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论君子

论仁论君子
论仁论君子

論仁論君子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1/ 「久處約」和「長處樂」是甚麼意思?

「久處約」是長久居於窮困的環境中。「長處樂」是長久生活於安樂的環境中。

2/ 為何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和「不可以長處樂」?

不仁者因為本身欠缺仁德的修養,不能長久地忍受窮因生活的煎熬,也往往抵受

不住物質的引誘,所以會為非作惡去滿足一己的私慾,因此「不可以久處約」。

又由於不仁者欠缺仁德修養,如長久生活於安樂的環境中,只會變得驕奢淫逸,

所以「不可以長處樂」。

3/ 你認為孔子用「久」和「長」這兩字,有何用意?

孔子用「久」和「長」這兩字,是突出「漫長悠久」的意思。因為一般人或缺乏

仁德修養的人,也能忍受短暫的困苦而不作奸犯科,也能短暫生活在安樂的環境

下而不變得驕奢淫逸。只有「長」「久」時間才可考驗不仁者的意志力,因此孔

子特別用這兩個字。

4/ 試說明仁者為何會「安仁」?知者為何會「利仁」?兩者有何主要分別?

仁者能「安仁」,是因為仁者具有仁德修養,安於任何環境而堅守仁的操守。

智者能「利仁」,是因為他具備聰敏睿智,認識到仁德的好處而積極實踐它,所

以處處利用它。「仁者安仁」和「知者利仁」同是顯示仁者和知者能實踐仁德的

行為,但「安仁」是出於仁者的本性,為最高的精神境界。而「利仁」只是知者

憑智慧識見而實踐的,為有目的而為,較「安仁」則屬次一等的精神境界。

2.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1/ 為甚麼只有仁者,才能「好人」和「惡人」?

因為仁者具備了仁德修養,了解正確的道德好惡準則,用情無私,才能正確地愛

別人和憎惡別人。

2/ 仁者對富貴和貧賤的處理態度怎樣?

追求富貴、厭惡貧賤本是人之常情;但仁者認為富貴亦比不上具備仁德那麼珍

貴,若離棄了仁德,便不能有完美的人格,也不能成就名聲。所以,若是用不正

當的手法(離棄仁德)得到富貴,仁者是不會接受的;同樣,若是用不正當的手法(離

棄仁德)拋去貧賤,仁者寧可安於貧賤。

3/ 君子堅守仁德的程度是怎樣的?

仁者堅守仁德是不分何時何地的。就算只是吃一頓飯那麼短的時間,君子也不背

離仁德;就算是在倉卒急忙,或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刻,都一定與仁德同在。甚至

到了「夷狄」之邦,也不能背離仁德。(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第十三) 1/ 在「顏淵問仁」章中,孔子認為「仁」的中心要義是甚麼?為甚麼?

「顏淵問仁」章中,仁的中心要義是「克己復禮」。「克己復禮」意思是能夠克制

一己的私欲,言行歸於禮制標準。假若人的私欲不加約制,便會做出越禮的行為;

而禮便是約制人的行為的標準,使人的言行思想回復到合乎禮的規範。

2/ 在「顏淵問仁」章中,孔子認為甚麼是實踐仁德的具體細節?

孔子認為實踐仁德的具體細節是:

不合乎禮的事物不要看,不合乎禮的言語不要聽,不合乎禮的意見不要說,不合

乎禮的行為不要做,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 樊遲問仁,孔子說出「仁」的行為規範,那些行為原則是甚麼?

樊遲問仁,孔子說出「仁」的行為規範是「恭、敬、忠」。意思是仁者在日常起

居時,儀容要端正莊重,做事要嚴肅認真,待人要忠心、誠意。

4/ 顏淵、樊遲問仁,孔子的答覆並不相同,這是否他對「仁」的闡釋不一致?兩答話之間有何相通之處?

孔子對顏淵、樊遲的答覆不相同,並不是對「仁」的闡釋不一致,只是論述的重

點和角度不同。孔子答顏淵,是從大處著眼,要求仁者要以不越禮的規範為原則;

孔子答樊遲則從實際著眼,指出仁者在起居、處事、待人三方面應抱的態度。

「克己復禮」的具體實踐細節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而仁的行為規範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全是「克己復禮」的表現,

因為如果能有「恭」、「敬」、「忠」德目的人,就不會做出「非禮」的事。所以,

兩答話雖然不同,實是殊途同歸,意思相通的。

4. 孔子十分重視「仁」的修養,他認為「仁」是成訧事業的必要條件,甚至比生命還重

要。試據論仁的內容,說出仁德是怎樣培養出來?

據論仁所述,可以從下列三方面培養仁德:

1/ 克己復禮:抑制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行為;一切以禮為準的,不合禮的事便不看、不聽、不說、不做。

2/ 堅守原則:不因窮困或富貴而改變自己的志節;不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求富貴、去貧賤。不論處身任何時間、環境,都堅持這些原則,甚至犧牲自己來成就仁德。

3/ 恭敬誠懇:日常的處世態度端正莊重,處事謹慎認真,以誠信待人,處處不違反禮制。

5. 試綜合《論語.論仁》各章,解答下列問題:

1/

2/ 仁者實踐仁德之道,要具備哪些條件?

(1) 約束自己以實踐禮義,便合於「仁道」的要求。假如每一人都能做到這點,

能成就仁義名聲,整個天下便變得仁義社會。

(2) 實踐「仁道」,全靠自己,而不能依靠別人。

(3) 實踐「仁道」的具體行為要求是:不合禮的不要看;不合禮的不要聽;不合

禮的不要說;不合禮的不要做,基本上以上四方面包容了所有行為。

(4) 實踐「仁道」,不分何時何地。

(5) 在待人處事方面,要做到莊重、誠懇、忠實。

6. 試根據論仁和論君子的內容,說明「仁者」就是君子。

君子的表現,合乎「仁」的道德標準,所以「仁者」就是君子。現舉例說明如下:1/ 仁者安於仁德,無論在任何時間、地方、處境都不違背仁德;君子以德行要求自己,因貫徹行仁而放懷自適。

2/ 仁者有正確的好惡標準;君子幫助人做好事,而不助長人做壞事。

3/ 仁者不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富貴、去貧賤;君子明曉大義,不為利慾所誘,做事以義為原則。

4/ 仁者樂天知命,所以沒有憂愁;君子經常反省,問心無愧,所以不憂不懼。

5/ 仁者抑制自己,用禮作言語行為的標準;君子莊重威嚴,做事依照禮節去實行,說話謙遜有禮。

6/ 仁者做人處事恭敬忠誠;君子修德以忠信為主。

7. 試從對義利、心境、處事、對人對己要求各方面,說明君子與小人的分別。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

1/ 對義與利的看法:君子明曉大義,做事以義為原則;小人只懂得私利,做事不理是否合乎道義。

2/ 心境方面:君子心境平靜,胸襟寬廣,心安理得,所以無憂無懼;小人慾求太多,因不能全部得到滿足而常常憂愁不安。

3/ 處事方面:君子鼓勵、幫助別人完成好事,規誡、制止別人做壞事。小人心存妒忌,見別人做好事,便從中作梗;又存心不良,見人做壞事,便慫恿助長。

4/ 對人對己的要求:君子以德行責求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時常自我檢討;小人以德行責求別人,對別人特別苛求。

8. 為甚麼君子可以不憂不懼?

因為君子平日所為,以義為原則,只會嚴格要求自己,時常反省,問心無愧,自然不懼;君子心境平靜,胸襟廣闊,自然不憂。

9. 綜合《論語.論君子》各章,說明君子應具備的特質。

君子應具備的特質:

1/ 君子必須保持儀表莊重,才會表現威儀,做學問也會牢固。

2/ 君子在待人處事上必以忠誠和信實為本,才能交到相同的朋友。

3/ 君子犯了錯,勇於承認,並加改正。

4/ 君子須重視實際的行動,言行謹慎。

5/ 君子由於堅守「仁道」,不斷自我反省,從而問心無愧,故而對任何事情既不憂慮,也不害怕。

6/ 君子應本著各種德以成事。

7/ 君子要篤信正義,一切以義為依歸。

8/ 君子有仁者之胸懷,不論何時何地都不離棄仁德。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039 鲁迅研究 第02章 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二章 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 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1、(识记)鲁迅原名、字、籍贯、生卒年 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1881. 9.25年生,浙江绍兴。 2、(识记)鲁迅赴南京、日本求学的时间,学校名称,受到较大影响的书刊、导师等概况 1898.5 南京求学,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 译《天演论》) 1902.1日本留学(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 1904秋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藤野严九郎) 3、(识记)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的主要文学活动 潜心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提倡文艺,创办刊物《新生》(流产) 1907在河南留学生办《河南》发表文言论文: 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908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4、(领会)鲁迅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与影响 幼年时期,《山海经》,听到许多生动的神话和故事,接触大量年画、社戏等民间艺术; 7岁开蒙,读的第一本书《鉴略》(类似中国通史的启蒙读物); 12岁“三味书屋”(老师 寿镜吾:方正、博学),读完《论语》、《孟子》、《周易》、《尔雅》、《唐诗三百首》,课外读不少笔记、野史、杂集,(口头上、书本上的历史、故事、绘画、戏曲、诗文等),从各个方面(尤其是“非传统”方面)补充丰富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充实文学艺术素养。 深切感受到封建礼教的残忍与荒唐。( 《二十四孝图》 ) 5、(领会)鲁迅与进化论的关系 从爱国主义出发,接受进化论点的发展与变化的观点,与他后来的革命主义思想结合,产生了积极作用。反对复古,渴望变革,欢迎革命,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在新与旧的斗争中爱憎分明,强调排击旧物,催促新生,寄希望于新一代。很长一段时间,进化论成了鲁迅与封建主义斗争有力思想武器。 6、(领会)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

《论仁论君》 《论语》

出處: 1.《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籍,以「語錄體」形式寫成。 2.語錄是某人言論的記錄。 3.《論語》本無篇名,後人用每篇的首二字作為篇名(「子曰」二字除外)。 4.《論語》的文字淺白,各章自成片段,沒有連貫性。 1.「仁」是儒家修養的最高標準,亦是人與人彼此相處時的關係;故「仁」可泛 指一切的道德行為表現。 2.本課從《論語》各篇裏,選取了七章論及「仁」的含義和表現的文字。 一.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 者利仁。」(《里仁》第四) 重點:仁者不受富與貧的環境影響,能安於其中實踐仁德。 1.不仁者面對貴賤時的態度: i.不仁者不能長久處於窮困之中,因為他們在窮困中會容易為非作歹。 ii.不仁者亦不能長久在生活安逸之中,因為他們會容易驕奢淫逸,不知約制。 2.仁者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自然地堅持仁義操守。 3.智者明白到仁德對自己有好處因而實踐仁德。 4.仁者愛仁德,因而自覺地行仁,他們無所祈求亦無所計較,這是最高的道德境 界。智者知道行仁德對自己有利而行仁,是有目的而為,這是次一等的道德境界。 二.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四》) 重點:只有仁者才能審察好壞,正地愛人,惡人 仁者能恰當地判別善惡的原因: 他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有正確的是非標準,不憑一己的主觀的愛惡來判斷是非善惡。 三.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也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重點:仁者對待富貴貧賤及在不同環境下對實踐仁德的態度。 1.仁者一樣希望得富貴而去貧賤,但他們行事以仁義為先,不會為了富貴捨棄仁 義,亦不願為了擺脫貧賤而作不仁之事。 2.仁者無時無刻都會堅守仁德,從無片刻的間斷;仁者即使在倉皇及顛沛流離下 仍不違背仁義。

论语论仁详案

《论语》论仁详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悟和理解儒家“仁”的思想的内涵。 2、对儒家“仁”的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3、培养学生“仁”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论语》的相关篇章,体悟“仁”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切实受到“仁”的思想的感召,也力争做一个仁德之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据统计,《论语》20篇中就有16篇论及“仁”(仅《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中没有仁字),而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论语》中“仁”的思想。 【PPT展示第2页】 【板书课题】《论语》论“仁” 【讲解】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如果君子没有了仁德的品质,他如何称得上君子呢可见,孔子将仁作为判别人是不是君子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孔子毕生坚持仁德的思想,也竭力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鼓励国民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PPT展示第3页】 【讲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所谓志士仁人,就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立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无求生一害仁”,就是:要有、要追求活着的时候不做有害国家利益、有损自己信仰的事;“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要有、要追求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自己的信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PPT展示第4页】我们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仁”,如何理解“仁”;二、“仁”的根本是什么三、怎样去修养“仁”的品质 一、什么是“仁”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你是怎么理解仁的啊或者说你由仁字都想到了那些词语找个同学来简单谈一谈。 【回答】略。 【总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对仁都有一些自己的独到的看法。那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仁”的。 【PPT展示第5页】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目的要求 1.领会本文正反结合、逐层深入、反复论证的论证力量,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2.领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和生动形象、幽默含蓄、辛辣嘲讽的语言风格,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3.学习鲁迅“打落水狗”的对敌斗争精神。 要点难点 阅读本文难度较大,要点难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本文的写作背景,结构层次,中心论点,语言的幽默含蓄,论证方法。写作背景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章选自《坟》,发表于1926年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期,两篇文章发表的时间十分接近。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1925年,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在形成高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震动中外。全国正处于北伐进军前夜,北洋军阀政府面临覆灭。北京发生女师大事件(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已作介绍),这里可着重提一下:女师大学生的斗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初步胜利,反动校长杨荫榆被撤职,段祺瑞执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被迫下台。当时以胡适、陈源(陈西滢)为骨干的现代

评论派,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宣扬“公平”“正当”“和平”“稳健”的中庸之道,实质上是反对人民群众的革命,为反动势力帮忙。而林语堂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这篇文章与现代评论派的反动言论是基本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对话 日本著名学者伊藤虎丸先生的名著《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性,或者说是 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的独特性的角度探讨了鲁迅的 独特价值,认为鲁迅的价值就在于他形成了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是通过鲁迅在日本留学而与西方近代 相遇,特别是与尼采的个人主义相遇而形成的,并构成了后来鲁迅思 想和文学的原型的“原鲁迅”。鲁迅1906年从仙台来到东京从事《新生》文艺运动,所写的几篇评论奠定了后来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基本 原型与框架。这的确是至论。不过伊藤虎丸的观点仍然是建立在(西方)冲击——(东方)回应的框架上,虽然他强调了竹内好先生提出 的鲁迅在接受西方文化时所坚持的“回心”/“抵抗”(坚守自我, 与日本的“转向”/成为一个“优等生”相对)的文化态度,但是对 于鲁迅“个”的思想中主体所承传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仍然重视 不够;同时“西方”对于鲁迅来说也是一个持续择取又持续扬弃,充 满多重复杂内涵与向度的领域。也就是说,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经 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西方(文化)与否定 固有(文化)传统的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交流、否定与融合的过程。正是在他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传承与双 重超越中,才形成了这一“原鲁迅”。 早在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阅读《天演论》时,他与西方近代的相 遇便已经开始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物竞”、“天择”,给他打开 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天道变化,不主故常”、“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的世界观则使他开始冲破“天不变,道亦不变”循环的或轮回 的历史观的束缚,从而逐步树立起一种进化论的世界观;并且回应着 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思潮,把个人的郁积汇入到民族的郁积中,以一 个“科学者”的形象投身于民族救亡与人民解放的时代大潮中。1902 年到达日本后,无论是他于1903年开始在《浙江潮》上发表《中国地 质略论》、《说钼》等科学论文和翻译改写法国儒勒·凡尔纳的《月

米芾通用春联

通用春联 细雨六合润和风万物春 梅绽冬将去冰开春欲来 一笑增同寿双金报共福 有余勤为本丰获作当先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 宙叙宇清世乐天时地利人和 草色遥看已有春冰虽积渐消 年丰人寿福满柳绿花红春浓 扫几清风作帚开窗明月当灯 瑞雪后随千钟粟晴阳先洒万斗金三万六千日如意东西南北人吉祥冬雪亲松无二致春雷盼雨有一声日月常随千秋好云泉有寄四季清天将化日舒清景室有春风聚太和碧野青天千里秀红楼绿树万家春梁上燕子衔春色池边柳丝系东风丰收春联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 勤劳家家富节俭年年丰

励精图治千家富正本清源万木春 子孝孙贤至乐无极时和岁有百谷乃登福寿春联 天开仁寿镜人引紫霞杯 玉树盈阶秀金萱映日荣 北斗临台座南山献寿诗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亲称英哲追陶母子有文奉越汉儒 六秩华筵新岁月三迁慈训大文章 松筠抹芝兰气味梅鹤姿龙马精神 蟠桃果熟三千岁慈竹筹添九十春 文化春联 南风吹解愠北气锻凝洁 问山花笑甚听归燕说谁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红梅屡唤催暖曰爆竹殷勤劝读书 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 万里鹏程关学问三余蛾术惜光阴 幽窗每带三分绿坦腹平添半床书 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春 康乐和亲安平而喜恭敬撙节退让是福

春兰早芳秋菊晚秀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实春华学人所种礼门义路君子所居行业春联 万民康济顺如流水群公宪章穆若清风气淑年和群生成遂冰凝镜澈百姓为心论仁议福保我金玉达性任情乐其安闲行道有福能勤有继居安思危在约思纯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玉韫庭照兰生室香允执其中通今博古拾级而上造极登峰天与厥福佐时理物地赖其勋含和履仁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问明月江上清风散丸丹胶无非良药医生护士俱是妙材爱国春联 山河新气象诗礼古家声 四时开新律九州庆瑞年 伟业千古秀神州万年春 人勤家富幸福广国泰民安喜事多 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共日月齐辉 礼义立身和平处世廉明报国仁孝齐家砥德砺才为国藩辅布政施惠生我福人生肖春联 松茂百龄难道寿鼠生双翼即称福

《论语》之君子论

《论语》之君子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华师中国近代文学史11344资料汇总

一、选择、填空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文学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2、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3、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是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4、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5、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于1898年以《天演论》为题正式出版。 6、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7、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王国维。 8、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9、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1864年他在《杂感》中提出我手写吾口,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对这种思想作了明确的表述。 10、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裘廷梁。他于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11、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原则。 12、近代文学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 13、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14、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15、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致使文学的读者群也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16、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爱国主义诗人有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林昌彝。 17、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18、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出现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等。 19、1895—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寻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新诗。 20、梁启超的散文《清代学术概论》,形成了“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文体”。 21、传奇剧本有梁启超的《新罗马》、《劫灰梦》。 22、《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 23、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就开始表现出来。其标志是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 24、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 25、光绪末翻译的外国书籍已有533种。 26、在社会思潮方面,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如社会进化论、民族民主革命、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思想。

论仁论孝论君子译文

文言選讀?論仁、論孝、論君子?課文語譯論仁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期處身窮困的環境,不可以長期過安樂的生活。有仁德的人安於仁德,有智慧的人實行仁德。」 2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孔子說:「富有和顯貴,這是人人盼望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便不接受。貧困和微賤,這是人人厭惡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便不逃避。君子拋棄了仁德,怎樣成就君子的聲名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離棄仁德,就算在倉卒、匆忙的時候也必定堅持仁德,在窮困、受挫折的時候也必定堅持仁德。」 3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顏淵問怎樣實行仁。孔子道:「約束自我,使言語行為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旦做到這樣,天下間的人都會讚許他是仁人。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靠別人嗎」顏淵道:「請告訴我一些實行仁德的條目。」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去看,不合禮的話不去聽,不合禮的話不去說,不合禮的事不去做。」顏淵道:「我雖然遲鈍,請你允許我去實行這番話。」 4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衞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有節操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不因為貪生而損害仁義,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仁義。」 論孝 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 孟懿子問如何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 樊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语句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第二 1.子曰:“君子不器。” 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

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里仁第四 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十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第五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十四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第八讲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文化偏至论》:文章一开始,即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抱残守缺,仍然坚守“中国中心”主义;另一是“翻然思变”,却“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又陷入了西方崇拜。这两种倾向都涉及“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两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所不能回避的。在鲁迅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中华中心主义”,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至高,至上,至善,至美”的神圣灵光,从而由盲目的民族自大,导致“抱守残缺”而不思变革,鲁迅认为这才是真正民族文化危机之所在。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强调自觉性,而反对盲目性。提出了四条明确的线:一、学习必须是独立的主体经过自己的“考索”、“思虑”所做出的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能盲从于“众志”;二、学习不是盲目崇拜,绝不能以西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顶峰,将其神圣化与终极化;三、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西方文化的实情与实质(根柢)的认真考察、真正了解的基础上;四、学习必须以认识中国的国情为前提,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在鲁迅看来,包括东、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现实形态,都是“偏至”的,也即是不完美,不完善,有缺陷的。正视人类文化的现实形态的这种偏至性,就可以使人们不会陷入将任何一种文化神圣化、绝对化的神话,进而承认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有缺陷的,同时又是各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的,它们在相互“比较”中既互相吸取、补充,又互相竞争;既互相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接着提出的首先是一个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这样一系列的理念的问题。西方新思想所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所谓“工业文明病”的问题;而鲁迅却赋予这样的新思想以双重的批判性:它首先是指向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专制主义的——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面临的问题(引入了“个人”的观念)。,它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主流派知识分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盲目崇拜的——在鲁迅看来,这也是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问题。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的洞察中来探寻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眼光。其次是强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可以看做是后来在20世纪很有影响的“拿来”与“继承”思想的最初表述,但鲁迅更强调的是都要有分析,而不能陷入全盘拿来或全盘继承的盲目性。这就是说,鲁迅在20世纪一开始,就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20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性的理想。这就意味着整个现代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创造”。 其次是“要什么样的‘近世文明’”,也即“要确立怎样的现代化目标”?鲁迅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根柢还在人,所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应是一个“人国”;如果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与民主要以牺牲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为代价,那就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出,“首在立人”,而立人之道即在“尊个性而张精神”。由此而形成了他的“立人”而“立国”的思路:首先着力于建设和张扬少数先驱者强大而独立的个体精神自由;再通过对民众的启蒙,达到“国人之自觉”;而伴随着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的张扬,自由与自觉,也就产生了作为集合体的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自觉,建立起真正的“人国”。 《科学史教篇》:讨论的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鲁迅依次讨论了五个问题。一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在鲁迅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索未知”,并有自己的“发现”。二“科学与美艺(文学与艺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鲁迅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了“科学”与“非科学(道德、人格精神的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圣觉灵感)之间的相通,而且在他看来,要探讨科学发现的“深因”,是不能不考虑后者对前者的渗透与促进的。三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在鲁迅看来,归纳法与演绎法是人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探讨自然现象的两种方法。四关于科学的作用与价值。鲁迅是从两个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的。首先仍然是民族的角度,即讨论“科学与爱国”的问题。其次,从人性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的精神现象。五关于科学的危机的思考。最后,鲁迅就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人的精神问题,把全文一再强调的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交融也归结为“人性之全”。 《摩罗诗力说》:概括了精神界战士的三大精神特征:①“立意在反抗”,所谓“摩罗诗人”中的“摩罗”,无论是佛教中的天魔,还是《圣经》中的撒但,与正统秩序有一种天然的对立,“撒但”一词希伯来文原意就是“仇敌”。要“争天拒俗”,反抗“众数(众庶)”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压制。精神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文化偏至论

文化偏至论 鲁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思想家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思想前言后语般地说个清楚。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思想家的思想,往往包含在他的片语只言中。当然,体察一种思想,必须体察一个思想家所有的言论。也许这样还不够,还要包括行为。 对于鲁迅也是一样的。批评鲁迅的人常常说鲁迅的思想没有系统,只是零散的火花。我倒觉得,不能埋怨鲁迅的零散,而应该反过来考虑一下,我们对鲁迅的思想又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不是还有一种也看是很有道理的言论吗,每个人都是思想家。宽容的人允许没个人成为思想家,却不能容忍鲁迅成为思想家。 比如,我们对《文化偏至论》的理解,远远地,距离着它所反映的思想核心。从《文化偏至论》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鲁迅是先成为思想家,然后才成为文学家的。 再加几句题外话。鲁迅是什么家呢?也许鲁迅不一定同意,后人给他加了三顶帽子: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对于鲁迅是合适的,恰如其分的。我想说的是,一个文学家,必须是思想家。一个好的作家,必须还应该是一个学者。用文字说话的人,如果能把事情说清楚了,问题说明白了,就算好的了,姑且叫作家。但是一个作家能够到了文学家的程度并不容易,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是要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也是要独立的,缺了这些,我想一个人很难成为文学家。退一步讲,即便只是一个作家,也还要兼有学者的气质和学识。学者就是做学问,先是掌握学问,继而研究学问,再就是创新学问。很多作家开始的时候写了很好的作品,后来却无论如何无法超越了,也有很多人,一辈子皇皇几十卷,却是充满了水分的泡沫。如果给他一个病理,应该是学问的问题吧。 我们看看鲁迅,如果鲁迅不是一个思想家,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如果鲁迅不是一个学者,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是一个诗人,一个散文家,一个小说家,一个文学批评家,甚至还是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深厚的学问根底,鲁迅是无法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使命的。所以我说,文学不是急功近利,更不能哗众取宠。偏偏,很多颇赋才华的人毁在了这上边。 接着说《文化偏至论》。 几千年的封建束缚之后,中国现代作家其实都面临着一个问题--个性自由的解放创造。在众多思想和主义中,鲁迅选择了尼采的“酒神精神”。其实这不是鲁迅一个人的选择。郭沫若的早期,对尼采哲学的关注不亚于鲁迅,郁达夫、矛盾、“沉钟社”、“狂飙社”等作家都受着尼采的影响。所以,当有人责备鲁迅“个人主义”的时候,应该把他放到当时的时代中去看。 很多人学习尼采,只有鲁迅从尼采走了出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立人。从这一点说来,鲁迅其实是中国近代唯一的思想家。回头看看,还有谁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尼采哲学的全部内容是探索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态度。在他看来,哲学使命乃是投一光束于人的内心,促使每个人去发现他的真实的自我,去独立地探索生活的意义,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

论仁

《论仁》选读 论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里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於贫困,也不可以长久处於安逸。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不论环境好坏都能行仁,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有利也能够实行仁道。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公证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够公证地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里仁》)孔子说: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离开了仁道,又怎称得上是君子?君子即使在极短的时间之间也不会违背仁道,匆忙的时侯都是一样,困顿的时侯都是一样紧守仁道。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孔子说:有知慧的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对自己有节制言行合乎礼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天下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 颜渊问:请问实行仁德的细目是怎样的。孔子说:不合礼法的不看,不合礼法的不听,不合礼法的不说,不合礼法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一定遵照这番话实行的!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樊达问怎样才算是仁。孔子说:起居生活恭谨庄重,做事认真,与人交往忠心真诚,即使去到文化落后的地方,这些原则都不可离弃。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说:有大志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保存性命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性命来成就仁道。

论语之君子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