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预测周期来压和瓦斯涌出的研究

关于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预测周期来压和瓦斯涌出的研究
关于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预测周期来压和瓦斯涌出的研究

关于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预测周期来压和瓦斯涌出的

研究

【摘要】珲春矿业集团八连城煤矿31901工作面通过采用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现场研究了综采支架压力与采场瓦斯涌出变化之间的关系,介绍了KJ216在线液压传送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分析了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的的内在联系,准确预报周期来压的到来,积极采取措施,从而大大减小瓦斯带来的灾害。

【关键词】周期来压瓦斯液压系统传送

1 地质概况

八连城31901工作面煤厚2.1m~4.5m,平均厚度3.5m。煤层倾角2°~6°,平均4°。绝对瓦斯涌出量17.p(1)系统概述。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系统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支护工作阻力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总线采用标准RS485数据总线,总线可连接64台压力监测分站,压力监测分站可现场实时显示支架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本安型分站控制巡测下位压力监测分站,通讯分站的数据发送到上位监测主站。(2)系统结构与组成。31901工作面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系统采用配套KDW28型隔爆兼本安电源供电。每台供电电源可负载一台本安型分站和8台压力监测分站,以下为传送路线,监控分站→1号通讯分站→通讯主站→光端机→光纤环网→地面电脑→系统软件→矿井局域网。

3 周期来压与采场瓦斯涌出量的监测

(1)监测方法。31901工作面共有64个综采液压支架,设置了8个测站,间距平均分布,每个测站连接8个综采液压支架,分站的主机采用通道液压管和支架的支柱连接,主机与主机之间采用电源线连接,最后通过光纤与地面电脑连接。所观测的数据在线传送到八连城煤矿地面调度室、地面区队、地面技术科、地面总工程师室。技术人员可以随时观测和分析数据,把异常数据随时反馈到上级领导那里,进而有效指导生产。(2)监测结果分析。八连城煤矿采用KJ216在线液压传送系统共连续监测到6次周期来压。见图1。

从现场监测到的6次周期来压与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的关系分析可知,该矿31901工作面的周期来压约为5~7天左右,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推进(5.0m/d)计算,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大约为25m~30m。周期来压时顶板活动剧烈,有时有响声,工作面部分片帮,支架压力明显增大,瓦斯浓度稍有提高,瓦斯的浓度增幅不大,瓦斯浓度增大趋势时间略滞后于支架压力增大趋势时间。

通过1个月的观测,共发生6次周期来压,通过来压前后压力的变化,瓦斯浓度的变化,片帮深度对比,各项指标在周期来压前后有一定的变化。在观测第一个周期来压之后,我们通过分析数据,预测了第二次周期来压,第三次周期来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钱营孜煤矿矿压监测管理规定 各单位: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4)顶板岩性探查孔,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岩巷原则上每20米施工一探查孔)负责打探查孔眼,然后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助矿压小组用顶板窥视仪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同时施工单位技术员在现场必须及时记录打眼过程中顶板的岩性情况并按规

定及时上报顶板岩性观测孔资料,要求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进行编号管理。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6)按规定每次需要打顶板探查孔时,矿压小组应提前一天通知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提前备齐打眼工具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否则,矿压观察小组将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7)施工单位每次应及时将当天收集的顶板探查岩性资料上交于生产技术部矿压小组,以便于矿压小组对资料的整理,同时结合钻孔内影像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2、煤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每掘进50~100m,施工单位必须至少打1个顶板岩性探查孔,由矿压小组利用钻孔窥视仪进行顶板岩性的观测和分析,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予以配合。探查孔的观测工作完成后,必须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孔柱状图,建立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当顶板岩性出现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1)为了加强锚杆支护的顶板管理,进一步优化锚杆支护参数,随时了解顶板的离层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第7款的规定,在煤巷锚杆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监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3)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4)所有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宽的中部或交岔点的中心位置,顶板离层仪的间隔距离一般为50米。安装时,工作面迎头距前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KJ616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矿井多类型矿压参数监测。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兼容井下通讯电缆、光缆专线、以太网络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监测参数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作阻力检测、巷道顶板下沉量监测、锚杆载荷应力检测、岩层(煤层)内部应力(钻孔应力)检测四个方面。深度剖析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为何? 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免维护特性的智能化数字模型显示的传感器是新一代机械分离传感器更新,其具有光控制的数字显示,报警,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成为目前矿山压力检测系统方面的一大技术指标与加工方案,在保持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新元素,增加新感觉,为铸就最适合行业发展的技术设备奠定坚实空间。这不仅是追求的技术巅峰,更是为满足消费者与科技发展需要所必须深究的课题,相信经过我们的深度剖析,您会对该技术发展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监测方法为:顶板离层仪的深、浅刻度读数等于移动量减初始值;当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时,顶板离层仪的深、浅两个基点的刻度都有变化,锚索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而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不动时,顶板离层仪只有深基点刻度变化,若锚杆、锚索支护范围内的

顶板同时下沉时,顶板离层仪深、浅基点上的刻度都有变化,而深基点刻度的变化量即是顶板下沉量的总和。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技术分析,前卫的技术思路,专注的行业发展,最严谨的技术方案,最有效的产品策略,质量坚实保障。 无线数据收发机让矿山压力监测神采飞扬 无线数据收发机是矿山压力监测系统中常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数据解析技术,不仅承接来数据交换中转站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整体技术前进的同时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设备装在井下工作面与巷道交叉口,可随时根据采动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与基站进行双向通讯,它既可接收井上下达的命令数据,也可主动向地面中心站发送采集数据信号。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该技术的各种详情,为大家带来满意技术咨询。 1、低功耗设计,具备报警和通讯状态指示功能。 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 3、收发频率:433MHz;防护等级:IP54; 4、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150℃。 系统结构与组成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

110工作法矿压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110工作法矿压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一、名称:110工作法矿压监测系统 二、型号:110 — KYJCXT 三、各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1、TY-K03深孔成像仪技术要求 设备名称:深孔成像仪 规格型号:TY-K03 安装地点及用途:顺槽 数量:根据监测内容而定 技术要求: (一)主要参数 1)探头摄像机:采用700线近180°; 2)轨迹测量精度:方向:360°,最高分辨精度0.1°; 俯仰角:±90°,最高分辨精度0.01°; 横滚角:±180°,最高分辨精度0.01°; 3)传输线:U盘传输; 4)探头外径:Φ22~Φ100;适用孔径Φ25~Φ500; 5)提升速度:>0.20m/s; 6)内置电池:镍氢电,可连续工作8h; 8)工作电压:直流12V±5%;

9)主机尺寸:288mm×230mm×90mm; 10)重量:主机2.7Kg,探头最大5Kg; (二)技术要求 1)可量测任意全方位倾角的钻孔结构产状角度; 2)同时实现数字视频、拼图成像、钻孔轨迹测量; 3)适用孔深:深度线可根据可续需求生产,目前可测试孔深0~1500米。 4)存贮单元:极速CF卡,标准配置32G,可存贮≥2000余米的钻孔图像; (三)其它要求: 深孔成像仪要求提供煤安证、防爆证、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供货方因产品质量、安装、维护等问题,12小时内应予以肯定的答复,并派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在48小时内赶到现场,设备保修期为一年。 2、YHU200矿用本安型顶底板移近量监测仪技术要求 设备名称:顶底板移近量监测仪 规格型号:YHU200 安装地点及用途:顺槽 数量:根据监测内容而定 技术要求: (一)主要参数 1)测量范围:(0~200)mm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2017)

XX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加强我矿顶板管理的安全基础工作,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一、顶板管理领导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安监站锚网喷组地质科 质标办监理公司 二、职责 (1)、领导机构职责 1、组长负责全矿井的顶板支护施工管理工作。 2、副组长负责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科学的组织施工;负责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落实井下带班职责。 3、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三、顶板支护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生产技术部负责顶板支护日常管理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协调解决顶板支护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地质科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安监站协同各职能部门每旬进行一次对井下所有巷道、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的安全大检查。由安监站负责对各部门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汇总,并在当日之内组织各职能部门、各施工项目部、监理公司进行“三定”整改。各相关部门按照“三定”要求对问题进行复查,执行不到位者依据《北辛窑顶板管理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4、所有进场支护材料都必须具备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等有效证件,生产技术部和监理单位负责按批次进行检查。 5、严禁擅自更改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各施工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及相关标准要求施工,严格工艺工序,确保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的质量、数量达到规定要求。 6、各施工队组必须有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检查记录台账,对当班施工的支护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当质量检查不合格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7、各施工单位对存在顶板安全隐患的地点进行分析,制定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批。 8、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或需加强支护时,必须按要求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顶板动态监测

一、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预防 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及防止发生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从我国煤矿事故统计来看,顶板事故一直居各类事故之首。据历年统计,国有煤矿顶板事故约占死亡事故的40-45%,顶板事故中大多数又发生在回采工作面,约占70%。为预防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首先应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一)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基本特征 据我国各矿区历年的事故统计分析,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条件和方式均有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对监测和控制冒顶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1、顶板类型发生冒顶的工作面顶板往往是较软的、较硬的、复合顶板或镶嵌型顶板。较软的顶板中有再生顶板、伪顶、松散型及破碎型顶板,如近距离煤层上层回采后的下煤层顶板呈现为膨胀后的破碎顶板。较硬的顶板易造成大面积来压及镶嵌型局部

冒顶等。复合顶板或称离层型顶板的岩性结构为下软上硬,其下位软岩层的厚度一般小于采高,软硬岩层间常夹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据统计,这三类顶板发生事故约占全部工作面顶板事故的70-80%,其中以复合顶板下发生事故最多。地质构造带如断层、褶曲附近,顶板容易破碎,也易引起冒顶。 2、冒顶地点按工作面发生冒顶的位置,主要在两端两线,即上下端头、煤壁线(梁端到煤壁无支护空间)、放顶线。上下端头冒顶约占25%、煤壁线冒顶约占30%、放顶线冒顶约占20%、工作面冒顶约占25%。按工作面沿走向推进的位置,有将近70-80%的顶板事故发生在初放期间,其中多数事故发生于工作面离开切眼小于10m范围内,常处于工作面初次来压前。 3、支护形式顶板事故与支护机械化程度关系极大。据统计,摩擦支柱工作面比木支柱工作面顶板事故减少60%,而又比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高6-9倍,比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高2-4倍。1990年在国有煤矿工作面中,单体液压支柱普采面占21.8%,炮采面

KJ矿山压力监测系统说明书

KJ616煤矿矿压监测系统 说明书 版本号:Version 1.0 出版日期:2014.1.1

1、概述 1.1KJ616型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压力动态的计算机在线测量系统。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煤矿顶板的自动监测和分析。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2、KJ616-J(A) 地面输出本安型传输接口;3、KJ616-J(B) 矿用本安型信息传输接口; 4、KJ616-F矿用数据传输分站; 5、KJ616-F1矿用本安型数据传输子站,GPD60矿用压力传感器,GPD450M锚杆(索)应力传感器,GUD500矿用围岩移动传感器,GZY25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 6、本安型供电电源。 另外包括:电缆、接线盒、转接器等本质安全型部件组成。 1.2 系统的型号、名称 1.3 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10℃~+40℃; 2)相对湿度:<90% (+25℃); 3)大气压力:80kPa~106Pa; 4)海拔:<3000 米;

5)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6)允许在煤矿井下含瓦斯等爆炸性气体但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1.4 主要关联设备 见表1 2、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图1 KJ616系统结构图 3.监测系统综合功能 1)实时监测综采支架的瞬时工作阻力/压力。现场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直方图、数据显示)。 2)顶板离层现场实时显示、报警、井上计算机显示。 3)锚杆应力现场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 4)煤体钻孔应力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 5)监测分站支架初撑力、最大工作阻力显示。 6)监测数据远距离通讯。 7)通讯分站显示各测点的数据。 8)井下系统硬件故障诊断和显示。 9)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数据接收、原始曲线和数据查询、动态直方图显示,循环工作阻力自动识别和曲线报表综合处理,并具有报表、曲线打印输出功能。

顶板离层观测操作规范

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顶板离层监测操作规范 二○一○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顶板离层监测的原理及仪器 (2) 第三章测站布置 (4) 第四章顶板离层仪安装及观测记录 (5) 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分析 (7) 附录 (11) 附一、顶板离层仪牌板 (11) 附二、顶板离层监测记录表 (11) 附三、顶板离层监测记录呈报表 (13) 附四、顶板离层监测——巷道失稳预报表 (15)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制定本规范的宗旨是规范各煤矿煤巷、半煤岩巷顶板离层观测,提高顶板离层监测水平、有效预测巷道顶板事故、确保巷道施工、使用安全。 第2条锚杆支护巷道围岩活动具有隐蔽性,巷道顶板离层、下沉、冒落等破坏失稳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不易被人们察觉,其危害性较为严重,故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半煤岩巷都应该进行日常巷道矿压与顶板离层监测。 第3条监测目的是方便井下人员随时观测巷道围岩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同时通过监测也可以获得围岩稳定状况的信息,为修改、完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第4条本规范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参考国家标准《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T878-2000)和相关书籍《煤巷锚杆支护》、《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矿压的监测与研究》,结合国内外巷道矿压监测的相关技术资料而制定的。 第5条本规范未涉及的技术问题或未详细展开项目,应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有关规范及规定执行。 第6条本规范为顶板离层监测的一般性规定,各煤矿可依据该规范制定本单位的顶板离层监测管理办法。 第7条本规范适用于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所属各煤矿煤巷、半煤岩巷顶板离层监测。解释权归朔州中煤矿业有限公司。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最新模板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最新

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为严格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及安监总煤行( ) 176号文《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 切实做好矿井矿压观测管理工作, 加强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 特制定本办法。 一、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 1、综采队技术员( 或指定责任人) 每天负责对工作面超前支护20m范围内单体支柱进行初撑力抽查, 初撑力不低于90KN(3.5m、φ100mm单体支柱≥11.4Mpa, 4~4.5m、φ110mm单体支柱≥9.5Mpa)。对初撑力合格率不够的, 必须及时整改, 并做好记录, 否则, 对技术员罚款200元/次。 2、综采队技术员( 或指定责任人) 负责对工作面综采支架进行初撑力抽查, 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28Mpa的80%( ≥22.4Mpa) , 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a, 乳化液配比浓度达3%~5%。抽查结果达不到规定的, 必须安排责任人及时整改, 每发现一次对单位罚款1000元, 罚当班泵站司机200元。 3、综采队负责工作面及两巷矿压观测器具的安装、拆卸、保护工作, 负责综采计算机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矿压器具、通信线路被损坏的, 对单位按原值2倍进行处罚, 视情节轻重对跟班队长( 或队长) 、技术员分别罚款200~1000元。 4、综采队每天负责对安装在两巷超前支护段的矿用数字压力计( 编号管理) 同步向外前移,不得跳跃前移。否则, 对当班跟班队长、技术员分别罚款200元/次。 5、矿压业务员负责对两巷超前、切眼支柱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检查和监控, 发现初撑力不符合规定的, 罚款单位200元/根,对当班跟班队长罚款50元/根。

KJ6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使用方法

KJ6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矿山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使用说明书 版本号:Version 出版日期:敬告:在您安装和使用本产品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警告: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开盖! 维修时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 本安关联产品不得随意与其它未经检验的设备连接! 1、概述 KJ616型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压力动态的计算

机在线测量系统。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

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煤矿顶板的自动监测和分析。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2、KJ616-J(A)地而输出木安型传输接口; 3、KJ616-J(B)矿用木安型信息传输接口; 4、KJ616-F矿用数据传输分站;5、KJ616-F1矿用木安型数据传输子站,GPD60矿用压力传感器,GPD450M 锚杆(索)应力传感器, GUD500矿用围岩移动传感器,GZY25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 6、本安型供电电源。 另外包括:电缆、接线盒、转接器等木质安全型部件组成。 系统的型号、名称 KJ -------- 616 --------- 登记序号 ----------- ------------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 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JO°C?+40°C; 2)相对湿度:<90% (+25°C); 3)大气压力:80kPa?106Pa; 4)海拔:V3000米; 5)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6)允许在煤矿井下含瓦斯等爆炸性气体但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主要关联设备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 矿 矿压监测系统制度、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汇编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2015年度

目录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1 矿压监测分管领导责任制 10矿压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11矿压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12 矿压监测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17矿压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18

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赵宝宝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张全平 副组长:张永进、刘鹏 成员:李德海、刘会、王春雷、田帅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刘鹏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掘进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孔庄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顶板管理,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工作面顶板和巷道位移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

产技术科。 4.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5.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6.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妥善保管。 7.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8.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顶板离层仪观测:煤巷一般每隔4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一般距掘进工作面50m以内和回采工作面超前范围内,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情况每星期观测一次。如果巷道局部地段有受动压影响较大,每天观测一次。顶板离层仪实行挂牌管理(包括编号、安装日期、顶板离层仪初始读数和观测读数)。 2.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观测: 煤巷巷道每40m设置一个测点,测点距离迎头不超过60m,巷道过顶板破碎带、淋水区、压力集中区等特殊构造带,应增加检查点,每个检查点检查、记录2组数据(巷道净宽、净高)。巷道围岩变形量观测要求:测点选在锚杆头上,并标注清楚,宽度在两帮的中部设点,确保每次测量的数值准确。正常情况下,观测周期为一旬,变形量较大的点应当缩短观测周期,稳定不变的点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观测后数据要及时录入围岩

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

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 疏礼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安全装备技术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摘要:针对煤矿顶板灾害多发及人工监测不及时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 统;详细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应用效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 实现了顶板压力、位移、应力监测数据之间的融合和可视化分析,可对煤矿顶板安全隐患进行快 速、准确的预警、预报。 关键词:煤矿;顶板压力;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10-0092-02 Roof Dynamic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n Coal Mine SHU Li-chun (Research Branch of Mine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13,China)Abstract:For the problems that there are much more disasters in coal mine roof and the artificial monitoring roof are not in time,the paper designs a kind of roof dynamic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n coal mine and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basic struc-ture,function module and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detail.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real-ize the fusion and visualized analysis among roof pressure,displacement,stress monitoring data,which can provide rapid and accurate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 for coal mine safety hidden trouble on roof. Key words:coal mine;roof pressure;on-line monitoring 目前大部分煤矿对顶板压力、位移、应力的监测是通过人工方式对安装在综采支架上的压力传感器、巷道离层仪、应力计人工观测后计算得出,由于数据计算量较大,人工计算费时费力且及时性不够,常常造成对所观测到隐患不能及时做出预报。KJ29型煤矿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运动各参数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无线和有线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煤矿顶板的自动监测、分析和预警。 1系统组成结构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分为井下和井上2大部分,系统由计算机上位机软件系统、KJ236-J矿用数据通讯接口、KJ29-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通讯主站、KJ29-F矿用本安型顶板监测分站、GDW150顶板位移传感器、GMY300锚杆(索)应力传感器、GZY50矿用支架(柱)压力传感器、KJJ1矿用本安无线网关设备组成。根据煤矿具体需求可以组成电缆网传输、光纤与电缆混合组网,及光纤环网传输方式。以光纤环网传输结构如图1。2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1)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兼容井下通讯电缆、光缆专线、以太网络及无线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监测参数包括:工作面支架或支柱工作阻力、顶板离层位移、锚杆锚索载荷应力3个方面。 2)系统由3个不同监测功能的子系统(综采支架或支柱工作阻力监测子系统、顶板离层位移监测子系统、锚杆锚索应力监测子系统)组成,在有些煤矿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可能只需要使用其中的1 2个监测子系统。这3个监测子系统从功能上加以区分,硬件结构使用统一的总线地址编码,实际布置上分站可以混合排列,监测主机通过通讯协议区分数据类型,可满足国内大型矿井多采区布置的矿压监测需要。 3)提炼出由不同类型监测数据所反映出煤矿顶板稳定状态或支护体工作状态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分析,达到自动识别判定巷道围岩安全性、支护稳定性和可靠性、锚杆或支架的工作状态等。 4)主要技术指标。①系统分站容量:1 16台监测分站;②系统通讯距离:监测分站与传输接口最 ·29 ·(第43卷第10期)设计·开发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概述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 高大上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招招见真功” 长期以来,依托核心技术问鼎煤矿检测系统行业前沿。坚持把创新作为破解深井老矿科学发展的“金钥匙”,为煤矿生产筑起安全防护墙。 经过与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大等多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研发生产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被应用于矿山、非煤矿山采空区、预留矿柱或岩体及巷道矿压于一体的安全监测系统。系统采用了开放性的网络结构,升级后能够实现矿压监测信息的网络共享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的各项数据,为超前预防冲击地压,确保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发展中,恒安人会虚心学习,走科技型道路,坚持以科技领先、以更好的质量、更完善的品种、更优惠的价格、优良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是一种适用于煤矿高产高效工作面综采支架压力参数进行远距离监测的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分析软件实时显示综采支架的当前工作阻力、初撑力、最大工作阻力及循环末阻力等支架工作状态信息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1、井上计算机动态显示监测参数、报警; 2、井下现场显示数据; 3、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 4、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 5、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表输出; 6、综合分析及顶板安全评估分析。 7、局、矿顶板动态监测网络功能 8、网络用户Web访问模式在线动态监测;

9、数据库数据信息共享; 10、综合分析及顶板安全评估分析; 11、监测日报网上报表; 近几年来,随着采深加大和顶板条件变化,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灾害日益严重,采深大、顶板坚硬,生产过程中冲击地压事故预兆显现强烈,严重威胁安全。中国传统的煤三角,也开始慢慢走向技术的下坡,陕西榆林、鄂尔多斯、山西朔州近年来煤炭的出口量与安全隐患是并存的,因此想要保证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操作合二为一,煤矿顶板动态监测技术与矿山压力监测也必须要统筹规划。 多年来为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山东恒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厂家。恒安一直把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冲击地压防治专家合作,形成了一套适合的顶板离层系统,可以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找到高应力区及其变化趋势,实现冲击地压危险区和危险程度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筑起一道坚实的冲击地压“防护墙”。 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0℃~+40℃; 2)相对湿度:<90%(+25℃); 3)大气压力:80kPa~106Pa; 4)海拔:<3000 米; 5)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6)允许在煤矿井下含瓦斯等爆炸性气体但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系统综合技术指标 监测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ice sp4 数据库平台: SQL server 2005 标准版 网络平台:局域网 1)系统分站容量 1——16 (通讯分站)

煤矿顶板离层观测制度

煤巷顶板离层观测制度 一、职责分工 1、技术科为煤巷顶板监测的业务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计划、选型、验货、安装、测读等工作。 2、煤巷顶板离层观测,由技术科专职矿压观测员负责。顶板离层专职观测员,做好现场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测读、牌版记录;井上有专用记录本,并建立“电子档案”和“顶板离层信息速报表”,及时在西沟煤矿QQ群公布离层观测信息。 3、顶板离层专职观测员,要确保提供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每月三次(5、15、25)专门汇报全矿顶板离层观测信息。 4、安装顶板离层仪的区队现场负责人,负责安排并组织施工顶板离层仪安装孔,协助做好安装安全工作。在正常情况下,带班队长自接到矿压观测员的书面或口头申请后,要在4个小时组织安装完毕,并对本区域顶板离层仪和记录牌板的卫生清洁、数据保护和防损坏负责。 5、技术科负责日常顶板离层信息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矿地测科和总工程师,确保顶板控制安全。 6、安设顶板离层仪的采掘区队现场负责人和安监员,每班要安排专人对成巷支护进行巡查,同时也要安排和巡查顶板离层情况。特别是煤炮过后,更要及时将顶板离层仪上的数与对应牌板上上次观测数对比,发现有明显变化,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和技术科。 二、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规定 根据大埋深煤层松动圈大、蠕变、扩容和煤炮震动频繁等特点,并在巷道分类标准的前提下,特制订西沟煤矿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规定:

1、沿煤层顶板掘进的实体煤巷:顺槽安装间距60~80m;小于60m的联络巷,必须在开门交岔点正顶、联络巷中部正顶和贯通点正顶位置各安装1台顶板离层仪(遇特殊情况不能安装时除外)。小于30m的临时工程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安设顶板离层仪。 2、沿煤层底板(托顶煤)掘进的实体煤巷:顺槽安装间距50±10m;小于50m 的联络巷(探巷),必须在开门交岔点正顶、联络巷中部正顶和贯通点正顶位置各安装1台顶板离层仪。 3、沿煤层底板(托顶煤)掘进的实体煤切眼,在未拓宽前随掘进按顺槽安装间距执行。即安装间距50±10m;当切眼由小断面开始扩刷时,按每30±5m间距安装1台标准执行。 4、如遇断层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以及交岔点(巷道开门口、贯通口、多岔口等)等特殊条件下,巷道顶板离层仪要缩小间距,加密布置。在此种情况下,当巷道或硐室长度在20m围时,布置间距按10±1m执行。 5、顶板离层仪应按规定间距紧跟掘进工作面安装。因现场条件影响不能保证紧跟掘进工作面安装时,最远安装点到迎头的距离不超过10m(特殊条件除外),放炮时必须妥善保护,严禁放炮损坏。安装完后接着实测顶板离层仪到迎头的距离。以后每次观测都要实测其距离,以分析和直观找到离层值趋于稳定值时的距迎头的最短距离。 三、观测时间规定 1、正在回采的综采工作面,测读时间为1次/周。 2、正在掘进的煤巷,如顺槽、联络巷、探巷或切眼,在顶板离层仪安装后,距迎头100m围,2次/每周;100m围以外,1次/每周。 3、已经竣工的煤巷,如顺槽、联络巷、探巷或切眼,测读时间为1次/每旬。 4、特殊地点安装的顶板离层仪监测按当时下发的文件为准,不受上述规定

煤矿矿压监测及预报办法

矿压监测及预报实施办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有关要求,为了进一步掌握采掘工作面及矿井在用巷道上覆岩层及围岩运动规律,不断改进支护参数,有效监测、预报、预防矿压显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此试行办法如下: 一、监测预报办法 1、为确保矿压监测及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矿压监测及预报领导小组。 组长:李新虎 副组长:赵陆锋姬安虎景秋喜杨青亮 成员:工作面所有质检员 矿压监测预报专业队伍:矿压监测工作组 矿压监测预报领导小组下设矿压监测预报办公室,景秋喜任办公室主任。 2、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各个监测点进行不定期及时全面检查,并整理、分析日常检测资料,及时进行矿压预报,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各施工队负责人担任本队矿压监测预报小组组长,各施工队班长担任小组副组长,每个施工队设置六人为日常矿压监测小组成员(兼职),进行日常矿压监测和对矿压监测设备、仪器、仪表的管理

维护,以及日常矿压观测报表的填写,由各队队长负责及时送报。 4、矿压监测办公室的人员必须熟悉矿压观测业务,负责对矿压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 5、各区队兼职监测人员要求是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强,经过培训后对观测设备仪器的性能、运行能够基本掌握,并要责任心强,以便于开展矿压监测工作。 6、对兼职观测人员,队长要合理安排,必须保证每小班有一名监测人员在井下工作。兼职人员不能正常上班时,队长应及时指定有相应能力的人员代替,确保不影响矿压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7、各兼测人员完成当班任务后,将当班矿压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和结果按固定表格认真详实填写,由质检人员签字后在下午3:00前将前一天的监测报表送达矿压监测办公室。 8、矿压监测办公室必须配备专门的设备和仪器,并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进行矿压分析预报,每旬将各采掘工作面分析结果、压力变形曲线预测结果送达相关领导和施工单位,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将分析预测结果送相关领导和施工单位,并严格按措施执行预防。 9、各类采掘工程设计中,必须编制矿压显现监测预报专门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10、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带、采空区或者通过其他应力集中区以及在煤柱附近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针对性措施,降低矿压显现程度,减少周期来压步距,防止老顶大面积垮落。

矿压监测系统系统使用方法大全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各设备介绍及传感器的日常维护、使用方法以及软件操作 使 用 手 册 泰安市国华科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9月3日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 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由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组成。软件安装于技术科监控主机,该软件由我们公司自己开发。硬件部分由地面设备及井下设备组成,该设备除线缆外均由我公司独自开发。 一、设备组成及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 (一)设备的组成 1、地面部分包括:主机(工控机)、通讯接口、软件。就近提供220V,50Hz电源,三项插头三个或以上。安装位置:主机安装于技术科办公室。 2、井下设备包括:通讯分站,隔爆不间断电源箱、顶板离层仪、支架压力传感器。 (二)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 1.井上计算机动态模拟显示监测参数、报警。监测服务器和客户端可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数据和实时曲线,当监测数据超限时能自动记录报警事件。 2.井下现场显示数据和报警。井下的离层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数据,能根据设定报警参数报警指示。 3.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井上监测服务器能根据设置记录周期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数据采用动态存储技术,数据库采用SQL海量数据库。 4.系统具备完善的扩充功能,可包含水文监测、瓦斯抽放、电量监测等子系统的接入接口。 5.系统通讯抗干扰能力强,可以适应井下复杂的工作环境接线简单方便。 二、仪器原理介绍及使用方法 (一)分站 1.概述 1.1 简介 KJ377-F矿用本安型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KJ377煤矿安全

监控系统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是根据矿井安全监控新标准以及相关的煤炭行业标准而设计的。该分站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维护简单、信号采集和传输能力强,可在有瓦斯煤尘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煤矿井下使用。 分站和地面中心站进行信息交换,及时将监测到的各种参数及状态传送给地面中心站,并执行中心站发送的各种命令。分站本身也可以独立使用,监测和显示各测点信息,发出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通过设置,具有风电甲烷闭锁功能。 分站由KDW0.2/660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箱供电,电源箱内置电池能够在电源掉电后不间断为分站供电2小时以上。另外,该分站预留485信号接口,经联检后可以接入485信号制式的传感器。 与分站相关联的所有电路和电气设备必须是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且必须经过安全检验机关检验合格后才能配用。 1.2 型号含义 K J 377 - F 分站设备 登记序号 监控系统 矿用产品 2、主要功能特点 2.1 能对多通道、多种制式的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 2.2 具有独立的超限判别,并进行断电的功能; 2.3 分站的信息由地面中心站下装提供,可任意设置; 2.4 能接受地面中心站的各种控制命令,进行相应的工作;2.5 能向地面中心站发送分站采集的数据和状态信号; 2.6 分站采用液晶显示屏显示数据,字迹清晰,显示直观;2.7 16个输入通道既可接模拟量,也可接开关量,且可根据需要任意互换;极大方便了用户的安装需求; 2.8 符合矿井环境需要,耐压、耐腐蚀、防潮和密封。 3、工作原理 分站是一个以89S52单片机为CPU核心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XX煤矿矿压观测实施方案(12页)DOC

XX煤矿矿压观测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为了健全完善煤矿矿压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职责,抓好责任落实,保证矿压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动态检查,强化现场矿压管理,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井下施工队组及相关业务部室。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一、成立矿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XX 常务副组长: XX 副组长: XX 成员:XX 二、管理职责 1、负责统一领导全矿矿压管理的各项工作。 2、负责矿压设计的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 3、负责矿压观测设计及支护技术方案的现场落实。 4、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三、矿压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以下简称生产技术部)

办公室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各副职各相关部门副职矿压观测组人员 四、管理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矿压管理方面的文件及规章制度; (二)负责向矿压管理领导组汇报矿压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 (三)负责加强技术管理,结合本矿生产实际,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行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矿压管理方法; (四)负责深入井下现场,掌握矿压动态,督促和检查矿压管理的现场落实情况; (五)负责要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工程及地质条件变化的矿压管理开展工作,通过现场办公或其它方式,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施工方案与对策,并现场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六)负责矿压观测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工作,进行来压预报,改善和促进矿压管理工作; (七)负责对各区队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矿压理论、顶板支护质量及矿压监测监控技术等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八)负责每月组织矿压管理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规定作出处理意见; (九)负责组织每季度矿压专题会议,总结矿压管理工作中的经

顶板监测管理办法打印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管理办法 矿属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管理,确保设备、仪器、仪表和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我矿井下现场顶板安全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发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一、成立矿级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管理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管理机构设在生产科,负责我矿系统的日常管理、数据分析;制定顶板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及现场抽查工作。 二、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各单位职责 生产科负责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总体组织顶板监测系统的安装工作;落实有关单位打锚杆、锚索以及安装锚杆(锚索)离层仪;解决安装所需要的所有设备、材料;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指导安装。 综采队负责铺设工作面顶板监测信号缆线系统;安装支架阻力仪;完成顶板监测系统的供电等工作,并安排专人负

责日常维护及仪器、仪表文明卫生。 信息中心负责锚杆、离层仪的安装和信息传输线路的铺设;负责顶板监测系统仪器、仪表日常维护,收集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的运行状况,每天早班巡回检查矿压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打印日报表,每周一及时按时报送生产科 三、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管理要求 1、将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管理纳入我矿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有义务、有责任检查、过问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 2、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顶板动态监测管理例会,研究总结顶板动态监测出现的问题,检查制度及责任落实情况。 3、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顶板动态监测,并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责任制,有完整的记录资料”;编制掘进作业规程必须“具备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资料”。 4、监测系统安设的种类、数量、位置、电缆敷设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规定。新安装的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经局检查验收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5、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发现故障时,使用单位必须及时报告生产科,由生产科协调进行处理;在井下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检修规定;在井下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