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713-741),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频,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频”条,《唐宋传奇梅妃传》)。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见宋王迈《瞿轩集》卷十一《莆阳方梅叔墓志铭》)。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见宋周晖《清波杂志》)。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油印本《仙游县戏曲调查资料》)。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誇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莆仙戏的行旦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莆仙戏的表演据所发掘的资料证明,它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表演艺术。唐咸通年间(860-870)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到公元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作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迈子余年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被称之谓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又如《苏武与李陵》中,苏武手持节杖,走老人步,配合“三节弯”的身段形象与李陵登台“望故乡”作“跌脚”、“摇步”、“趋保”、“魁斗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吕蒙正算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两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建国以来,莆仙戏在抢救保护研究,创新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硕果累累。经过整理,改编后演出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传统剧目在全国享有盛誉,创作剧目《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莆仙戏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对莆仙戏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的调查问卷 此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关于人们对莆仙戏发展的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可能会耽误您几分钟,万分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 B、21岁—40岁 C、41岁—60岁 D、60岁以上 3.您对莆仙戏剧的了解程度是()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知道但很少 D、完全不知道 4.您有过观看莆仙戏的经历吗() A、有 B、没有 5.您喜欢莆仙戏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怎么喜欢,偶尔看看 D、完全不喜欢 6.您认为莆仙戏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多选题] A、表演技巧 B、人物造型 C、唱腔和舞蹈 D、故事情节 E、舞台氛围 F、其它 7.您认为莆仙戏剧发展的现状是() A、非常好,政府扶持力度大 B、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演出 C、形式比较严峻,需大力保护 D、濒临灭绝 8.您觉得当前莆仙戏的主要受众是() A、老年人 B、中青年人 C、儿童 D、戏曲工作者 E、其它 9.您认为政府对莆仙戏的保护如何() A、很重视,保护得很好 B、重视,常规保护

C、不够重视,保护不够 D、几乎不重视,没有保护 10.您认为以下哪些原因可能阻碍到莆仙戏的发展()[多选题] A、剧本老土,不够创新 B、舞台陈旧,造型不够好看 C、演员素养还需提升 D、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E、年轻观众的流失 F、未能与新科技相结合 G、其它 11.您认为莆仙戏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A、传统文艺会生生不息,愈加繁荣 B、一般,不会有太大发展 C、发展前景很不乐观,亟需改善 D、其它 12.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为保护传统文艺尽自己微薄之力吗() A、很有必要 B、没有太大必要 C、完全没有必要 13、请您为莆仙戏发展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XX 时间:2013年8月10日到25日

走进莆仙戏

学科:地方 课题:走进莆仙戏 学校: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姓名:翁金苍

走进莆仙戏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下册地方课程 教材分析: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它具有莆田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在莆仙这块土地上莆仙戏的流传还是十分广泛的。作为莆田人,对家门口的文化艺术应该有更深入的了门于专门开设了这样一节课,了解家乡戏曲——莆仙戏的课,在莆田这地方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学设计思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地方课程的学习对莆田地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莆仙戏的认知还仅仅只限于知逢年过节时村里上演的社戏。所以教学中我根据五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还必须以直观的认知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以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相结合。以感官上的看为主,以说为辅,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课堂。 1、“看莆仙戏”——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莆仙戏的现场视频入手,唤起学生的感官,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评头论足。 2、“说莆田戏”——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说出一些与莆仙戏有关的内容。从戏中人物的服装、脸谱、唱腔到台步,以及村里演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3、“解莆仙戏”——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莆仙戏,结合多媒体以及远程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收集可用信息,了解更多可用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戏剧的热爱。 4、“唱莆仙戏”——这是有点难度的,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学生也学唱莆仙戏,这完全是凭他们自己看过社戏的记忆来唱的。这样是让他们过过戏瘾。这是有挑战性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放开胆子先开唱,起个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莆仙戏

民间艺术调查论文 音乐学0911 陈莉莉我的家乡是莆田。说起莆田,最家喻户晓的戏曲就是莆仙戏了。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撔“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莆仙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被戏曲史家称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比已获“联合国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早了30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坛涌现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秋风辞》、《状元与乞丐》、《鸭子丑小传》等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剧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并8次晋京演出,有3部剧目名登“中国当代十大悲剧”和“中国当代十大喜剧”,在中国剧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肇始,莆仙本地文人对莆仙戏历史与学术,渐有注目和重视研究者。但是,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组织戏剧界、学术界人士,对莆仙戏剧种全面深入研究探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近20多年来,莆仙戏剧种的古老性质,及其誉称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珍贵价值,越来越为中外学术界广泛瞩目和重视研究,并逐渐得到公认。本地真正有研究的学者固然不多,然而关注或笔谈莆仙戏剧种特殊价值的文人,却非常普遍。因此,市、省、全国,以及港台地区与外国有些报刊上,多少都发表过有关莆仙戏的各类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莆仙戏和前述全国戏曲一样,历史上缺乏正面的史书文献记载,许多学者和普通文人对莆仙戏学术见仁见智,难免存在种种分歧看法。本文所以用“我说莆仙戏……”命题,以“我说”二字为主语,意思是说全篇内容观点都是笔者一己之见,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现在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莆仙戏的悠久历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本文大致沿着这四句话,拟用几点的篇幅形式,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和它的唱腔艺术、以及它目前的情况,如实地反映莆仙戏历史长河的主要流程,总体艺术的珍贵价值和美学构架特征,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驰誉中外的辉煌成就。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3422489.html,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作者:林季君 来源:《双语学习》2018年第07期 摘要: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是由唐朝百戏以及宋代傀儡戏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其唱腔、念白和表演技巧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保留了宋元明时期南戏的诸多表演形式和音乐元素。莆仙戏目前有五千多部剧目,大小曲牌一千多首,锣鼓经五百多套,四百多组科介动作。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的莆仙戏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其表演形式和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簇新的电影院逐渐取代了老旧的戏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莆仙戏的身影,莆仙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尤其以青少年儿童为代表的人群正逐渐失去对莆仙戏的兴趣爱好,莆仙戏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让莆仙戏走进校园,出现在现代都市青少年儿童的视线里成为莆田当地音乐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莆仙戏;进校园;现状;发展 一、近年来莆仙戏进校园教育取得的成果 为了响应“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战略,莆田市教育局也展开了“莆仙戏进校园”活动,将莆仙戏教育带进中小学校园内,在全市已选出了40所学校作为“莆仙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并将莆仙戏曲纳入到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计划中,同时在试点学校建立了莆仙戏表演小组和“十音八乐”演奏队,各试点学校联合举办“莆仙戏合唱比赛” “十音八乐”演奏等比赛,让学生在唱选段、习身段、练乐器中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从2012年至今,试点校的学生们一直活跃在莆田市的各大艺术舞台上,在莆仙戏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掀起全市更多的学校学习莆仙戏曲的热情,传承莆仙戏这一文化瑰宝。与此同时,莆田市教育局还编写出版了《莆仙戏剧本、曲谱选编》和《莆仙戏曲进校园乡土教材》两本莆仙戏少儿普及校本教材。 莆田市教育局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莆仙戏进校园”唱腔比赛,两届“莆仙戏进校园”十音八乐比赛,很多试点学校都成立了“莆仙戏合唱团”,长期开展莆仙戏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已连续五年在校内“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开展莆仙戏合唱比赛,做到了校内班班播放莆仙戏、人人会唱莆仙戏。在这样的努力下,莆田市的“莆仙戏进校园”推广活动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6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正是来自莆田湄洲第一中心小学的黄佳、郑子墨同学成功地拿下了金奖。这无疑是对近年来的“莆仙戏进校园”活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对整个莆田的戏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传承保护莆仙戏曲和从事莆仙戏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二、现阶段莆仙戏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莆仙戏”课程资源开发说明 一、才艺表演 二、课程资源开发简介 1、开发的背景、目的、意义: 莆田是戏曲之乡,莆仙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青少年一代,喜欢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等,家乡戏曲艺术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家乡戏曲艺术,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我们就要先激发起青少年对家乡戏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同时,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所以也适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理念。 2、如何开发 整个实践活动,我分四个阶段逐步展开: 第一阶段:了解莆仙戏 开展“莆仙戏知多少”主题探究活动,围绕莆仙戏的“历史起源”“剧目种类”“与其他戏曲的区别”“各行当的特点”等主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名家讲座、看经典名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莆仙戏,了解莆仙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探究活动的热情。 第二阶段:调查莆仙戏 采用调查研究法,开展“莆仙戏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乡村、社区、文化馆及剧团亲身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写体验日记、撰写研究小报告、设计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分析莆仙戏的现状与危机,宣传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思考讨论莆仙戏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与人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升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第三阶段:学习莆仙戏 本阶段的活动,我力求打破学科之间界线,强化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活动主题尽可能地向其他学科延伸,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如:聘请戏曲专家或音乐老师教学生学习莆仙戏的基本唱腔和步法身段,尝试后台配乐;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描绘戏剧脸谱,设计制作戏曲人物小手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莆仙戏戏文赏析”活动,让莆仙戏散发出浓郁的文学芬芳。……总之,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品味到戏中“文化味”“综合味”,自发产生保护和传承莆仙戏的意识。 第四阶段:展示莆仙戏 策划“莆仙戏进校园”开放周活动,搭建成果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总结收获,将研究成果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如:汇编莆仙戏曲资料集,创办手偶及脸谱制作小展厅,举办主题手抄报、举行戏曲表演等。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优秀品质,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向有“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之称。因主要流传于古称兴化府的福建莆田、仙游一带,故其原称为“兴化戏”。根据文献《莆仙戏曲》记载,莆仙戏与唐宋大曲和宋元南戏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现在民间除了菩萨诞辰、结婚、做寿、丧事等传统的红白喜庆节日之外,还有“拜忏”①、商家开业等仪式活动都有请戏班来演戏的习俗。早年的莆仙戏戏班演员只有7-8个人,而现在最多的可以达到20多人(此数不包括后台人数)。戏班在演出前有一个惯例打“三通锣鼓”,继奏一曲“思娘家”。开演的“头出戏”②往往都是比较热闹的折子戏;接着演“透场”③,多数是演大团圆的本子戏;其次演“末出”④,“末出”戏往往不化妆,并且演出的大多都是富有讽刺性的滑稽而风趣的生活小戏,令人捧腹大笑;最后为“第三出’⑤,后来因为演出的时间过长,演员和观众都比较累,因此就把“第三出”省掉,只演“头出”、“透场”和“末出”了。因此,现在的“一场三出”也和过去的“一场三出”有所不同。 一、莆仙戏的表演艺术与传统剧目 在莆仙戏的形成初期,莆仙戏的戏班里只有7、8个人,有5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到了宋代,莆仙戏的戏班里发展为7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外、贴),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3个部分,寻求头、身、腰的配合。其中,步伐有三步行、碟步、摇步、拖步、挑步、云步等。

旦角的“碟步”最具特色,又分为“细碟”、“中碟”、“粗碟”3种,均表现古代女子婀娜的走步形态。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曲目,如《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鼓、笛以及大胡、月琴、三弦等。其中笛又分为“笛管”与“梅花”。莆仙戏的一大特色就是伴奏乐器,先期是以管乐和打击乐为主,也包括了唢呐、笛、管、大锣、小锣、沙锣、大鼓、文鼓、三板、撤板、大钹、小钹等,到了后来又渐渐的加入了丝竹乐器,如大胡、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等等,使戏曲显得更加动听。戏班使用的曲谱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简谱或五线谱,而是传统的工尺谱。他们在演出的时候,就把“戏谱”挂在鼓师的前面,唱完一页再翻一页。因此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掌鼓的人,因为戏台上演员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鼓师所给的节奏来进行,因此鼓师直接关系到整台戏的演出。 莆仙戏在开演的半小时之前,有所谓的打“三锣鼓”的惯例。“三锣鼓”的本意有二:1、是通知观众来看戏,附近的群众听到“三锣鼓”的声音,就知道戏要开演了,要看戏的就会及时到场。2、是催促所有的演员,要抓紧时间化好妆,并在“三锣鼓”之前到后台集中,做好开演的准备。但是现在,莆仙戏的演出,不论是在剧场内的舞台上或是在露天的戏台上,都没有再打“三锣鼓”的旧习俗了。 二、莆仙戏音乐来源及其特点 莆仙戏音乐又被称为“兴化腔”,音乐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的

莆仙戏调研报告

莆仙戏调研报告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 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宋元南戏的活化 石”,它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莆 仙戏戏坛涌现出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很强的剧目,先后获 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 剧目《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被分别称之为“世界悲剧”和 “世界喜剧”之一。 莆仙戏- 历史渊源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 据1962年调查统计,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8000多本,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 千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深得莆仙人民的喜爱,喜欢观看莆仙戏的民众达三百多万人。 莆仙戏- 表演特色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莆仙戏资料以及经典剧目和图片(闽南戏曲)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蔡伯喈》《王魁》、《瑞兰走雨》、《刘知远》、《王十朋》、《迎春杀狗》、《刘文龙》、《张协状元》等,多保留了 南戏的风貌。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蔡伯喈》《王魁》、《瑞兰走雨》、《刘知远》、《王十朋》、《迎春杀狗》、《刘文龙》、《张协状元》等,多保留了南戏的风貌。其他剧目为明清传奇本或取材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屠岸贾》、《苏秦》,以及《封神榜》(8本)、列国(8本)、三国(10本)、隋唐(8本)、杨家将(16本)等。代表剧目有《琴挑》、《春江》、《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团圆之后》已摄制成影片。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地方戏剧文化解析:莆仙戏的特点

莆仙戏是福建有名的古老剧种之一,歌仔戏是也是福建的有名戏剧,不过莆仙戏更多的是存在于莆田等地,莆仙戏至今也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本期戏曲大全一起了解莆仙戏的特点是什么。 莆仙戏的特点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 民国时期,京戏、闽剧相继传入莆田,京剧的武打表演与侠义剧目,闽剧的机关布景和表演手法,都对莆仙戏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后台伴奏也从原先的锣、鼓、吹单纯的乐器,向民间吸收了“十音”、“八乐”中的部分乐器和外地剧种的乐器,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扬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戏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与抒情化。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

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剧种简介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713-741),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频,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频”条,《唐宋传奇梅妃传》)。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见宋王迈《瞿轩集》卷十一《莆阳方梅叔墓志铭》)。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见宋周晖《清波杂志》)。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油印本《仙游县戏曲调查资料》)。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誇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莆仙戏的行旦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