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发展现况的分析

临终关怀发展现况的分析
临终关怀发展现况的分析

临终关怀发展现况的分析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给人生带来生机和活力,但人都得遵循自然法则“生老病死”,临终则是生命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临终状态。根据人口统计局的统计,我国人口比例呈现严重的两极化,尤其是老年化更为严重。曾今看过一个电影叫《搏击俱乐部》,描述的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组织创办了一个俱乐部,只允许患有重症或者不治之症的人加入,旨在用搏击的方法来减轻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因此,在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且慢性病、恶性肿瘤等日益成为人们的主要死因,所有的医疗措施均无法延续病人的生命,疾病的折磨让病人痛苦不堪,当生之希望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怎样才能使病人摆脱痛苦,坦然、安详、有尊严的离去,就成为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不讳言死亡、正视死亡、尊重死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于是临终关怀在人口与社会的变迁的时代中产生了。

临终关怀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临终关怀”( hospice 或hosepice care 或palliative care)一词起源于早年的西方,萌芽于十七世纪,起源于英国,20世界80年代经台湾和香港传入我国内地,用于描述给虚弱或生病的旅行者以庇护,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但发展到今天,临终关怀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即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我国内地临终关怀起步相对较晚,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崔以泰于1990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标志着我国内地临终关的怀发展,1998年由李嘉诚先生捐助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宁养院,从而开始了国内临终关怀服务的推展工作。迄今为止,分布在各大城市的20家重点医院开展了这项工作,在减轻晚期绝症病人躯体痛苦的同时,也给这些即将死亡的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心灵慰藉。

对普通公民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来说,临终关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几千年传统死亡文化的桎梏、“忠孝观”的束缚,给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消极的影响。许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致使临终关怀的发展举步维艰,那么阻碍临终关怀的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医疗机构在经济上所面临的困境。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缺少应有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助。从医疗机构本身来说,一方面,临终关怀服务治疗手段、药物昂贵,医院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开展这项服务;另一方面,医院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临终关怀服务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安抚极其重要,医护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情感护理,医院必须下大力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第二:缺乏应有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死观还很传统,对死亡的认识也很原始,仅处于恐惧和孤独痛苦中,而科学的死亡观是“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就是为死亡寻求心理适应。有两类人最需要进行教育:a、临终者的家属没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的人;b、因为亲人的去世而严重影响工作和

生活,甚至精神长期得不到恢复的人,这些人同样需要给予死亡教育。因此,在中国内地发展临终关怀,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使更多的人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第三、现有的临终关怀机构现状。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起步,各种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且普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少、设施差、专业护理人员少、患者少、病房空等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 亿人的人口大国来说,目前的临终关怀机构远远解决不了广大民众的迫切需要。

有那么多的阻碍与困难,是否意味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不好,答案不明而喻,随着老年化的日趋严重,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临终关怀的欲望愈来愈强烈。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这个事业将会如日中天的发展起来。根据目前临终关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须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地将临终关怀事业引向深入。因此,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将国家、集体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最重要主体;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要注意其福利性;加强对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的培训。

临终关怀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它是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开展临终关怀事业意义重大。然而,临终关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的发展还处在幼雏阶段,但我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终关怀这一体现人类生存质量的服务形式将成为现实。因此,尽管社会的发展呼唤临终关怀的进一步普及,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我们也要宣传科学、开展临终关怀,因为它是一项美丽温暖的事业,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宁、家庭和睦,并可使临终者体会到人间的温暖、会的关心和亲友的真情,使其安祥地到达生命的终点。这是对临终者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家属的安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临终关怀——案例分析

少女王小乐未实现的愿望 一个13岁的青春少女本应该享受着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然而,家住南京的王小乐的生活却在几年前被改变了。 2009年,5年级学生王小乐在体育课后突然不省人事,被老师送往医院急诊。 王小乐“不省人事”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答:心源性;脑源性;低血糖;直立性低血压;中暑或缺水;胸内或肺内压力增高;精神和心理因素刺激; 护士在给小乐进行护理评估时,闻到较明显的烂苹果味,经询问获知小乐在体育课后喝了大瓶可乐,且得知她平时常感到口干但未检查、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小乐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小乐此次出现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是什么呢?该怎么处理呢? 答:原有糖尿病,摄入大量含糖食物后引起; 处理:1、补液,通常用生理盐水;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监测动脉血气分析;4、防止诱因和并发症,包括休克、严重感染等经有效救治后,小乐出院了。随后,经过近半年的糖尿病治疗,小乐的病情也稳定了,重返校园的她身上多了一样东西――电子胰岛素注射器。午饭前为自己打上一剂胰岛素成为小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2010年,小乐突然感到膝盖疼痛,双腿不能直立。近几年来,小乐的眼睛、四肢、内脏、免疫系统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病症。 因为这些并发症,小乐父母收到过三次医院开出的病危通知书,但小乐都挺过来了。直到2013年春节,小乐再次入院。医生表示已经无力挽救,告诉小乐父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进重症监护室,每天费用近2万,但只能为王小乐多延续一周左右的生命;要么回家听天由命。 1.小乐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的哪些并发症? 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感染) 2.你认为该如何告知小乐父母最后这个消息? 答:有计划的如实告知,逐步透露病情信息,绝对不能说谎,要让父母有一定心理准备 3.如果你是小乐的父母,你会作何选择?为什么? 答:让小乐自己选择,因为没有人可以体别人来安排自己的人生,生命是他自己的,做父母的应该尽轲能的满足希望的,父母也不会希望孩子过早的离世,也不希望孩子痛苦 4.如果你是小乐,你会作何选择?为什么? 答:回家听天由命;因为一方面无论是在家还是住院,都是要死的,还不如为活着的人着想,减少父母的负担,与父母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以幸福的心态走完最后的时间,得到“善终”。另一方面,家是自己熟悉的,会减少孤独、无助和失落感。 4年来,为了给女儿看病,小乐父母已借了十几万的债务,家里早已经山穷水尽,他们只能忍痛把女儿接回了家。此时的小乐已经不能吃饭、不能说话、双目失明溃烂,痛苦的表情始终没有消失过。但就在回家的第一晚,小乐伸出青紫色的手,挣扎着把写了遗言的日历本交给了母亲。“我不想撑下去了,让我舒服点走吧!” 看到女儿早早写下的遗言,小乐父母忍不住地流泪,他们决定,一定要让女儿安稳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1.你认为此时怎样的临终关怀机构是适合小乐一家情况的?可为小乐一家提供怎样的 照护?(请综合考虑小乐的身心与小乐家人的心理。)

浅谈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3-08-21T08:42:51.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邓晓燕吴惠兰[导读]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邓晓燕吴惠兰(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临终关怀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 等全方位的身心舒缓医疗与护理照料,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年人躯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使其能够安详地、无憾地走完人生旅途,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 【关键词】临终关怀现状发展体会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59-02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等,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是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1]。通过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能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1 临终关怀的现状 1.1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分布地由北京、上海、沈阳、西安等大城市逐步向中等城市延伸。2001年,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每年捐资2500万元,在我国多个省市建立了20多所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宁养医院,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2]。 1.2 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 1.2.1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患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有其各自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1.2.2 传统医学人道主义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传统医学人道主义观点认为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对于临终患者,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积极救治,却忽略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临床老年病人的病情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缓慢发展且反复的,很难确定何时为“临终”,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加速病情恶化,医护人员会选择将实情告知家属,而用善意的谎言来面对患者,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即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想找人倾诉,周围的人也刻意回避,以至于病人心中的郁闷得不到疏通和排解,更加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1.2.3 临终关怀知识缺乏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1.2.4 临终关怀过程中对家属关怀的缺失。 1.2.5 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资金的缺乏。 1.2.6 开展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缺乏。 2 临终关怀的意义 2.1 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 2.2 提高生存质量,使老年人“老能善终”。 2.3 树立正确死亡观。 3 临终关怀的发展 3.1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群众性、普及性宣传,还要实施专业性教育,在医学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强对在职医护人员的死亡继续教育,端正临终关怀工作者的观念,并弥补其学校教育的不足。 3.2 死亡教育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死亡教育,要认识到疾病的折磨是痛苦的,死亡本身并不痛苦;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要顺其自然,不要惋惜,更无须后顾之忧,亲人自会平安生活,未尽事业也会后继有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面对临终过程。 3.3 注重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宣泄感情,认真倾听其交谈,提供精神支持,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尽力提供生活指导与建议,帮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可以通过让家属与临终病人单独相处;安排家属和医生见面,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与家属共同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一起参与和执行;向家属交授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倾听家属表达自己的情感;向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以解决实际问题。 3.4 促进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由于临终关怀多以对症照料和护理为主要内容,一般不采用昂贵的治的压力,更主要的是,社区模式能使患者在熟悉的住宅环境中离世,符合我国在家中送终的传统观念,从而有利于满足部分患者的愿望,利于临终关怀的长期运作。 4 体会 较多的临终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总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的痛苦经历,使老年人心理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无奈。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政府须建立有效的支持体系,加大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通公民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临终关怀使临终者正视生命终结,使他们临终前在精神或肌体上得到相应的照顾,从而冷静的处理一些事情并接受生命终结的事实。临终关怀使病人家属理性渡过分离时刻,从而有效地办理一些病人或亲属应当办理的事情。通过逐步探索和完善临终关怀模式,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从业队伍,促进临终关怀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燕,白桂春,卞龙艳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5. [2]张小燕.老年护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殡葬服务心得体会3篇

殡葬服务心得体会3篇 殡葬服务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业。特殊在,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是直接为生者服务,惟 独殡葬服务业的直接对象是死者,它的间接服务对象才是生者。下面是带来的殡葬服务心 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殡葬服务心得体会 我们在衣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间,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 肩而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支,童年的无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 伴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 但凡人皆有一死,要正视。对于自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同时,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身边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亲人,爱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贡献了什么. 现代殡葬服务的发展是我国殡葬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从原先的古老迷信 的活动发展到现在的科学、庄严的仪式,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这是非常大的进步。对于这 项服务,我们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解决好、维护好、保障好社会群众对殡葬服务的价 值需求,又要确保在保持机构在非营利性条件下寻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过去,一些殡葬管理者和领导者总以为殡葬是跟死者打交道的职业,每天为死者提 供服务,谈不上高尚,能多要价就多要价,能多收就多收,而活者往往又存在不能和死者 谈价钱的心理,自然多收多要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民众对殡葬服务标准和缅怀死者的价值取向发生的根本改变,群众对殡葬服务要 求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和人性化的意识已经增强了,传统的殡葬服务观念已经落伍了,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理念。要在国家 殡葬行业纷纷觉醒并倡导“阳光殡葬”的时候,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努力创新殡葬服务 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标准,尽快走出简单的承诺式服务,逐步将殡葬服务向系统化、规 范化和标准化方向迈进。要以具体的标准作为服务施受双方检验服务水平的标尺。 殡葬服务能帮助家庭或社会处理遗体,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观点看,遗体有着非 常重要的价值。我觉得殡葬服务是非常神圣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但不管怎么样,人死后应该有一个好的归宿,让灵魂得到安息,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好,殡葬服务,是很科学,很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形式。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 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处理一体的原则是自然条 件的要求和社会文化条件的要求。

临终关怀

给生命以尊严-------关于临终关怀 关于临终关怀 什么是临终关怀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于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成为保护生命的重大举措。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午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监终关怀心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临终关怀和肿瘤预防、治疗一样,是癌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通过临终关怀的实践,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①研究影响癌症发生与扩散的心理及社会因素; ②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估价; ③缓解症状与控制癌症疼痛的措施; 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过程。 为了实现现代医院的管理目标及处理好病人的临终关怀,需要有相对独立或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目前国内外已发展起来的几种形式是: ①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 ②附属于基层保健网的临终关怀; ③社会及家庭护理项目中的临终关怀; ④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 但无论哪一种,其宗旨与任务是相同的。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

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对临终老人的观察和护理 1、循环与呼吸 临终老人有循环与呼吸衰竭,常见脉搏跳动快,不规则渐变弱而消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潮式呼吸时,应立即吸氧,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保护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 例1男,82岁,临终前1月,食欲减退,大小便失禁,膳食部每餐提供的食谱均是色香味俱全,可老人均对饭菜摇头,为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他的饮食习惯,了解到他喜欢喝牛奶、冲麦片,于是除了耐心喂食、喂水外,还为他订了鲜奶,冲麦片喂他喝,尽量满足老人最后的偏爱,还每日为老人取下义齿清洗干净,给他做口腔护理,增强老人的食欲。还有个特点,每次饭后半小时,老人便会抓住床档用力摇,查看他的纸尿片,就会发现尿片湿了,护理人员只要立刻帮他用温水清洁会阴,换上干净舒适的衣裤,老人就会平静地入睡。 例2:男,80岁,肺心病。临终几天,精神明显倦怠,观察中,发现老人突然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发绀明显,测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护士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吸入,予半坐卧位,把口腔内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陪伴在老人旁边,减轻老人的紧张情绪,5分钟后,老人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回升、发绀减轻、皮肤转暖、神志转清后能轻声对护士诉说自觉舒服了许多。 例3:女,89岁,右股骨颈骨折。老人临终前病情恶化,神志淡漠、言语模糊,右下肢活动极度受限,保持中立位,肢端血运差,皮肤湿冷、苍白。在护理中,发现平卧的老人表现出张口欲言、双眼睁大、痛苦神态,于是,我们为其床上擦浴,翻身拍背,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或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的护理,并换上干净衣服,保持床单干洁平坦,再予安置舒适卧位,做好保暖之后,老人痛苦神态消失,安静休息了。 在濒死状态下若疾病未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始终保持神志清醒,虽然各反射迟钝,言语障碍,但听力往往是存在的。护理人员要尊重和尽可能满足他的特殊要求。 例4:女,92岁,脑出血后遗症。老人入院时浅昏迷,呼之偶有反应,在为她护理时,我们从不喊她叫“某某床”“某某号”而是把她当作对社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我们尊称她的姓名,有时冠以她“老师”的头衔。入院后很少有人探望,我们后来了解到她儿子身为高官,为国顾不上老人家。还了解到老人家病前酷爱乐曲。于是我们每天为她抚摸手脚时,顺便在她床头播放乐曲,利用音乐有效松弛她的神经。她听到音乐时手指头便会微微地颤抖,表明她能感受到轻快的音乐。家属探视时看到此种关怀,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 心理安慰 面对自己即将走完的人生旅途,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老人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已接近死亡,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因此他不得不承认一事实,明显忧郁的表情,深深的悲哀,表现出老人要求处理未完的一切事宜。 例5:女,99岁,肺部感染。临终前7天,病情恶化,意识清醒。为她洗脸时,她抓住护士的手肯求与定居加拿大的儿孙们见最后一面。看到老人眼中流露期待而又忧郁的目光。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中的需求调查——文献综述

临终关怀服务综述 ——电院515030910439 邓明华 一、概念 (一)临终 临终是临近死亡的阶段,关于临终的时间范围,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美国,临终的时间范围为6个月的预计存活时间;在日本,临终的时间范围为2个月到6个月的预计存活时间;在英国,临终的时间范围1年或不到1年的预计存活时间;在意大利,临终的时间范围为3 个月内的预计存活时间;在我国,临终的时间范围为3个月~6 个月的预计存活时间[1]。 我国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通过对近8000个病历的观察分析,有7200人(90%左右)从其生命本质发生无法复原的退化至死亡的时间为10个月左右,故认定临终期应为10个月左右。他们还提出了“社会沃母”理论,将临终关怀定为六个月[2]。 本文认为将临终关怀的时间范围限定在3个月到6个月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如果时间限定的太长,一方面与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所不符,另一方面我国临终关怀刚刚起步,不能为太多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如果时间限定的太短,将浪费大量卫生资源,这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现实不相符合。 (二)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这个术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争议。英文文献中有不同的说法,例如“end of life care”、“terminal care”、“hospice care”或者“palliative care”[3]。从字面上看,这几个术语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前两个侧重于强调疾病的发展阶段以及病人的“濒死”状态,而后两个强调服务的内容和宗旨,所指的范围更广。因此,现在“hospice care”和“palliative care”使用的较为广泛。英国一般使用“hospice care”较多,一般翻译成“宁养服务”,主要是对在医学上判明治疗无效的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身心照护与支持。世界卫生组织(WHO)所使用的是“palliative care”,一般翻译成“姑息照护”,是对无治愈希望病人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人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控制疼痛、缓解病人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病人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病人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病人有尊严地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与此同时,向病人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 我国台湾地区使用“安宁照护”一词较为普遍,香港地区则使用“善终服务”一词较为普遍,而大陆地区则使用“临终关怀”一词较为普遍。大陆学界对临终关怀做出了诸多定义,其中学界普遍认可的是李义庭、李伟、刘芳等人编著而成于2000年出版的《临终关怀学》一书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的本质是对无望救治病人的临终照护,它不以延长临终病

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老人们都感慨的说,正是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我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中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而平时娇生惯养的我,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过去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我还又跑到外面的小卖部给老人买东西,虽然来的时候给老人们带来了些水果、点心,可那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东西来表达我的心意,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间并且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我就跟着那里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 这时我主动给老人喂饭,虽然笨手,但见到老人们开心的笑脸就心满意足了。我感觉到了一家人似的其乐无穷。大多数老人在这里过的很开心,他们有时在房间过楼下的广场看电视或者锻炼身体,因此,老人们在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为老人们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经常和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进一步增进感情。通过与老人们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了他们的辛劳,明白了他们对儿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们对我们后辈的希望… 在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陈爷爷,是名老红军,我来到这位老人的房间,等候在门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便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今天来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并点头欢迎,在房间我仔细打量一番,在床的旁边有个写字台,上面摆着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得苍劲有力,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靠近门口有一张旧的滕椅,估计老人平时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听着老人跟我讲他过去的故事。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时,老人眼里泛出了泪花你他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啊!现在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锻炼。”老人为自己是***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就没有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国和家。”老人说完后,我不禁从心里感到敬佩。当我问老人作为***员认为当时长征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居然毫不犹豫的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就这样和老人聊了好几个小时! 那些曾几何时拥有我们同样梦想的老人们,他们也年轻过,我回家的时候和过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样,在敬老院里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回忆! 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篇二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X月19日,早晨8点,

浅谈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浅谈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阐明了临终关怀的理念及服务重点,指出疼痛控制和死后家属的情绪支持是目前临终关怀的重点内容,且根据中国国情,对如何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专科护士 一、临终关怀的理念 临终关怀护理是指针对那些医疗措施无法挽救,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所实施的积极的包含人文关怀的综合护理措施。临终关怀的理念可概括为:①以照顾为中心的理念,临终关怀强调的是以舒适为目的的照护,照护体系是尽量围绕病人及其家属的希望来进行护理。②尊重生命尊严和尊重濒死病人的权利,他们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发展及共同参与治疗过程的讨论,且工作人员应尽量满足病人的临终需求。 ③重视生命品质:临终关怀的重点不再是延长寿命,而是丰富生命,追求生命品质,提供安适、有意义、有希望的生活。同时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其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 二、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的焦点是生活,而不是死亡。它强凋的是对临终病人实

施姑息性照护,而不是治疗性照护。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目的是帮助末期病人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也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给其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临的问题。通过对临终患者实施全面照料,使他们的生命得到尊重.疾病症状得以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其在临终时能够尤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实施临终护理能够减轻死者家属的精神痛苦,并可以帮助他们接受亲人去世的生活,缩短悲伤过程,保持身心健康。临终关怀是以医学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临终关怀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时代水平,它是社会风气的集中表现。 三、我国现在临终护理关怀的情况和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癌症、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临终关怀护理逐渐受到医学界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护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临终关怀护理的启动问题、缺乏临终关怀的专科护士、社会支持问题等。临终关怀的启动由两个因素决定:预后情况和预计生存时间。然而正确预计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并不容易,尤其对于非癌症患者。我国现在的医疗体系缺乏临终关怀的专科护士,其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身心护理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对人的死亡、生命及其价值有深入的认识,更要具备处理患者和家属面对死亡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且社会支持太薄弱,

关于目前临终关怀的难点与解决途径的分析

关于目前临终关怀的难点与解决途径的分析“临终关怀”亦是”舒緩疗护”,是一种有组织化完整照顾方案的特殊服务,该 服务是注重团体精神,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解性及支持性的照顾,合理的分析目前临终关怀学科存在的难点,有利于寻找合适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法,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标签:临终患者;关怀;解决方法 临终关怀,即Hospic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让人做到优生优死,所包含有hospitality,organied care,symptom control,psychological support,individualized care,communication,education这7个方面,最早为1967年在英国由英国护士桑德斯成立ST.Christophers’Hospice,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日本等,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我国于1982年首家在香港成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临终关怀”一词被正式应用,香港的学者称之为”善终服务”,在台湾被称为”安宁照顾”。 上海市是在1988年由上海浦东新区老年医院改为临终关怀医院,后相继的成立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新华宁养院等,至2012年上海成立了18家有临终关怀科的单位,我院作为18家单位之一,由2012年8月成立至今,我院由起初的12张床位扩展到目前21张床位,并预计在今年扩展至36张床位,从床位的不停扩张可看出社会的需求,至7月底共评估412例患者,收治176例患者,死亡158例患者,出院18例患者,我作为一名临终关怀科的医务工作者,从中学习了新的理论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相应的困难,现就我院分析出来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1 正确的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开展时间较短,对于普通公民及部分医务工作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又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及”忠孝观”的影响,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导致不能很好的开展该项工作,不能有效的达到使患者有尊严的死去,临终关怀是以减轻患者身体及心理的痛苦,包括患者家属的心理痛苦,而不是人为的延长或者缩短患者生命,很多患者家属认为让自己的亲人多活一分钟是一分钟,认为这样才是对患者的尊重,却没有想过,各种仪器在患者身体上操作的时候,各种液体进入患者身体的时候,患者是不是觉得快乐,是不是觉得有尊严,且有研究表明,在脱水和缺乏营养的状态下可造成血液内酮体积累,从而产生一种直通药物的效应,使患者有一种欣快感,这种时候即使给患者输一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欣快感。所以,对于肿瘤晚期的患者,特别是濒死阶段时,应让患者安详,无痛苦的离开人世,而不是积极以药物等治疗。如何正确的理解临终关怀,我认为应加强宣教,政府应加大投入宣传,入院后医务工作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从而让更多的认识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护理_考试重点

临终护理考试重点(2013) 名词解释 1.临终关怀:是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员及志愿者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其宗旨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晚期患者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为人生划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使晚期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 2.临终护理:是一种组织化护理方案,重视团队精神照顾,为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全面照护。 3.临终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系统地利用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和设备的过程。为了实施临终护理,必须明确其职能,确立临终护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 4.死亡教育:是指将有关死亡与濒死及其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及个人的教育过程。 5.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 6.被动安乐死:对不可治愈的晚期临终患者,停止使用延缓其生命的器械或延续其生命的治疗措施,仅采取止疼方法任患者自然死亡的方式。 7.主动安乐死:对于躯体和精神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人为的,旨在仁慈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8.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9.癌性疼痛:指与癌症有关的疼痛,包括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疼痛和与治疗有关的疼痛。 10.死亡: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中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性死亡。 填空题 1.临终关怀的对象(晚期患者及其家属)。 2.临终关怀格式塔的两大支柱(症状控制)、(关怀)。 3.世界临终关怀创始人是英国的(西斯莉。桑德斯),她于(1967年7月)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4.晚期患者的确定,以预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为标准。 5.临终护理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广泛性)。 6.临终关怀机构告别室设计和配置特点(人性)、(人道)、(至爱)、(关怀) 7.悲伤发展的四阶段理论(麻木)、(渴望)、(颓丧)、(复原) 8.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医学和方法论原则(姑息性原则)、(客观原则)、(整体论原则)、(调整原则)、(清醒原则) 9.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生命伦理原则(统一原则)、(权利原则)、(公平原则) 10.晚期患者症状护理的一般原则(质量原则)、(舒适原则)、(同意原则)、(告知原则)、(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原则)、(无创原则) 11.癌痛止痛治疗中首选的最常用配方(吗啡+) 12.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状态)、(主观体验)

慰问老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慰问老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慰问老人心得体会范文 5篇,欢迎阅读参考! 慰问老人心得体会 爱是责任,爱是力量,爱是精神。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关爱老人”的光荣传统,发挥时代先锋作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发扬互助友爱精神。xx 年12月26日上午,我们金谷乡分团部分成员到敬老院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生活用纸、水果、生活用品等物资,帮老人打扫,洗衣服等。 踏入敬老院的院子时,里面是那么的安静和舒适。老爷爷们已经老了,再没有年轻时候的激情了,他们都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院子没有喧嚣,有的只是鸟鸣虫叫。他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关心。他们乐于享受他们那自由闲适的生活,虽然老人年纪大了,有的还生活不能自理了。但是他们有着一颗坚强的心。当我们一一的进了老人门的房间时,看到老爷爷们脸上都带着阳光般的笑容,我们也很高兴。更欣慰的是我去看望的大多数是数百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战士。老爷爷还给我们唱了红歌,这样让我们感到很幸福。 我们和老人们谈谈心,聊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通过聊天,我们发觉老人们很可爱,我们会问他们“您的子女来看您吗?”“您们觉得这里的菜好吃吗?”“您们喜欢这里的生活吗? ”“您们每天经常做什么呀? ”“您们觉得辛苦吗? ”之类的话。他们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则笑嘻嘻地说“好啊,好啊,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啊!”“你们好啊,希望你们可以经常来看我们!”“现在时代好了,国家经常帮我们,我们的日子好啊,感谢国家呀!”等等。 当我们和老人们告别时,确实是依依不舍呀。平时能够多帮助老人们的卫生问题,这样也是为了老人的健康做铺垫。帮助老人我们开心,老人快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养大了父亲和母亲,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更没有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对他们特别讲礼貌。 我们应该尊老爱老,尽力去帮助老人干点什么,行动起来吧!让这些辛苦了

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帮助患者舒适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家庭;心理;临终患者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hospice 【Abstract】Hospice care for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providing medical and nurs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are for all-round. To respect the lives of dying patients, the symptoms under control,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and the family'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maintained to help patient comfort and dignity to walk life's final journey. 【Key words】Hospice care; Family; Psychological; Hospice patients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是护士应尽的责任,是临终关怀的微言大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此种医疗需求逐渐增多,而治疗理念与普通病人迥异。 1 临终关怀概述及现状 1.1临终的定义 目前世界上对临终的时期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日本对预计只存活2-6个月的患者称为临终者;美国对估计最多只能存活6个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而我国则将能存活2-3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1]。 1.2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家健全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福关怀院,是由英国的桑德斯(D.C,Saunders)博士于1967年7月在伦敦创办的。以后临终关怀发展到欧美各国。90年代传入台湾、香港,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有临终关怀机构,

浅谈临终关怀的发展

浅谈临终关怀的发展 古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每个人都面对自身的最后一个环节——死亡。人在为自身、为别人、为社会、为下一代创造、奋斗、拼搏了一生之后,都会在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临终时期是痛苦的、是恐惧的、也是很悲惨的。然而,每一个人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无论有无作为,都应该在临终阶段获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死得安详、舒适,并且无痛苦、无牵挂地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都应该安静、体面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于是,临终关怀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诞生了。 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医学研究显示,人在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所用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费用是在人生最后一个月花费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0%。据预测,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人。而老龄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疾病负担的增加。尤其是高龄重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更是未来养老问题中的难点。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所谓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与照料,从而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舒适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长期以来,对于很多身患绝症的老年病人,临床医学花费了昂贵的治疗费用,虽然延缓了其死亡进程,但是,这种只关注疾病而忽视病人的倾向,既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医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避免死亡;而新医学的目的则是避免早死、安详死亡。新医学从单纯追求延长生命转向对人的整体关怀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从单纯治疗转向治疗与关怀并重。因此,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 第一,临终关怀在全球的发展,有着其深刻的内在动力。 首先,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几时年前构成人类死亡主要原因的各种传染病,或者已经绝迹,或者已被有效控制,已不再是人类生命的主要威胁。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则一跃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这些疾病均表现为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

临终关怀发展前景(1)

临终关怀社会发展前景 2016140886 倩 2016140846 黎若涵 任课老师:田柳 完成日期:2017.11.13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参考题目□自选 完成说明: 1、题目属性,请在“自选”或“参考题名”前打。 2. 课题分工包括:(1)课题分析,课题负责人;(2)检索文献,资料分析;(3)纸笔写作,课题报告。请按每位同学的实际工作分工进行填写。 2.检索资源选择必须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国外文献数据库资源可选作。 3.各种类型检索途径的检索结果呈现不少于3项。对于报告资料来源重点检索途径(例如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要重点表达。 4.文献综述是在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而撰写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资料堆砌。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2000字。 5.“2.1 选择检索工具”中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视频资料、期刊、会议论文等。

目录 1.课题分析 (4) 2检索策略 (4) 2.1 选择检索工具 (4) 2.2 选择检索词 (4)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5) 3.1 万方数据库 (5)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5) 3.3超星数字图书馆 (6) 3.4 实体图书馆搜索平台 (7) 3.5 国外文献数据库 (8) 4.文献综述 (8) 5.参考文献 (11) 6.自我总结评价 (12)

1.课题分析 临终关怀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是由医生、护士、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人士和志愿者等多学科、多领域人员组成的团队提供的,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全面照护,宗旨是使临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详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使临终病人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增强。随着社会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临终关怀正在慢慢被人们认识,未来人们在面临病痛以及死亡时,临终关怀是否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本次综述报告,我们从临终关怀的发展背景以及在国外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着手,分析了临终关怀在国外未来的社会发展前景。 2检索策略 2.1 选择检索工具 2.2 选择检索词

关于临终关怀的感想

关于临终关怀 什么是临终关怀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于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临终关怀,成为保护生命的重大举措。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的HOSPICECARE。我国大陆与港台的汉译略有差异,香港译文为“善终服务”,台湾译文“安宁照顾”。但其内涵都同出一辙,均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权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午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使患者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监终关怀心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临终关怀和肿瘤预防、治疗一样,是癌症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通过临终关怀的实践,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①研究影响癌症发生与扩散的心理及社会因素; ②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估价; ③缓解症状与控制癌症疼痛的措施; 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过程。 为了实现现代医院的管理目标及处理好病人的临终关怀,需要有相对独立或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目前国内外已发展起来的几种形式是: ①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 ②附属于基层保健网的临终关怀; ③社会及家庭护理项目中的临终关怀; ④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 但无论哪一种,其宗旨与任务是相同的。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临终关怀的起源 临终关怀的英文翻译是“ hospicecore : “ hospi ce 原指基督教为朝圣者准备的休息场所,后来逐渐演变成济贫院”、招待所”等意思,20世纪才形成了现代临终关怀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指的是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967年桑德斯建立了圣克里斯托弗救助院,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之后在美國、加拿大、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起来。口’2临终关怀的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不仅仅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和临床护理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它还通过心理护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途径关怀和照顾患者。对于临终病人,任何医疗技术和药物已经无法治愈缓解疾病,走向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虽然现代医疗

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痛苦折磨,最关键的心灵上的痛苦却没有药物可以缓解或抑制,临终关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看护,使病人的身、心都解除痛苦。它不仅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致力于帮助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使家属得到慰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临终病人的心态发展一般为5个连续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悲伤、情绪波动起伏大是临终病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临终病人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除了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苦痛,心理上的痛苦比前者给病人带来更巨大的不适和痛苦。另一方面,临终病人的家属和朋友同时也在在心理上饱受折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巨大的悲痛往往使亲朋好友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容易出现问题,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阴影。 尽管临终关怀无法从根本上延长临终者的生命,改变即将死亡的本质,但是临终关怀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医护人员、志愿者、护工等对临终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