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向有“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之称。因主要流传于古称兴化府的福建莆田、仙游一带,故其原称为“兴化戏”。根据文献《莆仙戏曲》记载,莆仙戏与唐宋大曲和宋元南戏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现在民间除了菩萨诞辰、结婚、做寿、丧事等传统的红白喜庆节日之外,还有“拜忏”①、商家开业等仪式活动都有请戏班来演戏的习俗。早年的莆仙戏戏班演员只有7-8个人,而现在最多的可以达到20多人(此数不包括后台人数)。戏班在演出前有一个惯例打“三通锣鼓”,继奏一曲“思娘家”。开演的“头出戏”②往往都是比较热闹的折子戏;接着演“透场”③,多数是演大团圆的本子戏;其次演“末出”④,“末出”戏往往不化妆,并且演出的大多都是富有讽刺性的滑稽而风趣的生活小戏,令人捧腹大笑;最后为“第三出’⑤,后来因为演出的时间过长,演员和观众都比较累,因此就把“第三出”省掉,只演“头出”、“透场”和“末出”了。因此,现在的“一场三出”也和过去的“一场三出”有所不同。

一、莆仙戏的表演艺术与传统剧目

在莆仙戏的形成初期,莆仙戏的戏班里只有7、8个人,有5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到了宋代,莆仙戏的戏班里发展为7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外、贴),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3个部分,寻求头、身、腰的配合。其中,步伐有三步行、碟步、摇步、拖步、挑步、云步等。

旦角的“碟步”最具特色,又分为“细碟”、“中碟”、“粗碟”3种,均表现古代女子婀娜的走步形态。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曲目,如《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鼓、笛以及大胡、月琴、三弦等。其中笛又分为“笛管”与“梅花”。莆仙戏的一大特色就是伴奏乐器,先期是以管乐和打击乐为主,也包括了唢呐、笛、管、大锣、小锣、沙锣、大鼓、文鼓、三板、撤板、大钹、小钹等,到了后来又渐渐的加入了丝竹乐器,如大胡、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等等,使戏曲显得更加动听。戏班使用的曲谱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简谱或五线谱,而是传统的工尺谱。他们在演出的时候,就把“戏谱”挂在鼓师的前面,唱完一页再翻一页。因此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掌鼓的人,因为戏台上演员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鼓师所给的节奏来进行,因此鼓师直接关系到整台戏的演出。

莆仙戏在开演的半小时之前,有所谓的打“三锣鼓”的惯例。“三锣鼓”的本意有二:1、是通知观众来看戏,附近的群众听到“三锣鼓”的声音,就知道戏要开演了,要看戏的就会及时到场。2、是催促所有的演员,要抓紧时间化好妆,并在“三锣鼓”之前到后台集中,做好开演的准备。但是现在,莆仙戏的演出,不论是在剧场内的舞台上或是在露天的戏台上,都没有再打“三锣鼓”的旧习俗了。

二、莆仙戏音乐来源及其特点

莆仙戏音乐又被称为“兴化腔”,音乐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的

歌舞百戏、唐宋大曲、诗词音乐和当地的宗教音乐等等。

莆仙戏音乐为五声音阶。徵、商调式最多,其次是羽、宫调式,而角调式较少。唱腔曲牌中的转调,以下五度转调为常见,特别是以fa作为骨干音出现时,就向下五度转调,还有以sol当do(即以徵为宫)等转调手法。因兴化方言的特殊性,大唱腔的旋法上,常有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九度、十一度的大跳和上、下滑音的装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莆仙戏音乐中的宗教音乐。莆仙戏音乐中,把民间做道场、法事的音乐称为“筵下音乐’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道教、佛教、三教⑦吸收了莆仙戏音乐中的部分音乐来丰富道场或者法事音乐,这就使莆仙戏音乐和原本的宗教音乐相互吸收和融合。现今,莆仙戏音乐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来自于宗教音乐的唱腔。

在莆仙戏音乐中“犯调”也是很重要的,当某个曲牌不足以表现的时候就会使用“犯调”的方法来解决。有些曲牌中只有“一犯”,但有些曲牌就会多至“九犯”,甚至更多。它有3种不同的手法:1、对原来的曲子进行变奏;2、将原来的曲调进行变调;3、对整首曲子进行整体的改变,增加其他曲牌的唱腔,把顺序调换。这种音乐形式在莆仙戏音乐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法。

三、莆仙戏的唱腔以及曲牌结构

莆仙戏音乐继承宋词“令、慢、引、近、序、三台”等特点。“慢”体的曲子属于“引子”(散板曲),如〔慢〕“令”体的曲子既属“引子”散板曲,如〔新水令〕又属“过曲”(上板曲),如〔浆水令].[蛮牌令」;“引”、“近”、“序”、“三台”体的曲子属于“过曲”(上板曲),

如[太师引]、[好事近]、[莺啼序]、[祝英台]、〔古轮台].〔高阳台〕等。莆仙戏和南戏一样都吸收有诸宫调的结构,其形式也很相近。

1、宫调。调性服从剧情人物性格、情感、行当表演的需要。

2、短曲联套。套曲的曲调多寡不受限制,但以一、二支曲牌联套为主,或多用一支曲子重复成套。

3、“引子”和“尾声”不拘一格。如不用“引子”,可用上场诗代“引子”,或用“过曲”代“引子”。又如不用“尾声”,可用下场诗代“尾声”,或用“过曲”代“尾声”,若用叠曲成套可不用“尾声”。

4、“尾声”的词格,通常是七言三句,或首名为三、三句式,都和诸宫调相同。

30年代,莆仙民间音乐“十番”、“八乐”大量吸收莆仙戏的名曲,刺激了“十番”的部分曲牌进行演变。莆田后洋的“十番”师高毜仔及名吹手萧祖植等人创造性地把“十番”的部分曲牌进行了润腔加花,或放慢(俗称拆板)或加快;拉弦乐器多用顿弓;弹拨乐器吸收戏曲鼓板的“三、五、七”节奏型;曲笛改用梆笛并适当地加花和超吹。“十番”盛极一时,两县“十番”多至数百班。这时莆仙戏也吸收了“十番”、“八乐”的唱腔、润腔和伴奏乐器,如四胡、伬胡、老胡、八角琴、小三弦、笛子和“八乐”的小唢呐等,还吸收了民间“大鼓吹”[过山虎]、[水清龙]等十几支曲牌,作为吹奏乐(即今之伴奏音乐),这些都使莆仙戏的传统唱腔和伴奏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四、莆仙戏的现状

由于莆仙地方方言的的特殊性,演员演唱的时候受到了地方语言

的限制。据陈星镐老先生介绍,30年代以前,大多的演员都是卖身学艺,只会说本地话,根本就不识字,不了解剧本、剧情,更不了解文学,只是照葫芦画瓢,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唱。并且演唱的时候就好像念字一样,没有音高,没有乐句,只有节奏。既然连唱都没有唱对,那就更谈不上讲究“字正腔圆”了。加上过去的人对字、句不了解,不知道是要表达一种什么含义。例如,在我们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些字有多重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则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更何况这些老艺人们要用当地方言来表达这些意思,那就难上加难了。比如:“同行”这个词,在莆仙地区,它有两个意思,1、代表同个行业上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相同;2、代表一起行走,同时上路的意思。虽然同音同字,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此外,由于当今社会流行音乐的强势,在当地看戏的人大多仅仅是一些农村的老人,演员们都面临着生存问题,也就没有更好地去了解剧本、剧情,穷于应付,只要有创收就可以。因此这也是莆仙戏目前面临着的一个困难。

莆仙戏的黄金时期在80年代以前,而现阶段的莆仙戏正处于一个低谷时期。据陈星镐老先生介绍,现在莆仙地区估计有100多个民间剧团,而这些剧团现在的宗旨与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要在新的形势下,让莆仙戏再创辉煌,真可谓任重道远。

笔者认为,要使莆仙戏这一古老艺术重新焕发青春,不仅需要老一辈莆仙戏表演艺术家精心培养新的人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呼吁以及企业的投资,更需要培养年轻一代观众对莆仙戏的喜爱与欣赏能力。

注释:

①“拜忏”:当地的一种习俗,是指对子孙对已经去世的祖宗一种谢恩的祭拜。

②“头出戏”:最先的开场白,所有演员的过场戏。

③“透场”:所谓的“透场”是指剧情有始有终的全本团圆的戏,是主戏。

④“末出”:俗称“尾出”,它是在“透场”之后演的,演出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日场的演出多为应景的戏,唱、做都草草了之。夜场的多为演短小精悍、风趣活泼、没有现实意义的喜剧或悲剧片段,唱、做都比较的认真。

⑤“第三出”;整台戏的最后一出,多为一些讽刺的趣剧,演出时间也在1小时之内。

⑥“筵下音乐”:它是莆仙民间对宗教的一种统称。

⑦“三教”:明代嘉靖年间莆田人林龙江创立的流行于莆田地区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主张三教(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归一,所以当地也称“三一”教。

莆田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莆田的这个特殊的过年风俗是有历史来源的。莆田市直辖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称为兴化。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 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的莆田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倭营六十多座,歼敌四千多,铲除倭寇大本营,从此倭患基本平定。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平倭之后,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继光,1998年,戚继光纪念馆编入《福建年鉴》。光饼的传说也就是民间对戚继光的纪念。莆田人民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补过一次年。根据史料,当时遭到倭寇侵害的还有江苏兴化,据说当时倭寇接到上头命令进犯兴化,但没搞清楚是哪个兴化,就同时进行侵犯。江苏兴化却没有“做大岁”的习俗。所以莆田的“做大岁”这个风俗可以说是全国独有。 探亡日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不过我们年轻人偏偏挑这一天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就因为街上人少,正合适。)白额春联 贴春联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春节风俗,它是把各种吉祥的祝福语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的两边。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用红纸来写春联是一般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但在莆田正因为有这段倭寇侵害的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却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莆田的这个特殊的过年风俗是有历史来源的。莆田市直辖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称为兴化。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

03唐、五代莆田百戏与莆仙戏述略

源于唐 唐、五代莆田百戏与莆仙戏述略 谢如明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 据戏剧专家考证,莆仙戏是在唐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百戏是我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一直沿用到元。《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那么?百戏?中是否有说唱技艺呢?李尤《平安观赋》中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逗笑说唱的俳优当是?百戏?中仅有的曲艺节目。至南北朝时,?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

那么,唐代?百戏?有什么特点?据载,唐代百戏十分流行,当时长安设有教坊,?以隶散乐,倡优,曼延之戏?,可见已有技艺的侧重,?倡优?重说唱技艺曼延之戏指杂技表演;还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戏?,即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倡?,释为?乐?(音洛,快乐),即能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黄翻绰、唐崇是唐代著名俳优,崔令钦的《教坊记》说他们一个?善僄弄?(黄翻绰),一个?善宣赞?(唐崇)。 根据现知史书记载,福建全省历史上最早演出百戏的是唐代莆田县。宋代佛教典籍《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唐咸通元年(860年),福州玄沙山安国院宗一大师(835—908,法名师备,俗姓谢,闽县即今福州市人)?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来日师问小塘长老:‘咋日许多喧闹向什么处去也?’?当时百戏连演两天,次日,大师在看百戏演出时又笑着说:?今日更好笑!?这一条出于佛典史部的记载,是公元9世纪百戏在莆田民间盛行的确证。 还有,据《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四记载:8世纪初,僧人千灵?辞六祖(慧能)入闽,六祖云:逢苦即住。至莆田苦竹山(九华山)住锡,山魈拒之;千灵曰:若能饮铁针,则吾去,不能饮,则吾饮,则若去;魈不能饮,自饮之,魈循去。遂于山西建苦竹院,所饮余铁针,封贮尚存。?这一条出于方志的记载,证实古代百戏项目之一的?吞针?幻术,至迟在8世纪初就已经在莆田

历史论文-莆田

莆田闹元宵 调查步骤:定位需求、需求来源、素材收集、素材加工、形成文字、讨论修改 调查目的:让莆田闹元宵的文化流传传播莆田闹元宵的文化节日气息 调查对象:莆田闹元宵的历史 调查灵感:家长老人对莆田人过元宵节的叙述与对莆田闹元宵的历史研究兴趣 调查方法:走访莆田向莆田人民询问闹元宵的民族活动、网络书籍查询莆田闹元宵的相关资料 参考资料:莆田文化网、“中国年”等 调查报告正文: 古时元宵节称上元节,在汉代始,皇城规定于每年这天夜上大放花灯,与民同乐。因正月又称元月,夜与宵同义,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不止是在唐竹枝词中《元宵》、《观灯》有相关词文描述到莆田闹元宵这一活动在唐盛行,在明代也有书仙游人郑纪写诗赞道:“最爱春光浮合月,好将福夜殿元宵。” 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动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直到正月廿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闹元宵,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

一习俗”。莆仙各地到处建有宫、庙、社、坛,每个里社均按古时划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还有“总元宵”、“末夜灯”等活动,系较大社庙集中举行的大型元宵绕境活动。莆田闹元宵的节目,来自民间,丰富多彩。有五彩缤纷的彩灯游行(大游灯),还有曲径通幽的“假山”;有古色古香的书画展览,也有雅俗共赏的诗谜竞猜;有“莆田一绝”的涵江区延宁社区延宁宫“叠蔗塔”(计划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有巧夺天工的“摆斋菜”……各乡镇村落都上演莆仙戏“大棚”、演木偶戏、游灯、踩高跷、放焰火、舞龙、戏狮等,几乎通宵达旦。 在莆仙地区,人们谈到元宵时,总离不开灯节的话题。游灯中各类彩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有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鳌鱼灯,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游灯中,有走马灯、蜈蚣灯、彩蓝灯、菜头灯等。其中最为有趣历史的便是菜头灯,民间传说,菜头灯的出现始于宋代。在北宋年间,枫亭闹游灯,名扬京城,皇帝听说后,也为之动心,要亲自前往观灯。为迎圣驾,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盏精致的花灯,以供元宵灯会之用。当时,家居学士街的一位木雕老艺人也因制灯之事发愁,他气得拿起萝卜往地上狠狠一摔。这时,他忽然想起,我何不用白萝卜制作一盏灯?于是他立即把白萝卜精雕细刻成一朵花,再配些树叶,点上猪油,就成一盏晶莹如玉的花灯了。从此,这种用白萝卜制成的灯,便成宵

莆仙戏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对莆仙戏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的调查问卷 此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关于人们对莆仙戏发展的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可能会耽误您几分钟,万分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 B、21岁—40岁 C、41岁—60岁 D、60岁以上 3.您对莆仙戏剧的了解程度是()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知道但很少 D、完全不知道 4.您有过观看莆仙戏的经历吗() A、有 B、没有 5.您喜欢莆仙戏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怎么喜欢,偶尔看看 D、完全不喜欢 6.您认为莆仙戏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多选题] A、表演技巧 B、人物造型 C、唱腔和舞蹈 D、故事情节 E、舞台氛围 F、其它 7.您认为莆仙戏剧发展的现状是() A、非常好,政府扶持力度大 B、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演出 C、形式比较严峻,需大力保护 D、濒临灭绝 8.您觉得当前莆仙戏的主要受众是() A、老年人 B、中青年人 C、儿童 D、戏曲工作者 E、其它 9.您认为政府对莆仙戏的保护如何() A、很重视,保护得很好 B、重视,常规保护

C、不够重视,保护不够 D、几乎不重视,没有保护 10.您认为以下哪些原因可能阻碍到莆仙戏的发展()[多选题] A、剧本老土,不够创新 B、舞台陈旧,造型不够好看 C、演员素养还需提升 D、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E、年轻观众的流失 F、未能与新科技相结合 G、其它 11.您认为莆仙戏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A、传统文艺会生生不息,愈加繁荣 B、一般,不会有太大发展 C、发展前景很不乐观,亟需改善 D、其它 12.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为保护传统文艺尽自己微薄之力吗() A、很有必要 B、没有太大必要 C、完全没有必要 13、请您为莆仙戏发展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XX 时间:2013年8月10日到25日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风俗文化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莆田,,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中心,自古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的美称。有、、三大海湾。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立意)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最为典型。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只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莆田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 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 白头春联 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648年,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按中国老习惯,丧家未到除服是不能贴红联的。因此人们不得已贴上红联,但巧妙地留出一段白联以示抗议。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一惨痛时刻就于大红纸上边特制一段白头,渐成习俗。 莆田闹元宵 莆田的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直到正月廿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闹元宵,节目丰富多彩,盛况赛过春节。元宵,是指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农历正月十五晚,为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亦称“上元节”。莆田各地到处建有宫、庙、社、坛,每个里社均按古时划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还有“总元宵”、“末夜灯”等活动,系较大社庙集中举行的大型元宵绕境活动。体现出莆仙文化所独有的强烈内聚力和乡土气息。 莆田时,民间有到郊外春游的习俗,叫“踏青”。不少人家带着“清明龟”和“卷”,以及饭、菜、香烛、银纸上山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悼念。回来时,带回一小束青枝绿叶。清明节多逢下雨,百姓可在清明前后各3天去扫墓,俗有“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之说。 “清明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糖做成的,先将饭团或面粉加糖捏成一个个粉块,然后放入木刻的“龟印”中,印成龟的形状。莆田民间传说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走进莆仙戏

学科:地方 课题:走进莆仙戏 学校: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姓名:翁金苍

走进莆仙戏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下册地方课程 教材分析: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它具有莆田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在莆仙这块土地上莆仙戏的流传还是十分广泛的。作为莆田人,对家门口的文化艺术应该有更深入的了门于专门开设了这样一节课,了解家乡戏曲——莆仙戏的课,在莆田这地方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学设计思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地方课程的学习对莆田地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莆仙戏的认知还仅仅只限于知逢年过节时村里上演的社戏。所以教学中我根据五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还必须以直观的认知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以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相结合。以感官上的看为主,以说为辅,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课堂。 1、“看莆仙戏”——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莆仙戏的现场视频入手,唤起学生的感官,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评头论足。 2、“说莆田戏”——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说出一些与莆仙戏有关的内容。从戏中人物的服装、脸谱、唱腔到台步,以及村里演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3、“解莆仙戏”——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莆仙戏,结合多媒体以及远程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收集可用信息,了解更多可用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戏剧的热爱。 4、“唱莆仙戏”——这是有点难度的,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学生也学唱莆仙戏,这完全是凭他们自己看过社戏的记忆来唱的。这样是让他们过过戏瘾。这是有挑战性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放开胆子先开唱,起个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_略论莆仙传统文化模式

收稿日期:2008-09-16 作者简介:王鸿(1974-),男,福建莆田人,现任中共莆田市秀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在外地人尤其是本省人眼中,莆仙人是个极具个性又颇有争议的地域族群。这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与莆仙人有关的俗语及称谓可以略窥一斑,如:“神仙难赚兴化钱”、“无兴不成镇”、“好女不嫁莆仙郎”以及“中国的犹太人”等等,可谓毁誉掺杂,但似乎贬多于褒。 从某种意义上说,莆仙人是福建人中一个具有明显双重性格的地域族群。其文化性格概括起来,主要具备以下6个特征:刚正诚直又中庸圆滑;敢闯敢拼又拘谨守旧;豪爽大度又促狭封闭;安土重迁又尚武冒险;团结协作又相互排斥;吃苦耐劳又投机取巧。这种文化性格的双重性,其深层原因是莆仙传统文化模式的特殊性。 一、传统文化模式下的莆仙人价值取向 莆仙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由多种文化融合构成的复合体。其成分主要来源于以下5个方面:第一,古闽越族的文化遗存。莆仙古属闽越国领地,原住民为闽越族土著,崇拜蛇图腾,长期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第二,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历史上中原汉民曾4次大规模入闽,其中相当一部分定居莆田,也带来了先进的以儒家为主的古中原汉文化。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宋代以后,随着东南沿海海外贸易的发展,阿拉伯、波斯及欧洲等海外文化相继东渐,对莆仙传统文化构成了一定冲击。第四,宗教文化的传播。除了古闽越族的原始信仰外,中原汉民带来的佛、道教(二者占主要地位)以及外来的伊斯兰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信仰都在这里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还有自本土产生并向外传播的妈祖信仰和“三一教”信仰。第五,邻近地区文化的渗透。主要是与台湾和闽南泉州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上述文化结构中,除了古闽越族的遗存及外来文化成分,其他的如宗教文化(不包括宋以后的外来宗教)、邻近地区的文化等,基本上还是由中原汉文化派生、衍变出来的产物。所以说,“中原汉文化是其主体构成。”[1](P1) 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 ———略论莆仙传统文化模式 王 鸿摘要:文章指出莆仙人文化性格呈现出的双重性,是莆仙人区域群体意识和风尚、习俗长期积淀、交融的结果。文化思想上对儒家正统的迷恋、追求与地域处于边缘状态的矛盾,是导致莆仙人文化性格双重性的本质因素。 关键词:莆仙人;文化模式;价值取向;文化性格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9)07-0077-05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福建地级市,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立意) 民俗文化: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枫亭游灯最为典型。 年初二 游县是 等活动,系 各3 “龟印”中,印成龟的形状。莆田民间传说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卷”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工成约三坟长的长方形粉块,在粉块当中压一条小线,然后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粉块中的小线会自然展开,形似书卷。有的人家还在“卷”上印制红花,寓意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 清明节期间,莆田人上山扫墓,除以祭品对着墓碑“呼神”致祭外,还要修剪墓围的野草,疏通墓周的水沟,并在“墓龟”上培新土,并放上一叠纸钱,用小石头压住,以示此墓的后裔已来祭扫。祭扫完毕,折下一枝松枝叶带回家,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 另外,莆田一些地方,清明节还有唱清明戏的习俗,所唱剧目多为人们所熟悉的莆仙戏《白蛇传》、《拾玉镯》、《人面桃花》等戏剧中有关清明故事的折子戏片断,用以烘托清明的独特气氛。 妈祖文化 妈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惟一的救苦救难的海神。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

莆仙戏

民间艺术调查论文 音乐学0911 陈莉莉我的家乡是莆田。说起莆田,最家喻户晓的戏曲就是莆仙戏了。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撔“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莆仙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被戏曲史家称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比已获“联合国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早了30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坛涌现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秋风辞》、《状元与乞丐》、《鸭子丑小传》等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剧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并8次晋京演出,有3部剧目名登“中国当代十大悲剧”和“中国当代十大喜剧”,在中国剧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肇始,莆仙本地文人对莆仙戏历史与学术,渐有注目和重视研究者。但是,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组织戏剧界、学术界人士,对莆仙戏剧种全面深入研究探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近20多年来,莆仙戏剧种的古老性质,及其誉称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珍贵价值,越来越为中外学术界广泛瞩目和重视研究,并逐渐得到公认。本地真正有研究的学者固然不多,然而关注或笔谈莆仙戏剧种特殊价值的文人,却非常普遍。因此,市、省、全国,以及港台地区与外国有些报刊上,多少都发表过有关莆仙戏的各类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莆仙戏和前述全国戏曲一样,历史上缺乏正面的史书文献记载,许多学者和普通文人对莆仙戏学术见仁见智,难免存在种种分歧看法。本文所以用“我说莆仙戏……”命题,以“我说”二字为主语,意思是说全篇内容观点都是笔者一己之见,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现在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莆仙戏的悠久历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本文大致沿着这四句话,拟用几点的篇幅形式,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和它的唱腔艺术、以及它目前的情况,如实地反映莆仙戏历史长河的主要流程,总体艺术的珍贵价值和美学构架特征,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驰誉中外的辉煌成就。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8051090.html,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作者:林季君 来源:《双语学习》2018年第07期 摘要: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是由唐朝百戏以及宋代傀儡戏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其唱腔、念白和表演技巧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保留了宋元明时期南戏的诸多表演形式和音乐元素。莆仙戏目前有五千多部剧目,大小曲牌一千多首,锣鼓经五百多套,四百多组科介动作。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的莆仙戏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其表演形式和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簇新的电影院逐渐取代了老旧的戏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莆仙戏的身影,莆仙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尤其以青少年儿童为代表的人群正逐渐失去对莆仙戏的兴趣爱好,莆仙戏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让莆仙戏走进校园,出现在现代都市青少年儿童的视线里成为莆田当地音乐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莆仙戏;进校园;现状;发展 一、近年来莆仙戏进校园教育取得的成果 为了响应“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战略,莆田市教育局也展开了“莆仙戏进校园”活动,将莆仙戏教育带进中小学校园内,在全市已选出了40所学校作为“莆仙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并将莆仙戏曲纳入到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计划中,同时在试点学校建立了莆仙戏表演小组和“十音八乐”演奏队,各试点学校联合举办“莆仙戏合唱比赛” “十音八乐”演奏等比赛,让学生在唱选段、习身段、练乐器中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从2012年至今,试点校的学生们一直活跃在莆田市的各大艺术舞台上,在莆仙戏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掀起全市更多的学校学习莆仙戏曲的热情,传承莆仙戏这一文化瑰宝。与此同时,莆田市教育局还编写出版了《莆仙戏剧本、曲谱选编》和《莆仙戏曲进校园乡土教材》两本莆仙戏少儿普及校本教材。 莆田市教育局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莆仙戏进校园”唱腔比赛,两届“莆仙戏进校园”十音八乐比赛,很多试点学校都成立了“莆仙戏合唱团”,长期开展莆仙戏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已连续五年在校内“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开展莆仙戏合唱比赛,做到了校内班班播放莆仙戏、人人会唱莆仙戏。在这样的努力下,莆田市的“莆仙戏进校园”推广活动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6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正是来自莆田湄洲第一中心小学的黄佳、郑子墨同学成功地拿下了金奖。这无疑是对近年来的“莆仙戏进校园”活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对整个莆田的戏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传承保护莆仙戏曲和从事莆仙戏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二、现阶段莆仙戏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莆田方言与莆田文化》

《莆田方言与莆田文化》 10对外汉语卓志辉2010013507 莆田话即莆仙方言,是闽方言五个次方言之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折射出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它还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方言与文化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方言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下面我以自己的方言知识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从莆田方言与莆田戏曲、历史、习俗、文字书写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作粗浅的考察。关键词:莆仙方言;文化;民俗;比较关系;示例。 (一)莆仙方言与莆仙习俗 语言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与人们的生活戚戚相关。一个地区的方言也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这个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莆田人祟尚礼仪,讲究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礼遇有加。这从莆田人的称谓和日常礼节性用语中便可反映出来。如莆仙话称“女婿”为“子婿”,称儿媳为“新妇娘”,称“亲戚”叫“亲情”。小女孩的泛称比较多,有阿妹哥、阿妹囝、阿妹丁。这些都是对他们的爱称,以这样的称呼来显示出他们亲昵的关系。在相互交往中说得最多的礼节性语言是“不要紧”、“没得关系”、“真过意不去”、“真难为你了”。这些客套用语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润滑剂。在待客方面也很热情,在家中一看见认识的,就大呼“快来坐一下”,继而便要客人“吃杯茶”“说新闻”,若有重要客人来,主人定要亲自下厨。 (二)莆仙方言与莆仙戏曲 莆仙戏是流行于莆仙方言地区的戏曲,莆仙话中的许多谚语大部分来自莆仙戏。如:“有人救刘寿,没人救三娘”。语出莆仙戏《华岳三娘》,此语比喻别人家有人去救(或帮助),却没有人来救(或帮助)自己。再如“徐永年亲眼见过”。语出莆仙戏传统剧目《高继祖》。徐永年是高继祖的老仆人,继祖一家被害,他都亲眼看见过。此言比喻某人对某件事发生的全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完全可作为证人。而莆仙戏中的唱词又用莆仙方言演唱,在唱腔、表演上也极具莆仙特色,因为莆仙戏的剧本创作大部分都取材于莆田人的日常生活,并在莆仙方言的演出,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娱方式。 (三)莆仙方言与莆仙历史 语言——它是文化的根,是历史传承的媒介,从莆仙话的古老窥见莆田历史的悠久。莆仙话保存着大量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如称“书”为“册”、称“绳”为“索”、称“哭”为“吼”、称“房”为“厝”。莆仙话中把“昨天”叫“昨暮”,,源自《史记》卷六十七:“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这里的“昨暮”就是指昨天。清代有位学者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莆仙方言中还带有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的语音遗留。如北方称牲畜居处为“圈”,莆仙则称为“栏”,音义和壮族、水族、傣族相似。又如莆仙方言的“坂”字,音义与壮侗语的一样,意为村寨,用于地名。从中可以看出莆仙话的古老与莆田的历史悠久。 (四)莆仙方言与文字书写 兴化方言任何一句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来历。如,莆仙人将淘米水之类的猪饲料叫做“潘”,1949年大众书局出版的《大众字典》第377页关于“潘”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莆仙戏”课程资源开发说明 一、才艺表演 二、课程资源开发简介 1、开发的背景、目的、意义: 莆田是戏曲之乡,莆仙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青少年一代,喜欢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等,家乡戏曲艺术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家乡戏曲艺术,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我们就要先激发起青少年对家乡戏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同时,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所以也适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理念。 2、如何开发 整个实践活动,我分四个阶段逐步展开: 第一阶段:了解莆仙戏 开展“莆仙戏知多少”主题探究活动,围绕莆仙戏的“历史起源”“剧目种类”“与其他戏曲的区别”“各行当的特点”等主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名家讲座、看经典名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莆仙戏,了解莆仙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探究活动的热情。 第二阶段:调查莆仙戏 采用调查研究法,开展“莆仙戏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乡村、社区、文化馆及剧团亲身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写体验日记、撰写研究小报告、设计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分析莆仙戏的现状与危机,宣传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思考讨论莆仙戏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与人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升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第三阶段:学习莆仙戏 本阶段的活动,我力求打破学科之间界线,强化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活动主题尽可能地向其他学科延伸,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如:聘请戏曲专家或音乐老师教学生学习莆仙戏的基本唱腔和步法身段,尝试后台配乐;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描绘戏剧脸谱,设计制作戏曲人物小手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莆仙戏戏文赏析”活动,让莆仙戏散发出浓郁的文学芬芳。……总之,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品味到戏中“文化味”“综合味”,自发产生保护和传承莆仙戏的意识。 第四阶段:展示莆仙戏 策划“莆仙戏进校园”开放周活动,搭建成果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总结收获,将研究成果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如:汇编莆仙戏曲资料集,创办手偶及脸谱制作小展厅,举办主题手抄报、举行戏曲表演等。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优秀品质,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莆田特色文化

荔城区 1、中国民间绘画之乡 荔城区的民间绘画艺术,承传了原莆田县丰厚的艺术底蕴,以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而著称。近代,许英三、朱成淦、周秀廷等著名民间画家辈出。自1989年原莆田县被文化部群文司授予“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以后,莆田县文化馆在省、市文化馆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致力于现代民间绘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组织工作,莆田县文化馆还设置了“民间绘画”的创作、研究专门工作机构。近年来,荔城区文化馆先后组织了近二百幅民间绘画作品,参加福建省“画乡”学术研讨会暨绘画作品交流联展。与此同时,计有17幅民间绘画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中国二等奖的民间绘画作品有2个,三等奖的有3个;有13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作品展览,有4幅作品入选邓林主编的、由外文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大型画册,3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幅作品参加福建省“女性人生,世纪风采”书画影大赛,荣获优秀奖,并被收录《世纪风采》,青年农民画家陈新宇的绘画作品《勇攀高峰》荣获第六届“曙光杯”中国书画摄影艺术大赛青年组特等奖,绘画作品《鱼乐图》荣获第九届中国推新人大赛成人组书画“中国十佳银奖”(未设金奖),4幅作品于2005年8月被邮政部选为公开发行的“中国邮票”图案。2006年元旦,在区文化馆举办“青年农民画家陈新宇民间绘画作品展览”。 区文化馆在西天尾镇南少林画院建立民间绘画基地,举办培训班12期,先后培养了林伟民等一大批乡土绘画艺术人才,创作了大量的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同时在此基础上,六年连续于春节、元旦期间,在文化馆展览大厅举办“荔城区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展”。西天尾镇是已故莆仙籍著名民间画家许英三的故乡,也是民间绘画作者群落相对集中和作品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基地以南少林画院为主要载体,实施民间绘画人才培训和绘画艺术作品生产规划,与南少林旅游文化互为唱和,把民间绘画艺术从应用理论上形成体系,成为民间美术的一大精神宝库。 2、荔城区莆仙戏 荔城区莆仙戏历史悠久,区内瑞云祖庙是莆仙戏的发源地,目前设有戏剧研究基地,现有保存戏曲牌和剧目五千多个,曲目二千个。其传统科介有唐代的“大面”戏遗迹,而大部分的科介与南戏最早的永嘉杂剧有血缘关系。改革开放后,莆仙戏民间艺术创作繁荣,演出活动活跃,2001年,莆仙戏一团演出的古装剧《江上行》和《母子惊魂》两个剧目参加在太原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计获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等在内的31个奖项,风靡晋城。此外,《江上行》2004年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和演员奖;此外,《刘贺等基》、《离人

浅谈莆田荔枝文化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浅谈莆田荔枝文化 班次: 学号: 专业: 姓名: 2012年5月20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浅谈莆田荔枝文化 摘要:福建省莆田市,有一个非常美丽的雅称,叫荔城。没错,就是荔枝之城。荔枝贵为“果中之王”但“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说起我们莆田的荔枝,我的嘴角都会泛起一丝丝清凉的甜味,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莆田的特产:荔枝吧! 关键词:荔城荔枝特产文化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背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 一、荔枝的养生功效与作用 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适合人群: 除有上火症状的人外均可食用。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食用。贫血、胃寒和口臭者也很适合。 温馨提示:不宜一次食用过多或连续多食,尤其是老人、小孩和糖尿病人。千万不要学古人“日啖荔枝三百颗”。大量食用鲜荔枝,会导致人体血糖下降、口渴、出汗、头晕、腹泻,甚至出现昏迷和循环衰

竭等症,医学上称为“荔枝病”,即低血糖症。上火的人不要吃荔枝,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荔枝的果实心脏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假果皮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甜。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是有益人体健康的水果。 营养价值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 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柠檬酸、果酸、磷、钙、铁等成分。 不过荔枝火气很大,有些人吃多了会烂嘴巴或流鼻血。广东人有一句话“一只荔枝三把火”。本身火气大的人吃了十来个就会有反应。民间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蜜糖水。 俗语谓“一啖荔枝三把火”,别以为是夸大其辞,对于阴虚肝热者来说,真是证据确凿。我有位病人就是因为跟团啖荔而弄出火。 须知荔枝是补血、壮阳火之物,面对这白玉凝脂般的佳果,热症的人惟有忍忍口。痛风、糖尿患者尤其不宜多吃。 假如荔枝吃多了,可服用以下一款茶,可收「降火」之效;用玄参3钱(9克)、麦冬3钱(9克)、灯芯花3个,以3碗水煎成一碗。或者吃性寒的西瓜,喝一碗荷叶冬瓜水,也可稍降过盛之火。 二、莆田市荔城之名的由来及传说 据《枫亭志》载,宋南人陈洪进(枫亭人)有个女儿名叫陈玑,因排行第十八,故别名十八娘。这位出身高贵的姑娘同情民众疾苦,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向有“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之称。因主要流传于古称兴化府的福建莆田、仙游一带,故其原称为“兴化戏”。根据文献《莆仙戏曲》记载,莆仙戏与唐宋大曲和宋元南戏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现在民间除了菩萨诞辰、结婚、做寿、丧事等传统的红白喜庆节日之外,还有“拜忏”①、商家开业等仪式活动都有请戏班来演戏的习俗。早年的莆仙戏戏班演员只有7-8个人,而现在最多的可以达到20多人(此数不包括后台人数)。戏班在演出前有一个惯例打“三通锣鼓”,继奏一曲“思娘家”。开演的“头出戏”②往往都是比较热闹的折子戏;接着演“透场”③,多数是演大团圆的本子戏;其次演“末出”④,“末出”戏往往不化妆,并且演出的大多都是富有讽刺性的滑稽而风趣的生活小戏,令人捧腹大笑;最后为“第三出’⑤,后来因为演出的时间过长,演员和观众都比较累,因此就把“第三出”省掉,只演“头出”、“透场”和“末出”了。因此,现在的“一场三出”也和过去的“一场三出”有所不同。 一、莆仙戏的表演艺术与传统剧目 在莆仙戏的形成初期,莆仙戏的戏班里只有7、8个人,有5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到了宋代,莆仙戏的戏班里发展为7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外、贴),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3个部分,寻求头、身、腰的配合。其中,步伐有三步行、碟步、摇步、拖步、挑步、云步等。

旦角的“碟步”最具特色,又分为“细碟”、“中碟”、“粗碟”3种,均表现古代女子婀娜的走步形态。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曲目,如《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鼓、笛以及大胡、月琴、三弦等。其中笛又分为“笛管”与“梅花”。莆仙戏的一大特色就是伴奏乐器,先期是以管乐和打击乐为主,也包括了唢呐、笛、管、大锣、小锣、沙锣、大鼓、文鼓、三板、撤板、大钹、小钹等,到了后来又渐渐的加入了丝竹乐器,如大胡、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等等,使戏曲显得更加动听。戏班使用的曲谱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简谱或五线谱,而是传统的工尺谱。他们在演出的时候,就把“戏谱”挂在鼓师的前面,唱完一页再翻一页。因此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掌鼓的人,因为戏台上演员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鼓师所给的节奏来进行,因此鼓师直接关系到整台戏的演出。 莆仙戏在开演的半小时之前,有所谓的打“三锣鼓”的惯例。“三锣鼓”的本意有二:1、是通知观众来看戏,附近的群众听到“三锣鼓”的声音,就知道戏要开演了,要看戏的就会及时到场。2、是催促所有的演员,要抓紧时间化好妆,并在“三锣鼓”之前到后台集中,做好开演的准备。但是现在,莆仙戏的演出,不论是在剧场内的舞台上或是在露天的戏台上,都没有再打“三锣鼓”的旧习俗了。 二、莆仙戏音乐来源及其特点 莆仙戏音乐又被称为“兴化腔”,音乐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的

莆仙戏调研报告

莆仙戏调研报告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 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宋元南戏的活化 石”,它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莆 仙戏戏坛涌现出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很强的剧目,先后获 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 剧目《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被分别称之为“世界悲剧”和 “世界喜剧”之一。 莆仙戏- 历史渊源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 据1962年调查统计,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8000多本,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 千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深得莆仙人民的喜爱,喜欢观看莆仙戏的民众达三百多万人。 莆仙戏- 表演特色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莆田文化概述

莆田文化概述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东南沿海 中部,为八闽名郡。莆田文化发达,文物彰明,名闻遐迩,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莆田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夏商时,莆田区域属“九州”之一的扬州。西周时,是“七闽”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属闽越地。秦代,为闽中郡的一部分。西晋末,中原战乱,大批南下的士族百姓,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与当地闽越人一起劳动、开发,使莆田的经济文化出现了飞跃。到了南朝陈光大二年 (568),莆田开始立县。唐武则天圣历二年(699),析莆田西部设立清源县(后改名仙游县),莆仙两县均属当时的清源郡(郡治在今泉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又析莆田、仙游等部分区域设立兴化县,置太平军(旋改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军治由游洋迁到莆田,辖莆田、仙游、兴化三个县。莆田逐步成为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景炎二年(1277),兴化军升为兴安州。元代改称兴化路。明代改为兴化府,裁撤兴化县,辖地分别归并莆仙两县。清代仍为兴化府。民国时期,废府,历属南路道、厦门道、福建省、兴泉省和福建第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两县历属福建第五行政督察区、晋江专区、闽侯专区、莆田地区。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莆田撤区设市,辖城厢、涵江两区和莆田、仙游两县,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座新兴城市。2002年5月,再次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莆田县的部分乡镇分别划入城厢区、涵江区,并新设立了荔城区、秀屿区。莆田市现辖有城厢、荔城、涵江、秀屿四区和仙游县。 莆田区位优越。北连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云山脉,东南濒临台湾海峡,镇八闽水陆之要冲。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湄洲湾天然深水良港及众多的岛屿,是莆田兴市的宝贵资源;肥沃的莆田“南北洋”平原和仙游“东西乡”平原,果荫成带,稻麦金黄,是莆仙人民的“金色粮仓”;东北及西北,青山连绵,峰 峦俊秀,是莆仙人民的“绿色银行”和天然生态屏障;漫长 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是莆仙人民的“蓝色田园”和加强 与海外交流联系的便捷通道。 莆田风光秀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造就了巍峨秀丽 的群山,诗情画意的溪流,灿若明珠的岛屿,富饶肥美的平 原,而且还打造了诸如壶山致雨、永兴神石、九鲤飞瀑、木 兰春涨等奇山秀水;勇于开拓的莆田人民,用勤劳的双手, 把先人留下的丰厚文物遗迹和美丽的山水有机结合,再创了 诸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众多新景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为古府新市增添新的光彩。 莆田重教兴学。“开莆来学”奠定了教育鸿基,“家贫 子读书”蔚然成风。古代,科甲佳话绵延不断;近现代,教 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自古迄今,壶山兰水哺育了灿若群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