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生物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生物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一位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措施。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属于()

A. 种群、群落

B. 群落、生态系统

C. 物种、种群

D. 种群、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某一种鸟,说明是一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层次,B、C错误。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措施需要涉及到无机环境,如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所以属于生态系统层次,A错误,D正确。

2.下列哪项是细胞产物

A. 血小板和木纤维

B. 导管和胃蛋白酶

C. 花粉和抗体

D. 胃蛋白酶和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导管位于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是一种能够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详解】血小板属于血细胞中的一种。木纤维是死的植物细胞。二者均不属于细胞产物,A错误;胃蛋白酶是细胞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属于细胞产物。导管是死的细胞,不属于细胞产物,B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属于细胞产物。花粉内含精子,是活细胞,不属于细胞产物,C错误;由B、C选项的分析可知,胃蛋白酶和抗体均属于细胞产物,D正确。故选D。

【点睛】易错点:解答本题需注意木纤维属于死的植物细胞。

3.为验证食虫植物猪笼草的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只有实验②可以

B. 只有实验①可以

C. 实验①、实验②都可以

D. 实验①、实验②都不可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酶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实验①中,蛋白酶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后,液体中的多肽和蛋白酶都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甲乙都有紫色物质,不能判断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实验②中,丙的蛋白块被蛋白酶分解后,蛋白块变小,而丁中不变。

【详解】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猪笼草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实验的原理是若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蛋白质会分解,又由于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分解,可以通过的蛋白块体积变化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故选丙、丁试管,即实验②.故选A。

【点睛】本题是蛋白酶的作用和实质以及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先分析实验目的,然后根据题图明确两组实验的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丙丁是根据蛋白块的大小变化判断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甲乙是根据反应后蛋白液中的蛋白质是否存在来判断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

4.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重链(H链)和两条轻链(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球蛋白中至少含有4个―NH2和4个―COOH

B. 若免疫球蛋白由m个氨基酸形成,则含有m-4个肽键

C. 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不同免疫球蛋白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免疫球蛋白有4条肽链构成,所以免疫球蛋白中至少含有4个-NH2和4个-COOH,A正确;从二硫键情况可以分析出免疫球蛋白lgG共有4条多肽链,又知该免疫球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所以含有的肽键数为(m-4)个,B正确;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正确;由图可知,免疫球蛋白空间结构基本相似,不同的原因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存在于RNA分子中

B. 脱氧核糖、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

C.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最终都是由DNA分子决定的

D. 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

【答案】A

【解析】

核糖是RNA分子的组成成分,A正确;脱氧核糖含五个碳原子,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二者均属于单糖,B错误;SARS病毒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这些病毒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最终

是由RNA分子决定的,C错误;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D错误。

6.如图为某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是

A. 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 脂质、固醇、磷脂、性激素、雄性激素

C. 细胞核、染色体、核仁、DNA、蛋白质

D. 生态系统、种群、无机环境、群落、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概念图:图示为某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其中a主要包含b和c(b和c之间是并列关系),b包含d,d包含e。

由图可知,a包括bc,b包括d,d包括e;bc并列,而系统(b)包括器官(c),A错误;脂质包括固醇和磷脂,固醇包括性激素,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所以B正确;DNA(d)不包括蛋白质(e),C错误;群落(d)包括种群(b),D错误。

7.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由休眠转入旺盛代谢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 曲线②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 曲线③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有关,比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减慢,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应降低,这与曲线①描述相符,A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影响细胞代谢的旺盛程度,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强,这与曲线②描述相符,B正确;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水分减少,无机盐的绝对含量不变,所以相对含量增加;但当自由水全部脱去后,玉米种子的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即后期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会保持稳定,这与曲线②描述相符,C正确;人在不同的时期体内含水量:胎儿时期90%,婴儿80%以上,成年人60-70%,老年60%以下,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曲线③描述不符,D错误。

8.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

B. 不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C. 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

D. 细胞膜中脂质的含量总是高于蛋白质和糖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都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且不同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比例较高,而糖类的比例较低。

【详解】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错误;图中显示不同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B正确;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的蛋白质的数量就越多,C错误;人的红细胞膜和变形虫的细胞膜中,脂质都没有蛋白质含量高,D错误。

【点睛】本题是根据柱形图分析考查各种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解题时应紧紧围绕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的功能,对于柱形图的

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B. 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

C. 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

D.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磷脂来体现

【答案】D

【解析】 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A 正确;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性激素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B 正确;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如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C 正确;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来体现,D 错误。

1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一种

②低等植物、低等动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③原核细胞的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仁

④原核生物的拟核中的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⑤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无核膜,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⑥rRNA 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①正确;低等植物和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原核生物的拟核无上述结构,而其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③错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有染色体,④错误;原核生物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故具有多样性,⑤错误;真核细胞中核仁与rRNA 的形成有关,但原核生物有rRNA ,却无核仁,⑥错误,故选A 。

【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

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

翻译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

糖体)内

是否遵循

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

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11.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

B. 图乙中MN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可能与细胞壁有关

D. 图丁中C点时原生质体体积最大、吸水能力最强

【答案】D

【解析】

由甲图可知,细胞液浓度在C点最小,A正确;乙图中MN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丙图中A到B时间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细胞吸水,之所以B点后细胞液浓度下降缓慢,最可能就是受细胞壁的限制,C正确;图丁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原生质体最小,但细胞吸水能力最大,D错误。

12.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如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b

B.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D. a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表示的是自由扩散,所以A正确;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所以B正确;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②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C错误;a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所以D正确。

1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但与数量无关

B. 苯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膜上相应的载体的数量有关

C. 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的数量一般比表皮细胞中多

D.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关,故A错误。苯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故B错误。胰岛B细胞因为要分泌胰岛素,所以其高尔基体的数量比一般的表皮细胞多,故C正确。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但不是必需的结构,如胞间连丝,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属于胞吐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

C.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 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不属于胞吐,A错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催化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即胞吐)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C正确;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15.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磷酸腺苷可用于DNA的合成

B. 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C. 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可结合同一底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的一磷酸腺苷可用于RNA的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与DNA结合,但结合位点不同,反应产物不同。

【详解】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RNA的合成,A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和

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过程均需要消耗ATP,B正确;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形成DNA, 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RNA,二者催化的底物相同,故可结合同一种底物(DNA),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过氧化氢对人类具有致癌危险性,但是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过氧化氢的“威胁”,原因是我们人体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并及时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气。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绘制的曲线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H2O2酶和FeCl3

B. 图甲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H2O2酶具有高效性

C. 图乙中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因素是H2O2的浓度

D. 提高温度能使图中C点对应的O2产生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图甲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H2O2酶和FeCl3,A正确;

B、图甲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Cl3要高,故实验结论是H2O2酶具有高效性,B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