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总分类

药物总分类

(药理学分类法)

一、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一)拟副交感神经药

1.M受体激动药

(1)胆碱酯类:乙酰胆碱,氯贝胆碱,醋甲胆碱(MCH),卡巴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甲胆碱

(2)生物碱类

①叔铵类:毛果芸香碱,槟榔碱,氧化震颤素

②季铵类:毒蕈碱

2.N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四甲铵(TMA),二甲基苯哌嗪(DMPP)

3.抗胆碱酯酶药

(1)易逆性:毒扁豆碱,新斯的明,吡斯的明,溴地斯的明,依斯的明,利斯的明,依酚氯铵,安贝氯铵,他克林,多奈哌齐,地美溴铵,苄吡溴铵,加兰他敏,二氢加兰他敏,依舍立定,醋克利定

(2)难逆性: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sarin、soman、tabun等战争毒气

4.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PAM),氯解磷定,双复磷(DMO

4),双解磷(TMB

4

),

甲磺磷定(P

4

S)

5.促乙酰胆碱释放药:丙吡胺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1.M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类: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樟柳碱

(2)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①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尤卡托品,托吡卡胺,环喷托酯

②合成解痉药

<1>季铵类:异丙托溴铵,溴丙胺太林,甲溴东莨菪碱,甲溴后马托品,溴甲阿托品,甲溴辛托品,噻托溴铵,格隆溴铵,奥芬溴铵,奥替溴铵,戊沙溴铵,地泊溴铵,喷噻溴铵,羟吡溴铵,依美溴铵,克利溴铵,吡芬溴铵,异丙碘铵,溴哌喷酯,溴美喷酯,二苯马尼,甲溴贝那替秦,溴化甲哌佐酯

<2>叔胺类:双环维林,黄酮哌酯,氯化奥昔布宁,托特罗定,贝那替秦,羟苄利明,阿地芬宁,氨戊酰胺,甲卡拉芬,地芬明,丙哌维林,曲地碘铵,哌立度酯

<3>其它:羟苄利明

③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达非那新,戊乙奎醚,tripitamine

2.N受体阻断药

(1)N

N

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滞药):美卡拉明、樟磺咪芬

(2)N

M

受体阻断药(神经肌肉阻滞药、骨骼肌松弛药)

①除极化型(非竞争型肌松药):琥珀胆碱,溴己氨胆碱

②非除极化型(竞争型肌松药)

<1>苄基异喹啉类:筒箭毒碱,阿曲库铵,多库氯铵,米库氯铵,米库溴铵,阿库氯铵,氯二甲箭毒,傣肌松,粉肌松

<2>类固醇铵类:泮库溴铵,哌库溴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3>其它:加拉碘铵

(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伪麻黄碱,美芬丁胺,苯丙胺,甲基苯丙胺

2.α受体激动药

(1)α

1、α

2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

(2)α

1

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萘甲唑林,赛洛唑啉,米多君

(3)α

2

受体激动药:羟甲唑啉,可乐定,阿可乐定,甲基多巴,美托咪定,溴莫尼定,洛非西定

3.β受体激动药

(1)β

1、β

2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布酚宁

(2)β

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普瑞特罗,扎莫特罗

(3)β

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沙甲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氯丙那林,奥西那林,海索那林,地匹福林,多培沙明,甲氧那明,曲托喹酚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受体阻断药

(1)α

1、α

2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

(2)α

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阿夫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曲马唑嗪,丁咯地尔,吲哚拉明,坦索罗辛

(3)α

2

受体阻断药:育亨宾,咪唑克生

2.β受体阻断药

(1)β

1、β

2

受体阻断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①无内在拟交感活性: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纳多洛尔,索他洛尔,布拉洛尔,氟司洛尔,左布诺洛尔,布非洛尔

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二氯异丙肾上腺素(DCI),吲哚洛尔,氧烯洛尔,阿普洛尔,莫普洛尔,托利洛尔,卡波洛尔,硝苯洛尔,丙萘洛尔,美替洛尔(2)β

1

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①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妥拉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

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醋丁洛尔,塞利洛尔,普拉洛尔,艾司洛尔

(3)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布新洛尔

(五)局部麻醉药

1.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羟普鲁卡因,丁卡因,布他卡因,奥布卡因,氨布卡因,美布卡因,丙美卡因,对乙氧卡因,海克卡因,美普卡因,匹多卡因,哌罗卡因,环美卡因,苯佐卡因,托哌可卡因,α-优卡因,β-优卡因,奥索卡因,奥索仿,新奥索仿,地哌冬,卡比佐卡因,庚卡因

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甲哌卡因,丙胺卡因,依替卡因,阿替卡因,吡咯卡因,辛可卡因

3.其它:达克罗宁,二甲异喹,普莫卡因,法立卡因,非那卡因

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卓类

(1)短效类:三唑仑,奥沙西泮,咪达唑仑,凯他唑仑

(2)中效类: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替马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3)长效类:地西泮,氟西泮,氯氮卓,夸西泮,哈拉西泮,普拉西泮

2.巴比妥类

(1)长效:苯巴比妥,巴比妥

(2)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环己巴比妥

(3)短效:司可巴比妥,环己烯巴比妥,美索巴比妥,环庚比妥

(4)超短效:硫喷妥钠

3.其它:水合氯醛,副醛,羟嗪,甲丙氨酯,苯丙氨酯,环拉氨酯,丁螺环酮,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格鲁米特,甲喹酮,甲氯喹酮,甲乙哌酮,褪黑素

4.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

(二)抗癫痫药

1.巴比妥类:苯巴比妥,扑米酮,甲苯比妥,美沙比妥

2.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美芬妥英,乙苯妥英钠

3.苯二氮卓类:氯氮卓,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巴占

4.琥珀酰亚胺类:乙琥胺,苯琥胺,甲琥胺

5.双酮类:三甲双酮,对甲双酮

6.亚氨芪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

7.二丙基乙酸酯类:丙戊酸钠,双丙戊酸钠,丙戊酸镁

8.拟氨基丁酸药:普罗加比

9.乙酰胺类:苯乙酰脲,苯丁酰脲

10.激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11.磺胺类:乙酰唑胺,氯噻嗪

12.醛类:水合氯醛,副醛

13.其它:氟桂利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丙戊酰胺,抗痫灵,加巴喷丁,噻加宾,氨己烯酸,唑尼沙胺,非尔氨酯,香草醛

(三)抗惊厥药

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硫酸镁

(四)抗帕金森病药

1.拟多巴胺类药

(1)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

(2)左旋多巴增效药

①氨基酸脱羧酶(AADC)抑制药:卡比多巴,苄丝肼

②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药: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③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药:硝替卡朋,托卡朋,恩他卡朋

(3)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利修来得,培高利特,罗匹尼罗,普拉克索,阿扑吗啡,吡贝地尔,卡麦角林

(4)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苯丙胺

2.抗胆碱药:苯海索,苯扎托品,环丙定,比哌立登,普罗吩胺,二乙嗪,环戊丙醇,奥芬那君

3.神经保护剂:抗氧化剂,抗凋亡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辅酶Q

,胶质源性

10

神经生长因子,抗炎药物

(五)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石杉碱甲,美曲膦酯

2.M受体激动剂:占诺美林,米拉美林,sabcomedine

3.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增强剂:AIT082,丙戊茶碱

4.代谢激活剂与神经保护剂:吡拉西坦,吡硫醇,都可喜(烯丙哌三嗪-阿吗碱),脑蛋白水解物,盐酸赖氨酸,美金刚,银杏叶提取物

(六)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病药

(1)吩噻嗪类

①脂肪族:氯丙嗪,丙嗪,三氟丙嗪,乙酰普吗嗪,哌氰嗪

②哌嗪族:氯吡嗪,三氟拉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氟奋乃静庚酸酯,氟奋乃静癸酸酯,哌泊噻嗪

③哌啶族:美索达嗪,硫利达嗪

(2)硫杂蒽类:氯普噻吨,氯哌噻吨,氟哌噻吨,替沃噻吨,珠氯噻醇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匹莫齐特,三氟哌多,苯哌利多,匹泮哌隆,螺哌隆,氟阿尼酮,氟司必林

(4)其它:五氟利多,舒必利,硫必利,氨磺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奥氮平,洛沙平,利培酮,吗茚酮,齐哌西酮,喹硫平,佐替平,舍吲哚,阿立哌唑,哌咪清,丁苯那嗪

2.抗躁狂症药

(1)锂盐:碳酸锂

(2)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

(3)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4)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

3.抗抑郁药

(1)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氯米帕明,曲米帕明,多塞平,奥匹哌醇,度硫平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反苯环丙胺,异卡波肼,司来吉兰,吗氯贝胺

(3)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马普替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阿莫沙平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塔罗帕,氟伏沙明

(5)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米那普仑,洛夫帕明

(6)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

(7)其它:曲唑酮,奈法唑酮,米安色林,米他扎平,安非他酮,噻奈普汀4.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伊沙匹隆,吉哌隆

(七)镇痛药

1.阿片类:

(1)强激动药

①菲类:吗啡,氢化吗啡,二氢埃托啡,二丙诺啡,狄奥宁,氢可酮,羟考酮,氢吗啡酮,羟吗啡酮,美托酮

②二苯甲烷类:美沙酮

③苯基哌啶类:哌替啶,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阿尼利定,匹米诺定,阿法罗定

(2)中等强度激动药:可待因,右丙氧芬

(3)混合性激动-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地佐辛,依他佐辛,环佐辛,氟痛新,纳布啡,布托啡诺,丁丙诺啡,美普他酚

(4)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纳曲酮,烯丙吗啡,左洛啡烷

2其它:曲马多,布桂嗪(AP-237),四氢巴马汀,罗通定,左啡诺,西拉马朵,多匹可明,奈福泮,白屈菜碱,眼镜蛇神经毒素,山乌龟碱,山豆根总碱(八)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水杨酸镁,赖氨匹林,乙水杨胺,双水杨酯,贝诺酯,三柳胆镁,二氟尼柳,氟苯柳,柳氮磺吡啶,偶氮水杨酸,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巴柳氮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

3.吲哚类和茚乙酸类:吲哚美辛,阿西美辛,吲哚拉辛,舒林酸,依托度酸

4.灭酸类:甲芬那酸,甲氯芬那酸

5.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醋氯芬酸,托美丁,芬氯酸,氯那唑酸,丁苯羟酸

6.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非诺洛芬,酮洛芬,酮咯酸,吡洛芬,卡洛芬,吲哚洛芬,氟比洛芬,芬布芬,奥沙普秦,噁丙嗪,氯美扎酮

7.异丁芬酸类:酮咯酸氨丁三醇

8.烯醇酸类:氧昔康,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氯诺昔康,替诺昔康,伊索昔康

9.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羟布宗,阿扎丙宗,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

10.烷酮类:萘丁美酮

11.二芳杂环类: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帕瑞昔布、氯美昔布

12.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

13.抗痛风药:别嘌醇,丙磺舒,乙磺舒,巯异嘌呤,磺吡酮,苯溴马隆,秋水仙碱,秋水仙胺,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罗非昔布

14.其它:巴氯芬,氯唑沙宗,咪唑酯,西马嗪,3-乙酰乌头碱,伊达拉克,普罗沙唑

(九)全身麻醉药

1.吸入性麻醉药: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乙醚,氧化亚氮

2.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羟丁酸钠,米那索龙,阿法双酮

(十)中枢兴奋药

1.生物碱类:咖啡因,可可碱,茶碱,一叶萩碱,洛贝林,野靛碱,麦角溴烟酯,

士的宁

2.酰胺类:尼可刹米,奥拉西坦,茴拉西坦,吡拉西坦,克罗丙胺,匹莫林,匹莫林镁,噁嗪二酮

3.苯乙胺类:苯丙胺,苯甲曲秦,哌甲酯,哌苯甲醇

4.其它:氨乙异硫脲,吡硫醇,依昔苯酮,二苯美伦,甲氯芬酯,莫达非尼,胞磷胆碱,艾地苯醌,乙酰谷酰胺

三、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糖皮质激素

(1)短效类: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甲泼尼龙,氟米龙,地夫可特

(2)中效类:曲安西龙,对氟米松,氟泼尼松龙

(3)长效类: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

(4)外用类:氟氢可的松,氟轻松,丁氯倍他松,倍氯米松,氯倍他索,氯氟舒松,卤美他松,氟米松

2.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4.皮质激素抑制药:米托坦,美替拉酮,氨鲁米特,酮康唑,曲洛司坦

(二)甲状腺疾病用药

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钠,三碘甲腺原氨酸(T3),碘塞罗宁,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2.抗甲状腺药

(1)硫脲类:

①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MTU),丙硫氧嘧啶(PTU)

②咪唑类:甲巯咪唑(MMI),卡比马唑

(2)碘剂:碘化钾,碘化钠,复方碘溶液(卢戈液),过氯酸钾

(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氧烯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4)放射性碘:131I

(三)糖尿病用药

1.胰岛素类

(1)胰岛素

①短效胰岛素:正规胰岛素(RI),中性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灵R,结晶锌胰岛素,半慢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②中效胰岛素:慢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珠蛋白锌胰岛素(GZI),诺和灵N,优泌灵N

③长效胰岛素:特慢锌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④单组分胰岛素(McI)

(2)人胰岛素类似物

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②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2.口服降糖药

(1)磺酰脲类

①第一代:甲苯磺丁脲(D

),醋磺己脲,氯磺丙脲,妥拉磺脲

860

②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喹酮

③第三代:格列美脲

(2)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丁福明

(3)胰岛素增敏剂

①噻唑烷二酮类(TZD):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CS-045、GR92132X),环格列酮,噻格列酮,恩格列酮

②脂肪酸代谢干扰剂:依托莫司

③β3受体激动剂:BTA-243,trecadrine,BRL26830A,SR586511A,Ro402418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

(5)促胰岛素分泌药:瑞格列奈(AGEE、623-ZW),那格列奈,格列嘧啶(6)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

3其它新型降糖药

(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药:依克那肽,sitagliptin

(2)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普兰林肽

4.防治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药:托瑞司他,唑泊司他,维生素E,阿胍诺定,氨基胍,α-硫辛酸

(四)性激素类药

1.雌激素类: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炔雌醇(EE),炔雌醚,氯烯雌醚(TACE),苯甲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环戊酸雌二醇,二丙酸雌二醇,美雌醇,尼尔雌醇,硫酸雌酮,妊马雌酮,己烯雌酚(DES),己烷雌酚,替勃龙

2.抗雌激素类:氯米芬(CC),他莫昔芬,雷洛昔芬,托瑞米芬,环芬尼,萘福昔定

3.孕激素类

(1)17α-羟孕酮类:黄体酮,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己酸孕酮(2)19-去甲睾酮类: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炔孕酮,炔诺孕酮

4.抗孕激素类

(1)孕酮受体阻断药:孕三烯酮,米非司酮

(2)3β-羟甾脱氢酶(3β-SDH)抑制剂:曲洛司坦,环氧司坦,阿扎斯丁

5.雄激素类:睾酮,甲睾酮,丙酸睾酮,美睾酮,氟甲睾酮,苯乙酸睾酮,庚酸睾酮,环戊丙酸睾酮,双氢睾酮,达那唑

6.同化激素类:苯丙酸诺龙,癸酸诺龙,司坦唑醇,美雄酮,羟甲烯龙,氯司替勃,氧雄龙,诺乙雄龙,环戊丙羟勃龙,夫拉扎勃

7.抗雄激素类:环丙孕酮,氟他胺,舍尼通,奥生多龙,泊泌松

8.促性激素类:绒促性素(rHCG),尿促性素(rHMG),促卵泡激素(FSH)

9.芳香酶抑制药:睾内酯,福美司坦

10.5-α还原酶抑制药:非那雄胺,依立雄胺

1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激动药:戈那瑞林(GnRH),布舍瑞林,戈舍瑞林,亮丙瑞林,那法瑞林

12.避孕药

(1)甾体避孕药

①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药片Ⅰ号),复方甲地孕酮片(口服避孕药片Ⅱ号),复方炔诺孕酮甲片

②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孕酮乙片(长效避孕片),复方氯地孕酮片,

复方次甲氯地孕酮片,复方甲孕环酯片

③长效注射避孕药: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避孕针1号),复方甲地孕酮注射液

④探亲避孕药:甲地孕酮片(探亲避孕1号片),炔诺酮片(探亲避孕片),双炔失碳酯片(53号避孕片)

(2)男用避孕药:棉酚,孕激素-雄激素复合剂,GnRH类似物-雄激素合剂,环丙孕酮,庚酸睾酮

(3)外用避孕药:孟苯醇醚,烷苯醇醚,壬苯醇醚(NP-9),辛苯醇醚,苯醇醚

(4)抗早孕药:米非司酮,环氧司坦,卡前列素,吉美前列素(ONO-802),硫前列酮

(五)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1.拟组胺药

受体激动药:2-甲基组胺,培他司汀

(1)H

1

(2)H

受体激动药:培他唑,英普咪定

2

受体激动药:(R)α-甲基组胺

(3)H

3

2.抗组胺药

(1)H

受体阻断药

1

①第一代

<1>乙醇胺类: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甲氧拉敏,多西拉敏,卡比沙明

<2>吩噻嗪类:异丙嗪,阿利马嗪,丙酰马嗪,美喹他嗪

<3>乙二胺类:曲吡那敏,美吡拉敏,氯吡拉敏,芬苯扎胺,美沙芬林,美沙吡林,西尼二胺,克立咪唑,安他唑啉,亚那利定

<4>烷基胺类:氯苯那敏,溴苯那敏,二甲茚定,非尼拉敏

<5>哌嗪类:布克力嗪,美可洛嗪,羟嗪,去氯羟嗪,赛克力嗪,氯环力嗪,奥沙米特(R35443)

<6>哌啶类:阿司咪唑(R43512),赛庚啶,苯茚胺

②第二代

<1>烷基胺类:阿伐斯汀,氯马斯汀

<2>哌嗪类:西替利嗪

<3>哌啶类:左卡巴斯汀,咪唑斯汀,特非那定(60-STADA),氯雷他定,阿扎他定,倍他司汀,依巴斯汀

<4>三环二苯卓类:氮卓斯汀

<5>苯并咪唑类:依美斯汀

③第三代:非索非那定,左旋西替利嗪,去甲阿司咪唑

受体阻断药:丁咪胺,甲硫咪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2)H

2

扎替丁,罗沙替丁,乙溴替丁,咪芬替丁,佐兰替丁

受体阻断药:氨砜拉嗪,GT2277

(3)H

3

(4)组胺脱羧酶抑制药:曲托喹啉

3.拟5-羟色胺药:麦角生物碱(麦角二乙胺、麦角胺、双氢麦角胺),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西沙必利,伦扎必利,右芬氟拉明,乌拉地尔,丁螺环酮,吉哌隆,伊沙匹隆,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草胺,三唑酮

4.抗5-羟色胺药:赛庚啶,苯噻啶,酮色林,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多拉司琼,麦角生物碱(美西麦角、麦角新碱、溴隐亭),酮色林,氯氮平,夫洛丙酮

5.前列腺素药物

(1)心血管药物:前列地尔(PGE

1),依前列醇(PGI

2

),伊洛前列素

(2)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米索前列醇,罗沙前列醇,恩前列素

(3)生殖系统药物:地诺前列酮(PGE

2),硫前列酮,卡前列素(15-Me-PGF

),

卡前列甲酯

(4)降眼压药:拉坦前列素

6.白三烯拮抗药

(1)羟乙酰苯类:EPL-55712

(2)LTD4结构类似物:扎鲁司特(CI-204219),孟鲁司特

(3)LTB4受体阻断剂

(4)白三烯合成抑制药:齐留通

7.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药

(1)天然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BN52021),海风藤酮

(2)天然化合物衍生的PAF受体阻断剂:MK287

(3)含季铵盐的PAF结构类似物:CV3988,CV6209,TCV309

(4)含氮杂环化合物:WEB2086

8.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药:糖皮质激素,米帕林,溴苯酰甲基

9.环氧酶抑制剂

10.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哒唑苯氧,UK38485,OKY1581

11.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剂

12.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13.激肽释放酶抑制剂:抑肽酶

14.激肽受体阻断药:艾替班特,NPC17731

15.内皮素抑制药

(1)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ECEI)

(2)内皮素受体阻断剂

①肽类:PD156252,TTA386,BE18257A,BQ162,TAKO44,BQ788,BQ928,FR139371

②非肽类:PD156707,Ro470203,BMS182874,SB217242,CGS27830

16.NO供体:NO-阿司匹林,NO-舒林酸,NO-吲哚美辛,NO-布洛芬

17.生长抑素类:奥曲肽

18.蛋白酶抑制剂:加贝酯(FOY)

(六)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

1.免疫抑制药

(1)糖皮质激素类: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2)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麦考酚吗乙酯(MMF、Rs-61443)

(3)抗增殖与抗代谢类:硫唑嘌呤(Aza),环磷酰胺,巯嘌呤,甲氨蝶呤(4)抗体类: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莫罗单抗-CD

3

(OKT3),巴利昔单抗,达珠单抗,抗TNF-α单克隆抗体

(5)抗生素类:拉帕霉素(Rapa)

(6)植物有效成分:雷公藤总苷,青藤碱,草乌甲素,昆明山海棠

(7)其它:青霉胺,来氟米特,金诺芬,硫代苹果酸金钠

2.免疫增强药

(1)微生物来源药物: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苗(CP),溶血性链球菌制剂(OK432),辅酶Q

,伤寒杆菌脂多糖,卡介菌多糖核酸,草分枝杆菌F.U.36,

10

灵菌素

,转移因子(TF),免疫核糖核酸(IRNA),(2)人或动物免疫系统产物:胸腺肽α

1

,β-干扰素,γ-干扰素,干扰素,α-干扰素2a,α-干扰素2b,α-干扰素n

1

白介素-2(IL-2),依他西脱

(3)化学合成药物:左旋咪唑(LMS),异丙肌苷,羟壬嘌呤(NPT-15392),聚肌胞苷酸(poly I:C),聚肌尿苷酸(poly A:U),聚鸟胞苷酸(poly G:C),多抗甲素(PAA)

(4)多糖类: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牛膝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孢多糖

(5)中药及其它:人参、黄芪、枸杞、白芍、淫羊藿、刺五加等中药有效成分,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胎盘脂多糖,马兜铃酸,抑氨肽酶B,腐植酸钠

四、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

(一)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

1.钠通道阻滞药:河豚毒素(TTX),蛤蚌毒素(STX),局部麻醉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2.钠通道激活剂:树蛙毒素(BTX),木藜芦毒素(GTX)

3.钾通道阻滞药(PCBs)

(1)非选择性:四乙基铵(TEA),4-氨基吡啶(4-AP)

(2)选择性:蜂毒明肽,北非蝎毒素,树眼镜蛇毒素(DTX),磺酰脲类降糖药,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4.钾通道开放药(PCOs)

(1)苯并吡喃类:克罗卡林,吡马卡林

(2)吡啶类:尼可地尔

(3)嘧啶类:米诺地尔

(4)氰胍类:吡那地尔

(5)苯并噻二嗪类:二氮嗪

(6)硫代甲酰胺类:RP25891

(7)1,4-二氢吡啶类:尼古地平

5.钙通道阻滞药

(1)Ⅰ类——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药物

①Ⅰa类——二氢吡啶类(DHPs):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尼鲁地平,非洛地平,扎西地平,拉西地平,伊拉地平,依福地平

②Ⅰb类——苯并噻氮卓类(BTZs):地尔硫卓,克仑硫卓,二氯呋利

③Ⅰc类——苯烷胺类(PAAs):维拉帕米,加洛帕米,噻帕米,阿尼帕米

④Ⅰd类:粉防己碱

(2)Ⅱ类——选择性作用于其它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药物

①作用于T型钙通道:米贝地尔,苯妥英钠

②作用于N型钙通道:芋螺毒素

③作用于P型钙通道:某些蜘蛛毒素

(3)Ⅲ类——非选择性钙通道调节药:普尼拉明,芬地林,哌克昔林,苄普地尔,卡罗维林,氟桂利嗪,利多氟嗪,桂利嗪

(二)抗心律失常药

1.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1)Ⅰa类:奎尼丁,二氢奎尼丁,普鲁卡因胺,N-乙酰普鲁卡因胺,异丙吡胺,西苯唑啉,吡美诺,阿义马林

(2)Ⅰb类: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妥卡尼,阿普林定

(3)Ⅰc类:普罗帕酮,氟卡尼,恩卡尼,氯卡尼,莫雷西嗪

2.Ⅱ类——β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纳多洛尔,醋丁洛尔,噻吗洛尔,阿普洛尔,艾司洛尔

3.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索他洛尔,多非利特,司美利特,托西溴苄铵,N-乙酰普鲁卡因胺

4.Ⅳ类——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5.其它:肌苷,门冬氨酸钾镁,三磷酸腺苷(ATP)

(三)利尿药

1.袢利尿药(高效利尿药):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依他尼酸,阿佐塞米,吡咯他尼,莫唑胺,汞撒利

2.噻嗪类及非噻嗪类中效利尿药

(1)短效类:氢氯噻嗪(DHCT)

(2)中效类:苄噻嗪,氢氟噻嗪,环噻嗪,氯噻嗪,三氯噻嗪

(3)长效类:苄氟噻嗪,甲氯噻嗪,环戊噻嗪,泊利噻嗪

(4)非噻嗪类:吲哒帕胺,曲帕胺,氯噻酮,美托拉宗,喹乙宗,希帕胺,替尼酸,美夫西特

3.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依托唑啉,坎利酸钾

4.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醋甲唑胺,依索唑胺,双氯苯二磺酰胺

5.渗透性利尿药(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尿素,甘油

(四)抗利尿药

去氨加压素(DDAVP),鞣酸加压素,垂体后叶素,氢氯噻嗪,卡马西平,氯磺丙脲

(五)治疗心力衰竭药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群多普利,西拉普利

)拮抗药: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

1

依普沙坦,替米沙坦

(3)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依普利酮

2.利尿药:

(1)中效:氢氯噻嗪,氯酞酮,吲哒帕胺,美拉托宗

(2)高效:呋塞米,托拉塞米,吡咯他尼

(3)低效:螺内酯,阿米洛利

3.β受体阻断药

(1)第一代:普萘洛尔

(2)第二代: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3)第三代:卡维地洛,布新洛尔,奈必洛尔

4.强心苷类:地高辛,甲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毒毛花苷G

5.其它

(1)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肼屈嗪,哌唑嗪,奈西立肽,波生坦

(2)非苷类正性肌力药

①儿茶酚胺类:沙丁胺醇,普瑞特罗,吡布特罗,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波帕明,多培沙明,多卡巴胺

②磷酸二酯酶抑制药(PDEI):米力农,氨力农,维司力农,贝马力农,依诺昔酮

③钙增敏药:匹莫苯,左西孟旦,噻唑嗪酮,硫马唑,伊索马唑

(3)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六)抗心绞痛药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亚硝酸异戊酯,丁四硝酯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氧烯洛尔,吲哚洛尔,噻吗洛尔,阿普洛尔,阿替洛尔,索他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

3.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普尼拉明,苄普地尔,哌克昔林

4.其它:卡维地洛,双嘧达莫,尼可地尔,吗多明,卡波罗孟,双吡甲胺,奥昔非君,曲美他嗪,地拉卓,卡托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丹参酮Ⅱ-A (七)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调血脂药

(1)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药物

①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美伐他汀

②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降胆葡胺DEAE

③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药:甲亚油酰胺

(2)降低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药物

①苯氧酸类(贝特类):氯贝丁酯,氯贝酸铝,吉非罗齐,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环丙贝特,利贝特,双贝特,苄氯贝特,普拉贝脲,益多酯

②烟酸类:烟酸,5-氟烟酸,烟醇,阿西莫司,烟酸肌醇酯,戊四烟酯,烟酰胺,丙丁酚

(3)降低脂蛋白(a)的药物:烟酸,烟酸戊四醇酯,烟酸生育酚酯,阿西莫司,新霉素,多沙唑嗪

(4)其它:弹性酶,泛硫乙胺,β-谷固醇,核黄素四丁酸酯,绞股蓝

2.抗氧化药:普罗布考,维生素E

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多烯脂肪酸)

(1)ω-6型:亚油酸(LA),γ-亚麻油酸(γ-LNA),月见草油

(2)ω-3型:α-亚麻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4.动脉内皮保护药:低分子量肝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CSA),硫酸葡聚糖,冠心舒,藻酸双酯钠

(八)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氢氯噻嗪,氯噻酮,吲哒帕胺,呋塞米,依他尼酸,螺内酯,氨苯蝶啶

2.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①含巯基(-SH):卡托普利,阿拉普利

②含羧基(-COOH):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地拉普利,西拉普利,贝那普利,螺普利,群多普利,莫昔普利,咪达普利

③含次磷酸基(-POOR):福辛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

(3)肾素抑制药:依那克林,雷米克林,阿利克仑

4.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胍法辛,胍那苄,利美尼定,莫索尼定,洛非西定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美卡拉明,六甲溴铵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倍他尼定,胍氯酚,胍那决尔,异喹胍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①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纳多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②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曲马唑嗪

③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5.血管扩张药

(1)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肼屈嗪,双肼屈嗪,布屈嗪,硝普钠,地巴唑(2)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二氮嗪,克罗卡林

6.其它

(1)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2)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乌拉地尔

(3)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酮色林

(4)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Ro47-0203)

(九)血液系统用药

1.抗凝血酶药

(1)凝血酶间接抑制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LMWH)(伊诺肝素、达替肝素、阿地肝素、替地肝素、弗希肝素、洛吉肝素、洛莫肝素),硫酸皮肤素

(2)凝血酶直接抑制药:阿加曲班,重组水蛭素

(3)维生素K拮抗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苯丙香豆素,醋硝香豆素

2.抗血小板药

(1)血小板代谢酶抑制药

①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磺吡酮,吲哚美辛

②血栓素A

抑制药:利多格雷,奥扎格雷,匹可托安,达唑氧苯

2

③前列腺素类: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前列地尔

④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

(2)血小板活化抑制药: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3)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 /Ⅲ

a

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c7E3Fab),精氨酸-甘氨

酸-天冬氨酸(RGD)多肽,依替巴肽,拉米非班,替罗非班,珍米洛非班,夫雷非班,西拉非班

3.纤维蛋白溶解药(血栓溶解药)

(1)第一代:链激酶(SK),尿激酶(UK)

(2)第二代:阿尼普酶,阿替普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西替普酶,那替普酶,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重组葡激酶(r-SAK),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

(3)第三代:雷特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拉诺替普酶(n-PA),蚓激酶

4.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氨甲苯酸(PAMBA),氨甲环酸(AMCHA),氨基己酸(EACA),血凝酸胺,抑肽酶

5.促凝血药: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凝酶,抗血友病球蛋白,肾上腺色腙,去氨加压素(DDAVP),酚磺乙胺,维生素P,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

6.抗贫血药: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叶酸,甲酰四氢叶酸钙,甲睾酮,丙酸睾酮,去氢甲睾酮,红细胞生成素(EPO),维生素B12,吡哆醇,氯化钴

7.促白细胞增生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非格司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莫拉司亭、沙格司亭),重组白介素-11(rHuIL-11),维生素B4,利可君,潘托西,鲨肝醇,角鲨烯(SQ),地菲林葡萄糖苷,肌苷(HxR、691),碳酸锂,茴香烯,茜草双酯,小檗胺,氨肽素

8.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HES)代血浆,明胶类代血浆

五、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

(一)呼吸系统用药

1.镇咳药

(1)中枢性

①成瘾性:可待因,福尔可定,二氢可待因,羟蒂巴酚

②非成瘾性: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氯哌斯汀,普罗吗酯,福米诺苯,齐培丙醇,奥昔拉定,异米尼尔,地美索酯,布他米酯,地布酸钠,替培啶,左丙氧芬,氯苯达诺,氯丁替诺,哌美立特,匹考哌林

(2)外周性:苯佐那酯,苯丙哌林,二氧丙嗪,那可丁,普诺地嗪,依普拉酮,奥索拉明,松醇

2.祛痰药

(1)痰液稀释药

①恶心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酒石酸锑钾,细辛脑,蔊菜素,吐根,桔梗,远志,竹沥,樟叶油

②刺激性祛痰药:愈创木酚甘油醚,高渗碳酸氢钠

(2)粘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美司坦,羧甲司坦(S-CMC),厄多司坦,美司钠,半胱甲酯,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杜鹃素,牡荆油

(3)粘液调节药:溴己新,氨溴索,溴凡克新

3.平喘药

(1)抗炎平喘药

①糖皮质激素类: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曲安奈德,氟替卡松,氟尼缩松,丁地去米松,布地缩松,氯泼尼醇

②抗过敏药:色甘酸钠,色羟丙钠,奈多罗米钠,曲尼司特,扎普司特(M&B22948),酮替芬,四唑硫蒽酮

③白三烯调节药:扎鲁司特,孟鲁司特,普仑司特,齐留通

(2)支气管扩张药

①β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氯丙那林,奥西那林,海索那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班布特罗,吡布特罗,非诺特罗,丙卡特罗,马布特罗,妥洛特罗,环仑特罗,利米特罗,比托特罗,瑞普特罗,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甲氧那明,曲托喹酚,普罗托醇,沙甲胺醇,芬司匹利

②磷酸二酯酶抑制药:氨茶碱,二羟丙茶碱,胆茶碱,依他茶碱,多索茶碱,茶碱

③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氧托溴铵,噻托溴铵,异丙东莨菪碱

④α受体阻断药:莫西赛利,吲哚拉明,妥拉唑啉

4.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多沙普仑,二甲弗林,洛贝林,哌甲酯,安钠咖,贝美格,阿米三嗪,戊四氮

(二)消化系统用药

1.抗消化性溃疡药

(1)制酸药

①碱性抗酸药: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氢钠

②抑制胃酸分泌药

<1>H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2

丁,乙溴替丁,米吩替丁

<2>H+-K+-ATP酶抑制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3>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哌仑西平,替仑西平

<4>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

(2)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药: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地诺前列酮,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替普瑞酮,麦滋林-S,蒙脱石,伊索拉定,铝碳酸镁,海藻酸,甘珀酸,硫酸铝凝胶,左旋谷氨酰胺,舒必利,盐酸组氨酸,甘草锌(3)抗幽门螺杆菌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甲红霉素,四环素

2.消化功能调节药

(1)助消化药:胃蛋白酶,稀盐酸,胰酶,淀粉酶,乳酶生,卡尼汀

(2)止吐药

①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美克洛嗪,羟嗪,异丙嗪,布克利嗪,赛克利嗪

②M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阿托品,苯海索,溴丙胺太林,贝那替秦,匹维溴铵,地芬尼多

③多巴胺受体阻断药:氯丙嗪,硫乙拉嗪,丙氯拉嗪

④5-HT3受体阻断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多拉司琼,阿洛司

⑤其它:舒必利,异美汀,糖皮质激素,屈大麻酚,大麻隆

(3)增强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氯波必利,达佐必利,阿立必利,西尼必利,替加色罗,乌拉胆碱,阿克拉胆碱萘二磺酸盐

(4)催吐药:阿扑吗啡

(5)止泻药:阿片酊,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

(6)收敛药:鞣酸蛋白,次水杨酸铋,次碳酸铋

(7)吸附药:药用炭,白陶土,矽炭银

(8)泻药

①刺激性泻药(接触性泻药):酚酞,比沙可啶,蓖麻油,大黄,番泻叶,丹蒽醌,醋苯噁酮

②渗透性泻药(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乳果糖,甘油,山梨醇

③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二辛琥珀酰磺酸钠(DSS)

④膨胀性泻药: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

(9)利胆药:

①口服溶石药:熊去氧胆酸(UDCA),鹅去氧胆酸(CDCA)

②胆汁分泌促进剂(催胆剂)

<1>水催胆剂:去氢胆酸,胆酸钠,托茨非,夫洛梯隆,环丁烯酸,苯酰丙酸镁,柳胺酚,曲匹布通,羟甲香豆素,非布丙醇,亮菌甲素

<2>胆汁成分分泌促进剂:苯丙醇,茴三硫,苯戊醇,环丁酸醇

<3>胆汁分泌双相促进剂:羟苯乙酮,哌普唑林,阿嗪米特,吗哇酮,双环己丁酯

<4>其它:羟甲烟胺,美托查酮,芳香草酮,羟丁醚,甲苯醇,姜黄素,茵陈色酮,水飞蓟宾,西那林,绿原酸,双香豆酸,栀子苷

③胆汁排出促进剂(排胆剂):硫酸镁,桂美酸,羟甲香豆素,曲匹布通(10)食欲抑制药:西布曲明,右苯丙胺,马吲哚,安非拉酮,氯苄雷司,芬普雷司,美芬雷司,芬特明,芬氟拉明

3.肝炎辅助用药:联苯双酯,门冬氨酸钾镁,磷酸胆碱,原卟啉钠,促肝细胞生长素,核糖核酸,水飞蓟宾,齐墩果酸,必需磷脂,双环醇,甘草酸二铵,硫普罗宁,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奥拉米特,葡醛内酯,维丙胺,二氯乙酸二异丙胺,肌醇,肌苷,辅酶A,磷酸胆碱,叶绿素铜钠盐,马洛替酯,苦参碱,牛磺酸

4.防治肝性脑病药:乳果糖,乳梨醇,乳糖,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氟马西尼,鸟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α-酮戊二酸,苯甲酸钠,左旋多巴,谷氨酸钠,谷氨酸钾,谷氨酸钙,精氨酸,乙酰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GABA),驱锰药,L-肉碱

(三)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1.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缩宫素,垂体后叶素,麦角生物碱(麦角新碱、甲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毒、氢麦角毒),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地诺前列素、硫前列酮、卡前列素),依沙吖啶,益母草,芫花萜

2.子宫平滑肌抑制药(抗分娩药):利托君,特布他林,硫酸镁,硝苯地平,沙丁胺醇,克仑特罗,吲哚美辛,异克舒令,乙醇

六、化学治疗药物

(一)β-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

(1)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2)部分合成青霉素

①口服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非奈西林,海巴明青霉素V,丙匹西林

②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③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BRL-1341),阿莫西林(BRL-2333),海他西林,美坦西林,酞氨西林,匹氨西林,巴氨西林,仑氨西林,依匹西林

④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羧苄西林(BRL-2064),哌拉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阿帕西林,卡茚西林,卡非西林

⑤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美西林(FL-1060),替莫西林,匹美西林(FL-1039)

2.头孢菌素类

(1)第一代:头孢噻吩(先锋霉素Ⅰ),头孢唑林(先锋霉素Ⅴ),头孢乙腈(先锋霉素Ⅶ),头孢匹林(先锋霉素Ⅷ),头孢硫脒(先锋霉素18),头孢西酮,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噻啶,头孢沙定

(2)第二代:头孢呋辛(CXM),头孢孟多,头孢替安(CTM),头孢尼西,头孢克洛(CCL),头孢雷特,头孢丙烯,头孢替唑,头孢氯氨苄,头孢西丁(3)第三代:头孢噻肟(CTX),头孢唑肟,头孢曲松(CTRX、CTA),头孢地秦,头孢他啶(R20263),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甲肟(CMX),头孢磺啶(CFS、SCE129),头孢克肟(CFIX),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布烯,头孢地尼(CFDN、FK-482),头孢泊肟酯,头孢咪唑,头孢罗齐

(4)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BMY-28142),头孢噻利

3.其它

(1)碳青霉烯类:氯碳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法罗培南,帕尼培南,硫霉素

(2)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CMZ),头孢替坦,头孢拉宗,头孢米诺(3)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4)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5)β-内酰胺酶抑制药: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

(二)氨基糖苷类

1.天然来源: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巴龙霉素,大观霉素,核糖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小诺米星,西索米星,阿司米星,利维霉素,沙加霉素,2-脱氧链霉胺,放线菌胺

2.半合成品: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卡那霉素B,阿米卡星,地贝卡星,阿贝卡星

(三)大环内酯类

1.第一代: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硬脂酸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地红霉素,麦白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麦迪霉素,竹桃霉素,罗沙米星

2.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麦迪霉素(MOM),地红霉素,氟红霉素

3.第三代:酮基大环内酯类(泰利霉素,喹红霉素)

(四)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五)多肽类

1.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2.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M

3.杆菌肽类:杆菌肽A

4.环脂肽类:达托霉素

(六)四环素类

1.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

2.半合成四环素:美他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胍甲环素

(七)氯霉素类(酰胺醇类)

氯霉素,甲砜霉素,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

(八)其它抗生素

莫匹罗星,磷霉素,磷霉素氨丁三醇,链阳菌素,夫西地酸

(九)人工合成抗菌药

1.喹诺酮类

(1)第一代:萘啶酸,吡咯酸

(2)第二代:吡哌酸,西诺沙星

(3)第三代:诺氟沙星(NFLX),氧氟沙星(OFLX),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CFEX),司帕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ENX),培氟沙星(PFLX)

(4)第四代:洛美沙星,托氟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那氟沙星,格帕沙星,阿拉沙星,克林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加雷沙星,帕珠沙星,普卢利沙星,氨氟沙星,巴洛沙星,西他沙星,吉米沙星,妥舒沙星,妥美沙星,替马沙星

2.磺胺类

(1)全身应用磺胺类:磺胺异噁唑(SIZ),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磺胺多辛(SDM),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苯吡唑,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林

(2)肠道应用磺胺类:柳氮磺吡啶(SASP),磺胺脒(SG),酞磺醋胺,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

(3)外用磺胺类:磺胺嘧啶锌,甲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醋酰(SA)

3.其它:甲氧苄啶(TMP),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呋太尔),甲硝唑,孟德立酸

(十)抗真菌药

1.抗生素类: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物,制霉素,灰黄霉素,西卡宁,克念菌素,美帕曲星,曲古霉素,那他霉素,克念菌素,利奈唑胺,哈霉素,棘白菌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多芬净)

2.唑类

(1)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噻康唑,奥昔康唑,联苯苄唑,舍他康唑

(2)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UK-109496),特康唑,泊沙康唑,拉夫康唑

3.嘧啶类:氟胞嘧啶(5-FC)

4.丙烯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

5.吗啉类:阿莫罗芬

5.其它:大蒜素,托萘酯,利拉萘酯,三溴甲酚,硫化硒,复方土槿皮酊

(十一)抗病毒药

1.抗HIV药

(1)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齐多夫定(ZDV、AZT),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替比夫定,扎西他宾(ddC),双脱氧腺苷,去羟肌苷(ddI),阿巴卡韦(ABC)

(2)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地拉韦啶(DLV),奈韦拉平(NVP),依法韦仑

(3)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RTV),奈非那韦(NFV),沙奎那韦,茚地那韦(IDV),安普那韦

2.其它

(1)核苷类:阿昔洛韦(ACV),伐昔洛韦,更昔洛韦(DHPG),喷昔洛韦,泛昔洛韦,恩替卡韦,阿德福韦,西多福韦,曲氟尿苷,曲氟胸苷,碘苷(IDUR),阿糖腺苷(Ara-A),三氟胸苷,利巴韦林

(2)非核苷类:金刚乙胺,金刚烷胺,磷甲酸盐(PFA),奥塞米韦,扎那米韦,羟苄唑,酞丁安,吗啉胍

(3)免疫增强剂:干扰素(IFN),聚肌胞

(十二)抗结核病药

1.一线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吡嗪酰胺(PZA)

2.二线药:对氨基水杨酸(PAS-Na),氨硫脲(TB

),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1

乙硫异烟胺(TH-1314),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卷曲霉素,环丝氨酸,紫霉素,四环素类,帕司烟肼,异烟腙,葡烟腙,丙酮酸异烟腙钙,安痨息

3.其它:利福定,利福喷汀,利福布汀,司帕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十三)抗麻风病药

1.砜类:氨苯砜(DDS),苯丙砜,醋氨苯砜(DADDS)

2.其它:氯法齐明,巯苯咪唑,利福平,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长效磺胺,沙利度胺,硫安布新

(十四)抗寄生虫药

1.抗原虫药

(1)抗疟药

①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米帕林,氯喹,奎宁,甲氟喹,羟氯喹,阿莫地喹,优奎宁,咯啶,咯萘啶,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本芴醇,哌喹,羟基哌喹,硝喹(CI-679),阿托伐醌

②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

③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氯胍,环氯胍,乙胺嘧啶,磺胺多辛,氨苯砜(2)抗阿米巴虫病药: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奥硝唑,哌硝噻唑,依米丁,去氢依米丁,依托法胺,二氯尼特,巴龙霉素,氯喹,喹碘方,氯碘羟喹,双碘喹啉,泛喹酮,卡巴胂

(3)抗滴虫病药: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奥硝唑,哌硝噻唑,乙酰胂胺,曲古霉素

(4)抗黑热病药:葡萄糖酸锑钠,戊烷脒,羟脒替,苄硝唑

2.抗蠕虫药

(1)广谱抗蠕虫药:吡喹酮,硫氯酚,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噻苯哒唑,左旋咪唑,三氯苯哒唑,氟苯达唑

(2)广谱驱肠虫药:噻嘧啶,莫仑太尔,奥苯达唑,川楝素,溴萘酚

(3)专用驱肠虫药

①驱蛔虫和驱蛲虫药:哌嗪,司替碘铵,恩波维铵,槟榔,南瓜子,山道年

②驱钩虫药:双硫氰苯,噻乙啶

③驱鞭虫药:奥克太尔,碘二噻宁

④抗绦虫药:双氯酚,鹤草酚,氯硝柳胺

⑤抗丝虫药:乙胺嗪,呋喃嘧酮(M-170),伊维菌素

(4)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硫氯酚,酒石酸锑钾,锑波芬,尼立达唑,双羟萘酸副品红,呋喃丙胺,六氯对二甲苯,敌百虫,硝硫氰胺,硝硫氰酯,奥替普拉

(十五)抗恶性肿瘤药

1.细胞毒类

(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①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MTX)

②腺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替加氟(FT-207),双喃氟啶(FD-1),卡莫氟,去氧氟尿苷(5'-DUFR)

③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6-MP),硫鸟嘌呤(6-TG),喷司他丁,磺巯嘌呤钠(AT-1438)

④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硫酸羟胍(HG)

⑤DNA聚合酶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氟达拉滨,克拉屈滨,环胞苷,氮杂胞苷,棕榈酰阿糖胞苷,靛玉红,甲异靛

(2)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①烷化剂

),环磷酰胺(CTX),氮甲(N-F),苯丁酸氮芥

<1>氮芥类:氮芥(HN

2

),甘露醇氮芥(BCM),甲氧(CLB),美法仑(MEL、LPAM),甘磷酰芥(M

25

芳芥(3P),异芳芥,邻脂苯芥(AT-581),嘧啶苯芥,硝卡芥,胸腺嘧啶氮芥,甲尿嘧啶氮芥,磷雌醇芥钠,异环磷酰胺

<2>乙酰亚胺类:噻替派(TSPA),六甲嘧胺(HMM),亚胺醌(A139),三亚胺醌,卡波醌(CS310)

<3>亚硝脲类: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司莫司汀(Me-CCNU),尼莫司汀(ACNU),奈莫司汀,链佐星,氯脲霉素

<4>甲烷磺酸酯类:白消安(BUS),二溴甘露醇(DBM),二溴卫矛醇(DBD),去甲卫矛醇,二乙酰去水卫矛醇

<5>其它:丙卡巴肼(PCB),达卡巴嗪(DIC、DTIC),野百合碱,安吖啶(AMSA),丙二胺亚胺(ICRF-159),乙双马琳(AT-1727)

②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顺铂(DDP),卡铂(CBP),奥沙利铂

③破坏DNA的抗生素类:丝裂霉素C(MMC),博来霉素(BLM),平阳霉素(PYM),培洛霉素(PEP),表柔比星(EPB),吡柔比星(THP)

药物的分类

各类药物的分类 一、临床上抗生素的分类: 1、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等。 2、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等。 3、林可霉素类:如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4、多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5、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等。 6、氯霉素类:如氯霉素。 7、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 8、其它类:如磷霉素等。 此外,临床上常用的其它抗菌药物有: 1、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等。 2、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3、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4、抗真菌类:如咪康唑、氟康唑等。 5、抗结核类:如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二、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分类: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胃粘膜保护药、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药及胃肠动力药几类 分类药物 中和胃酸药(抗酸药)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凝胶、复方氢氧化 铝片(胃舒平)、铝碳酸镁 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2、乙酰胆碱拮抗剂:哌化西平 3、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4、质子泵拮抗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5. 胃粘膜保护药米索列醇、生胃酮、硫糖铝、吉法酯、替普瑞酮、 麦滋林-S颗粒、枸椽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复方次 硝酸铋 6.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药阿莫西林、四环素、甲红霉素(克拉霉素)、 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 胃肠动力药 吗丁啉、西沙比利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⒈根除HP治疗;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⒊保护胃粘膜治疗;⒋非甾抗炎药(H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⒌溃疡复发的预防 三、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1、磺酰脲类;(甲磺丁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君立康,唐清、格列吡嗪—美吡哒,灭糖脲,元坦,秦苏,蓝绿康,瑞易宁,迪沙,灭特尼、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

药品的分类

药品的分类 与药品有关的领域大致分为药品研制、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及药品使用。每种分类方法都会从利于本领域研究、使用的角度出发对药品进行分类,由于各有侧重,很难找到一种为医药商业、制药企业及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接受的分类方法。常用的药品分类方法如下。(一)按来源分类 按来源,药品可分为天然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品。 1.天然药 天然药指利用天然资源的药品,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天然药材,如动物药鹿茸、植物药黄芪、矿物药硫黄,以及上述药物经过加工提炼制成的酊、水、浸膏等制剂,或提取其中有效成分,如甘草流浸膏、小檗碱等。 2.化学药 化学药指利用化学原料合成的药品,包括主要用化学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药品,如磺胺类药、对乙酰氨基酚等。 3.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指利用天然资源和化学合成高度结合的药品,包括抗生素、生物制品,如青霉素、乙肝疫苗等。 (二)按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分类 1.按药理作用分类 按药理作用,药品分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药和抗微生物、抗寄生虫及诊断用药等。 2.按临床用途分类 按临床用途,药品分为解热镇痛药、镇咳药、平喘药、抗高血压药、抗十二指肠溃疡药、抗肿瘤药、驱虫药、避孕药、消毒防腐药等。(三)按给药途径和制剂物理形态分类 1.按给药途径分类 按给药途径,药品分为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气雾剂、滴鼻剂、眼用制剂等。 2.按制剂的物理形态分类 按制剂的物理形态,药品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其他制剂等。

(四)按药品经营习惯分类 1.片剂类 片剂类药品包括片剂、丸剂和胶囊剂等。其中,片剂又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衣片、薄膜衣片、纸型片;丸剂又包括水丸、蜜丸、糊丸、蜡丸、微丸、浓缩丸、糖衣丸、肠溶丸、滴丸;胶囊剂又包括胶囊及胶丸。 2.针剂类 针剂类药品包括水针剂、粉针剂、输液剂等。 3.水剂类 水剂类药品包括酊水类、油膏类。其中,酊水类又包括酊剂、醑剂、浸膏剂及流浸膏剂、芳香水剂、合剂、洗剂、乳剂、混悬剂、溶液剂、糖浆剂(单糖浆、药用糖浆和芳香糖浆)、气雾剂、搽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漱口液以及中成药各类制剂(膏滋、膏药、酒剂、露剂等);油膏类又包括软膏剂、眼膏剂、霜类、硬膏剂、油脂、药膜、栓剂。 4.粉剂类 粉剂类药品包括原料药品、颗粒剂、分散剂(散剂、冲剂、干糖浆、茶剂、曲剂)。本分类方法易从外观上区别药品,在包装、储存、

药品名称分类

药品名称分类 药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和缓解身体不适。药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药品名称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根据药品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头痛、咳嗽、发 热等。 (2)止痛药: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 疼痛等。 (3)抗过敏药: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荨麻疹、哮喘等。 (4)降压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5)降脂药: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2.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根据药品的给药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口服药:即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如片剂、胶囊等。 (2)注射剂:即通过注射器将药品注射到人体内部,如针剂、静脉注射剂等。 (3)外用药:即将药品涂抹在皮肤表面或者直接涂抹在患处,如乳膏、贴剂等。 (4)鼻腔给药:即将药品通过鼻子喷入人体,如鼻喷剂、鼻 滴剂等。 3.按照药物化学分类 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2)抗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放射性同位素、细胞毒素等。 (3)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4)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4.按照药品来源分类 根据药品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合成药物:即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2)天然药物:即从天然植物或者动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青霉素、地黄等。

常用药品分类方法

常用药品分类方法 常用药品可以根据其用途、作用机制、化学成分等多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用途分类 按照药品的用途,可以将常用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 镇痛类药品: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 2. 抗生素类药品: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3. 抗炎类药物: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等,主要用于缓解炎症反应。 4. 抗过敏类药品: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主要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5. 消化系统药物:包括胃肠道镇痛药、抗酸药、促进消化药等,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症状。 6. 心血管系统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强心药等,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7. 呼吸系统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止咳药等,主要用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

8. 神经系统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药等,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9. 免疫系统药物:如免疫调节剂、疫苗等,主要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按照作用机制分类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将常用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 拮抗剂:如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等,通过阻断受体或抑制酶活性,达到治疗作用。 2. 激动剂:如受体激动剂、酶激动剂等,通过刺激受体或增加酶活性,达到治疗作用。 3. 替代剂:如激素替代剂、促进因子等,通过替代体内缺乏的生物活性物质,达到治疗作用。 4. 调节剂:如酶调节剂、抑制剂等,通过调节体内酶活性,达到治疗作用。 5.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剂:如镇静剂、兴奋剂等,通过影响中枢神经活动,达到治疗作用。 6. 细胞毒剂: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或免疫反应,达到治疗作用。

药品产品分类

药品产品分类 药品通常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产品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 •抗生素(Antibiotics):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Antivirals):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真菌药(Antifungals):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s):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抗肿瘤药(Antineoplastics):用于治疗癌症。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用于治疗抑郁症。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2.按照作用机制分类: •激素类药物(Hormones):包括激素替代疗法等。 •抗生素(Antibiotics):根据抗生素的类型进行进一步分类。 •镇痛药(Analgesics):用于缓解疼痛。 •抗病毒药(Antivirals):包括针对不同病毒的药物。 •抗结核药(Antituberculosis drugs):用于治疗结核病。 •抗艾滋病药(Antiretrovirals):用于治疗艾滋病毒感染。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s):用于降低血压。

•降脂药(Lipid-lowering agents):用于调节血脂。 3.按照给药形式分类: •口服药物(Oral Medications):以口服方式使用的药物,包括片剂、胶囊等。 •注射剂(Injectables):以注射方式使用的药物,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外用药物(Topical Medications):以外用方式使用的药物,包括药膏、贴剂等。 4.按照成分分类: •化学合成药物(Chemical Drugs):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药物。 •生物制品(Biologics):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包括蛋白质、抗体等。 这只是药品分类的一些常见方式,实际上,药品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治疗范围等多个方面进行。在药学和医学领域,不同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各类药物。

药物分类6类

药物分类6类 1、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又称抗感染药物,是指适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也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并杀灭被感染部位的细菌群体。主要有青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酮、糖肽、抗真菌药等。 2、激素药物: 激素药物是指根据荷尔蒙激素在体内的职能,研制的一类药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一类物质,可以作用于体内细胞,从而引起药理作用。激素药物包括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类、泌乳素、促红素、病毒性激素等。 3、中药温补药物: 温补药物是指具有温补、强壮作用的药物,主要是中药中的温补药物,它们的特点是料、味、性均温滋补,能调和阴阳、益气补虚,得法适可而止,能中和酸冷之物,有益于温养、补养,适用于咳嗽痰多闭塞、气管消炎,营养不良及轻微腹泻,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器官功能。常用的温补药物有当归、人参、黄芪、熟地、大黄、炙甘草等。 4、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是指针对人体感染的病毒,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或消除病毒,从而预防或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它的特点是口感较好,易于服用,易于吸收,具有较低的毒性,是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抗病毒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抗病毒抗原阻断剂,如抗双球菌素类。 5、精神药物: 精神药物指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痴呆药、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等。它们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症状,缓解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的症状,从而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情绪,并帮助人们重新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常见的精神药物有氟哌酸、氢氯噻嗪、奋乃静、阿尔茨海默氏病特效药等。 6、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是指能产生非常深度镇静及脑神经麻醉状态,被用于手术病人及治疗病人的药物。可将人或动物短暂投入深度昏迷状态,以便有效、安全地实施手术及治疗的药物。其作用强度可进行分级。常见的麻醉药物有阿片类药物、氯胺酮、锡嗪芬、双氯芬酸钠、静脉麻醉物等。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药物是指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态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在体内的不同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药物按照它们的作用、化学结构和来源等分类方式不尽相同,下面我们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 一、按作用机制分类 根据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镇痛药:常见的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吗啡等,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疼痛感。 2. 激素类药物:常见的激素类药物有肾上腺素、皮质醇等,通过模拟体内激素的作用,调节免疫系统和代谢作用。 3. 抗生素: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防治感染症。 4. 镇静催眠药:常见的镇静催眠药有安定、氯丙嗪等,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机体的活动和反应,帮助入睡和保持睡眠。 二、按化学结构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功能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药理性质以及作用部位进行分组。比如,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降糖药物等。 2. 化学分类:按照药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组。比如,酸类药物、碱类药物、醇类药物等。 3. 药物源分类:按照药物来源进行分类。比如,植物药、动物药、化学药等。

三、按照应用范围分类 1. 通用药:具有广谱的治疗作用,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氯霉素、中药板蓝根等。 2. 专用药:针对某种疾病或症状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癫痫药等。 3. 靶向药:指能针对某个特定的生物分子,如受体、酶等发挥作用的药物。比如,二代抗癌药物伊马替尼,就是一种靶向药,能够抑制某种癌细胞。 四、药物的使用原则 1. 合理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品,不盲目按照主观感受乱用。 2. 个体化用药: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药量,用药 时间等措施。 3. 安全用药: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必须按照医生的用药建议,要 求药品的质量安全。 结语: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对于常见的常 规药品,患者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医生建议使用。对于新型药物,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依靠科学研究进行评估,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同时,我们也要增强对生活中的药品使用常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现代药物分类

现代药物分类 药物分类是科学管理药物的基础。以下是现代药物的分类: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西药与中药 西药一般指现代医学使用的药物,而中药则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 3.抗生素与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是从微生物或天然物质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合成抗菌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 4.抗肿瘤药与免疫调节剂 抗肿瘤药是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免疫调节剂则是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药物。 5.神经系统药物与精神类药物 神经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癫痫等。精神类药物则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 6.内分泌系统药物与代谢性疾病用药 内分泌系统药物主要用于调节内分泌系统,如激素类药物。代谢性疾病用药则是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

7.心血管系统药物与呼吸系统药物 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呼吸系统药物则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8.消化系统药物与泌尿系统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肝炎等。泌尿系统药物则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 9.生殖系统药物与抗感染药物 生殖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如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等。抗感染药物则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10.抗变态反应药物与抗痛风药物 抗变态反应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和免疫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抗痛风药物则是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 11.肌肉骨骼系统药物与眼科药物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如关节炎、骨折等。眼科药物则是用于治疗各种眼部疾病的药物。 12.皮肤科药物与耳鼻喉科药物 皮肤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耳鼻喉科药物则是用于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 13.儿科药物与老年科药物 儿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疾病,老年科药物则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药物,主要关注老年人的特殊健康需求和问题。

药品分类管理8大类

药品分类管理8大类 在每个药品的行业中,药品分类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有助于规范药品的开发、管理和使用。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药品分为8大类,它们分别是西药、中药、生物制品、抗生素、化学药制剂、保健品、补品和疫苗。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这8类药品。 首先,西药是指以西方医学理论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一类药物。大多数西药都是采用单一药物组成并具有针对某种疾病的药效。目前,西药已成为全球治疗临床科学研究最积极的部分,是当今西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其次是中药,它是一种采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研制而成的药物。中药的成分较复杂,大多数中药由几种成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药效。与西药不同,中药研发的目的是调理身体,改善免疫力,止痛,增强新陈代谢等,是当今处方药研发的重要一部分。 第三类药品是生物制品。它是指以微生物、植物、动物成分为原料,以分子水平处理而成的药品。它包括由细胞培养而成的生物工程产品,如基因疗法,以及其他如抗体产品等。与机械处理相比,生物制品具有高效的性能,可以准确、快速的对特定的疾病进行治疗,因此,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第四类是抗生素,抗生素是指以微生物为原料,以分子水平进行处理而成的药品。它可以用来抑制细菌的生长,抑制其对人体的

危害。抗生素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是当今抗感染药物发展进步的核心技术。 第五类是化学药制剂,它是指以化学中间体为原料,以分子水平处理而成的药品。它的药效优势在于可以准确的把握靶向疾病的标志物,从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作用,提高治疗效率,给医疗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六类是保健品,它是一种无需处方就可在药店出售的药物。保健品可以通过增强人体抵抗力,补充人体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来实现身心健康,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预防和保健药物。 第七类是补品,补品是一种以天然成分为主要原料,以分子水平处理而成的药物。补品通过补充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改善人体基础代谢,强化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是当今大众健康保健的主要药物。 最后一类是疫苗,疫苗是指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药品。它由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发酵而成,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机制,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药品分类管理的8大类,它们分别在治疗不同疾病、改善健康状况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规范的药品管理,才能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患者能受到良好的治疗。

药物学中的药物类别划分

药物学中的药物类别划分 药物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和应用的科学领域。在药物学中,药物常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化学药物类别 化学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方法获得的药物,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有机化合物药物:这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由碳、氧、氮、氢等元素构成,包括许多常见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维生素。 2. 无机化合物药物:这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构成,如硫酸铁和氢氧化铝。 3. 天然产物药物:这类药物是从动植物、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如阿胶和青霉素。 4. 合成药物:这类药物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布洛芬和利巴韦林。

作用机制类别 药物还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其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作用机制类别: 1. 拮抗剂:这类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止其他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弱或阻断生物体的生理反应。 2. 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促使生物体的生理反应加强或增强。 3. 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生物体中特定的酶或其他生化过程,从而减弱或阻断某种生理反应。 4. 替代剂:这类药物可以替代生物体中缺乏的某种物质,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临床用途类别 根据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可以将药物划分为不同的临床用途类别: 1. 镇痛药:用于减轻或消除疼痛的药物,如吗啡和布洛芬。

2.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和四环素。 3. 抗癌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 4. 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如氟西汀和舍曲林。 药物学中对药物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药物的特性。不同类别的药物在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上有所差异,因此对于合理用药和研究药物特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药物学中的药物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化学药物类别、作用机制类别和临床用途类别。这些分类为研究、理解和应用药物提供了有益的框架。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了解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是药理学的基础。本文将介绍药理学中常见的药物分类以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 一、药物分类 1. 化学性质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生物制品等。 - 有机化合物药物:包括大部分临床应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和抗癌药等。 - 无机化合物药物:如金属化合物药物,例如抗肿瘤金属络合物。 - 生物制品药物:来源于生物体的制品,如生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制品和血液制品等。 2. 药物作用部位分类 药物的作用部位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要分为靶酶药物、蛋白质药物和核酸药物。 - 靶酶药物:作用于酶的活性位点,干扰酶的催化活性,包括酶抑制剂和酶诱导剂等。

- 蛋白质药物: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功能活性,如激素类药物。 - 核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或RNA的合成或功能 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3. 药物临床用途分类 根据药物的临床应用用途,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抗过敏药等。 - 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 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相关疾病症状的药物,如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等。 - 抗过敏药:减轻过敏反应和过敏相关疾病症状的药物,如抗组胺 药物。 二、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人体生物系统相互作用产生药效的过程 和方式,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副作用。 1. 靶点作用 药物通过与特定靶点相互作用,改变靶点的活性或功能,从而产生 药效。 - 受体作用:药物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如激素类药物。

药品分类原则

药品分类原则 药品分类原则 药品是人们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需要对药品进行分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介绍药品分类的原则。 一、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按照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可将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有机化合物类:包括酚类、醛类、酮类、羧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 2.无机化合物类:包括金属离子、无机盐等。 3.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包括阿托品、可待因等。 4.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等。 5.激素及其衍生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二、按照作用部位或功能分类 按照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功能,可将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包括镇静催眠剂、抗抑郁剂等。 2.心血管系统用药:包括降压剂、扩张血管剂等。 3.消化系统用药:包括抗溃疡药、胃肠动力药等。 4.呼吸系统用药: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止咳药等。 5.泌尿系统用药:包括利尿剂、抗感染剂等。 6.免疫调节剂:包括疫苗、免疫抑制剂等。 三、按照使用方式分类 按照药物的使用方式,可将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口服药物:一般是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

2.注射剂:分为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常用于急救和治疗严重疾病。 3.外用药物:包括贴膏、喷雾、洗液等,在局部治疗时使用。 4.吸入剂:通过吸入进入人体,适用于呼吸系统相关的治疗。 四、按照处方状态分类 按照药品的处方状态,可将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非处方药:指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或自行购买的药品,如感冒灵等。 2.处方药:指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如抗生素等。 3.特殊管理药品:指对使用有特殊限制或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如麻醉剂、毒性药品等。 五、按照药品来源分类 按照药品的来源,可将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1.化学合成药物: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列举药品的分类

列举药品的分类 药品根据其用途、成分、药理作用、法律法规等方面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分类: 1.按用途分类: •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或恢复健康的药物。 •预防药物: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如疫苗和免疫增强剂。 •诊断药物:用于辅助医学诊断的药物,如造影剂和放射性示踪剂。 2.按成分分类: •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合成或人工合成的药物,如化学合成的抗生素。 •生物药品:由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制备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和抗体药物。 3.按药理作用分类: •镇痛药物:用于缓解或减轻疼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吗啡。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抗癌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4.按药物监管法规分类: •处方药品: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如抗生素和镇静剂。

•非处方药品:可以在药店或超市等地方自由购买的药物,如退烧药和止痛药。 5.按剂型分类: •口服药物:以口服形式给药的药物,如药片、胶囊和液体药剂。 •注射药物:以注射形式给药的药物,如注射液、针剂和静脉注射药物。 •外用药物:以外部应用形式给药的药物,如膏药、乳液和喷雾剂。 •气雾剂:以喷雾形式给药的药物,如吸入器和气雾剂。 •眼药物:用于眼睛治疗的药物,如眼药水和眼膏。 6.按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激素药物:用于调节和影响身体机能的药物,如激素替代疗法和抗炎药。 •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减少血液凝固的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 •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心理疾病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免疫抑制药物:用于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分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对药品分类采用不同的标准和分类系统。

医学基础知识药物分类与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药物分类与作用药物是人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分类和作用对于医学基础知识来说至关重要。药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其作用机理、化学结构、来源等方面进行划分,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药物分类及其作用。 一、药物分类 1. 按作用机理分类 药物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调节药物:调节药物作用于机体的生理调节系统,如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进而降低心率。 (2) 代谢修饰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酶活性来调节疾病状态,如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代谢活性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3) 靶向治疗药物: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疾病的关键靶点,如激酶抑制剂可阻断肿瘤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 按化学结构分类 (1) 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物,如阿托品、洋地黄等。它们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抑制呕吐等。

(2)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常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内 分泌失调等。 (3) 抗生素: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它们通过破坏细菌的生物膜、抑制细菌的蛋白 质合成等机制来发挥治疗作用。 3. 按来源分类 (1) 天然药物:天然药物是指直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 药物,如阿司匹林、阿托品等。它们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 (2) 合成药物: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的药物,如氨 茶碱、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具有稳定性高、纯度高等优点。 二、药物作用 1. 治疗作用 药物的治疗作用是指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效果。不同类别的药物通 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治疗作用。例如,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 来治疗感染,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来治疗肿瘤等。 2. 对症治疗

药物总分类

药物总分类 (药理学分类法) 一、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一)拟副交感神经药 1.M受体激动药 (1)胆碱酯类:乙酰胆碱,氯贝胆碱,醋甲胆碱(MCH),卡巴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甲胆碱 (2)生物碱类 ①叔铵类:毛果芸香碱,槟榔碱,氧化震颤素 ②季铵类:毒蕈碱 2.N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四甲铵(TMA),二甲基苯哌嗪(DMPP) 3.抗胆碱酯酶药 (1)易逆性:毒扁豆碱,新斯的明,吡斯的明,溴地斯的明,依斯的明,利斯的明,依酚氯铵,安贝氯铵,他克林,多奈哌齐,地美溴铵,苄吡溴铵,加兰他敏,二氢加兰他敏,依舍立定,醋克利定 (2)难逆性: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sarin、soman、tabun等战争毒气 4.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PAM),氯解磷定,双复磷(DMO 4),双解磷(TMB 4 ), 甲磺磷定(P 4 S) 5.促乙酰胆碱释放药:丙吡胺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1.M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类: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东莨菪碱,樟柳碱 (2)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①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尤卡托品,托吡卡胺,环喷托酯 ②合成解痉药 <1>季铵类:异丙托溴铵,溴丙胺太林,甲溴东莨菪碱,甲溴后马托品,溴甲阿托品,甲溴辛托品,噻托溴铵,格隆溴铵,奥芬溴铵,奥替溴铵,戊沙溴铵,地泊溴铵,喷噻溴铵,羟吡溴铵,依美溴铵,克利溴铵,吡芬溴铵,异丙碘铵,溴哌喷酯,溴美喷酯,二苯马尼,甲溴贝那替秦,溴化甲哌佐酯 <2>叔胺类:双环维林,黄酮哌酯,氯化奥昔布宁,托特罗定,贝那替秦,羟苄利明,阿地芬宁,氨戊酰胺,甲卡拉芬,地芬明,丙哌维林,曲地碘铵,哌立度酯 <3>其它:羟苄利明 ③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达非那新,戊乙奎醚,tripitamine 2.N受体阻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