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高一上:数学:数学必修1,数学必修4。

物理:必修1。

化学:必修1。

生物:必修1。

高一下:数学:数学必修5,数学必修2。

物理:必修2。

化学:必修2。

生物:必修2。

高二上:数学:数学必修3,选修2-1。

物理:选修3-1。

化学:选修3,选修4。

生物:必修3。

高二下:数学:选修2-2,选修2-3,选修4-4,选修4-5。

物理:选修3-2,选修3-4。

化学:选修4,选修5。

生物:选修1。

数学新课标版教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8 电容器与电容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章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第三章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

2 磁感应强度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1 划时代的发现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 楞次定律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6 互感和自感

7 涡流

第五章交变电流

1 交变电流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 变压器

5 电能的输送

第六章传感器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2 传感器的应用(一)

3 传感器的应用(二)

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分子的热运动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4 温度和温标

5 内能16

第八章气体

1 气体的等温变化

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

1 固体

2 液体

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1 功和内能

2 热和内能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1 简谐运动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4 单摆

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第十二章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2 波的图象

3 波长、频率和波速

4 波的反射和折射

5 波的衍射

6 波的干涉

7 多普勒效应

第十三章光

1 光的折射

2 光的干涉

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4 光的颜色色散

5 光的衍射

6 光的偏振

7 全反射

8 激光

第十四章电磁波

1 电磁波的发现

2 电磁振荡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c

5 电磁波谱

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

1 相对论的诞生

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4 广义相对论简介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 动量守恒定律(一)

3 动量守恒定律(二)

4 碰撞

5 反冲运动火箭

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 概率波

5 不确定性关系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

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发布进行实施。下文是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中小学教科书管理,规范教科书选用工作,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我省教育教学需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教基二〔2014〕8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教科书,是指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和经授权审定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学用书(含配套教学图册、音像材料等)。 第三条教科书选用应当坚持适宜性,符合我省中小学教学实际;坚持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坚持公平、公正,保证选用过程规范、有序。 第四条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的统筹管理,领导、监督和组织实施教科书选用工作。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的统筹管理,领导、监督和组织实施教科书选用工作。

第二章选用机构 第五条普通高中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科书选用工作以省为单位进行,省选学科以外的学科教科书选用工作以市(州)为单位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工作以市(州)为单位进行。因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县(市、区)、普通高中学校,按程序逐级上报,经教育厅确认后可独立选用教科书。 第六条教科书选用单位应当成立教科书选用委员会,具体负责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 第七条选用委员会由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组成,其中一线教师不少于1/2。选用委员会成员须德才兼备,熟悉本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一线教学情况。选用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各1-2名,由选用单位在任务明确后临时聘任。 选用委员会按学段分学科设立学科组,负责本学段本学科教科书初选工作。每个学科组人数应为不少于5人的单数,其中,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的人数不超过30%,一线教师不少于70%。每个学科组全体成员从本学科组民主推选产生若干名代表作为选用委员会成员,并由选用单位发给聘书,一次一聘。 第八条教科书选用单位应当按不低于每个学段每个学科组专家7倍的人数组建中小学教科书选用专家库。专家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

2019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下列所述关于评价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B、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C、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D、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 2、新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___________。 A、合作精神 B、自信心 C、学习兴趣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根据新课程标准,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达到9级标准的学生应学会使用_____左右的单词。 A、3300 B、2400 C、4500 D、5500 4、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A、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 B、用英语传递信息的能力; C、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D、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5、高中英语课程采取__________的课程设置模式 A、必修课 B、选修课 C、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D、自修课 6.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其中__________是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结果的策略。 A、认知策略 B、调控策略 C、交际策略 D、资源策略 7.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___________的能力。 A、分析问题 B、处理问题 C、获取和处理信息 D、快速阅读 8、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下列所述关于评价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形成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B、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C、各级别的评价要以 课程目标为依据 D、评价应体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 9.《高中英语标准》明确指出,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都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 ______。 A、综合语言交际能力 B、综合语言技能 C、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D、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10. 下面不是教材编写原则的是_________。 A、时代性原则 B、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11.高中英语每个模块学习时间约为___学时,修完一个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获得___学分。 A、 36 ;2 B、 28; 2 C、 32; 4 D、36; 4 12.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中的________目标作为考试的基本要求。 A、8级 B、9级 C、7级 D、6级 13.高一年级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抓好初高中衔接;坚持__________,实施分层次教学”。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1、必修2编写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张大昌 自2003年初以来,编者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了全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本文结合共同必修《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谈一谈编者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的想法和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与老师、学生们交流,也希望更多地听到大家的意见。 一、循序渐进,步步登高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的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就是要学会物理学的内容,否则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都无从谈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学! 要学懂物理学,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情,但有极其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循序渐进。一个5米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难以攀登,而泰山高1 524米,一般的人都能爬上去,这是因为泰山路上开凿了所有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 教学也是这样。凡是教学中的难点,一般说来都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正确分析这个落差,搭好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教科书的作用之一是做好教师的助手。编者在分析难点,帮助教师搭设教学台阶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 矢量的教学 编者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几十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既有从力开始的,也有从运动学开始的;国外教科书也是这样。两种安排各有道理。课标教科书从运动学开始,目的之一是使矢量的教学能循序渐进。 在高中阶段,对矢量的认识要突出两点:方向性和加法法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两者都不容易。如果先学力,学了方向性后,几乎立即就要学习相加的法则,两个难点相距太近。因此,新教科书先学位移,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在《必修1》第一章第2节说“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里描述了矢量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下定义。 (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到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必修1》第一章第2节有个“思考与讨论”: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得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法则,但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只要能够认识到最终的位移并不是把40 m与30 m相加就可以得到的,这就可以了。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心里存疑。新课程不是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吗?存疑就是教师预先埋伏下的问题,探究的开始。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做出或浅或深的猜想与假设……这对于后来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3)通过实验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 《必修1》第三章,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力相加的法则,为矢量的完整定义打下了基础。 (4)矢量的定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标 英文版

New Course Syllable for English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October 2005 Part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nglish is the domin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English a cornerstone of quality education whe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basic educatio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cale of its English education has continually grown, attended b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English education in its current form is fail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round of reforms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aim to end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1 l Over-emphasiz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l Neglect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In their place, the reforms aim to establish a curriculum that: l Develop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l Motivates students, is relevant to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level l Promote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四川省普通高中试用教材《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用书(高中一年级·全一册)

四川省普通高中试用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一年级·全一册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目录 第1课迎接新挑战——适应学习生活新环境/1 第2课让梦想导航——人生要有方向/22 第3课行动的指南——学会制定目标/26 第4课把握人生关键期——高中三年生涯规划/36 第5课课堂学习“金钥匙”——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1第6课记忆的诀窍——与遗忘抗争/47 第7课时间去哪儿了——科学管理时间/55 第8课别与自己过不去——悦纳自我/61 第9课超越自我——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68 第10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掌握交往技巧/74 第11课拒绝的艺术——学会拒绝/82 第12课我的情绪我做主——学会情绪管理/88 第13课神奇的力量——积极的心理暗示/98 第14课透过阴霾是阳光——学会应对悲伤/105 第15课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从我做起/109 第16课快乐健康e起来——合理使用网络/117

第1课迎接新挑战——适应学习生活新环境 设计:尧逢品(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指导教师:曾宁波(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设计意图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高中新生面临的第一关,可以说,高中的竞争与发展是从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开始的。对学习生活新环境适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高中学习的评价和发展成败。对于大多数高中新生来说,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适应是高中新生面临着的常见问题。适应学习生活新环境的关键是高中生对自我的调节。本主题属于“自我版块”,其目的在于引导高一新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自己面临的不适应,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到环境变化会产生适应期(在新的学校生活中会经历适应期),并主动掌握缩短适应期的方法; 2.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缩短适应期的方案。 (三)教材结构 本课分为“心有所惑”“心有所思”“心有所悟”“心有所动”“心有所获”五部分。 心有所惑: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发现同学中间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引起对“适应”的关注与思考,确立本课教学的主题。 心有所思: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发现高中新生普遍存在着“适应”问题,并主动将“适应”问题聚焦到自己身上。 心有所悟: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适应”及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心有所动: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告诉学生增强适应能力的基本方法,并对学生进行适应性训练。 心有所获:本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升华,提高学生对适应的感悟、认识,

新课标高一英语选修6单词表完整版

选修六 Unit 1 △realistic adj. 现实主义的;逼真的;现实的abstract adj. 抽象的;深奥的n. 摘要 sculpture n. 雕塑 △sculptor n. 雕刻家;雕塑家 gallery n. 美术陈列室;画廊 faith n. 信任;信心;信念 faithfully adv. 忠实地 △consequently adv. 所以;因而 aim n. 目标;目的vi. & vt. 瞄准;(向某方向)努力 conventional adj. 常规的;传统的;因循守旧的typical adj.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evident adj. 明显的;明白的 △Giotto di Bondone 乔托(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建 筑师) △renaissance n. 新生;复兴;复活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时期) adopt vt. 采用;采纳;收养 △humanistic adj. 人道主义的 possess vt. 拥有;具有;支配 possession n. (尤作复数)所有;财产 superb adj. 卓越的;杰出的;极好的 △perspective n. 透视画法;透视图;观点technique n. 技术;方法;技能 △Masaccio 马萨乔(意大利画家) coincidence n. 巧合(的事);(事情、口味、故事 等)相合 by coincidence 巧合地 △masterpiece n. 杰作;名著 △impressionism n. 印象主义; 印象派△impressionist adj. 印象派的n. 印象派艺术家 △post-impressionist adj. 后印象派的n. 后印象派 艺术家 a great deal 大量 shadow n. 阴影;影子 ridiculous adj. 荒谬的;可笑的 controversial adj. 争论的;争议的 attempt n. 努力;尝试;企图vt. 尝试;企图 on the other hand (可是)另一方面 predict vt. 预言;预告;预测 △landscape n. 风景;景色 specific adj. 确切的;特定的 figure n. 画像;身材;数字 clay n. 黏土 △critic n. 评论家;批评者 △bronze n. 青铜;青铜色;青铜制艺术品 marble n. 大理石 △Mona Lisa 蒙娜丽莎(达芬奇所作的一幅著名肖像 画) △Leonardo da Vinc i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著名 画家) carve vt. 雕刻;刻记 delicate adj. 脆弱的;容易生病的;精致的 △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刻家、 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canvas n. 帆布;画布 △Picasso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 cafén. 咖啡馆;小餐馆 allergic adj. 过敏性的;对……过敏的 △effectively adv. 有效地 exhibition n. 展览;陈列;展览会 aggressive adj. 敢作敢为的;侵略的;好斗的 scholar n. 学者 flesh n. 肉;肌肉;肉体 in the flesh 活着的;本人 △Matisse 马蒂斯(法国画家) geometry n. 几何学 bunch n. 束;串 △ Manhattan n. 曼哈顿岛;曼哈顿区(纽约市中心) avenue n. 林荫道;道路;大街 preference n. 喜爱;偏爱 △Guggenheim Museum 古根海姆博物馆 △display vt. 展示;陈列;显露 appeal vi. 有感染力;呼吁;求助vt. 将……上诉 n. 呼吁;恳求 appeal to (对某人)有吸引力;(使某人)感兴趣 fragile adj. 精细的;易碎的;脆弱的 △circular adj. 圆形的;环形的;循环的 △metropolitan adj. 主要都市的;大城市的 reputation n. 名声;名誉 civilization n. 文明;文化;文明社会 Egypt n. 埃及(东北非国家) Egyptian adj. 埃及的;埃及人的 visual adj. 视觉的;看得见的 fragrant adj. 香的;令人愉快的 △Monet 莫奈(法国画家) △Whitney 惠特尼 △Madison n. 麦迪逊 contemporary adj. 当代的; 同时代的 permanent adj. 永久的;持久的 district n. 区;区域;行政区 committee n. 委员会 signature n. 署名;签字 Unit 2 △poetry n. 诗(总称);诗意 tick vt. 给……标记号

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英文版

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英文版

————————————————————————————————作者:————————————————————————————————日期:

New Course Syllable for English Part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nglish is the domin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English a cornerstone of quality education whe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basic educatio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cale of its English education has continually grown, attended b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English education in its current form is fail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round of reforms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aim to end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l Over-emphasiz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l Neglect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 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In their place, the reforms aim to establish a curriculum that: l Develop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l Motivates students, is relevant to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level l Promote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l Involves students in experiential, practical, participator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l Develops students’ positive attitudes, thinking skills, practical abilitie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autonomy through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1. The Natur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rives to accomplish far more than just help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t one level learning English should involve helping students t l Develop a certain level of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for real communication l Master certain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l Maste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However, at another level the curriculum should also serv 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providing them with opportunities t l Strengthen their interest in studying English l Grow in self-discipline, perseverance and self-confidence l Improve their cooperative, investigative and thinking abilities l Develop their memor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l Adopt good study habits and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l Develop as autonomous and lifelong learners l Build moral integrity and a healthy outlook on life l Establish both national spirit and an awareness of and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l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enrich their life experience

新课标教材本详表

新课标教材版本详表

————————————————————————————————作者:————————————————————————————————日期: 2

新课标教材版本详表(各省) [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等地仍使用人教旧版教材] 概况 省份高一起用课标教材年份批次首次实行新课标高考年份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2004年秋学期第一批2007年夏 江苏(1个)2005秋第二批2008年夏 浙江、安徽、辽宁、福建、天津(5个)2006秋第三批2009年夏 湖南、吉林、陕西、黑龙江、北京(5个)2007秋第四批2010年夏 说明:至2007年秋,全国有15个省市普通高中使用课标教材。下面列出各省各地区使用的版本情况。 部分省市课标教材版本统计 山东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4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政治济南鲁人人教B 冀教鲁科鲁科中图岳麓中图人教 青岛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苏教湘教岳麓人教人教 淄博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人教鲁教岳麓人教人教 枣庄苏教人教A 外研沪科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东营苏教人教B 人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烟台人教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岳麓人教人教 潍坊苏教人教B 人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济宁鲁人人教A 人教人教人教鲁教人民人教人教 泰安鲁人人教A 人教人教鲁科鲁教岳麓中图人教 威海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人教人教人教 日照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莱芜人教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鲁教人教人教人教德州鲁人人教B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中图人教临沂人教人教A 重大人教人教鲁教人教人教人教聊城苏教人教A 外研人教人教鲁教人教人教人教滨州鲁人人教A 外研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荷泽苏教人教A 冀教人教鲁科人教岳麓人教人教 辽宁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6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沈阳语文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大连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鞍山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抚顺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本溪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丹东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锦州语文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营口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阜新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辽阳人教人教B 外研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盘锦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铁岭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朝阳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葫芦岛人教人教B 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岳麓人教 安徽高中课标教材版本(06秋高一起用)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合肥人教人教A 北师大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

(完整)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高中数学(B版)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2.2 双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 高中数学(B版)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0四川省高中教材使用0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核定结果学科模块版本(出版社)选用市、州 思想政治必修、选修IA 和选修IB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语文必修和选修IA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资阳、 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巴中、 广安、雅安、阿坝、凉山 语文出版社成都、乐山、绵阳、达州、甘孜 数学必修和选修IA 人民教育出版社A 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人民教育出版社A 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 资阳、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 巴中、广安、雅安、阿坝、甘孜、凉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乐山、绵阳、达州 英语必修和选修IA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资阳、 乐山、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 巴中、广安、雅安、阿坝、凉山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都、绵阳、达州、甘孜 历史必修和选修IA 人民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人民出版社 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资阳、 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巴中、 广安、雅安、阿坝、甘孜、凉山 人民教育出版社内江、乐山、绵阳、达州 地理必修和选修IA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 资阳、乐山、眉山、广元、遂宁、南充、 宜宾、达州、巴中、广安、雅安、阿坝、 甘孜、凉山 湖南教育出版社绵阳 地理图册必修、选修IA 和选修IB 星球地图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物理必修和选修IA 教育科学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教育科学出版社 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 资阳、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 达州、巴中、广安、雅安、阿坝、甘孜、 凉山 人民教育出版社乐山、绵阳 化学必修和选修IA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省21个市、州 选修IB 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内江、资阳、 乐山、眉山、广元、遂宁、南充、宜宾、 达州、巴中、广安、雅安、阿坝、凉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成都、绵阳、甘孜

四川省 高中英语词汇 基本要求 外研版 必修1教学教材

2013四川省高中英语词汇基本要求 外研版必修1

第一册(必修1)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1)单词 academic adj. amazed adj. amazing adj. assistant n. attitude n. behaviour n. biology n. bored adj. brilliant adj. comprehension n. correction n. cover n.& vt. description n.diploma n. disappear vi. disappointed adj. disappointing adj. embarrassed adj. embarrassing adj. encouragement n. enjoyment n. enthusiastic adj.fluency n. geography n. handwriting n. hard-working adj. impress vt. instruction n. method n. misunderstanding n.move vi. physics n. photograph n. previous adj. progress n. province n. spelling n. system n. teenager n. textbook n. website n. (2)短语 in other words look forward to at the start of at the end of go to college be divided into take part in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1)单词 admit vt. amusing adj. appreciate vt. avoid vt.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笔记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笔记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 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学 习其他学科积识、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务件,也为他们未来继续学习英语或选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同时还应帮助学生: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 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 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 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发展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3.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 4.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附件3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 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标准》是由教育部制订的指令性文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依据。《标准》从课程性质的界定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1.奠定共同基础,构建终身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总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包括持续的学习动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课程目标在层次、水平和侧重点上都有所不同。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自信心,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

英语知识和技能,奠定运用英语的基础。而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个性发展需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新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新课程突出了选择性。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多样化的课程既反映社会的需求,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高中英语新课程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3.变革传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教学还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情感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自信心会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高中英语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和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英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笔记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笔记 俞小美2018年7月整理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 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学

习其他学科积识、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务件,也为他们未来继续学习英语或选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同时还应帮助学生: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 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 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 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发展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3.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 4.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高一上:数学:数学必修1,数学必修4。 物理:必修1。 化学:必修1。 生物:必修1。 高一下:数学:数学必修5,数学必修2。 物理:必修2。 化学:必修2。 生物:必修2。 高二上:数学:数学必修3,选修2-1。 物理:选修3-1。 化学:选修3,选修4。 生物:必修3。 高二下:数学:选修2-2,选修2-3,选修4-4,选修4-5。 物理:选修3-2,选修3-4。 化学:选修4,选修5。 生物:选修1。

数学新课标版教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最新资料推荐------------------------------------------------------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 行) 附件 13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特制定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一.课程理念为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标准》中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五个基本理念。 这既是对课程价值的多视角的描述和概括,也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目标与效果的具体要求,深刻领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1/ 18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到提高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一次飞跃。 《标准》明确地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既不能人为地割裂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或通过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又要根据教学时间、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主次分明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方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实现三个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是技术学习领域的一个学科,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模块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