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真题解析

国际法真题解析
国际法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国A公司在本国法院起诉乙国中央政府,要求其承担违反特许协议的责任,乙国中央政府的下列哪些行为不能使得甲国法院获得管辖权?()

A.乙国向甲国法院发出书面通知表示将正式出庭答辩

B.乙国与A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中有一个条款说明乙国放弃主权豁免

C.乙国在甲国受案法院提起反诉

D.乙国派出代表出庭主张甲国法院未经乙国同意无权受理该案

2、甲国与乙国合并为丙国,丙国对下列哪些事项应予继承,说法正确的有?()

A.甲国原与丁国签订的边界划分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B.乙国原与丁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C.原甲国中央政府对丁国政府所负债务丙国无需继承

D.原乙国向丁国某私人银行所借贷款丙国应当继承

3、下列关于联合国安理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

B.安理会的主要职权包括促使争端解决和制止侵略行为

C.安理会可以要求当事国执行国际法院的裁决但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D.对于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表决时,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缺席不视为否决,不影响决议的通过

4、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它是在海洋活动领域的全球性国际司法机构。下列关于海洋法庭的管辖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A.海洋法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

B.只有《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才可以成为海洋法法庭的诉讼当事人

C.国际海底管理局和作为勘探和开发海底矿物资源合同人的自然人或法人之间的争议只能提交有关当事国国内程序解决,不能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

D.国际海洋法法庭不存在与国际法院类似的任择性强制管辖权

5、我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公约,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我国签订的条约不可以终止实施?()A.我国与其他条约缔约方协商一致

B.我国与条约其他缔约方在该方面签订了新条约

C.我国与某国家签订的条约事项已履行完毕

D.我国与某国签订的双边条约因出现某种情况而变得暂时不能履行

6.国家对国际不当行为承担责任的前提是行为必须是可归因于国家的,下列关于国家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机关的行为应视为国家行为

B.国家的军事行为应视为国家行为

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应视为国家行为

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是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7、下列关于战争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传统战争法只调整国家间的战争行为,现代战争法中的许多规则也被适用于非战争武装冲突

B.传统战争法中,海牙体系主要是关于规范作战手段和方法的条约和惯例,日内瓦体系则主要是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条约和惯例

C.根据《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战争犯罪的罪名主要包括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

D.根据纽伦堡原则,战争中受命对平民进行屠杀的士兵不能免除其国际法上的责任,且不适用追溯时效制度,他国不得以政治犯名义给予其庇护

8、英国人丹宁在我国去世,其在我国境内留下一栋房子和若干珍贵书籍,其亲属在我国法院起诉要求继承这些遗产,但丹宁先生生前的住所无法查明,其经常居住地在我国北京。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对房子的继承应适用英国法B.对书籍的继承应适用英国法

C.对房子和书籍的继承都应适用中国法D.房子和书籍都应收归国有

9、我国法规定,“扶养适用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个法律规范属于?()

A.实体法规范B.程序法规范

C.单边冲突规范D.双边冲突规范

10、无国籍人的行为能力,根据我国的规定,一般应适用何国法来判断?()

A.现在所在国B.住所地国

C.定居国D.出生地国

11、悬挂甲国国旗的商船“伽利略”号,船东为希腊籍公民,在我国上海港停靠期间,因拖欠船员工资被两名印尼籍船员申请上海海事法院扣船,并在上海海事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该纠纷时,应适用何国法?()A.甲国法B.希腊法C.中国法D.印尼法

12、我国某民营航空公司从位于法国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购买了两架A-380客机,这两架飞机在交货前已在德国民航部门进行了国籍登记,后因飞机价款问题引发我国公司与欧洲空客公司对这两架飞机的所有权争议,空客公司在我国某法院起诉我国该航空公司,试问我国法院应适用何国法解决该争议?()

A.法国法B.德国法C.中国法D.飞机所在地法

13、一艘日本籍货轮与一艘印尼籍商船在海南岛琼州海峡碰撞,两船船东就赔偿问题在我国广州海事法院起诉,我国法院应适用何国法来处理该纠纷?()

A.日本法B.印尼法C.中国法D.双方选择的法律

14、甲国公民A(男)与乙国公民B(女)在乙国结婚,因工作关系移居丙国,数年后,A在丙国死亡,其前妻之子女在丙国法院提起了要求继承A在丙国的遗产的诉讼,并认为A与B之间的夫妻关系不成立,否认B的继承权,关于A与B之间夫妻关系的成立,依丙国国际私法的规定应适用乙国法律,但是依乙国法律应适用丈夫本国法的甲国法律,根据国际私法的理论,丙国法院适用甲国法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反致B.间接反致

C.转致D.双重反致

15、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A.驳回起诉

B.适用我国法律

C.适用同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近似或类似的其他国家的法律

D.适用一般法理

16、美国人汤姆今年9岁,6岁时随父母到中国定居,今年5月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现其住所在法国的叔叔和英国国籍的姨妈为其监护权产生纠纷,遂诉至我国法院,我国法院应适用何国法律处理该案?()

A.中国法B.美国法C.法国法D.英国法

17、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银行可拒绝付款?()

A.买方未收到货物B.货物腐烂

C.提单与发票记载内容不一致D.交货数量与合同不符

18、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价格条件FOB天津。根据《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中国甲公司应负责安排运输事宜,并应在货物在天津上船后向乙公司及时发出通知

B.货物虽在天津上船,但天津并不是交货港,交货地在美国的目的港

C.货物的风险在天津货物装船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双方的费用分界线也在于此

D.美国乙公司有义务为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投保

19、新加坡甲公司2003年2月12日向我国乙公司发电传:“急购化肥1000吨,CIF新加坡,每吨1100美元,跟单托收结算货款,四月底前装船,10日内请电复。”乙公司与2月20日回电甲公司:“你方报盘基本接受,最低价1125美元/吨。”甲公司于2月21日回电乙公司:“1125美元/吨可以接受,请提供氮含量检验证书。”乙公司2月22日收到该电时因觉得不能提供氮含量检验证书,遂不再理会甲公司,后甲公司要求乙公司交货,乙公司以合同未成立为由,拒绝交货。甲公司诉至我国某法院,根据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下列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乙公司2月20日电属于有效承诺

B.甲公司2月21日电因添加了新的条件,且新条件未被乙公司明示接受,故合同未成立

C.根据公约的规定,缄默不构成有效承诺,因此,乙公司在2月22日后未再理会甲公司,导致合同不成立

D.合同已经成立,甲公司不履约属违约行为

20、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应保证船舶适航,下列关于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承运人应保证船舶在开航时处于绝对适航状态

B 承运人应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C 承运人应给船舶配备适当的船员船长

D 承运人对经过合理谨慎检查不能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免除适航责任

21、中国青岛某公司以CIF条件向马来西亚一个贸易公司出口一批优质黄豆,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货物运输一切险,运输途中由于下列哪些原因导致货损,保险公司将不承担保险责任?()

A.货物被盗

B.由于海上下大雨,雨水渗到货舱导致货物湿损

C.天气炎热导致黄豆水分蒸发在目的港短卸

D.同货舱其他货物渗漏导致黄豆被污染

22、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需要卖方办理货物的进口结关手续的有?()A.DES B.DEQ C.DDU D.DDP

23、中国甲公司与美国乙公司于1995年10月签订了购买4500公吨化肥的合同,由某航运公司的“碧海”号将该批货物从美国的旧金山港运至青岛港。“碧海”号在途中遇特大暴风雨,船到目的港后发现货损,经检验属于货舱温度超过正常要求所致。下列关于货物责任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承运人应赔偿货物损失B.承运人可依海商法的规定免责

C.乙公司应自行承担此项损失D.甲公司应承担货物的损失

24、甲乙两国缔结某条约时,约定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为作准文本,并以第三种文字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分歧:依乙国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对甲国更加有利,而依第三种语言文本进行解释对乙国更有利。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本的拘束

B.甲国可以根据乙国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对其有利且为作准文本

C.乙国可以根据第三种语言的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为参考文本,不必考虑甲乙两国语言文本

D.由于三种文本用语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25、我国不是《汉堡规则》的签字国,但在我国海商法中适当吸收了《汉堡规则》的某些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概念是我国海商法从《汉堡规则》中吸收的内容?( )

A.实际承运人B.承运人赔偿限额

C.承运人的责任D.诉讼时效

二、多项选择题

26、哈利伯特出生在甲国,其父亲为乙国人,母亲拥有丙丁双重国籍,甲乙两国均实行出生地主义,丙国实行单系血统主义,丁国实行双系血统主义,则哈利伯特可能拥有下列哪些国籍?()

A.甲国国籍B.乙国国籍C.丙国国籍D.丁国国籍

27、在防止气候变化方面,国际上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具体减排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允许下列哪些减排折算方式?()

A.集团方式B.排放权交易C.绿色交易D.蓝色交易

28、甲国与乙国在正式建交之前,拟先建立领事关系,甲国派汤姆就任驻乙国领事馆领事,则下列关于汤姆的特权与豁免的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自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任之时起享有特权与豁免

B.如汤姆已在乙国境内,自其就任领馆职务之时起开始享有特权与豁免

C.汤姆如在任职期间与甲国人艾丽丝结婚,则艾丽丝自双方婚姻缔结时开始享有特权与豁免

D.乙国发生战乱,则汤姆及其同户口家属的特权与豁免应予汤姆终止其职务时停止

29、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问题应适用付款地法?()

A.票据的提示期限B.拒绝证明的方式

C.出具拒绝证明的期限D.票据权利保全的程序

30、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我国法院受理的下列那些纠纷可以适用我国法为准据法?()

A.涉外侵权案件,侵权行为地在我国

B.定居国外但在我国境内从事民事活动的中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

C.针对在我国进行的共同海损理算提起的诉讼

D.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

3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我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案件需要向国外的被告送达开庭传票时,我国法院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送达?()

A.外交途径

B.如果被告是我国公民,可以通过我国驻被告所在国使领馆送达

C.被告在境内有业务代表机构的,可以向该代表机构送达,但不能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

D.被告在境内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该代理人送达

32、我国一对夫妇在中国有住所,后取得美国国籍,现在我国法院要求离婚,则我国法院:()。

A.可以受理B.不应受理

C.若受理应适用中国法D.若受理应适用美国法

33、《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公约》是目前最为成功的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统一实体法,但它对下列哪些问题不调整?()

A.电力的买卖B.船舶、飞机的买卖

C.买卖中货物所有权何时转移D.买卖中货物风险何时转移

34、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在外国产品出口到我国时,如果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即构成倾销。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包括下列哪些?()

A.以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的可比价格为其正常价值

B.以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为其正常价值

C.以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D.以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我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利润为正常价值

35、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未披露信息要得到保护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该信息具有秘密性

B.该信息具有商业上的价值

C.合法控制信息的人已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保持信息的秘密性

D.该信息应当在控制人所在国政府部门进行登记

36、“天伦”号货轮从香港至日本的航行中因遇雷暴天气,使船上部分货物失火燃烧,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灭火,命令船员向舱中灌水,由于船舶主机受损,不能继续航行,船长雇拖轮将“天伦”号拖到避难港。下列选项哪个应列入共同海损?( ) A.为灭火而湿损的货物B.失火烧毁的货物

C.为将“天伦”号拖至避难港而发生的拖航费用D.在避难港发生的港口费

37、下列关于国际贸易术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XW属于内陆交货合同

B. F组与C组术语下货物风险在转运地(港)转移,交货义务在装运地完成,都属于装运合同

C.D组术语下货物风险都是在目的地交货时转移,都属于到货合同

D.C组术语下卖方负担将货物运到目的地的主要运费,属于到货合同

38、航次租船合同与提单的区别是( )。

A.航次租船合同就是运输合同本身,而提单在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仅是运输合同的证据

B.航次租船合同不适用有关提单的国际公约

C.航次租船合同主要受国内法的调整,而提单则主要受《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及《汉堡规则》的约束。

D.航次租船合同属于财产租赁合同

39、上海某公司从澳大利亚某公司购进羊皮10000张,价格条件为CIF上海,信用证付款,澳大利亚公司应上海公司要求为货物投保一切险。澳方凭船方出具的清洁提单到银行议付了货款。货到目的港,发现货物已经严重发霉,检查货舱无不正常情况,检验结论为羊皮装船前未进行必要的干燥和消毒处理。上海公司要求付款银行赔偿自己损失。下列关于本案的主张有哪些是正确的?( )

A.上海公司向银行提出的要求不能成立

B.损失应由承运人承担

C.货物投保了一切险,因此,上海公司作为收货人应向保险公司索赔

D.该货损应由澳大利亚方承担,上海公司应向澳方主张赔偿

40、一国对非居民征税,仅限于来源于征税国境内的所得,而对非居民的境外所得无权征税。非居民在收入来源国的所得,一般包括以下哪几项?( )

A.营业所得B.投资所得

C.个人劳务所得D.财产所得

三、不定项选择题

41、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A.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C.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D.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42、1998年7月在罗马举行的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外交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根据该规约,2002年

7月国际刑事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根据规约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管辖权?()

A.所涉的一方或多方是缔约国

B.被告人是缔约国国民

C.犯罪是在缔约国境内实施的

D.一个国家虽不是缔约国但决定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在其境内实施的或由其国民实施的一项具体犯罪的管辖权

43、根据我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何种情况下的票据属于涉外票据?()

A.一个美国人在我国签发的汇票

B.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签发并同时经另一个美国人在其上加上保证的本票

C.一个中国人在境内签发并在境外承兑和付款的汇票

D.一个德国人在境内签发,同时在境内背书的汇票

44、根据我国的规定,我国法院对下列哪些案件享有专属管辖权?()

A.位于中国的不动产物权纠纷

B.我国港口作业中引发的纠纷

C.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D.侵权行为地位于我国的侵权纠纷

45、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一项贸易合同,合同中有一个条款约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仲裁解决双方的合同纠纷,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法国乙公司申请仲裁,三个月后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作出裁决,法国乙公司持该裁决到中国法院申请执行。已知中法均为1958年《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缔约国,则我国法院的下列做法符合《纽约公约》的有?()

A.经审查发现中国甲公司未接到仲裁庭的通知,也未有机会答辩,法院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B.经审查发现仲裁庭的组成与当事人原来的约定不符,遂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C.经审查发现仲裁庭所裁事项不是当事人争议的事项,遂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D.经审查发现该裁决如执行将可能导致甲公司破产,遂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46、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定,在对外反补贴调查中,利害关系人对商务部作出的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

A 只能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B 只能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C 先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 既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7、关于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议国际中心的管辖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中心一般受理的应当是发生在一缔约国政府与其他缔约国国民之间的争议

B.中心受理的争端必须是直接因国际投资而引起的法律争端

C.中心的管辖权需要建立在双方的书面同意之上

D.除非另有声明,提交中心仲裁应视为双方同意排除其他任何救济方法

48、中国甲公司与科威特乙公司以CIF价买卖一批棉布,甲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保险公司对下列货损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承运船舶在经过马六甲海峡附近海域时部分棉布被盗

B.托运人过失造成部分湿潮棉布自燃

C.因承运人绕航导致货物迟延到达目的地所引起的棉布市价损失

D.运输途中由于特大暴风雨导致海水和雨水灌进货舱,部分棉布被水污损

49、下列哪些是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特点?()

A.普遍性B.相互性C.自动性D.同一性

50、下列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磋商是申请设立专家组在程序上的必经阶段和前提条件

B.专家组只能就争端方提交的争端做出裁定,并可以向其视为适当的任何个人或机构寻求信息和技术建议

C.专家组报告发布后争端方的上诉期为60天,上诉机构可以对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全面审查

D.争端解决机构(DSB)本身并不亲自审理案件而只在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协助下提出裁定和建议,但它有权应申诉方请求授权报复。

51、依《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规定,非该公约成员国的国民,其作品首次在公约某一成员国出版,或同时在某一成员国及其他非成员国首次出版,则应在一切成员国中享有下列何种待遇?()

A.最惠国待遇B.优惠待遇C.差别待遇D.国民待遇

请结合以下案例回答12?D15题:

1995年5月5日,中国东风公司与德国巴尔贸易公司签订了出口花生米的合同。合同约定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适用英国法律。主要成交条件是:CIF汉堡每箱32美元,8月装船。1995年8月10日,该批花生米12000箱经中国商检部门检验合格后装上了中远公司的“奇远”号轮,装船前托运人指示承运人在运输中应注意适当对花生米货舱通风降温。承运人收货后签发了清洁提单。东风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在运输途中“奇远”轮与美国某航运公司“美国小姐”号货轮发生碰撞,导致“奇远”轮货舱进水,使装于该货舱的2000箱花生米及其他货物湿损。为修理该船以便继续航行,该轮开进附近的避难港,并发生了避难港费用和必要的船舶修理费用。“奇远”轮到达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余下的10000箱花生米已发霉,经查花生米发霉是运输中未适当通风导致货舱温度过高所致。

52、本案有关贸易合同的争议适用下列何国法或公约?()

A.中国法B.英国法

C.德国法D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53、依《海牙规则》的规定,关于2000箱湿损的货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由收货人向承运人提出索赔,因为是船舶的碰撞引起的湿损

B.应由收货人向发货人提出索赔,因为货物是在装船前受损的

C.应由收货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因为承运人有航行过失免责

D.应由发货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因为发货人是投保人

54、依《海牙规则》,关于10000箱发霉的花生米的损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承运人不应赔偿收货人的损失,因为承运人有过失免责

B.承运人应当赔偿收货人的损失,因为承运人负有管货责任

C.如果承运人拒绝赔偿,收货人可以向保险人提出索赔请求

D.收货人不应向发货人索赔,因为货损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

55、在承运人拒绝赔偿收货人10000箱货物,而保险公司赔偿了收货人的情况下,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被保险人未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提起诉讼的,保险人应以下列什么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A.以收货人的名义B.以保险公司的名义

C.以被保险人的名义D.以发货人的名义

一、单项选择题

1.D。AB两项都是明示放弃国家主权豁免的方式,C项属默示放弃主权豁免的方式,国家主权豁免无论通过明示还是默示都可以使得法院获得管辖权。

D项属于国家出庭主张豁免,这不能视为放弃行为,因此,并不能使得法院获得管辖权。

2.A。继承分为条约的继承和非条约的继承。条约的继承主要看条约的性质,如果是政治性条约则合并后的新国家可以不继承,而非政治性条约如边界划分类条约、界河利用等条约需要继承。债务的继承一般要求该债务必须是从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举债造成的,如C项其实应继承。而从私人处所借债务,合并后的国家无需继承。

3.C。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终局性,一方不履行时,他方可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诉,安理会可以做出有关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当然目前国际法院的判决尚无被拒绝履行的情况。

4.A。A项正确,因为对海洋活动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将海洋争端交由国际法院或海洋法法庭解决。B项错误,因为除了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外,国际海底管理局和作为勘探和开发海底矿物资源合同人的自然人或法人也可成为诉讼当事人。任何其他协定如规定将管辖权授予海洋法法庭的,则该协定的当事者也可以成为海洋法法庭的诉讼当事人。根据前述解释,C项显然错误。D项错误,因为,海洋法公约规定,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公约时,或在其后的任何时间,可以自由用书面声明方式选择海洋法法庭的管辖,只有争端各方都选择了法庭程序,法庭才有管辖权。这与国际法院的任择性强制管辖权是相似的。

5.D。ABC三项都是条约可以终止履行的理由。D项因不能履行必须是永久性不能履行才能终止条约,暂时的履行不能成为终止条约的理由。

6.C。叛乱运动的机关应独自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国际责任,其所在国中央政府对其行为不承担国际责任。除非该叛乱运动后来推翻国家旧政权,自己组建新政权,成为国家的代表,则该叛乱运动的行为应视为该国家的行为。

7.C。C项中的四个罪名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四种国际罪行,二战后C项中的两个《宪章》确立的战争犯罪罪名是:战争罪、破坏和平罪、反人道罪。

8.C。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9条的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书籍属动产,应适用丹宁死亡时的住所地法,但题中告诉我们其住所不明,根据《民通意见》第183条规定,当事人住所不明或不能确定时,以其经常居住地为其住所。丹宁经常居住地在北京,因此书籍的继承应适用中国法。9.D。冲突规范既不是实体规范,也不是程序规范,而是法律适用规范或叫法律选择规范。因此,AB两项均不对。C项单边冲突规范是指直接规定适用某国法律的冲突规范,而题干中的冲突规范显然看不出直接适用何国法,因此不是单边冲突

规范。我国《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是典型的单边冲突规范。

10.C。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意见》第181条规定,无国籍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定居国法,如为定居,适用其住所地国法。

11.C。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2条规定,船舶欠船员的工资劳动报酬属于船舶优先权的内容。而根据海商法第272条规定,船舶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因此,本题应适用中国法。

12.B。根据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85条规定,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消灭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13.C。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73条第1款,不同国籍的船发生碰撞,应适用侵权行为地国法。由于题中船舶碰撞发生在我国琼州海峡,因此应适用我国法。

14.C。参考反致各种示意图。关键是首先找到法院地国。

15.B。我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但B项是我国法院在实践中的做法。

16.A。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0条规定,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我国的法律。因此,尽管汤姆是美国人,但由于其在我国有住所,因此应适用我国法。

17.C。信用证交易中银行审单的原则是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单不一致的视为单证不一致,银行可以拒付,故C项正确。又根据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信用证交易独立于基础交易,银行对信用证交易的基础合同(买卖合同)履行情况不负责任,ABD三项均属基础合同履行方面的问题,只要卖方能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银行就必须付款。

18.C。在FOB下,由买方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事宜,即由美国乙公司负责租船按约定时间到天津港装货,但货物上船后,卖方甲公司有义务及时通知买方乙公司,以便乙公司能够及时为货物在装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投保,但投保并非FOB施加给买方的义务,是买方根据自己承担的风险自行决定的。故A项前半句说法错误,后半句正确。D项说法也错误。B项说法错在FOB下装港就是交货港。C项说法正确。

19.D。本题中甲公司2月12日电属于要约,乙公司虽在要约规定有效期内(2月20日)做出答复,但内容上对要约报价作了实质性变更,属于无效承诺,导致原要约失效。而这一实质性变更的答复实际上可视为一个新要约,对此新要约,甲公司2月21日的回电实质上已构成有效的承诺,因为这个回电虽添加了新的条件,即氮含量检验证书的要求,但不属于实质性变更,因此合同原则上已成立。此时乙公司既然不能接受这个非实质性变更,应该及时通知甲公司他不能接受该非实质性添加,这样才能阻止合同成立,但乙公司没有这样做。因此,D项说法正确。

20.A。关于适航义务,有的国家是采用所谓绝对适航义务,即只要事后发现货损是由于船舶不适航,承运人都要承担责任,无论该不适航是否在开航时能否发现。而根据《海牙规则》及我国《海商法》都采用所谓恪尽职责适航的标准,即只要承运人只要尽到合理谨慎处理船舶使其适航的义务即可,对于船舶的潜在缺陷导致的船舶不适航,承运人可以免责。21.C。一切险承保范围包括下列外来原因导致的货物损失:偷窃、提货不着、淡水雨淋、短量、混杂、玷污、渗漏、串味异味、受潮受热、包装破裂、钩损、碰损破碎、锈损。显然,ABD分别属于偷窃、淡水雨淋、玷污三项,而C项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保险人对此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22.D。《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已经将DEQ术语改为由买方办理进口结关手续,在此之前的1990通则中,DEQ 也是由卖方办理进口结关手续。现在只有DDP是卖方负责进口国清关。?

23.A根据《海商法》第51条,承运人对于“管货过失”应当承担责任,货舱温度超标表明承运人未尽到管货责任。24.A。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3条规定:如果一个条约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写成,除条约规定遇有解释分歧时应以某种文本为准外,每种文字的文本同一作准……条约用语在各作准文本内应推定意义是相同的,如有分歧,除条约明文规定的一种文字解释外,各方只受其本国文字约文的约束,而且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作准文字以外的条约译文,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但在解释时可作参考。

25.A。《汉堡规则》中首次规定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弥补了《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的不足,我国《海商法》采纳了这一概念。关于承运人责任的制度,我国《海商法》主要采纳了《海牙规则》的规定,同时借鉴汉堡规则规定了承运人迟延交货的责任,而承运人赔偿限额与诉讼时效我国的规定与各公约不同,我国关于承运人的赔偿限额的规定基本上与维斯比规则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26.AD。出生地主义意为公民出生于本国,即在出生时取得本国国籍,无论其父母是否为本国公民。单系血统主义是指公民出生时取得其父亲的国籍,双系血统主义是指公民出生时可同时取得其父亲和母亲的国籍。

27.ABC。《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ABC三种减排折算方式。没有所谓蓝色交易之说。

28.ABC。ABC三项都是关于领事特权与豁免使用期间与范围的正确表述,但D错误,领事及其同户口家属的特权与豁免通常在他们离开乙国国境时或离境之合理期间终了时停止,即使接受国发生战争或武装冲突也应如此。

29.ABCD。根据《票据法》第100条的规定,票据的提示期限、有关拒绝证明的方式、出具拒绝证明的期限,适用付款地法律。第101条规定,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适用付款地法律。

30.ABCD。A项参考《民法通则》第146条;B项参考《民通意见》第179条;C项参考《海商法》第274条;D项参考《民用航空法》第189条第2款。

31.ABD。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7条,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3)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4)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5)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6)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六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7)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即视为送达。

另外,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C项可以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

32.AC。根据《民诉法》第22条、第23条第1款,只要涉外离婚案件的被告在我国有住所或居所,我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同时,对被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的离婚案件,如原告在我国有住所或居所的,则原告住所第或居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根据《民通》第147条规定,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33.ABC。根据公约第2条的规定,公约不适用于以下的销售:

(a)购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的销售,除非卖方在订立合同前任何时候或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而且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购供任何这种使用;

(b)经由拍卖的销售;

(c)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它令状的销售;

(d)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

(e)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

(f)电力的销售。

第4条规定,公约只适用于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卖方和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除非另有明文规定,公约与以下事项无关:

(a)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任何惯例的效力;

(b)合同对所售货物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5条规定,公约不适用于卖方对于货物对任何人所造成的死亡或伤害的责任。

公约第4章专门就风险转移问题进行规定,因此,不调整的只有ABC三项。

34.ABC。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4条规定,确定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方法首先是A项,在A项的方法不可行的,依照BC的两种方法。D项错在不是以我国的各种成本费用来推算进口产品的价值,而应该以出口国的各种数据为计算依据。35.AB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对七种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对未披露信息规定需具有ABC三个条件方可得到协议的保护。合法控制符合上述条件的信息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权制止他人未经其许可,以违反诚实的商业惯例的方式公开、获得或使用该信息。

36.ACD。本题考共同海损。《海商法》第193条规定:“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无论在航程中或者在航程结束后发生的船舶或者货物因迟延所造成的损失,包括船期损失和行市损失以及其他间接损失,均不得列入共同海损。” 第194条规定:“船舶因发生意外、牺牲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而损坏时,为了安全完成本航程,驶入避难港口、避难地点或者驶回装货港口、装货地点进行必要的修理,在该港口或者地点额外停留期间所支付的港口费,船员工资、给养,船舶所消耗的燃料、物料,为修理而卸载、贮存、重装或者搬移船上货物、燃料、物料以及其他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支付的费用,应当列入共同海损。”

37.ABC。C组术语卖方虽然负担货物的主要运费,但交货与风险转移都在装运地完成,因此属于装运合同而非到货合同。38.ABC。光船租赁合同可称得上是财产租赁合同,但航次租船合同不属财产租赁合同,而属于运输合同。

39.AD。澳方交付的货物存在固有缺陷,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运人和保险公司均免责,银行对此不负责任的依据是信用证独立性原则,银行不对信用证交易以外的基础交易关系负责。澳方存在违约行为,因此风险不在装运港转移,因此,本案应由卖方承担责任。

40.ABCD。非居民在收入来源国的所得一般包括答案中所列的四项,来源国只能就这四项所得征收税款。投资所得和财产所得实行源泉扣缴,也是征税对象,勿漏选。

三、不定项选择题

41.AC。A项正确,但须注意,其他使馆人员的派遣一般无须事先征求对方同意,除非委派的是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B项错误,因为一国可以不加解释地宣布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D项实际上应当是把国书正本递交接受国元首才是接受国确认使馆馆长身份的依据。

42.ABCD。国际刑事法院不但对缔约国境内发生的或由缔约国国民实施的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有权管辖,而且对非缔约国境内发生的或由非缔约国国民实施的上述罪行具有管辖权,只要该国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该具体罪行的管辖权即可。规约只针对个人行使管辖权,不涉及国家本身的刑事责任问题。在上述ABCD四项中任何一种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都可以行使管辖权。

43.C。根据我国《票据法》第95条的规定,票据法上的涉外票据是指票据的背书、保证、承兑、付款等行为中,既有发生于境内的,又有发生于境外的票据。因此,只有C项符合这一要求。

44.ABC。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46条规定,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侵权纠纷虽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但也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此,不属于专属管辖之列。

45.ABC。ABC三项都是《纽约公约》第5条规定的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正当理由,但D项不是,如果承认和执行该裁决与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相抵触,则可以拒绝,但可能导致公司破产不能视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否则将违反我国的国际义务,有损我国在国际上的法治声誉。

46.D。参考2002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问题的规定》。

47.ABCD。这是司法考试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A项要注意,在争端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中心也受理东道国和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东道国法人之间的争端。D项要注意,东道国可以要求投资者用尽当地的各种行政或司法救济手段,作为它同意提交中心仲裁的条件。

48.ABC。A项棉布被盗属偷窃险,在一切险承保范围,但不属水渍险承保范围;BC两项属保险人的除外责任范围,保险公司不与赔偿;D项属单纯自然灾害导致的货物的部分损失,属于水渍险承保范围。

49.ABCD。普遍性和相互性是指世贸组织的任何成员国都可以享有其他成员给予任何国家的待遇,每个成员既是给惠国,有时受惠国;自动性是指每一成员自动享有其他成员给与其他任何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同一性是指享有最惠国待遇仅限于相同情形、相同事项。

50.ABD。WTO上诉审属于法律审,上诉机构只能对专家组报告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组做出的法律解释进行审查。C 项中前半句关于上诉期的说法是对的,但后半句不对。

51.D。伯尔尼公约实行双国籍国民待遇,即如果作品在缔约国境内出版(作品国籍),或作者是缔约国国民或在缔约国有惯常居所(作者国籍),都有权享受国民待遇。

52.B。我国《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约定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适用英国法律,本合同是一般买卖合同,不是我国专属管辖的合同。

53.C。2000箱湿损的货物是由船舶碰撞引起的,属于一切险的承保范围。船舶碰撞是由承运人驾驶船舶有过失造成的,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可以免责,这是有关承运人责任的一个非常特殊、也是非常著名的规定,即航行过失免责,我国海商法也吸收了这一规定。CIF合同中,货物风险自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给买方,保单一并转移,发货人不再承担任何责任。承运人收货后签发了清洁提单,表明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不能说是在装船前受损。

54.BCD。花生米发霉是运输中未适当通风导致温度过高所致,承运人负有管货责任。对承运人造成的货损,保险公司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承运人追偿。《海牙规则》的承运人免责仅限于管船的过失,承运人仍负有管货责任。

55.B。《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4条规定: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时,被保险人未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提起诉讼的,保险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向该第三人提起诉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甲乙两国以黑河为界,根据国际法的一般规则,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一般国际法的是()

A.黑河沿岸及水域分属甲乙两国,且两国对分属本国部分享有领土主权

B.甲乙两国对黑河有共同的使用权,但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利益

C.两国渔民可以在黑河上自由捕鱼,任何一国不得限制对方渔民到本国一侧捕鱼

D.两国船舶只要有明显的国籍标志,即可在黑河上平等自由地航行,但一般不能到对岸港口停靠

2.甲国货轮“东风”号为驶往目的港途径中国领海,途中因对附近一艘遇难船舶实施救助而停船五小时,之后“东风”号继续在我国领海内行驶,其间未征得中国同意该船船长协同船上两名科学家进行了两项科学实验活动,并将实验产生的有毒废物直接排放到我国领海,在该船即将驶离我国领海时由于船长操船过失与一艘正在水下潜行的乙国民用潜水艇发生碰撞,双方将该碰撞纠纷诉至我国某法院。

已知甲乙两国与我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则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A.“东风”轮在仅为驶往他国港口而穿越我国领海,不需要事先征得我国政府批准

B.“东风”轮为实施救助在领海内停止行驶违反了无害通过应迅速通过不得停止的要求

C.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东风”轮实施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合法的,但其将有毒废物排入我国领海的行为则是违法的D.“东风”轮与潜水艇发生碰撞完全是由于该轮船长的过失,潜水艇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3.甲乙两国均为1982年《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甲国与乙国就某岛屿的归属长期争执不下,甲国渔民在该岛屿附近捕鱼时,经常遭到乙国军舰的驱逐。在最近一次类似事件中,乙国军舰使用高压水枪将两名甲国渔民冲至海中身亡。为彻底解决该岛屿归属,甲国与乙国拟将该争端通过国际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双方可以选择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

B.如国际法院的法官中有一人为甲国人,则为确保公平审理,该法官必须回避

C.由于海洋法庭可以受理自然人或法人为当事方的案件,因此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向海洋法法庭起诉乙国要求赔偿D.甲国在国际法院起诉乙国解决岛屿归属问题时,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案件的审理

4.甲国为沿海国,但从未制定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也未发表过任何关于大陆架的声明,现乙国在甲国不知晓的情况下,在甲国的大陆架上进行科研钻探活动和建造人工岛屿。对此,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A.乙国的行动非法,应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责任

B.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乙国的科研钻探行为合法,但是修建人工岛屿非法

C.乙国建造人工岛屿行为合法,科研钻探非法,因为甲国从来没有提出大陆架的主张

D.乙国行为合法,因为甲国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或有效占领

5.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

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

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

6.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

7.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 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8.甲国与乙国签订了《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条约中规定了如下条款:(1)甲、乙两国国民有权在丙国境内享有50%的税收优惠;(2)丙国国民有权在甲、乙两国境内享有50%的税收优惠。则有关这两项条款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条款(1),丙国可以采用非书面形式接受

B.对于条款(1),丙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接受

C.对于条款(2),丙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接受

D.因为条款(2)是为丙国创设一项权利,因此无须得到丙国同意

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我国还没有加入的有关外空方面的国际条约?()

A.《外空条约》B.《营救协定》

C.《月球协定》D.《责任公约》

10.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强行法规则,但是在两国缔结条约并开始履行义务3个月后,国际社会缔结了一项新的国际强行法规则,而甲乙两国的条约正好与该规则相抵触,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关于此种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根据“约定必守”的最高规范,由于甲乙两国的条约缔结于强行法规则之前,条约继续有效

B.条约自始无效

C.条约自与新的强行法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

D.失效或继续有效与否由甲乙两国决定

11.甲国A公司与乙国政府在甲国订立了一项能源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A公司以乙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甲国法院,乙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乙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甲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乙国政府向法院反诉A公司违反合同,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管辖放弃,甲国法院可以管辖

B.乙国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甲国法院可以管辖

C.因为乙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甲国法院的管辖,意味着甲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

D.乙国出庭应诉,视为已接受了甲国法院的管辖,法院判决也可予以执行

12.国际社会根据《罗马规约》成立了国际刑事法院,下列有关该法院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

B.该法院管辖的罪行包括:灭绝种族罪、危害和平罪、战争罪以及侵略罪

C.该法院可以管辖发生在《罗马规约》生效以前所犯的罪行

D.该法院只对缔约国国民有管辖权,对没有加入《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国民则没有管辖权

13.差别待遇作为给予外国人的一种特殊待遇,在国际法上的适用是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的,以下哪种情形是为国际法所禁止的差别待遇?()

A.基于地理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

B.基于宗教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

C.基于历史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

D.基于民族的原因给予的差别待遇

14.2001年4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雷德为美国驻华大使,7月11获参议院批准,则雷德执行使馆职务的时间于什么时候开始?()

A.获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以后

B.参议院批准以后

C.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呈递国书后

D.进入中国境内以后

15.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

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

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

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6.下列关于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

B.在民商法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抵触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提出保留的除外

C.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直接适用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D.民事范围内,我国法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但该惯例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17.1958年的《领海毗连区公约》规定了无害通过权,在签署过程中甲国提出对军舰的无害通过权保留,乙国声明反

对甲国提出的保留,丙国表示同意甲国的表示。已知三国都签署了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A.在甲国与乙国之间,如果乙国并不反对公约在甲乙两国之间生效,则在甲乙两国之间,既不适用军舰享有无害通过权的规定,也不适用军舰通过甲国领海需要事先征得甲国同意的规定

B.在甲国与丙国之间,如果丙国军舰通过甲国领海,则应当事先取得甲国同意

C.丙国军舰不可以享有在乙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D.丙国军舰通过乙国领海的时候享有无害通过权

18.下列有关外交保护的发生情况,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是哪些?()

A.甲国公民比尔在乙国经商,并加入乙国国籍,后比尔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并长期非法关押,甲国应比尔要求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

B.丙国公民瓦特与乙国人发生斗殴,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丙国在瓦特用尽乙国救济手段无效后提出外交保护C.丁国公民杰克逊在乙国的房产被政府征收,且未得到任何补偿,杰克逊在乙国投诉无门,申请丁国要求外交保护D.戊国公民汤某在乙国经营的店铺遭遇抢劫,汤某立即申请戊国进行外交保护

19.甲国与乙国共同进行外太空的探测活动,并且签订了条约,下列条约的内容违反国际法的规定的有哪些?()A.条约规定某处外太空归甲国与乙国共同所有

B.将在外空某天体上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C.条约约定双方负有相互救助对方的宇航员的义务

D.条约约定在双方划定的外空区域,双方将联合用武力禁止第三国进入

20.设立国际刑事法院是人类法制史上的一个开创性尝试,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管辖权()

A.所涉一方或多方是缔约国

B.被告人是缔约国国民

C.有关国际罪行是在缔约国境内实施的

D.非缔约国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境内实施的或由其国民实施的一项具体犯罪的管辖权

21.甲国的巡逻军舰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发现乙国一油船在甲国领海违法排污,随即要求其停船检查,乙国油船立即向公海驶去,请问甲国军舰的哪些紧追行为是合乎国际法规则的()。

A.在甲国专属经济区继续紧追

B.甲国军舰一直追入了公海仍未停止紧追

C.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仍连续不断地实施紧追

D.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立即停止了紧追

22.下列哪些是现代国际法上领土变更的方式?()

A.1956年英属多哥通过民族自决的方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

B.1969年西伊里安经过全民投票与印度尼西亚统一

C.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1961年印度以武力方式收回被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地区

23.甲国是刚刚从丙国分离出来的国家,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乙国因为和甲国毗邻,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需要和甲国发展关系。乙国的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了对甲国的承认?()

A.甲国和乙国之间就某重大政治问题签订了双边条约

B.甲国为了方便两国国民之间的交往正式接受了来自乙国的领事

C.甲国在一次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会议上投票支持乙国加入该组织

D.在没有明确表示承认的情况下,甲国和乙国共同参加有关国家发起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条约

24.根据《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和《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的规定,下列关于对船舶污染海洋的责任和管辖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船舶乙的船旗国,对于乙的污染行为甲国享有调查并提起诉讼的权利

B.乙国的船舶在甲国的管辖范围内的违章行为,甲国有管辖权

C.乙国的船舶在丙国的港口违反了丙国的法律,在进入甲国港口后,根据公约的规定,甲国应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满足丙国对乙国船舶进行调查的请求

D.乙国的船舶在丙国的港口违反了丙国的法律,在进入甲国港口后,根据公约的规定,甲国应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满足乙国对船舶要求调查的请求

25.甲国是永久中立国,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其违反永久中立义务?()

A.允许乙国军队过境

B.对来自丙的侵略行为进行自卫

C.为了防止丁国的入侵,与戊国订立防御协定

D.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允许联合国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26.1996年10月,甲国的军用飞机由于风暴偏离正常航行轨道,进入乙国的领空。关于甲国军用飞机这一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构成甲国的国际不法行为B.不构成国际不法行为

C.应由甲国向乙国承担国际责任D.甲国不负国际责任

27.甲国因故宣布乙国驻甲国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后,乙国也宣布了甲国驻乙国使馆中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假设甲乙两个国家都是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成员国,对此,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反报

B.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报复

C.甲乙两国的做法都违反了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对此承担国际责任

D.甲国的做法违反了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承担国际责任;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对抗,可以不因此承担国际责任

28.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司法机关,也是当今最普遍最重要的国际司法机构,是以法律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机构。国际法院有诉讼管辖和咨询管辖两项职权,其中诉讼管辖权涉及对人管辖和对事管辖两个方面。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下列可以作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的有:()

A.非联合国的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的甲国

B.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但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保证执行法律判决及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

D.联合国会员国丙国的国家元首

29.战争的定义包含三个重要内容:( )

A.战争是国家之间的行为

B.武装冲突就是战争

C.战争是武装冲突的结果

D.战争是一种法律状态

30.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

A.断绝外交关系B.断绝领事关系

C.交战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关系变化D.处于敌国领土上的人员地位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答案C

渔民只能在界河的本国一侧捕鱼,不得越过边界线。因此,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符合一般国际法。

2.答案A

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即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拥有无需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

故A正确。B项错在正在无害通过的船舶若遭遇海难或为实施海上救助可以停泊。C项错在通过时进行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是有害行为,不再属于无害通过。任何排放有污染性物质的行为都是有害于沿海国的。D项错在潜水艇在无害通过时须上浮水面并展示旗帜。该案中乙国潜水艇在水下潜行驶违反公约规定的。

3.答案A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设立的,是海洋活动领域的全球性国际司法机构,但海洋法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当争端各方均为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时,当事国可选择将海洋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海洋法法庭。因此A项正确。国际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涉及本国案件时不适用回避制度,除非其就任法官前曾参与该案件。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自然人和法人在海洋法法庭享有出诉权,但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一般只有作为平行开发合同当事人的自然人和法人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发生争端方可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D除了国家外,任何自然人、法人、国际组织均不能在国际法院成为诉讼当事人。

4.答案:A

解析:沿海国对于大陆架的权利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和公告,是自然享有的,勘探和建造人工岛屿都是其专属性的权利。乙国的科研钻探和建造人工岛屿都是非法的行为,甲国对于其大陆架的权利是自然享有的,不需要声明或占领使用。

5.答案:C

解析: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地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即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是专属的;但大陆架不属于国家的领土,一国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大陆架上覆水域和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由此可以看出,选项C应为本题答案。

6.答案:D

解析:罪犯的属人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属人国均为有权请求引渡的主体,被请求国有权决定引渡给任何一个可成为引渡主体的国家。其他选项不是惟一,因为被请求国有权决定引渡给其中之一。

7.答案:D

解析:“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罪不引渡”是关于引渡的两大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家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的犯罪。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作出决定,故C 不选。

8.答案:B

解析:有关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则:

(1)如果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义务,必须经第三国以书面明示接受,才能对第三国产生义务。

(2)当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时,原则上仍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是,如果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不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

(3)条约使第三国担负义务时,该义务一般必须经条约各当事国与该第三国的同意方得取消或变更。条约使第三国享有权利时,如果经确定原意为非经该第三国同意不得取消或变更该项权利,当事国不得随意取消或变更。

9.答案:C

解析:根据近几年的司法考试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有关外空方面的知识点似乎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本题不难,但是由于其考察的角度是以往试题没有考察过的,因此希望学员在复习时注意。

10.答案:C

解析:《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必须符合国际法强行规则。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与该规则抵触者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并终止。

11.答案:A

解析:国家主权豁免相关规则可以概括为如下:(1)实践中,国家主权主要表现在司法豁免方面,可以概括为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执行豁免三层。(2)国家豁免权可以通过明示和默示的方式自愿放弃,明示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他正式文件或声明等明白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放弃豁免,默示方式通常是指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行为表示放弃豁免而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包括作为原告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等。放弃一项豁免或一个特定诉讼的豁免不意味着放弃另一项豁免。(3)国家在外国领土内从事商业活动本身不意味着豁免的放弃,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做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要求外国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

12.答案:A

解析:国际刑事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之前设立的东京法庭、前南法庭、卢旺达法庭等都是临时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管辖的罪行是: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以及侵略罪。其行使管辖权的条件是:所涉一方或多方是缔约国;被告人是缔约国国民;犯罪是在缔约国境内实施;一国虽然不是缔约国但决定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在其境内实施的或由其国民实施的一项具体犯罪的管辖权。

13.答案:B

解析:差别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不同的待遇。前者一般是指给予外国公民或法人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少于本国公民或法人,但也包括有些时候给予外国人的优惠待遇,如税收减免。后者是指基于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给予某些国家的待遇比其他国家更优惠。国际法承认上述差别待遇,但禁止基于宗教种族等原因的歧视待遇。

14.答案:C

解析:国书是证明被任命的人为派遣国国家元首或外交部长向接受国国家元首或外交部长派出的外交使节的正式文书。任使馆馆长的外交代表应持其国书赴任。大使和公使级馆长的国书由国家元首签发。代办级馆长的国书(委任书)由外交部长签发。

使馆馆长职务的开始一般按照双方协议或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进行。在我国,使馆馆长正式递交国书的日期为其在华执行使馆职务的开始日期,使馆其他人员职务以其到达接受国担任使馆职务为开始。

15.答案:B

解析:国际损害行为责任是指国际法律责任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中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其性质属于损害赔偿责任。在民用核领域,该责任由国家和经营人共同承担。依据1962年《核动力船舶营运人双重责任公约》和1963年《维也纳核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公约》,营运人必须根据登记国的规定投保一定数额的核事故险,同时国家需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且在营运人保险额不足以赔偿损失的情况下在规定的限额内给予赔偿。故本题答案应为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6.答案ABCD

解析:对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根据民事立法的规定,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抵触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直接适用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民商事国际惯例在我国起补缺作用,并且其适用不得损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

17.答案ABD

解析:一般而言,保留经过另一缔约国的反对时,不妨碍条约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除非反对保留国表示反对条约在两国之间生效。一国表示同意受该条约的拘束而附有保留的行为,只要至少一个缔约国同意接受该保留,就成为有效。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不反对条约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内容在保留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在保留国和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之间,按照原来的条约规定,无论未提出保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另一缔约国的保留。

18.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外交保护的相关问题。外交保护是指乙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以该外国法律得不到救济的时候,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者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者国家的利益。进行外交保护要求三个条件:其一,本国公民在外国因该国国家不当行为而受损害;其二,本国国民从受害至外交保护完毕须保持本国国籍不能变化,即“国籍连续”原则;其三,本国国民须先用尽当地救济。外交保护是在国家之间进行的,无论国民是否申请,国家都可以根据有关情况作出行使或者不行使外交保护权的决定。一般引起外交保护的事项有下列几项:(1)国民被非法逮捕或者拘禁;(2)国民的财产或者利益被非法剥夺;(3)国民受到歧视性待遇;(4)国民被“拒绝司法”等情况。

19.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从事外空活动的责任。根据《外空条约》的规定,国家从事外空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任何国家对外层空间的探索都应当是为了全人类谋取利益;任何国家不得将外层空间据为已有;任何国家都不得在外空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以及进行军事演习,也不得在外空某天体上装备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核武器;救援宇航员原则;国际责任原则,即对于本国政府或者非政府团体的外空活动或者物体对其他国家造成的损害,国家应当承担,对其参加国际组织的外空活动承当共同责任

20.答案ABCD

国际刑事法院作为对各国国内司法制度的补充,其管辖范围限于发生在规约生效后的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侵略罪等几大类,在符合ABCD四种条件之一的,国际刑事法院即可行使管辖权。

21.答案:ABD

解析: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紧追可以追入公海继续进行,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当被紧追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应立即停止紧追。

22.答案:ABCD

解析:现代国际实践中产生了新的领土变更方式或方法,如殖民地独立和公民投票。殖民地独立方式是指由于殖民地人民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从前殖民地国或宗主国独立出来成立新国家或加入其他国家而带来的领土变更。本题中的C、D就是此种情况。其中D中印度以武力方式收回被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地区并不违反国际法中“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因为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并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殖民地以武力独立就是其中被允许的。另一新方式公民投票,是指有关国家在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条约或国内法规定,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对某些有争议地区的归属进行表决。本题中A、B即是此种情况。

23.答案:ABC

解析:A选项选中,是因为签订政治性条约,这个缔约行为本身构成甲国对乙国的默示承认。B,接受领事的行为构成

默示承认。C,正式投票支持承认对象加入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构成了默示承认。D,除非明确表示,否则共同参加国际会议或者国际条约并不构成承认。

24.答案:ABCD

解析:国际环境法的相关条约内容是近年考试的一个热点,本题所涉及的两个公约同样具有可考性,所涉及到的四个选项是关于这两部条约的主要规定。

25.答案:ACD

解析:永久中立的地位是根据国际条约确立的,它在平时和战时都必须履行其永久中立国的义务,不得任意选择或放弃其地位。中立国对交战国不应给予援助,不仅不能直接参加战斗,也不能为交战国提供军队、供给武器、弹药等,也不能允许外国军队过境。此外,也不能与它国订立防御协定、同盟条约,不得允许在其境内设立军事设施。

26.答案:BD

解析: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领空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处于国家主权之下。外国军用飞机进入一国领空须经该国同意,否则,将构成国家不当行为,承担国际责任。本题中甲国军用飞机进入乙国领空是由于风暴偏离正常航行轨道,属于不可抗力。基于不可抗力属于国际责任中排除不当性的情况,甲国此行为不够成国家不当行为,不负国际责任。

27.答案:BCD

解析:反报和报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反报针对的是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采取的措施,而报复针对的是违反国际法的措施,而本案中显然甲国的行为不违反国际法,所以BD不正确,而对于反报措施是不必承担国际法律责任的,所以C选项也不正确。

28.答案:AC

解析:根据法院规约,有三类国家可以作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1)联合国的会员国;(2)非联合国的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3)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但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保证执行法律判决及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作为诉讼当事国,这三类国家的地位是相同的。国际组织、法人或个人都不能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所以,B、D项不能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本题的正确选项应当为A、C项。

29.答案ACD

解析:战争的定义包括:战争是国家之间的行为,是一种法律状态。广义上还包括反对殖民统治的战争和非国际武装冲突的国内战争。战争是武装冲突的结果,但武装冲突并非战争。所以本题应选ACD。

30.答案ABD

解析:战争开始后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包括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处在敌国领土上的人员地位的变化,但并不影响交战国的国际组织中关系的变化,故应选ABD。

国际法部分

1.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2005年试卷一第29题单项选择)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考点】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国家责任

2.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针对本案和法院的判决,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试卷一第92题不定项选择)

A.一切国际条约均不得直接作为国内法适用B.《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可以视为中国的法律渊源C.《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不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院的判决违反了"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法院在判决时不应同时适用

【考点】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法的渊源、司法原则

3.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2002年试卷一第57题多项选择)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九天考资https://www.360docs.net/doc/ad15507573.html,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考点】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

4.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2002年试卷一第55题多项选择)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

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

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

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考点】不干涉内政原则

5.今年是联合国秘书长的换届年,联合国将依据《联合国宪章》选举产生新任秘书长。根据《联合国宪章》,对于秘书长的选举程序,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06年试卷一第29题单项选择)

A.由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关于程序性事项的投票程序,直接表决选出秘书长

B.由联合国大会直接选举,大会成员2/3多数通过

C.由安理会采取实质性事项表决程序推荐秘书长候选人,经联合国大会以简单多数表决通过

D.由安理会采取程序性事项表决程序推荐秘书长候选人,经联合国大会表决获2/3多数通过

【考点】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程序

6.甲、乙两国为陆地邻国。由于边界资源的开采问题,两国产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战火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甲、乙均为联合国成员国。针对此事态,如果拟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停火和稳定局势,那么,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6年试卷一第31题单项选择)

A.只有甲、乙两国中的任一国把该事项提交安理会后,安理会才有权对该事项进行审议

B.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若获得全体理事国中1/2多数的同意,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该决议即被通过

C.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任何一国投弃权票,不妨碍该决议的通过

D.只有得到甲、乙两国的分别同意,安理会通过的上述决议才能对其产生拘束力

国际法期末试题

国际法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庇护权属于( ) A.请求庇护的个人 B.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 C.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2.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宪章》 C.《国际法院规约》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原则源于( ) A.国际道义 B.善良原则 C.主权自限 D.条约必须遵守 4.航空器的国籍是( )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 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 D.机长的国籍 5.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国籍行使的刑事管辖原则称作( )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 6.引申出国家司法豁免权的法律原则是( ) A.一国不得干涉他国事务 B.国家间应互相尊重 C.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 D.国家司法独立 7.《联合国宪章》规定负责条约登记的机关是( ) A.秘书处 B.安理会 C.经社理事会 D.国际法院 8.国际环境保护实行的原则是( ) A.差别待遇 B.优惠待遇 C.特殊待遇 D.公平待遇 9.《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 ) A.为全人类的福利和利益 B.为航天技术所有国的利益 C.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为发展外空技术 10.根据《条约法公约》第51条的规定,使条约无效的情况有( ) A.条约未经批准 B.条约规定与缔约国国内法冲突 C.条约规定涉及第三国利益 D.条约是在对缔约代表实施强迫的情况下缔结的 11.采取防止陆源污染的措施者主要是( ) A.联合国 B.沿海国 C.可能被污染的受害国 D.渔业大国 12.《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自然资源的权利性质是( ) A.管辖权 B.占有权 C.管制权 D.主权权利 13.《联合国宪章》关于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原则规定在其( ) A.序言 B.第1条 C.第2条 D.第7章各条 14.《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领海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 A.6海里 B.12海里 C.24海里 D.200海里 15.通航边界河流,若无边界条约规定,其界线一航应划在( ) A.河床中心线 B.航道中心线 C.对方河岸 D.本国河岸 1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我国缔结的条约与我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时,应适用( ) A.我国法律 B.该项条约 C.我国法律或该项条约,视情况而定 D.有关民事政策

2018年司法考试《国际法》模拟习题答案四

2018年司法考试《国际法》模拟习题答案四2018年司法考试《国际法》模拟习题答案四 1,关于毗连区的法律地位,正确的说法是(). A.毗连区与领海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B.沿海国对毗连区享有主权 C.沿海国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 D.在沿海国设立专属经济区时,毗连区就成为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答案:CD 【解析】毗连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毗连区不是沿海国领土,沿海国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沿海国只是在毗连区范围内行使有关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方面的管制;沿海国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 毗连区的其他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在沿海国设立专属经济区时,毗连区就成为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但又区别于专属经济区,因为沿海国可以在毗连区范围内行使有关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方面的管制,而在24海里以外的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是无权执行上述法律和规章的. 2,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B.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权利 C.指定海道和实行分道航行 D.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

答案:ABD 【解析】专属经济区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新区域,其法律特征如下:(1)既不是公海,也不是领海,是一个独立的海域;(2)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不拥有领土主权,只享有公约规定的某些主权权利.(3)沿海国对在该区域内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拥有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和与此相关的某些管辖权,由此对其他国家在该区域的活动构成一定的限制.(4)专属经济区不是沿海国本身自然存在的权利,需要国家以某种形式宣布建立并说明其宽度.(5)专属经济区的制度不影响其上空和底土本身的法律地位.AB均为沿海国的经济主权权利,D是沿海国特定的管辖权.C与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自由航行,飞越权利相冲突,不应选之. 3,甲国为沿海国,但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也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过任何活动.现乙国在甲国不知晓的情况下,在甲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对此,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A.乙国的行动非法,应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责任 B.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乙国行为合法 C.乙国行为合法,因为甲国从来没有提出过有关大陆架的主张 D.乙国行为合法,因为甲国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或有效占领答案:BCD 【解析】大陆架是指在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法律特征是:(1)不是沿海国领土,但国家再次享有某些排他性的主权权利.(2)沿海

国际法考试重点简答题

国际法考试重点简答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考点一 国际法律体制和国际法律制度的简称。 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3.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各国之间的协议。 考点二 国际社会所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共同点:国际法基本原则也属于强行法的范畴 区别:强行法规则并不必然包含全局性、普遍性的特点 考点三 同意自卫反措施不可抗力危难紧急情况 考点四 1.国家机关的行为 2.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使节的行为 3.国家官员的行为

4.经授权行使政府要素的实体行为 5.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6.越权或违背指示的行为 7.叛乱运动或其他运动的行为 8.经一国确认并当作其自身行为的行为 9.私人行为 考点五 引渡指一国应有管辖权的他国的请求,依据国际法和被请求国的有关规定,将犯有可引渡之罪而被他国通缉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进行审判或惩罚。 特征 1.引渡的内容是一国将在该国受到他国通缉的人送交他国审判或惩处 2.引渡是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行为 3.引渡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规定 4.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必须对所请求的事项具有刑事管辖权 5.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犯有可引渡之罪的人 一般原则 1.双重犯罪原则(相同原则):引渡所涉对象的行为只有依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法律均构成犯罪丙应受刑罚处罚时,才能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3.专一原则(同一原则、罪行特定):指请求国对被引渡的人,只能就引渡请求书中所指控的罪行进行追诉或处罚。

国际公法历年试题

国际公法试题 1.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 )。A. <<联合国宪章》 2. 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标准之一是(DD. ((日内瓦公约》 3. 一个国家准许外国人离境的条件,首先是该外国人必须已经)。 B. 履行了当地的义务 4. 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D. ((南极条约》 5.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通过制度 6.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1903 年 7. ((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使用中"的界定是( )。B.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 小时止 8. 以下哪类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 )A. 使馆的外交人员 9. 在传统国际法理论中.一国对他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限制商品进口的行为,引起他国的行为,是一种合法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B. 反报 10.国际法院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的意见是)。A. 咨询意见 L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弘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2. 联邦国家属于( )。 B. 复合制国家已被保护国 3. "归化"是指通过( )程序取得国籍。c. 申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 5.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成功飞离地面的载人工具是( )。B. 热气球 6. ((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使用中"的界定是( )。 B. 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 后24 小时止 7。我国条约缔约权由( )行使。A.国务院 8. 没有签署条约的国家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是( )。A. 如人 9.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的保留方式是( )。B.书面 10.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区域内国际争端时,采取执行行动之前,须经( 忖lt 准。 B. 联合国安理会 1.最早将西方国际法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是( )。B. 丁题良 2. 联邦国家属于( )。B. 复合制国家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 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c.政治 4. 一国依条约同意为另一国的利益而不在其国境上的特定地点建立军事要塞,这种对领 土主权的限制称为)。B. 国际地役 5. 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C. 美国总统杜鲁门 6.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 项,由( )专属管辖。c.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 7. 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B. 武官 8.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C. 51 个 9.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D. 安理会 10. 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D. 倪征噢1. 18 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B.边沁 2. 联邦国家属于( )。B. 复合制国家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 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C. 政治 4. 一国依条约同意为另一国的利益而不在其国境上的特定地点建立军事要塞,这种对领 土主权的限制称为( )。B.国际地役 5. 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c.美国总统杜鲁门 6.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 事项,由( )专属管辖。C. 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 7. 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B.武官 8.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C. 51个 9.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D. 安理会 10. 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 D.倪征( 日+ 奥)( y u 三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 1 1.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 国际法主体的增加 B. 国际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扩大 c.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新变化D. 国际法的全面系统编寨 12. 甲国和乙国合并成为丙国,则下列选项中属于丙国政府应该继承的债务的有( )。 A. 甲国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B.甲国政府关于甲国南方省水利项目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13. 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A. 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困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侵害 B. 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 有所在国的国籍 D. 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14.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 )。 A. 公民和政治权利 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C 民族自决权D.环境权 15. 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A. 提出引渡请求 B. 被请求国的审查 c.引攘的执行

国际法历年论述题

1、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P33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且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其特征有: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以上特征决定了国际法基本原则还构成了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即属于国际强行法范畴。 国际强行法是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接受并认为不得背离的法律规则,这样的规则只能由以后具有同样性质的强制性法律规则才能更改。其特征有:1、国际社会全体接受;2、公认为不许损抑;3、唯有以后具有同样强制性质的规则才能予以更改;4、与强行法相抵触的条约均属无效。 对照强行法的概念不难看出,国际法基本原则完全具备强行法的特征,因而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不能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基本原则对国际法的一切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而有的强行法规范只是某一特定国际法领域的具体规则。 2、论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54(简答题) 一、国家的基本权利列为四项: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1、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独立自主和不受干涉是独立权的两个特征。 2、平等权是指各个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的权利。 3、自卫权是指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权利。广义的自卫权(又称“自保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国家平时进行国防建设的权利即国防权。2)国家在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实施单独的或集体的武装自卫行动的权利,这是狭义的自卫权概念。 4、管辖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指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二、国家承担的基本义务有: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尊重人权及基本自由,等等。 3、试述国家豁免原则的发展。P65 (1)国家豁免是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一项国际法规则。由于所有的主权国家都是平等的,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另一个国家主张管辖权,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享有豁免权; (2)19世纪末按照国家豁免原则,国家的一切行为和财产均免受外国法院的司法管辖,这称为“绝对豁免原则”。根据该原则,国家在外国法院的诉讼中可以对自己所有的行为援引管辖豁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逐渐采用有限豁免原则。国家传统上所从事的政治、外交以及军事行为可享受豁免,而经济、贸易等原来主要由私人或法人从事的行为则不能享受豁免; (4)2004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方式确立了限制豁免原则,随着《公约》的通过和开放签署,限制豁免原则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该原则将成为国家豁免立法的发展趋势。

2007-2015年国际法司考真题单选及解析

国际法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07-14年】: 【2007年】6个 29.甲国1999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朗曼逃到乙国。甲国法院缺席判决朗曼10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朗曼,执行判决 B.乙国可以给予朗曼庇护 C.乙国有义务给予朗曼庇护 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朗曼逮捕并移交甲国 30.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 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 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 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 31.中国人姜某(女)与甲国人惠特尼婚后在甲国定居,后姜某在甲国生下一女。根据我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姜某之女出生时未获其他国家国籍,可以获得中国国籍 B.姜某之女一出生就无条件获得中国国籍 C.如姜某之女出生时已获得甲国国籍,她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国籍 D.姜某之女出生地在甲国,因而不能获得中国国籍 32.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和我国有关法律,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何者优先适用

00247国际法2015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法试卷 (课程代码 0024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国际法规范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的是 A.维和部队的强制措施 B.国际组织的制裁措施 C.国际司法机构的强制执行 D. 受害国的自助措施 2.国家在涉及下列事项的诉讼中可以援引管辖豁免的是 A. 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国政府船舶 B.与政府行使权力紧密相关的雇佣合同C.商业交易 D.财产的所有、占有和使用 3. “光华寮案”涉及中国的 A.条约继承 B.财产继承 C. 债务继承 D.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权继承 4. 外国人可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A.诉权 B.选举权 C.担任公务员的劳动权 D.参军入伍的权利 5.我国对外国人给予庇护的情况是 A.请求进入外国驻中国使领馆避难 B.因犯有破坏和平罪请求在中国居留 C.因政治原因请求进入中国驻外国使领馆避难 D. 因政治原因请求在中国境内避难 6.边境条约一般都赋予边境居民享有进出国境的特殊便利是 A.大宗货物买卖 B.探亲访友 C.执行公务 D. 观光旅游 7.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大陆架主张重叠时,中国坚持的划界原则是 A.200海里原则 B. 中间线原则 C.等距离原则 D.公平原则 8.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若已有条约建立其通过制度,则适用 A.过境通行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特殊公约制度 D.一般公约制度 9.作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之组织法的是 A.《巴黎航空公约》 B.《芝加哥公约》 C.《海牙公约》 D.《东京公约》 10. 外交团

国际法 期末复习资料

一、现代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重要主体 (三)其他国际法主体 1、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2、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 叛乱团体(insurgent body)是指一国内反抗政府或进行起义的团体。 交战团体是指一国内为政治目的而向本国政府发动内战的交战团体。 3、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战争中,人权中是)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一)一元论 1、国内法优先说 主张国际法从属于国内法。 2、国际法优先说 主张国内发从属于国际法。 (二)二元论 主张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种绝对不同的法律体系,完全分离,不相逾越,也无冲突的可能。 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以立法的先后时间来决定适用。 (三)联系论 主张国际法与国内法应该是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的,而非互相排斥和对立的。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 它有两方面特性: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这是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第一项原则。 主权的基本内容。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2.各民族平等及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 3.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 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方法予以解决,任何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办法来解决争端,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5.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原则。 6.依照宪章进行国际合作原则。 7.诚意履行宪章所负义务原则。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三个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共同倡导的一组系统的国际法原则体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互不侵犯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和平共处原则 五、国家的要素和基本权利 (1)固定的居民 (2)确定的领土 (3)政府 (4)主权(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 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 B.1968年的《营救协定》 C.1972年的《责任公约》 D.1979年的《月球协定》 11.下列选项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情况是B

法学 国际法 考试要点 8

名词解释: 一、law-making treaty 课本14页 二、recognition de facto 课本49页 三、universal jurisdiction 课本69页 四、Restrictive immunity 课本78页 五、reservation 课本103页 六、right of pursuit 课本131页 七、the continental shelf 课本127 八、right of derogation克检权 1、In time of public emergency which threatens the life of the n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which is officially proclaimed, the States Parties to the present Covenant may take measures derogating from their obligations under the present Covenant to the extent strictly required by the exigencies of the situation, provided that such measures are not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other obligations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 not involve discrimination solely on the ground of race, colour, sex, language, religion or social origin. 2、No derogation from articles 6, 7, 8 (paragraphs I and 2), 11, 15, 16 and 18 may be made under this provision. 3、Any State Party to the present Covenant availing itself of the right of derogation shall immediately inform the other States Parties to the present Covenant,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of the provisions from which it has derogated and of the reasons by which it was actuated. A further communication shall be made, through the same intermediary, on the date on which it terminates such derogation. 九、two-tier liability system双梯度责任制 1、strict liability:For damages arising not exceeding 113,000 Special Drawing Rights(1SDR =0.888671g ) for each passenger, the carrier shall not be able to exclude or limit its liability. 2、Presumption of fault:The carrie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damages arising exceed for each passenger 113,000 Special Drawing Rights if the carrier proves that: (a) such damage was not due to the negligence or other wrongful act or omission of the carrier or its servants or agents; or (b) such damage was solely due to the negligence or other wrongful act or omission of a third party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解答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解答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C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A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 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 B.1968年的《营救协定》 C.1972年的《责任公约》 D.1979年的《月

国际法考试重点(简答题)

考点一 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律体制和国际法律制度的简称。 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3.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法效力的依据各国之间的协议。 考点二 基本原则的特征 1.国际社会所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与强行法的关系共同点:国际法基本原则也属于强行法的范畴 区别:强行法规则并不必然包含全局性、普遍性的特点 考点三 解决国家行为不法性的情况同意自卫反措施不可抗力危难紧急情况 考点四 行为可归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的情形 1.国家机关的行为 2.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使节的行为 3.国家官员的行为 4.经授权行使政府要素的实体行为 5.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6.越权或违背指示的行为 7.叛乱运动或其他运动的行为 8.经一国确认并当作其自身行为的行为 9.私人行为 考点五 引渡 引渡指一国应有管辖权的他国的请求,依据国际法和被请求国的有关规定,将犯有可引渡之罪而被他国通缉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进行审判或惩罚。 特征 1.引渡的内容是一国将在该国受到他国通缉的人送交他国审判或惩处 2.引渡是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行为 3.引渡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规定 4.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必须对所请求的事项具有刑事管辖权 5.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犯有可引渡之罪的人 一般原则 1.双重犯罪原则(相同原则):引渡所涉对象的行为只有依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法律均构成犯罪丙应受刑罚处罚时,才能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3.专一原则(同一原则、罪行特定):指请求国对被引渡的人,只能就引渡请求书中所指控的罪行进行追诉或处罚。

国际法试题及解答

导读: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C],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12.国际法效力的根 一、单项选择题 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 A.善意原则 B.国际道义 C.条约必须遵守 D.主权平等[C] 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 A.领域管辖 B.国籍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A] 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 A.有效统治原则 B.托巴主义 C.威尔逊主义 D.艾斯特拉达主义 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 A.确认 B.放弃 C.冻结 D.重申 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C.联合国秘书长 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 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 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 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 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 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 A.享有无害通过权 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C.享有“两项自由” D.享有“五项自由” 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 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 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 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 D.所有海域 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

国际法的基础

名词解释 1国际法的渊源是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或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国际法中证明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并普遍适用的规则已经存在的证据和表明这种规则效力的法定形式。 2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构成国际法律基础的法律原则。 3国家承认的是指即存国家对新产生的国家给予认可、接受,并愿意与之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行为。 4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领土的国际关系所付的责任,由别国取代。即由于出现了国家领土的变更事实,而使与变更领土相关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从被继承国转移给继承国。 5国家责任是在国际法上,一国对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称之为国家责任。 6国际不法行为是引起国家责任的最主要的形式,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包括:1、该行为违反了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或者违反了国际法;2、该不法行为应当视为国家的行为 7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安全和良好秩序的条件下,迅速地连续不停地通过领海而无需事先通知或取得沿海国的许可。 8条约的保留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在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单方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于摒弃或更除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或国际组织适用时的法律效果。 9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具备国际法所要求的有效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国际法上的无效制度在原理上同国内法上的无效合同制度极其相似。 —国际法的基础 1国际法产生的前提:国家的存在。即主权国的存在,能够独立的享有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 2国际之间的交往是国际法存在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国家自从有了相互的联络、交流,才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以及联合与合作。 3国家之间交往的内在需要:建立一种秩序。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摩擦无不围绕着各种利益纷争:领土的划分,资源的掠夺、瓜分以及共享,相互的援助与扶持等等。纵观国际法的发展史,即是人类经济、政治发展史,人类的战争史、文明史。人类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人类。为了追寻一个更大的共同利益,为了能在一个相对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得相互的更多的帮助与互益,各文明国之间需要建立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迫切需要国际法,即能约束各国行为的普遍的国际规范、原则来构建。

国际公法历年试题

国际公法历年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每题2分,共20分) 1.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称(D)。 A.国际运河 B.界河 C.多国河流 D.国际河流 2.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D)。 A.联合国大会 B.国际法院 C.托管理事会 D.安理会 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C)。 A.将月球据为已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4.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在(A)。 A.1903年 B.1783年 C.1918年 D.1957年 5.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实行(A)。 A.登临检查 B.武力攻击 C.紧追 D.诉讼 6·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B)。 A·1907年海牙和平公约B.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D.1968年日内瓦公约 7·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B)。 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 8.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A)。 A·认证条约约文B.保留C·修正D.终止实施 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A)。 A.《联合国宪章》 B.万隆会议最后文件C·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D.《给予殖民地人民独立宣言》 10.各国在大陆架上有(B)。 A·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B.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C开发资源自由D.建立法律之自由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弧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个2分,共10分) 1.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国际法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组织的决定或决议、一般法律原则、国际司法裁判 联合国国际宪章七项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各民族平等及自决原则、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原则、通过宪章进行国际合作原则、诚意履行国际宪章所负义务原则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包括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外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国家,其他主体包括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国际法上的承认方式(一)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二)法律上的承认(承认方给予被承认方一种表示愿意与之全面交往的永久的正式承认)和事实上的承认(承认方给予被承认方一种愿意与之交往的暂时的非正式承认)(三)单独承认和集体承认 承认是一种政治法律行为,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和法律后果 法律上的承认效果:(1)实现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为建立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奠定基础(2)承认并尊重被承认国的法律和法令的效力(3)承认被承认国的国家及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 不承认原则: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或情势不得予以承认, 国家继承是指一国由于领土的变更的法律事实,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转移给他国。 与主体资格相关联的条约不继承(新独立国家)政治性的条约不继承(同盟、共同防御、仲裁)经济性条约平等或者不平等选择继承 政府继承是指一国由于革命或者政变导致的政权更迭,旧政府代表国家所承担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新政府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 国家的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主权、政府 国家的类型:单一国和复合国、独立国和附属国、永久中立国

历年司法考试真题考点总结-国际法

1.联合国大会对于联合国组织内部事务通过的决议对于会员国具有拘束力;对 于其他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2.联合国大会表决实行会员国一国一票制。 3.对于一般问题的决议采取简单多数通过;对于重要问题决议采取2/3多数通 过。实践中也常常采取协商一致方法通过决议。上述重要问题包括: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相关的建议,安全理事会、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中需经选举的理事国的选举;新会员国接纳;会员国权利中止或开除会籍;实施托管的问题;联合国预算及会员国应缴费用的分摊等。 4.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具有广泛的职权,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或联 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但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除外。 5.《引渡法》第十条规定,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 出。 6.《引渡法》第十五条规定,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请求国应当作出互惠 的承诺。 7.《引渡法》第十六条规定,外交部收到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后,应当对引 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节和引渡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件等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 8.根据转引渡需经原引出国同意原则,如果引渡国打算将被引渡人转引给第三 国,则一般应经原引出国的同意。 9.国际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既存国家对于新国家、新政府或其他事态的出现,

以一定的方式表示接受或同时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国际法中并没有对承认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国际实践中有明示和默示两种:(1)明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包括通过正式通知、函电、照会、声明等方面表述,也包括在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国际文件中进行明确表述。(2)默示承认形式是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主要包括:与承认对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与承认对象缔结正式的政治性条约;正式接受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一般也被认为是一种默示承认。但是,除非明确表示,下列行为一般不认为构成默示承认: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对于外国的某个地区或实体给予某类司法豁免权的安排等。 10.条约继承的实质是在领土发生变更时,被继承国的条约对于继承国是否继续 有效的问题。一般地,与领土有关的“非人身性条约”,如有关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灌溉等条约,属于继承的范围;而与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所谓“人身性条约”以及政治性条约,如和平友好、同盟互助、共同防御等条约,一般不予继承。但这并不排除有关国家达成协议或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来决定或解决条约的继承问题。 11.联合国会员国缔结的条约应当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否则联合国机构不得援 引,不登记不影响效力。 12.安理会表决采取每一理事国一票。对于程序事项决议的表决采取9个同意票即 可通过。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

国际法基础理论问题——总论

; 国际法渊源独立的渊源条约国际习惯: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辅助资料国际组织的决议司法判例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学说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一元论和二元论、纳入和转化、中国实践条约在中国国内的适用直接适用、优先适用(民商事领域)与相关国内法并行适用:如特权与豁免领域,国内法细化和补充条约须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如WTO诸协议例题: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B.国内法优于国际法 C.两者不存在谁优先的问题 D.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国家严格履行国际法,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问题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点、强行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由中印、中缅首倡。 3.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原则、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例题: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 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 C.甲国在靠近乙国的边境进行核试验并造成乙国的环境污染 D.甲国商船在公海上拦截一艘未悬挂船旗的船舶要求登临检查三、国际法的主体(一)范围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解放组织(二)国家 1.国家的要素和类型(判断哪些为国际法主体,哪些不是) 2.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自保、平等、管辖——四种管辖权及相互关系)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管辖权的冲突及协调 3.国家主权豁免(绝对豁免主义和相对豁免主义、豁免的放弃) 4.国际法上的承认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对新国家的承认(基于新国家的出现:合并、分离、分立、独立)对新政府的承认(基于革命或政变)、有效统治原则 5.国际法上的继承(基于领土的变更:合并、分离、分立、独立、部分领土转移)条约的继承:人身性条约和政治性条约、非人身性条约(领土边界、河流交通等)条约以外事项的继承——国家财产(两个原则:随领土的转移而转移、实际生存)、国家档案、国家债务(国家债务、地方化债务)例题: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