按压和呼吸步骤需保持节奏,不可中断; - 按压过程中,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损伤患者内脏; -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确保气体充分进入患者肺部; - 尽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等阻塞气道。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步骤_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操作步骤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步骤_心肺复苏的概念及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是在人突然发病造成心跳、呼吸停止时,周围人在医生到来之前所能做的简单高效的急救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关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步骤,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 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 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 (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 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 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A) (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 (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返回目录 ◆心腹复苏模拟人操作知识 一、心肺复苏模拟人安装过程: 二、操作前功能设定及使用方法: 完成连线过程后先将模拟人从皮箱内取出,把模拟人平躺仰卧在操作台上,另将电脑显示器连接电源线,外接电源线从皮箱内取出,再与人体进行连接,将电脑显示器与电源接好,即完成连线过程。 ,打开电脑显示器后面的电源开关,此时显示器响起语音提示:“欢迎使用本公司产品,请选择工作方式”。本产品有二种工作方式: ①训练:用户可以随意的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以熟练其技术。 ②考核:根据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 选择好工作方式后,又有语音提示:“请选择工作时间”,“训练” 工作方式的时间没有限制,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操作。选择“考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对于一个接受过完整急救训练的人来说,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 对于一个接受过完整急救训练的人来说,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摩,的确可以提高受救者的存活率;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实施急救的人几乎都没有受过正统的急救训练,他们对于CPR的认识都来自于第二手的传播途径,真正会派上用场的都是最简单好记的急救方法。所传递的讯息越少,就越容易被记得,也就越实用!而根据统计,只有2.9%的人觉得胸外按摩术困难;但是却有7.2%的人觉得口对口人工呼吸困难。 胸外按摩急救术的要点如下: 1.急救员跪在患者肩旁。 2.利用靠近患者下肢的食指和中指,沿着肋骨边缘向上滑行到肋骨与胸骨交接处之心窝部位。 3.将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 4.另一只手掌根置于食指旁的胸骨上(即胸骨的下半段)。 5.将定位的手重叠于其上,两手手指互扣或平行、手指上翘,以避免触及肋骨。 6.以每分钟80至100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缩时间共约9~11秒钟),每次下压胸廓约4~5公分。

7.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施压时口里数着一下,二下、三下...十三、十四、十五,注意念第一个字时下压、第二个字时放松。 8.15次胸外按摩后施行2次人工呼吸(约4~7秒钟)。 9.持续上项CPR动作约l分钟(约四个循环),再检查脉搏和呼吸。 10.若仍无呼吸、脉搏,再继续施行CPR,并每4~5分钟检查患者脉搏与呼吸一次。 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方法 当家庭出现危重病人时,或在郊外的事故发生地,都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场,掌握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法,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使之免于不幸。 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方法操作要领 1.首先判定患者神志是否丧失。如果无反应,一方面呼救,让旁人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一方面摆好患者体位,打开气道。 2.如患者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摩,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的起落。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 与心脏按摩同时进行。按摩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急救心肺复苏常识

急救心肺复苏常识 第3步气道开放 进行胸外按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时需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有),可以用纱布或者手帕将异物从口腔中掏出,有假牙的患者要注意取下假牙。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下巴的方法打开气道;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第4步人工呼吸 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患者仰卧,施救者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另一手捏鼻孔并用手掌边缘压住额头,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注意要将患者的嘴包严)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如此重复循环5次以后,判断患者状态,若复苏无效,继续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 患者瞳孔缩小;恢复自主呼吸;颈部大动脉出现搏动;末梢循环恢复。 心肺复苏的时限性非常关键,一般来说4分钟之内复苏大概有50%的存活率。因此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对于提高心肺复苏

成功率是非常关键的。 急救心肺复苏常识2 首先,刘老师以我们身边的故事为引开始今天的'培训。如被鱼刺卡到,喝醋、吞东西都是错误的行为;正确的行为是先判断鱼刺大小,若是小鱼刺可用工具夹出,若是大鱼刺则应该立即就医。而当遇到有人晕倒后,摇晃、扶起、掐人中或喂速效救心丸等都是错误的救助行为。由此引出了今天的主要培训内容——心肺复苏。本次培训主要希望同学们做到一下四点: 1、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心肺复苏; 2、掌握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 3、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停止心肺复苏; 4、学会后敢于应用。 心肺复苏方法: 1.判断意识: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 (1)准备: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

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又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简称CPR ,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患者脑、心和其他组织的供氧,维持生命。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3个步骤。注意:这不同于以往的ABC 对于呼吸和心搏骤停者应分秒必争,就地抢救。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成活率为32%。因人脑耐受循环停止的临界时限为4-6分钟(WHO),必须在这时间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超过时限患者便会因大脑缺氧而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这项技术,为挽救呼吸和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

心肺复苏的目的: 用人工的方法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恢复猝死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心肺复苏就是当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脏骤停时,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救的一种技术。心肺复苏是大家熟知的名词,这是一种急救技术,当然出现心搏骤停的时候,就必须要马上做心肺复苏了,要抓住宝贵的时间抢救人的生命,避免患者的大脑以及身体器官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操作步骤: 一、先要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二、开放气道 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三、人工呼吸

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四、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五、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 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心搏骤停的以上3种心电图类型及其心脏活动情况虽各有特点,但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停是共同的结果。全身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时,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相关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供血;缺氧又导致无氧代谢和乳酸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缺氧对器官的损害,以大脑最为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急骤下降,脑神经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迅速降低,细胞不能保持膜内外离子梯度,加上乳酸盐积聚,细胞水肿和酸中毒,进而细胞代谢停止,细胞变性及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脑等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缺氧对心脏的影响可由于儿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希氏束及浦氏系统自律性增高,室颤阈降低;严重缺氧导致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而发生不可逆损伤。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恢复因心跳骤停而导致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以下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基本知识: 1. 呼叫急救 在发现可疑的心跳骤停情况下,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诉接警员你的位置和紧急情况的描述。 2. 检查患者的反应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轻轻拍击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们。 3. 开始胸外按压 如果患者没有回应或没有正常呼吸,开始进行胸外按压。以下是正确的胸外按压步骤:

- 将患者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 跨越患者的身体,用双手叠放在胸骨中央位置。 -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 按压时要保持手臂直,用身体重量施加压力。 - 在每次按压后,释放压力,但保持双手接触患者胸部。 4. 进行人工呼吸 在胸外按压之后,进行人工呼吸。以下是正确的人工呼吸步骤: - 在放松胸部时,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巴。 - 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并用另一只手轻轻托住他们的下巴。 - 吸气,然后用适当的速度吹气进入患者的口腔,使患者的胸 部抬起。每次呼吸约1秒,让胸部回落再进行下一次呼吸。 5. 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接下来,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在每30次按压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保持按压和呼吸的节奏。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他们将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并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注意,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应在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

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点

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点 心肺复苏是心脏停搏后的紧急处理方法之一,它的目的是尽可能快地恢复心跳和呼吸,保护生命。以下是关于心肺复苏的一些急救知识点: 1. 判断呼吸和心跳。在发现疑似心脏停搏的情况下,要立即判断被救助者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首先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听周围是否有呼吸或心跳的声音,可以用手触摸颈动脉或向前探身去感觉心跳。 2. 召唤急救。如果发现被救助者没有呼吸和心跳,需马上求助急救。拨打本地急救电话或呼叫周围人员帮助,尽快得到救援。 3. 进行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之前要先判断是否有紧急情况,比如超车事故。如果确认紧急情况后,就可以开始心肺复苏。先施行30次胸部按压,让被救助者的胸部40~50毫米下陷, 然后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进一步 帮助恢复心跳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发现有心脏停搏的人,并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如果周围有AED,可以在进行心肺 复苏时使用它来帮助恢复心搏。 5. 注意呼吸问题。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人工呼吸要注意技巧和频率,与自己换气。每次呼吸要维持1秒左右,从对方口中缓慢吹气,观察对方胸部是否有微膨胀,然后看是否有胸慢性疾病,再进行下一次呼吸。

6. 机器人心肺复苏。如果没有足够的急救者或急救者疲劳了,还可以使用机器人心肺复苏。这种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取代人类进行心肺复苏,更稳定,深度训练好的人在操作上也更加靠谱。 总之,心肺复苏需要快速、有效和持续地进行,调动周围人员和借助专业的设备和工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和保护生命。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急救知识点,为危急时刻做好准备。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第一篇: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也称为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用于在心脏停止 跳动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生命的紧急医疗程序。心肺复苏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支持人体器官的功能,并最终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更进一步的治疗。 急救中的心肺复苏应该始终先安全为先。在进行心肺复 苏之前,必须保证急救者和患者的安全。如果急救者认为现场不安全,他们应该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如果现场安全,可进行以下操作: 1.检查意识和呼吸 急救者应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或说话刺激患者,以确定 是否有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迅速检查患者是否在呼吸。可进行此操作: a. 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嘴巴,注意感受呼吸。 b.观察患者的胸口是否起伏,以确定是否有呼吸。 2.报警 如果急救者确定患者已经无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呼救。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其他医疗服务电话。千万不要离开患者而不报警,这会浪费时间,影响患者的生命。 3.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急救者已经确定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应立即进行以 下操作: a. 将患者仰躺在坚实的平面上。

b. 开始按压胸部: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胸骨上方,另一 只手压在它上面,用身体的重量压缩患者的胸部。推荐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钟。合理的按压技 术是自左右手交替按压。同时记住,按压胸部时不要弯曲患者的肋骨。 c.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后仰,控制患者的下颌。然后用另一只手密封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吹气到患者口腔里使胸部起伏,重复两次。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心肺复苏需要对患者进行不停的按压和呼吸,以支持器 官运作。急救者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大的救助效果。当急救人员到达时,应让他们接管患者,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救治。 第二篇:心肺复苏后的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是在急救过程中用来拯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但 这种操作结束后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一个更稳定的状态,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在心肺复苏之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继续观察患者的状况 即使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状况可能仍然不稳定。在几 个小时或几天内,患者应继续接受密切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体温和神志状态,并记录下来。如有必要应给予相应救治。 2. 继续支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得到恢复, 但是有些患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根据患者的需要,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或输液等治疗,以支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推荐文章 2017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热度:心肺复苏怎么做热度:心肺复苏法及触电急救方法热度:心肺复苏法触电急救抢救步骤方法热度:心肺复苏触电急救的步骤热度: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大家都见过的急救技术,至少在电视上是都见过的。但是,心肺复苏这种看似简单却又技术性十足的急救术,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肺复苏急救常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心肺复苏急救常识 ●实施心肺复苏之前的准备: 1.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后,先确认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 2.如果患者失去意识,要马上掐患者的人中,然后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3.使患者平躺在地面上,一只手下压患者的前额,另一只手轻抬患者的下巴,这样做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看患者的胸口有无起伏,将耳朵凑近患者的口鼻,听有没有呼吸声。 5.用手指轻轻抵住患者颈部中间位置喉咙处,沿着一侧往下移动2厘米左右,轻轻下压来感觉患者有无脉搏。 6.若患者没有呼吸或脉搏,则需要马上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步骤: 1.救助人员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两腿打开,与肩同宽。 2.将手放在患者肋骨与胸骨会合的心窝处,这里就是按压的位置。 3.将一只手的中指放于患者的心窝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胸骨上进行定位。 4.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紧靠在定位的食指旁,使掌根正好置于胸骨的中线上。 5.在掌根位置固定好之后,将之前放于心窝处的那只手重叠其上。

6.将重叠在一起的两手手指翘起,双臂伸直,用自身体重的力量来进行按压。 7.在按压时,应将患者的胸骨下压4厘米左右;在放松时,救助人员的手不可移动位置。 8.救助人员连续做15次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按压的速度为每分钟90次,人工呼吸每5秒一次。 9.救助人员在做按压时,嘴里最好数数,如:一下、两下、三下……在念“一”的时候,手往下压,在念“下”的时候,手放松;在念“二”的时候,手往下压,在念“下”的时候手放松。 10.在实施按压一分钟后,应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是否恢复。如没有恢复,重复做胸外按压,一直做到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恢复,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后,方可停止。 ●实施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定患者确实已经失去了意识才可实施心肺复苏。 2.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应先将患者移到安全区域。 3.使患者以仰卧的姿势平躺在地板或地面上,这样可以确保在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患者不乱摇动。 4.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做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中或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若患者戴有假牙,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假牙摘下。 5.进行人工呼吸时,救助人员的吹气量应为成年人深呼吸的正常量。 6.若患者的舌头出现后坠现象,应将患者的舌头拉出来,以防舌头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7.为了防止传染疾病,救助人员在做人工呼吸之前,可用纸巾盖在患者的嘴上。 胸外心脏按压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肋骨骨折,其有可能造成内脏的损伤或引起内脏穿孔出血。尤其是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和胸廓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肋骨骨折。我们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合适的力度,平时还要认真地练习。

安全急救知识

安全急救知识 一、引言 安全急救知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并进行适当急救的 能力。掌握安全急救知识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和骨折处理等。 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当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步骤如下: 1.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呼吸正常。 2.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3. 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压力深度为5-6 厘米。 4. 进行人工呼吸,每次进行2次,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三、止血 在意外事故中,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正确止血可以防止大量失血,保护伤 者的生命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 1.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2.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将止血带绕在伤肢上方,并用松 紧带固定,然后用棍棒或类似物体旋转松紧带,直到出血停止。 3. 如果是轻微的出血,可以使用冷敷或涂抹止血粉末等方法进行止血。

四、烧伤处理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处理烧伤可以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烧伤处理方法: 1. 烧伤部位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冷水可以减轻疼痛并阻止烧伤的继续发展。 2.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烧伤部位,保持清洁和干燥。 3. 不要用任何药膏或涂剂涂抹烧伤部位,以免感染。 4.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较重,应立即就医。 五、骨折处理 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断裂。正确处理骨折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折处理方法: 1. 在处理骨折时,首先要保护伤者的颈椎和脊柱,避免进一步损伤。 2.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 3. 用稳定的物体固定骨折部位,可以使用木板、报纸等物体进行固定。 4. 尽快送伤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六、结语 安全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并进行适当的急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和骨折处理等常见的安全急救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以应对紧急情况,并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心肺复苏应知应会知识

心肺复苏应会知识 一、心肺复苏适应证: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二、心肺复苏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进行心肺复苏术:如晚期癌症。 二、心搏骤停诊断依据: 主要条件:1. 突然的意识丧失或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次要条件 1.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紫绀,2.瞳孔散大,3.神经反射消失 4.手术创口不出血 辅助诊断条件(心电图检查可呈三种类型): 1.室颤,2.心室停搏3.电——机械分离 三、 CPR操作中A、B、C、D分别指什么? A:A(assessment+airway)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B: B(b reathing)人工呼吸C: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D:(defibrillation)电除颤 四、胸外心脏按压机制:胸泵机制,心泵机制。 心跳骤停早期,心脏瓣膜功能较好,心泵机制为主。随缺血时间延长,瓣膜功能逐渐丧失,逐渐以胸泵机制为主。 六、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扪及大动脉搏动, 2.眼睫毛反射恢复, 3.皮肤颜色转红(色泽), 4.瞳 孔缩小,5.自主呼吸恢复 七、复苏终止的指标: (一)复苏成功,(二)复苏不成功:确知在开始心肺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停止已超过15分钟以上者;心肺复苏已历时1小时,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瞳孔散大或固定;2 .对光反射消失;3. 呼吸仍未恢复;4. 深反射活动消失;5 心电图呈直线 八、心脏骤停时间与表现 1.停止3秒钟----黑朦, 2.停止5-10秒钟----晕厥, 3.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4.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5.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6.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九、打开气道方式:仰头举颏法(颈椎骨折病人:托颌法→仰头举颏法) 气道打开的标志: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十、人工呼吸要求 频率:成人:10-12次/分钟;婴儿或儿童:12-20次/分 持续吹气1 秒以上.正常吸气即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吹气量:500-600ml(6-7ml/Kg)

安全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安全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安全急救知识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为什么要在学校普及急救知识 在学校普及急救知识可以提升全民自救互救素养,学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最佳途径,一方面简单易行、覆盖范围大,另一方面学生接受能力强,培训效果佳。 在发达国家,医学急救知识通常被政府列入常规教学课程,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讲授安全救护知识。在美国,心肺复苏被列为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各类学校全面深入普及急救知识技能非常必要。建议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技能纳入学校必修课程,教师必须参加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急救技能并通过考评。 如何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 方法步骤: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患者,或者摇摇患者,看是否有反应。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事项: 1、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 2、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有哪些要求 操作时间要求如下: 1、0-5s:判断意识。 2、5-1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 3、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4、15-20s:口对口呼吸2次。 5、20-30s:判断脉搏。 6、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