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论公共政策中的民众参与

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张月 030111485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源,不断地加重对社会的掠夺。政府部门和单位小团体利益的存在对社会带来消极作用,它造成社会利益分化,迅速扩大了原有的利益分化的范围和程度,它造成市场分割、国家财富流失乃至社会失序。)可见,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固有的基本属性。离开了公共性,公共政策就可能变为某些个人、团体、阶层谋取私利的工具。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只有遵循公共性原则,才能真正体现这一本质属性。为了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必须有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交互活动。

(二)公民参与是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发展的需要

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当代各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不同,对民主概念的理解不同,但都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实行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一方面,公民通过代表制以间接参与国家权力机构的各种立法和重大决策的形式来实现公民参政;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参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审视当今世界各民主政治制度国家,无论它们对民主概念的理解和解释有多大的差异,却无一不把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写在各自的宪法中,都无一不把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看作巩固和发展各自政治体制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们都在尝试扩大公民直接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范围,并从程序法上保证公民的这种民主权力。因此,可以说公民在公共行政中的直接参与程序的发展是当代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总趋势的特征之一。政治现代化促进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在我国,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政治过程必然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从民主化角度来看,公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公众不再仅仅满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强烈要求向公共政策制定系统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公共政策能够充分反映公众的意愿,具体过问公共政策制订、执行和反馈的全过程,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从法制化的角度来看,公民会产生强烈的权利和义务对等意识。公民要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向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施加影响,使公共政策方案对自己及其所属团体更有利或少受

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然要求有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政策参与方式,同时从法律上更明确自己的公共政策主体地位。

(三)公民参与是增强党和政府合法性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在政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其革命经历取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的权威基础发生了变化。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传统权威逐渐消失、新的法理型权威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权威弱化的现象。一方面,新旧两种政治权威及其社会基础不仅在相互冲突中削弱对方,而且新旧两种政治权威在具体的衔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变更,社会角色的转换,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从过去的迷信权威、崇拜权威发展到怀疑权威,再加上社会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社会的秩序和权威被动摇了。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发挥其导向功能和组织功能,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赶超型”的发展中国家,确立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权威就显得格外迫切。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公共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和政府的权威,必须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要达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扩大公众政治参与。因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实现目标的主要工具之一,所以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扩大公众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公民参与可以弥补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

公众参与实际上给政府提供了一种明确的信息,哪些问题已成为公共问题需要政府加以解决。公众参与对社会公共问题的提出、确认有助于公众偏好的直接、精确地表达,可以减少信息扭曲,降低政府搜寻、辨别公共政策问题的成本,如时间、金钱耗费,公共政策的生成过程应该关注政策信息的作用。公众可以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必备的、有价值的信息,如公共利益信息、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及力量对比状况,此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从广义角度来看,公共政策信息贯穿于全部政策过程,信息本身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失真的可能性,尤其当公共组织的环节较多,层次复杂

的时候,信息更有可能失真或失效,此时依靠组织内部的信息传输渠道可能会造成决策失误。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方案的产生、论证也离不开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方案的提出、论证、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过程。公众,包括公民个人及社会组织有能力就公共政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方案供决策者参考,必要时与之协商。这时鼓励公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可以减少信息被扭曲的可能,降低决策失误。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缺失的原因

第一是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的公共决策体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

政府决策者主观上存在着对公众参与的轻视和排斥,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观

主义、经验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的作风与行为经常发生。这种传统的、存有缺陷的决策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传统公共决策体制已经动摇, 向现代化的决策体制迈进了一大步, 但传统的决策体制及模式并未彻底消除, 完普的公众参与机制并未最终

确立起来。公众参与不只是一种理念, 它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制度、条件和方式得以实现。然而,当前公众参与制度化的缺乏, 使得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只能以个人方式而不能通过社会团体(利益集团)来表达, 公众以

分散的个体的身份参与到政策定中, 力量过小, 起不到实际效果; 政策决策

机构不重视, 使得公众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工作中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随意

性的安排, 甚至有意无意地省略了这一环节, 公众的要求、愿望和利益无法实现。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决策者知识不齐全、信息不充分,公众参与制度化的缺乏, 造成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隐藏着种种弊病和漏洞。例如, 少数决策者没有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致使不同阶层人民利益严重失衡。在分配政策上, 往往不能正确处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造成少数人暴富和群众相对贫困的“分化”现象。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 少数地方不是优先考虑安排职工而是迁就投资者的不合理要求; 或者不是优先考虑对下岗职工给

予合理安置, 而是热衷于“买断”职工工龄等甩包袱的做法。在城市管理中, 少数地方为了照顾本地居民而歧视外来人口, 使生存条件本来就恶劣的农民

工进一步被边缘化。在社会保障政策上,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还难以

被城市化, 未能被纳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与城镇相比, 月前我国农村

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 农民的利益诉求难以影响政策的制定。这些不合理的公共政策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压力。

第二是公众方面的原因。一是公众由于长期不参与形成了政治冷淡, 即使现在有了参与的机会, 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参与特别是公众举报、反映的问题相互推诱或者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严重挫伤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他们认为自己人微言轻, 说了白说。因此, 调动不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基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非排他性(即公共政策效用的共享性), 为“搭便车”现象的广泛存在提供了可能。公共性色彩越重, 人们“搭便车”的心理越强,参与的热情越低。原因在于: 一方面, 强烈的公共性使得参与成本大、回报低。另一方面, 人们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参与获得无成本投人的回报。让别人去花费时间和金钱, 支付一定的成本, 自己坐享其成。三是公共决策的理论、方法及技术要求可能会限制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公众参与能力的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三我国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对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不积极

1.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决策精神的缺失。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科学决策精神就是要求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决策(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进行决策”。由于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决策机制的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决策的精神时常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程序化缺失。我们的政府及其官员眼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他们独有的权利和义务,普通的公民不能干涉政府的事务而只能服从命令,公民被完全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这里并不存在着影响力的逆向流动,即同时也允许来自公众的影响力经由行政管理者沿科层体系向上流动。”许多领导机关至今未制定科学、严密的决策程序,“需要决策时,不管大事小事,仍然是一把手说了算或看一把手眼色行事”。另一方面,形式化严重。在立法上,对一些政府决策做出了公民参与要求。如《价格法》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

制度,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很多政府部门也都举行过多种多样大大小小的听证会,然而参加听证的代表基本上一边倒地支持涨价,明明就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涨价,在听证会上却会轻而易举地获得参与者赞成通过。组织者早已经定好“只许涨、不许不涨”,“更可笑的是提出听证方在要求涨价时,根本提不出涨价的理由,有的甚至连一张像样的价格成本构成表都拿不出来,这样的听证会只能是徒具听证的空壳。”“听涨会”,屡见不鲜,这样的公民参与,是如此的形式化。

2.对于公民参与的害怕和政府自身的“经济人”困境。

有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公民参与,“作为一种基于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要求的大众行为,参与的主体又是千差万别的普通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他们会从各自的愿望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利益要求,一旦这种利益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出现一些非理智型的行为,引起骚乱或暴动,导致社会不稳定”。还有人认为,公民参与就是给政策过程捣乱,增加了政策的成本,降低了政策的效率。于是,有些领导干部,只要一见到公民期求参与到公共决策中去以表达他们的利益愿望的时候,哪怕是正常的渠道,就诚惶诚恐,极力限制、压制甚至打击,表现出了对于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不支持。政府自身“经济人”的利益要求。虽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是为了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同一个人,如果在经济领域是自私自利的,不可能在政治领域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可能仅仅因为他的政治角色而变得大公无私”。行政主体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有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同时又有自身的利益需求,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公民参与损害了决策者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阻止公民参与。明显的例子就是截访,地方决策者由于决策失误等各种原因产生了损害公民利益的结果之时,害怕公民参与(如上访)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于是就会想方设法阻止公民上访,这实际上就是阻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二)社会对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不适应

1.公民组织的发育不足。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一直在渐进地退出原来严格控制的部分领域,转而将其交由民间社会实行自治,并允许一些有共同利益的群体组建公民组织,这

些公民组织是“实现公民利益聚合的重要枢纽,能有效地减少公民在利益表达过程中的信息的损失,有效地降低参与的成本”,它们“的兴起给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但是,实际上公民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扮演着政府的“帮手”作用,它们在社会治理中更多的是行业自治、信息咨询、沟通和协调利益、决策建议等,明显未能具有良好的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参与和独立表达。

2.公民参与能力不够。

现代公共决策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在公共政策过程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公民要想较好地参与公共决策必定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沟通的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知识、技能的储备。因此,一部分人必定会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和信息而无法参与或者选择不参与或者参与无效果。此外,由于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一般的民众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所以他们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提出质疑,也不能较好地融入于政策的大讨论中,也提不出自己有思想的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切身利益追求都不能表达出来。

3.参与的社会意识不强。

公民往往习惯于借助传统习俗和传统方式或非制度化渠道来解决各种经

济社会问题,而不习惯通过现有的政治法律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缺乏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使公民形成了一种消极、被动的政治心态,对公共政策过程中自己的合法的权益不敢或不愿去争取和维护,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权威盲目崇拜。此外,由于公民参与的收益很难按照在参与中的贡献大小进行最后分配,所增进的公共利益不能只给那些参与的人享受而不给那些没有参与的人(组织)享受,这就决定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显然具有外部性,使得一些公众(或者公民组织)形成了搭便车的参与心理:旁观公共决策的参与过程,以零参与成本获得等比例的利益改进。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参与公共决策,促成公共利益,然后自己坐享其成。”在政治文化和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社会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

4. 参与的目标利益的非公共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公共利益导向的,而公民参与是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的内在要求。然而,理性经济人的原因,在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实际中,公民参与并不是寻求公共利益的增进,而是个体、单位或者组织的利益最大化,甚至损害公共利益。参与者经常代表的是现存有组织的群体的需要,表达着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利益。以三亚赤草村山路修建为例,原本就是一条山路,土地归属并不属于任何人,政府出资进行硬化,是一件好事,部分村民却为一些个人利益横加阻拦。

5.参与中的非制度化。

由于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不充足,普通民众(公民组织)在强大的公权力面前显得异常的渺小,并且有时候没有合适的制度化的渠道提供给公众(公民组织)用于表达利益保护和获得的需求,于是人们往往采用非制度化的参与。这种非制度化参与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非制度化参与,即为避免自己的利益在公共决策中受损或者在公共决策中寻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主动采取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和手段,一般包括贿赂和靠关系。中国现阶段,“一方面,既有行政组织结构特征的‘按原则办事’和‘照章办事’,另一方面又存在与之相交叉和并存的‘依关系办事’和‘按钱办事’”主动型非制度化参与是一种对当事人而言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选择,是符合参与者的理性假设的。于是,就有大量的行贿受贿的存在,大量的走后门拉关系的存在。被动型非制度化参与,是在主动型非制度化参与以外,以及所有的制度化渠道都不能起到影响政府决策或者执行的时候,采取的一种比较激进的方式,大致应该这样一些形式:游行、示威、静坐,还有用生命相抗争等群体性事件、暴力性事件和自杀性事件。这种类型也是常常可见。

(三)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用根本大法—宪法赋予人民丰富的抽象权利的国家之一,对公民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等基本政治权利均作出了规定,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依据。但是,没有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具体制度、程序、方式及渠道作出可操作性的相应的法规,这就导致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缺乏相关法律给予参与的具

体化和细则化的规定。在我国现行行政法律体系中,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关规定大都是任意性的而非强制性的,造成公民参与权的丧失和被剥夺,如《价格法》规定“制定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时应当举行价格听证”,注意这里使用的“应当”。

2.制度安排不到位。

法律法规规定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却得到不执行,至少得不到真实的执行。还以听证制度为例,中国的听证制度还处于尝试阶段,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孙永怡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一是听证制度为大众知晓的程度不够,二是公众参与听证的广度不够,三是听证事项及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四是听证会有可能被利益集团的成员不恰当利用,五是听证的临时性、随意性大,六是对听证意见缺乏成熟的回应制度、易于走过场、流于形式。又如我国的选举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能够通过参加选举活动选出人大代表来参与公共政策。但是,我国的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只能在县级以下,“使得公民所表达的利益需求信息在自下而上的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遗漏、搁置或失真等现象,造成信息传递障碍,从而使得通过选举途径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探寻

(一)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氛围。

为彻底摆脱传统顺从型政治文化的桎梏,转变消极被动的政治心态,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和民主化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的民主程度。通过总体上的民主制度确立和民主程序建设为社会的民主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强

化政府官员公仆意识。政府部门要以“社会服务者”和“社会参与人”的身份发挥公共服务作用和引导规划作用; 三是加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社会

管理的意识。总之,政府与公民双方都应该转变观念,公民一方应大胆主动参与,政府一方要敢于面对问题,给予公民参与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强力推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 二) 加强和改进各项制度安排,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制度建设是民主参与的瓶颈,要使公民参与朝着有序、理性的制度化方向

发展,首先必须寻求制度层面的突破和创新,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一是强化政务公开制度。既要强化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又要完善公民意见征集制度;二是健全听证制度。既要健全听证程序及规则,切实实现听证的透明化,又要扩大听证制度的实施范围;三是改进信访制度。既要明确信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又要加强对群众来信来访的回应,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并能将群众正当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相应的政策议程中来,从信访的途径实现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

(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

首先,要加强立法,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范围,切实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其次,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性规定。公民参与权利在法律上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这种权利在事实上的实现,只有在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尤其是程序性制度规定健全的情况下,才有行使权利的可能性。当前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参与的方式、途径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参与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 健全公民参与的方法,构建公众参与的畅通渠道。

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广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者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方法,如深入交流法、在政策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这是较为积极和主动的做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公众参与渠道必须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稳步推进网络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的进程。

五总结

公共政策, 需要动员所有体系成员的智慧、知识、资料及信息, 而且为了实现公民有效的参与, 必须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协商的政策环境, 同时在制度上保证公民的民主权力, 如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民对政务的知情权, 以使公民真正具备参与的前提条件, 等等。我们相信, 随着我国行政

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 公众参与机制将会逐渐建立和完善, 公众对政策制定的参与途径将逐步扩大。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陶学荣.公共政策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魏姝.政策过程阶段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2,(3).

[4]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5]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吕宁.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D].济南:山东大学,2006.

[7]李庆钧.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限制性因素分析[J].扬州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09-06-2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和谐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与制度设计研究 阶段性成果(08SJB6300037) 作者简介:徐元善(1956-),男,江苏邳州人,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居欣(1985-),女(回族),江苏南京人,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2009年第5期(总第150期)理 论 探 讨 T HEO RET ICAL I NV EST IGA T IO N N o 5,2009General No 150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徐元善1 ,居 欣 2 (1.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09;2.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46) 摘 要:公共政策的公众价值导向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代理人失范行为的预防、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当前存在着政府与公众缺乏互信、公众参与的意识与技能的不足、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机制的短缺等影响公众有序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参与能力、建立开放的政策制定模式、完善法律法规等入手,优化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9)05-00143-04 一、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时代价值(一)增强公共政策的公众价值导向性 在一个民主社会,公共政策要获得正当性并为公众所认同和接受必须考虑其!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政策的制定在价值取向上不能与公众相差太远。公众参与为!公共性?的获得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确立了个人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使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企业、公共部门和地方不可避免地追求自身的利益[1]。尽管他们存在相同的利益,但在一些利益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市场经济在给公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公民之间的利益差距,在满足公民利益追求的愿望的同时,又激发公民更大的利益愿望。公民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解和参与。利益相关方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并通过沟通、协商和妥协让步等方式最后达到利益的均衡,使政策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公众的参与将公众价值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导向,增强了政策在执行阶段的可接受性。 (二)推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众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民主 化进程的顺利实施,公众对于其自身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其参政议政的要求也日益强烈。由于公共政策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对其制定过程的关注更是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决策机关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无法掌握公众广泛而多样的需求信息,因而其决策过程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不民主的公共政策,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在过去,由于决策的体制不完善,决策的作出往往仅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直觉、经验、知识和情感,实现的很可能是部门官员对其个人利益和权利的追求。这种传统的决策,过程简单,领导说了算,主观性大,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决策一旦失误,其影响难以挽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个人决策失误的最大悲剧。!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以广大公众的不同利益偏好为基础,以满足其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特定需求为目标,重视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公共参与。?[2] (三)限制代理人的失范行为 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政治领域中,官僚、政治家、选民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谋求自身 143

高考政治复习专项练习公民的政治生活_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_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 Word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课后练习(1)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写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通过________参与________。() A.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管理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民主决策 C.专家咨询制度民主监督D.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决策 2.绵阳市物价局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召开了水价听证会,就城区自来水价格上调和简化中心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分类、归并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方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来自不同行业的40位参加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意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情民意,政府更好地依法执政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③说明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体现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 2012年6月3日,建设投入8亿元,使用寿命不到10年的沈阳绿岛室内体育场被拆除。“短命建筑”的背后是盲目随意决策。要克服盲目随意决策就必须() A.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B.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C.听取民意,让百姓成为最终决策者 D.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权利 4.“电视问政”是指电视台采取莨播的形式,群众做“考官”,干部当“考生”的一种新沏问政模式。满意不满意的权力交给了现场观众,举笑脸认可,举哭脸批评。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这种问政新模式的意义,较为合适的是( ) A.拓宽民主渠道,尊重人民群众当家作土地位 B.完善民主制度,确立干部与群众的和谐关系 C.扩大民主权力,增强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意识 D.健全监督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威望和公信力 5. 2012年微博反腐迅速发展。在众多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然而微博反腐“误伤’’情况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参与微博反腐的网民缺乏理性,也会对社会的良好秩序产生负面影响。这表明( ) ①公民应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畴内行使权利 ②检举腐败分子是公民表达权的基本方式

公民参与决策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10 ~二○11 学年度第 2 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主讲教师唐娟评分 学号20080402 84 姓名罗霖阜专业年级行政管理2班 题目: 论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案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民主的不断扩大,公共决策已经成为了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手段。但是,公共政策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作为“经济人”的假设,以及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导致了政府做出的公共政策不尽人意,做出的公共决策没有满足公民的要求和期待,自然实施起来也不像预期那样高效。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政策在制度过程中,政府参与占主导地位,而公民参与被排斥在体系之外了。本文将会讨论一下公民参与在公共决策中作用以及方式,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2009年2月4号,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工程建设的通告》,将在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交界处建一座占地365亩、日处理能力为2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打算在2010年亚运会前投入使用。此项公共决策一作出,立刻遭到了居民的强烈发对。垃圾焚烧厂周围有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海龙湾、南国奥园、祈福新邨、华南碧桂园、广州雅居乐,居住着30万名市民。自从这里建了垃圾焚烧厂之后,会江村就成为了著名的“癌症村”,现在又要扩建,小区的市民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利益,纷纷联合起来发对。10月25号番禺数百业主签名,抗议垃圾焚烧发电厂,业主们纷纷上访政府,要求维护自身利益。但是,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表示依法推进垃圾焚烧项目,不顾市民们的发对。11月4号,广东省省情调研中心民调显示,97.1%受访居民反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此事一出,由引起了市民们的发对浪潮。犯肺癌的范远城很气愤的表示:“他们根本就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专业:行政管理 层次:本科 年级:14秋行管本科 学校:汉中分校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5日

开题报告 在中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公众参与作为时代所需求并为时代所推动的制度变革,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公共管理的实现需要公民的参与和支持。所谓公民参与,就是公民通过一定的参与渠道,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的行动过程。广泛的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治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实公共管理的内容和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目录 开题报告 (1) 摘要 (3) Abstract (4) 1、相关理论 (5) 1.1公民参与基本概念 (5) 1.2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5) 1.2.1减轻政府改革压力、提高政府支持率 (5) 1.2.2降低矛盾冲突,遏制灰色利益 (5) 1.2.2规范政治制度,导引政治文化 (6) 2、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 2.1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6) 2.2公民参与的途径不通畅 (7) 2.3公民利益表达后得不到重视 (7) 3、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解决措施 (8) 3.1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8) 3.1.1培养公民的“当家做主”的意识 (8) 3.1.2培养公民主动参与的意识 (8) 3.1.3确立公民民主观念的意识 (8) 3.1.4培养公民社会责任的意识 (9) 3.2加强公民参与的外部渠道建设 (9) 3.3完善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9) 3.3.1政务公开制度要积极推行 (10) 3.3.2例行新闻发布要尽快健全 (10) 3.3.3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尽快健全 (10) 3.3.4政务公开责任制度尽快健全 (10) 四、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陈军平 马英娟 [摘 要]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非常复杂,涉及参与方式、参与者的选择和参与强度等多维度的问题。 按参与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公众参与方式主要有书面评论、听证会和咨询委员会三种。其中,听证会 和咨询委员会这两种参与方式都会涉及“谁有权参与”的问题。一般来讲,参与者的选择应遵循“均衡 性”的要求。按照“审慎性民主”的要求,公众意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大多仅起到咨询、参考的作用,行 政机关必须考虑公众意见,并在最终决策时说明采纳或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但决定权仍属于行政机 关。 [关键词]公众参与;参与方式;参与者的选择;参与强度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9)01-0031-04 如今,公众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范畴已被广泛接受,尤其在理论层面上,主张吸收公众参与各种与他们有关的决策已不成问题。然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障碍与约束。其中,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设计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公众参与效果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结合公众参与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和受到的质疑,就公众参与的方式、参与者的选择以及公众参与的程度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对中国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公众参与的方式 美国学者谢莉?R?安斯汀在1969年发表的《市民参与的阶梯》一文中,按公众权力(即公众意见的效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公众参与的形式分为八级:(1)操纵(Mani pula2 ti on):邀请活跃的市民代言人作无实权的顾问,或把意见相同的人安排到市民代表的团体中;(2)治疗(Therapy):不求改善导致市民不满的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而要求改变市民对政府的反应;(3)通知(I nf or m ing):通报信息,但没有回馈渠道;(4)咨询(Consultati on):民意调查、公共咨询等;(5)安抚(Placati on):设市民委员会,但是只有参议的权力,没有决策的权力;(6)伙伴(Partnershi p):市民与市政府分享权力和职责;(7)代理权力(Delegated Power):市民可代政府行使批准权;(8)市民控制(Citizen Contr ol):市民直接处理计划、决策和执行工作,没有中间环节。[1]根据同一标准,台湾地区学者许宗力则把公众参与分为陈述意见、听证、参与决定、公民投票。[2] 基于代议民主制度和责任层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安斯汀分类中的市民控制层级和许宗力分类中的公民投票方式应严格适用宪法保留原则,一般只有涉及国家主权等重大政治问题时才适用这种公众具有决定权的参与方式。对于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行政决策问题,一般不可能由缺乏专业知识、行政能力的公众主动形成。因此,根据各国的立法及其实践,按参与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书面评论 书面评论,是一种最基本的参与形式,即使行政程序法没有规定,受到行政决策影响的公民或组织也可根据宪法导出书面评论的参与权利。具体要求是:行政机关将决策的具体程序、计划、拟议决策的草案或主要内容公之于众,所有感兴趣的公众都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表达意见。 书面评论这种参与方式的优点在于:成本最小,最具经济性,同时能容纳最大量的公共参与。尤其在网络时代,通告和书面评论都可以通过网站发布和接收,无需将众多的参与者组织在一起、专门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行政政策进行讨论。 其缺陷在于:有可能造成“过度参与”,使行政机关淹没在“意见”中,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政效率;而且书面评论多在规章草案形成之后,不具有形成性;更重要的是,书面评论的结果只起参考作用,行政机关的决策往往不受公众意见的限制,如果没有完善的说明理由机制,这种方式非常容易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为既定决定辩护的幌子,无法真正实现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理性决策和约束行政机关的目的。 (二)听证会 以是否遵循“听证记录排他性原则”为标准,听证可分为非正式的听证和正式的听证。非正式的听证也称为“公听会”,由行政机关采用听证程序广泛地听取有关利害关系人及其代表、技术专家或其他人的各种意见,但是听证意见对行政机关没有法律拘束力,仅供其决策时参考。正式的听证会类似审判,由独立的行政法官主持,参加听证的人有权聘请律师,有权口头陈述意见、提出证据,可以互相盘问、

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朴贞子 [摘 要]公民参与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公民责任、权利以及治理的观念。从其意义上看,公民参与可使政策制定所需要的 智慧、知识以及信息得到相辅相成的运用;公民参与能够确保政策的正当性;公民参与有利于发展组织的凝聚力;公民参与以全体组织成员的合意为前提,有助于政策执行。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赛博0(cyber)等,都为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也对中国政策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一定启迪。 [关键词]公民参与;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赛博0 [中图分类号]D 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5)02-0108-03 一、公民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价值 当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关注/公民导向0,即以公民的不同偏好为基础,以满足公民对/公共物品0和服务的特定需求为目标,重视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通过那些涉及其自身生活的因素,影响他们的社区、环境和公共决策过程。它是一种广泛的参与,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参与,即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公共权力机构及领导人的过程;还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在代议制民主中,公民在政治上的参与越来越成为次要角色,而/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直接参与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以及公共事务的处理0则日益成为主要角色。事实上,公民参与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公民责任、权利以及治理的观念。 作为政治系统的一种输出,政策的功用就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问题0构成了政策的存在根由和逻辑起点。换言之,一项政策来自社会需求,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的政策总是从公民社会首先萌发。因此,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政府公共决策往往依赖于理性的、渐进的、直感的等方法,这些方法明显带有精英主义色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理性的方法追求的是纯合理性的,主要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和确切的数学概念,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渐进的方法多是基于经验,注重程序合理性,追求微小变化的政策,所以呈现出保守的倾向;直观的方法注重于发表独创性意见的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法,这不利于保持政策的一贯性,等等。公民参与有着如下特点:第一,它要求尽可能让所有的组织成员参与;第二,要用充裕地时间确定政策方案;第三,要以讨论文化为前提;第四,参与者之间有着相互理解的可能性。根据合理性范畴分类标准,公民参与是以整合的合理性为前提的,是一个能够充分发表每个人的看法,经过自由议论,以达成共识的过程。 公民参与是民主程序的基本概念,是政策制定的/基石0,本文对其功能和价值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公民参与可使政策制定所需要的智慧、知识以及信息得到相辅相成的运用。智慧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求助于智慧。知识不仅指那些书本的一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经验知识。信息带有随时变化的倾向,搜集信息需要大量经费和时间。公民参与可以集中民众智慧,吸收不同领域知识,并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从而提高政策制定效率。 其次,公民参与能够确保政策的正当性。政策目的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否则即便政策内容再好,若组织成员不承认其必要性,那这种政策只能看作是失败的。所以在确立政策目标时,一定要让全体成员实质性地参与,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时,需要保证全体成员有效参与政策过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政策的正当性。 再次,公民参与有利于发展组织的凝聚力。一般来讲,让组织成员参与讨论组织面临的问题,会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组织的士气。同时,让组织成员参与讨论旨在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具体方案,有利于他们对政策问题有实质性的认识,这样容易得到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公民参与一般以全体组织成员的合意为前提,需要通过充分的讨论,制定出适合于组织目标的评价标准,而这108CPA 中国行政管理6学术论坛 2005年第2期 总第236期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方式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方式分析 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八种方式,并对每一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完善相关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构筑公民文化,提升公民参与的能力;扩大公民参与限度,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强有力的合作关系;解决伴生性问题,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有序进行。 标签:公民参与;参与方式;优化选择 一、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方式分析及特点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公民的参与方式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可以归纳为八种方式: 1、关键公民接触法 是指公共管理者向相关公民中的“关键人物”了解情况,征询意见,通常是通过召开小型会议、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效率较高,参与范围小,信息沟通点集中,几乎不需要专业性技术,并且对于管理者来说,参与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分享决策影响权。缺点主要表现在,参与对象大多是社会上的少数精英,有可能代表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也有可能脱离广大公众。所以,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求管理者不要局限于特定的关键人物,可以从多个领域寻找一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候选人。 2、公民调查 公民调查是指政府一般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民了解有关政策议题的信息或对某些政策决策的态度或建议。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接受调查的公民范围广,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公民的利益要求。缺点是公民在回答问卷问题时,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公民的意见有所保留,且公民的答案一般都不稳定,缺乏对长远利益或者整体利益的考虑。并且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在问题设计上,可能并不能将有关政策议题的全部问题罗列出来,在调查项目上有一定的缺乏。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公共管理者最好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即借助和使用对相关政策有关的或者有所研究的人员进行调查,这样更具有专业性。 3、公开听证方式 所谓公开听证是指政府部门在做出涉及公众或者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以召开公开会议的形式听取利益关系人、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而最大程度的代表公民和各方利益的利益。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被政府广泛的应用,例如郑州政府主持召开的“地铁票价”听证会和“水价调整”听证会。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

公共管理中提升公民参与度的研究

【摘要】随着公共管理中公共事务复杂性的提升,公民在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日益凸显出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公民虽然参与了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公民参与度并不乐观,从物质、制度、素质教育等来探究公共管理中如何提升公民参与度。 【关键词】参与;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23-01 公共管理者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制定公共政策时,公民参与是衡量公共部门是否贴近民心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激发公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加强经济物质基础、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建立保障制度、利用自媒体的渠道缓解这一问题。 一、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参与活动的有效进行根本上是建立在公民充足的物质基础上。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决定了公民参与力的高低,而且影响参与意识的强弱。特别是农村地区,受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使得在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物质成本。 一方面,继续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基础的保障让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效益对其的影响,这样他们更愿意参与公共管理的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它可以激发社会民众主体意识和发展民主的觉醒,帮助公民树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形式身份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 1.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通过对公民的素质教育,促使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为了使公民充分认识自身在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公共管理者可以鼓励报纸、小问卷通过特殊“思考”协助政府教育公众。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电视、网络把涉及公共事务的内容做成专题节目,这样在激发公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培养公民参与理性。 2.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参与能力是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主观条件,没有参与能力的参与反而会降低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可借鉴西方国家多种方式来锻炼公民参与管理事务的能。另外,公共管理者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来,积极扶持民间公民自组织,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最终使得公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参与能力。 三、完善相关制度,多渠道地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 没有制度化的保障,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实践会倾向于随意性。同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需要制度提供约束性框架。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信息公开制度的力度。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公众群。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前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即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监督。 2.决策中制度化公民角色。要保证公民参与的长期有效,最好的办法是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使公民参与角色的作用制度化。定期对实质性资源施加影响有助于激励公民和公民团体,以其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参与精神,其中效果最佳的制度化措施各层级公共部门是与公民分享权利。 3.完善听证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即公共部门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与公民分享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将听证制度从政策方案的规划逐步扩展到管理事务的执行、评估中,形成完备的听证制度。 四、创新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完善参与机制 1.在公共服务中提供先进的公民角色。由于公共事务繁多复杂,不可能对所有公共问题进行一一回应。同样面对复杂的问题,公民也不可能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可以尝试建立制度化的投诉机制,如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申诉专员或者行动中心,采用第三方来收集公民意见,

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问题浅析

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问题浅析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公民参与,可以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整体质量,同时充分实现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价值。但目前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阐述了公民参与的概念,分析了公民参与基本动因,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对策和建议,以引起对相关问题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标签:公民参与;动因;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利益多元化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所面临的新情况,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政策应对这一情况。公民作为公共利益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形式积极影响公共政策,从而保证公共利益最好的实现。 一、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概念 (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公共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国家最早出现的,随着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的概念。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学术界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根据陈振明教授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1]。 通过陈振明教授的定义,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这点也是决定着公共政策过程是否可以有公民参与的关键点。通过解读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政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或者目的,政策不是无意识或者偶然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公共政策拥有特殊的主体,政策的根本落脚点是实现公共利益上。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2]。因此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坚持实现公共利益。而公民是公共利益的主体享有者,所以公民理所当然成为公共政策的参与者。 (二)公民参与的概念 公民参与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且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无数的学者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于公民参与的概念,学术界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定义,综合分析,定义基本上分为自愿参与说、合法参与说和有效参与说三种[3]。自愿参与是指公民自愿的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合法参与是指公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其采取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

试论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方式及其有效实施 材料分析

行政管理课程第二次作业: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决策者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合理化而进行的决策活动。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重新分配、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公平分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指公民个体或社会组织(团体)影响公共决策所采取的行动。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赋予公民表达利益的机会,而且也是维系公民与政府之间沟通关系,保持政府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基础。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也得到我国党和政府的支持,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试论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方式及其有效实施。 一、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 (一)、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不仅在形式上赋予公民表达利益的机会,而且也是维系公民与政府之间沟通关系,保持政府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基础。20多年来,我国各级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参与渠道和方式吸引公民参与,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民参与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公民进入公共决策过程的重要条件;对参与方式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关系到公民参与的效果,现实中公民参与方式的失效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公民参与的有序化进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要求公民参与方式的形式意义与实质价值相统一,需要在确定优选标准、优化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参与方式进行优化选择。 (三)、公共决策是指公共决策者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合理化而进行的决策活动。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重新分配、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公平分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和推动包括政治系统中的各种决策的活动和行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党对“推动什么样的政治参与,怎样推动政治参与”这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某种义上讲,对切身利益的密切关注是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最直接的动因。然而,在现实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不是仅有参与的愿望和要求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积极寻求对策设计,化解制约因素,以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二、实现广泛公民参与的途径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公众正日益成为政府公共决策的主体,如何实现决策目标的科学化民主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完善法律,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 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必须建立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条文规定社会各部分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有的责任,并根据有关法律出台一些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具体细则,使公民在行使参与、制约和议政权利时,既有法律依据,接受法律指导,又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必须加强程序法制建设,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序化。从法治建设上看,必须在实体规范上规定了公众可以成为公共决策的主体,但是这些规定都需要切实可行的程序去落实,没有程序和秩序就没有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有序化。近年来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折射出目前我国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必须正视公民参与中的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积极寻求解

公共决策的公共性与公民参与

公共决策的公共性与公民参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要受到公共决策体制、决策渠道、决策法制、决策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制约因素,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的有效执行。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决策者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合理化而进行的决策活动。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重新分配、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公平分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和推动包括政治系统中的各种决策的活动和行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党对“推动什么样的政治参与,怎样推动政治参与”这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某种义上讲,对切身利益的密切关注是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最直接的动因。然而,在现实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不是仅有参与的愿望和要求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积极寻求对策设计,化解制约因素,以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公民参与有助于公共决策的发现和确认公共决策过程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是决策问题的发现和确认,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广泛参与是实现决策最关键的因素。保证获取政策问题确认时所必需的充分、准确的信息。社会公众参与可以改善大多数决策者只能了解到数量有限的信息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传递过程中被“改变”的情况。具体有两方面的表现:(1)社会公众直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最了解情况,传达的信息最全面、最真实;(2)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直接与决策者交流,从而为政府或决策者提取信息提供了一条捷径。某一社会问题要成为政策问题,首先得进入公众议程,而后进入正式议程,最后才形成政策问题。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进入公众议程的社会问题尽快提交政府使之成为正式议程,这是政策问题确认的关键。在公众广泛意见之后政府达成的有效协议能够更有效的适应公共政策制定的需要,从而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二)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有助于推动政策的顺利执行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社会公众参与扩大了决策资源的提取范围,增强了政治体系的利益整合功能,因此公共政策能够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能更好地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增加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公众参与决策满足了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心理需要,增强了他们的政治功效感、影响感和尊严感等。社会公众参与决策,可以使公共政策更易于被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同。这种认同感进而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减少政府推进政策执行的成本投入。社会公众参与决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力,也是功不可没。公众参与使社会公众对政策合法性确认不疑,对政府的信任感大大提高,从而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推动政策的执行,大大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力。(三)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决策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是政治统治依据的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是以公众对现存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本认同为前提的,本质上就是公众通过合法的参与途径向决策体系表达自身利益要求以影响政策体系的公共政策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公众已经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同意和认可了政策体系的权威,并且直接显示出了公众的政策倾向,而这种政策倾向则是政策体系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显然,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公众对政策体系及其政策方案的同意与认可,合法的政策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确认了公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增强了公众的利益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对政策体系的认同感,增强政策体系权威的合法性。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阻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公民在公共决策参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民参与体制保证不健全 公民的有效参与公共决策需要具体参与制度和程序的保障,只有在制度和程序上同时有保证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有效进行。中国虽然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参与制度,但是公民参与方面的制度

现代公共管理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分析

现代公共管理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分析 公民参与现代化公共管理是体现公民影响公正政策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中有了公民的参与,能促进公共部门良好地实现其公共责任和治理方法。公民广泛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是国家建设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也保障了公共政策的公平制订。 标签: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参与途径 1.公共管理中缺乏公民参与的原因 (1)公民意识薄弱。目前,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政府职能也日趋完善,公共管理亦得到推进。但从另一方面看,公民对政府实行的公共服务需求就更加迫切和重视,但是现有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和公民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借助广大公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得到提高。但据目前公民的参与程度来看,其参与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者有的公民也是被动参与,并不主动。在这方面,有些公民的思想和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应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国家专业的管理人员都处理不好的事情,老百姓理应也没有能力处理好。 (2)缺少参与渠道。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事业中,加快了公共管理的发展。但是国家设置的公民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很多公民欲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缺少渠道和方式,这严重阻碍了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公民参与程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公民参与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国家缺少与公民直接交流的机制,如选举、监督、代表会议等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公民的民主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体现。很多地方政府的选举也只是表面形式,致使许多公民认为选举不能达到选民的意图,严重打击了公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而监督方面也做得不足,很多公民发现问题需要检举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渠道,举报热线也成了摆设。②缺少公民参与方式的宣传。虽然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予以保护,但这些都仅仅存在于文件中,并没有在实际公民参与活动中得到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公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究其本质而言,还是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宣传不足。无论是通过教育或社会宣传,都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相关合法权益。 (3)参与公共管理的公民整体素质不高。公共管理的优质发展还需要公民处理公共事务的良好能力。每一个参与到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政府机关也应有向公民宣传相关知识的义务,使公民了解公共管理的具体要求,具备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①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权利与义务,大部分公民对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同时也对参与的渠道和方式缺乏了解。②因为政府在信息宣传方面做得不足,加上公民所了解的参与渠道有限,从而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的信心受到影响,公民参与的能力自然

公民参与是实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收稿日期]2005212220 [作者简介]王静(19702),女,陕西西安市人,西北政法学院学工部副教授。  2006年5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 .,2006  第35卷 第3期 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Nor mal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 ) Vol .35 No .3 公民参与是实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王静 (西北政法学院学工部,陕西西安710063) [摘 要]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在当今民主化潮流下,政府治理中如何将公民的力量导入 政策执行的体系,以增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在阐述公共政策的价值诉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探讨了如何促成公民积极有效参与公共政策的执行。 [关键词]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公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D 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623(2006)0320072204 政府为了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的要求,必须规划公共政策的实施,以保证其顺利地进行,即达到执行有效性的目的。由于公共政策的价值诉求具有公共性,执行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执行效果与公民福利的增加,国家发展的维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民参与是公众介入公共事务的一种主要方式,是追求公共利益和实现不同群体间利益均衡满足的主要途径。借助制度化、程序化实现公民参与,是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公共政策的价值诉求 公共权威是推动公共政策产生并主导其整个运行的重要力量。具体而言,公共权威就是国家,国家物质实体乃是政府,政府也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组织,政府从众人的力量和权利中获取了履行其职能的力量,即国家权力。这种“力量”的实施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管理众人之事。满足了这个条件,政府才能取得公众对其权力的认可,才能取得运用权力的合法性。所以公共权威不论其运用的手段———公共权力,还是其存在的价值———管理众人之事,都具有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作为公共权威的一种管理手段,公共政策一制定,就从公共权威的公共诉求方面 传递和承袭了公共性。 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是公共问题。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制定以解决公共问题的一种手段。所谓公共问题,是指与那些“影响有限,只涉及一个或少数 几个人的”私人问题,相对的,“影响广(包括对不直接相关的人有影响)的问题”[1] 。公共问题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表述,制定公共政策,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存在的目的所在、灵魂所系。也只有如此,公共政策才能够获得它的合法性、普适性、强制性。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公共问题的解决,即公共利益的实现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必须是而且必定是公共性。 公共政策的作用域是公共领域。根据国家—市民社会分野的视角,人类社会分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前者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其价值诉求在于对公共性的追求、公共利益的达致及公共选择的实现;后者的主导力量是市民社会,其价值诉求则在于私人性的追求、个人权利的达致及个人选择的实现。两个领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不能替代。在公共领域做出的选择、制定的政策,只能作用于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对公共性追求的方式就是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政策又是公共选择的重要内容,所以,基于公共

信息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9T10:40:01.2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石荣芹 [导读] 世界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使得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化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创造了更多参与的渠道。这不仅大大增加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更使得公民参与的形式日益丰富、真实、便捷。公共政策内在的民主特性要求民众的参与。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世界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使得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化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创造了更多参与的渠道。这不仅大大增加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更使得公民参与的形式日益丰富、真实、便捷。公共政策内在的民主特性要求民众的参与。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对确保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了学术界对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概念界定,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公众参与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公共政策;公民参与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有关概念界定 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旨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 1.公共政策的概念 关于公共政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存在诸多论述,卡尔?弗里德里奇认为,公共政策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托马斯?戴伊认为公共政策是设计大量人力和资源或关系到很多人的政府决定:凡是政府决定做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在国内有也许多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张德信教授认为,“所谓公共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威机关为了解决特定的公共问题而表明的行动意图或如何行动的计划”。国家行政学院张金马教授给公共政策下的定义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其表达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 公共政策本质上具备公共性、价值性及权威性的特征,规范社会公共问题,对公共价值进行选择并分配,公共政策应该随着社会的变革进行不断的自身完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国家工具予以实施,引导规范公众达到特定目标。 2.公众参与的概念 什么是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所谓参与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去影响和参加到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和行为;而对公共机构来说,参与就是所有民众的意见得到倾听和考虑,并最终在公开和透明的方式中达成决议。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公众参与是指公共权力在作出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进行公共治理时,公共政策研究制定机构与公众及利益相关人员或组织沟通连接,获取信息,听取意见,反馈意见,是公众参决定公众事务,在公共治理中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的过程。 简言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而通过制度化和组织化的途径和渠道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过程,它强调参与的公众主体性,强调参与渠道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强调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受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性,强调参与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公开、互动、协商、对话、有效的原则。 3.信息化时代背景 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产品大行其道,信息传播的途径开始由PC端大规模向移动端转化,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和快捷,突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凸显信息传播的快速性、透明性、广泛性、普遍性。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高达7.88亿,有98.3%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Wi-Fi无线网络成为网民在固定场所下的首选接入方式,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成为中国互联网近年来持续夺目的景观。 信息化为政策的制定与传播同样提供了便利途径。一是政策发布的方便性,信息时代,政策不必像以前一样通过传统的手段进行逐级传达,通过门户网页、信箱、媒体等,政策可以实现一夜传遍全国,极大地便利了政府发布政策。现在的政府网站治理,都是为了规范政府信息发布行为。二是民众阅读了解和信息反馈的便利性,相应的,公众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微博、微信、社区等在线平台,通过互相分享传播,更加提高了公众了解的速度。三是方便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网络在线问政、官方微博、政务网站、政务公众号等都极大提高了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时效性,扩大了交流范围。 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公众参与的分析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有利于多元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弥补政府决策中可能因理性缺失带来的判断失误,增加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作为保证公民参与权的根本途径,公众对政策制定的参与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政府也通过政策公示、听证会、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此进行积极探索。适当的公众参与不仅将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过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增强政策的权威性,而且能使公众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反映自身的利益要求,感觉到权益受到保护,增强公众的社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积极地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参与的过程提高了社会活力,股不断改善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手段,对中国社会的民主发展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