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分式计算复习专题课教案(提高版)

(完整)分式计算复习专题课教案(提高版)
(完整)分式计算复习专题课教案(提高版)

第十章 分式的计算复习专题课

一、课堂小测验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1)32422a b c bc c ab a ????-??-?÷ ? ? ??????? (2) 2x x y x y -++;

(3) 231221.2422a a a a ????+÷- ? ?---+?

??? 解方程:

二、数学思想方法

(一)类比的思想

【思维解读】本章知识一般情况下都要通过类比才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新知识.由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类比引入学习分式的相关知识;从分数的一些运算技巧类比引入了分式的运算技巧。

【例1】已知y=x

x 321--,当x 取哪些值时: (1)y 的值是正数;(2)y 的值是负数;(3)y 的值是零;(4)分式无意义

分析:本题要判断函数值y 的正负性,可类比数的运算法则“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从而将问趣转化为解不等式(组)而求解。

【例2】解方程:21++x x +98++x x =32++x x +8

7++x x 分析:如果本题直接去分母,运算量较大,但联想到分数中,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假分数可化为带分数如38,可化为2+3

2,类比到分式中,当分子的次数不小于分母的次数时,可分离系数,即21++x x =1-2

1+x ,从而减少运算量。

【练习】1-x x -21--x x =43--x x -5

4--x x x x x x x -+=+-2211)4(

(二)整体代换的思想

【思维解读】在解答分式题中,适当运用整体思想,会使问题巧妙解决,如分式化简求值中经常运用整体代换法。分式的化简求值通常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给出一定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分式的值的问题称为有条件的分式化简求值。解这类问题,既要瞄准目标,又要抓住条件,既要依据条件逼近目标,又要能根据目标变换条件。常常用到如下策略:

①适当引入参数;

②消元或整体代换

③整体代入;

④取倒数或利用倒数关系等。

【例】

①适当引入参数;

(1) 若

3a =4b =5c ,则c b a c b a 3223--++=_________

(2) 已知abc ≠0,且b a =c b =a

c ,则c b a c b a 3223--++=_________

②消元或整体代换

(1) 若知x-2y=0(x ≠0),则2

22

2323y xy x y xy x -++-=___________

③整体代入;

若x 2-x-1=0,则5412x

x x ++=_________

④取倒数或利用倒数关系等。

已知a,b,c 为实数,且

b a ab +=31,

c b bc +=41, a c ca +=51,那么代数式ca bc ab abc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练习:

(1)已知

a b =135,则b a b a +-=___________

(2) 若

x 1+y

1=5,则y xy x y xy x +++-2252=__________

(3)已知实数m 满足 m 2-3m+1=0,则代数式m 2+

2192+m 的值为________

(4)已知三个数x,y,z 满足y x xy +=-2,z y yz +=34,x z zx +=-3

4,求zx yz xy xyz ++的值。

(三)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思维解读】在分式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运用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如分式的除法转化为分式乘法;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等。

【例1】

(1)已知2432--+x x x =2-x A -1

+x B ,其中A,B 为常数,则4A-B 的值为——————( ) A 、7 B 、9 C 、13 D 、5

(2)已知x 为整数,且

32+x +x -32+ 91822-+x x 为整数,求所有符合条件的x 的值。

【练习1】当m 取什么值时,分式

1

72-+m m 的值是正整数。

【练习2】化简代数式x x x 2122+-÷x

x 1-,并判断当x 满足不等式组 x+2<1 时,该代数式的符号。 2(x-1)>-6

【例2】

(1) 若关于x 的方程

22-+x a x = -1的解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 若关于x 的方程

21++x x -1-x x =)

2)(1(2+-+x x ax 无解,求a 的值.

分析:(1)本题为分式方程,首先通过去分母,将其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求解,并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最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2)根据“原方程无解”这一条件,可知要么此整式方程无解,即未知数的系数为零,要么此整式方程的解使原方程中的分母为零,即解为增根,从而可求系数a 的值或范围.

【练习1】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5--x m x =2有正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练习2】若关于x 的方程21-x +2-x k =4

32-x 无解,求k 的值。

(四)归纳猜想的思想

【思维解读】在有关分式的运算中,当项数较多时,可利用归纳与猜想的思想寻找这些式子的一般规律,从而减少运算量,解决问题

【例】设A=

2212a a a ++-÷(a -13+a a ) (1) 化简A

(2)记A=f(a).当a=3时,A 的值为f(3);当a=4时,记此时A 的值为f(4);…;

解关于x 的不等式: 22-x -4

7x -≤f(3)+f(4)+……+f(11) 分析:本题第(2)小题属于新定义型,对于本题中的f(a),可利用“一分为二”的裂项法进行化简,即f(a)=

a a +21=)1(1+a a =a 1-1

1+a

【练习】一列数1a ,2a ,3a ,...,其中1a =2

1, n a =111-+n a (n 为不小于2的整数),则4a =_____

本课小结:

本课根据常用的四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分式的计算题作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在解题中要善于观察、学会灵活运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八年级分式解答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小刚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刚家到王老师家的路程为3千米,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千米.由于小刚的父母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送小刚上学.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王老师的步行速度是5km /h ,则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km /h . 【解析】 【分析】 王老师接小刚上学走的路程÷骑车的速度-平时上班走的路程÷步行的速度= 2060小时. 【详解】 设王老师的步行速度是km /h x ,则王老师骑自行车是3km /h x , 由题意可得:330.50.520360 x x ++-=,解得:5x =, 经检验,5x =是原方程的根, ∴315x = 答:王老师的步行速度是5km /h ,则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km /h . 【点睛】 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重点在于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需注意①王老师骑自行车接小刚所走路程是(3+3+0.5)千米;②注意单位要统一. 2.某一项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 (1)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2)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 (3)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也正好如期完成. 据上述条件解决下列问题: ①规定期限是多少天?写出解答过程; ②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你觉得那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

八年级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计算题及答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ass=txt>(考试用时:120分钟 ;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 题目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 轴对称图形的是(). 第 1题图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 部 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a. 5或7 b. 7或9 c. 7 d. 9 5. 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 b.(-3,-2) c. (3,-2) d. (2,-3) 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d.4个 8. 如图,△abc中,ab=ac,d为 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acd ;(2)ad⊥bc; (3)∠b=∠c ;(4)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b d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第8题图 9. 如图,△abc中,ac=ad=bd,∠dac=80o,则∠b的度数是() a.40ob.35oc.25od.20o 第9题图 a.30ob.36oc.60od.72o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去.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第11题图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BD=38,AD=14,那么△OBC的周长等于_____。 ⑴ ⑶ ⑷ ⑵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B+∠D,则∠A=___,∠D=___。、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两边的差是10cm,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6、菱形ABCD中,∠A=60o,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7 8、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CDE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 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分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分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化简(a ﹣1)÷( 1a ﹣1)?a 的结果是( ) A .﹣a 2 B .1 C .a 2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原式=(a ﹣1)÷1a a -?a =(a ﹣1)?() 1a a --?a =﹣a 2,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在等式[]209()a a a ?-?=中,“[]”内的代数式为( ) A .6a B .()7a - C .6a - D .7a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零指数幂性质将原式化简为[]29a a ?=,由此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01a -=Q ,则原式化简为:[]29a a ?=, ∴[]927a a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与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3.关于分式 2 5x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x=0时,分式没有意义 B .当x >5时,分式的值为正数 C .当x <5时,分式的值为负数 D .当x=5时,分式的值为0

【解析】 【分析】 此题可化转化为分别求当分式等于0、大于0、小于0、无意义时的x 的取值范围,分别计算即可求得解. 【详解】 A .当x=0时,分母为0,分式没有意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当x>5时,分式的值为正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 .当0<x <5时,分式的值为负数;当x=0是分式没有意义,当x <0时,分式的值为负数,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当x=5时,分式的值为0;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性质的运用,注意分式中分母不为0的隐性条件. 4.若化简22121b a b b a a a -??-÷ ?+++?? W 的结果为1a a -,则“W ”是( ) A .a - B .b - C .a D .b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然后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 解:由题意得: ()()() ()222111=1211111111b a a b a b a b b a b a b ab b a a a a a a a a a a W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5.计算(a 2)3+a 2·a 3-a 2÷a -3的结果是( ) A .2a 5-a B .2a 5-1a C .a 5 D .a 6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分别进行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a 2×3+a 2+3-a 2-(-3)

八年级物理上26个计算题(含答案)

目录 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 (1)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1) 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默认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 (1) 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击锤的动作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 (2) 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 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 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速(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 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 (2) 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了? (2) 9.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求人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 (3)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海面上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过6s后返回,则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3) 11.a)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1.b)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0.3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7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2.某人在平行的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离山谷右侧340m,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 13.某人在相距1000m的两山之间开枪后,听到两次回声,回声间隔为5s,问此人距离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 14.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4) 14.b) 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4.c)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5) 15.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一、行程问题 解题策略:在解行程问题的分式方程应用题时,可以依据时间=路程 速度 ,利用分式来表示时 间,根据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式方程。 例:马小虎的家距离学校1800米,一天马小虎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记拿了,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距离学校20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马小虎速度的2倍,求马小虎的速度. 分析:设马小虎的速度是x米/分,列表分析如下。 依据马小虎多走10分钟建立方程。 解:设马小虎的速度是x米/分,根据题意列方程, 1600 x - 1600 2x =10 解得:x=80 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根. 答:马小虎的速度是80米/分. 练习: 1、为了迎接北京和张家口共同申办及举办2020年冬奥会,全长174千米的京张高铁

于2014年底开工. 按照设计,京张高铁列车从张家口到北京最快用时比最慢用时少18 分钟,最快列出时速是最慢列车时速的 29 20 倍,求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设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x 千米/时. 由题意,得 17417418 296020 x x -= , 解得 180x = 经检验,180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 2、早晨,小明步行到离家900米的学校去上学,到学校时发现眼镜忘在家中,于是他立即按原路步行回家,拿到眼镜后立即按原路骑自行车返回学校.已知小明步行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比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多10分钟,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 (1)求小明步行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 (2)下午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到家,然后步行去图书馆,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不变,小明步行从家到图书馆的时间不超过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时间的2倍,那么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 解:(1)设小明步行的速度是x 米/分,由题意得:900900 103x x =+, 解得:x=60, 经检验:x=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 (2)设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是y 米, 根据题意可得:900 260180 y ≤? 解得:y ≤600, 答: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600米.

初二八下计算题及答案

八下期末复习分析计算题班级姓名 一、与电磁继电器的相关计算 1.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 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 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 为40Ω。当线圈中的电 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 变化的图像。 ⑴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热敏电阻阻值将,继电器的磁性将(均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⑵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 相连(均选填“A”或“B”)。 ⑶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极(选填“N”或“S”)。 ⑷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2.投入使用才l7年的长沙浏阳河大桥由于严重损坏于今年年初被拆除重建。导致大桥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往车辆严重超载。新桥建设现已开始,为了能抓拍超载车辆,小明及其物理兴趣小组成员决定为大桥管理者设计一个“汽车超载记录器”来进行监 控管理。如图甲为该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 x 为压敏电阻,当车辆驶入被监测路段时,其阻值随它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4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照相机就开始工作,抓拍超载车辆。已知 电源电压U=10V,电压表量程为O~5V,线圈电阻R 0=5Ω,保护电阻R 1 =lOΩ,问:(取 g=10N/kg) (1)若某车的质量为15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则静止时该车对

(完整版)分式的约分、通分专项练习题

分式的约分、通分经典练习题 1.不改变下列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首相字母都不含负号。 ①x y -- ②y x y x 2---- ③y x y x --+- 约分练习: 1.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 =_____;c ab bc a 23245125=_______()()b a b a ++13262=__________221326b a b a -+=________ 2、约分 ⑴233123ac c b a ⑵ ()2xy y y x + ⑶ ()22y x xy x ++ ⑷() 22 2y x y x -- 3、约分:; ()x x x 525. 122-- ()634.222-+++a a a a (3) d b a c b a 32232432- (4) )(25)(152b a b a +-+- (5) b a ab a --2; (6) 2 242x x x ---; 4.约分①a a ab b 222-- ②c b a c b a ++-+22)( ③2 22 2926y x xy y x -+ ④2435241216c b a c b a ⑤224422b a b a -+ ⑥12223-++m m m m ⑦34 ) 2(6)2(2y x x x y y -- ⑧mn n m mn 5101522+ 5.约分(1)22699x x x ++- (2) 96922+--a a a (3) ()()()() b a y x b a y x -+-+23 (4) 918322---x x x (5)63422-+++x x x x (6) x x x 22497-- (7) ()()y x a x y a --271223 (8)xy xy y x 222+ (9) (10) m m m -+-1122 23x x x 122 +--

一元一次方程微课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情简析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 巩固练习趣味数学: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 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 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 后,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 时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系:快车路程=慢车先行路程+慢车后行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 发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 若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的 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 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 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引导观察 提问 提出问题 讲解分析 个别指导 反馈纠正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计算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式》专题训练

分式 A 级 基础题 1.(2017年重庆)若分式1x -3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3 D.x =3 2.(2018年浙江温州)若分式x -2x +5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2 B .0 C .-2 D .-5 3.(2017年北京)如果a2+2a -1=0,那么代数式? ????a -4a ·a2a -2 的值是( ) A .-3 B .-1 C .1 D .3 4.(2018年湖北武汉)计算m m2-1-11-m2 的结果是________. 5.(2017年湖南怀化)计算:x2x -1-1x -1 =__________. 6.(2018年浙江宁波)要使分式1x -1 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________. 7.已知c 4=b 5=a 6≠0,则b +c a 的值为________. 8.(2017年吉林)某学生化简分式 1x +1+2x2-1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1x +1x -1+2x +1x -1(第一步) = 1+2x +1x -1(第二步) =3x2-1 .(第三步) (1)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9.(2018年湖北天门)化简:4a +4b 5ab ·15a2b a2-b2 .

10.(2018年山西)化简:x -2x -1·x2-1x2-4x +4-1x -2 . 11.(2018年四川泸州)化简:? ?? ??1+ 2a -1÷a2+2a +1a -1. 12.(2018年广西玉林)先化简,再求值:? ????a -2ab -b2a ÷a2-b2a ,其中a =1+2,b =1-2. B 级 中等题 13.在式子1-x x +2 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4.(2017年四川眉山)已知14m2+14n2=n -m -2,则1m -1n 的值等于( ) A .1 B .0 C .-1 D .-14 15.(2017年广西百色)已知a =b +2018,则代数式 2a -b ·a2-b2a2+2ab +b2÷1a2-b2 的值为________. 16.(2018年山东烟台)先化简,再求值:? ????1+x2+2x -2÷x +1x2-4x +4 ,其中x 满足x2-2x -5=0.

八年级物理下册计算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下册计算题专题训练及解析 1.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A、 B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 A 物体的底面积是 2 , B 物体边长是0.2m、密度为33 0.01m 、质量是 4kg2×10 kg/m.求: (1) A 物体对 B 物体的压强; (2) B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1. 【答案】( 1)解: A 水平放置在 B 上, A对B的压力:F A=G A=m A g=4kg×10N/Kg=40N, A 对 B 的压强: p A===4000Pa (2)解:由ρ=可知,B的质量:m B=ρB V B=ρB l B3=2×103kg/m3×( 0.2m )3=16kg,B 的重力: G B=m B g=16kg×10N/kg=160N,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G A+G B=40N+160N=200N, 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2 =4×10 ﹣ 2 2 S B=l B =( 0.2m)m B 对地面的压强: P===5000Pa 2.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 的容器里装8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 2.【答案】( 1)解:已知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0.05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所 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压力为5N. (2)解:把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 F=G总 =G容器 +G水 =2N+8N=10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3.在底面积为 6×10 ﹣3m2,重为 4N 的玻璃杯装有 0.62kg 的水,水面高度为 0.1m .(g 取10N/kg )求: (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杯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 【答案】( 1)解:水对杯底的压强:p 1=ρ水 gh=1.0 ×10 3kg/m3×10N/kg×0.1m=1000Pa (2)解:杯子和水对桌面的压力:F 2=G杯+G 水=G 杯+m水 g=4N+0.62kg×10N/kg=10.2N; 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1700Pa. 4. 如图所示,质量是 2 kg 的平底水桶的底面积为800 cm 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深 50 cm、体积是45 dm3的水。(g= 10 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 (3)地面受到的压强; (4)小萍用竖直向上的力 F 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水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 4、答案:( 1)5×10 3Pa( 2)400 N( 3) 5875 Pa(4) 70 N 【解析】 (1)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10 3 kg/m3×10 N/kg ×0.5 m =5×10 3 Pa; (2)由得: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力F=pS=5×103Pa×0.08 m2=400 N;

分式培优专题训练

1.(辨析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 115101139 x y x y -+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分子、分母应乘 以(? ) A .10 B .9 C .45 D .90 2.(探究题)下列等式:①()a b a b c c ---=-;②x y x y x x -+-=-;③a b a b c c -++=-;④m n m n m m ---=-中, 成立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探究题)不改变分式2323523 x x x x -+-+-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 的是(? ) A .2332523x x x x +++- B .2332523 x x x x -++- C .2332523x x x x +--+ D .2332523 x x x x ---+ 【题型2:分式的约分】 4.(辨析题)分式434y x a +,2411x x --, 22x xy y x y -++, 22 22a ab ab b +-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技能题)约分: (1)22699x x x ++-; (2)2232 m m m m -+-.

【题型3:分式的定义及有无意义】 1.(辨析题)下列各式πa ,11x +,1 5 x y +, 22a b a b --,23x -, 0中,是分式的有___ ________;是整式的有_____ ____。 2.(辨析题)下列各式中,无论x 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121x + B .21x x + C .231 x x + D .2221x x + 3.(探究题)当x _______时,分式221 2 x x x -+-的值为零. 4.分式24 x x -,当x 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 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5.分式 31 x a x +-中,当x a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值为零;B .分式无意义C .若13 a -≠时,分式的值为零; D .若13 a ≠时,分 式的值为零 7.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 A .2211m m +- B .211m m -+ C .211 m m +- D .211m m ++ 8.使分式 ||1 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 9.(2005.杭州市)当m =________时,分式2(1)(3)32 m m m m ---+的值为零. 10.(妙法巧解题)已知13x y 1-=,求5352x xy y x xy y +---的值.

数学: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案 (七年级)

初一数学课时备课 课题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 母 课时 本学期 第 课时 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新芹 复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 步骤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2.能准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 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4.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求解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 难点: 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关键: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复习引入:1.解方程: 思考: 1.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2.一项工作甲独做a 天完成,乙独做b 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 。 二、新授: 例5: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下共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总工作量看做1。 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问题明确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例题做好铺垫。 5 分 钟 10 分 钟 2 35 22+-- =X X

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40 去括号,得 4x+8x+16=40 移项及合并,得12x=24 系数化为1,得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本题的关键是要人均效率与人数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第102页第8、9题. 四、课堂达标练习 名校课堂59页4、5、 五、课堂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x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六、作业:课本第102页习题3.3第8题.教师引导,启发学 生找各量之间的 关系,相等关系并 列出相应代数式, 从而得出方程 学生完成,一生板 书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解答 再做指导 再总结,强调 7 分 钟 6 分 钟 15分 钟 2 8(2) 4 40401 X X+ +=

初二八年级下物理计算题专题(含标准答案)

八年级下物理计算题专题练习 一、压强计算题精选 1、某封冻的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4Pa,在冰面上行驶的小车质量是200kg,它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 0.4m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小车上最多能装多大质量的货物?取g=1ON/kg。 2、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牛,两只脚掌面积为150平方厘米,表演时足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平方厘米;大象的体重6×104牛,每只脚掌面积600平方厘米.求: (1)芭蕾舞演员足尖着地表演时和大象四脚着地站立时,各自对地的压强; (2)芭蕾舞演员和大象能否都在封冻的河面上行走?(封冻河面能承受最大压强为3.4×105帕.) 3、据《海南日报》2009年5月22日报道,我省公路桥梁不堪重负,超限超载车辆每年碾出亿元“窟窿”。国家规定,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X105pa以内。我省路政执法人员在某段公路稽查到一辆超载的六轴水泥罐装车,车货总质量高达100 t ,该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8m2,求: (1)、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使36km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该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大?(1 t=103kg,g=10N/kg) (3)、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以下是一道有关压强的试题和小明的解答过程,请您分析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 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在试题下面的空白处加以改正。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 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9.8N/Kg) 解:∵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G水=m水g=(0.6×10)N=6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5、奥运场馆是指专为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比赛、训练和赛会组织接待等服务场所、 设施。国家体育中心俗称“鸟巢”(如图14),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也是开幕 式和闭幕式的体育场馆(如图所示)。(g=10N/kg) (1)在“鸟巢”中使用了400t的钢材,如果将这些钢材制成一个钢板,钢板厚度 是100mm,则这块钢板的面积为多少m2?这个钢板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设ρ= 8.0X103kg/m3) (2)“鸟巢”中使用的Q460型钢材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它承受的压强可达4.6X 106Pa,相当于多少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分式混合运算专题练习(经典集合)10076

分式的运算 一、典型例题 例1、下列分式a bc 1215,a b b a --2 )(3,) (222b a b a ++,b a b a +-22中最简分式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例2.计算:3234)1(x y y x ? a a a a 2122)2(2+?-+ x y xy 2 2 63)3(÷ 41441)4(222--÷+--a a a a a 例3、 若432z y x ==,求2 22z y x zx yz xy ++++的值. 例4、计算 (1)33 22)(c b a - (2)43222)()()(x y x y y x -÷-?- (3)233 2 )3()2(c b a bc a -÷- (4)2 32222)()()(x y xy xy x y y x -?+÷- 例5计算:1 814121111842+-+-+-+--x x x x x 练习:1.计算:8 87 4432284211x a x x a x x a x x a x a --+-+-+-- 例6.计算:2018119171531421311?+?++?+?+? 练习1、()()()()()() ()() 1011001 431 321 211 +++ ++++ +++ ++x x x x x x x x 例7、已知 2 1)2)(1(12++-=+-+x B x A x x x ,求A. B 的值。 针对性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 (1)2 222223223x y y x y x y x y x y x ----+--+ (2)111132 2+-+--+a a a a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代入法的概念. 2.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 2.培养探索、自主、合作的意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消元的过程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从而享受数学的化归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方法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 ★教学难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化陌生为熟悉. ★教学方法 1.关于检验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教学时要强调代入“原方程组”和“每一个”这两点. 2.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这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消元,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我们是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早一些指出消元思想和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有较强的目的性. 3.教师讲解例题时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随着例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组时应努力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可以求解迅速,而且可以减少错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试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讨论的篮球联赛的问题.大家可以得到两种方程﹙组﹚.设此篮球队胜x 场,负y 场. 方法一:2(22)40x x +-=; 方法二:22240 x y x y +=??+=? 方法一得到的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大家很容易解得18x =.所以该篮球队胜18场,负22184-=场. 二、进行新课 1.代入消元法的概念 方法二得到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x-3 x+5 ?4?a2 3.(2017年北京)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 a-?·的值是() 4.(2018年湖北武汉)计算 m m2-11-m2 x-1x-1 x-1 456a x+1x2-1 x2-1 5ab a2-b2分式 A级基础题 1 1.(2017年重庆)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3 x-2 2.(2018年浙江温州)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 A.2B.0C.-2D.-5 ?a?a-2 A.-3B.-1C.1D.3 1 -的结果是________. x21 5.(2017年湖南怀化)计算:-=__________. 1 6.(2018年浙江宁波)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应满足________. c b a b+c 7.已知==≠0,则的值为________. 12 8.(2017年吉林)某学生化简分式+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 1 x+1x-1 + 2 x+1x-1 (第一步) == 1+2 x+1x-1 3 .(第三步) (第二步) (1)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4a+4b15a2b 9.(2018年湖北天门)化简:·.

x -1 x2-4x +4 x -2 11.(2018 年四川泸州)化简: 1+? 2 ? a2+2a +1 a -1 . a -1? ? 2a b -b2? a2-b2 a ? a 12.(2018 年广西玉林)先化简,再求值: a - ?÷ ,其中 a =1+ 2, b =1- 2. 13.在式子 1-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 4 m n 4 a - b a2+2ab +b2 a2-b2 ? x2+2? x +1 x -2 ? x2-4x +4 16.(2018 年山东烟台)先化简,再求值: 1+ ?÷ ,其中 x 满足 x2-2x -5=0. 2n -1 2n +1 = a 2n -1 2n +1 1×3 3×5 5×7 19×21 x -2 x2-1 1 10.(2018 年山西)化简: · - . ? ?÷ ? B 级 中等题 x +2 1 1 1 1 14.(2017 年四川眉山)已知 m2+ n2=n -m -2,则 - 的值等于( ) 1 A .1 B .0 C .-1 D .- 2 a2-b2 1 15.(2017 年广西百色)已知 a =b +2018,则代数式 · ÷ 的值为________. ? C 级 拔尖题 17.若 1 b 1 + ,对任意自然数 n 都成立,则 a =______,b =______;计算:m = + 1 1 1 + +…+ =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