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高校分类体系

上海高校分类体系

上海的高校分类体系主要以人才培养类型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十二宫格”高校分类框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第一梯队:只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入选,是上海高校中的最强代表。

- 第二梯队: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这些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排名都比较靠前,是考生们的目标大学之一。

- 第三梯队: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这些高校虽然不如第一、第二梯队的高校,但都是211院校,综合实力较强。

- 第四梯队: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戏,这些高校虽然排名稍逊,但都有各自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 第五梯队: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这些高校的排名稍逊于前几个梯队,但其专业设置和教学水平值得关注。

- 第六梯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这些高校虽然排名不如前面的高校,但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设置有一定的特色。

- 第七梯队: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等,这些高校同样是双非高校,但各有特点。

上海的高校分类体系不仅为《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供了重要内容,还转化为全国首个地方高等教育法规《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的组成部分,为全面实施高校分类评价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有效推动了高等教育治理的“管办评”分离。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或软件公司中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也能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与国外大学合办):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通晓贸易实务和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业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对外贸易管理、外贸函电、国际经济合作等。 学生毕业后,既可在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部门、外贸公司、政府部门等从事外经贸的管理和实务工作,也可在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经济学 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基地班):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通晓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财经专业知识、中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从事经济管理、政策研究、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外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党政机关、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单位从事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综合经济管理工作。其中将有10名优秀学生免试直升硕士生。 经济学(数量经济,与国外大学合办专业):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工具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同时具备财会、金融等专业基础知识,擅长定量分析,具有从事宏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现代财务理论、经济控制论、经济数据处理与应用软件、金融数学专题、经济优化理论和方法、数理经济学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公司及企业集团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市场预测、计划控制及决策、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 经济学(世界经济):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所需要的,熟练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通晓世界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运作,从事世界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对外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优秀办学特色案例汇编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优秀办学特色案例汇编 (原创版) 目录 一、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二、优秀办学特色案例的分类 三、具体案例分析 四、案例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一、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分类评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上海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率先进行了高校分类评价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校分类评价,是指根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对其进行分类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还能够充分展示高校的办学特色,从而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优秀办学特色案例的分类】 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办学特色案例。这些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2.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办学特色:如复旦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 3.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特色: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与社会服务”;

4.以文化传承为使命的办学特色: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工程教育与文化传承”。 【三、具体案例分析】 以下,我们以复旦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复旦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其办学的重要方向。在分类评价中,复旦大学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其科研优势。 首先,复旦大学通过优化科研体系,提升了科研效率。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同时提高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 其次,复旦大学通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了科研水平。学校加大了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建立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最后,复旦大学通过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了科研影响力。学校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社会化,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案例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复旦大学的案例,为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高校应将科研作为办学的重要方向,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效率; 2.高校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3.高校应推动科研成果的社会化,提升科研影响力。

国内外高校分类方法比较

国内外高校分类方法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并进行分析评述。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校分类高校定位分类比较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促进高校多样性,都相继采取行动对高校进行分类。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分类是进行定位的前提条件和主要依据,也是高教大众化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而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的关键就是分类方法的选择,分类方法不同,高校定位也由此而异。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有利于规范和促进高校的定位与发展。 1、国外高校分类法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国高校分类在重视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主要从两种不同的侧重点出发: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高校自身发展与变化。所采用的分类标准大致包括以下一些特征指标:大学每年授予学位的数量和水平,学科领域的范围,研究生教育的有无,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取向,财政资源,高校的规模,学生情况,学术导向,教学安排,招生制度,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办学目标等。各国区别在于各自政治、文化、经济背景不同,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也就有所差异。 美国:侧重高校自身发展与变化,标准包括大学(学院)每年授予学位的数量和水平,学科领域的范围,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财政资助,以及学科的特殊性等;日本:办学水平,研究生教育的有无,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与规模,”研究”和”教育”的水平;欧洲国家主要侧重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法国:培养目标,招生制度,教学安排和行政管理;英国:各大学的历史发展,培养对象,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学科特点;德国:学术导向和培养的人才的取向;加拿大:研究的水平和所授学位的类型与高低,高校的规模。 单从高校分类方法本身出发,研究认为,”在世界范围看来,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最细致、最清楚而又最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分类。1970年成立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进行项目研究与政策分析”,研究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相关政策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建议。它的出发点是要将庞杂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经过分类而简化,从而便于理解和参考。2005年大幅修改后的分类法,与往年相比,变得更为灵活和科学。”另一方面,在国际范围内,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首次采用多种分类体系并行的方法,使高校分类更加满足美国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分类需要,使人们便于在高校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化的目标。但是,这种多元分类也可能引起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困惑不解,难以被理解和接受;作为多元分类法必然遇到数据重叠的情况,究竟如何取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 设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5.10.20 •【字号】沪教委高[2005]67号 •【施行日期】2005.10.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通 知 (沪教委高[2005]67号) 本市各民办高校: 为贯彻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自通知之日起,在全市实施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目的 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工程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对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择优支持,引导民办高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促进民办高校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使上海民办高校向着定位准确、教学优良、管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培养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特色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社会满意度、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

的,整合学校的综合优势,创造性地做好教学高地的建设工作。 (二)“质量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机制,率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校际合作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遴选范围 (一)独立设置全日制民办高等学校(含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 (二)民办本科独立(二级)学院。 四、民办高校教学高地的建设经费 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以各民办高校自主实施,资金主要来源为院校举办方投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市财政选择部分项目利用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民办高校对市教委、市财政扶持的项目应提供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经费配套(不包括土地或建筑)。 五、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二)教学条件建设:重点是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图书资料购置: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三)教学改革与研究: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六、2005年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主要适用项目 (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于民办高校绝大多数为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因此鼓励民办高校建设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实训基地,重点在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方面选择部分人才紧缺的专业领域,建成该专业类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为例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研究 —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为例 摘要:高校科创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应用创新作为应用型高校 的方向定位,科创育人则是其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环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团共建全过程育人理念下的育人思路。通过搭建“党委+党支部+学生会+团支部”四级组 织网络,建立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形成了“成员-社员-队员-队长”的人才培养路径,致力于优化育人组织建设,构建科创育人平台,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创;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Path:Taking 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Chen Lifu1 (1.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Applied innov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The School of Scienc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gives full play to its own disciplinary

高校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朱中华 (淮阴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里就高校分类理论展开讨论,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分类方法与标准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应定位于培养技术性、实践性特征强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应定位于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并指出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和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高等学校;分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决定着一所高校能否科学发展,有效地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问题。就某种意义上说,分类与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决策和宏观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日渐蓬勃壮大的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定位的若干方面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乃是高校的最本质定位,特别对高职院校来说,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是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 一、高校分类体系与国内外的不同分类方法与标准 有关高校的分类与定位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不仅国内学术界有不少专家不同角度的探讨,而且国外也早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笔者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试就美、英、日的主要分类理论和方法作一概要的评介,并就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以介绍,试从中获得一些教益和启迪。 (一)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分类 在美国,对于高等学校的分类有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最负有盛名和有较大影响力的乃是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在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那里,它们是以高等学校授予学位的数量和教育水平的能级为主要依据,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博士学位颁授机构、硕士级学院及大学、学士级学院、副学士级学院、专门机构、族群学院及大学等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成若干级别。显而易见,卡内基分类法体现的是一所院校学术水平的等级,表达了它是深受大学学术价值理念所支配的。该理念强调,大学的主要工作在于传授普遍知识和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 卡内基分类体系和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体系,它适时地根据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组织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增加新的内容,对分类标准进行周期性的修订和升级,自从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到目前为止,其先后已经出版了5个版本。因此,卡内基分类作为目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广泛采纳的划分方法,基本囊括了美国除无学位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之外的所有类型的教育机构,其标准不仅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

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特点及思考

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特点及思考 摘要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主线。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努力下,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分类评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方面。未来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应更加注重在高校的日常工作中进行立德树人评价,高校的分类评价应向更多的领域延伸,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及大学文化建设。 随着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会评和进校考察、“双高计划”评审以及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三方面活动的展开,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是基于前不久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举办的高等教育领域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特点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增设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使立德树人由“软目标”变成了评估的“硬指标”。随着立德树人指标在各项评价体系中的树立,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开始深入人心。 (二)推进分类评价 2021年5月开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了专家组分别对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按照新的评估方案,实施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新一轮审核评估提供了“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具体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五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依据“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各高校可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等进行自主选择,与上一轮相比,新一轮审核评估更加强调“用量身定制的尺子量自己”。

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思考

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思考 自《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起,高等学校的科学、内涵、特色、定位发展就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在困扰着人们。分类很难,几年下来并无实质性进展.但是,最近的两项工作却再现了古人所云的峰回路转局面:一是大学章程的核准,每所高校都必须有自己的章程,而章程需要明确学校的办学使命;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已开始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如何做到理论先行、更全面地看待高校分类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变迁和社会需求,提出看法。 我国已有高校分类的不足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的高校是有分类的。例如,《中国教育年鉴》就把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生培养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而普通高等学校又分别被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民族院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央部门所属、地方所属、民办等。我们的高考录取分一本、二本、三本,进一步地有个“圈”理论,即中心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其它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些,都是分类,也都在实际地发挥着作用,只是我们感到存在问题而不太满意.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存在着一个结构,分类只是按规划者的意愿来划定这个结构,如著名的美国的《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因此,结构是客观的、分类主观的,结构是复杂的、分类是简单的,这才有分类怎么分都不尽人意,分类问题看似简单却总留有遗憾。 建国后,我们通过院系调整使高校走向了专门化道路,同时开展了重点高校建设,只是这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功能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后,我们恢复了重点高校制度,一批高校开始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两个中心迈进。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之后的走向是通过“211”、“985”工程促进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当前我们推动的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过程中每一步的方向也许都是对的,但问题是高校的同质化现象一直存在,并且引发出与社会的适应性矛盾.这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 国际视野看高校分类的缘起 出现分类议题是因为大学发生了分化,高校彼此不一样了,已由单一的大学演变出大学、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

当前我国高校的分类发展:现状、难点及建议

当前我国高校的分类发展 现状、难点及建议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学生求学目标多元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改变,高校的分类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命题。当前,高校对分类发展问题已形成共识,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但高校的分类发展仍存在标准缺失、分层发展态势明显分类发展相对不足等问题。高校的分类发展主要面临管理体制的束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社会就业环境不利等困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释放高校分类发展的活力,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促进高校的分类发展。 关键词:高校,分类发展,管理体制,自身发展,社会就业环境 一、高校分类发展的现状 (一)高校走分类发展的道路形成共识 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02所。庞大的高校数量,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学生群体求学目标的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改变,所有这些已经使国家、高校和社会都认识到,高校不能再走同质化发展的老路,高校要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 (二)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将随着高校的发展实践逐渐清晰。当前,我国高校群体的层次、类型结构不断丰富,高校间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面向等逐步分化并初具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特点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目前,我们有争取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国际化研究型高校,也有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型/复合型/研究型高校,还有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等。 二、高校分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公认的分类标准 目前,我国缺乏较为科学、公认的分类标准指导高校的分类发展。曾经有学者提出了一些高校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但总体来看,这些高校分类标准没有获得学界及高校的公认,没有对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高校管理产生实质性影响,无法指导高校发展实践。真正的分类标准不是从理论出发凭空演绎的理想架构,而是对现实高等教育发展层次、类型、结构等方面的归纳总结。因此,高校分类标准的真正建立有赖于高校分类发展的实践,需要有高校的数量基础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分化基础。也正因为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初期,高校发展特征尚未明显,也就无法对分类标准进行深入、专门的研究,有的分类理论提出后很快就与现实情况产生了差距。 (二)高校分层发展态势明显 我国高校体系的重要特征是高校群体的分层发展,不同层次高校间差距较大。高校体系从上而下大致分为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重点高校、地方一般高校以及新建院校几个层次。笔者随机选取了“985”高校、地方高校以及新建院校各1所,以此为例进行简单对比。 1.办学定位情况 不同层次高校在办学定位等方面显示出较大差异性,如关于办学定位,985高校是“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地方高校是“多学科协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 摘要: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并根据我国实际,可采 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最高层次学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主要科研成果产出和政府资 助的研究经费四个指标,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关键词:普通高校;分类;分类标准 当前,在我国普通高校系统中,政府、社会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的角色期待是模糊的,造成它们对高校的命令与指挥缺乏针对性;而高校没有明确的角色知觉和角色认同,在改革和开展中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要改变这种开展和竞争的无序状态,政府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角色分化,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加速高校的角色认同 过程,实现高校的主动开展。这是我们寻求高校系统内部大学分类管理的根本前提。 本文拟借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一、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 分类标准[1] 197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克拉克·克尔博土的主持下,按性质和功能,把美国高等院校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2)综合性大 学和学院;(3)文理学院;(4)两年制的社区、初级与技术学院;(5)职业学院或其他专科学院;(6)非传统教育院校。每类院校又分成假设干种,六类院校共分19种,以区 别同类院校之间的差异。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最初版本的 根底上,又做过屡次修改。 1.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美国大学分类标准及应用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分类的对象是美国所有能够授予各级学位的大学和学院(以下简称大学),有效数据来源于联邦教育部及各大学最近3年的学位授予情况,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个关键指标。定性标准是对各大学教育教学的主体情况进行描述, 包括授予学位的层次及学科分布情况;定量标准是对各大学授予不同层次的学位数量 和学科分布情况作量化规定。如对博土/研究型大学-I与博士/研究型大学-Ⅱ来说,其定性标准是同样的,差异主要在定量标准,即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及学科分布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校发〔〕号

上海财经大学文件 校发﹝2015﹞39号 关于印发《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的 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已于2015年6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该认定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财经大学 2015年7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7月8日印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学术成果评价改革,完善学术成果认定标准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支撑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定原则 1.坚持质量导向。学术成果认定按照国内外公认的学术评价机构发布的学科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作为认定依据。 2.鼓励多元发展。鼓励多元发展,将各类学术成果纳入评价认定体系,充分尊重教师研究兴趣,发挥研究专长,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对接学校功能定位,鼓励教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第三条认定范围 1.科研类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着作、科研课题、科研获奖、决策咨询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2.教学类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3.教师指导学生学术活动的成果,包括: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重要学术类赛事等与学生学术研究相关活动所产生的成果。 二、科研类成果认定

教育部关于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函

教育部关于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 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04.18 •【文号】教发函[2013]81号 •【施行日期】2013.04.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 艺术学院的函 (教发函[2013]81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函》(沪府函〔2012〕130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校代码为13632;同时撤销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建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一并向社会公告经我部核准的该校办学《章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由你市负责管理。

二、学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 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5000人。 四、学校现有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增设,应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 五、复旦大学与合作方签订的《复旦大学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精文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申教投资有限公司终止合作举办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暨善后事宜协议书》,请督促履行,逐项实施到位,以保证过渡期内学校平稳、健康发展。我部将对落实情况和结果进行复查。 六、我部将适时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 望你市本着改革的精神,加强对该校的指导和支持,使学校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围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章程 教育部 2013年4月18日附件: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管理,实施依法治校,维护举办者、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