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一般人都认为,公立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有国家的巨额财政支持,同时又有行政收费的严格监督,这样的大学越多,就意味着学费将会收得越少,穷人读大学的希望就越大;而私立大学大都以盈利为目的,既缺少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又没有相关部门的收费监督,而且他们收费将合理合法冠冕堂皇,那这些学校岂不变本加厉,穷人毫无疑问会因此更加遭殃!

持这种见解的人在社会上不算少数,这正是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缺少对民众自由经济思想教育所带来的恶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导致许多人在遇到各类社会问题时常常盲目迷信政丨府而坚决排斥市场。面对大学收费越来越贵的现实,大部分人认为,通过增加政丨府拨款和监督大学收费等措施,这些问题终能迎刃而解。

然而,政丨府近几年的确是在朝这方面不断地努力,但问题并没看到解决的迹象,反而有节节攀升之势!面对这样一个多年顽症,是政丨府开具的药力不够,还是原本就开错了处方?换句话说,是政丨府的拨款太少监督不力,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向误入歧途?只有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才不至于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一、计划经济无法解决优质高教资源的供应短缺

大学凭什么可以高额收费?根源就在于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以中国的现实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也无论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县城农村,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总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东西必定水涨船高。以高等教育而言,一流的大学不仅是短缺,简直就是稀有,象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全国学子们趋之若骛,这就导致这些学校有足够的资格来挑选优秀的学生和收取高额的学费。你若不愿来,后面排队的人还多着呢!其他省市的公立大学虽然没有象北大清华这样的受到追逐热捧,但在中国人需要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汹涌需求面前,眼前的供给实在是僧多粥少人多为患,消费者并没有可以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的权力。

资源的短缺靠什么方法来解决?政丨府目前的所作所为正如大部分人的期望,即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经方式增加财政拨款和增加收费监督。

增加财政拨款,自然是希望此举能够加大大学的招生规模,减少大学办学的成本压力,从而减少向学生们的收费。问题是,中国有几个地方政丨府是不缺钱的,有限的投入能否满足全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就算有钱,那也应该是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就算是投向高等教育,高校之间出现苦乐不均的局面也在所难免;就算是确定投向某一高校,谁又能保证这些钱不会变成办公楼的豪华装修与校长们的职务消费呢!君不见,这几年财政拨款逐年增多,大学设施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教师待遇越来越高,但大学收费却在不降反升,寒门学子的处境并未见任何改善,可见,增加财政拨款的好处未必能够落到穷人的孩子身上!

增加收费监督,自然是希望此举能够通过强制规定收费标准,把价格限定在一个百姓都能承担得起的范围内。问题是,在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中,高校乱收费是不必忌惮学子们的意见的,他们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已经是非常幸运了,面对高额收费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失去了当事人的监督,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的监管必定流于形式,因为官员们一则高校太多管不过来,二则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其实,常识早就告诉了我们,“物以稀为贵”,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当供不应求时,如果人为地压低价格,人们表面上可能付出的金钱会有所减少,但实际付出的总代价并不会降低,比如排队、拥挤、送礼、品质下降等。监督只会加大政丨府的权力,使人们本来依赖市场的行为转而去依赖政丨府,对缓解供应不足的状况没有丝毫帮助。也就是说,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是没有办法来解决目前的供需矛盾的,不仅不能解决,甚至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比如浪费与腐败。

二、市场经济能够解决优质高教资源的供应短缺

抑制需求的方法就是放开价格。好的学校教学水平高,培养成才的概率更大,从好学校毕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进入这样的学校当然是更多家长与学子们的心愿。问题是好东西只有这么多,大家都想要,注定有一部分不能达成心愿,在相近的分数范围内,自然是谁出的价格高谁就可以被优先录用。钻石铂金珍珠玛瑙很名贵,但没有听说过供不应求,道理很简单,它的价格高到使供求平衡。有的人自然愈加担心,这些私立大学没有了物价部门的干预和限制,收费岂不更贵?是的,教育需求价格弹性小(即对价格的反映不敏感,

就象抽烟的人不会因为烟的提价而明显减少自己的消费),人们对儿女前途的忧虑不会因为增加了收费而心痛自己的钱财,他们甚至愿意为儿女在未来的竞争中搏得一点点的起步优势,而不惜耗尽多年的积蓄。如是此,穷人有可能更加雪上加霜!不要急,市场经济还有降低价格的绝招。

三、公立大学普遍私有化能够形成有效竞争

如何才能使目前的高校形成充分的竞争?靠目前的公立高校来形成竞争行不行?这些高校都同属于一个老板——政丨府,当初就是按照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方向来创立的,就连拨款的数额也等级分明,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没有了重复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另外,这些学校既有巨额的财政支持,又不愁招不到优秀的生源,相互之间根本就没有强烈的竞争欲望。靠目前的私立大学来与公立大学形成竞争行不行?现有的公办大学,不仅占有悠久的历史声名,占据便捷的地理位置,拥有大量的优秀师资,而且还有政丨府大量的政策倾斜(如财政支持、优先招生、专项经费、新校选址等),在这样的重量级并不对等的拳击赛上,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公立之间不可能形成竞争,私立与公立之间又无法构成竞争,似乎是山穷水尽,但如果我们跳出现有体制的窠臼,仍可以峰回路转。那就是让现有的大部分高校尽快私有化,通过产权清晰地位平等的私立大学之间的无情竞争,使大学的收费偏高的问题逐步下降。只有大学收费价格有一个根本性的回落,再辅之以财政拨款和助学贷款等手段,穷人上不起大学的问题才可能彻底解决。私立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穷苦百姓越能普受其惠!

四、政丨府要保证的是机会均等而非起点公平

其实,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政丨府要关注的并非起点公平而是机会均等。穷人们对不同的经济条件的家庭上不同的学校并不是十分地感冒,倒是对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高考录取线这种有违机会均等的做法有着强烈的愤慨!倘使全社会的公立大学真的能够普遍私有化,那政丨府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教方面的工作重点就是维护高等教育市场竞争规则的公平公正。公立大学私有化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能够解决穷人子弟上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产权清晰地位平等的私立大学的竞争,还可以解决目前困扰我国高校诸多的典型问题,比如忽视素质教育、录取标准不一、滥发文凭、教师官本位、教师缺乏责任心以及缺乏独立学术观等

(需另文论述)。只是尽管它好处多多,但这项改革注定是阻力重重,除了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陈旧观念以外,更重大的障碍可能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力反对,因为这项改革举措将会极大地削弱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及已经行使多年发号施令的权力。

五、一些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

第一,高等教育并不完全属于公共服务,不需要完全由政府提供。在高等教育领域,除了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之外,其他应用性学科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就业,这种教育服务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相同,不属于公共服务,应该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规则,主要利用市场调节来解决供求矛盾,把就业率作为这些高校的主要评价指标,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适应市场需要。

第二,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将近1800所高校的教育资源由教育部门配置是不可能有效率的,培养一个学生的必要成本究竟是多少,也是计算不明白的,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结构优化和供给质量提高,根本解决大量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无效、浪费严重的问题,才能形成合理的教育成本水平,才有可能把过高的收费标准降下来,不然的话,高校收费与成本将会呈现出轮番上升、恶性循环的局面。

第三,目前高校的实力不可能都办成创新型大学。全国将近1800所大学,大多数学校缺乏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的人才优势,不具备办成创新型大学的条件,也不可能都办成创新型大学,因而绝大多数大学都应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办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

第四,政府财政不具备把大学所需经费全都包下来的能力。截止到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已经达到72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8亿元,地方财政负担6435亿元。高校经费总额为2258亿元,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是1010亿元,仅占44.7%,其余55.3%的经费来源于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捐资助学和集资办学、收缴学杂费和其他创收渠道,其中仅学杂费一项就达到694亿元,占全部高校经费的30.7%。在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额度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把高等教育所需资金投入渠道改回原来的由政府单一投资的老路上去,国家

财政也不具备这种经济实力。只有利用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问题,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形成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

第五,国家必须逐步优化对教育的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已经把资金主要投入到中小学教育方面,2004年投入了4032亿元,占全部教育经费的55.7%,今后政府还要逐步增加对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2004年政府对高校科技活动投入经费仅为251.5亿元,投入资金额度较少,仅占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40%,大部分科技活动经费靠高校自筹。在高校科技活动经费630亿元的支出总额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非常少,仅为57亿元,所占比例仅为9.0%。为了确保基础学科、重点学科优先发展,政府财政必须优化教育资金的投入结构,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所需资金的基础上,适当集中财力,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支持少数重点大学的科技创新上,用在教育方式和手段创新上,大力发展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远程教育,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使财政资金能够切实保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经过不断改革, 成效显著,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财政拨付模式。文章分析了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其改革过程中衍生出的问题, 参考了国外较为成熟完善的绩效拨款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 绩效拨款;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历史发展 (一) 基数加发展阶段 教育财政经费基数是高校前一年度到账的拨款数, 在基数加发展的模式中, 下一年的拨款数额是根据前一年的拨款基数, 同时适当考虑和估测下一年学校发展所需, 据此增加一定数额的经费。这个拨款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所定数额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缺乏真正科学的测算, 同时公开透明程度也不足, 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在实际使用中经费限定的使用范围太死板, 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经费的高效率利用。

(二) 定额加专项补助阶段 “定额”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生均经费是根据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核定的, 即每个学生给予固定的培养费用。这部分经费是高等教育事业经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补助”是指拨付给高校的额外经费。其主要以各个高校上报的项目为依据, 拨付专项经费。其主要根据在校人数和学校各种基础支出为标准来确定和拨付经费。但这个模式经常会导致高校的盲目扩张, 通过扩张招来更多学生以期获得更多定额经费。 (三) 基本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基本预算”是指支撑学校日常运转的所需经费, 而“项目预算”是支撑学校自身项目开展和事业发展的经费。这个教育财政经费拨付模式具有集中拨付、收支分开的特点。同时还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也因而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 投入型拨款模式效率低下

财政学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习题集()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提供的大多数基础设施的产品性质通常是 ( )。 A.公共产品 B. 私人产品 C.混合产品 D.奢侈品 答案:B 2.下列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是( )。 A.服装业 B.农业 C.餐饮业 D.家具业 答案:B 3.根据投资乘数原理,乘数与()同方向变化,与()呈反方向变化。 A.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C.边际投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 答案:A 4.下列关于政府支出乘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B.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C.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D.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量越小 答案:A 5.财政投融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国外公司 答案:A

6.以融物形式达到融资目的的筹资方式是()。 A.借贷 B.抵押 C.透支 D.租赁 答案:B 7.在投资修建高速公路时,能体现出公共财政非盈利性的方式是()。 A.招标 B.贷款 C.引进外资 D.政府补贴 答案:D 8.下列项目不属于投资性支出的是()。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答案:C 9.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答案:B 10.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答案:A 1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急剧膨胀,而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序列中已越来越靠后,因此分析财政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标签: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财政支出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 1.1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基数十发展”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 所谓“基数+发展”。即由政府财政或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及日常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此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即在上年基数上,根据财力状况增加本年度的发展经费。这种拨款方式简便,但不易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校的拨款基数,也不利于纠正不当开支行为。因此,从1986年起,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包括本年度计划招生数)核定的,“专项补助”则根据学校的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拨给。 1.2高校经费由政府包办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197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98%来自国家财政拨款。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可知,国家财政性资金逐渐减少,由1998年的64.16%减少到最低为2005年的42.77%,虽然2006年所占比例又略增至48.96%,但整体发展趋势说明政府逐渐改变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财政性经费变化趋势相反,学费和杂费比重逐渐提高,从1998年的14.29%增加至2006年的33.33%,日渐成为高校经费中除财政性经费以为的另一重要来源,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也上升了9个百分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下降。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

中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较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具体措施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别从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的对比;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对比;就解决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一些建议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美比较 引言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表明,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国家的利益和乃至民族的兴衰。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日益增加,然而财政收支模式因教育机构的类型、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政治体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模式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社会的变革以及政治制度息息相关。本文重点阐述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一、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财政政策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教育必须不断地证明自己是怎样服务于市的教育理念。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高等教育必须为增强国家竞争力而服务,这是美国对教育的既定方针。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 (一)在经济上的关系 约翰斯通(2007)指出,“高等教育是公认的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技术,信息处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是确立美国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的重要砝码”。高等教育在美国的经济利益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重要性表现为美国知识产权占世界知识产权总量的比重,以及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就美国经济而言,高等教育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微软投资数十亿研发计算机微芯片以确立其在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处于最先进的地位。 (二)在政治上的关系 约翰斯通(2007)表明,“美国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种族斗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儿童在贫困中长大。政府的实权派抵制面向穷人的社会福利计划的实施,从而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些政策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模式和方向。换句话说,来自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学生获得的教育基金的数额大不一样。越穷的人受教育程度就越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靠政府的救济金勉强度日,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社会阶层则接受较高的教育成为社会的精英。 二、中国和美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上的对比 美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接近 3%,仅次于加拿大等七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公立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学生贷款,家庭的资助和社区捐助。 (一)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 联邦政府致力于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和社区援助来缓解政府对高等教育支出的不足。然而,面对持续增长的学费,来源于社会的援助受到很大的影响。1982- 1983,超过 50%的财政支出来源于联邦政府,2002- 2003 支出比例只有40%了。现在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援助的形式主要是贷款。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愿意为高等教育负担更多的贷款。此外,政府援助跟不上学费的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八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八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一、填空 1.马克思在谈到货币资本的作用时,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投资或生产活动首先要从的投入开始。 2.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的制约,所以凯恩斯主义者又提出了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说的是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3.增加投资要有资金来源,而当前的国民收入是储蓄加消费,所以投资来源受国民收入增长限制,即受储蓄的限制。储蓄与投资恒等是总量平衡的公式,储蓄增长就会加速投资,而投资超过储蓄必然导致。 4.资本一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的投资项目。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因此,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 5.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只要农村和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 6.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采取格财政融资的与金融投资的有机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作用的最佳途径。 7.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予既体现政府政策取肉,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或公共物品。 8.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就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瓶颈”状况预言,运用投融资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乘数效应”将是十分显著的。 9.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是脱离市场,而是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作用,投融资机构在结合范围内拥有经营自主权,实行市场化运营。 二、判断 1.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后者又是前两者的前提条件。 2.一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投资,迫使经济过热的势头减缓。 3.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一般日常支出。 4.基础设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5.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采取多种形式的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提供。 6.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是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之一。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采用投资参股、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部分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提供。 7.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8.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9.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企业,而是制定投资政策的机关。财政投融资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可以避免有偿性投资与一般性投资相互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 10.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融资的份额将扩大,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 政治经济学贾丽武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仍然是不协调的。尤其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中还存在着效益不高,制度本身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等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关键,来改善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财政支出;教育支出;高等教育现状;问题;改革 教育支出是我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我国教育财政投资的现状 (一)我国的教育支出大环境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增加教育投入。2009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10437.54亿元,比2008年增长15.8%(见图1.1)。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增长23.6%。 教育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决基础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中高等教育用途是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支持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对中央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实行财政配比,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对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给予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优惠政策,减轻高校学生食宿负担。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7年卷)

从“211”工程和“985”工程看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马太效应”

从“211”工程和“985”工程看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马太效应” 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紧跟发达国家的脚步,我国实施梯度发展战略,让一部分质量好、效率高的学校获得较多的经费,优先发展起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紧缺人才。随之而来的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使得一些院校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从而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院校却因为某些方面仅次于那些名牌院校从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本文从“马太效应”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校财政投入“马太效应”产生的原因、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211”、“985”、财政投入、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在政府高教财政投入中的表现“马太效应”来源于《新旧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过来。”而“马太效应”一词的提出始于美国科学史家罗伯·莫顿,他用这个词来阐释一种社会现象,即对已有相当名的科学家做出特殊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简单地说,就是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 “马太效应”从提出以来就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证,在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也不例外。我国高校财政入可以概括为财、税、费、产、社、基,即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以教育税、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教育基金。因,政府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也不断提高, 政府对此也做出了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如:1993年2月13日,党中央、国务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8年5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连续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就是“985工程”。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总投入将在300亿以上。“211”、“985”这两项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高教财政投入“马太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行政主导是“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教育行政部门权力过于强大,教育行政部门还掌握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权。 导致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基本上都是采取计划方式进行配置,行政力量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体现政府意图,按照政府的偏好直接配置资源。时至今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这种行政趋向仍十分明显,我国高校的拨款很少经过一定的公开程序,缺乏透明性,其竞争性则更难体现。由于排除了市场的介入,学校之间缺乏竞争机制,政府通过地方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环节将资金拨给学校。如在行政力量主导的211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评审、“副部级大学”的设立等,在这些教育资源分配中,“行政力”在区分高校的层次和水平、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资源的获得很少是真正通过高校办学市场的公平竞争来实现的。在当前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能否从政府处获得更多的拨款和政策支持,是高校能否取得更大办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与未来挑战

摘要 《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人民群众高等教育成本负担逐渐加重,高校债务累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供需缺口加大。《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了多方位再构建,依法理财、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与经费监管成为这一时期政策关键,适时推行的全面绩效管理优化扩大了政策效果,政策过程清晰呈现出“实破-增长-监管-优化”的变迁路径。未来,面向教育治理现代化,面向2035的教育要求,财政政策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保障,应努力提高投入水平、改进筹资结构、提升经费效率,增强外部环境负面冲击的应对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教育规划纲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表现出变迁渐进,执行稳定,动态均衡等特点。期间,我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普及化阶段,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进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中长期背景下,跳出具体的政策文本,从政策变迁的视角,考察十年来高等教育财政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时机、目标导向、执行力度、调适逻辑、实施绩效等,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举措,观察政策参与各方行为,分析政策实施效率高低及其原因。总结回顾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对于未来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财政中长期政策制订、实施与改革的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早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均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蓄势:《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高教财政政策需求与供给 21世纪的前十年(2000年至2009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

我国公办高校事业经费拨款模式改革

第30卷第6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0 No.6 2008年12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Dec. 2008 我国公办高校事业经费拨款模式改革 许锐 (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以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特征为基础,分析了该模式在保障拨款效率和公平上的优势与不足,并初步设想了拨款模式的改革方向:对可供分配的经常性拨款的一部分实行绩效拨款,通过招投标确定项目拨款的拨款对象和拨款数额。 关键词:绩效拨款;招投标;财政拨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8)06-0096-05 我国政府对公办高校的投入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总额以及拨款方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各高校之间经费争夺也日益激烈。采取公平、竞争、高效的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的基本特征为基础,分析该模式在保障拨款效率和公平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革现有拨款模式的初步设想。 一、现行高校事业经费拨款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绝大多数为公办高校,并且公办高校的事业经费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拨款。受高校扩张和教育财政预算增长乏力的双重影响,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60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以促进高校经费收入由过去政府包办向多元化筹资模式的转变。此后,虽然财政拨款在高校办学总成本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总投入中的支配地位没有动摇。统计数据显示,仍有4成以上的教育经费来自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 拨款模式是直接指导财政拨款行为的具体操作规范,涵盖具体拨款项目的设计和制订,公式因素权重确定等内容。[2]从2002年起,按照国家预算方式变革要求、结合高校财政经费拨款的历史经验,教育部决定按“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的模式执行各级财政高校事业费拨款。具体包括:教育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经常性和专项性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取得的专项和非专项科研经费拨款,如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其他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财政和有关部门取得的、除上述拨款以外的各类专项与非专项拨款,如教育费附加拨款、公费医疗经费等。 全部财政补助按项目和国家财政预算级次分类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具体拨款方式有两种:基本支出和固定项目支出的公式拨款方式和非固定项目支出的项目制拨款方式。基本支出和固定项目支出主要指为保证高校日常运转而进行的财政拨款,通常也称作经常性经费拨款。拨款的具体范围包括普通高校原来的基数、新增经常性拨款和教职员工增资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住房公积金、公费医疗补助等。拨款公式基本数据主要来自上一学年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上年度财务决算报表。 收稿日期:2008- 06-10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07N44)。 作者简介:许 锐(1976-),女,辽宁沈阳人,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

高校发展中的财政投入演变

高校发展中的财政投入演变 高等教育发展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人文精神和国家形象。国家不仅要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要保证个人在深造过程中的有效性发展,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双赢效果。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需求,需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借助经济手段,对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高校投资多元化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整合,实现高等教育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成本分担理论作为高校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由最初的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过渡,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1.1政府完全承担全部财政阶段(1949—1979年) 此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体结构单一,实行“一包二统”的财政体制,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一切由政府统起来。政府拨款是高等教育所需经费的唯一来源,国家既是办学者,又是管理者,高校发展过程中权限不规范,产权不清晰,办学模式单一,学校规模效益差。

1.2非财政性投入开始出现阶段(1980—1999年) 1980年,中央不再统一高等教育财政,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责,地方院校由各省财政部门负责投入。1985年,高校经费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由“结余收回”改为“经费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1997年,在“并轨”试点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实行收费制度。高等教育财政从完全由政府拨款过渡到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1.3高校财政投入多元化发展阶段(1999—至今) 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明确高校的法人资格,高校在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财产管理等7个方面享有自主权。”高校开始作为独立法人面向社会招生。同时,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社会民间资本通过借贷、股份制等资本组合模式进入高校,民办高校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高校财政投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 2.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面临的现状 2.1政府主导的财政投入模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制度缺陷与改革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制度缺陷与改革模式 【摘要】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弊端,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本文借鉴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和英国的经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即: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财务管理自主化、高校经营的企业化、资源分配的合理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缺陷改革模式 高等教育财政(higher educational finance),指的是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中,有国家参与的一种分配关系。它代表着国家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向有关高等教育机构拨发经费、调控高等教育的经费开支,并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财政在对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高等教育财政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取得的重大的成就,但离理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模式十分必要。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财政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政府财政拨款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以地方财政为主的制度,规定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和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的原则和数量,开征了城乡教育费附加,非义务教育普遍实行上学缴费的制度,以及发展校办产业和有偿服务,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教育投入形式,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分配由中央统一计划拨款改为分级计划拨款。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来源已经有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央统一计划拨款改为分级计划拨款,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另一是省属院校,中央财政负担各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地方所属的高校经费则由各省、市、自治区财政解决。不论是中央财政拨款,还是地方财政拨款,统称为政府拨款。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办学权的下放和地方投资高等教育积极性的提高。 (二)确立了多元化资金筹措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确立多元化经费筹措体制改革的方向,通过制度创新部分地解决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1998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高等教育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制定了有关的法规或有关教育投入的条款,使多元教育投入纳入法制规范,力图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城乡教育费附加,学杂费、校产和社会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教育基金等多元的教育投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了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三)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由过去的“基数加发展”改为目前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自1986年起,我国高等教育拨款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制度,基本依据是在校生人数和各项开支标准。它体现了学校间在获得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上的平等,但体现不出经费使用的效率和社会效益上的差别,也体现不出政府的高教政策。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1条规定:“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也有所区别。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逐步实行基金制。”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制度缺陷

高校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高等学校预算执行审计评价指标—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二)资金投入绩效 指标1. 教 学 绩 效 (1)师生比 教师人数(年平均数) 平均数) 学生人数(折合后的年 说明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间接反映办学效率。师生比越高,说明学校具有较 高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越好。 (2)生均事 业费支出 平均数) 学生人数(折合后的年 科研支出 离退保障支出 其他支出 学生事务支出 后勤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业务辅助支出 教学支出+ + + + + + + 学校层次越高,实力越强,培养学生所需的经费就越多。但在同等条件下,忽略学生 培养质量上的差异不计,生均培养经费越少,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本越低,提高办学效 益的状况越好。 (3)学生生 均设备费 平均数) 学生人数(折合后的年 其他支出设备费 学生事务支出设备费 后勤支出设备 行政管理支出设备费 业务辅助支出设备费 教学支出设备费+ + + + + 学校要想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加大对学校设备的投入,故本指标越大越好(4)教职工 人均获取经 费额 ) 教职工人数(年平均数 学校总经费收入 从平均量上说明教职工的事业发展能力,说明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随着学校事业的 发展,相应地人均获取经费的能力越强。 (5)教学活 动收入年增 长率 % 100 ? - 上年教育事业收入 上年教育事业收入 本年教育事业收入 从动态角度反映学校在教学活动方面、自筹资金方面的努力程度和状况,在横向上或 与其他院校相比较,可以反映学校教学活动的创收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 (6)人员经 费占总支出 的比重 学校支出总额 经营支出中的 科研支出中的 离退休保障支出 其他支出 学生事务支出 后勤支出中的 行政管理支出中的 业务辅助支出中的 教学支出中的+ + + + + + + + 在学校的全部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比例就越低,真正用于事业 发展的的部分就越少。这一指标越低越好。 (二)资金投入绩效 指标2. 科 研 绩 效 (7)教师人 均科研经费 科研人员 教学人员 科研活动收入总额 + 反映学校科研能力和规模,也反映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与学校财务良性循环有较大关 联 (8)科研活 动收入年增 长率 % 100 ? - 上年科研活动收入总额 上年科研活动收入总额 本年科研活动收入总额 科研活动经费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这一指标可以说明学校年度科研事业的增长状况。科研经费一般可按来源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经费的增长反 映从各级政府或上级获取经费的状况;横向经费来源渠道则说明了高校参与社会经济 建设,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这是高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说 明高校利用其科技力量服务于社会方面的能力。 科研经费增长率包含横向与纵向科研经费两部分。分析科研经费的年度增长比例,可以反映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加强账务管理,放活科研政策, 积极组织队伍,千方百计筹措科研资金的努力程度。 (9)科技人员人 均发表论文、成 果和获奖数 科技人员数 获奖数 课题成果数+ 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10)科技人 员科研成果 应用转化率 % 100 ? 科研成果总数 果数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 该指标反映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 3. 自 (11)学校自 筹收入占总 % 100 ? 学校收入总额 学校自筹经费收入

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高等教育不需要财政支持 一般人都认为,公立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有国家的巨额财政支持,同时又有行政收费的严格监督,这样的大学越多,就意味着学费将会收得越少,穷人读大学的希望就越大;而私立大学大都以盈利为目的,既缺少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又没有相关部门的收费监督,而且他们收费将合理合法冠冕堂皇,那这些学校岂不变本加厉,穷人毫无疑问会因此更加遭殃! 持这种见解的人在社会上不算少数,这正是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缺少对民众自由经济思想教育所带来的恶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导致许多人在遇到各类社会问题时常常盲目迷信政丨府而坚决排斥市场。面对大学收费越来越贵的现实,大部分人认为,通过增加政丨府拨款和监督大学收费等措施,这些问题终能迎刃而解。 然而,政丨府近几年的确是在朝这方面不断地努力,但问题并没看到解决的迹象,反而有节节攀升之势!面对这样一个多年顽症,是政丨府开具的药力不够,还是原本就开错了处方?换句话说,是政丨府的拨款太少监督不力,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向误入歧途?只有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才不至于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一、计划经济无法解决优质高教资源的供应短缺 大学凭什么可以高额收费?根源就在于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以中国的现实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也无论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县城农村,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总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东西必定水涨船高。以高等教育而言,一流的大学不仅是短缺,简直就是稀有,象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全国学子们趋之若骛,这就导致这些学校有足够的资格来挑选优秀的学生和收取高额的学费。你若不愿来,后面排队的人还多着呢!其他省市的公立大学虽然没有象北大清华这样的受到追逐热捧,但在中国人需要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汹涌需求面前,眼前的供给实在是僧多粥少人多为患,消费者并没有可以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的权力。 资源的短缺靠什么方法来解决?政丨府目前的所作所为正如大部分人的期望,即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经方式增加财政拨款和增加收费监督。

财政学-我国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问题及建议

财政学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丁亚婷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 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优化对策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优化对策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较好,这与其财政投入息息相关,但其投入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且高等院校的财政收入来源范围较窄,高等院校对其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高。应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出发,强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力度,确保政策的正确指引,形成结构合理的经费投入结构,促进吉林省高等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吉林省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2017年吉林省GDP总量在全国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排名当中为第23位,而与经济不太相匹配的是吉林省的高等教育相对较为发达。吉林省共有62所高等院校,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加,而从师资团队力量来看,吉林省国家级教学名师多达20多人,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有60多项,从多方数据可以探析,吉林省的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排名相较于经济排名靠前,与其稳定的大量的财政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且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又反哺了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为其发展基础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这种长时期大量的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给吉林省地方政府带来了财政上的压力,省内高等院校对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一问题也随之出现。[1]在此背景下,需要量化分析吉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深入分析其应保持的合理水平及合理的结构,以确保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相互协调。

一、吉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 上世纪末我国就颁布了改革与完善教育投资体制的措施,要逐步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及学生学杂费为辅的机制。这样,当前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渠道就包括了财政性支出、教育费及附加、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科研经费及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渠道。大体来说,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性财政投入包括了政府拨款、学生(家庭)支出及贷款这三个方面。而吉林省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投入数量加大 近些年来,吉林省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一直处于增加的态势。2008年的财政教育经费总额为55.69亿元,而2017年吉林省的教育经费已经增加到总体规模600多亿元。从变化趋势看,吉林省教育经费的增加比较平缓,但因受限于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总体水平不高。 (二)经费收入来源单一 从目前吉林省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看,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大,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事业性收入占地方的教育经费总额虽然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增长趋势却呈现下降的状态,两者之间互补对应的关系,确保了吉林省高校财政经费的来源,为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对目前的吉林省高等院校来说,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于这两大重要渠道,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内部结构需要尽快调整,服务性创收收入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吉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教育事业费拨付比例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