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论文1

地域文化论文1
地域文化论文1

中国地域文化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学的地域文化分野在古代和近现代具有不同的形态。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中国的“四至”观的是周秦之际的(《禹贡》)(汉代人将其收人《尚书》):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说明中国东隔于海,西阻于山,西北是横亘的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疆域和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从南、北两翼展开的。突破过去中原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狭义文学观,这里的南、北都应该包括边疆文学,北方兼容了“胡人”文化,南方兼容了“蛮人”文化,晚清以来,这种南北分宗的情形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异,出现了东西的分野,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承受着浩荡而来的西洋文化的冲击。东南沿海得风气之先,逐渐地汲取西方工商文明;西部相对闭塞,对外来文明的接纳相对滞后。这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域性,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观察世界的眼光和表现世界的方式。

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促动下,面临着全球化和地域化的两极互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相伴的文化转型与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并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关系认识上的偏差。将城市发展过程作深层次的文化分析,导致诸多城市问题的本质原因才能被正确认识。论文融贯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社会剧变过程中地域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及其文化动因,研究顺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推演——实践探索”的逻辑,立足于城市规划学科,将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引入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建构地域聚居与文化的基本研究架构和方法,并以重庆、武汉、南京为例,探讨地域聚居与文化演进的基本问题、规律与发展趋势。论文秉持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主张将城市及其文化落实到地域现实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研究,通过现代性时空维度的分析,认为由全球化的抽象时空与地域性的现实时空所构成的复合时空维度,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生存语境,而地域时空维度的转型与整合是城市文化观念异化和城市特色缺失的本质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城市文化价值的回升曲线正处于快速提升的初期。城市文化观念的“失范”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认为将社会生活还原于地域现实生活场景中,再现在场性的有效价值,是规划与建设具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在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区域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文化环境,搭建我国地域聚居与文化研究的基本平台。通过重庆、武汉、南京地域聚居模式的比较,实践论文的理论建构,探讨新时期我国城市及文化的发展规律、现实问题及未来发展道路。地域文化视

野的城市研究,将地域文化视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动因,藉此考察、追溯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它源于自下而上的仰视,归于自上而下的人居系统的宏观构架,将城市的发展建设置于地域文化的时空视野中进行系统的组织与营构。

关于地域文化的特征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地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要准确把握地域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研究和认识地域文化多侧面多层次的基本特征,对此,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关于地域文化与非地域文化区别的相对明确性。

为什么在地域文化的一般概念已有明确论述以后,具体到对某一地域文化进行界定的时候仍然会产生歧义?有学者指出,关键的问题还是混淆了地域文化与非地域文化。例如在讨论齐文化的相关问题时,提出“文化无国界”说,并以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为例来说明,就存在一个混淆不同性质的文化区别的问题。因为东、西方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而基督教文化等宗教文化则属于领域文化范畴,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一).关于地域文化的特征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地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要准确把握地域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研究和认识地域文化多侧面多层次的基本特征,对此,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关于地域文化与非地域文化区别的相对明确性。

为什么在地域文化的一般概念已有明确论述以后,具体到对某一地域文化进行界定的时候仍然会产生歧义?有学者指出,关键的问题还是混淆了地域文化与非地域文化。例如在讨论齐文化的相关问题时,提出“文化无国界”说,并以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为例来说明,就存在一个混淆不同性质的文化区别的问题。因为东、西方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而基督教文化等宗教文化则属于领域文化范畴,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2.关于地域文化形成机制的独特性。

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众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并对这两种因素在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作用及其互动制做了剖析。

3.关于地域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因为其形成要素和机制均具有特殊性,就造成了地域文化发展中表现

出较强的形态上的稳定性、历史发展上的传承性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

4.关于地域文化划分标准的多重性。

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等;二是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长江三角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岛文化、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三是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云贵文化、巴蜀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等。

5.关于地域文化域界的相对模糊性

还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的域界总体上来说应该是明确的,但具体划分时在许多情况下又是模糊的。因此,地域文化研究中的关于地域文化的域界问题,不能要求像地理学那样精确,这是因为越是追求精确,可能反而会与历史的实际越远,越不利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学科的健康成长。

(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及其意义

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联系而发展的。所谓联系就是地域文化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任何地域文化没有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自我封闭,故步自封,面对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拒绝变化和发展,就不会有生命力。如历史上许多的地域文化也曾辉煌一时,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直至最后泯灭了。只有开放才能推动文化自身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前进,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任何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古代史上就曾有三次地域文化的大交流,造成了三次民族大融合、人文大同化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仍是今后地域文化存在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地域文化的研究要高度重视对历史上地域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成果、经验与规律的挖掘和整理,并对地域文化在当代的交流与互动提出新的见解。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才能充分展示各地域文化的斑斓色彩和独特魅力,体现各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创新能力,也才能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我国历史上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其重大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地域文化的大交流发生在史前的炎黄时代,西部炎黄与东部东夷三大族团的民族大融合、人文大同化。先是起自西部的神农炎帝族东进,至东夷人居住地海岱地区,与东夷人汇合,被东夷同化。继而黄帝族由西而东,进入东夷地区,先与炎帝族发生冲突,战胜炎帝后两族联合。之后又与东夷蚩尤发生战争,擒杀蚩尤后成为天子,成了东夷人的统治

者。但由于东夷文化先进,黄帝族也被同化,于是完成了这次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三大族团的文化交汇融合的任务。这次文化、民族的大融合、人文大同化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在三大族团交汇融合的中心地海岱地区,东夷史前文化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这就是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文字,已闪烁着人类文明的火花,在这里最早升起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关于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人文大同化,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它始自虞夏,完成于春秋战国历经两千多年。先有尧舜禹与三苗民族的战争,后有夏商周三代与东夷的战争(中间也有联合、联盟、朝聘、婚姻、会盟和移民等),至春秋时期,东夷族终于被华夏族战胜并同化。其标志是最后一个东夷国家莱国被齐国吞灭。这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促使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再次使社会发生新的质的飞跃,即中国社会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由于这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仍以东夷故地齐鲁为重地,所以鲁国和齐国先后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齐鲁文化便成了那次在文化交流融合后的大发展的高峰的标志和代表。这次民族大融合、人文大同化的后期,由于周初的封建制,造成了方国林立的格局,各方国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因此在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独立特点的地域文化——方国文化。至春秋时期,由于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独立性加强,形成了大国争霸、强国争雄的局面,诸侯国各据一方,独立行政,各异礼俗,学术思想取向也有很大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圈。各国出于竞争的需要,尤其重视对人才的争夺、培养和思想理论的建设,因此政策宽松,思想解放,特别是对文化高层的代表即所谓的“士”,既各尽其招徕笼络之能事,又允许他们自由出入,周游列国,议论时政,争辩鸣放。于是一时间,诸子并作,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的交流达到了无国界可言的程度,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为后来秦汉文化实现中华一统的整合局面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思想。尤其是当时的鲁国和齐国,先后成为中国各地文化交流的中心。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人文大同化的文化交流融合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余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以至于宋元明清各代。有学者认为,这次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前两次有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国家的统一,从前历史上产生的众多地域文化大多失去了独立发展的余地,其特点和界线已基本上消失,新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占据了主导地位。另外前两次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东西之间的交流,这一次是中国南北方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国社会自东汉分裂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始,至晋永嘉之乱再次分崩,晋室

南迁,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先后进入中原地区建立地方政权,且不断更迭。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先后有16个国家混战北方,人口流动,民族迁徙,形成各民族人民杂居,民族文化互汇交织的局面。至东晋灭亡,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隔江对峙。为战胜对方,南北各有改革。其中最有特点和成效的是北魏推行的汉化改革,这次改革不仅促进了鲜卑拓拔部的汉化,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对话交流融合和各民族的融合,为南北统一经济发展创造了文化思想前提。因此,隋唐统一之后,经济文化就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空前的唐代盛世。唐朝灭亡之后,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再次相继崛起,他们有的割据一方建立地方政权,有的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政权。建立政权后均不同程度地推行汉化政策,倡导和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但是后来由于君主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文化禁锢政策的屡行,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了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再未造成汉唐盛世那样的繁荣局面,反而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败而日趋走向衰落。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时代,明清两朝的海禁、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更是十分明显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陕南地域文化论文

试论陕南安康地域文化精神 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运动。分析一个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实际上进行的是寻求精神归宿的工作。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处于“文化”边缘的社区所提示的精神元素,必定和“贫困”这个我们最为熟悉的名词有关。因为熟悉,我们不必进一步解开这个名词的全部内涵。然而,当代文化精神已非经济所指定的特殊区域,也非个性、风格史等所能包容解答。即: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的群体,一个因物质困顿导致精神困顿而徘徊的群体,因为精神上的贫困,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失落”,这种“失落”与“感伤”正好催化出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何等悲壮的精神!在四面海风吹不到的遥远的内陆安康,在秦岭巴山的重重围屏里,狂飚般的奋起精进,旋风似的扶摇直上。前后十五年,竟有数百部文艺书籍出版,数十台有影响的大戏产生,数以百计的绘画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并参展,音乐舞蹈长足发展,在省内外产生影响,书法艺术蓬勃旺盛,人才辈出。纵观安康的经济状况,面对如此丰富的精神产品,不能不在安康诞生一个新的文化辞条。即:文化的贫困精神。 一、作为文化上的安康之历史提示 文化成为精神之后是没有历史的。但历史又是现代人的精神佐料。在文化上,我们不能不同意这种观点“一切民族史都是一部现代史。”这样,我们便于确定事实上的安康与文化学上的安康二者之间的关系。 丁文先生是我们安康文坛上的奇人。他所著《安康文学史话》,实际上已提示了安康文化的全部秘密。他在该书中这样发问:“翻开安康志书,历史沿革叙述周详,文事却记载不多。文艺作品入志最远的是唐代,隋之前千余年几乎是一片空白。……安康文学何以千年寂寞?”丁文先生实际上又在本书的第五章作了解答。这就是九百年前第一篇描写安康的散文《忘归事记》。此文写道:“人丁稀少,城市萧条破败,水陆交通不便,气候阴湿,人易患病,虫兽出没,危机四伏”。真是一派贫困之极的景象。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贫困也没有多少改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大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成为安康这个特殊地域代代文人的千古感叹。 有了贫困的感觉,有了感伤和感叹,也就有了诗有了文章。安康的文化艺术就是在贫困的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 有使命感的文学艺术家不会蔑视“贫困”。相反,“贫困”则可能演化为精神美酒。作为提示,首先我们不能不从历史上的几位安康文化人的行为中透视我们今天的精神源头。也就是贫困造就出的智慧,贫困产生的精神力量。 一千多年前,安康西关出了一位足以使所有安康人永远骄傲的巨人怀让。一位佛教改革家,一位“顿悟禅”的实践者。“磨砖作镜”的故事导出了先进的“佛学观”,继而才有了“禅学四境”及“打车与打牛”的禅解。是这位安康文化史上的先驱,在方法论上提出了解

地理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杨葵 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审时度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对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和达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经济发展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毋庸置疑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

黑龙江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李德龙 学号:1523001200043 学校: 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黑土地养育了龙江人。一方文化成就了一方人,龙江精神成就了一代代龙江人。如果有一种精神是龙江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那便是龙江人的闯的精神。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从地球上消失或即将消失,它们被人们遗弃或被其他的文化所同化。然而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就会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龙江人的文化包含龙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文化,改变或脱离这些原有的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大大丧失,其特征也会逐渐被磨灭。黑龙江是个多种文化共存的地方,自然环境和特定历史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都曾起到过至关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原有文化间的融合,并保留各自的特色是构建龙江发展的精神支持的关键。 一、黑龙江地域的特色 地域辽阔的黑龙江,四季交替分明,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建筑风格别异,因此北国冰城,黑土地,北大仓,东方小巴黎等多种美誉。 黑龙江的黑土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北部省份的特有的文化,其既包含于中华文明,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特征多受影响于萨满文化,中俄交流文化,以及文革时期的南北融合文化,以及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文化。 二、摈弃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不总是同它所依赖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化完全一致,而是或前或后,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着动态的对应。作为黑土地上各种社会意志的总概括的黑土文化也不例外,也包含着进步和落后两种社会意识。黑土文化中所包含的进步社会意识,是黑土文化的主流、主导力量和本质表现,它适应、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了黑土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黑土文化中旧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那些阻碍、制约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意识。它是黑土文化的非本质表现,次要部分,是在黑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否定的社会意识。这种旧的落后社会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农民惰性心理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为生活在这时的世世代代人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大自然过于丰厚的恩赐易使人们过分地依赖自然,缺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创造能力滋生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心理。正像马克思所说:“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长期以来,黑龙江的各民族虽然生活在

人文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人文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人文地理学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在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挑选的人文地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论城市现代化背景下古都地名生存困境与对策 2、地名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 3、权力的空间意象--《癌症楼》的新文化地理解读 4、都市文化空间的情感与认同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5、福建客家土楼的文化地理内涵 6、从文化景观地带性管窥甘肃地区多元文化融合 7、自主学习型客家聚落地理野外实习设计与实践 8、陇东历史文化空间意象媒介表征研究 9、荆门市行政村名的命名方式与地理环境 10、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综述 11、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12、流域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学创新学术研讨会报道 13、当代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 14、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及其学术价值 15、人地关系中地理空间发展的进程意义的探究 16、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17、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 18、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

19、人文地理学的时代变迁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再构建 20、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动性”研究进展与启示 21、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 22、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学关系刍议 23、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 24、基于信息流的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空间结构研究 25、汝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识别--以香火龙为例 26、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27、文化地理学的界定及当下意义 28、旅游开发影响程度判定下民族村寨社会文化差异性研究 29、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学科融合趋势 30、案例教学在文化地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31、地名变迁中的文化政治阐释--以从化温泉为例 32、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33、“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34、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 35、关于野外联合实践教学与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36、冲突与协商: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发展及启示 37、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38、空间句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评述 39、地理学学科融合与学科交叉研究综述 40、论自然地理环境与中国南海传统文化的生成

地域文化(专)论文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专)》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选取三秦名山一例,介绍其景点、相关传说,并发掘其文化内涵。 3.介绍一位三秦古代诗人,并以其主要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成就。 4.介绍一下家乡饮食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封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中文摘要:【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摘要行距为固定值25磅。 4.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行距; (3)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格式如下: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 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 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1.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近年来,一大批致力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人地关系异化论、人地关系辩证论、人地太极图论、人地关系冲突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错位论、人地关系协同论、人地差异协同论、人地协调共生论、人地协调阶段论、人地关系构型论、天地人系统论和人地关系分形论等。这些理论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容,促使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5]。 1.3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的研究水平 在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与争论的过程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步淡化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本身的创新性探索,转而将人地关系思想植入到解决全球性或地区

地域文化(本)论文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本)》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结合当地某一人文旅游资源,谈谈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3.以当地典型的民俗事象为例,挖掘其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 4.对当地饮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5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封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中文摘要:【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摘要行距为固定值25磅。 4.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行距; (3)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格式如下: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浅谈《广志绎》的地理学价值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谈《广志绎》的地理学价值 完成时间 2012年6月25日 课程名称 中国地理学史 专 业 人文地理专业 年 级 2011级研究生 注:研究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论文,并用 A4页面打印,加此封面装订成册后,送交评审教 师。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并至迟在下学期开学 后两周内将此课程论文及成绩报告单一并交本单 位研究生秘书存档。 成 绩 评卷人 姓 名 李向强 学 号 2011112261

浅谈《广志绎》的地理学价值 摘要:《广志绎》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王士性晚年对自己游览山川经历的一次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王士性对我国的人文山川做了相当系统的描绘,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地理学价值,代表了晚明地理学发展的新气象。 关键词:王士性;《广志绎》;地理学价值

引言 王士性(1547—1598),字恒叔,号太初,浙江临海人。他一生周游全国,考察过全国17个省区(根据现在的行政区划),著有《五岳游草》、《广游志》和《广志绎》等地理著作,是一位可与徐霞客相媲美的伟大地理学家。这三本书虽在后世长期未得到重视,但就学术水平本身而言,堪称明代杰出的地理学著作。而这三部地理学著作完全可以看成王士性的三部曲著作,因为这三部著作在理论上是不断深化的,是王士性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不断提炼。《广志绎》是王士性晚年之作,写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是他继《五岳游草》、《广游志》以后追述往事,以补未及的最后一部著作。也就是说,这是王士性对自己一生所见所闻的系统、全面的综述,成就最大,是他的最主要代表作,里面包含着深厚的地理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地理学价值。 1 政区地理学价值 对政区地理的研究,《广志绎》中有王士性对地理区域性特点的独到见解。他从人文地理学角度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主要在地脉、形胜、风土等自然环境基础上研究民族、宗教、语言、经济、文化等人文要素。《广志绎》也类似《五岳游草》一样先以全国范围为基础,再依不同标准划分区域,如他?在‘形胜’一节中,他分析了明代两京十三省的自然地理基础,认为其分划大致是合理的,过去从未有人对于政区的地理背景作过这样的分析。? 王士性虽以政区作为区域研究的基础,但却不以之代替其他类型的区域。例如,他注意到语言在文化分区中的重要标注作用。他说,就行政区划而言,潮州虽然隶属广东,但在文化分区方面却应该与福建的泉州与漳州同属一区。四百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的确不同凡响。在整本书的描绘中,夹杂着王士性关于区域地理的论述,彰显着作者的区域地理思想,对后世政区地理学的研究有较大价值。 2 文化地理学价值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文化重心转移并非同时进行,经济转移先于文化,王士性已认识到这一现象。他不仅考察当代的人文地理现象,还具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经济文化核心区的敏锐意识。在《广志绎》中,就浙江而言,他指出:

地域文化论文(2)

浅析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表现 [摘要]三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秦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本文主要从开拓进取与封闭保守、浓厚农耕文化特色、怀旧历史惰性三方面来分析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上表现。 [关键词]三秦文化地域特征自然条件经济条件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亦是如此,受到秦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下面主要从早期开拓进取与后期封闭保守、浓厚农耕文化特色、怀旧历史惰性三方面来分析三秦文化在地域特征上的具体表现。 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后期逐渐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中国内陆地区,地形较为封闭。因而文化受其影响,倾向于封闭保守。 (一)三秦地区主要地域条件 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北有横山山脉、西有子午岭、东南是黄龙山,另外向东以黄河天然与晋地隔离,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以山地为主,位处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虽山清水秀,但交通不便,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然而地形的封闭性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东面临水,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其具备了自我发展,不依赖外地,并进而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的条件。 (二)地域条件对三秦文化发展进程的大体影响 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自然收到了该地域条件的极大影响,反映为该文化开拓精神不够,更多倾向于封闭保守。 1.早期的开拓进取精神 然而影响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关中平原易守难攻,是军事要地。关中盆地中心的泾渭河冲积平原面积较为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农业兴起很早极为发达。关中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条件,有许多王朝在关中建都。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长达一千二百五十年。有周、秦、西汉、新(王莽)、隋、唐六个同一王朝,还有更始帝刘玄、建世帝刘盆子、汉献帝刘协、晋愍帝司马邺、前赵刘曜、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十一个政权①。建都关中,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汉代时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可达月氏(阿姆河流域)、安息(伊朗及两河流域),最远已经到达波斯湾。 首都是国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国家的文化首先波及影响到的是国都所在地区。三秦文化直接收到了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汉唐盛世的文化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司马迁生于韩城,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伟大精神。他积极进 ①《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概述》编写组,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8页。

《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__2009级地理科学班学号:090204013姓名:刘知远 选课班级2009级地理科学班任课教师陈永林成绩_________ 题目: 要求: 1、结合本课程相关知识,就文化地理学相关内容(如文化区、文 化传播、文化景观、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撰写一篇论文; 2、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撰写; 3、可打印也可手写,打印统一用A4纸,字数在2000-3000字左右; 4、严禁有抄袭行为。 5、题目自拟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大学文化生活形成与差异 —以赣南师院为例 摘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的物质基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鲜明文化特征。在中国,南北差异尤其明显。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人们交往日益密切,各色文化传播、发展、融合。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心理特征,在大学中交流碰撞,在大学的衣食住行中,处处体现。 关键字:赣南师院学生生活习惯文化现象形成背景 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的生存方式的不同类型,由此深刻影响到民族性格与特质,在我国突出表现为南北差异。大学是思想交流的大熔炉,从而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生活文化。 一、大学生活文化中的文化现象形成与原因 服饰文化: 服饰变化与各地区人气质有关。北方女人高大豪迈,穿衣服则多大红大紫,体现了大气的性格。而南方女子温婉柔美,人皮肤天生白皙的多,再加上固有的细腰肥臀,所以喜欢穿简单清爽的衣服。 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西藏地区,日夜温差较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往往穿着比较有季节特色对服饰,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纵观南北,北方穿戴厚实,冬天开冷气,穿羽绒服。这是由于北方冬季长,天气干冷决定的。而南方由于温度较高,冬季不太冷,往往在秋装对基础上加上外套或者保暖内衣。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 班级学号:1001014101 姓名:项洁 上课时间:周四第9,10节

中国地域文化赏析论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地域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讲它体现为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 作为实践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道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作为实践的思想理论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今中国国情,成功地指导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证实其正确性。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区别,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相比,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作为—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相对完善和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文化具有意识文化与地区文化的两重性。同时,还具有时间流动性和波动性,与不同时代的行政区域变换相关,具有时空特性。 地域文化是旅游景区空间文化建构和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即使是视觉风景质量高,仅凭视觉形象就会造成巨大冲击力的旅游地也需要以文化色彩烘托气氛,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独特,饱满的旅游形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解释与地域文化。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真实性和关 联性

文化地理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 作者周尚意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出现晚但发展快。纵观 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概括为:(1)文化地理学理论从引进到消化进而有了 较大的发展,(2)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3)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

从断代走向区域,(4)专题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5)综合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其总趋势是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出现较晚,确切地说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才正式出现的。 文化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研究中颇受重视,因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提出把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创立了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以致长期以来,美国各大学地理系把文化地理学列为重要课程,甚至有取代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核心课程的趋势。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作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1、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2、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地域文化》课程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陕北特色饮食文化之浅见 摘要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依山傍水,龙蟠虎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有华夏、东夷、苗蛮、匈奴、契丹、鲜卑等上百个民族在这里征战、居住,因此,陕北的传统饮食是在充分吸纳了各民族、各地区优秀的饮食元素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形成的,花色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具有很强的容合性。使得其饮食文化与关中地区即代表陕西风格的关中饮食文化有很大区别,常说的陕西八大怪主要指关中饮食,而陕北的饮食习惯另有特色之处,它属于草原文化过度带,饮食带有满蒙风味和关中风味。 关键词:小米山羊肉荞面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陕北人胸膛星有游牧民族的热血在澎拜.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逢年过节更是如此。 一、安塞小米 安塞小米,陕西省安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延安安塞小米久负盛名,先秦、西汉军屯时期,便有大面积种植,有鲍家营、谭家营、东营、冯家营等屯军垦荒要地。隋唐宋元,农牧杂柔,时农时牧,农业受限,但谷子始终是当时农牧民的大宗粮食作物。明清时期,农耕再兴,农牧携伴同行,耕作农业得到全面发展,谷类作物不仅种植面积广阔,而且品种更加齐全。据民国安塞县志记载:“安塞境内宜粟,他郡不及,其米淅之汁为脂。其种有龙爪、狼尾、猪粪、竹叶青、马拖韁、焦泥黄、大期限、小期限、红小料等。”1935年安塞解放后,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垦荒,“小米加步抢”打破了-的经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小米随着全国解放而享誉四海,闻名遐迩。解放后,小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左右,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单产逐年提高,亩产由1949年的25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300公斤,总产也由1949年的318万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800多万公斤。延安安塞小米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安塞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油脂丰富,久贮不变,平均含蛋白质13.46%,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全国为12.4%)。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平均含脂肪4.5%,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85%,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粗纤维含量在几种

最新人文地理学论文

最新人文地理学论文 一、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二、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文化地理学 期末课程论文例文,结合文化现象分析称因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修水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美国作家爱默生如是说。人类因文化的创造而富有内涵,文化又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明。地域文化的差异又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形式。我的家乡是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位于赣、湘、鄂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城市。不像北方大气粗犷的中原文化,也没有江南水乡的秀气婉约,我的家乡文化独具一格,富有浓浓的南方山城文化色彩。 首先来谈谈家乡的物质文化。什么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及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即表现为物质文化,修水作为一个南方山城,地理上“八山半水一分田”是她的特征,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创造的物质文化同样是富有特色的。首先,从衣食住行上来说,修水人喜食大米,蔬菜及腊肉;穿着有着明显的四季特征。从文化的物质变迁上来讲,从过去六、七十年代的“吃饱喝足”时代到现在的“平民珍馐”时代;从过去的“蓝衣黑裤”到现在的“彩旗飘扬”;从“吊脚楼、砖瓦房”到“商品房”,这些文化现象的变迁离不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物流业等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从地域文化特色上来讲,修水人喜饮茶,出产“宁红茶”;修水人偏爱油、辣的食品,特色小吃有“哨子”;在修河沿岸有一些富有特色的江南吊脚楼。 为什么修水有着这样的地域物质文化?首先自然方面,地形多山地,少耕地,适合发展茶林农业,而粮食则显得十分珍贵,受人喜爱,而崎岖的地形又为吊脚楼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使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吃辣御寒,服饰风格也各种各样。人文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使得文化物质在发生着变革。 在精神文化上,修水可谓是独树一帜,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齐名苏轼。“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感叹人生之无奈;“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对当时官场的揭讽......桃里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蜚声海内外,陈寅恪更成为中国近代与王国维并肩的国学大师。其它大家还有江南一枝梅傅梅影、南宋丞相章鉴等等,而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体现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内涵,是中国红色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点。那么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亮点的修水,究竟是有怎样的因素或者说是怎样的历史机遇促成的呢?

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中国饮食的地区差异是非常大的。《史记》说:“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在口味方面,除了酸、甜、苦、辣、咸五味,还有麻、糟、香等。有些地区爱吃臭味。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常到附近的火宫殿吃油炸臭豆腐。1959年回长沙,又去品尝,说了一句:“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期间,火宫殿挂出大幅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喜好臭味,也是一种地方特色。南米北面是我国饮食的主要区域差异之一。南方盛产稻谷,主食以米为主。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风味食品都用米制成。北方盛产小麦,主食以面为首。一面百吃,有蒸煮煎炸,烤烙炒拌多种加工方法。天下面食,尽在三晋。老舍称赞山西面食:“驼峰熊掌丰敢夸,拨鱼猫耳实且华”。太原有十大面:拉面、切面、揪面、擦面、刀削面、拨鱼、剔尖、烙烙、柳叶、猫耳朵。 南方人认为面食只能当点心,当面点。北方人认为米饭是吃不饱的,有“三十里糕,四十里面”一说,只有面食走长路不饿。从前北京大户人家常用做面食考验厨师的手艺。新厨师试工,不等主人吩咐,一连十天半月能天天做出不同的面点,就有资格掌灶做“大师傅”。否则是个技术不高的“二把刀”。童年在浙江镇海乡间居住,祭祖时用花卷和糖包。南人不会做这类面食,从镇上食肆订购。到北京后发现花卷和糖包是北人日常食品。祭祖选用是慎终追远,不忘祖辈习俗。从家谱中得知远祖在宋时从河南省沈丘县南迁浙东定居。 北方饺子南方鱼是南北除夕团圆饭的差别。北方除夕守岁不可以没有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读音同“交子”,在除夕子时进食有招财进宝和更岁交子双重吉祥意义。明时饺子叫扁食,《明宫史》说:“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现在有些人家还有在饺子中包硬币的习惯。 南方守岁必备年糕和鱼,取“年年高”和“连年有余”的吉祥意义。在一般情况下,除夕的大鱼是不可以随便进食的。湖南有些地方端上来的是木制鱼,防止小孩犯忌。江苏有的地方大鱼端上后,全家齐说:“余啊!余啊!”立刻撤下,

西安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西安 浅论西安的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据《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等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原始聚落“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华胥古国”被奉为“中华元祖”,盘古、女娲、黄帝等传说都是由此衍生而来。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定都这里,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

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罗马,东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古代世界东西文明的交汇点。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当今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内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