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2013)】

时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b.君主 c.王d.总统

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

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a.春秋b.战国 c.秦d.汉

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c.《礼记》d.《周礼》

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a.宋 b.元c.明d.清

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c.60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a.夏 b.商c.西周 d.秦

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 c.登记 d.铨叙

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吏二府

二、多选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abc )。

a.国家政权性质 b.政体构成形式 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d.领导制度

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bd )。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3.西周早期是由( de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

a.御史察b.廷尉 c.司徒 d.卿事寮e.太史寮

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 bcde )等级。

a.省 b.路c.府 d.州 e.县

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

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7.唐律有( acde )。

a.开元律 b.开皇律c.武德律d.贞观律e.永徽律

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d.大理寺e.御史台

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

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bcd)。

a.荐举制度 b.科举制度 c.征辟制度 d.荫袭制度

三、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

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

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

苟且偷安。

2、嫡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

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古

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

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

出现,使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3、三省六部: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

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

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

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

理的铨选、考课、勋封。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

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

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事务,工部

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事务。

4、票拟: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

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

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

宗正、卫尉等。

6、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

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四、问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

答:中国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体现在有形的记录中,并凝结到

各种制度和风俗习惯中。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酋帮制阶段。他们以强权为基础,依靠

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让神权和强权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社会进行了新规范,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的

认可下,开始具有了制度的效用。政治制度在旧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

无上的地位。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

的权力。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

的机构。

五、论述题

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

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 答:第一,早期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建;第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第三,三公九卿与

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制;第四,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第五,从《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

管理体制;第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结构;第八,“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十,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

地位,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服务型政府。

第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

会公众服务。

第二,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

第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

目标。

第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结构,在政府

和部门间合理配置政府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第五,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

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

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优

化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的

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的听证和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

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第六,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推行行政问责制。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责任范围,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建立以行政首长为

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行政问责程序,规范行政问责行为。

第七,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各级政府和部

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八,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措

施相配套,科学确定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与工作重点,以积极稳妥地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平时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

办资产阶级性质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处于( b )。

a.贵族君主制

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

c.君主丞相制

d.君

主宰辅制

3.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

4.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5.尚书由君主办公机构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在( a )时期。

a、东汉

b、魏晋南北朝

c、曹魏

d、西晋

6.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

b、都水台

c、殿内省

d、少府监

7.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d)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c)。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国子监

9.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

a、都察院

b、通政司

c、大理寺

d、六部

10.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

11.清代省一级主管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2.宋代为分割转运使权力的而在路一级设立的官员是( a )。

a、提点刑狱

b、提举常平

c、安抚使

d、通判

13.中国古代君主宰辅制的萌芽时期是(b)。

a、东汉

b、两晋

c、隋唐

d、宋

14.清末改制首先从(b )。

a.军事制度b.行政机构 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

15.在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是(c)。

a、分权

b、集权

c、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d、地方军政权力一分为

16.周代层层考核、推荐人才的制度是(c)。

a、军功、事功选拔制

b、乡举里选制

c、推荐与自荐制

d、简选制

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b)时期。

a.夏 b.春秋c.战国 d.秦考试

18.明代将台院与察院合并而建立(c)。

a.御史台

b.大理院

c.都察院

d.十三道

19.在北洋政府中央监查机构平政院中,负责对平政院内部官员的监

督的组织是( a )。

a、肃政厅

b、惩戒委员会

c、审察决算委员会

d、审计院

20.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

的主要官员是( b )。

a、中书舍人

b、典签

c、司隶校尉

d、御史中丞

二、多选题

1.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 abcd )。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2.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 acd )。

a、商部

b、外务部

c、巡警部

d、学部

3.西周国家组织包括( acd)。

a、周王

b、三正

c、保傅

d、太史僚

4.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bc )。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

5.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bc )。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

6.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bcde )等级。

a.省b.路 c.府 d.州 e.县

7.秦汉时期的监查官员有(acd )。

a、御史大夫

b、左都御史

c、郡监御史

d、司隶校尉

8.宋代地方官员有(abcd)。

a、安抚使

b、知府

c、知州

d、通判

9.明清正规的三级科举考试包括( bcd)。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0.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

三、名词解释

1.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

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遇有大案,有三个部门的长官

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2. 郡县兵役制:郡县兵役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郡县在

籍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充当军兵。

另一种是以郡县为单位强行征发兵役的制度。

3.二十四司:隋朝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系统中分掌国

家行政的六部职能机构。它被唐、宋所沿袭,影响到明清。隋唐宋

时代,中央六部各辖四个职能司,其中都有一个与本部同名的司,

其余三个职能司因六部职能不同而名称有别,共计二十四个职能司,每司各设郎中、员外郎分掌各种职权。六部二十四司是国家行政组

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直到明代才打破每部

各辖四司的体制。

4.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

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

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

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5.分封制:西周灭商,推行”封建”制度,即分封制。就是“封诸侯、建

藩卫”。

6.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

制度,“土”即土司制度,“流”指朝廷随时任命的流官。改土归流就

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

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四、问答题

1. 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

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

【篇二: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2013)】

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b.君主 c.王d.总统

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

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a.春秋b.战国 c.秦d.汉

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c.《礼记》d.《周礼》

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a.宋 b.元c.明d.清

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c.60d.55

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a.夏 b.商c.西周 d.秦

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 c.登记 d.铨叙

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8.“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a.童试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 d.丞相御吏二府

二、多选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abc )。

a.国家政权性质 b.政体构成形式 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d.领导制度

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bd )。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3.西周早期是由( de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

a.御史察b.廷尉 c.司徒 d.卿事寮e.太史寮

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 bcde )等级。

a.省 b.路c.府 d.州 e.县

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b )。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

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bcde )。

a.十六国时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7.唐律有( acde )。

a.开元律 b.开皇律c.武德律d.贞观律e.永徽律

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d.大理寺e.御史台

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 abcde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d.一条鞭法 e.摊丁入亩

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bcd)。

a.荐举制度 b.科举制度 c.征辟制度 d.荫袭制度

三、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

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

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

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

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

偷安。

2、嫡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

幼,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

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

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

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

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使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

制制度更加巩固。

3、三省六部: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

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

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

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省综理

全国政务。六部即吏、

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吏部掌管理的

铨选、考课、勋封。户部

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

举等事物,兵部掌管军事

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

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

工程及工匠事务。

4、票拟: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

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

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

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

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

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

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

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

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

所谓“外戚专权”。

四、问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

答:中国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体现在有形的记录中,并凝结到

各种制度和风俗习惯中。

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

者酋帮制阶段。他们以强

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让神权和强权

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社会

进行了新规范,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的认可下,开始具有了制度的效用。

政治制度在旧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

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

特征。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

无上的地位。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

的机构。

五、论述题

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

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

答:第一,早期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建;第二,两寮六大到文武

分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行政管理制;第四,公省监台卿卫行

政管理体制;第五,从《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六,以三

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七,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结构;第八,“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九,以一省制为

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十,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

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

地位,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服务型政府。

第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

会公众服务。

第二,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

第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

目标。

第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结构,在政府

和部门间合理配置政府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第五,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

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

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优

化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的

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事项的听证和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

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

第六,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推行行政问责制。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责任范围,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

一。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规范行政问责行为。

第七,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各级政府和部

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全面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八,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研究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措

施相配套,科学确定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与工作重点,以积极稳妥地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平时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

办资产阶级性质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处于( b )。

a.贵族君主制

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

c.君主丞相制

d.君

主宰辅制

3.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 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

4.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

b、廷尉

c、典客

d、奉常

5.尚书由君主办公机构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在( a )时期。

a、东汉

b、魏晋南北朝

c、曹魏

d、西晋

6.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

b、都水台

c、殿内省

d、少府监

7.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d)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c)。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国子监

9.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

a、都察院

b、通政司

c、大理寺

d、六部

10.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

11.清代省一级主管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2.宋代为分割转运使权力的而在路一级设立的官员是( a )。

a、提点刑狱

b、提举常平

c、安抚使

d、通判

13.中国古代君主宰辅制的萌芽时期是(b)。

a、东汉

b、两晋

c、隋唐

d、宋

14.清末改制首先从(b )。

a.军事制度b.行政机构 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

15.在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是(c)。

a、分权

b、集权

c、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d、地方军政权力一分为

16.周代层层考核、推荐人才的制度是(c)。

a、军功、事功选拔制

b、乡举里选制

c、推荐与自荐制

d、简选制

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b)时期。

a.夏 b.春秋c.战国 d.秦考试

18.明代将台院与察院合并而建立(c)。

a.御史台

b.大理院

c.都察院

d.十三道

19.在北洋政府中央监查机构平政院中,负责对平政院内部官员的监

督的组织是( a )。

a、肃政厅

b、惩戒委员会

c、审察决算委员会

d、审计院

20.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

的主要官员是( b )。

a、中书舍人

b、典签

c、司隶校尉

d、御史中丞

二、多选题

1.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 abcd )。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2.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 acd )。

a、商部

b、外务部

c、巡警部

d、学部

3.西周国家组织包括( acd)。

a、周王

b、三正

c、保傅

d、太史僚

4.属唐代国家组织中的五监有( abc )。

a、国子监

b、军器监

c、将作监

d、司天监

5.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bc )。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

6.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bcde )等级。

a.省b.路 c.府 d.州 e.县

7.秦汉时期的监查官员有(acd )。

a、御史大夫

b、左都御史

c、郡监御史

d、司隶校尉

8.宋代地方官员有(abcd)。

a、安抚使

b、知府

c、知州

d、通判

9.明清正规的三级科举考试包括( bcd)。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0.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 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e.御史台

三、名词解释

1.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

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遇有大案,有三个部门的长官

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2. 郡县兵役制:郡县兵役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郡县在

籍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充当军兵。

另一种是以郡县为单位强行征发兵役的制度。

3.二十四司:隋朝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系统中分掌国

家行政的六部职能机构。它被唐、宋所沿袭,影响到明清。隋唐宋

时代,中央六部各辖四个职能司,其中都有一个与本部同名的司,

其余三个职能司因六部职能不同而名称有别,共计二十四个职能司,每司各设郎中、员外郎分掌各种职权。六部二十四司是国家行政组

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直到明代才打破每部

各辖四司的体制。

4.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

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

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

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5.分封制:西周灭商,推行”封建”制度,即分封制。就是“封诸侯、建

藩卫”。

6.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

制度,“土”即土司制度,“流”指朝廷随时任命的流官。改土归流就

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

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四、问答题

1. 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

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

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

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

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

期实行道、郡、县三

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

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

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

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

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

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

2.简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

(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

(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

(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

(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五、论述题

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

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平时作业三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b )。

a.春秋战国

b. 明清

c.隋唐宋元

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

2.隋唐时期的政体是( b)。

a.贵族君主制

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

c.君主丞相制

d.君主宰辅制

3.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时期。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a)。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

5.宋代的三师是(b )。

a、太师、太尉、太傅

b、太师、太保、太傅

c、太保、太尉、太傅

d、太师、司徒、太傅

6.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a、宣政院

b、将作院

c、通政院

d、宣徽院

7.广州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是( a )。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

8.“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b )。

a、国民大会

b、立法院

c、国民参政会

d、政治协商会议

9.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b)。

a、袁世凯

b、段祺瑞

c、曹琨

d、张作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