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宋代致仕制度对其文化的影响

谈宋代致仕制度对其文化的影响
谈宋代致仕制度对其文化的影响

谈宋代致仕制度对其文化的影响

摘要:宋代是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即退休制度的完善定型阶段。在“崇文”的宋朝,这些退休的“统治阶级上层官员(知识分子)”的生活行为和统治者制定的“致仕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影响宋代社会风气向着更世俗转变;饮食和建筑上的奢侈客观上促进了这两方面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宋代;致仕制度;文化

致仕又称“休致”,指官员退休。致仕制度是随着封建官僚任命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汉代,完善于宋代。宋代逐步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官吏致仕制度。规定了官吏致仕的条件、方式,致仕后的俸禄待遇、安置以及致仕的奖惩等问题。由于宋代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待遇优厚备至,退休的官员从繁忙的政事中解脱出来之后,一方面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为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有宋代“崇文”的大背景,因此他们便有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选择淡泊宁静的生活,去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恰恰这些退休下来的“知识分子”,他们可谓从上层返回到民间,其退休后的生活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宋代致仕制度基本内容

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宋代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致仕制度更加完善系统。它对致仕官员的条件、待遇、安置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了明确具体的命令规定,使之成为一条法律制度。

(一)宋代官吏致仕的条件

宋代对于官吏致仕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有年龄、身体状况方面的,也有级别和品阶方面的规定。

1、年龄。这是官吏致仕的最基本条件。对于致仕官的年龄规定:按时致仕者有相应奖励;恋位不退者不仅强令致仕,还要处以罚俸、降官等处罚。

宋代基本沿袭唐七十致仕之制。宋初太宗时规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1]北宋初期,由于局势不稳定,官员较少,“七十致仕”并未严格执行。很多是超过七十岁的,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有诏云:“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2]

宋中期以后,由于冗官问题日益严重,致仕制度开始逐渐严格起来,并发展为强令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中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说:“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但是也可以有例外情况。个别武官可延至80致仕。[3]比如焦继勋七十八岁时死于任上,赠太尉。少数元老、勋贤等可以留任,有的致仕官吏在朝廷需要时还可以复出任职,称“落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里就记载了大臣文彦博致仕后又复仕的情况。

2、身体状况。它是致仕的重要标准。如果确因昏老不能任事或自愿就闲,可以申请提前休致。宋朝也曾规定:“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4]

3、官吏级别和品阶的差异成为官吏致仕的参考条件。北宋前期,高级官吏致仕,必须“落职”,即解除在二馆、秘阁中所任官职。神宗时,开始允许职事官都带原职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有载: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王素,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知蔡州欧阳修,是宋代“带职致仕”的开端。从此,“带职致仕,自素始也”。

(二)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及安置

为了鼓励官员们按时致仕以及酬劳从政功绩和保证晚年生活所需,从太宗中期起规定退休官员可以享受各种优厚的待遇,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主要包括俸禄、升转官阶、荫补、要求朝廷恩例等。

1、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

(1)官吏致仕后的俸禄待遇和赐物。据《宋会要辑稿·职官》77之29条记录,太宗淳化元年五月诏:“应曾任文武职事恩许致仕者,并给半奉(…俸?)。”这表明宋代致仕官员经过朝廷正式批准后,便可领取原俸禄的一半以维护正常的生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于有功之臣,宋朝规定可从优给全俸归养。神宗年间规定:“承务郎及使臣以上致仕,尝以战功迁官者,奉钱衣赐并全给;余历任无公私罪、事理重及脏罪,给半;因过犯若老疾体量致仕者,不给。非战功功状显著奏裁。”[5]

朝廷还定期赐给一些官吏实物,作为官吏致仕待遇的补充。《宋史·职官十·致仕》中记载:“景佑三年有诏,…致仕官旧皆给半奉,而未尝为显官者或贫不能自给,岂所以遇高年养廉耻也?其大两省、大卿监、正刺史、阁门使以上致仕者,自今给奉并如分司官例,仍岁时赐羊酒、米面,令所在长吏常加存问。?

(2)升官晋阶。据《宋会要辑稿·职官》77之28条记载:“国朝,凡文武官致仕者,皆转一官,或加恩其子孙。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及内职三班,即换环卫;幕职州县官改京朝官。”官吏致仕后,都升转其本官阶一阶,称为“加转一官”。如果得到皇帝的特许,还可以升转几阶。如仁宗时宰相张士逊致仕时,经皇帝特批,升转了七级,从兵部尚书一下升到太傅之位。己经致仕者,每逢朝廷举行大礼、皇帝登基、庆寿等活动时,仍然可以升转官阶。

(3)荫补待遇。据《宋史·职官十·致仕》规定:“凡文武朝官、内职引年辞疾者,多增秩从其请,或加恩于其子孙。”“荫补”制度规定,四品以上文官和六品以上武官致仕时,还可以按照官品的高低荫补(授给)其三至一名近亲子弟中、低级官衔。五品到七品的文官和七品武官,致仕时也可荫补一名近亲。恩萌子孙的特殊政治待遇,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官位世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在职官员奋力进取,以期休致时恩及后代,但此制长期推行,必然会造成大批冗官,促长社会不公平之风,从而加剧官员腐败和吏治败坏。尽管朝廷也规定如果官吏任职时,如曾经犯罪等等,只能转官,不能荫补子孙。

(4)致仕后的官吏可以向朝廷要求“恩例”。“恩例”为官员退休时可自己“陈乞”,即提出申请,说明自己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都是给予帮助解决的。由于“ 恩例”是视致仕官员的各种不同要求来定的,所以各致仕官所得到的“恩例”不全相同,如为亲属叙请封赠、回授官爵等。这些都是“恩例”的具体体现。

从以上所述可见,宋代官吏在没有犯罪的前提下正常致仕,不但可以享受优厚的俸禄和实物待遇,还可以升转官阶,中高级官吏退休时还可享受到一定的“荫补”与“恩例”优待,这对宋代官吏致仕的制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在任时曾经犯罪的官吏,不给俸或不予恩荫,抑制了官吏的腐败,也促进了官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2、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安置

宋朝有一种安置致仕官吏的特殊作法,那就是朝廷让致仕官吏到宫观中去养老,宋代“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宫观本是道家之地,宋代成为官吏的养老之地,其做法是“戚里、近属及前宰执留京师者,多除宫观,以示优礼,时朝廷方经理时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废职,

欲悉罢之,乃使任宫观,以食其禄。”比如“范镇落致仕,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这对致仕官吏的安置的意义比较重大,起到了“凡待庶僚者,皆于优厚之中寓闭制之意” [6]的作用。

二、宋代退休官员的生活内容

致仕的要求一旦被皇帝批准,官员从繁忙紧张的官场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放松后,一般都会追求休宁静的生活。他们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其生活多多少少带有曾经为宦的印记,使他们与普通老人区别开来。

官员致仕后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回归自然,以宗教修身养性。宋代佛道儒三家相互融合,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士大夫们在内心深处对佛教和道教都有很深的情节。比如王安石晚年致仕,退居江宁府半山报宁禅寺时,则留心佛事。再比如北宋奉佛官员赵汴,曾被称为“铁面御史”的赵汴也真心向佛。南宋的张九成、吕祖谦、朱熹、杨万里、陆九渊、真德秀和黄震等,多在晚年致仕后以佛道之法传业授徒。尤其到南宋末,致仕官员不仅留心佛道,而且多有琐论著述,多藏于家不传。在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这些官员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健康状况因此而每况愈下。因此在致仕后,首要的事情就是修身养性。同时,佛寺道观大多坐落在风景优美之处,士大夫们在游览宗教场所的同时也可观赏美丽的风景。在这种情况下,致仕官员转向宗教寻求身心的解脱,也就成为十分自然的事情。

其二,增置私产,大修园林别墅。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曾随他征战多年的武将亲信说:“人生不过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7]太祖此话一出,高级武将亲信纷纷言听计从。石守信子石保吉,作为“累世家相,家富于财,所在有邸舍、别墅”[8]仁宗时内臣孙可久,未到年龄就要求退休。史载他“都下有居第,堂北有小园,城南有别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车载酒,优游自适。”[9]看到孙可久致仕后拥有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大概就很容易理解他五十岁就要求退休的原因了。再比如真宗时曹利用之舅韩君素,致仕居棣州,“颇恃势,放息钱侵民,又私醛酒其家。”[10]官员退休后以不同方式蓄积资产。

其三,举行聚会。退休的官员常聚在一起聚会游玩,还形成了怡老会。《宋史·李昉传》中记载:“昉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多召故人亲友宴乐其中。既致政,欲寻洛中九老故事,时吏部尚书宋琪年七十九,左谏议大夫杨徽之年七十五,郢州刺史魏丕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致仕李运年八十,水部郎中朱昂年七十一,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年七十九,太子中允致仕张好问年八十五,吴僧赞宁年七十八,议将集,会蜀寇而罢。”这次聚会虽然没有举行,但我们从这条史料中可以得出曾作为宰相的李昉生活居住条件的优越,和这些退休官员以聚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据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整理北宋时期的怡老会共有:李昉汴京九老会(未举行)、徐佑苏州九老会、马寻吴兴六老会、杜衍淮阳五老会、章岵苏州九老会、文彦博洛阳五老会、耆英会和同甲会、司马光洛阳真率会等会[11]。宋代退休士大夫的“怡老率真会”的举行地点多是“谓近隔城市,谓远非山林。”[12]具有优美环境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让人获得身心的放松。参加“怡老会”的士大夫生活优裕,家世殷实,身份地位相当,多是退休在家的老年士大夫。互相之间的交流以其集会主体的高贵身份和闲逸情趣为人所嘱目,但它不仅仅是退休士大夫简单的聚会,而是通过“怡老会”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赋诗唱和,同身份地位相近的人度过体闲时光,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其四,藏书和为文著书。致仕官员晚年闲暇较多,读书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喜欢藏书和写文、著书。《宋史·韩贽传》记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宋史·宋绶传》记载:“家藏书万馀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其笔札尤精妙。”特别是北宋中后期

和南宋时代,随着朝政的不断变更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失意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往往致仕后多辍集旧闻,或埋头著述。比如欧阳修致仕后著《归田录》,以记“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13]等。

其五,适度地参预社会生活。宋朝的致仕官并不仅仅陶醉于休闲宁静的个人生活圈内,曾经为宦的经历及较高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参预社会生活。他们有多年积累起来的政治经验,在朝参时常常可以提出宝贵的建议。他们往往承担起宣传社教文化的任务,在政府举办的一些大典中,在朝廷或地方举办的敬老庆典中,都有致仕官员的参加。

此外,宋代官员休假、退休制度基本沿袭唐代而有发展,宋朝官员休假日较唐代增加,出现以前没有的各类节日。大臣的私祭日(父母或祖父母死亡之日)还准假一日。

宋代致仕官员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但其共同的倾向就是寻求身心的愉悦和放松。王玉波《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说“中国传统休闲生活大致都有这样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表现为对“自然”的倾心亲切,一是表现为对“静境”的执着追求。”宋代退休官员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不例外。

三、宋代退休制度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宋代为致仕官员提供的优厚待遇和他们曾经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再加上其自身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得他们致仕后的生活和行为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影响宋代社会风气的改变。宋代士大夫开始摆脱封建礼仪的束缚,他们从原来较强的“整体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及行为逐渐变的保守、腐败,更重视实际和功利;而且普通百姓也受其影响多重利轻义。

宋初统治者总结五代时期的历史经验确立了“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使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从根本上取得了一致,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入仕参政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角色意识。因宋代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大批的文彦学士,无论他们是中小地主还是平民出身的中下层士大夫都可以通过科举这个途径,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再加上与皇帝共治天下,他们的地位又获得进一步提高,所以宋代的士大夫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体现出“治国平天下” 的儒家精神。如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14]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或如欧阳修“勇为敢为,虽机井在前,而触发之不顾。”[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6]张载概括自己平生志向的这四句话可以说是宋代多数士大夫的共同志向。就其本质而言,他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在掌握政权之后的一种整体心态,即由追求个人的闻达向关心社会和阶层的群体利益的转换。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商贾势力发展壮大, 人们对商业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了,特别是经商带来大量的则富,更是引人羡慕,士大夫“言利”异质文化思潮的兴起,士大夫的本末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仅对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其价值视线已游离和摆脱了封建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冲破了君子耻于言利的精神堤防,纷纷投身于商贾行列,乐于货殖是逐。如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三九)中所说:“官大者往往交赂遗,营资产,以负贪污之毁;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宋代有关官僚经商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真宗时权知开封府慎从吉,“家富于财,尤能治生,多作负贩器僦赁”。神宗朝京东、河北路提举盐税王伯瑜,利用公差之便,“贩京东、河北帛入京师,复以京师帛贾于滨、棣(州)间”[17]。孝宗时知台州唐仲友,广开商店,仅在家乡婺州即开有“彩帛铺”、“鱼鲞铺”和“书坊”。……尽管宋政府不断采取措施,

打击官员兴贩牟利行为,但官吏经商逐利的势头有增无减,有的官员甚至达到十分猖獗的程度,如徽宗朝宰相沈该“顷在蜀部买贱贵卖,舟车络绎,不舍昼夜”,蜀人因此“不以官名之,但曰…沈本?,盖方言以商贾为本也”[18]

宋代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如果没有了这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在政事上的辛勤劳作,那么宋朝也许就失去了它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而当官员“追逐金钱和权利”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时,一个王朝的衰落也就不远了。《宋史·蔡京传》记载:“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由于蔡京手中的权利和势力,一些人为了讨好他,得一个“好的官职”,向他大肆行贿。“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为了不退休,能继续享有一切,他不知廉耻趴下乞求,而且不止一次两次。作为高层官员如此贪恋禄位,那么他的“表率”对于其党羽和其他一些官员来说都必然产生消极影响。

还在从政的官吏凭借手中的权力,通过经商等手段,掠取暴利。而那些已经退休的官员,则利用以前积聚的财富和政府给予的丰厚退休待遇为保障。但这些钱财并没有用在发展生产上,而是大部分被他们挥霍浪费了,而且主要花费在了衣食住行上,兴建园林别墅和饮食上的奢侈就是很有力的证明。官员在两宋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士风萎靡不振,人浮于事。宋代社会弥漫着腐朽、糜烂的风气。

总之,宋代,人们越来越讲求功利,一反传统的要“义”不要“利”,极力强调“利”,为了“利”,一切都可以不加理会。南宋功利主义者陈亮的观点就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财者人之命”,“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可不致!请问其曰,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19]

2、对当时饮食文化和室内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宋代官员退休后在经济有多种优厚的待遇,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在饮食上除花样品种繁多之外,还追求精致和奢华。他们还修建园林别墅,精心设计室内布置,使得宋代的饮食和室内布置具有较浓厚的文化艺术色彩。

“民以食为天”,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饮食是格外重视的。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饮食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宋代饮食颇具特色,与前代相比,宋代百姓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素食成分增多,素食的艺术成分更加明显,式样也更多。而且宋代饮食上除表现出花样品种繁多之外,更表现出精致、奢华的特点。如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中说:“南方精饮食,菌笋比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百金,百品列成行。”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也向我们展示了宋代饮食追求精致、奢华的一个侧面:“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为了追求阔绰,显示其身价地位,宋人喝酒还善用银器,只要酒客登门,一律用银器接待,仅一桌银酒器的价值,“即银近百两矣”。[20]这种花钱买阔绰的奢风同样蔓延至下层社会,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21]虽然饮食的进步结果,如同其它劳动成果一样,主要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奢侈生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宋代饮食在烹饪技法、食品制作、制茶制酒等工艺的发展,从而使宋代饮食在中国饮食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宋代官僚的豪宅有两个特点:一为规模大,二是装饰奢。终宋之世,兴建园林的风气很盛,许多还拥有自己的园林别墅。南宋外戚权臣韩诧胃“凿山为园,下瞰宗庙”[22]足以想像其规模。在建筑风格上,大官僚们的府第,在院后由大小不等的园林建筑相配合,使居住环

境更为舒适自然。北宋时,李用和、李玮父子在东京经营的宅第“静渊庄”;司马光的宅第等就是与园林相结合的代表。宋代所有的著名宅第,不论城乡,都是与园林相结合的营建风格。室内装饰必然也与房屋档次和风格相协调,精美的瓷器,名人字画、屏风等自不可少。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与之相对比,这则记载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社会上“重文”色彩的浓厚,那么文人士大夫家庭装饰的文化色彩就更不用说了。

经济上的优厚条件和退休后的追求“宁静”,促使他们在建筑上的要求提高,这就自然使宋代住室在布局上更合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

宋代不仅大臣、豪贵“所居殿宇梁栋帘箔,尽饰以珠,穷极奢丽”,就连一般“富民墙屋得被文绣” [23]。这种“穷极奢丽”之风还波及到农村,一些“大农、富工、商贾之家”,也往往“广其宫室,高其楼观,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24]庶民地主与商人在积蓄起财富之后,纷纷架高楼、建豪宅。甚至为商人代理商业经营的家仆,在欺瞒东家、“大积其私”的情况下,“聘美女,建厦屋,为楼居其上,其服用饮食,一如贾家。”[25]这种上行下效,使得上层社会与民间在饮食和建筑室内装饰等方面的风格特点互相影响,这种交流无疑对二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读书是宋代士大夫主要的休闲方式。宋代士大夫的读书生涯,从小自觉到自觉,从为入仕而读书到为休闲而读书,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过程。长期的读书生活,使士大夫们在书海中获取知识,开启心智,忘却烦恼。北宋的韩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以读书赋诗为娱乐。北宋的宋绶喜欢藏书,家藏书万馀卷,还亲自校雠,而且读书笔记做得十分精妙。《宋史·欧阳修传》中也记载:“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好古嗜学……。”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读书是这些退休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象宋绶、欧阳修、苏轼等人,他们虽然退休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是他们在诗歌、辞赋等文化上的贡献和影响力丝毫不会减少,相反还增强了。

无论是读书还是藏书或著书立说,我们都不能忘记一个重要条件,即印刷术的发展进步。宋代印刷业比起前代有了更大的进步,印刷术的发展和革命使书籍大量刊刻成为可能,市场上的书籍可以自由流通,爱好阅读的士大夫便有条件收藏书籍。宋代许多家庭有条件的士大夫都有收藏书籍的爱好,宋绶“其祖父杨徽之所藏书全部与之,家藏书万余卷,其子宋敏求藏书更多。[26]贺铸:“藏书万卷,手自校勘,无一字误……”[27]从以上资料可得知,一些士大夫会集中收藏书籍,为他们的阅读生活提供保证。与前代期望收藏书籍但却没条件的士人相比,宋代士大夫能够收藏书籍,为他们的阅读生涯提供储备,不能不说是他们的幸运。这对于知识的传播和古籍流传,都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时代,随着朝廷政治斗争的激化和政局的转变,官僚士大夫阶层的官宦生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们或者不乐仕进,或者在被黜退之后极度失意,多辍缉旧闻,或埋头著述。特别是他们在致仕后,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了书中。南宋末人周密详列南北宋著名藏书家达二十余家,藏书数有多达十万卷者,在这些人中,利用丰富藏书编有目录书的有李淑有《邯郸图书志》十卷,田镐有《田氏书目》六卷,晃公武有《郡斋读书志》二十卷,以及陈振孙有《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等。他们无疑已将藏书编目作为晚年致仕生活极为充实的一部分。南宋史家李熹记述编有《遂初堂书目》的尤袤说:“延之于书靡不观,观之靡不记。每公退,则闭户谢客,日计手抄若千古书,其子弟及诸女亦抄书。一日谓予日:…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尤

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28]这是尤氏读书抄书如痴如醉的极为生动的写照。同时,利用藏书之丰和仕宦经历,致仕后以诸如旧事、杂录、丛谈、余话和纪闻等笔记体形式若书立说。如石林叶梦得归隐卞山石林谷时,随笔札记故实旧闻,或者古今嘉言善行,著成《石林燕语》十卷。范镇致仕后著《东斋记事》,以“追忆馆阁中及在侍从时交游语言,与夫里俗传说”[29]欧阳修致仕后著《归田录》,以记“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30]等等。此外,南宋时不乐仕进,以私家著书名世者不乏其人。如著名史家李心传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陈均有《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等,总之,宋代致仕官员著述颇丰,这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宋代士大夫无论退休与否,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化文化性格,体现出注重世俗生活的体验和官能感受的追求与满足。宋代士大夫生活世俗化的盛行,不仅与宋代士大夫优厚的待遇和最高统治者劝导臣僚“厚自娱乐”的政策导向有关,也与商品经济注重利欲满足的本性密切相连;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大,贵贱无常趋势的增强,以及宋代文人士大夫中广为流行的儒佛道三教融通的思潮,都是宋代士大夫生活世俗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宋代士大夫体闲生活一个明显特点即高雅化。高雅,即高尚小庸俗。作为文人,知识分子,他们吟诗做赋,藏书写书……从根本上说,这样的高雅性,将士大夫同普通人区分开,成为标志他们与众小同的生活方式。

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广大官僚阶层和市民阶层有着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环境。毫无疑问,致仕官员的生活取向正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而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附在文人或知识分子的载体上不能不对宋代的文化产生影响。

从体闲娱乐的角度讲,今人的老年人退休后选择的生活方式,与宋朝致仕官员的生活颇有相通之处。现在老年人退休之后,外出旅游,在自然界陶冶情操;看书学习,丰富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关心公众事务。老年人在享受金色晚年的同时,不忘发挥余热,为社会做一份贡献。这与古代官员在退休之后,既安度余生,又自觉地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 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2] 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许正文:《宋代官员的退休制度》[J].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33卷,第3期

[4] 李旦张传亮:《宋代官吏的致仕制度研究》[J].学院学报,社会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第22卷

[5] 燕永成《宋代致仕官员的生活》[J].咸阳师专学报(综合双月刊),1997年第12卷,第1期

[6] 郭学信《试论商品经济对宋代社会风气的影响》[J].历史教学,2003年8期,(总第477期)

[7] 马雪《北宋老人为官》[J].文史天地,2007年7期

[8] 钱薇伽《宋代士大夫休闲生活考述》[J].[硕士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

[9] 吴涛:《宋代东京的饮食生活》[J].《史学月刊》,1994

[10] 傅璇琮、倪其心等主编《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 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徐松:《宋会要辑稿》[M].《职官》77之29,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松:《宋会要辑稿》[M].《职官》77,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元脱脱等:《宋史》[M].卷170,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徐松:《宋会要辑稿》[M].《职官》57之45至46,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元脱脱等:《宋史》[M].卷170《职官十·宫观》,北京:中华书局,1977

[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元脱脱等:《宋史》[M].卷250《石守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

[9]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卷38《赠孙可久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170,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范纯仁.《和王太忠游乐述怀》《全宋诗》.卷622,7416页,北京大学出版杜,1998.

[13]欧阳修:《归田录·自序》

[14]元脱脱等:《宋史》.[M].卷314《范仲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元脱脱等:《宋史》.[Ml.卷319《欧阳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17]元脱脱等:《宋史》.[M].卷277,北京,中华书局,1977

[1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卷128.北京:中华书局,1988.

[19]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4. 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1982

[2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5. 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1982

[22]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阅古南园》,第185页

[23]徐松.:《宋会要辑稿》[M].《刑法》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4,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5](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七《贾说》,中华书局1985年1版

[26]元脱脱等:《宋史》[M]卷291《宋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

[27]元脱脱等:《宋史》[M]卷443《贺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尤袤:《遂初堂书目·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29]范镇:《东斋记事·自序》

[30]欧阳修:《归田录·自序》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法”的核心内容 循守“祖宗家法”:赵宋突出的历史现象两宋时期,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与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讨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各层级权力结构的分立与集中、“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官僚机制运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的维系,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如此等等,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自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三十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最善。大防本朝祖宗家法,自三代以还盖未之有,由汉以下皆不及也。范祖禹 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陈邦瞻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故惟宋无女主、外戚、宗室、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吕颐浩:臣尝见太祖皇帝与赵 普论事书数百通,其一有云: “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 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策略,二十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十余万,地方分驻十余万。 防弊之政: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 宋太宗即位诏书: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 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守内虚外: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奉行成规”真宗即位制书:“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 行,不敢失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仁宗乾兴元年登极赦:“夙侍圣颜,备承宝训,凡百机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英宗嘉祐八年即位诏:“夙奉圣颜,备闻圣训,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祖宗之法”的提出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是时(按指景德后期)契丹初请盟,赵德明亦纳誓约,愿守河西故地,二边兵罢不用,真宗遂欲以无事治天下。公以谓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故其为相务行故事,慎所改作。进退能否,赏罚必当。真宗久而益信之,所言无不听。真宗朝是北宋许多制度的定型期。此时正当北宋王朝自开创向守成转型的时期,皇帝和参与决策的士大夫们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遵循“祖宗法度”(“祖宗典故”),提供着一条被共同接受的出路,希望以此防范过失,对国家政治体制行使有效制约。

浅谈宋代档案管理机构及文卷分类制度研究

浅谈宋代档案管理机构及文卷分类制度 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宋代经过后唐的战乱和地方割据的影响,统治者十分担心地方各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形成后唐似的军阀割据, 于是对职官制度和行政机构制度进行了改革。宋代的行政体制改革,改变了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 建立了宋代独特的中央集权的制度体系。这次改革中,档案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央最高行政首长,汉代时期为宰相,宰相管理着全国除军事和最高人事任免权以外的职权,地方各级和中央各部门的奏章都是宰相批阅,监察机构也是受宰相管辖, 对朝廷内外的百官进行监督, 其中中央档案管理工作也由宰相管辖。到了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央行政权已经落在了皇帝一个人手中,宰相只能作为辅政机构。在三省六部制之下,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在唐代三省的最高长官就被称为宰相, 这样一个国家就有了三个宰相数量比汉代有所增加,同时宰相没有完全的最高

行政决策权,在行政权的决策上, 这三个宰相分别担当着相应的职能,他们分别负责中央最高行政命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同时他们拟制的中央行政命令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以后才能生效, 所以说此时皇帝才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在档案管理上, 唐代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档案处理流程,同时三省和中央各个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都专门设置了档案管理人员。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削弱了三省的权力, 宋代在中央设置了政事堂政事堂在唐代也存在, 但那时候政事堂只是作为一个宰相的议事机构, 而非国家机构, 宋代的政事堂亦称为中书门下就是朝廷的最高行政辅政机关,也是档案管理的最高机关, 其他的档案管理机构职能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宋代的档案管理基本制度框架下, 宋代的文卷管理也更加具有特色, 其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就是文卷分类制度。 一、宋代的档案管理概况 宋代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于其职官制度和国家行政机构基础之上,每一个重要的国家机玲都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机构。 宋代的政事堂是最高的行政辅政机构, 其最高长官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 即为正宰相,副职为“参知

宋代美术的特点

宋代美术的特点 聋人工学院姓名:孙帮学号:20132595 两宋时期的中国,从经济实力到文化的繁荣,在当时的整个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宋代的工艺美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使中原地区得到了统一。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山水画、花鸟画、士大夫文人画等各种形式异彩纷呈,又各自形成体系,构成宋代绘画繁荣的面貌,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 宋代绘画呈现出繁荣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局面安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市民阶层的扩大;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使命阶层的壮大,导致百姓文化生活的需求多样化,为绘画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群体;另外,绘画这种文学形式的自身发展,以及对隋唐五代绘画的继承与发展,统治者爱好的推动等。 宋代的文人画题材广泛,在题材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题材多以历史上的隐士、渔夫为主,以及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方面,这些都显示了画家关注视野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文人士大夫画的艺术特点还表现在积极的探讨绘画理论上,如注重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运用等。士大夫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目的在于自我的享受。他们喜欢在画幅上题字、写诗,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

在山水化方面,北宋画家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思想理论上创立了“三远论”。这显示出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对空间关系的处理的独特技巧,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 这一时期的许多山水画家喜欢亲近自然,因而精确地画出不同地域、季节、气候的特征,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从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到用笔简括、章法高度剪裁的边角之景,显示了不同时期的卓越创造。山水景物不仅是仙山楼阁、贵族园囿游赏、士大夫幽楼隐居的景色,更多的是南北方山川郊野的自然景色,其间穿插有盘车、水磨、渡船、航运、捕鱼、采樵、骡纲行旅、寺观梵刹、墟市酒肆等平凡生活情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通过真实的景物描写,体现优美的想像,塑造诗一般的意境。 花鸟画也是宋代绘画的重要类别,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宋代花鸟画家喜欢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草虫鱼一丝不苟,极为精工细丽,在设色上,崇尚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绘画的美学特征。代表人物如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的宋代绘画达到我国鼎盛的。他还擅长工笔花鸟画。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宋代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是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重要地位;社会上中山阶层的需求及工艺装饰,也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涌现出大量技术

略论宋代秘书制度和人物

略论宋代秘书制度和人物 作者孙波 摘要:宋代强化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行政机构庞大,为保证其正常运作, 建立了较完备的秘书制度,对秘书的选拔、秘书工作的保密、公文程式的规范化、秘书工作的签判、公文拟写的期限和传递等都有具体规定,其中有些对今日的秘书工作仍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宋代、机构、选拔、翰林学院、公文、特点。 一、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秘书机构 1.三省、枢密院及三司中的秘书机构, (1)中书省内的主事房、点检房、催驱房、班薄房、制敕库房。中书舍人五案办事:上案、下案、制诰案、谏官案、记注案。 (2)门下省的通进司、银台司、章奏司、封驳司、发敕司。进奏院:邸报、阖门通事舍人、阖门祗候。给事中五案办事:同中书舍人(制诰案-封驳案) (3)尚书省内的秘书机构主要有开拆房、催驱房、班薄房、制敕库房。官职如唐例:令、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员外郎。此外尚书省各部也设立了专门的秘书机构,一般以案称之,如刑部设有进拟案,掌断案文书。 (4)枢密院的秘书机构有枢密院承旨司:下设兵籍库、吏房、教阅房;重要的秘书官:检详官。 (5)三司的秘书机构,三司是北宋前期国家最高财政机关,分盐铁,度支,户三部。秘书机构:催驱房、开拆司、勾凿司,发放司。 小结:宋代中央政府秘书机构更为专业化,分别负责文书收发、等级、督促、催办、检查、拟稿、封驳、承转、保管、汇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系统周密,较之唐代更为成熟。 2.政事堂的秘书机构,政事堂的长官为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掌为“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主要秘书机构有:孔目房、勾销房。主要秘书有:检正官、堂后官。 3.地方秘书机构,宋代地方行政建制为:路、州、县三级,路下面有帅、曹、宪、司,四司官署中的主要秘书官:主管机宜文字官、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州下面的官僚官有判官、掌书记、儒林郎。县下面有主簙、押司、贴司、录事。 二、宋代皇宫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

(完整版)概述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1.概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答:思想文化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包含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等思想文化方面,它们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A:先秦儒学:先秦儒学是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2)先秦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也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3)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4)儒家思想中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汉代经学:(1)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 (2)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五经》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3)汉代的儒学本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再加上自然灾害,汉代“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传,最终导致王莽的以新代汉。 C 、魏晋玄学:(1)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2)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3)核心思想:贵无论、本静末动、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以性统情以及名教本于自然等思想。 D、隋唐佛学:(1)佛教的思辫力胜于中国固有传统的道德说教,其幽远的议论成了思想界的权威,其人生多苦的厌世观和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深人人心。 (2)唐中叶后,统治者对佛教势力进行了几次打击,此后天台宗、华严宗等渐归沉寂,而密宗的加持祈祷之类迷信的方面也在流行一时之后遭到冷落。相反,倒是禅宗因与老庄思想的融合,赢得知识阶层的普遍认同。 E、宋明理学:(1)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2)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2.试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的礼仪规范。 答:A:衣:(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 (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宋代文学的特点[1]

宋代文学的特点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 宋代独特而渊深的美学意识是由其文化土壤所培植、文化精神所孕育出来的,经过有机的整合和融化,产生出特定的审美形态、格调和风味,遂成为文化型美学,有别于前代的唐美学。宋文化从下述诸多方面影响了美学的生成、表现和状态怀旧意识. 宋人似乎特别怀旧,《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就是明证。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自序》曾说到当时的怀旧意识和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靖康之难,中原人士播越两浙,无人不具故国故乡之思。周 《清波别志》云,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且喜歌曹元宠《甚时得归京里去》十小阕,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北宋“宣(和)政(和)故事”便成为南宋人依念不尽而又时时咀嚼的往事,犹如唐人常常眷念“开(元)天(宝)故事”一样。刘辰翁《减字木兰花》写道:“铜驼故老,说着宣和似天宝。”故国沦陷引发了黍离麦秀之思,怀旧意识便特别强烈。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李清照本人的《菩萨蛮》词亦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北宋“《清明上河图》至镂板以行,宜梦华之风行。徐梦莘《三朝会盟会编》(靖康二年)录赵 之《中兴遗史》,即一字不易抄《梦华录》元旦朝会一则。陈元靓《岁时广记》征引尤多。刘昌诗《芦蒲笔记》录上元词鹧鸪天十五首,谓当与《东京梦华录》并行。”“百余年来,《醉翁谈录》、《都城纪胜》、《繁盛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相继而作”,而《东京梦华录》“为不祧之祖”。《东京梦华录》是这种怀旧情绪的先驱作品和代表作。作者详尽记述了旧都汴京的诸多风物,但是,叙中有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特别是那篇冠于篇首的序文。序文对书名“梦华录”做了诠释:“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但作者却无此心绪,说:“仆今追思,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他的心灵浸染着悲凄的情调,几乎是一步三回首,感慨系之地追思那往昔霓虹般的梦影。这种记忆经过二十年漫长岁月的冲洗,已经淡化成粉红色了。序文写到这令人痛心的情形:“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后生”已逐渐失去了这种回忆,对往事颇不以为然。作者担心,随着岁月的更迭,往事如烟飘散,而“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于是,“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见当时之盛”。从表面上看,属于序文的一般通例,是备忘录,发挥一种认识效应,但实质上有着作者的深衷曲意。可以说,《东京梦华录》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唱出一曲挽歌。明人毛晋《〈东京梦华录〉跋》认为“幽兰居士(孟元老)华胥一梦,直以当麦秀黍离之歌”,确是的论。由于是怀着感伤主义的情绪回顾往事,因此陈述过去的诸多现象,便不像巨室大户暴发式的炫富,而是破落户对往日锦衣玉食酸泪汪然的回忆。作者铺张扬厉,山倾海泻,各种物象迸跳在笔触之间,奔赴于纸面,铺排在一个硕大的平面画卷上。意象纷纭,又带有烟花发射的特征。衣食住行皆有,声色视听兼备。浓艳斑斓,堂而皇哉,视觉上令人饱餍,听觉上使人迷醉,犹不足以尽感官满足,但是,字缝之间潜流着浓重的情绪失落感,奏出半是依恋半是挽歌的凄清曲。此后的那些同类著录,在感伤主义情调上与《东京梦华录》多有相近之处。例如《〈梦粱录〉序》写道:“昔人卧一炊顷,而平生事业扬历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黄粱梦。矧时异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清人鲍廷博《〈武林旧事〉跋》也说:“《自序》一篇,声情绵邈,凄然有故国旧君之思,不仅留连今昔而已。”这些情绪、氛围弥漫于宋代的社会阶层之中,出现凄恻、幽咽的回忆性描述,依依不尽地回忆、回顾往事,却又一唱三叹地眷顾不休。戴复古《洞仙歌》:“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0世纪宋朝职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内容摘要:职役是宋朝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与赋税、户等、保甲、乡里、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关系紧密,是封建国家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宋朝社会的发展和国计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轮差之制 (差役。两宋期间以差役制为主,故学者多以此称之)为雇募役制(募役、雇役或免役),更引起了两宋朝野人士对役法的关注,且异论纷呈,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20世纪以来有关研究的中文成果加以概述,以总结宋朝差役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可行性的研究趋向提出几点浅见。 一、关于两宋差役研究的总体回顾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学者就对宋朝差役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何兹全《北宋之差役与雇役》一文篇幅虽小,但却对北宋差役的担负者、差役的不均与弊害,以及免役法的提出、实施及其利弊做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考察.该文是目前所见的第一篇有关宋朝差役研究的中文成果①。聂崇岐对宋朝免役及其渊源、役法的流弊、宋仁宗、英宗两朝对役法的改良措施、熙宁役法改革的经过、元祐及绍圣之后役法的纷更和南宋时期的役法等大致情况均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是当时有关宋朝役法研究的前沿成果②。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就宋人所说“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的区域性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③。邓广铭④、何林陶⑤的研究也都涉及到役法问题。李剑农结合这一时期的赋税制度,对宋朝役法进行了研讨⑥。漆侠《王安石变法》一书⑦,对于北宋民户所承担的差役苦难进行了考察,对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做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宋朝差役乃是此前国家劳役制的残余形式,募役法的实施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该书是这一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朝役法进行深入剖析的代表性著作.上述学者对宋朝役法的研究,为此后进一步探考开辟了道路.孙毓棠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矛盾的史学观点,对北宋时期的赋役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宋朝“职役”制度是统治阶级压榨农民的制度,是地主阶级的特权。“职役”之制,更多地体现为地主阶级的“职”⑧。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影响极大,此后许多学者进一步论证或引申了这一观点。朱瑞熙⑨、颜中其⑩、赵英⑾、王棣⑿、张邦炜⒀、顾士敏⒁、曾琼碧⒂、王曾瑜⒃等都先后探讨了宋朝差役的“职役”性质。蒙文通⒄、王曾瑜⒅则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募役法。此后,漆侠再次重申了他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的见解,在批驳匕述观点的同时,全面肯定募役法的历史进步意义,并指出宋朝的差役法,其作为压榨广大人民的剥削性占主导地位,职权只占次要地位。他认为,对于这一复杂问題,要根据各类差役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确定各类差役的性质⒆。此后经反复讨论,学界对宋朝差役性质的研究日趋深入。雷家宏的研究指出.就宋代乡役而言,其性质分三个层次:其一,宋朝乡役并不仅仅具有“职”的性质(特权性)或“役”的性质(负担性),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其二,不同等第的民户充乡役,其性质的两面性有主次之分;其三,从总体上讲,乡役特权性的一面是主要的⒇。王曾瑜认为,宋朝差役是个复杂的问题,大体上说,对于乡村下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役;对于乡村和坊郭上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吏[21].除上述钱穆外,王棣还对北宋时期不同区域民户对于役法的不同看法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22].何高济对南宋时期义役进行了研究[23]。殷崇浩对北宋的官户免役进行了研究[24]。李伟国论述了北宋末官学学生的免役特权[25]。王曾瑜撰有《宋朝乡村赋役摊派方式的多样化》,综论宋朝乡村民户所承受的赋役承担方式[26]。高树林撰有《宋朝赋役浅论》、《关于来、辽、金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此外,还有武举、童子举;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宋代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北宋前期 宋初沿五代旧制,分进士科及诸科,科举考试也是“朝代更易”,不废科举,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自开宝七年(974)权停“贡举”后,间年举行一次“贡举”,渐成惯例。 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 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 人外,又录取“诸科”9 人。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 宋初承五代旧制,科举考试前,“台、阁近臣得(向主考官)荐所知进士(应举者)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中举后的进士则“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建隆三年(962)下诏禁止。但依五代旧制,录取进士之权仍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干预,每年考取进士后,“知贡举(官)奏合格人姓名而已”,类同备案。开宝五年(972),主考官录取进士11 人、诸科17 人后,宋太祖“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皇帝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被称为“新制”③。次年三月,宋太祖在召对时,黜落“应对失次”的进士、诸科各 1 人,又因下第举子投诉主考官不公,宋太祖决定从下第举子360 人中选取195 人,以及已被录取的进士9 人、诸科27 人,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取进士26 人,诸科101 人,共127 人。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策贡士洛城殿”,史称“贡士殿试自此始”④,这只是代替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而宋太祖主持的“殿试”,则是具有在主考官已考之后的复试补取性质,新录取者列于原已录取者(除已罢黜的2 人外)之后,作为“一榜”,“自兹殿试遂成常式”①。开宝八年,除任命王祐为“权知贡举”任主考官外,又任命 3 人为“权同知贡举”任副主考官,以后成为制度。主考官进呈以王式为首的进士36人,殿试后改以王嗣宗为首,而以王式为第四,首次改变礼部主考官原先排列顺序。唐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状头”,为五代、宋代所沿称。 ③《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纪》。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二月辛卯。 ①《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 本年首次出现礼部试(省试)与殿试不同的排名顺序,因而尚书省礼部贡举榜的“榜首”,改称“省元”(后代称“会元”);而称殿试首名为“状元”。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取进士109 人、诸科207 人,又录取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进士及诸科184 人,再取考“九经”而不合格的老年举子7 人,“特赐‘三传’出身”,共录取507 人。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300 多人“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近200 人则“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史称宋太宗又命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这是首次将进士分为三等。又提高了进士入仕的寄禄官及差遣职务,“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实际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雍熙二年(985)又将考试合格的进士、诸科各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采纳陈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云南省红河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2019-2020年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 历史试题含答案 24.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据往辜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 A.历史规律的存在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学的功能 25.《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D.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26.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C.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2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民贵君 轻D.天下为公 28.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影响 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 29.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D.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30.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 年后消失,1978 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论宋代社会时间管理制度与昼夜秩序的变迁

论宋代社会时间管理制度与昼夜秩序的 变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序言: 中国传统社会时间的官方属性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的时间分为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自然时间表征的是自然事物运动的顺序性和过程性,而自然时间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及社会事件相联系后则成为社会时间。古代中国依据农业生产的规律来安排社会时间,顺从太阳运行的起落与运行,形成了春播、夏耘、秋收和冬藏的社会生产传统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规律。 古代中国在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方面,是充满秩序感的。指导与安排社会时间是中国古代官方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因而历代政府既要公布历法,还要制造时间计量工具,在白天以“圭表”、“日晷”等测量日影,而在夜间和阴天以“滴漏”、“刻漏”等测量水流,用以作为时间流逝的表征。《周礼·夏官》有“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凡军事县( 悬) 壶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水守”是在壶旁备水,需要时往壶里添加; “火守”是在夜间用火照明以观察箭上的刻度,在冬

天又要以火温水,防止冻结。唐宋时期盛行的计时工具是“称漏”。宋代“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皇城中专设“钟鼓院,掌文德殿钟鼓楼刻漏进牌之事” ,真宗时规定“司天监先差职官二员于钟鼓楼下专掌漏刻”,“昼夜轮一员在楼下专管时辰”。 中国古代官方在计算时间之后,还要将时间的更迭交错公告于众,形成“晨钟暮鼓”的报时体制。古代中国城市多设钟楼与鼓楼,晨起( 辰时) 撞钟报时,暮起( 酉时) 击鼓报时。为了便于广告时间,一般城市的钟鼓楼多设在谯楼之处,“重屋曰楼,门上为楼曰谯。自秦、汉间郡有谯门,今邑治亦皆有之,或呼为敕书楼,上置鼓以警夜漏” 。而如果没有城墙设置,地方城市则择高处建鼓楼,如宋新设乳源县,“去县东百馀步,近犀水,有高阜,立鼓楼於上” 。政府根据这个时间信号,约束与保证官民从事各种活动时能有相互准确一致的时间,鼓楼所司者“日两衙,夜五漏” 。 宋代还将“谨时候”作为县令“劝课农桑”的重要考察指标。对于地方官吏而言,按时开衙听取公事是勤政的重要表现,坚持天明早衙是对地方施政评价的重要标准。如宋代文彦博的经历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情况: 文潞公为越之诸暨宰,鼓楼新成,书一绝于上,

宋代文化繁荣原因探析

宋代文化为什么繁荣 宋代文化异彩纷呈、成果丰硕,是我国文化历史上的繁荣时期。文学、艺术、史学、理学等领域成果繁盛。文学方面,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周邦彦、苏轼、欧阳修、陆游、辛弃疾等,以“词”为著,形成一代风貌。史学方面,不仅宋代政府重视编撰史书,私人修史也颇为盛行。书画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书法艺术名家辈出,蔡襄、米芾、苏轼、黄庭坚号称“北宋四大家”。理学方面,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其“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宋代在文化艺术上成就突出、人才济济。 一、以儒学为主,佛道并存的政策为理学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北宋建立之初,尊崇孔子及其弟子;统治者对传统儒学至为推崇,表现出强烈的尊孔崇儒意向,主要体现为恢复被战乱毁坏的各地文宣王庙;宋太宗、真宗时,诏令国子监刻印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科举取士强调“须通经义,遵周孔之礼”,这种官方经学教育导向,使得宋代推崇儒学重视教育的风气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同时,宋代统治者还提倡崇佛、崇道。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在益州雕印《大藏經》,到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完成,这是第一部印行的佛经总集。宋太宗时期,在东京设译经院,大量翻译佛经,并在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等地广建佛寺,大度僧尼,成为宋代佛教最盛、佛徒最多的时期。宋太宗时曾召见华山道土陈抟,赐号“希夷先生”;在京城、苏州等地,修建道观。宋真宗时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理学的产生是宋代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宋代统治者,比过去那些主张灭佛、灭道的统治者智高一筹,他们主张实行以儒学为主,佛、道融合的思想政策,这样做不仅适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也形成一种支配宋、元、明清思想界的新儒学,即理学。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他们的诗风相近,文艺思想偏重说理与传道,提出“天理”、“至诚”等哲学理论,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以及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格物致知”的思想概念,后世把他们称作理学家。 宋代王朝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吸取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权臣悍将篡位的教训,以文治国,成为宋代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方针。宋太祖明确提出:“宰相需用读书人”。宋太宗则主张振兴文教,抑制武事。这种以文治国政策,很快在宋代形成风尚,并对宋代文化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办官学、兴科举,为宋代文化繁荣储备了人才资源 以儒学为主,佛道并存的政策得以弘扬,还有赖于学校教育的重视,因此,在学校教育方面,北宋曾有三次大兴官学之举,分别是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宋代继续发展并改革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于七世纪初,发展至宋代,开科取士,比隋唐有更大的发展,宋代俸禄之厚也超过前代。科举制度更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石戒撰《庆历圣德颂》描述:“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尽”可谓描述了当时的盛况。王安石修撰《诗》、《书》、《周礼》,并定位官方教材,庶族有了更多的仕进机会,天下形成“文质彬彬”的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 宋代新法盛行,其中不乏对民生、教育有利的举措,虽然种种新法遭到旧势力等其他因素的阻扰,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某种程度上也促成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同时,政府加大对地方官学的管理及投入。官方还为地方学校建设在物质条件予以保证,分拨学田为州县学校维持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上的保障,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管理当地教育的官员,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 由此,宋代也呈现出具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一体的士大夫群,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如范仲淹曾任参知政事,主持朝政,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主持推动庆历新政,散文、诗等文学作品也颇丰。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新)

---------------------------------------------------------------最新资料推荐------------------------------------------------------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新)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宋朝(公元 960 年公元 1279 年),分为北宋(960 年1125 年)和南宋(1125 年1279 年)两个阶段,历 18 帝,国祚 320 年。 一、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一、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 1.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朝统治者继续执行后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政,先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北汉。 至此,五代十国的分立割据局面宣告结束,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朝代。 政府终于可以进行有序的统治、人民也得以安居乐业。 2.在中央设立了二府三司,削弱了宰相权利,加强了皇权。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 1 / 17

这样就把原本宰相一人掌握的权力分成政权、军权、财权,由很多人掌握,有效防止了宰相专权。 3.地方上,缩小行政单位,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 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由将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 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 这样,地方官的权力分散,任期短暂,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发展了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 宋朝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在防止徇私舞弊方面,对考官实行了锁宿制度,对试卷进行封弥、誊录法。 创立殿试: 从宋太祖开宝六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太宗雍熙二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录取的士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改革为宋朝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 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 常科和制科。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 1、扩大科举名额 (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 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 建立别头试。 采用糊名制。 创立眷录制。 五、宋朝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