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重点笔记及考试复习要点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以及考试复习要点!

期末思修背诵笔记:

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理想信念的作用:

#微观上: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宏观上: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①首先要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②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要把敢于吃苦、勇

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怎么样…在生活上怎么样…在工作上怎么样…*自己补充)

4.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16个字)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24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以及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①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6.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对此的观念)

①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②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该有差别

③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④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⑤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11.如何做创新的实践者:

①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②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③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7.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的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人生目的的作用:

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端正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否定的人生态度:拜金、享乐、个人主义。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普遍标准)

:最重要的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

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

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8.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③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7.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需要认真、人生需要务实、人生需要乐观、人生需要进取。

9.正确的认识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9.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等

社会作用:

①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②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③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④道德是提高人们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⑤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展开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0.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11.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5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2.家庭美德(5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5.个人品德的鲜明特点:

实践性:不是先天禀赋,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综合性: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

稳定性

13.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由国家创制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强制性);

规定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规范

2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为指导。

二:善于借助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

三: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1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29.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1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最高权利。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

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③人权保障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

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31.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7.民法商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七章:

加强宪法治国,落实依宪治国:

一:深刻认识宪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二: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三: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18.法律权力与义务的关系(4点)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

答:

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的履行

为条件,(如:……自己补充,书中也有的)。

②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

利根据的法律义务。(如:……自己补充,一个就行)

③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

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大一思修重点知识点总结

思修重点 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2.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 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3.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 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光辉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 强领导核心。 5.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 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6.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国家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8.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 9.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 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12.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13.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实现祖国 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是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4.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5.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16.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 17.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18.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19.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0.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 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22.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3.世界观决定人生;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 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24.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5.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以及考试复习要点!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以及考试复习要点!绪论: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明确当代的学生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①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主题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精髓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的基础。 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

目标的强大动力。 3、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是,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 法律基础部分:涉及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注重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法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要求。 *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问题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 * 培养良好的品德: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自尊自律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遵守法律法规。 * 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的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并掌握课程理论知识。 * 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 提高个人素质: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

质和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促进个人成长: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上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法律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以下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内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 - 政治领域:民主、法治、公平、公正 - 经济领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文化领域:自由、平等、多样、包容

- 社会领域:诚信、友善、互助、公益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与精神性,事物的质量与数量,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 -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 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 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区别 -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条件与途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进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目标 - 社会主义先行发展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历史时期划分 -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阶级斗争形势 四、宪法与法律基础知识 1. 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整理

思修复习提纲简单整理 声明:这是我通宵2天弄出来的成果,不是非常完善,大家以书为主复习,本提纲仅作参考。弄到后面有点不耐烦了,所以比较简略。 --BY 小琪 绪论 1.大学生应树立的学习理念?P4 自主全面创新终身 2.大学生的优良学风?P5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历史使命与挑战P7~9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4.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10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5.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11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13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核心)(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P21 (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目标性现实可能性超前性阶级性时代性差异性实践性 2.信念的涵义?P22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 理想信念的作用?P24 宏观:(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微观:(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及考试复习要点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以及考试复习要点! 期末思修背诵笔记: 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理想信念的作用: #微观上: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宏观上: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①首先要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②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要把敢于吃苦、勇

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怎么样…在生活上怎么样…在工作上怎么样…*自己补充) 4.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16个字)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24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笔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3706)(2学分) 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C]: 要求应考者知道本课程中有关名词、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B]: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A]: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一些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的问题。 综合应用[AA]: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比例为:2:3:3:2 本课程考试题型,主要有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P2 [C] 包括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P3 [B] 1、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 3、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 4、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 5、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人的责任和使命P4[C] 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 使命被喻为重大的责任。 四、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 [B] 其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二,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三,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P12[C]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二、理想与信念是紧密联系的P14[B]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P14[C]

基础公共课复习资料-【考试精简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第一章重点总结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修第二章重点总结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组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的观念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3、做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思修第三章重点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 1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2人生道路的方向;

(完整word版)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2010年12月12日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校大全》中的文章《大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正文开始〉> — — —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大一思修重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开卷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开卷 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对2023版大一思修课本的内容进行重点归纳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核心要点。 第一章人生哲学 1.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 •人生的价值包括生存价值、创造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 1.2 人生观与世界观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的基本看法 •世界观是对宇宙、人类和自然规律的根本看法和认识 1.3 人生的三大理想境界 •理想境界包括物质境界、精神境界和社会境界 •个人应努力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理想境界 第二章道德与人生 2.1 道德的概念与作用 •道德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德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2 道德观与价值追求 •道德观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的看法和态度 •个体应当拥有正确的道德观,追求正义、公平和善良 2.3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 •道德修养能够提升个体的道德能力和道德素养 •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学习道德知识、锻炼道德意志和实践道德行为 第三章法律与人生 3.1 法律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3.2 法律观与法治思维 •法律观是个体对法律的看法和态度 •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和方式方法 3.3 法律意识与法律修养 •法律意识是个体对法律存在、法律权益和法律义务的认知和觉悟 •法律修养是提高个体法律素养和法律素质的过程 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生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基础和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生中的体现与实践 •个体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 •个体应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结语 本文对2023版大一思修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归纳和总结,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与人生、法律与人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生等方面的核心要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和法律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pdf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第一章:人与社会 1.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社会是人类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特定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现象。 •社会的基本属性包括社会性、整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2.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个体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集体的发展,都需要两者相互促进。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帮助,而集体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3. 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观念和认识方式。 4. 社会文化与社会文明 •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文明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成果。 第二章:科学与技术 1. 科学的特征和科学的方法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科学的方法包括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统计法等。 2.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人的认识能力、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4.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与道德 1. 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法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 •法律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 3. 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公民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职业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4. 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是培养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环节。 •法治精神是指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的精神境界。 以上只是大一思修课程的一些重点归纳,后续章节内容还涉及到宗教、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拓展和深化。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思修课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公民。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一、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勉。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 实干进取 二、正确的人生观是什么 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三、如何正确的评价人生价值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四、人生价值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五、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 的苦乐观。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六、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七.如何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的。与祖国同行的。与人民同在的。 八、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四、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五、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六、个人理想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七、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重精神是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三、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四、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 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 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五、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必须坚持立足于民族又面向世界 六、大学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 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七、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1)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1.创新始终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3)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 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 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

思修重点笔记

思修重点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为物 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呈现出历史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2.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不断的阶级斗争,阶级 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产过 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付给工人工资的部分,被资本家占有并实现剥削。 4.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是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阶段。 5.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无产阶级在社会 主义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列宁、斯大 林的介绍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 动正式开始。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从1921年至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 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思想理论的转变和社会实践的丰富。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 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国家政策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使个人在追求共产主义事业中坚定信心,不轻易动摇。 2.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个人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社会、历史和现实。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而且能够对日后的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整理了思修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对于其他哲学体系而言的,它有着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矛盾推动的,并肯定了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并认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而辩证法则是研究这个系统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思想和自然的规律,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的预见性,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起点,它认为客观世界先于主观世界,人的认识是由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系列重要理论创新。其中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社会制度以及一系列新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这一新型社会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的以人民为根本的管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理一切,建设法治国家。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统筹

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5.12版]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特征。 〔3主要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支撑; 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③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质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3、理想的类型:〔选择题 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从层次上分:崇高理想、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核心、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 状态。 5、信念的特点: 稳定性〔也有可变性,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执着性 多样性 层次性〔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从而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高层次的信念便是信仰,信仰是信念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亲和性 6、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 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 〔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8、如何正确立志? ①、立志当高远。 ②、立志做大事。 ③、立志须躬行。 9、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论述题 A.之所以是一个过程,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这一过程时间的长短与理想的目标高低直接相关。理想实现过程的长短、艰巨与否还取决于主、客观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待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人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B.社会主义运动发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事例:《共产党宣言》发表到苏联建国用了70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10、★★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认识 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区别: 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 统一〔联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