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华威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

青岛华威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
青岛华威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

青岛旅游资源分类

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崂山风景区大珠山风景区平 度大泽山风景名胜区青岛鲁迅 公园 AB 沉积与构造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胶州艾山风景区(3A)青岛金 沙滩(AAAA级景区)、青岛银沙 滩、青岛石雀滩 AD 自然变动遗迹 AE 岛礁灵山岛风景区、即墨田横岛旅 游度假区3A B 水域风光BA 河段 BB 天然湖泊与池沼 BC 瀑布 BD 泉即墨温泉 BE 河口与海面 BF 冰雪地 C 生物景观CA 树木 CB 草原与草地 CC 花卉地十梅庵梅园 CD 野生动物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光现象 DB 天气与气候现象 E 遗址遗迹EA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琅琊台风景名胜区(AAAA级风 景区) 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太清宫海云庵玄阳观青岛奥 帆中心湛山寺 F 建筑与设施FA 综合人文旅游地青岛方特梦幻王国世纪公园 红岛赶海园石老人国家级旅游 度假区青岛世园会青岛天主 教堂青岛中山公园八大关风 景区小鱼山公园小青岛公园 FB 单体活动场馆、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青 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啤酒博物 馆青岛海底世界海军博物馆 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青岛城阳宝龙城市广场(5A) 五 四广场

FD 居住地与社区青岛中山路传统商业街、台东步 行街、香港中路高端商业街、李 村商业步行街、香江路综合商业 街。辽宁路青岛科技街、昌乐路 青岛文化街、华阳路旅馆街、重 庆南路汽车商贸街、延安二路青 岛婚纱街、闽江路青岛婚纱街、 北仲路体育街、即墨路小商品 街、馆陶路德国风情街;城阳区 韩国商贸街;红酒坊、地景大 道、天幕城等极具特色的休闲商 业街区云霄路美食街(山东各 地美食)、劈柴院老字号餐馆街 (青岛传统老字号餐馆及传统 曲艺表演)、登州路啤酒文化街 (毗邻啤酒厂,可以喝到生产的 新鲜啤酒)、燕儿岛路酒吧街(各 国特色酒吧)、海云庵民俗小吃 街、麦岛海鲜美食街、武夷山路 餐饮休闲街、泰山路烧烤美食 街、青岛国际啤酒城 FE 归葬地 FF 交通建筑栈桥 FG 水工建筑青岛马濠运河公园莱西产芝湖 生态旅游区 G 旅游商品GA 地方旅游商品青岛啤酒、青岛高粱饴、崂山石、 崂山绿茶、崂山拳头菜、崂山可 乐、薛家岛老尹家海参、黄岛(原 胶南)西施舌、黄岛(原胶南)海 青茶、胶州大白菜、胶州湾杂色 蛤、红岛蛤蜊、大泽山葡萄、马 家沟芹菜、大黄埠西瓜、胶州里 岔黑猪。[10]高粱饴、石花菜凉 粉、万香斋熟食、海滨食品店干 海货、流亭猪蹄、美达尔烤肉、 郑庄海鲜脂渣 H 人文活动HA 人事记录 HB 艺术百花苑 HC 民间习俗海云庵糖球会青岛萝卜会元宵山 会新正民俗文化庙会金沙滩音乐 节青岛梅花节田横祭海节胶州秧 歌节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

【摘要】风电场区域范围内的风能资源藴藏状况,是开发风力发电项目最基础的组成因素,能否客观的掌握其风能资源状况是项目成功和避免投资风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区域初步甄选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 1 概述 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风能资源评估包括三个阶段:区域的初步甄选、区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2 区域的初步甄选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区域的初步甄选是根据现有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及气象站的风资源情况结合地形从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筛选较好的风能资源区域,到现场进行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和树木等标志物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确定风电场的开发范围。 风电场场址初步选定后,应根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要选具有代表整个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具体做法: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初步选定可安装风机的位置,测风塔要立于安装风机较多的地方,如地形较复杂要分片布置立测风塔,测风塔不能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即测风塔附近应无高大建筑物、地形较陡、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塔位置应选择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 测风塔数量依风场地形复杂程度而定:对于较为简单、平坦地形,可选一处安装测风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要根据地形分片布置测风点。 测风高度最好与风机的轮毂高度一样,应不低于风机轮毂高度的2/3,一般分三层以上测风。 3 区域风资源评估 区域风资源评估内容包括: 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完整性;测风时间应保证至少一周年,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满足大于90%,资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一周)。

老挝旅游业及发展战略

老挝旅游业及发展战略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心,森林覆盖达48.8%,境内原始丛林、急流瀑布、独特的民风民俗、寺庙、古迹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者,是背包客的天堂。随着老挝革新开放的深化,外商直接参与老挝的交通、通讯、酒店宾馆、餐饮等行业的投资,同时,老挝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融资力度,使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老挝旅游业发展现状 1986年,老挝开始实行革新开放路线,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国内部分旅游市场以接待外国游客,旅游业很快成为老挝的主要创汇行业。目前,老挝政府利用外资加大对服务、酒店餐饮、景点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旅游景点、宾馆的接待能力和各种级别的旅游业培训都取得很大的发展。2021年,老挝接待入境人数达460万人次,比1990年开放之初的入境人数*****人次增加了300多倍①。在20多年的时间里,老挝的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老挝游客中有85%来自亚洲国家,15%来自欧美国家。一直以来,亚洲的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和韩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是老挝的主要客源国。因为东盟国家间互免签证,因此,老挝受到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旅游者的青睐。 截至目前,老挝有自然景点1116个、历史文化景点746个②,老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老挝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部,热带季风气候让老挝境内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湄公河及主要的14条支流流经老挝全境,热带原始丛林和湄公河沿岸风光構成了老挝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老挝西北部是神秘的金三角,除了外界传说的毒品之外,这里更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完结版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 指导教 213日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任香九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2级本科20) 摘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游玩、食宿、购物、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显现出勃勃生机,逐渐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之一。加入WTO后,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从目前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强的接待能力、充足的管理经验和良好业绩,具备长足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探讨 青岛开埠之后,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交通和市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青岛逐渐成为东方典型的欧式城市,位于胶州湾畔的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城市旅游功能也日益凸现。随着大规模城市的建设,城市景观和旅游业相关条件形[1]旅游业由此发端。,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美丽的海滨旅游“全国文明城市”、城市,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青岛市正以建设国际海滨旅游 度假中心,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1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青岛旅游产业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的发 展,[1]各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的旅游产业1.1 青岛的旅行社主要负责接待华,青岛旅游三点一线。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初期:体现劳动光荣的,侨、中国港澳同胞、中国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等。在当时的人们来看,而以前每周工作六天,是一年中最为重大的两个节日,五一节和欢庆祖国生日的国庆节也就是办婚礼、烫头发、滑旱,根本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市民节假日最时髦的休闲方式,年代初基本上都得等到出差或回老家探亲。在上个世纪80,冰、下舞厅,要出去玩玩、)(包括鲁迅公园青岛的旅游景点也远不如现在丰富, 基本上就是沿海的栈桥、水族馆被业内人士称为三点一线。八大关,1.2 上世纪90年代的旅游产业 上世纪90年代:黄金周催生旅游热。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4年2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从当年的3月1日起,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第二周星期日为休息日,依次循环。休假制度公布后,岛城陆续开始冒出了不少旅行社,并争先推出了青岛一烟台、青岛一唠山等周边景区周末游线路,市民出游的热情也很高。这也是市民出外旅游的开端。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黄金周正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 1.3 21世纪以来的旅游产业 仅青岛旅行社的,改革开放让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现代旅游城市代表。:世纪21. 数量就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两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旅游市场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青岛旅游产业正由观光型为主向度假观光型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由游客数量增长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的旅游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银海游艇俱乐部、青岛雨林谷、青岛野生动物世界等四十多个旅游大项目相继建成,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此外,青岛的婚庆游、工业游、度假游、农家游、民俗游也因奥运变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使青岛的旅游业摆脱了单一的观光游,向多样化发展,一个现代旅游城 市呈现在世人的面前。2 青岛市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

山东省风能资源分析评估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13 条 [1] 龚强,袁国恩,汪宏宇,蔺娜,于华深. 辽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及开发潜力初步分析[J]地理科学, 2006,(04) . [2]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20) . [3] 杨秀媛,梁贵书. 风力发电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J]电网技术, 2003,(07) . [4] 林志远. 风能资源及测风数据整理技巧[J]广东电力, 2003,(05) . [5] 顾本文,王明,施晓晖. 云南省风能资源的评估研究[J]贵州气象, 1999,(S1) . [6] 陕华平,肖登明,薛爱东. 大型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J]华东电力, 2006,(02) . [7] 谭恢曾. 风能与风力发电[J]湖南电力, 2002,(02) . [8] 徐卫民,曾辉,陆长清. 江西省风能资源分析[J]江西能源, 2002,(04) . [9] 曹明晓. 山东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J]经济地理, 1993,(01) . [10] 杨振斌,薛桁,桑建国. 复杂地形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初探[J]太阳能学报, 2004,(06) . [11] 包能胜,刘军峰,倪维斗,叶枝全. 新疆达坂城风电场风能资源特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 2006,(11) . [12] 郝毓灵,吴新敏.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需要和发展前景[J]新疆环境保护, 2001,(01) . [13] 齐丽丽,袁国恩. 辽宁锦州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06)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找到149 条 [1] 艾斯卡尔. 变速恒频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系统及其控制原理研究[D]河海大学, 2004 . [2] 陈实. MW级风力发电系统单机电气控制技术研究——无功补偿和偏航控制系统[D]南

青岛旅游产业资源分析和评价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旅游专题组 目录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青岛旅游资源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青岛老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馆藏······················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理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青岛新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崂山旅游资源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崂山名胜太清宫·············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青岛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青岛旅游资源类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青岛旅游资源等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青岛旅游资源分布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青岛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基本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一)青岛旅游资源概况 郑州沿黄河地区(下简称沿黄地区)主要包括了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荥阳市、巩义市中连霍高速公路以北、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具体如下图1所示。 图1 青岛地图 1、旅游资源单体调查 经过前期初步的调查、收集、整理,目前已收集旅游资源单体2116个,资源类型丰富、种类齐全,涉及到了地文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等8个主类,其中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详解电化学储能在发电侧的应用

详解电化学储能在发电侧的应用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逐渐攀升,我国能源结构正在逐步转型。储能系统因其响应速率快、调节精度高等特点,成为能源行业中提升电能品质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由于储能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成本的不断降低,储能技术已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条件,尤其是多种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逐步扩展了储能的应用领域。 除了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推广。本文从数据的角度概要分析了储能在全球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对国内电化学储能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电化学储能的种类、技术路线以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除此之外,针对发电侧,重点从功能、政策和应用项目等方面论述了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辅助服务及微电网等有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最后对电化学储能技术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并在促进储能商业化运营及推广方面对储能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电力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已居世界前列,且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7914 kW·h,同比增长6.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449 kW·h,同比增长8.5%。而在电能供给和利用方面我国却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利用效率较低、新能源渗透率较低、电力安全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1],因此如何保障经济发展中电力生产与供应的安全,同时又实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储能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储能成本和性能的改进、全球可再生能源运动带来的电网现代化与智能化,以及电力市场改革带来的净电量结算政策的淘汰、参与电力批发市场、财政激励、FIT(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使得储能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发展热潮。储能使电能具备时间空间转移能力,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储能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年4月14日发布发改能源[2004]86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风能资源评价主要是以现有气象台站的测风数据为基础,通过整理、分析,对全国风能资源的大小和分布进行评价。 第二条为了统一全国风能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在总结风能资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用于指导开展风能资源评价工作。 第二章基础资料收集 第四条气象台站资料 一、收集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一般气象站基本信息,包括气象台站所属省名、站名、区站号、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建站时间、台站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包括台站变迁情况)、观测仪器(包括仪器变更)情况。 二、收集各气象台站1971~2000年历年年最大风速、年极大风速、年极端最高温度、年极端最低温度、年沙尘暴日数、年雷暴日数。 三、收集各气象台站1971~2000年历年逐月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汽压。 四、收集各气象台站1991~1995年逐日日平均风速、气温、气压、水汽压。 五、收集各气象台站“代表年”逐时风速、风向观测记录。 六、“代表年”确定方法:根据全国地面气象资料1971~2000年整编成果,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的年份,定义为平均风速年;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最大值的年份,定义为最大值年;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最小值的年份,定义为最小值年。若存在多个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或、)的年份,则选择最靠近2000年的年份,下同。上述三个年份统称为“代表年”,即年平均风速分别等于或接近、、 的3个年份,下同。 第五条其它观测资料 一、收集已建自动气象站资料,内容参照本规定第四条。 二、收集已建、待建风电场基本信息及前期工作中的测风资料。 三、收集海洋站、船舶、浮标等的测风资料。 四、收集相关科学(考察)试验的测风资料。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 状s w o t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和%。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着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中国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估

风 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 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风能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20世纪70年代至2006年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为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依据;为更好地满足我国风能资源持续、有序、合理地规划和开发利用需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在之前全国风 中国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估 ■文—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能资源普查结果的基础上,实施“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项目,该项目针对中国大陆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具备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摸清我国陆上风能资源特点及其分布,为促进我国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前期工作。该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气象局具体牵头组织实施。 一、中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技术发展和项目主要成果 1. 初步建立全国陆上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 依托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中国气象局针对风能资源规划和风电场选址需要,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在中国大陆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设立了400座70~120米高的测风塔,初步建成了全国陆上风能资源专 图1 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测风塔分布示意图

业观测网(图1),该专业观测网于2009年5月正式全网观测运行,已获取的实地观测数据为全国(陆上)风能详查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规范风能资源观测的专业化运行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该专业观测网的持续运行,可为开展风能预报业务和风电场后评估提供基础支持。 2. 研发了适用于中国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在引进和吸收加拿大、丹麦和美国等风能数值模拟评估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国地理、气候特点进行改进和优化,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技术,开发了适于中国气候和地理特点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W E R A S/C M A),数值模拟的水平分辨率达到1千米以下,风能参数模拟精度能够满足各级风电规划和风电场选址需要。图2展示了W E R A S/ CMA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3. 研发了规范、适用的风能资源 计算评估系统 依据IEC61400-1、IEC61400- 12-1、GB/T 18710-2002、QX/T74- 2007等国际国内风能资源计算评估技 术规范,在气象部门原有的“风能资 源计算评估系统” V1.0版软件基础上 进行研制和完善,使之适用于风能专 业观测网一体化观测系统特有的仪器 设置和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多种观 测仪器原始数据格式的标准转换,原 始观测数据的质量检查、缺测数据的 自动插补订正、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Word文档图表的全自动生成等功能, 满足了本项目计算评估大量的数据处 理、规范的参数计算、标准的图表制 作和便捷的报告编制等要求。 4. 建立了风能资源数据库共享系统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为支 撑,根据风能观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特点,通过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建 立了具备测风塔观测数据实时采集、 传输、质量控制、统计加工、分发存 储等全功能处理流程;建成的全国 风能资源数据库包括了风能观测塔数 据、风能评估参政气象站历史数据、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风能资源综合评 价的各类参数,通过分级管理形成了 全国风能资源数据共享系统,可为全 社会各个层面提供风能基础数据、评 估参数和图表成果等的公共服务。 5. 编制完善了一系列风能资源详 查和评价的规范性技术文件 针对项目执行中的各个技术环 节,参考国际、国内相关规范,考虑 我国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因素,并 结合本项目工作大纲要求,研究编制 了《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测风塔 选址技术指南》、《测风塔塔体及其 防雷技术要求》、《测风塔风能观测 系统技术要求》和《风能资源综合评 价技术规定》、《风能资源短期数值 模拟技术规定》等规范性技术文件, 在规范和指导项目执行的同时,及时 进行总结、补充和修正,使各规范性 技术文件更加完善、合理,并具有普 适性和可操作性。 图2 WERAS/CMA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 【导读】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在2017年2月召开新闻、文化和旅游会议,计划2018年通过“老挝旅游年”大力推动老挝旅游业发展。会上,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部长波显坎冯达拉为办好2018年老挝旅游年做积极部署,要求与会部门认真贯彻“老挝旅游年”的推广活动,所有相关活动都应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和制定计划,同时要求老挝各省尽快出台2018老挝旅游年相关规划活动,编排好2018年每月旅游活动安排表以确保游客能尽早获知2018年老挝旅游年各省特别策划项目。响应号召,为备战2018老挝旅游年,老挝多省于3月份竞相出台开发旅游产业新举措:沙耶武里省将开放该省最大森林绿地作为新的旅游景点,沙湾拿吉省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落脚在文化遗址,万象当局计划开发NongTaler天然池塘景区,川圹省旅游重点是开发Phou Kout山,色贡省考虑开发建设战时旅游景点,波乔省计划开发新建的休闲港以吸引更多游客等。 旅游业是老挝最重要的产业和收入来源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老挝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以及减贫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对老挝旅游业发展做一个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一、老挝旅游业发展现状 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是中南半岛上唯一一个内陆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共拥有1900个旅游景点,其中1000个自然环境景点,534个文化遗产,大约300个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占巴塞省、万象省、甘蒙省、丰沙里省、沙耶武里省和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和占巴塞省是老挝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从全国范围来看,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景点,在首都万象市,有塔銮寺和玉佛寺,在琅勃拉邦省有国家博物馆、香通寺和关西瀑布等,在占巴塞省有孔瀑布和以瓦普寺建筑群为主体的占巴塞文化景区以及四千美岛,在川圹省有石缸平原,石缸平原为史前石器奇迹,是老挝至今最神秘所在,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巨石人像和南美石人圈并称为“世界四大石阵之谜”。 (一)老挝特色旅游资源 通常来老挝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拜访寺庙,瞻仰古迹,游看瀑布和洞穴,欣赏自然风光等。总体来看,老挝的特色旅游资源包括保存完好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佛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历史建筑遗址。 1.相对完好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美丽国度 深处东南亚内陆的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原始森林覆盖,是世界各国中森林面积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老挝境内分布有众多瀑布、山洞、原始森林等自然风光。位于占巴塞省的孔瀑布是湄公河流入南海前形成的亚洲最大瀑布。此外,老挝还设有20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特色旅游资源包括大片热带雨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喀斯特地貌和原生态文化。老挝,没有摩登大厦、没有很多工厂生产、没有繁华大都市,山谷间、小巷里都是原汁原味的景象,美丽的原始自然风光,使得老挝宛如天堂。因为未被开发,有大片保留完好未遭破坏的原始风景,老挝成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原始的美丽国度。 2.原生态的佛文化和民俗文化----佛光笼罩下的乡村国度 老挝是一个佛的国度,全民80%的人口信佛,形成了以佛文化为核心的独特民俗文化,大小寺庙遍布国内,随处可见,琅勃拉邦的香通寺,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着名的寺庙。老挝跟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清心寡欲、信佛信心、遵循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虔诚圣洁的金色寺庙、身披红色衣袍的赤脚僧侣、青葱翠绿的稻田,还有不紧不慢、热情友善的人们,组成老挝原始、纯净、诗画般的秘境。老挝民间节日有许多,几乎每个月都有,既有与佛教有关的节日,也有与鬼神有关的节日,在众多的节日中最出名的要数宋干节(即老挝的新年)、塔銮节、高升节、龙舟节等。这些节日期间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这些节日都是老挝旅游的高峰期。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老挝旅游业发展分析 【导读】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在2017年2月召开新闻、文化和旅游会议,计划2018年通过“老挝旅游年”大力推动老挝旅游业发展。会上,老挝新闻文化与旅游部部长波显坎冯达拉为办好2018年老挝旅游年做积极部署,要求与会部门认真贯彻“老挝旅游年”的推广活动,所有相关活动都应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和制定计划,同时要求老挝各省尽快出台2018老挝旅游年相关规划活动,编排好2018年每月旅游活动安排表以确保游客能尽早获知2018年老挝旅游年各省特别策划项目。响应号召,为备战2018老挝旅游年,老挝多省于3月份竞相出台开发旅游产业新举措:沙耶武里省将开放该省最大森林绿地作为新的旅游景点,沙湾拿吉省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落脚在文化遗址,万象当局计划开发NongTaler天然池塘景区,川圹省旅游重点是开发Phou Kout山,色贡省考虑开发建设战时旅游景点,波乔省计划开发新建的休闲港以吸引更多游客等。 旅游业是老挝最重要的产业和收入来源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老挝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以及减贫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对老挝旅游业发展做一个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一、老挝旅游业发展现状 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是中南半岛上唯一一个内陆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共拥有1900个旅游景点,其中1000个自然环境景点,534个文化遗产,大约300个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占巴塞省、万象省、甘蒙省、丰沙里省、沙耶武里省和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和占巴塞省是老挝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从全国范围来看,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景点,在首都万象市,有塔銮寺和玉佛寺,在琅勃拉邦省有国家博物馆、香通寺和关西瀑布等,在占巴塞省有孔瀑布和以瓦普寺建筑群为主体的占巴塞文化景区以及四千美岛,在川圹省有石缸平原,石缸平原为史前石器奇迹,是老挝至今最神秘所在,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巨石人像和南美石人圈并称为“世界四大石阵之谜”。 (一)老挝特色旅游资源 通常来老挝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拜访寺庙,瞻仰古迹,游看瀑布和洞穴,欣赏自然风光等。总体来看,老挝的特色旅游资源包括保存完好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佛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历史建筑遗址。 1.相对完好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美丽国度 深处东南亚内陆的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原始森林覆盖,是世界各国中森林面积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老挝境内分布有众多瀑布、山洞、原始森林等自然风光。位于占巴塞省的孔瀑布是湄公河流入南海前形成的亚洲最大瀑布。此外,老挝还设有20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特色旅游资源包括大片热带雨林、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喀斯特地貌和原生态文化。老挝,没有摩登大厦、没有很多工厂生产、没有繁华大都市,山谷间、小巷里都是原汁原味的景象,美丽的原始自然风光,使得老挝宛如天堂。因为未被开发,有大片保留完好未遭破坏的原始风景,老挝成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原始的美丽国度。 2.原生态的佛文化和民俗文化----佛光笼罩下的乡村国度 老挝是一个佛的国度,全民80%的人口信佛,形成了以佛文化为核心的独特民俗文化,大小寺庙遍布国内,随处可见,琅勃拉邦的香通寺,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着名的寺庙。老挝跟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清心寡欲、信佛信心、遵循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虔诚圣洁的金色寺庙、身披红色衣袍的赤脚僧侣、青葱翠绿的稻田,还有不紧不慢、热情友善的人们,组成老挝原始、纯净、诗画般的秘境。老挝民间节日有许多,几乎每个月都有,既有与佛教有关的节日,也有与鬼神有关的节日,在众多的节日中最出名的要数宋干节(即老挝的新年)、塔銮节、高升节、龙舟节等。这些节日期间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这些节日都是老挝旅游的高峰期。

大唐集团公司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原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原则 (征求意见稿) 2011 年9月

目录 一、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必要性 (1) 二、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目标和条件 (1) 三、区域集控中心的设置原则 (3) 附件:风电场集控中心的技术要求 (4)

一、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公司风电项目开发和建设规模的发展,风电场运维管理面临项目位置分散、人员需求增长过快等困难。同时,电网对风电场运维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于异常信号、设备缺陷处理的准确和及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技术手 段、管理机制和系统组织方案,实现强大的告警功能和完善的监视功能。 风电场集中控制中心可以通过为上层电力应用提供服务的支撑 软件平台和为发电和输电设备安全监视和控制、经济运行提供支持 的电力应用软件,实现风电场集中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优化, 并且可以在线为调度和监控人员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对风电企业自身来讲,建立集控中心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区域风 电场及升压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一种运行管理模式, 通过远近结合,实现对各风场和受控站进行运行监视、倒闸操作、 事故异常处理、设备的巡视与维护以及文明生产等全面运行管理。同时,减少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建设风电场集控中心的目标和条件 1、满足现代化生产管理要求 满足电网管理的要求,使电网调度和运行人员可以对电网中的 设备状态进行监视、控制、统计、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质量供电。 满足负荷预测的要求,合理安排风电场的发电计划,降低电能

青岛旅游景点,青岛旅游景点大全

青岛旅游景点,青岛旅游景点大全 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即墨马山石林。 市内四区 青岛滨海步行道 青岛滨海步行道:也叫“滨海木栈道”,西起团岛,东至石老人,全长约36.9公里。滨海步行道串联起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石老人湾。途径青岛海滨风景区和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的主要风景点。青岛浮山公园:主峰海拔384米,九峰出海,峻峭秀拔,有“浮山九点”的美誉。有康有为墓、于姑庵等人文景观。 栈桥 位于青岛湾中,建于光绪十八年,俗称前海栈桥,桥头双层飞檐八角亭阁为回澜阁,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象征。陈运和《栈桥》一诗称其为“一杆伸入大海深处的秤称得起青岛人所特有的蔚蓝色的情感”。“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距离火车站仅500米,步行可到。https://www.360docs.net/doc/af4997364.html, 小青岛公园 位于青岛湾内,岛形似琴,又名琴岛,岛上灯塔系1900年建造,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灯光射程12海里,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琴屿飘灯"为青岛市著名景观。小青岛是青岛标志之一。 海军博物馆

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历史的军事博物馆。设室内展厅、武器装备展区和海上展舰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青岛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建于1931年,位于汇泉湾畔,以独特的红礁海岸著称,公园北侧的青岛水族馆,是亚洲第一座海洋馆,外形仿照即墨古城潮海门,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滨风光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最佳结合”。 青岛海底世界 位于鲁迅公园对面,主要由潮间带、海底隧道和地下四层观光建筑三大部分构成。亚洲目前最大的亚克力单体圆柱展示水缸,展示珍贵的珊瑚礁生物。 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是观赏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色的最佳地点,“鱼山秋月"是青岛著名景观之一。山下有老舍、沈从文、梁实秋、康有为故居等二十多处名人故居,是寻访青岛城市历史文化的首选地。 八大关风景区 位于汇泉湾与太平湾之间,北临太平山,景区八条主要马路以我国著名关隘命名,是海滨风光、万国建筑、中西园林的完美结合。始建于德占时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规模。成为欧美人士和民国官商、满清遗老的聚居区。解放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疗养区。汇集了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不仅有欧美建筑大师的杰作,更有刘耀宸、张新斋、徐垚、刘铨法、王节尧、王屏藩、苏复轩等中国建筑师的艺术探索。被列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特色建筑有花石楼、公主楼、元帅楼等。 青岛中山公园 1902年,德占当局在此建林木园地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青岛中山公园是目前国内栽植樱花历史最久、树龄最大、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公园。每年春季的樱花会享誉全国。 百花苑 位于中山公园西门。结合山地园林展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雕塑。 湛山寺 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湛山寺。并创办湛山寺佛学院,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弘一大师宏开经筵,十方佛子毕聚,盛极一时。倓虚法师与湛山佛学院在1949年后迁香港,在香港、东南亚、欧洲、北美的新建寺庙,都命名为湛山寺,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五四广场 南临浮山湾,北临青岛市行政中心的中轴线。因青岛主权问题成为近代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寓意“五四争青岛”

全国重点省份风能资源分析

全国重点省份风能资源分析 二〇二〇年九月

目 录 一、全国风能资源情况 (1) 二、山西 (8) 三、河北 (12) 四、山东 (17) 五、河南 (21) 六、陕西 (26) 七、江苏 (31) 八、湖北 (35) 九、湖南 (39)

一、960个直简称都。盆地 主要、全国风中国位于 0万平方千直辖市、称。省级人。北京是中国地势地和平原约 要有阿尔泰能资源情于亚洲东千米,有2个特别行人民政府中国的首势西高东约占陆地 泰山、天情况 部、太平34个省级行政区。在驻地称省都。 低,山地地面积的3 天山、昆仑平洋的西岸级行政区,在历史上省会(首府中国行政区地、高原和3%。山脉 仑山、喀喇岸。领土辽包括23上和习惯上府),中央区划图 和丘陵约占脉多呈东西 喇昆仑山、辽阔广大,个省、5个上,各省级央人民政府占陆地面积西和东北一 喜马拉雅,总面积约个自治区级行政区都府所在地是积的67% 一西南走 雅山、阴约区、4都有是首 ,向,山、

秦岭山等以东地势以东达太自北镶嵌 水深岭、南岭、等山脉。 西部有世 东的内蒙古势的第二级东至海岸线跨过第二太平洋沿岸北向南分布嵌着低山和 深大都不足、大兴安世界上最古、新疆级阶梯。大线多为平二阶梯东岸是第三布着东北和丘陵。再足200 米岭、长白高大的青地区、黄大兴安岭一原和丘陵缘的大兴三阶梯,此阶平原、华再向东为中。 山、太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一太行山陵,是第三兴安岭、太阶梯地势下华北平原、 中国大陆行山、武夷平均海拔四川盆地一巫山一三级阶梯。太行山、巫下降到50长江中下 架浅海区夷山、台湾拔4000米地和云贵高一武陵山一 巫山和雪峰00米至10下游平原,区, 也就是第湾山脉和横米以上。以高原,是中一雪峰山一峰山,向东000米以下平原的边 第四级阶横断以北中国一线东直下,边缘梯,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发电设备(2009No.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魏子杰(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站动力设备的开发技术工作。 新能源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 魏子杰, 段宇平 (中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34) 摘 要:结合甘肃省玉门市低窝铺二期风电场工程对测风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1年中各月份的平均风速,10m 高及70m 高处各等级风速的百分比,风向分布等,可得出主风向、年风功率密度及年风能可利用小时数,从而实现对风能资源的精确评估。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有效风速;年可利用小时 中图分类号:T M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86X(2009)05-0376-03 Wind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for Wind Farm WEI Z-i jie, D UA N Yu -ping (Z hong N eng Power -Tech D evelopment Co.,Ltd.,Beijing 100034,China) Abstract:By a na ly zing the w ind me asur eme nt data o f G ansu Y umen D iw opu se cond -phase w ind f ar m pr o ject,the mo nthly ave ra ge w ind speed in a ye ar ,the perce nt age o f w ind spe ed a t v ar io us scales at heig ht 10m and 70m as w ell as specific air dir ection distribution ar e o btained,thus the main wind dir ection,annual wind pow er density and applica ble ho ur s o f annual w ind ener gy can be estimate d.T his m akes it po ssible to per fo rm accur ate a ssessment fo r the wind e ne rg y r eso ur ce. Keywords:w ind f arm ;w ind energ y r eso ur ce;e ff ectiv e w ind speed;annual a pplicable hour 风电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风电是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加快风电建设。甘肃省玉门市有着较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具备规模开发、商业化运营条件。风能资源的评估是风电场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在玉门气象站测风数据的基础上对低窝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估[110]。 1 风电场概况 玉门市位于昌马河冲积扇地带,扇腰以上为戈壁,以下为绿洲。该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 东西风的通道。由于大气环流和特殊地形等原因,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全市风能资源理论储 量约3.0@107kW 。低窝铺风电场二期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玉门市玉门镇西南约15km,分布在低窝铺风电场一期的东西两侧。地势平坦,场地开阔,地势总体为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556~1620m,地形起伏不大。 2 测风数据来源 玉门气象站位于风电场的东北方向约12km ,是距风电场最近的气象站,属于国家基本气象站。目前,采用经国家鉴定的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的EL 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安装高度为10.6m 。该站具有30年以上各气象要素的长期观测资料可作比对。业主单位甘肃洁源风电公司提供了3座测风塔的数据,由于2号、3号测风塔现场采集的测量数据完整率低于98%,不符合5风 # 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