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1)主要用于抗感染的药物:

单味药:黄连、黄柏、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

复方:银翘解毒丸、黄连解毒汤等。

(2)抗寄生虫病药:

驱肠虫药: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南瓜子、石榴皮、鹤草芽;

抗阿米巴药:白头翁、鸦胆子等;

抗疟药:常山、甜茶、青篙等;

抗滴虫药:苦参、蛇床子等。

(3)抗肿瘤药:

主要有莪[é] 术、薏苡仁、山豆根、斑蝥、野百合、冬凌草等。

(4)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全身麻醉作用:洋金花;

有镇痛作用:延胡索、祖师麻、徐长卿;

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夜交藤;

有抗惊厥作用:天麻、牛黄等单味药和复方柴胡桂枝汤;

有解热作用:柴胡、黄芩、葛根等及安宫牛黄九;

有中枢兴奋作用:马钱子、五味子等。

(5)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局部麻醉作用:草乌、蟾酥、细辛等;

主要显示骨骼肌松弛作用:八角枫、锡生藤、轮环藤等。

(6)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药:黄花夹竹桃(包括成分黄夹甙)、铃兰(包括铃兰毒甙)、附子(包括去甲乌药碱)与福寿草等单味药以及生脉散、人参四逆汤等复方;

抗冠心病心绞痛药:丹参(包括丹参素)、川芎(包括川芎嗪)、赤芍、红花、桑寄生、益母草以及复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抗心律不齐药:苦参、常山、灵芝、槲寄生等;

降血压药:杜仲、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猪毛菜、罗布麻等,

升高血压抗休克药:枳实(包括其成分对羟弗林、N-甲基酪胺)、青皮等单味药及参附汤、生脉液、参麦注射液等。

(7)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有桔梗、艾叶、芸香草、矮地茶、满山红、金龙胆草等单味药及复方小青龙汤、复方灵芝等。

(8)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有山渣、麦芽、枳实、陈皮、佛手、乌药、鸡内金、吴茱萸等单味药及复方甘楞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还有重点作用于肝胆系统的茵陈蒿汤、茵陈胆道汤、胆道排石汤、复方大柴胡汤及清胰汤等。

(9)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有木通、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等单味药及五苓散、排石汤等复方。

(10)具有子宫兴奋作用及抗生育作用的药物:

有当归、红花、牛膝、蒲黄、益母草等单味药及具有抗孕激素活性的莪术复方。

此外,还有能终止妊娠的姜黄及抗生育药棉子提取物棉酚等。

(11)主要具有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

有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海藻、昆布、黄药子及对实验性甲状腺肿有一定作用的甲瘤丸;

有显示降血糖作用的地黄、知母、山萸肉、地骨皮等单味药及玉泉丸、玉女煎、八味丸等复方。

(12)主要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生血药:阿胶、当归、女贞子、鸡血藤等;

止血药:三七、槐花、白及、小蓟[jì] 、茜草、花生衣、侧柏叶、仙鹤草等单味药及云南白药、庐山止血粉、三七伤药片等复方;

降血脂:山碴、灵芝、泽泻、虎杖、决明子、何首乌等单味药及三黄泻心片、灵甙片等复方;

升高白细胞:人参、刺五加、千金藤等。

(13)能影响兔疫功能的药物:

促进免疫功能:人参、黄芪、刺五加、党参、灵芝、女贞子等单味药及龟龄集(酒及散)、复方灵芝、犀黄丸、参杞冲剂、玉屏风散等复方;

抑制免疫功能:大蒜、花椒、漏芦等。

(14)具有强壮作用的药物:

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灵芝、枸杞、麦冬、淫羊藿,蜂皇浆、冬虫夏草等单味药及龟龄集、四君子汤等复方。

(15)外用药物:明矾、补骨脂等外用药及一些具有抗真菌作用的单味药以及外用消痔灵等复方。

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功效、主治甚广。

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黄芩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主要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它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然很

敏感。黄芩还有降血压、镇静、利尿、保肝、利胆、抗过敏、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临床上用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急性菌痢、肾盂肾炎等,均可获良效。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痈吐脓(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肺脓疡),痰热喘咳。用于热毒疮疡时,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如《中国药物大全》提及的皮炎宁)。鱼腥草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亦可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热痢(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细菌性痢疾)。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白术(音:zhú)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其他名称】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应用】

1.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 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莪术é zhú又名:山姜黄、绿姜。篷莪荗、篷莪、蓬术、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山姜黄。【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1)破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2)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

3)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

4)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

煅牡蛎 - 功效

功效: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重镇安神,软坚散结。

应用:滑脱诸证(自汗,盗汗,尿频,带下,崩漏,遗精等),胃痛泛酸,心神不安,失眠,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

太子参:孩儿参,童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延胡索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应用】用于胸腹疼痛,肢体疼痛,疝痛,痛经。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药物入于煎剂。例如,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五味子: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

【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人参:棒棰、山参、园参、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1]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茯苓

【性味】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丁香【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性味归经】:辛,温。《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入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③《本草新编》:“丁香[1],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味辛,气温,纯阳,无毒。

入肾、胃二经,又走太阴肺脏。”

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呕吐者宜食;口臭者宜食。

忌: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川芎:Chuanxiong

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麦门冬、麦冬

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朱砂拌麦门冬等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

【药性说明】本品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

【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用途】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

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泻药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泻药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一、泻药的组成 泻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取自天然植物或动物的部分。以下是常见 泻药的主要成分: 1.大黄:大黄属于蓼科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等。 大黄具有泻下通便、消炎、解毒的作用。 2.芒硝:芒硝又称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盐。芒硝具有利尿通淋、退热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和热病。 3.甘草:甘草属于豆科植物,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甜素和甘草苷等。 甘草具有抗炎、催吐、润肺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炎、气管炎等疾病。 4.天麻:天麻属于兰科植物,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和天麻甙等。天麻具有 安神镇静、止痛、降血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症状。 二、泻药的功能主治 泻药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的作用,可以改善便秘、通便泻下等症状。以下是泻药常见的功能主治: 1.改善便秘:泻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促进食物在肠道 中的运输和消化吸收,从而改善便秘问题。对于轻度的便秘患者,泻药可以起到快速缓解的作用。 2.减轻水肿:一些泻药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减轻 体内水肿情况。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水肿等问题的患者。 3.解毒、消炎:一些泻药如大黄,具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 疗中毒和炎症相关的疾病。 4.缓解头痛、失眠:泻药中的天麻成分具有安神镇静、止痛的效果,可 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睡眠。 5.辅助治疗胃炎、气管炎等疾病:泻药中的甘草成分具有抗炎、润肺的 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胃炎、气管炎等疾病,缓解相关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泻药具有刺激性,长期大量使用会对肠道造成负担,可能导致 依赖性便秘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泻药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并注意加强肠道保健。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解析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解析中药,是我国古老的宝库之一。而其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更是令人惊叹。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带领读者揭开中药奥妙之谜。 一、化学成分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影响其药理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它们包含多个氮原子和一部分碳和氢,因此呈现出碱性。生物碱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如雌黄碱、金银花碱等。其中一些生物碱还能通过传统的提取方法分离出来,如金鸡纳碱和咖啡碱。 2.多糖 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中药中最常见的化学成分之一。多糖在人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保护肝功能、减轻炎症等。常见的多糖类化合物有灵芝多糖、酸枣仁多糖,茯苓多糖等。

3.苯丙素类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中药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它们包括黄酮类、异黄酮类等,能够有效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常见的苯丙 素类有大青叶内酯、芍药酸等。 二、药理作用 中药分为五味,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种味道,每种味道 都与不同的药理作用相关。 1.辛味 辛味的药物往往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有助于祛寒、解表、 发汗等。常见的辛味药材有花椒、生姜、荆芥、香附等。 2.甘味 甘味的药材含有多糖,常通过营养供给的方式促进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功能等。常见的甘味药材有人参、枸杞、茯苓等。 3.苦味

苦药味百忌身体不适。苦味的药物通常能够清热泻火、疏通肝胆等。常见的苦味药材有黄连、栀子、苦参等。 4.酸味 酸味药物含有柠檬酸、酒石酸等物质,常用于抗菌和凉血等功效。常见的酸味药材有酸枣仁、五味子、枸杞子等。 5.咸味 咸味的草药常被用于逐水湿、润肠通便等功效。常见的咸味药材有海藻、海带、枸杞等。 三、总结 中药的化学成分之复杂、药理作用之神奇,使得中药一直是世界的奇迹。然而,中药的应用亦需慎重。任何中药只有在正确的使用和剂量下才能发挥其功效。因此,在使用中药前,必须要了解其成分和药理作用,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和建议。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药领域中,人们常常使用天然药物来治疗疾病 和促进健康。这些天然药物往往包含一些常见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 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和医疗功效。本文将介绍一些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 学成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在天然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例如镇痛、抗肿瘤和抗炎等。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碱,存在于咖啡、茶叶和可可中,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另外,罂粟中的 吗啡也是一种生物碱,被广泛用于镇痛和麻醉。 二、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常见的多环多羟基化合物。它们具有 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黄酮 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癌的作用。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包 括大豆中的大豆黄酮、茶叶中的茶黄素和柑橘类水果中的柚皮素等。 三、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 活性。其中,萜类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备受瞩目。例如,紫苏中的紫苏醇具有抗炎作用,柠檬中的柠檬烯具有抗菌作用。 萜类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提取植物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和香料制作。

四、生物多糖 生物多糖是一类多糖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壁、组 织和分泌物中。生物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和抗氧化活性。例如,银耳中的银耳多糖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 生和功能。此外,蘑菇中的多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常被用作辅助治 疗癌症。 五、鞣酸类化合物 鞣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常见的多羟基苯酸类衍生物。它们具 有收敛、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和皮肤病。例如,栀子中的栀子鞣酸可以用于治疗牙龈炎和口腔溃疡。另外,丹参中的 丹参酮具有抗炎和抗凝血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六、挥发油 挥发油是一种具有强烈香气和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它们广泛存在 于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根部中,具有抗菌、镇痛和镇静的作用。薰衣 草和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常被用于芳香疗法,帮助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 质量。此外,薄荷中的薄荷脑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油,具有舒缓胃肠和 缓解头痛的作用。 总结: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多糖、鞣酸类化合物和挥发油。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天然药 物各种药理活性和医疗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了解

常见中药核心成分及药理作用2

绵马贯众 ①抗肿瘤、驱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不稳定,易水解---绵马酸类),②含挥发油也有驱虫活性。③抗病毒、抗菌:水提液与醇提物。 大黄 ①抗菌成分:游离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②泻下作用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双蒽酮苷为主:番泻苷A、B、C、D、E、F)作用最强。 何首乌 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防止动脉硬化和保肝作用:二苯乙烯苷化合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牛膝 ①抗肿瘤成分:总多糖,②免疫活性:牛膝肽多糖ABAB。 川乌 剧毒成分: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 附子 ⑴镇痛、抗炎、局麻:乌头类生物碱。其中中乌头碱为镇痛主要成分。 毒性比较:①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中乌头、次乌头胺)>醇胺类生物碱(不带酯键:乌头、中乌头、次乌头胺)。②生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⑵强心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甲猪毛菜碱。 白芍 ①解痉、镇痛、抗炎:芍药苷,②抗肝损伤作用:白芍总苷。 防已 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是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防己诺林碱(汉防己乙素)。 镇痛、抗炎、降压、扩冠及抗肿瘤作用: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肌松作用:总碱。延胡索 生物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等。 ①镇痛、镇静成分:延胡索乙素。②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苦参 根含20多种生物碱。生物碱及黄酮类均为活性成分。 抗肿瘤、升白细胞、抗炎、平喘、抗心律不齐、保肝等作用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 葛根 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葛根总黄酮---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降血压。葛根发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甘草 ①三萜类化合物:如甘草甜素,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②甘草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③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甘草酸水解后生成:18β-甘草次酸和2个分子葡萄糖醛酸。 黄芪 ①皂苷类成分,如黄芪甲苷、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 ②多糖类: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活性作用。 人参 多种人参类皂苷类化合物,须根中的含量较主根高,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尤以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显著,常用以评价人参质量,人参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胀瘤、抗溃疡、降低血糖等活性。 三七 ①含多种皂苷,和人参所含皂苷类似,有人参皂苷RB1等,三七皂苷R1-R6。 ②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三七素)。 白芷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1)主要用于抗感染的药物: 单味药:黄连、黄柏、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 复方:银翘解毒丸、黄连解毒汤等。 (2)抗寄生虫病药: 驱肠虫药: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南瓜子、石榴皮、鹤草芽; 抗阿米巴药:白头翁、鸦胆子等; 抗疟药:常山、甜茶、青篙等; 抗滴虫药:苦参、蛇床子等。 (3)抗肿瘤药: 主要有莪[é] 术、薏苡仁、山豆根、斑蝥、野百合、冬凌草等。 (4)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全身麻醉作用:洋金花; 有镇痛作用:延胡索、祖师麻、徐长卿; 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夜交藤; 有抗惊厥作用:天麻、牛黄等单味药和复方柴胡桂枝汤; 有解热作用:柴胡、黄芩、葛根等及安宫牛黄九; 有中枢兴奋作用:马钱子、五味子等。 (5)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局部麻醉作用:草乌、蟾酥、细辛等; 主要显示骨骼肌松弛作用:八角枫、锡生藤、轮环藤等。 (6)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药:黄花夹竹桃(包括成分黄夹甙)、铃兰(包括铃兰毒甙)、附子(包括去甲乌药碱)与福寿草等单味药以及生脉散、人参四逆汤等复方; 抗冠心病心绞痛药:丹参(包括丹参素)、川芎(包括川芎嗪)、赤芍、红花、桑寄生、益母草以及复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抗心律不齐药:苦参、常山、灵芝、槲寄生等; 降血压药:杜仲、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猪毛菜、罗布麻等, 升高血压抗休克药:枳实(包括其成分对羟弗林、N-甲基酪胺)、青皮等单味药及参附汤、生脉液、参麦注射液等。 (7)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有桔梗、艾叶、芸香草、矮地茶、满山红、金龙胆草等单味药及复方小青龙汤、复方灵芝等。 (8)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有山渣、麦芽、枳实、陈皮、佛手、乌药、鸡内金、吴茱萸等单味药及复方甘楞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还有重点作用于肝胆系统的茵陈蒿汤、茵陈胆道汤、胆道排石汤、复方大柴胡汤及清胰汤等。 (9)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有木通、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等单味药及五苓散、排石汤等复方。 (10)具有子宫兴奋作用及抗生育作用的药物:

中草药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中草药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在中医药中,草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们不仅包含许多有益的营养成分,而且拥有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包括多种化合物、酸、碱和多糖等。这些成分能够改善人体健康,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免疫力,甚至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因此,中草药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中草药中含有的成分 中草药包含许多不同的化合物,例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烷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等。这些物质有着各种不同的作用,在人体内可通过各种机制起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作用。 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存在于植物中。许多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 如紫锥菊、金银花、土木香、忍冬藤、半夏等。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防止感染和癌症的发生。此外,一些生物碱,如曲尼霉素和伯克逊碱,还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2.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草药中也很常见。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和增强细胞活力来减 缓衰老过程。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和素食子黄酮,具有保护视力、防止动脉硬化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功效。 3.苯丙烷类化合物 苯丙烷类化合物在中草药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成分,如石斛、淮山等。苯丙烷类 化合物具有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促进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此外,一些苯丙烷类化合物如基因酯可以改善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4.倍半萜类化合物 倍半萜类化合物在中草药中的含量也较高,如枸杞、人参等。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缓免疫系统的老化,预防血栓形成和调节心血管功能。二、中草药成分的作用机制 草药中的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一些中草药成分的作用机制。 1.调节免疫系统 生物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成分,它们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生物碱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内部生化过程,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达到免疫调节的目的。 2.调节内分泌系统 苯丙烷类化合物在中草药中的含量较高,它们可以刺激内分泌系统,让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更加稳定,从而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苯丙烷类化合物还可以增强人体对糖的代谢和利用,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 3.抗氧化 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减少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所带来的危害,从而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抗氧化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损伤、提高免疫力,使机体细胞更具抵抗力。 4.预防癌症 中草药中有一些化合物,如生物碱和黄酮等,被证实具有抗癌的作用。它们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恶化。此外,有研究表明,中草药还含有一些抗肿瘤成分,如β-葫芦素和鳖甲皂苷等,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大 众的青睐。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 的药物,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非常广泛。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 常见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一、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是常见的中草药,可用于消炎、解毒、解热等多种 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栀子苷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对人体有 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具有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 二、秦艽 秦艽又称青黛,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其 主要化学成分是赤芍酮、青黛素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生物碱 具有抗肿瘤、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此外,秦艽还 具有镇痛、抗炎、抗凝血等药理作用。

三、黄芩 黄芩是常用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其主 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栀子苷等。这些化合 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同时还能降低血糖、调节 免疫系统等。此外,黄芩还具有镇痛、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四、灵芝 灵芝是中药中的珍品,被誉为“长寿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 萜类化合物,包括青蒿素、麦角甾醇、甾体化合物等。这些化合 物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能降低血脂、预防肝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此外,灵芝还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镇静等药理作用。 五、丹参 丹参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单萜、二萜和酚酸 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I、II和脑苷等。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

血栓作用,可以降低血脂,预防血管性疾病。此外,丹参还具有镇痛、抗炎、解毒等功效。 结语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是非常广泛的,本文仅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天然药物。在使用天然药物时,需遵循中医理论,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各中药材主要有效成分及功效属性(来自论文)教材

各中药材主要有效成分及功效属性(来自论文) 2、冬虫夏草 成分:粗蛋白29.1% ~33% , 粗脂肪8.62%, 总糖13.94%~24.20%, 粗纤维 18.5% , 水分10.8%, 灰分8.64%。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类物质、甾醇、甘露醇、多糖等。 成分详解: 1)核苷类 最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目前已分离出的其它类核苷类物质还有腺膘呤、次黄膘呤、胸腺嘧啶、尿嘧啶、尿苷和脱氧腺苷等。是否含有虫草素报道不一,即使有也很低,不如蛹虫草。蛹虫草相比, 冬虫夏草中腺嘌呤和次黄膘呤的含量较高, 而虫草素、腺苷的含量较低。 2)甘露醇 重要质量指标。含量为7%~9%。大多存在于虫体中,且随子座发育的成熟而增加。 3)多糖 大多为半乳苷露聚糖。抗肿瘤(分子量大于1.6×104时),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提高小鼠血清中IgG(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 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和抗辐射作用等。(提高免疫力,抗辐射) 4)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反油酸含量为58.38%,亚油酸为19%。 5)环状缩羧肽 一种有价值的免疫剂及抗真菌剂。 生理活性作用 1)调节免疫力 实验证实对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2)抗肿瘤 多种成分共同行使抗肿瘤作用。 3)调节内分泌 体外细胞实验,雄激素样作用。小鼠灌胃,雄鼠血浆皮质醇含量增加,肾上腺胆固醇含量增加, 肾上腺增重。 4)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辅助改善睡眠) 5)调节心血管系统 扩张冠状动脉的功能, 可使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止血,抑制血栓形成等。 6)抗菌 体外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7)对呼吸系统 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 8)促进造血 9)抗病毒,护肝 冬虫夏草预防性给药对卡介苗+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10)辅助降血脂、降血糖,抗疲劳,抗氧化 3、西洋参 成分及详解: 1)皂苷 人参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 2)多糖 已分离出5种降血糖活性多糖 3)氨基酸 三七素(三七中主要活血成分) 4)脂肪酸类、挥发油等 5)黄酮 生理活性作用 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抗缺氧、抗疲劳,抗氧化,辅助降血脂、降血压,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抗利尿,增强免疫力,止血,抗血栓。西洋参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作用。 4、灵芝 成分 已分离得到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苷、氨基酸、甾醇、生物碱等多种成分。 1)灵芝多糖

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毒副作用

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毒副作用药品化学成分与毒副作用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药 品既是人类医治疾病和改善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有毒性的 化学物质。因此,正确使用药品需要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毒副作用,以便更好地避免药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一、常见药品及其化学成分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头痛、发热、风湿和关节炎等疼痛和炎症。阿司匹林的化学成分是乙酰水杨酸(ASA),它能够阻止环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2.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 是一种叫做羟基乙酸二丙酯的酯化物,它抑制体内的羟甲基戊二 酸还原酶,阻止胆固醇合成。

3.硫糖铝胶 硫糖铝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治疗药物。它的主要成分是铝稀硫酸,铝有收缩作用,可以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减轻胃肠胀气。 4.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是一种常见的退热、镇痛和消炎药物,化学成分为苯丙酸姬松酯。它能够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二、常见药品的毒副作用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副作用。此外,阿司匹林具有致敏和过敏反应,个别人还有呕吐、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2.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有肌肉酸痛、肌肉无力、腹泻和肝脏损伤等毒副作用。长期服用过量还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和肝细胞癌等。 3.硫糖铝胶 硫糖铝胶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刺激、腹泻、药疹等,长期过度使用还会导致铝中毒。 4.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的毒副作用包括黄疸、过敏性皮炎、癫痫等。长期使用还会影响胃肠功能和肝功能。 总之,了解药品化学成分和毒副作用是科学使用药品的基础。在使用药品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标准的用药方式和剂量,遵循医生的建议,减少药品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同时,减少不必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药物成分是指药物中起药效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影响 人体内的生理过程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常见药物成分包括非处方药、 处方药和中草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成分及其作用。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它能够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2.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一种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它能够补充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基础代谢率,提 高人体各项机能。 3.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处方药,属于他汀类药物,主要用 于降低胆固醇。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4.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钠离子。它能够维持体液的平衡,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5.氟哌酸:氟哌酸是一种处方药,属于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6.双氯芬酸:双氯芬酸是一种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 和抗炎作用。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炎症等症状。 7.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处方镇痛药,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它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痛觉和降低体温。

8.双香豆素:双香豆素是一种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它 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液凝固,减少血栓的形成。 9.当归:当归是一种中草药,主要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它具有活血 化瘀、调经止痛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10.人参:人参是一种中草药,主要用于改善人体的抵抗力和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它能够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总结起来,药物成分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成分,并按照指导剂量进行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提取的药物。这 些药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能够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探讨天然药物的作用。 一、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从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 长条件下,药材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某些常 见的药材,其化学成分已经被研究得非常透彻。以下是一些常见 药材及其化学成分: 1.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四磨汤甙,此外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 物和多糖等物质。 2. 青蒿 青蒿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其有效成分是青蒿素。青蒿素是 由青蒿中的一种植物酮提取而来,具有广谱抗疟的作用。

3. 当归 当归为党参科植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当归中含有多种挥 发油和己内酰胺等成分,可以调节女性生殖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4. 灵芝 灵芝是中草药中的珍品之一,主要由三萜类化合物、多糖、蛋 白质和氨基酸等成分组成。灵芝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抗 肿瘤等作用。 二、药理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在人体内发挥作用时,往往与某些生理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然药物的 作用方式,从而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的药 理作用机制: 1. 青蒿素 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疟原虫的酶活性、阻止疟原虫红细胞寄生、抑制寄生虫的DNA合成等多种方式,起到抗疟的作用。

2. 海藻多糖 海藻多糖具有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其中, 海藻多糖通过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促进 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3. 单宁类化合物 单宁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物中,在中草药中的含量尤为 丰富。单宁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作用。其中,单宁通过抑制DNA损伤和转化、减少癌细胞的生成、促进细胞凋 亡等机制,起到抗癌的作用。 4.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非常广泛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组织胺 的生成、减轻炎症症状、增强免疫力等,能够抗炎作用。 三、总结 天然药物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是对人体健康发 挥着积极作用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天然药物的深入研究,能够更

常见退烧药的成分及作用机制

常见退烧药的成分及作用机制退烧药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药品之一,它们被广泛用于治疗发热症状。本文将介绍常见退烧药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 一、布洛芬 布洛芬是非处方退烧药中最常见的一种成分,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一种。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镇痛、抗炎和退烧的作用。 具体来说,布洛芬通过抑制COX-1和COX-2酶,阻断前列腺素E2的合成。前列腺素E2是引起炎症反应和发热的主要物质之一。因此,布洛芬的使用可以降低体温,并缓解疼痛和炎症症状。 二、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另一种常见的非处方退烧药。它的退烧作用机制与布洛芬不同。对乙酰氨基酚被认为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发挥退烧效果的。 该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了热原性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恢复正常温度调节功能。这导致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与布洛芬不同,因此两者可以同时使用,以实现更好的退烧效果。 三、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是一种止痛镇痛药物,也常在退烧药中使用。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芳香族氨基酸羧酸脱羧酶的活性,干扰内源性镇痛物质γ-氨基丁酸的合成,从而起到退烧和镇痛的作用。 具体来说,氨基比林通过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羧酸脱羧酶,使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减少。这些神经递质在体内起到传递疼痛信号的作用,因此氨基比林的使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并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氨基比林有镇痛和退烧的作用,但它并不具有抗炎作用。因此,在炎症引起的发热情况下,氨基比林常常被与其他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总结: 常见的退烧药中,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起到退烧、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热原性中枢发挥退烧作用。而氨基比林则是通过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羧酸脱羧酶的活性,干扰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合成,从而起到退烧和镇痛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退烧药时应根据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选择适合的药物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中成药的成分

中成药的成分 一、中成药的概述 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制备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药物。中成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中成药的成分种类繁多,包括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以及辅料等。 二、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可以发挥治疗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1. 人参 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作用。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它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2. 陈皮 陈皮是一种常用的理气药,具有健胃消食、燥湿化痰的作用。陈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柑橘皮苷,它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3. 当归 当归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作用的中草药。当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当归内酯,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用。 4. 复方黄连素片 复方黄连素片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复方黄连素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连素,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三、中成药的辅料 除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外,中成药还包含一些辅料,这些辅料在制备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成药辅料: 1. 糖浆 糖浆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辅料,它具有保湿、增稠的作用,可以使中成药更易于服用和保存。

2. 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辅料,它具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流变性的作用。 3. 明胶 明胶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辅料,它具有胶凝作用,可以增加中成药的粘度,改善药物的口感。 4. 淀粉 淀粉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辅料,它具有增稠、吸附的作用,可以改善中成药的质地和稳定性。 四、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中成药的质量和疗效,需要对中成药的成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措施: 1.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用于分析中成药中的活性成分,确定其含量和 纯度。 2.薄层色谱法(TLC):用于鉴别中成药中的活性成分和辅料,判断其是否符 合质量要求。 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分析中成药中的活性成分和辅料,确定其含 量和纯度。 4.质量标准制定:根据中成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确保 中成药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五、中成药的应用范围 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成药的应用范围: 1.感冒咳嗽类:如感冒清热颗粒、葛根芩连汤等,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 道疾病。 2.消化系统类:如保和丸、胃痛宁等,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 病。 3.心脑血管类:如丹参片、益心康等,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脑 血栓等。 4.妇科类:如逍遥丸、四物汤等,用于调节女性内分泌、治疗妇科疾病。

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与作用 药品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们能够治疗疾病、减轻症状、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药品的化学成分对其作用起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介 绍一些生活中常见药品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也被广泛用作镇痛药。它的化学名为乙酰 水杨酸,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预 防心脑血管疾病。 2.氨茶碱 氨茶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它的化学 名为3,7-二甲基氮杂二环[3.3.1]庚烷-1,2-二酮。氨茶碱通过扩张支气 管平滑肌,促进呼吸道通畅,缓解哮喘症状。 3.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它的化学名为2,2- 二氯-1-(4-硝基苯基)-乙酸乙酯。氯霉素通过抑制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 性细菌的生长,阻断其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4.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用于治疗癫痫发作和防止癫痫复发。它 的化学名为丙戊酸钠。丙戊酸钠通过增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 的作用,从而抑制神经传递过程,达到控制癫痫的效果。 5.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是一种常见的降低胃酸的药物,一般用于治疗胃溃疡、胃酸 倒流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它的化学名为N-甲基-N-(2-[(4-亚甲基-3-硫 代吡啶-2-基)甲基]-1H-吲哚-4-基)甲酰胺。雷尼替丁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从而减轻胃痛和胃酸倒流的症状。 6.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维生素,也被称为抗坏血酸。它的化学名为 L-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 损害,提高免疫力,保护细胞,预防坏血病,帮助维持牙龈健康和协助铁 元素的吸收等。 7.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退烧药,适用于发烧和轻度疼痛。它的化 学名为对乙酰氨基苯酚。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抑制前 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疼痛、退烧和镇静。 8.马来酸曲美布汀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用于缓解轻到中度疼痛的药物,常见于感冒感炎、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它的化学名为(1S,2R)-2-[(3S,4R)-4-(2-氨乙基)-3-甲氧基-2-氢氧化成孔菌色原K先体反式]环丙烯-1-羧酸。马来酸 曲美布汀通过作用于神经突触,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总结起来,以上提到的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对各种疾病和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和不当使用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

中药的有效成分举例

中药的有效成分举例 一、中药的有效成份 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糖苷类、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三萜类、甾体类、生物碱、鞣质等,这些成分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比如糖苷类多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按肿瘤、扩张血管等作用,强心苷甾体类化合物对心脏有显著的生理活性。由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十分复杂的,目前真正被阐明的有限化学成分的中药品种并不是很多。另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也不一定都是有效成分。 二、大黄的有效成份及药性功效 大黄是常用中药之一,其味苦性寒,具有化积、致泻、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产生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番泻苷类,属于蒽醌苷类成分;大黄的泻火解毒作用,是其中含有的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酸等)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大黄鞣质有明显的降低血清尿素氮的作用,从而起到利胆退黄作用。 三、秦皮的有效成份及药性功效 秦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等的枝皮或干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清热燥湿、明目、止泻等功效,用于

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等症。其其性状鉴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药材浸于热水,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这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直接关系。秦皮主要成分为七叶内酯、七叶苷、秦皮素等,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不饱和度强,在紫外光照射下多显蓝色荧光,据此可对秦皮进行性状鉴别。 四、人参的有效成份及药性攻效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传统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补脾益肺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三萜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根中总皂苷含量约5%,根须中人参皂苷含量比主根高,此外人参的茎、叶、花及果实中也含有多种人参皂苷,因此目前已有人参花茶、人参茎叶皂苷胶囊等保健品或中成药,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参的药用来源。其中最著名的有参一胶囊,是中国继青蒿素以来独立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一类中药单体新药,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Rg3。它可配合化疗用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肿瘤患者的气虚症状,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肺癌、肝癌的疗效。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药物成分及其作用是指药物中所含有的活性物质以及其对人体产生的 作用。下面是常见药物成分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减轻轻度到中度的疼痛、退烧和消炎。它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 的生成,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的作用。 2.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退烧和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它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体温和缓解疼痛。对乙酰氨基酚也用作感 冒和流感的辅助药物。 3.氨茶碱 氨茶碱是一种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它是一种支气管 扩张剂,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从而缓解呼吸道的狭窄和 增加气流量。 4.氯化钠 氯化钠是一种盐类药物,常用于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它是血浆渗透剂,在注射液中用于扩容和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雷贝拉唑 雷贝拉唑是一种治疗胃酸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它是一种质子泵 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减少胃酸的反流和胃黏膜的损伤。

6.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它具有退烧、镇痛和 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 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7.氨溴索 氨溴索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常用于缓解咳嗽和停止癫痫发作。它通过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减轻咳嗽和控制癫痫发作。 8.丁溴地平 丁溴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它是一种钙拮抗剂,通 过抑制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通道,减少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从 而降低血压和缓解心绞痛。 9.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和抗惊厥药物,用于治疗癫痫和严重的睡眠障碍。它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10.右旋肉碱 右旋肉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常用于改善心脏和肌肉功能。它参与脂 肪酸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提供能量给心脏和肌肉组织,从而增强心脏功 能和提高运动能力。 总结起来,常见药物成分及其作用有阿司匹林的抗炎退烧作用、对乙 酰氨基酚的退烧和镇痛作用、氨茶碱的扩张支气管作用、氯化钠的补液和 电解质作用、雷贝拉唑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布洛芬的抗炎和退烧作用、

常见药物作用

护胃:泮托拉唑钠;奥美拉唑;西米替丁; 护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 抗癌:康艾;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 镇痛:复方苦参; 抗病毒:炎琥宁;氯屈磷酸二钠针; 减轻毒副作用:黄芪注射液;多烯磷酸酯胆碱注射液; 营养,能量,增加抵抗力: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多种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环磷腺苷;生脉; 止吐:昂丹司琼; 化疗药:1.烷化剂:环磷酰胺; 2。泊类化合物: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3。发泡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 4。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吉西他滨;依托泊苷;长春碱类; 5.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6.生物反应调节剂: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 化疗辅助药:1.升血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1; 2。止吐药:司琼类; 3。镇痛药:芬太尼透明贴;吗啡;曲马多; 1.香丹(丹参):改善微循环 2.奥美拉唑、法莫替丁、洛赛克:保护胃 3。灯盏花素、疏血通、血塞通:活血化瘀 4.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素(沐舒坦):化痰止咳 5。氨茶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止喘、止累 6.甘草酸二钠、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 7。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治头昏 8。多巴胺:升血压 9.甘露醇:脱水利尿 10.西地兰:降心率 11。门冬氨酸钾镁:补充电解质,营养心肌,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 12。利巴韦林:抗病毒 13。低右:该死循环 14.柴胡、氨基比林:降温 15.胞磷胆碱钠(胞二磷):营养脑细胞,改善血循环 16.肝素:抗凝 17.左卡:营养心肌 18。Vc组:抗病毒。补充Vc,治疗营养性心肌炎等 19。硝酸甘油:扩血管,治疗心绞痛或扩张血管,降血压 20。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优普酮)、左旨、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锉、青大:消炎 注:应该先输消炎药。 又称 1。香丹:丹参 2。盐酸氨溴素:沐舒坦 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 4.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5。胞磷胆碱钠:胞二磷 6。头孢派天舒巴坦钠:优普酮 7。青霉素:PNC 8.利巴韦林:病毒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