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

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
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

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

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 【摘要】:本文以《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为题,从文学史的视野和小说传播的角度,以全国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广的报刊——《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和《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八大报刊为中心,研究中国晚清时代外国翻译小说在报刊上呈现的面貌。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描述翻译小说在报刊中的酝酿与发展。1840—1871年之间,是我国翻译小说的第一批译介;1872年《申报》及申报馆所属刊物《瀛寰琐记》上刊载的四种翻译小说,是报刊登载翻译小说的大胆尝试。1891—1902年《万国公报》、《时务报》、《清议报》、《励学译编》等报刊先后刊载了侦探小说、政治小说、写情小说等翻译小说类型,将翻译小说推向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二章分析1902—1911年间报刊翻译小说繁荣期的概况。详细描述四大小说杂志和四大报纸的创办和翻译小说、《新新小说》等其他刊物的小说翻译情况。1907年后翻译小说在报刊上的刊载情况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而小说界对小说翻译活动的关注却并没有减少,引发了小说理论家的激烈讨论。第三章深入探讨报刊翻译小说的译者群体,详论晚清报刊小说翻译者的小说观念、翻译理论和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划分报刊翻译小说译者类型,描述他们的外语背景、翻译活动以及各自的翻译特点和对小说翻译的贡献;讨论译者群体和组织的翻译活动,如译书交通公会对翻译活动的组织与规范等等。第四章探讨报刊翻译小说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包括报刊翻译小说的来源,栏目归

属和类型标示,报刊上主要出现的题材类型;报刊翻译小说形式的特征,如以短篇为主的翻译小说文体、以文言为主的翻译语言、逐渐增多的第一人称叙事角度和在报刊上呈现的刊载形态。第五章着重讨论报刊翻译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报刊对翻译小说慎重选择,翻译小说出版商和翻译者更极为重视翻译小说的营销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报刊翻译小说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的影响,对于国民小说观念的冲击,以及对本土小说创作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关键词】: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7.42 【目录】:摘要5-6ABSTRACT6-8导论8-20一、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的兴盛和研究意义8-10二、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0-15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20第一章报刊翻译小说萌芽与发展(1840-1902)20-43第一节报刊翻译小说的酝酿20-22第二节报刊翻译小说的萌芽22-32第三节报刊翻译小说的发展32-43第二章繁荣期的报刊翻译小说概况——八大报刊的翻译小说(1902-1911)43-80第一节《新小说》等四大小说杂志的翻译小说44-58第二节《时报》等四

清末新军发展简史

清末新军发展简史 新建陆军是清政府于清末,命袁世凯编练的一支新式陆军。 北洋新军乃是这支新式陆军中位于北方的六支主力部队的统称,其他地区的新军规模,装备均无法于北洋新军相比。因此可以说北洋新军乃新建陆军之主力,再者北洋新军后来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因此后世多有将“北洋军”当成新式陆军之统称。事实上,北洋军之概念并不严格等于清末的新式陆军(但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用,下文一律以新式陆军通称)。 新式陆军在当时的中国不但武器精良,编制合理,并且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诸多空前的变革。新式陆军中,北洋军后来因政治变动沦为军阀私兵,其将领大多成为民国时期北洋军阀之重要人物。南方各省之新式陆军则被南方各省军阀瓜分,逐渐消亡。 历史背景 满清军制向以八旗,绿营为国家正规军。八旗为旗人组成,以京营八旗拱卫北京,以驻防八旗分守全国重地。绿营则为汉人之国家常备军,以镇,协,标分守各地。后八旗,绿营逐渐腐朽不堪用。 嘉庆时平白莲教川楚教乱,因八旗,绿营不堪用,随设勇营。勇营为各地督抚自行招募,“保境护民”,战后即遣散。是为有清一代于八旗,绿营外另立军队之始。 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八旗,绿营,募勇皆一败再败,不得已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编练团练”,即后来之湘淮军(以及左宗棠的湘军分支-楚军)。但湘淮军在军事编制,习气,战术上于旧式军队并无二致,土洋火器混编。因此,湘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便迅速腐败,甲午战争,清廷征调之湘淮军一败涂地。清廷遂知湘淮军不足恃。 甲午战后清廷决意自强,大力建设“练军”,练军武器装备全为洋枪洋炮,部分武器甚至为当时西方之最优。共练成董福祥之甘军,聂士成之武卫军,毅军,以及江南的自强军,北方的定武军等新式练军。因种种因素,新式练军在庚子之变中损失惨重。 当时编练新式练军已经不再和湘淮军一般“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仅仅更换武器装备。而是大胆的对军队编制也做了一些改革。自强军和定武军的军制有西式军制的影响,与旧式军队以营为主,兵无定数有所不同。庚子之变后,袁世凯接掌定武军,授命改革陆军军制和编练新式陆军,才开创了全新西式编制之新军。军制改革,可视为新式军这种“新军”,与湘淮军,练军这些“旧军”的分水岭。旧军在新军建立后大多被改编为绥靖地方的“巡防营”,“巡警营”,后逐渐消亡。 因此,新军出现之日,当定为1904年9月12日,练兵处会同兵部所奏之《新式陆军章程》正式奏准。从此袁世凯担任练兵会办,编练全国新军。 正式编练

论川籍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论川籍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李成波朱华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这一过程中,川籍留日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日本留学期间,还是回国后,他们都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上、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关键词:四川留日学生辛亥革命特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黄兴等人功不可没,但四川①留日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川籍留日学生既是革命理论宣传者,也是革命实践者。他们怀着救亡图存的目的而留学日本。在留学期间,他们创办了《鹃声》和《四川》,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研制武器弹药,策划武装革命;参加中国同盟会,扩大革命组织。回国后,他们又著书立说,发展同盟会员,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通过发起保路运动,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埋葬了清王朝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川籍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做初步考察,有不足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斧正。 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蚕食没落的清王朝,将中国一步步的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亡种灭国的危机面前,各阶级都曾探索过中国的出路。但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或是康梁领导的维新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以容闳为代表的爱国学生将目光投向西方,拉开了中国留学运动的序幕。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没落的清王朝被蕞尔小国日本击败。这一结局犹如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国人不得不对日本刮目相看,同时也在反思:同样是“师夷”,为何昔日小国如今变得如此强大?中国的出路在何方?这是时代留给他们的思考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留学日本并不是偶然。日本“师夷”的成功既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的①本文所指“四川”,均系近代以来的四川,包括今重庆。

清末留日士官生兴与衰

清末留日士官生兴与衰 士官 - 清末民初的军事政治舞台上,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士官生群体,曾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是不应该被忽视的。现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对早期留日士官生(辛亥以前归国者)的兴起与衰落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做一粗略评说,以求抛砖引玉。关于辛亥革命后归国的留日士官生,因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都已不具备早期士官生的特点,故不在此文讨论之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 留日士官生是在上个世纪末清政府普练新军又急需军事人才的背景下掘起的一个群体。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后,清政府开始创练新式陆军。感于现代军事人才的缺乏,在聘请洋教习训练军队和开办军校的同时,遣员到国外学习军事。当时,号称陆军最强的要数德国和日本,但德国远在西洋,而日本则为近邻,于是,自1898年起,清政府开始向日本选派军事留学生。受甲午战争战败和列强不断瓜分中国的刺激,不少爱国男儿,怀着报效国家,富国强兵的朴素愿望,弃文从武,成为赴日本学习军事的留学生。1901年,科举制度废除以后,由科举步入仕途的路子已被断绝,更多年少的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日俄战争后,日本也以其不可告人的长远利益出发,对中国派学生赴日本留学进一步放开,使的大量的青年涌入日本,每年仅官费生就达一百人,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自费赴日学习的也日渐增多。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派赴日本学习军事的留学生,最初均是从各省武备学堂的武学生中选送的,大约从1899年起,文学生也可以选送。中国军事留学生到日本后所入的军校,主要有日本陆军测量学校、骑兵学校、炮工学校、海军学校以及私立东斌学校等,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位于东京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于明治维新后的1874年创建的一所初级陆军军官学校(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培养军士的士官学校)。该校在日本、在东亚,甚至在全世界都颇负盛名。二战中的日本陆军元凶东条英机、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均毕业于该校。至于说为什么称士官学校而不称军官学校,大概是直接取自字译的缘故,在涉及日军的称呼上,经常遇到此一直接取自字译的例子,如“连队”、“小铳”、“自行车”等,就都不能按中国词语的定义去解释。 按规定,凡欲到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须先入军事预备学校------成城学校(1903年后改称振武学校)学习一年到一年半,结业后,再到陆军连队(团)进行下等兵至下士资格的实习半年到一年,然后,再以下士资格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一年到一年半,结业后,仍要再到连队实习三个月到半年,期满后毕业,以“少尉资格录用”。 士官生毕业回国后,按照清政府的规定,还要经过再考核,成绩合格的授“协军校”(少尉),特别优秀的则授“副军校”(中尉)。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留日士官生人数少,清廷的新军编练工作又刚刚开始,百事待兴,人才急缺,所以,士官生归国后,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破格使用,分发到部队的最低也要给以管带(营长)职务,且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升迁。如士官六期的黄国梁、阎锡山,1909年回国后,次年便分别担任了山西新军混成协仅有的两个标第85标、第86标的统带(团长),五期的殷承献、六期的程潜则于毕业回国后的当年便分别担任了新军第17镇、第19镇的正参谋官(师参谋长)。其他还有许多。至辛亥革命暴发前,

读 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

读《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便是目录。没有想象中的按年代或者事件 分章节,而是以三个不同的角度(清政府,外报刊,本土意见领袖),将内容 层次分清楚。让我们这些对新闻史了解不多的学生,也能大体知道书中所叙重点。 晚清时期,很多报刊的意义仍停留在古代阶段,不但没有采访权,而且出 版内容严格受制约,报纸只是舆论控制的工具。与此同时,信息的传播急需另 外一种途径,小报应运而生,担起信息传播的重任。只是作为民间舆论的载体,代表民间声音,其盛行必然不利于朝廷舆论控制,因此遭受多次打击。纵观各 朝小报,政治的声音有,但娱乐的信息似乎更多,清末小报就是沿着娱乐化趋 向发展了一段时间。 小报如此,而官报依旧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创办官报,抵制民间报刊,钳 制舆论,是内廷与外朝的共识。不管是意在“通上下”,消除社会分层间隔阂 的《北洋官报》,还是前部分传达官方意思,后部分传播经世致用之学的《南 洋官报》,都在舆论控制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创办近代报业,晚清报刊原本就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由于报纸发行量有限,影响不大,而且外报占大多数,清政府对此采取了 听之任之的态度,干预甚少。维新变法时期,大量政论报刊的涌现引起了清政 府对于报刊功能和作用的重视。从鸦片战争到维新变法,晚清报刊依附清廷, 洋务或维新派,西方列强。其中维新运动引发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影

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只是维新人物所办的报刊,多属民间经营性质,着力维新舆论合法性建构,兴衰成败多与维新变法相始终。 说到报刊,不得不提的便是在民众思想启蒙上,功不可没的外刊。出于兴趣,我先看了第一编和第三编,然后回头翻起第二编----外报刊与晚清舆论,之所以选择最后再看,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外刊价值取向跟新闻相差甚远,宗教性的报刊基本都以给人洗脑为主,商业性的报刊目的则在于盈利.在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再加上精神侵蚀,未免太过于残酷。 看完第二编才发现,外刊在中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中不少是有利的。例如启蒙思想,打破中国人的传统守旧观念。传播知识,客观上有利于国人对世界图景的认知。提供借鉴,启迪中国人学习其办报手法,准备物质基础,加速中国人自己开办报刊的步伐。所以说,评价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不能凭个人想象去断定事物好坏。 总体来说,王老师的《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目前我只读了一遍,对于一本学术著作来说,远远不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依据史料读懂,很多地方的论点可以用心去记。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些刚踏上新闻路的学生,要做的要学的还有很多。以无知做借口,实在过于可笑了。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也许就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这些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金子,正等待着我们去淘······

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西方教育学的译介

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西方教育学的译介 摘要:在近代西方教育学输入中国的过程中,清末留日学生通过翻译书籍、创办刊物等活动,他们把西方教育理论、方法、制度等引入中国,为中国教育革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不仅是国内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也是留日学生介绍西方教育学的重要阵地,推动了近代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留日学生教育学译介活动由前期照抄照搬发展到后期逐步注意到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清末留日学生对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引进译介,是近代中国教育学兴起的第一步。 关键词:留日学生西方教育学 一、留日学生译介教育学概况 实藤惠秀在《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说:“(中国)最初的新式教育,全是留学日本的产品”,表明留日学生在引进译介近代西方教育学中的主体地位。1903年,京师大学堂刊印了一份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内分16门目,其中多数是由留日学生译自日文。罗振玉指出,《教育世界》中“所译各科教科书多采自日本。考各科教科书有可通用者,有须特撰者,兹译日本教书为蓝本,海内学者若据此编润成中国合用之书,则幸甚。” 清末时期留日学生对西方教育学的译介为什么主要是日文中译张之洞在《劝学篇》的《广译》篇中指出:“第一,国人精通西洋语文者甚少,故多误译;第二,西洋人故意拖延教学,费时甚多,不能应急。”“至各种西学书之要者,日本皆以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国内人士看来,日本在引进西方教育学的过程中已经经过去粗取精的处理,大多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翻译日文书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解决国内教育的燃眉之需。所以,有一定的语言和专业能力的留日学生,就成为翻译传播教育学新知识的重要中介。 译介书籍是留日学生引进西学的主要手段,他们组织了不少有影响的翻译团体,翻译介绍政治、法律、哲学、经济、生理等方面的书籍,对教育学书籍的翻译介绍,尤为重视。值得称道的是,在留日学生中,还出现了专门翻译出版教育书籍的专业出版社。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会文学社、国学社。会文学社成立于1903年,该社出版了由留日学生范迪吉选定的日本中等学校教科书及一般教养书100册,其中教育类5种,包括富山房编的《教育学问答》和《教育学新书》等等。这套全书被称为“普通百科全书”,收纳的内容十分丰富,种类也十分齐全。 除上述专门从事翻译的团体外,还有一部分留日学生将他们所译的教育学教科书寄回,交国内书局出版。如1904年,北京华新书局出版的小泉又一著、周焕文等译的《教育学教科书》;湖北官书处印行波多野贞之助编,闵豸等译的《教育学》;1906年,江苏学务处印行土肥健之助、小泉又一讲,江苏师范生译的《教育学》等等。

清政府与清末收回利权运动

2008年3月 理论学刊 M ar.2008 第3期 总第169期 Theory Jou rnal No.3Ser.No.169清政府与清末收回利权运动 张国红 (山东省政协联合日报社,山东济南250011) 摘 要进入20世纪后,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变革,举起了新政的大旗。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方面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收回利权。收回利权运动涉及面很广,主要是路权和矿权,此外还有关税权、邮政权、治外法权等等。收回利权运动表明了中华民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和新型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成长,说明了!中国人治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清政府;收回利权运动;矿权;路权;治外法权 中图分类号K2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8)03-0104-04 中国在进入20世纪之初即遭受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被迫与之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这一事件深深地刺痛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再也不能按照过去的方式生活下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正式宣布实行变革,举起了新政的大旗。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方面很重要的一项便是收回利权。收回利权运动涉及面很广,主要是路权和矿权,此外还有关税权、邮政权、治外法权等等,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收回矿权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凭借着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对中国各矿务利权肆意攫夺。据统计,自1896到1900年,清政府与各国政府及公司签订的有关矿务的条约、协定、合同达26个。外国公司从中获得极大利益,其办矿期限之长、矿区面积之广,以及经营种类之多、纳税数额之低,都大大超出了清政府颁行的矿务章程规定的范围。同时这些在中国办矿的外商公司都受到治外法权的保护,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因此,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办矿务,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而且危害了清政府正常的地方统治秩序,阻碍了中国自办矿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清末开办矿务以振兴商务新政的实施有着巨大的消极影响。 在收回矿权的运动中,清政府首先采取的办法是将矿区控制起来。这一办法由时任工部左侍郎、会办商务大臣的盛宣怀提出。他说:!无穷无尽之地宝,若不早为设法保全,一经外人明取暗索,数年之后,尽属他人。将来中土人才辈出,能自举办,而产矿美地已非我所有,%%惟有将民间产矿之地,由公中筹款自购,力争先著而已。?[1](P94-95)控制矿地既可避免洋人私购矿地,抵制外资矿权的继续扩展,也可为中国将来自办做准备。 为了限制外资办矿,清政府谕令商部着手修订矿业法规,以避免光绪二十八年(1902)外务部奏定的矿章中的一些流弊。1904年3月,商部正式奏准#矿务暂行章程?。该章程共38条,对探矿开矿执照的区分、地区的限制和期限以及矿税等都有简明的规定,其目的是置外资办矿于中国矿章的管辖之下。如第19条规定:!洋商既愿附股,即以甘任此项各款章程,一律遵守勿越。?限制外资办矿的意图明显地表露出来。 该矿章颁行后,引起了各国的不满,然而商部坚持初衷,使该矿章在保护矿权和倡导自办矿业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收回矿权运动在直隶、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和福建等省迅速兴起。一时间,列强以前在中国所攫得的各项矿权,均成为各省官绅士民收回自办的目标。在收回矿权运动进一步发展期间,外务部和商部拟定的具体办法是:!遵循中外间原先签订的一些办矿合同,对逾越该契约内规定办矿期限的各矿,即依据约内明文,将该办矿合同&作为废纸?,而将原归外人的矿权收回。?!一般说来,清廷对于外资矿权&逾限作废?的政策,所收的效果,尚极良好。?[2](P130-131) 清末的收回矿权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了8年多 104

清末留日学生读书报告

读《清末留日学生》 姓名:罗川学号:3120103519 专业班级:社科1205 选书说明: 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有关此类的著作也是浩如烟海,加之近年来中日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最近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纷争的日趋白热化,导致中日正常关系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熟知历史有助于我们如今洞悉中日关系的微妙变化,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够从近代中国向日本学习的角度出发增加在学术上中国对日本爱恨交加的了解,因而在选取阅读书目的时候比较偏向于此类著作,而非部分推荐书目,这里还望老师见谅。所以最后选择阅读了黄福庆先生所著的《清末留学生》,虽然台版的书以古书格式(白话文)出版,阅读比较耗费时间,但是在耐心阅读以后仍有所体悟,以此为基础增加了对近代中国学术氛围。 正文: 本书在探讨人、事时从留日学生、清政府、日本等多个角度全面而客观地分别加以介绍,基本舍弃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悲情的意识,重在重现历史,鲜有说教,对利弊两方面均加以展现,很能引人深思。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面临日愈加重的内忧外患,国家危在旦夕,尤其是甲午一役,更是令清政府创巨痛深。危难之中,有识之士不断觉醒,国内掀起了变法图强的浪潮。 维新变法和各类政治运动鉴于改革的需要而培养新式人才,近代留学之风即始于此。派遣学生赴日本留学,为清末政治改革中重要措施之一。客观条件上,东渡日本较西洋各国方便;内在的政治因素上,留日也能满

足清廷的需要:以速成的方法,模仿日本维新。于是,日本成为近代中国学生与当政者心目中理想的去处。 近代留学日本的历史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期自1896至1911年,留日学生返国动机主要是国内情势,此阶段为本书的主要研究时期;此后三个阶段分别为:1912至1915年、1916至1931年、1932至1937年,这一时期中留学生返国的动机主因是日本的侵略, 1896年,总署奏陈《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粗定章程。中日对留学日本学生的特设教育机构应运而生,留学日本的热潮,遂弥漫全国。“留学日本学生监督处”为有关留日学生事务的总机关,此教育行政机关在世界各国教育行政制度上为中国所独创。为了管理留日学生,清政府先后出台了《约束游学生章程十款》、《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十款》、《自行酌办立案章程十条》、《约定游学生章程(张之洞)》、《管理游学生章程》、《新定留学生请假规则》等相关政策规定。 留日学生包括官费生和私费生,既有速成科学生,也有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文武、自然科学各科的学生,女子留学的滥觞亦在此时。留学生带着博取功名之心赴日深造,学成后政府依等级优待。对于毕业生的考察,处处充斥着中体西用的特点。考验分为两场:第一场专门考科目,第二场考经史。第一次在学务处,及格者再行保和殿殿试,殿试悉循科举制,题目分为理科和文科两种。考核结果显示,欧美留学生远优于留日学生,此事引发国内外对留日学生素质的思考。 因国内尚未建立教授普通学的环境,大批赴日学生以学习日本语文为主,另外加之少许中等学校科目,为避免这种费时费力的现象出现,政府定立资格限制,速成教育代替普通学,成为日本留学的主流。速成教育在政府的提倡下形成示范教育和政法教育两大主流。

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清末民族报业的崛起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一、历史背景: 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报刊所具备的巨大功能。 二、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人们的需求增加,为报业提供了市场; 2、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1、海外:第一份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报刊诞生于海外华人聚居之地。1856年12月,创刊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卡拉门托的《沙架免度新录》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2、上海:1873年4月《西国近事汇编》; 1874年国人在上海还创办了第一份民办报纸——《汇报》(单张日报,版式与申报相似,连史纸印刷,每日两张8版,广告与文字各占4版,儿《京报》全录和《辕门钞》又占去文字版的一大部分,其余为上海新闻和中外新闻,约两天左右发一篇论说,鼓吹发展洋务,措词谨慎,不评点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1874年9月1日更名《彙报》,1875年12月停刊)1876年11月23日《新报》。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3、广州: (1)最早的一份是1872年创办的《羊城采新实录》。 (2)1874年3月27日《述报》创办:该报是我国第一份石印报纸,每日出1张4版,1、2版刊登新闻与评论,3版刊登西方科技书刊译文,4版为商情和广告,每月汇编1卷,新闻评论部分称《中、西近事汇编》,科技知识部分称《格致便览》。在全国很多地方聘有通讯员,1885年4月停刊。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3、广州: (3)、《广报》:1886年6月24日创办,主持者邝其照,版式同申报,最初内容比较琐细,后有调整,顺序是论说、新闻、《京报》、《辕门钞》、商情和广告。1891年因刊登参奏某大员的奏折,被两广总督下令查封,报纸迁入沙面租界,改名《中西日报》,请洋人挂名,并且扩充了版面和内容,言论也更为大胆,后有曾改名《越峤纪闻》,1900年停刊。 (4)、《岭南日报》1891 三、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4、汉口: 《昭文新报》:1873年8月创刊,主办者艾小梅。版式与《申报》相同,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文字版以刊登奇闻轶事为主,也刊登一些诗词、文艺等,后来因销路不畅,不到1年便停刊。 第一节: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晚清报刊的文学想象

政治大學文學院頂尖計畫 《重寫現代性——晚清報刊中的文學圖像與文化思想》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室系列講座

第一講近代傳媒與中國作家的職業化(修改稿) 郭延禮 一、近代報刊的出現與文學傳媒的變化: 中國近代報刊的出現,是由外國傳教士開始的。1815年倫敦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在麻六甲創辦了第一家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其影響下,開始出現中國人自己的報刊。中國人自己出資自辦的中文報刊,最早是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創辦的《昭文新報》,更為完備的當以王韜1874年創刊的《循環日報》為標誌。近代80年出版的報刊不少於2000種,文藝性報刊約277種,占近代報刊總數的八分之一。 在近代,報刊成為文學作品的主要載體。不僅文藝報刊刊登文學作品,一般性的報刊也刊登文學作品。文學傳媒的這一變革,不僅是文學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劃時代的變化,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文學創作(特別是小說創作)的繁榮、創造主體的職業化、接受群體的平民化,並在藝術形式諸方面呈現出新的特點。 二、中國職業作家的出現: 職業作家的出現是近代文學創造主體的一大變化。所謂職業作家,當是以固定的職業收入(主要是稿費)作為生活主要來源為前提條件的。

:報人(職業報人)的出現——報人小說家——職業小說家(作家)。 1、近代第一批職業報人:王韜、袁祖志、蔣芷湘、何桂笙、蔡爾康、高太癡、孫玉聲等。 申報館早期聘請的主筆(見附錄一)。 中國第一代職業報人的特點:①籍貫多系江浙和上海;②活動主要集中在商業大都會上海;③多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境破落,為生活計,外出謀生; ④具有較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且有文采;⑤思想敏銳,有真知灼見,受刺激後覺醒較快,明智地拒絕科舉的誘惑,從傳統文士變成第一代報人。 2、以這批職業報人為基礎、又聯絡、培植了一批文學作者和報人小說家。此可以《申報》辦的三個文藝副刊《瀛寰瑣記》(1872)、《四溟瑣記》(1875)、《寰宇瑣記》(1876)的作者隊伍為例進行分析,其中有些人就是當時和後來的小說家:宣鼎(1832-1879)、俞達(?-1884)、詹熙(字肖魯)、鄒弢(約1850-1931)、黃鈞宰(1809-1876?)、蠡勺居士(蔣其章)、韓邦慶(1856-1894,他開始曾任《申報》撰述)等。 3、19世紀九十年代之後,中國報人小說家開始登上文壇,其代表人物是李伯元、吳趼人、韓邦慶、孫玉聲、高太癡等人。 《新小說》創刊前,文藝小報的作用和貢獻。

清朝末年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

兰台世界2012·7月下旬 以史为鉴 YISHIWEIJIAN 一、西方近代体育引进的深度思考 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列强的凶蛮强夺,近代西方的政治理念、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也随之涌入国内,引起了一些先进和敏锐的中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因而产生了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趋向和潮流,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原先保守的封建势力中出现了所谓的“洋务派”,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追求“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主义,借“西法”图“自强”,大力兴办军事工业和新式军队,聘请洋人教官担任指导,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以应付日益尖锐的国内外矛盾,挽救濒临垂危的封建主义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比如,在编练新式军队和创办军事学堂的过程中,洋务派主导引进了诸如英国兵操、德国兵操等体育运动项目,以提高士兵的体格素质和作战能力。 到了19世纪80年代之后,清廷政府中又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标,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将西方的进化论观点作为思想武器,倡导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教育教学革新,为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大大扫清了思想障碍。此外,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还出现了一些由西方人直接在中国土地上开办的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帝国主义最初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的产物,这些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本应遭到民族主义当权者强烈的反对和质疑,是不应该在中国大地上享有生存空间的,但是,由于当时国弱民贫的历史状态,只能任其开办和传教,不过这却使它们间接成为西方近代体育运动输入中国的一个特殊门户,当时,一些较为正规的田径运动和球类比赛首先就是在这些学校中开展起来的[1]802。 因此,从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叩开中国清末时期大门的那个时刻起,一些有识和进步人士就开始悉心思考如何积极探索和有效吸收西方近代体育的思想精华和成功做法。无论是洋务派倡导的“新教育”下创办的带有体育训练特点的军事学堂,还是维新派大声疾呼的“新改良”下设立的带有体育教学特点的新式学校,中国引进西方近代体育的做法由此进入到一个迫切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欢乐、悲伤与笑语。 二、西方近代体育引进的主要模式 清朝末年,在引进西方近代体育过程中,主要包括编练新军引进西方军操、建立军事学堂训练兵操、派出留学生海外学习、改革学制增加体育课程、创办杂志传播体育理论等几种主要模式。 1.编练新军引进西方军操。自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编练“新军”,这其中包括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等,他们聘请洋人担任教练,训练士兵如何使用“洋枪”和“洋炮”以及如何练习“洋操”。这些洋人教练们传授给湘军和淮军等的“洋操”尽管种类多样,但主要还是以英国军操为主的,比如整齐列队、目标刺杀、战阵演练和战术配合等。这些军操训练活动迅速提高了清末军队的战斗力,使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又令张之洞、袁世凯等重新组织政府武装,聘请了来春石泰等德国教练训练“自强新军”和“新建陆军”等新式军队,并以德国兵操为主要训练内容,其中就包括单双杠、木马等器械类体操,强化了这些 军队的战斗力。 2.建立军事学堂训练兵操。为了培养新式军队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学堂,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1866年开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880年开办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开办的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开办的广东水师学堂等。这些军事学堂聘请欧洲和日本教官,加强学员的作战训练技能,设置了许多近代体育的课程[2]63。比如北洋水师学堂当时开设的体育课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了击剑、刺棍、拳击等搏击项目,哑铃、跳高、跳远、跨栏等田径项目以及足球、游泳等健身项目。又如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的北洋西学学堂聘请了英国 人丁家立作为总教习,传授西方近代体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体操、步伐、赛跑、爬绳等。1899年,基督教青年会还发起组织了天津首次校际体育竞赛,时称“学堂联合运动会”,运动会由北洋大学堂主办,特别邀请了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参加,盛况空前。 3.派出留学生到海外学习。为了培养军事教官和工业人才,洋务派曾选派了几批青少年前往欧美和日本等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为国内带回了许多西方近代体育的一些训练和健身项目,推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比如最早与棒球运动结缘的就是清末留美生、后期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73年,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期间,非常热爱棒球运动,他与其他中国留学生共同组织了一支名为“中华棒球队”的业余训练队,经常进行专门训练和参加校内比赛,他在回国后将棒球运动带回祖国,1907年,以此为基础,举行了中国国内最早的一次棒球比赛。其他的诸如排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项目以及赛跑、跳远、跳高、跳栏等田径项目也在回国留学生的着力引进和积极参与下逐步在中国国内得到快速发展。 4.改革学制增加体育课程。1904年1月,清政府发布了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等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将体育课正式纳入学生的课程范畴之内。《奏定学堂章程》有效借鉴了西方近代体育的许多先进思想,对于体育课程科目、体育锻炼时间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比如“体操”就是学堂当中非常重要的体育科目之一,其“中学堂”体操要旨规定:“中学堂体操课宜讲实用,其普通体操先教以准备法、矫正法、徒手哑铃等体操,再进则教以球杆、棍棒 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风起云涌,众多有识之士在“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和“救亡图存”的改良主义下,对 中国引进西方近代体育进行了思考,形成了变革的几种主要模式,这对后期中国体育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末西方体育清朝末年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赵明 摘要关键词24

清末留日学生速成教育探析

摘要: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日本近代教育成功的经验,推动了中国留日学生速成教育的兴起。速成教 育主要有师范科、法政科、工艺科等专业;因学习一年左右即可毕业的较短年限,致使留日学生趋之若鹜,形成20世纪初年的“速成科时代”;留日学生速成教育造就了一批新型人才,对晚清社会变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清末留日学生;速成教育;速成师范科中图分类号:G52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1)01-0107-05 清末时期,大量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形成了 罕见的留学大潮。至20世纪初年, 中国留日学生数量高达万余人,其中以习速成教育者为最。虽然,20世纪初年的中国留日学生速成教育仅仅持 续了数年,终因各种弊病被废止。但是, 中国留日学生速成教育造就了大量新型实用人才,推动了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 一、清末留日学生速成教育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民族危机,如何“救亡图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留学日本以图自强。1898年5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宣称“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 于中国学堂三年” 。他认为“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 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 无过于此。”[1] 一时间赴日留学占据了社会留学舆论的主流。1899年,清政府通过《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决定正式派遣留日学生。在政府的倡导下,留日教 育日渐活跃,并形成规模。 20世纪初, 留日速成教育最为盛行。速成教育乃是日本教育界专为中国留日学生设置的一种教育形式。1898年,日华学堂最先为中国留日学生开设速成教育课程。《日华学堂章程要览》指出设立速成教育是因为“今清国学生,离乡负笈,欲按我国学制,淹留多年以毕其业,揆之理势,实 属难行。本学堂深鉴于此, 尽心妥筹,务为省功而效于实用,勉就简捷而速成其艺。”[2] 可见,速成教育是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专门讲授实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达到快速掌握,学以致用的目的。至 20世纪初年, 日本陆续兴起了一批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速成教育的学校,如弘文学院、东斌学 堂、 经纬学院等;另外,有的学校虽不惟接纳中国留学生,但也为中国留学生开设速成科,如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实践女校速成师范科和速成工艺科等。日本的速成教育一经开展便倍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1905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的戴季 陶亲身经历“ 最盛的时候,在东京一处,同时有三万余人,速成法政、 速成警察、速成师范、速成陆军,样样都速成,好一个终南捷径,只要一到东 京,便能很快的学得赚钱赚地位的法术。”[3] 1907 作者简介:杜敦科,男,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岳珑,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清末留日学生速成教育探析 杜敦科% 岳%珑 □107

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

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 比较 作者:容应萸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10年09月16日在1998年耶鲁大学召开的“19世纪中国留美先驱者会议”上,在我关于《容闳的一生》的演讲结束时,我被问到以下问题:“为什么留日的中国学生参加了1911年革命,而清朝留美幼童却支持清政府?”这个观点在现代中国史学界确实曾被广泛接受,与此相同的的还有另一个流行的观点是:留美的中国学生成为“亲美”派,而留日学生却成为“反日”派。 本文试图指出,以上两个观点都是过于简单化的陈述并且也缺乏证据:因为无论是支持或是为推翻清朝而奋斗的留学生,都必须面对整体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情景,还有这些学生如何去理解它。 一、来自中国的推动力量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法战败和外国军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由120个年幼男孩组成的中国教育代表团被送往美国(注:英文原文如此,实际上是清政府从1872年开始,分4批派出120名幼童赴美学习,原文为作者2003年12月在香港“近代中国留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译者注。)。因为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个汉族官员逐渐了解西方舰炮或者说是西方军事技术的优势性,他们坚信中国的最高权力和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建成一支强大的西式军队特别是海军,那么,中国赶上西方国家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经过近20年的努力,容闳把120人送往美国学习,而这只是他整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掌握西方技术:机械、枪炮、造船、铁路、和电报来增强中国的自身实力。 容闳出生于1828年11月17日,是属于澳门的南屏(Nanping)镇的居民。1847年他在塞缪尔·罗·布朗(Samuel R.Brown)的带领下来到美国。布朗是一个传播西方教育的外国传教士和容闳在香港罗伯特·玛礼逊学校时的校长。容闳是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人。1854年取得学士学位后,他回到中国担任了一系列的工作,这使他最终成为懂得英语和西方事务的专家并闻名于清政府。1863年,曾国藩派他去美国购买为建立上海的江南兵工厂所需要的机械设备。1872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容闳终于实现了派遣一支教育代表团去美国的梦想。第一批30名年龄10至16岁的幼童被送往新英格兰,接下来还有3

清末陕西留日学生名薄

清末陕西留日学生名薄 序号姓名籍贯官费/自费赴日时间入学时间毕业学校科别备注考证 1 张荣菘自费1907.08 1907.08 东亚蚕业学校1908年9月备档;东字第2号 2 张凤翙西安府官费1904.09 1904.09 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09年润2月备档;东字第173号 3 张兴彦官费1905.09 1907.08 早稻田大学师范科1909年6月备档;东字第790号 4 魏国钧官费1904.11 1904.12 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09年2月25日备档;1333号振武学校普通科毕业 5 黄国梁汉中府官费1904.08 1904.08 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09年6月备档;东字第866号 6 杨西孟自费1905.09 1908.09 大成女学校师范1909年10月12备档;1226号 7 王天吉官费1905.09 1905.09 宪兵练习所步兵科1910年正月19日备档;1322号振武学校毕业,步兵第3联队实习期满 8 培模官费1905.09 1905.09 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10年3月28日备档;1417号振武学校毕业,步兵第6联队 9 张益谦官费1904.正月1905.正月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10年3月28日备档;1430号振武学校毕业,炮兵第13联队 10 钱鸿钧咸阳官费1905.09 1908.08 早稻田大学专政科1910年6月3日备档;1678号早稻田大学预科学校毕业 11 党积龄官费1905.09 1908.08 早稻田大学专政科1910年6月5日备档;1712号早稻田大学预科学校毕业 12 任秉璋自费1906.03 1908.10 明治大学专法科1910年6月8日备档;1870号经纬学堂普通科毕业 13 罗仁博自费1906.03 1908.10 明治大学专法科1910年6月8日备档;1895号实验学校理化科未毕业 14 杨涛自费1905.11 1905.11 经纬学堂普通科1910年8月21日备档;2163号 15 雷崇修西安府官费1905.09 1905.10 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11年4月26日备档;2387号振武学校毕业,联队实习期满 16 路孝忱西安府官费1905.08 1906.正月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11年4月26日备档;2407号振武学校毕业,联队实习期满 17 张靖咸阳官费1905.08 1908.08 早稻田大学专政科1911年6月12日备档;2495号同文书院普通科未毕业 18 谭焕章长安官费1906.02 1908.09 明治大学专商科1911年6月18日备档;2608号宏文学校普通科毕业 19 谢增华官费1905.09 1908.09 明治大学明治大学1911年6月18日备档;2614号警察学校警察监狱科毕业 20 崔云松官费1905.09 1908.09 明治大学专法科1911年6月18日备档;2615号早稻田大学预科学校毕业 21 张元耀绥德官费1905.10 1908.08 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1911年6月18日备档;2770号经纬学堂普通科毕业 22 张树森自费1906.07 1908.07 政法大学专政治科1911年润6月2日备档;2849号经纬学堂普通科未毕业,政法大学速成科毕业 23 郗朝俊官费1905 1907.08 法政大学专法科1911年润6月2日备档;2870号早

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组图: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 2010年10月27日 08:56:39 来源:人民政协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秋瑾

演讲人:王晓秋 编者按: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赴日留学热潮,这股热潮即使在世界留学史上也颇为罕见。而这批留日学生在后来中国的辛亥革命,甚至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先生近日在国家图书馆作了一篇题为《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的演讲,该演讲分析了20世纪初的大批留日学生如何顺应历史潮流,走上革命道路,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锋骨干力量的。 演讲人:王晓秋 演讲人简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著有《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日本出版,日文)、《近代中国与日本:他山之石》(韩国出版,韩文)、《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等书,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等。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当我们纪念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缅怀辛亥先烈们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不能忘记当时的一代青年,特别是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追溯辛亥革命的历史,指出革命思想乃是由留日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1923年

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说中又讲到,当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的时候,主要依靠的就是一万多留日学生,他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这万余人不久便回到国内,分散各省,宣传我们的主义"。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留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着重想分析探讨20世纪初的大批留日学生,怎样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锋骨干力量。 20世纪初中国为何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批学生涌向日本留学,形成了一股世界留学史上罕见的盛极一时的留日热潮。究竟有多少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呢?我做过一些调查和统计,1896年,第一批官派留日学生共13人;1900年大概增加到100多人;1902年已有500多人;1903年根据驻日公使的报告是1300多人;1904年统计是2400多人;1905年到1906年达到了一个高潮。当时各种记载不太一样,有的认为已有8000-10000人。我在日本的外交史料馆查过外务省的档案,根据日本各学校调查数字汇总统计,1906年是7283人,1907年是6797人,1908 年是5216人,1909年是5266人,1910年是3979人,1911年是3328人。当时中国留日学生的流动性很大,也有一个人报了几个学校的情况,所以统计数字也不完全准确。估计20世纪初,大概至少有二、三万中国学生先后到日本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