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

观察

DOI:10.16658/https://www.360docs.net/doc/ae10441363.html,ki.1672-4062.2017.12.005

目的研究甘精胰島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患有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病例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的血糖值(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观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的血糖值(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值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标签: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继发性失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 i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ENG Wen-jing1,ZHANG Yu-hao2,ZHANG Li-na3

1.Veteran Cadre Department,107th Hospital of PLA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Province,264002 China;

2.Endocrinology Department,107th Hospital of PLA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Province,26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 i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and the FBG,2 hBG and HbA1c were measured in 12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ree-month treatment,the FBG,2 hBG and HbA1c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FB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糖尿病患者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

糖尿病人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一) 一磺脲类药物 药品名: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克糖利和糖适平等;第三代的格列美脲 适用者: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不适合1型患者。 副作用:主要为低血糖、消化道反应。 二双胍类药物 药品名:目前主要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盐酸二甲双胍。 适用者:适用于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友的首选抗高血糖药物。 副作用:主要发生在肠道中,20%~30%的病友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的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药品名:拜唐苹、倍欣等。 适用者:餐后血糖高的2型、1型及糖耐量受损患者。 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腹胀、腹痛、腹泻。

糖尿病人常用口服降糖药及特点(二)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 药品名:优罗格列酮(商品名为文迪雅)、吡格列酮(商品名为艾丁)等。 适用者:2型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1型患者。 副作用:水肿和血容量增加,但一般较轻。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五促胰岛素分泌剂 药品名: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等。 适用者:适用于基础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高者,不适于1型患者。 副作用:轻度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特别提示:1药物要保持一定得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吃吃停停会造成血糖剧烈波动,很容易加重并发症。所以,降糖药应坚持服用。 2 超量服药会加重肝、肾、胰岛负担,结果会造成胰岛功能和肝肾功能 的提前衰竭。所以,要按量而不是超量服用降糖药。

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一) 糖尿病人一定要吃水果,与正常人不同的是需要有选择地食用。

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二) 一糖尿病人该如何喝粥? ●不喝纯大米粥。可以在大米粥中加入蔬菜、菌类、杂粮或豆类做成菌菜粥、杂 粮粥、豆粥等。 ●米、水不要放多,熬得不要太烂。 ●不单独喝粥,配合主食、菜。 ●不喝热粥。 ●配合运动。 ●喝粥的时间:监测血糖。 二以下食物也不建议糖尿病人食用 主食:汤面、油饼、油条、米饼、热干面、烙饼、煎饺、馅饼、无糖汤圆、年糕、粘豆包、粽子、粘米饭 副食:土豆泥、煮甘薯、部分南瓜、勾芡的炒菜和汤类等 冲制饮品:无糖芝麻糊、无糖核桃粉、藕粉等 即时食品:精白面包、棍子面包、小麦饼干、膨化薄脆饼干、麦芽糖等 三人均每日6克盐,别忘了味精、大酱中都有盐。油要经常换着吃。

浅析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使用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

浅析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使用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28T10:13:10.3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0期作者:王军 [导读] 探究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使用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人民医院 155700 [摘要]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使用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两组患者均为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改善更加明显,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为(9.31±2.13)mmol/L,而对照组患者为(12.21±8.35)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诺和灵30R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无论采取单纯用药或联合用药的方法均能够对患者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是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用药相对于诺和灵30R单纯治疗而言,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关键词] 瑞格列奈;诺和灵30R;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repaglinide and norfloxacin 30R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 Methods 4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drugs were treated with norfloxacin 30R (control group). Another 4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epaglinide and norfloxacin 30R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January 2017.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HbA1c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 improvement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1 [2.13] mmol / L 2 h after meal,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21 [8.35] mmol / L).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Reglinide and norfloxacin 30R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of Reglinide and norfloxacin 30R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rfloxacin 30R alone. Blood glucose is therefore worthy of clinical priority. [Key words] Reglinide; Novolin 30R; Secondary failure to sulfonylure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rapeutic effect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发后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因此及时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十分重要[1]。磺脲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时的重要用药,但是部分患者因为多种原因会使得该药物失去效果,因此应该探索使用其他药物对患者治疗[2]。该次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瑞格列奈、诺和灵30R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目的在于总结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诺和灵30R治疗,患者均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定。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均分后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对照组患者的病程为(6.32±3.02)年,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55.49±6.05)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9例和21例;观察组患者的病程为(6.29±2.89)年,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55.36±5.67)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8例和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比。 1.2 方法 针对入选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以期控制患者血糖,此后按照分组对患者实施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仅使用诺和灵30R治疗,用药2次/d,1剂/次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治疗,即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瑞格列奈,用药3次/d,0.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后观察其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FBG)、餐后2 h血糖指标(2 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做出评估,并按照组别进行记录,此后在组间统计其平均值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见其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改善更加明显。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且病情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年人,因此也可称之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病发并不完全是因为患者的机体产生胰岛素能力丧失,多数患者的现象为胰岛素分泌量较多,但是胰岛素的效果无法达到正常需求,此时胰岛素表现仍未缺乏状态,无法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良好调节;而该类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症尚未发展至严重阶段,因此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干预方法,再配合使用磺脲类药物,就能够帮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3]。但是在此期间如果患者在任一方面失效,均有可能引起血糖继续升高,使得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此时则应该选择其他的药物对患者继续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延缓其进展[4]。诺和灵30R在糖尿病干预方案中较为常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药物使用较为方便,仅在早晚注射,避免反复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但是部分患者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较为明显,单纯注射后很难短时间控制血糖,因此考虑联合用药。瑞格列奈在临床上使用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同时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因此对于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具有良好作用,而基于其半衰期较短的特点,使得其药代动力学满足餐后血糖调节的要求,改善患者的机体胰岛素情况,因此能够平稳控制患者血糖,起到治疗的作用[5]。 该次为了验证瑞格列奈、诺和灵30R联合使用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选取8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实施分组治

应用诺和锐30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

应用诺和锐30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02T09:12:21.8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作者:冯晓红 [导读] 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因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而产生降糖不明显的病例,对这样的病人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就是其治疗的最佳药物,也应广泛提供给这类患者使用。 哈尔滨市中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而产生降糖不明显的病例,对其进行使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治疗,以观察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伴有长期使用足量磺脲类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大于lOmmolFL,糖化血红蛋白(CH—bAlc)>9%的患者,进行使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治疗。结果:将42例2型糖尿病并伴有长期使用足量磺脲类降糖药而产生降糖不明显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后,患者降糖明显。结论: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因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而产生降糖不明显的病例,对这样的病人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就是其治疗的最佳药物,也应广泛提供给这类患者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具有血糖较容易升高的病状,而为了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再升高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治疗措施是服用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具有与一定降血糖作用,尤其患者在服用初期,可以明显看到血糖降低的效果,但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及身体的原因在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后,往往会产生较不容易血糖降低的现象,而在加大磺脲类药物的用量后才能起到一定降糖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将使用磺脲类药物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而通过观察测试在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磺脲类药物起不到明显作用的情形下,使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可以再一次将2型糖尿病的血糖降下来及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控制病情的福音。本文采取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伴有长期服用足量磺脲类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大于lOmmolFL,糖化血红蛋白(CH—bAlc)>9%的患者进行使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特充)代替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现说明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符合WHO于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34~74岁,平均50.6岁;病程2~21年,平均9.5年。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诊断标准:在饮食相对固定、日运动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接受磺脲类药物治疗后有明显的降糖效果,但经过一段时期(半年以上,多数在1年以上),降糖疗效逐渐减弱,需逐渐加大降糖药剂量,至服用足量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片30mg/d、格列齐特片240mg/d、格列本脲片15mg/d,肥胖者还联用二甲双胍片1.59/d和/或吡格列酮片15mg/d,疗程大于3个月,多次测定空腹血糖>lOmmol/L、餐后2h血糖>15.3mmol/L,GH—bAlc>9.3%。以上病例均不存在感染、应激等诱因。 1.2治疗 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锐30特充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患者体型、血糖高低、计算胰岛素用量,初始剂量为每天0.4~0.5pJkg,再根据每日的三餐前、三餐后2h及晚上10点及空腹血糖调整诺和锐30的剂量,平均剂量14~50以体型偏胖者适当加用二甲双胍片0.75~1.5鲥和或吡格列酮片15mg/d。 1.3观察指标 每天用雅培快速血糖仪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查治:诮后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晚上10点血糖及GHbAlc(应用Nyco Card Reader仪金标仪法检验)。 1.4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6.1mmol/L且餐后2h血糖<8mmol/L为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7mmol/L且餐后2h血糖<1 0mmol/L为血糖控制正常(控制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1.5统计学处理 本观察所有数据用互蜘表示,应用SAS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 控制达标时间 本试验组42例患者无一例退出治疗,使用诺和锐30特充治疗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9.36+2.38)d,血糖控制达标后,12例患者胰岛素用量略有减少,前后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 42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及GH—bAlC的变化 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空腹、餐后2h血糖及GHbAlC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不良反应 仅1例患者在上午10时发生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饥饿感,无心悸、出汗及昏迷,及时进食后即消失。 3讨论 通常2型糖尿病的早期降糖治疗使用磺脲类药物是有很好的疗效的。但2型糖尿病是顽固性疾病,并不容易完全治愈,所以降糖的治疗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介绍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全网发布:2014-09-26 17:23 发表者:王建华5158人已访问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 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 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

格列美脲治疗传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格列美脲治疗传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 果观察 目的觀察格列美脲治疗传统磺脲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采用传统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在停用原先的传统磺脲类药物2周后,研究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低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传统磺脲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格列美脲治疗,其血糖,胰岛素抵抗可以进一步显著改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格列美脲可作为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Glimepi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traditional Sulfonylureas. Methods Altogether 70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who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ulfonylurea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7 were involv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5 cases)and control group (35 cases). After 2-week discontinuation of the original Sulfonylureas,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Glimepiride and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paglinide,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24 weeks. Changes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fasting insulin,glycosylated hemoglobin,body mass index (BMI),insulin resistance,islet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glycated hemoglob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while the fasting insulin of two groups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r 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slet β-cell function and BM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glycated hemoglob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of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Glimepi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type 2 diabetes who previously underwent traditional Sulfonylurea treatment,can further improv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without incre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 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上海市沪东医院内科匡雄辉200129 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其中少部分(约15%)在早期阶段通过饮食、运动和减轻体重等疗法可以控制病情,而大多数需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目前除了传统的磺脲类和双胍类外,还有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 一、磺脲类 1.种类和特点:磺脲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以来,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供临床使用。第一代有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第二代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第二代磺脲类的主要特点为作用强,剂量小,副作用相对少。格列美脲由于其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有人认为是第三代磺脲类。 2.降血糖机制:磺脲类药物降血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仍有争论。体外和体内试验都证明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在有葡萄糖的条件下磺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得到加强。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是磺脲类药物与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后,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去极化作用又使电压敏感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允许细胞外钙离子流入到β细胞内,钙离子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一般说磺脲类药物与这种受体结合能力的强弱和结合时间长短决定了该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大小。此外,磺脲类药物可能还有胰外作用,一些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长期治疗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得到改善。 3.药物的选择:各种磺脲类药物作用强度及作用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但经剂量调整后,每片药的降糖效果大致相当。目前尚无研究对多种磺脲类降糖药进行剂量疗效比较。临床选择用药主要依据各种药物的排泄途径、作用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格列本脲与β细胞膜上磺脲类受体结合后不易离解,因而降糖作用时间持久,有效时间可达20~24h,对控制空腹血糖效果比较好。而格列吡嗪等相对短效的药物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较好。格列喹酮属短效制剂,血浆半衰期仅1.5~2h,作用时间5~8h,降糖作用相对弱一点,但该药主要从胆道排泄,因此特别适用于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也比较安全。格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 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4例磺脲类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2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44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16周时,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2 hPG、HbAlC两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试验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依从性高。 标签: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磺脲类药物;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药物为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磺酰脲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1.0%~1.5%[1],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社区与乡镇卫生院。然而,随着疾病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时,SUs不再有效,必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依据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高血糖及胰岛素治疗路径,如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遂进入二联、三联治疗,而胰岛素起始治疗,可选择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1~2次/d注射。因此,为了选择更理想的个体化降糖方案,该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入选标准:年龄35~70岁;BMI 20~30kg/m2;服用磺脲类药物1~3年有效,之后足量药物治疗持续3月以上,FPG≥8 mmol/L、HbAlC ≥8.0%。排除标准:反复发生严重低血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33 umol/L);肝功能受损(转氨酶>2.5倍正常上限);血液或内分泌疾病;严重胃肠道疾病或肠道手术史;妊娠、计划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临床 观察 DOI:10.16658/https://www.360docs.net/doc/ae10441363.html,ki.1672-4062.2017.12.005 目的研究甘精胰島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患有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病例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的血糖值(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观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的血糖值(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值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标签: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继发性失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 i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ENG Wen-jing1,ZHANG Yu-hao2,ZHANG Li-na3 1.Veteran Cadre Department,107th Hospital of PLA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Province,264002 China; 2.Endocrinology Department,107th Hospital of PLA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 Province,26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 i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insulin glargi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ypoglycemic,and the FBG,2 hBG and HbA1c were measured in 12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ree-month treatment,the FBG,2 hBG and HbA1c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FB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六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第六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约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其中仅少部分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减轻体重等疗法就可控制病情,大部分需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因此,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口服降糖药依作用不同,分以下几类: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餐时血糖调节剂等。 1.磺脲类降糖药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磺脲类降糖药自5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以来,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供临床选用。分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主要有甲磺丁脲(也叫D860),氯磺丙脲。第二代主要有优降糖,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甲磺冰脲(克糖利),糖适平,格列美脲。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与第一代相比,其特点为作用强,剂量小,副作用相对小。几种常用磺脲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用量见表6.1。 表6.1 常用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特点 药名主要特点作用时间 (小时)每日剂量(mg/日) D860 刺激胰岛素分泌,适用于轻中 度2型糖尿病 6-10 500-3000 氯磺丙脲降糖作用持久,排泄慢24-72 100-500 优降糖(glibenclamide)降糖作用强,为D860的200 倍,第一代磺脲类无效者, 40%仍可有效。 16-24 2.5-15 格列齐特(gliclazide) 降糖作用温和,约为D860的 10倍。 6-12 80-320 格列吡嗪(glipizide)降糖作用仅次于优降糖,吸收 快,半衰期短。 12-14 2.5-30 克糖利 (glutril) 作用缓和,为优降糖的1/4。8-12 12.5-75 糖适平(gliquidone) 95%从胆道排泄,肾排泄 <5%,适用于有轻度肾功能不 全者,口服吸收快 5-7 30-180 格列美脲(glimepiride) 作用强,刺激素岛素分泌,并 有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剂量 小,每天一次服药 4小时以上1-8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用药分析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用药分析目的分析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 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磺脲类降糖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标签:磺脲类降糖药;2型糖尿病;继发失效;用药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下,患者很容易出现神经、心脏、血管等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因自身胰岛素缺乏所致,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是部分患者在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后容易出现药物耐受的情况,从而导致继发失效。为了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该文回顾分析了2016年1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增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诊治的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任意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知晓该研究并同意配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32~58岁,平均(45.1±6.2)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5.3±1.2)年。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33~59岁之间,平均年龄(45.3±6.4)岁。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组年龄、性别等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使用剂量为0.5 g/次,3次/d。研究组给予瑞格列奈片与治疗,使用剂量为2 mg/次,3次/d,同时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均连续使用1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糖尿病药物治疗效果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结果: 口服药物研究结果: 二甲双胍(多中心二甲双胍研究组,1995):该随机实验纳入了289例中度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并比较了二甲双胍与安慰剂对患者的作用。经过二十九周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安慰剂组,同时使用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两药联合治疗的结果,比单独使用格列本脲的单药降糖效果更加明显。然而,在两药联合治疗组中,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8%,在单药二甲双胍组为2%,在单药格列本脲组为3%。 格列本脲(Nathan,1988): 研究纳入了,311里饮食干预后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随机分配后,患者进入于精蛋白锌胰岛素,(每日一次组),和格列本脲组。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基线水平为10%,经九个月治疗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了3%左右。 阿卡波糖(Essen研究,1994):研究纳入了饮食控制失败的9601,二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入a,卡波糖组,格列本脲组和安慰剂组,经过24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卡波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1.1%,格列本脲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0.29%,阿卡波糖还具有减少餐后胰岛素增加的作用。 曲格列酮(Nolan,1994):早期研究纳入了,18例葡萄糖耐量正常或受损的肥胖患者,研究如何减轻胰岛素抵抗效应,曲格列酮现因肝脏不良反应而被停止生产。 吡格列酮(吡格列酮001研究组,2000):研究纳入了408例患者,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入安慰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组。经过26周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三组高剂量吡格列酮(15mg/d-45mg/d)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了1%-1.6%。经2周治疗即可观察到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有所改善,在第10周-第14周空腹血糖水平最低,单仅维持至研究结束(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了2.17mmol/L-3.61mmol/L)。在初次治疗的患者中,血糖改变程度最为明显,与安慰剂相比,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2.55%。 罗格列酮(Nissen,2007)该分析纳入了42项研究,结果发现罗格列酮与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增加相关,并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想过,研究结果使罗格列酮立刻陷入争论。 罗格列酮(罗格列酮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影响,2009):纳入4447例患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家用了罗格列酮,本试验针对心血管事件进行了研究。经过5.5年治疗发现,罗格列酮与患者体重增加相关,与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与总体骨折发生率增加相关,并显著增加了心肌梗死风险,但并未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西格列汀(021研究组,2006):该试验研究西格列汀单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741例患者别随机分入西格列汀组(100mg/d或200mg/d)和安慰剂组。24周后,与安慰剂组相比,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总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每日服药100mg的降幅为0.79%,每日服用200mg的降幅为0.94%。当糖化血红蛋白基线水平大于9%时,该药的降糖效果最强(降低程度约为1.50%)。西格列汀对患者体重无影响,低血糖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胃肠道不良反应率略高。 口服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比较(Barnett, 2007):用于138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治疗16周,研究发现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降糖疗效相当(HbA1c<7%的患者比例为38%),艾

治疗糖尿病药物大全

糖尿病用药大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我们不主张单靠运动、饮食、日常护理来控制病情,因为这些治疗方法也可能不能很好的控制不住病情。这是也 就需要搭配药物治疗了。以下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介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西药治疗糖尿病有哪些 磺脲类: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 2 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 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 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 ),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 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 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 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 分钟,作用高峰为2~4 小时,持续时间5~8 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4 小时,作用高峰6~10 小时,持续时间约12~14 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 小时,作用 高峰14~20 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 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 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胰岛素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 40单位/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