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综合实验教案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综合实验教案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综合实验教案

1. 污水流入工序

2. 曝气反应工序: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3. 沉淀工序:沉淀分离,1~1.5h

4. 排放工序:利用专用设备滗水器排出上清液,污泥作为下一个操作周期的菌种

5. 待机工序(闲置)

活性污泥指标及污泥膨胀处理

活性污泥法 处理的关键在于具有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污泥。它是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即微生物高度活动的中心,在处理废水过程中,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故活性污泥中还含有分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废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原生动物。 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两大类。 (一)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活性污泥培养的初期,细菌大量游离在污水中,但随着污泥的逐步形成,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1.菌胶团 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除磷_水处理技术SBR工艺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曝气)、沉淀、出水、排泥等五个程序进行操纵,从污水的进进开始到排泥结束称为一个操纵周期,这种操纵通过微机程序控制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从而达到污水处理之目的。因此SBR工艺最明显的工艺特点是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和污水,污泥回流系统;通过程序控制公道调节运行周期使运行稳定,并实现除磷脱氮;不设二沉淀池及省却回流系统,占地少,投资省,基建和运行费低,适合于中小水量污水处理的工艺,但由于该工艺是稳定状态下运行的活性污泥工艺,产业化运用时间较短,尚无十分成熟的设计、运行、治理经验,因此SBR工艺是一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的技术。

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指的是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是C.Q.Yang等人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MSBR既不需要初沉池和二沉池,又能在反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 技术的优点。不但无需间断流量,还省去了多池工艺所需要的更多的连接管、泵和阀门。通过中试研究及生产性应用,证明MSBR法是一种经济有效、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污水处理工艺。

特点 1.1 MSBR的基本组成反应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曝气格和两个交替序批处理格。主曝气格在整个运行周期过程中保持连续曝气,而每半个周期过程中,两个序批处理格交替分别作为SBR和澄清池。 1.2MSBR的操作步骤在每半个运行周期中,主曝气格连续曝气,序批处理格中的一个作为澄清池(相当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作用),另一个序批处理格则进行以下一系列操作步骤。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注:以下简称UASB)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3.d,最高的可达30-50kgCOD/m3.d;剩余污泥量少;厌氧菌对营养需求低、耐毒性强、可降解的有机物分子量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社会提倡循环经济,关注工业废弃物实施资源化再生利用的今天,厌氧生物处理显然是能够使污水资源化的优选工艺。近年来,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包括有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以及第三代厌氧工艺EGSB和IC厌氧反应器,发展十分迅速。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注:以下简称UASB)工艺由于具有厌氧过滤及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点,作为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的一项技术。对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应性也强,且其结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相对简单,造价也相对较低,技术已经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处理业界的重视,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应用。 本文试图就UASB的运行机理和工艺特征以及UASB的设计启动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活性污泥处理工业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世界的淡水资源极端紧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讲到:“过去人类最可怕的是战争,未来人类最可怕的是淡水资源的紧缺”。淡水资源面临取尽,使人类产生巨大的危机感。(2)中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21位,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占有量居于世界排位之后,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需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要积极杜绝水资源的污染。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保护水资源,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是一个热点。(3)由于该行业排放的废水中生化可降解成分较多,因而处理效率一般较高。Wheaton等人研究了连续活性污泥法对水果加工业废水的处理,发现对BOD去除率较高;(4)只要保持较低有机负荷和较高水力停留时间(2·5 天),活性污泥能成功处理玉米碱性发酵厂废水;对已连续运行两年的处理高强度啤酒厂废水的深井曝气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结果分析后可知:尽管该废水具有S含量高、水量变化大、悬浮物浓度达6 10 0一9 6 0 0mgl/等特点,活性污泥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平均去除率仍达到97 %。(5)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处理方法,是目前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它原生动物,对废水中的酚、氛等有机物进行氧化和分解,把有机物最终变成CO2和H2O,其过程主要由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来完成的。(6)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生化处理的关键是细菌的繁殖与生长,这就要求活性污泥(7)要有较好的

质量,应具备颗粒松散,易于吸附氧化有机物,有良好的凝聚、沉降性能。(8)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通过多年实践,我们认识到,理想的指标应控制在如下范围: 污泥沉降比:1 5一30%; 污泥浓度:2一39 / L; 污泥指数:50一150。 (9)日本一专利习对生物固定滤床加以改进,用含15 %铁酸钻的聚乙烯和1%偶氮甲酞胺发泡剂制成发泡磁化聚乙烯颗粒填充滤床,连续运转一周,滤床形成生物膜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10)实验应用表明,以磁化的塑料作为生物载体能高效地处理工业废水中BO D、COD (见表1)。 表l磁化峨料固定溥床处理效果mg/L (11)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到目前为止, 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 往往所作的是一些局部的改进, 但在曝气方式上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射流曝气, 采用微气泡扩散器等, 这些都增大了氧转移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曝气池中氧的浓度增加。如美日等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 1. 实验目的: (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 、MLSS、SVI)的测定方法。 (2)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 30 2.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 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 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 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 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SV 通常是描述污泥的沉降性能。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30 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MLSS描述污泥浓度,跟 活性污泥生长状况和活性有关。 参考污水厂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驯化完结的判断一般以有机物去除率、 活性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及微型动物情况综合判断。当有机物(COD)去除率达 >30%, SVI在100左右。 到85%以上,MLSS达到3000mg/L,SV 30 3. 实验设备和试剂 (1)电子天平; (2)烘箱和干燥皿; (3)真空过滤装置(布氏漏斗); (4)定量滤纸; (5)100mL量筒; 4. 实验步骤 (1) 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 静置30min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 (2) 污泥浓度MLSS:就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 上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mg/L。 ①测定方法

a .将滤纸放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b .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称量并记录(W 1)。 c .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 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入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入漏斗)。 d .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 2)。 ②计算 计算污泥浓度: mg/L)1 2(V W W MLSS -= 式中 W 1——滤纸的净重,mg ; W 2——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mg 。 V ——水样体积,本实验为100mL 。 (3)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全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 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计算式如下 )g/L () mL/L (10(%)MLSS SV SVI ?= 5. 实验结果记录 表1 6、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SV 30、MLSS 、SVI ),描述实验活性污泥的性质(沉降性能,生长状况等),并判断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情况。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9T12:51:18.7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张福亿 [导读] 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广大同仁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文章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理入手,结合具体的工作案例,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广大同仁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污泥有机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 引言 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减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平衡,有利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要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对氮磷元素的处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污水处理一般包括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悬浮物;二级处理主要去除部分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三级处理主要进一步去除和消毒不溶性有机物、磷、氮和其他物质。污水中的ER营养素。在三级处理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磷的去除依赖于不同环境中的聚磷细菌对磷的吸收和释放,以及污泥的排放,以达到GOA的目的。循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改良SBR工艺。通过反复进水、曝气、沉淀、倾析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部分胶体和溶解有机物。此外,污泥回流可以防止污泥膨胀,污泥中的过量磷可以在选择区释放,也可以在兼氧区辅助反硝化。该池能降解有机物,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生产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不需一、二沉池,节约建设用地和运行资金,对负荷波动适应性强,有效控制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1、CAST工艺 循环活性污泥法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CAST工艺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相结合,水处理的目的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差异以及微生物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机理,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基体浓度和较高的磷去除率,污泥负荷和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工艺。生产反应池通常由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好氧区三部分组成。各区域的功能如下:(1)生物选择区,位于反应池前部,通过污泥回流,反应区处于高负荷阶段。这有利于细菌胶束的生长,完成活性污泥优势菌株的筛选,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在选定的区域内,大量硝酸盐进入回流污泥中,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在厌氧环境下进行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磷,为好氧环境中磷的过度吸收创造条件。(2)兼性区;兼性区可以通过微曝气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反硝化,或者完全不曝气实现生物除磷。兼性氧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环境突变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使其成为铸态反应器厌氧区向好氧区的过渡阶段。(3)好氧区;好氧区是生产反应池的主要反应区,其作用是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微生物除磷。运行时,在好氧区进行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循环,污泥由潜水泵循环排放。CAST工艺运行工序见图1。 图1 CAST运行工 生产工艺的主要优点是:1)工艺流程简单,节约用地,土建及设备投资少;2)工艺能缓冲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适应性强;3)操作简单,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不需大量投料。污泥回流和内回流;4)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好的传统活性。系统产生的活性污泥比性污泥法产生的活性污泥少。 2、污泥浓度与脱氮除磷效果的关系 进水污泥符合(F/M)是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指标。当F/M设计值加大时,NH3-N的去除效果会大大下降;当F/M值减小时,相应的NH3-N去除能力会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当F/M值增加时,碳化反应时间也会随之提高,而硝化反应时间则相对变少,而其反应时间对脱氮效果是造不成直接影响的。在某污水处理厂中,F/M值设定为0.06kgBOD5/(kgMLSS·d),因为它的进水浓度相对较高,且内含的微生物环境复杂,因此,COD设计为250~400mg/L,NH3-N和TP的值设计为25~40mg/L和4~8mg/L,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会受到海水涨潮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进水处理中必须严格控制好MLSS量,以提升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力。当MLSS量不同时,其对污水厂的水处理能力就会产生直接影响。现通过三种差异化设定来进行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1)当污泥浓度在2500~35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40%左右时。因MLSS值的设定偏低,因此不利于出水NH3-N的有效去除,而要使NH3-N符合出水标准,如曝气时长不能延长时,则应加大DO浓度,一般设定在2.5~4.0mg/L之间即可。反之如曝气量大的过大,也会造成剪切力增强,如不及时进行处理极易使污水中的微生物絮体结构被损坏,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应用的工艺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过程中,DO浓度直接影响着NH3-N和HTP的去除率。(2)当污泥浓度在4000~55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45%左右时。因MLSS设定值有所提升,因而污水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会随之变多,相对第一种设定则更容易分解出水出达标的NH3-N,且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设定DO浓度控制的成本并不高,通常在1.0~1.2mg/L之间。更为重要的是,MLSS值的增加,使系统抗异常水样和海水冲击力都有了相应提高,大大增加了体系的稳定性。而DO浓度对TP的去除率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3)当污泥浓度在6000~80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50%左右时。我们都知道DO的浓度低时更有利于提升污泥体系的稳固性,同时体系内的微生物絮体和结构都相对增加并趋于稳定,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及聚磷菌的繁殖。因此,DO值设定最好不大于1.0mg/L。经应用分析得出,装置在低DO浓度、高污染浓度下生产,出水NH3-N和TP两项指标都远超设定标准,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观察可见,这种设定下的出水更

污泥浓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掌握几项污泥性质的测定方法。 (3)掌握水分快速测定仪的使用。 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3实验设备与试剂 (1)水分快速测定仪1台 (2)真空过滤装置1套。 (3)秒表l块。 (4)分析天平1台。 (5)马弗炉1台。 (6)坩埚数个。 (7)定量滤纸数张。 (8)100mL量筒4个。 (9)500mL烧杯2个。 (10)玻璃棒2根。 (11)烘箱1台。 4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1)污泥沉降比SV(%)它是指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100mL置于1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观察沉降的污泥占整个混合液的比例,记下结果(表6-1)。(2)污泥浓度MLSS就是单位体积的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实际上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数量,单位为g/L ①测定方法a.将滤纸放在105℃烘箱或水分快速测定仪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见 表4-5)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或快速水分测定仪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②计算污泥浓度(g/L)=[(滤纸质量+污泥干重)一滤纸质量]×10(3)污泥指数SVI污泥指数全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单位为mL/g)。计算式如下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4)污泥灰分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挥发性污泥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它包括微生物和有机物,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称为污泥灰分。 ①测定方法先将已知恒重的磁坩埚称量并记录(W3)(表4-8-1),再将测定过污泥干重的滤 纸和干污泥一并故入磁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烧40min,取出故人干燥器内冷却,称量(Wd)。②计算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 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0.75左右。5实验报告记载及数据处理式中W1——滤纸的净重,mg;W2——滤纸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的质量之和,mg。V——水样体积,L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 (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 Monod 方程: S Ks S V dt dS +=-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 Ks-----------饱和常数, 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 0)(=++-+dt dS V 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

dt dS V Se So Q - =-)( (3) 于是有 S 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 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 max 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 线的斜率为 max V Ks ,截距为max 1 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

污水处理中关于活性污泥的浅谈(1)

【格林课堂】 一直以自己是环境工程专业的自称,但是从来没有在公司的网站上投稿过什么专业 类的文章,说起来比较惭愧。主要是觉得自己才学疏浅,实在不敢在公司的这种对所有人公开的网站上面班门弄斧。但是最近看了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篇文章后觉得班门弄斧才能有助于自身的提高,同时也希望借此能够加强与各位资深的前辈们交流工艺技术方面的东西。当然,这篇文章是比较初级的东西,写的是一些比较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如果你系统的学过但是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我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让你对水处理有一个重新的系统理解,如果你已经对水处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解的话也希望你看完后能提出意见以供我学习,让我改进。 我个人研究比较多的方向是生物处理,对于水处理这个专业而言,生物处理也算比较核心的一块吧。所以我们就来简单的谈谈生物处理吧。 说起水处理,不得不说最初的发现过程,让我们先来对“活性污泥”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吧。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注入沉淀管(或者适宜的器皿)中,然后注入空气对污水加以曝气,并使生活污水保持下列条件;水温在20℃左右,水中溶解氧值介于1—3mg/L。pH在6—8之间,每日保留沉淀物,更换部分污水,注入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新鲜生活污水,这样的操作持续一段时间(10天到2周)后,在污水中形成一种呈黄褐色絮凝体状的群体,这种絮凝体易于沉降与水分离,污水已得到净化处理,水质澄清,这种絮凝体是由大量繁殖的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所构成,是一种生物性污泥,它就是“活性污泥”。希望各位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想想这个过程是什么。留一个问题作为悬念,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正式话题。生物处理篇: 活性污泥M的组成分为四个部分,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由原水挟入附着的难降解的有机物Mi、由原水挟入附着的生物表面的无机物Mii。 即 M=Ma+Me+Mi+Mii。 活性污泥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接下来整个活性污泥系统我都将围绕微生物来讨论。 微生物的组成:其中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等。当然这其中组成主体部分是细菌,细菌的种类比较多,主要类型有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 (1)污泥浓度 指单位体积混合液含有的悬浮固体量或挥发性悬浮固体量,单位为 mg/L或 g/L。活性污泥法中适宜的污泥浓度一般为 2500~4000mg/L。 (2)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将 1000mL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所占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因为污泥沉降 30min 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测定该指标的标准时间。也可以污泥沉降 15min 为准。污泥沉降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观察污泥沉降比可以发现污泥性状的很多问题,如上清液是否清澈、是否含有难沉悬浮絮体、絮体粒径大小及紧凑程度等。 (3)污泥体积指数SVI 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是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污泥指数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污泥指数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指数过高,说明污泥将要膨胀,或已膨胀,污泥不易沉淀,影响对污

水的处理效果。对一般城市污水,在正常情况下,污泥指数一般控制在 50~150为宜。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废水,污泥指数可能远超过以上数值。 (4)容积负荷 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千克数(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千克数(污泥消化池)。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m3·d)表示。用容积负荷来评价生化装置的实际处理负荷及在相同条件下操作管理的优劣是比较简便而直观的。 (5)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因此,如果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V(m3),则∶HRT=V/Q(其中 V 是曝气池池容积,Q 是曝气池进水流量)。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一: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 实验目的: (1)了解SBR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挂膜)过程; 2.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3.实验设备与材料 (1)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 (2)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 (3)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

(4)100mL量筒 4. 实验步骤 第1天,投加30%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循环运转。 第3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50%。 第5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70%。 第7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5.实验观察与数据整理。 每天记录: 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6.结果分析 对2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实验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实验 1. 实验目的: (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 (2)加深对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等工艺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SVI)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SV30通常是描述污泥的沉降性能。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在100左右有为宜。MLSS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学号 130909221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4) 1.2设计原则 (5) 1.3设计依据 (5)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 (6)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9)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摘要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规模是200000m3/d。该生活污水氨氮磷含量均符合出水水质,不需脱氮除磷,只考虑除掉污水中的SS、BOD、COD。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经验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泵房到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贮泥池,经过浓缩的污泥再送至带式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本设计的优势是:设计流程简单明了,无脱氮除磷的设计,节省了成本,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关键词:城市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浓缩

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AST)是由美国Goronszy教授开发出来的,该工艺的核心为间歇式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按曝气与不曝气交替运行,将生物反应过程与泥水分离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子中完成,属于SBR工艺的一种变型。 该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性能高,尤其是优异的脱氮除磷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1 工作原理 CAST反应池分为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如图1所示,运行时按进水-曝气、沉淀、撇水、进水-闲置完成一个周期,CAST的成功运行可将废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去除,出水总氮浓度小于5mg/L。 1-生物选择器;2-预反应区;3-主反应区 图1循环活性污泥技术 1)生物选择器设在池子首部,不设机械搅拌装置,反应条件在缺氧和厌氧之间变化。生物选择区有三个功能:a.絮体结构内底物的物理团聚与动力学和代谢选择同步进行;b.选择器被隔开,保证初始高絮体负荷,以及酶快速去除溶解底物;c.通过选择器的设计,还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磷释放的环境,这样促进聚磷菌的生长[1]。生物选择区的设置严格遵循活性污泥种群组成动力学的有关规律,创造合适的微生物生长条件,从而选择出絮凝性细菌。活性污泥的絮体负荷S0/X0(即底物浓度和活性微生物浓度的比值)对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种群组成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污泥絮体负荷有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CAST工艺中活性污泥不断地在生物选择器中经历高絮体负荷阶段,这样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提高污泥活性,并通过酶反应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底物,从而抑制了丝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避免了污泥膨胀的发生。同时当生物选择器处于缺氧环境时,回流污泥存在的少量硝酸盐氮(约为N3-N=20mg/L)可得到反硝化,反硝化量可达整个系统硝化量的20%[2]。当选择器处于厌氧环境时,磷得以有效地释放,为生物除磷做准备。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MLVSS /MLSS一般0.75左右,SVI =混合液30min 静沉后污泥溶积/污泥干重=SV%×10/MLSS(100ML 量筒) 影响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因素:①溶解氧2mg/l左右为宜②营养物BOD:N:P=100:5:1③PH值6.5-9.0④水温:20-30度⑤有毒物质:重金属、H2S等无机物质和氰、酚等有机物质。会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抑制细菌的代谢过程。 衡量曝气效果的指标及适用围:动力效率(Ep)、氧转移效率(EA)对鼓风曝气而言即氧利用率、充氧能力(对机械曝气而言) 活性污泥法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①污泥膨胀:防止办法:加强操作管理,经常检测污水水质、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等。解决办法:缺氧、水温高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整PH。若污泥大量流失,则可投氯化铁,帮助凝聚。②污泥解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鉴别是运行方面的问题则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Ns等进行检查,加以调整;如是混入有毒物质,需查明来源,采取相应对策。③污泥脱氮:呈块状上浮,由于硝化进程较高,在沉淀池产生反硝化,氮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解决办法: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在脱氮之前将污泥排除;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岭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④污泥腐化:污泥长期滞留而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防止措施:a、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清除设备;b、消除沉淀池的死角区;c、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底。⑤泡沫:原因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泡物质。措施:分段注水以提高混合液浓度;进行喷水或投加除泡剂等。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有过滤田和灌溉田逐步发展来的。废水长期以滴

活性污泥试验

活性污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 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2、 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 (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 Monod 方程: S Ks S V dt dS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 Ks-----------饱和常数, 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 0)(=++-+dt dS V 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 dt dS V Se So Q -=-)( (3) 于是有 S 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 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 max 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线的斜率为max V Ks ,截距为max 1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

实验七 活性污泥培养

实验七活性污泥培养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加深对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如活性污泥浓度、有机物去除率、污泥增长规律等的理解; 2. 学会培养活性污泥和测定污泥沉降比(%)的方法,掌握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工作环境中调试污水处理工程奠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3.能对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4. 了解有机负荷对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废水的生化处理法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以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来降解或分解废水中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CO2和H2O等稳定无机物的方法,通常又称为生物处理法。从1916年开始到现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从低效率到较高效率的纵向发展阶段;从英国到世界各地,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生活污水处理到各种工业废水处理的横向发展阶段。 活性污泥法开创于1914年的英国,即习惯所称的普通活性污泥法或传统活性污泥法,其工艺流程如图7-1所示,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设备以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图7-1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活性污泥微生物从污水中连续去除有机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 BOD污泥负荷率、水温、pH值、溶解氧(DO)、营养物质及其平衡、有毒物质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而活性污泥法处理设备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功能。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容积为2.5~3.0L的活性污泥法实验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造,外形为方形或圆形,带空气扩散装置或表面曝气装置;

思考题 活性污泥法 (2)

思考题 第4章活性污泥法 一、名词解释: 活性污泥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X)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X V) 污泥沉降比SV 污泥容积指数SVI(计算公式、单位) 污泥龄(单位)θc 污泥回流比R BOD 污泥负荷率(公式,单位) BOD—容积负荷率(单位) 活性污泥合成产率(系数)Y 污泥表观产率Y obs。 曝气装置的氧利用效率(E A) 曝气装置的充氧能力(E L) 曝气装置的动力效率(E P) 污泥膨胀 污泥解体 污泥上浮 污泥腐化 活性污泥的同步培驯法、异步培驯法、接种培驯法。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活性污泥法? 2.画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系统简图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活性污泥由哪几部分组成?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组成种类有哪些? 4.画出活性污泥微生物增长曲线并说明各个阶段的名称和特点。 5.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过程可分成哪几个阶段? 6.画出好氧微生物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代谢模式图(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被转 化成了哪些物质?)。 7.影响活性污泥净化反应(活性污泥法运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8.根据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的物料平衡推导出污泥去除负荷(Nrs)与出水 BOD浓度的关系、去除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式4-47),分析去除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9.写出劳-麦氏方程式中出水有机物浓度与污泥龄的关系式,并分析污泥龄对出 水水质的影响。 10.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有哪些?

11.传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 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等处理系统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机废水BOD5的去除率如何? 12.常用的氧化沟系统有哪些? 13.典型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运行工序有哪些?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系统处 理工艺有哪些? 14.曝气过程氧转移的双膜理论及其基本点是什么? 15.试分析如何提高曝气池氧的转移速度(对影响氧转移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说明提高曝气池充氧效果的主要途径)? 16.在实际条件下氧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17.活性污泥曝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是什么?曝气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衡量曝 气设备效能的指标有哪些? 18.常用的空气扩散装置和机械曝气装置有哪些? 19.计算二沉池面积时,设计流量怎么确定? 20.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出现的异常情况有哪些?产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 21.在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对污水厂的运 行状况有何指示意义? 22.画出AB法处理工艺流程图,说明该工艺的主要特征。

评价活性污泥的几个指标

污水处理常识——评价活性污泥的几个指标评价活性污泥 1、MLSS(Mixed Liquid Suspanded Solid) mg/L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VSS(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anded Solid) 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对于工业污水,则因水质不同而异,MLVSS/MLSS比值差异较大。 3、SV%或者SV30 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中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的比值。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30min后,可接近其最大的密度,故在正常运行时,SV%大致反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污泥排放。 一般曝气池中SV%正常值为20%~30%。SV%的变化还可以及时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所以SV%是控制活性污泥法运行的重要指标。 4、SVI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止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g。 SVI=混合液30min沉降后污泥容积/污泥干重 SVI=(SV%×100)/MLSS SVI反映了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性能,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微生物数量少,此时污泥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过高则说明污泥结构松散,难于沉淀分离,即将膨胀或已经发生膨胀。 理论上SV值一般为15%~30% SVI值一般为70~100 5、SDI 污泥密度指数,指100ml混合液静止30min后所含活性污泥的g数。单位为g/ml。 一般地,SVI≤100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