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教案

可能性的教案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

首先,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会是什么?

(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

二、诱发

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能肯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肯定它发生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研究一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

2、师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

3、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表现优异的同学将会得到。

三、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1、任意抽取一张,可能会抽到什么?

可能抽到唱歌,可能抽到跳舞,可能抽到朗诵。

2、如果抽到唱歌后再抽取一张,可能抽到什么?有没有可能抽到唱歌?

可能抽到跳舞,可能是朗诵。不可能抽到唱歌。

3、若把跳舞抽走后,最后剩下一张,猜一猜是什么?

一定是朗诵。

(请学生上台亲自体验)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初步运用

(1)我来说一说:四十五面做一做。

(2 ) 我来动一动:师: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势)

(3)我来做一做:小组讨论学习,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

1.游戏:你说我判断

①师生游戏。师出题,生用手势判断。

②生生游戏。

2.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

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引导: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设计一个统计表,参照教科书第45页的例2。)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3.看书学习例2。

引导: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不一定)

通过刚才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从中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抽奖,买彩票。

4.小结:

由此可见,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是差不多的。(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五、练习(四十五面做一做转盘)

六、思考题(你会玩吗?)

前几天老师在一个商场门口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布袋里红、绿两种玻璃球各5个,只需一元钱就能玩一次,谁能在布袋里摸10次,摸10个红球或10个绿球就奖励10元钱。如果你在场,你会不会去玩?为什么?

七、可能性的小故事。

八、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