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2015

第二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鼻饲并发症-误吸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流程(护理)评分标准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鼻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

床上洗头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会阴冲洗技术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泵/输注泵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比赛规程及评分标准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规程 高职组 一、竞赛内容 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竞赛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临床护理案例分析部分和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部分,其中临床护理案例分析部分占总成绩的10%,竞赛时长为30分钟;护理技能操作部分共分5个模块,操作竞赛时长为35 分钟,占总成绩的90%。竞赛分别设置健康评估室、抢救室2个考评站点。在健康评估室,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案例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列出至少4个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在抢救室,选手连续实施头部外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输液、经鼻腔吸痰、置胃管5项护理技术操作。 二、竞赛流程 三、竞赛试题 本赛项试题为非公开试题,已建立案例库(100个案例),按2%的

比例抽取2个案例由选手任选一个护理案例分析,测试参赛选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样题 病历摘要:李女士,62岁,因外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2天入院。患者2天前不慎跌倒受伤,伤后即感右髋剧疼,不能站立行走,休息无好转,情绪悲观。查体:右髋叩痛,活动受限,活动疼痛加剧,右下肢外旋缩短畸形,有纵向叩击痛,末梢循环好,足趾活动可。X线检查报告为“右股骨颈骨折”。 问题一: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计5分。至少写出4个护理问题,首优护理问题2分,另外3个护理问题各1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能得分。)答案:1.疼痛 2.躯体活动障碍 3.自理能力缺陷 4.焦虑、恐惧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问题二: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5分,必须是针对患者首优护理问题的措施)答案:1.首优护理问题:疼痛 2.主要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并记录。 (2)根据情况采取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及时进行再评估 (3)疼痛如果不能缓解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洗手操作: 1.流程:在洗手盆旁边打开水龙头,调整水温适宜后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在掌心搓揉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指间隙、指尖、腕部等部位。彻底冲洗干净,用纸巾或干净的手部吹风机擦干手。 2.评分标准:正确完成洗手程序得1分,未按要求完成得0分。 穿戴手套: 1.流程:将清洁的无菌手套从包装袋中取出,轻轻摊开并保持内侧不受污染。将左手穿入左手套,再将右手穿入右手套,确保手部完全覆盖。 2.评分标准:正确戴上手套得1分,未按要求完成得0分。 体温测量: 1.流程:选择适当的体温计类型(如口温计、耳温计、额温计等),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将体温计放置在患者适合的位置(如口腔、耳道、额头等),等待足够时间后读取体温。 2.评分标准:正确操作、准确读数得1分,未按要求完成或读数错误得0分。 血压测量: 1.流程:使用血压计前,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安静状态。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将袖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臂上,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并密封

紧固。然后通过泵球将袖带充气到适当的压力,缓慢放气,并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读数。 2.评分标准:正确操作、准确读数得1分,未按要求完成或读数错误得0分。 注射技术: 1.流程:根据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和注射器。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按照正确的角度和深度,将针头插入皮肤并缓慢注射药物。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并进行局部按压。 2.评分标准:正确操作、无污染得1分,注射部位错误或有污染得0分。 导尿技术: 1.流程: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和导尿包,准备必要的清洁物品。进行手部洗净和穿戴手套后,进行导尿操作。在导尿插入前进行局部清洁,然后插入导尿管到合适位置,并将导尿管与导尿袋连接。 2.评分标准:正确操作、无污染得1分,操作不当或有污染得0分。换药操作: 1.流程: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换药材料。先进行洗手和穿戴手套,然后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根据需要,涂抹适当的药膏或敷料,并进行包扎固定。 2.评分标准:正确操作、无污染得1分,操作不当或有污染得0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1)准备工作:准备好洗澡用具,检查水温,确保室内安全无隐患。 (2)帮助患者入浴: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协助患者入浴。 (3)洗澡:用温水和洗发水、沐浴露等清洁患者身体,注意不要让水进入患者口鼻。 考核评分标准: 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②是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入浴方式; ③洗澡操作是否规范,注意安全,并且不影响患者舒适。 2. 导尿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准备导尿包、导尿管等器材,给患者解释导尿过程。 (2)消毒:将导尿器材消毒。 (3)导尿:根据患者性别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插入尿道,注意不要插入过深。 考核评分标准: 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②导尿器材是否规范消毒; ③导尿操作是否规范,注意不要插入过深,不伤害患者。 3. 转移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调整床铺高度,确保室内无障碍物。

(2)协助患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协助患者转移。 (3)注意安全:转移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确保患者不会跌倒或受伤。 考核评分标准: 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②协助患者是否得当; ③转移过程中是否注意患者安全。 4. 翻身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调整床铺高度,将患者移动到床边。 (2)协助翻身: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协助患者翻身。 (3)换床单:将被褥换上干净的床单。 考核评分标准: 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②协助翻身是否得当; ③换床单是否规范。 5. 护理记录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准备好记录工具,如笔、护理记录表等。 (2)记录内容:记录患者身体状况、护理过程、医嘱执行情况等。 (3)及时记录:护理过程中,及时记录并反映患者状况和护理效果。 考核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50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这些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静脉置管操作 1.准备工作: (1)患者护理需求评估; (2)术前核对患者身份; (3)确保所需设备材料齐全。 2.操作流程: (1)洗手,戴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3)局麻或表面麻醉; (4)皮肤消毒,覆盖无菌巾; (5)穿刺静脉,注射局部麻醉剂;

(6)切口扩张,置入置管; (7)确认无回血,固定置管。 3.评分标准: (1)规范的操作流程; (2)正确选择静脉穿刺点; (3)熟练使用消毒和无菌技术; (4)穿刺顺利,置管位置正确; (5)置管固定可靠。 二、导尿管的插入和固定 1.准备工作: (1)明确导尿需求和导尿方式; (2)术前核对患者身份、病情评估。 2.操作流程: (1)向患者说明插尿管的目的和过程;

(2)洗手,戴手套; (3)准备所需材料,包括导尿管、消毒液等;(4)给予患者适当的隐私; (5)皮肤消毒; (6)导管插入膀胱; (7)固定导尿管。 3.评分标准: (1)按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使用正确的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 (4)导尿管插入顺利; (5)固定导尿管可靠。 三、伤口处理 1.准备工作: (1)检查伤口情况,包括深度、范围、并发症等;

(2)了解患者过敏史及相关药物使用情况。 2.操作流程: (1)洗手,戴手套; (2)清洁患者伤口; (3)使用适当的止血措施; (4)遵循伤口处理原则进行伤口修复;(5)固定伤口。 3.评分标准: (1)仔细检查伤口情况; (2)熟练使用清洁和止血技术; (3)遵循伤口处理原则; (4)伤口修复完整且固定可靠。 四、气管插管 1.准备工作: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护士的专业技术操作要全面、规范、细致、严谨。为此,我总结了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供广大护士参考。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病人个体化评估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护理方案和 开展护理计划的依据。体格检查操作流程包括: 1.准备工作:安排好检查事项,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制定检查 流程和计划,准备好检查用品。 2.确立检查顺序:面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臀部- 生殖器。 3.评估操作标准:皮肤状态、粘膜状态、眼、耳、鼻、口、牙、心肺、腹部、四肢、颈部、背部等。 二、药物管理

药物管理是护理中的必要工作之一,要求护士熟知药品的使用、剂量、药理作用等信息,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操作流程包括: 1.查清病人信息:包括姓名、病历号、年龄、性别、临床诊断、饮食禁忌及过敏史等。 2.确认医嘱:按照医师要求执行,如无法确认,必须与医师沟 通确认。 3.准备用药:确保药品品种、剂量、方式、给药时间等信息准 确无误。 4.注射给药操作:不同部位的注射有不同的操作技巧,如皮下 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 三、导管护理 导管护理是一项涉及多个护理技能的综合操作,包括了放置导管、维护导管、监测导管等过程。以下是导管护理操作流程:

1.放置导管:对于不同种类的导管,需要采用不同的放置方法和手术操作。 2.每日评估导管的位置和功能:包括导管是否存在移位、脱落或阻塞、导管出现漏液、自体导管引破、引流量异常等。 3.对导管进行维护:维护导管是控制感染、保障导管的安全的重要一环。 四、卫生护理 卫生护理是保证病人安全和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了常规护理、床位护理、病人洗浴、饮食喂养、压疮预防等,其操作流程如下: 1.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清洗口腔、清洗面部、更换衣物等。 2.床位护理:包括定期翻身、维持安全体位、维持肢体自由、避免受伤等。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体温测量: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2.血压测量: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3.心电图检查: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评分标准:采集准确、操作规范、卫生条件等。 4.静脉输液:将药物或营养液经静脉输送到患者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输液速度合适等。 5.中心静脉置管:将导管经颈部或腋下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导管位置正确等。 6.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胃管或肠管将营养液经口腔或鼻腔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进食顺畅等。 7.膀胱造瘘护理:对人工膀胱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排尿畅通等。 8.气管插管:将插管经口或鼻插入患者气管,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9.气管切开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10.吸痰:通过管路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吸痰深度合适等。 11.气管切除术后护理:对气管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通气顺畅、口腔卫生等。

12.经皮内镜胃造瘘护理:对经皮内镜胃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管路通畅、进食顺畅等。 13.胃肠减压:通过管路将胃肠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管路通畅等。 14.磁共振检查护理: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耐心细致、保持患者舒适等。 15.CT检查护理:对接受CT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保护患者隐私等。 16.X光检查护理:对接受X光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保持患者舒适等。 17.耳鼻喉科检查护理:对接受耳鼻喉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减轻痛苦等。 18.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减轻痛苦等。 19.血透护理:对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无感染、无痛等。 20.肝素泵护理:对接受肝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无感染、无痛等。 21.血糖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评分标准:操作规范、准确性、保持患者隐私等。 22.血脂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分标准:操作规范、准确性、保持患者隐私等。 23.血氧饱和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来评估呼吸功能和氧气供应情况,评分标准:操作规范、准确性、保持患者舒适等。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实施要点与标准: 1.用物:无菌持物钳包、治疗盘(先清洁)、无菌巾包、 无菌治疗碗包、无菌(内盛无菌纱块)、无菌手套、无菌盐水、0.5%碘伏、棉签、弯盘、启瓶器、记录卡。 2.用物准备时间为3分钟。 3.着装整洁,取下手表及饰物,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4.环境整洁,有宽敞清洁、干燥的操作台。 具体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取无菌钳包,检查打开,将无菌持物钳及筒 放于治疗台上包,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 2.取治疗盘于治疗台上,取无菌巾包,检查打开无菌包, 系带臵包布下夹无菌巾于左手剩余物品按原折包好(暂不系带)。 3.将无菌巾双折平铺于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叠到对侧, 边缘向外。 4.取无菌治疗碗包,检查无菌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解绳 绕带,左手拿治疗碗一边,右手开包(外角→左角→右角→内角)抓住包布和系带左手转内侧,将治疗碗放入无菌盘中,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 5.打开无菌取无菌纱块于治疗碗中。注意:打开无菌时, 应当将盖内面朝上臵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用毕立即盖严。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

6.取无菌溶液:查溶液质量,启开铝盖,揭开瓶塞,手握 溶液标签面倒出少许溶液冲瓶口,再由原处倒所需溶液量于无菌治疗碗中。 7.将无菌巾边沿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折返两次,两侧 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内容物,并签名。 8.无菌巾包系带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无菌溶液消毒瓶口 并注明开瓶时间。 9.无菌盘的使用:查无菌盘的有效时间及内容物,双手捏 治疗巾左右上层外角向外打开,不暴露无菌物品。 10.布外的3M胶带贴在无菌持物钳筒上,注明开包时间,取放无菌持物钳时,无菌巾包系带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无菌溶液消毒瓶口并注明开瓶时间。 11.戴手套:取无菌手套,检查无菌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打开无菌手套包,后退半步双手涂滑石粉,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的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49-55项) (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二○○八年二 总策划:高枫 策划:尤剑鹏 编写组:梁远王建政张益民应燕萍胡艳宁 曾雪梅磨琨雪丽霜崔妙玲杨红叶 马丽娅张萍萍李新萍戴艳萍马辉 校对:马辉余丽黄惠桥吴芳兰 前言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诊疗仪器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对进一步规范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护理专业理论与技能必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为此,我厅组织护理专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旨在使护理技术操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让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标准》的出台必将使我区护理技术操作进一步规范化。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并在执行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其日臻完善。 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瑞康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等单位领导及全区护理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借此谨致谢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二〇〇八年二月三日 目录 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 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 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 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 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 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 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 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 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 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前15 分 操作过程70 分 评价15 分 项目 操作者仪态 用物准备 报告医生 接待病人 测量生命体征 评估病人情况 制度宣教 按医嘱处理 整理用物 态度沟通 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 30min 相关知识 项目 得分 2 10 3 2 10 10 10 5 3 5 5 5 扣分原则 着装不规范 少一件 未报告医生 未将病人带入病 未协助病人更衣 少测一项 少评估一项 少宣教一项 未处理 为进一步观察病情 未整理用物 未洗手 态度不认真 沟通技巧欠佳 整体性欠佳 计划性欠佳 超时 相关知识不熟悉 实扣分 -2 -2 -3 -1 -1 -2 -2 -2 -3 -2 -1 -2 -3 -2 -2 -1 -2 -5 备注

操作前10 分项目 操作者仪态 查对电脑医嘱 检查收费情况 项目 得分 2 3 5 扣分原则 着装不规范 未查对电脑医嘱 未检查 实扣分备注 -2 -3 -5 核对、处理医嘱 打印退药单 打印出院通知单 10 未检查 未处理医嘱 2 未打印出院通知单 -5 -5 -2 操作过程75 分 评分15 分核对病人当天药、 发药 执行单签名 出院指导 (服药、饮 食、运动、歇息等) 住院问卷调查 评“爱心护士” 态度沟通 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30min 相关知识 10 3 45 5 5 5 5 未核对 漏发药 未签名 未签全名、签名看不清 少一项 漏发调查表 -5 -5 -2 -1 -5 -3 漏发“爱心护士”评比表 -2 态度不认真 沟通技巧欠佳 整体性欠佳 计划性欠佳 超时 相关知识不熟悉 -3 -2 -2 -1 -2 -5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操作者仪态评估 用物准备安全、舒适测量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 测量血压 整理 态度 沟通 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15min 相关知识总分项目 得分 5 6 6 4 12 12 12 18 10 4 6 5 100 扣分细则 着装不规范 未洗手 未评估病情及测量部位 未解释、未问二便 少一件 放置乱、未检查性能 未注意患者安全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未擦腋窝、未协助夹紧 放置错误、时间不够、读数错误 部位不对、方法不对 时间不够、读数不许确 部位不对、方法不对 时间不够、读数不许确 体位不当、三点不同一水平 袖带过紧或者过松 听诊器放置不正确 注气放气不平稳 重测时水银未降至0 数值误差±>1.3kPa 血压计未整理好 未整理床单位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 一项未记录 态度不认真 沟通技巧欠佳 整体性欠佳 无计划性 超时 相关知识不熟悉 实扣分 -3 -2 各-1 各-1 -1 各-1 -2 -2 各-3 各-2 各-3 各-3 各-3 各-3 -4 -3 -2 -2 -3 -2 -2 -2 -2 各-1 各-1 各-1 -2 -2 -2 -2 -2 -5 累计 备注 实得分 操作前 操作过程 评价

61项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铺床法(备用床)

【注意事项】 1.符合铺床的实用、耐用、舒适、安全原则。 4.枕头平整,充实,开口背门。 2.床单中缝与床中线对齐,四角平紧,紧扎。 5.注意省时、节力、病室及患者床单位环境整洁、美观。 3.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边内折对称。 6.避免在室内同时进行治疗或进餐。 二、铺床法(暂空床) 【目的】 供新住院患者或暂离床活动的患者使用。 保持病房整洁。 【用物准备】床、床垫、护理车上备床褥、棉胎或毛毯、枕芯、底单(大单/床褥罩)、被套、枕套、床刷及一次性刷套,必要时备橡胶单/一次性垫单。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铺暂空床的目的。 2.指导患者上床、下床的方法。 【注意事项】 1.同备用床。 2.用物准备。 3.患者上床、下床方便。

三、铺床法(麻醉床) 【目的】 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是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2.【用物准备】 1.床上用物:床、床垫、护理车上备床褥、棉胎或毛毯、枕芯、底单(大单/床褥罩)、被套、枕套、床刷及一次性刷套,必要时备橡胶单、中单或一次性垫单。 2.麻醉护理盘内备: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口咽管、牙垫、治疗碗、镊子、氧气导管或鼻塞、吸痰导管、棉签、纱布或纸巾、治疗巾、电筒、弯盘、胶布。另备输液架、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吸引器、氧气装置;护理记录单、笔等。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及家属去枕平卧的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同备用床。 2.使用橡胶单或防水布时,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3.护理术后患者的用物齐全,患者能及时得到抢救和护理。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 目录 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 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 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 100分)(10)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 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 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 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 九、........................ 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33) 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 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 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 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8) 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 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 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

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 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82) 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 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 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7) 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 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 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 二十六、简易呼吸器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9) 二十七、早产儿暖箱的应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2) 二十八、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5) 二十九、外科手消毒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2) 三十、女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4) 三^一、男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0)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6) 三十三、换药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0) 三十四、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3) 三十五、血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6) 三十六、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9) 三十七、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153) 三十八、冰袋冷敷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