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复习重点

卫生学复习重点
卫生学复习重点

卫生学期末重点

1、推荐摄入量(RNI):系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摄入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不致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

3、生物学价值(BV):即生物价,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可用氮储留法测得: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储留氮/吸收氮*100%;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

4、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氨基酸。

5、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糖。

6、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不同种类食物的糖类与参比食物比较,其升血糖能力的大小。

7、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维生素既不供给热能,也不构成人体组织。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乳糖不耐症:有些人缺乏乳糖酶,不能利用乳糖,从而发生腹泻称乳糖不耐症。

10、膳食调查:通过不同方法了解每人每日各种主副食的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入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是否达到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标准的要求。

11、肥胖:肥胖是人体内脂肪过量积聚的状态,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有: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不平衡、父母肥胖等遗传因素和情绪紧张、忧郁等心理因素。继发性肥胖主要指由于继发于某种疾病所引起的肥胖,一般均有明显的疾病因素可寻。

12、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表现为糖耐量降低、高血糖、尿糖,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三多一少)的症状。

13、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

的一类疾病。

14、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15、醉谷病:赤霉病麦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手足发麻、四肢酸软、不太不稳、颜面潮红,形似醉酒,故称醉谷病。重者可出现呼吸、体温、血压波动。此病一般是起病急、症状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呕吐重者应给予补液。

16、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是指食入含亚硝酸盐类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亦有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引起中毒的报告。

17、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8、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19、实质等同性:是指如果一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已存在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就安全而言,它们可以同等对待,即新食品或食品成分能被认为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一样安全。

20、适宜摄入量(AI):基于对健康人群营养素大致摄入量的观察或试验研究而确定的推荐每日摄入量。

21、蛋白质真消化率=[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摄入氮*100%

2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四类营养素摄入量。估计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3限制氨基酸:当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可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以氨基酸评分最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依次为第二、三限制氨基酸。

问答题:

1、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作用:(日推荐量25~30g)

①能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②降低血清胆固醇;③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④膳食纤维能吸附由细菌分解胆酸等生产的致癌、促癌物质,抗肠癌;⑤控制体重减肥作用,增加饱腹感,使膳食总热能减少;⑥抗肠癌发生作用,影响肠道菌丛,加快食物通过速度。

2、Ca2+缺乏及原因:

①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的发育和结构,表现为婴儿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症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②钙离子与草酸、植酸、脂肪酸、过量的磷酸盐均可形成不溶性钙盐而影响吸收;一些碱性药物如抗酸药、肝素等可使胃肠道pH升高,是钙吸收降低;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均可妨碍钙的吸收。

3、缺铁性贫血各阶段:

①铁储备减少期:首先体内铁储备减少,血清铁蛋白含量降低;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继而,体内循环铁含量减少,即血清铁降低,运铁蛋白下降,红细胞原卟啉增加;③缺铁性贫血期:最后导致血红蛋白生成障碍而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活动后即有呼吸急促。中度贫血可出现缺氧代偿性改变,如心跳加快、心搏增强、收缩期杂音,可见心电图改变。)

4、合理营养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摄取的食物应供给适量的营养素和能量;②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③食物应通过合理地加工烹调;④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⑤制定合理地膳食制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膳食调查方法:

①24小时回顾法:对被调查者进行连续3天个人食物摄入情况调查,了解患者的膳食历史。

②记账法:节省人力,适用于有详细账目的集体单位,通过查账或记录一定期间内各种食物消耗总量和用餐的人日数,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消耗量。

③称重法:细致准确,但费人力物力,可用于个人、家庭或集体单位。调查期间称量每日每餐所吃各种主副食的生重、熟重及剩余重量,并统计每餐的用餐人数,由所得数据计算出每一餐平均每人的生食物重量。

④食物频率法:收集被调查对象过去较长时间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获得个人长期食物和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在流行病学研究应用较多。

方法优点缺点

24h回顾法简单易行、省时省人主观、不太准确、回忆偏移

记账法简单易行、省时省人时间短、不够准、代表性有影响称量法准确(金标准)费时费力、不适用大规模

食品频率法应答者负担低、应答率高、经济方便、量化不够准确、有遗漏

7、妊娠要注意的营养素及其导致的畸形:

1、钙--整孕期胎儿生长需钙30g,泌乳准备30g;孕7-9个月后需额外增加300-500mg/d;我国DRI’s为孕早中期和晚期分别为1000-1200mg/d

2、铁--整孕期共需额外提供铁元素1000mg;其中胎儿需铁400-500mg;我国DRI’s 为15、25、35mg/d

3、锌--孕妇应摄入锌11.5、16.5、16.5mg/d,其2/3最好来自高利用率的动物性食物

4、碘--碘缺乏 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我国DRI’s为碘200ug/d

5、叶酸--叶酸缺乏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密切相关;我国DRI’s为孕妇叶酸600ugDFE/d

6、维生素A --摄入过多可引起胎儿畸形,我国DRI’s为800-900ugRE/d

8、母乳喂养的优点:

①母乳蛋白质中乳蛋白占70%,在胃内可形成较稀软凝乳,因而易于消化吸收。②母乳脂肪球较小,且含酯酶,使脂肪易于消化吸收,母乳含不饱和脂肪酸多。③母乳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是乳糖,除提供能量外,乳糖在小肠转变成乳酸,后者降低肠道酸碱度,有利于抑制致病菌生长和有利于钙吸收。④母乳不含细菌并且很新鲜。⑤母乳含多种抗感染因子和大量免疫物质。⑥母乳是婴儿食品中最不易发生过敏反应的。⑦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亲密接触,增加母婴感情。⑧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⑨预防母亲患乳腺癌。

9、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10、营养和心血管疾病的膳食预防原则

1.限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少吃甜食;

4.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6.限制食盐摄入量在每天6g以下;

7. 少饮酒、多饮茶,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11.四种膳食结构

①第一种类型,是西方“三高”膳食模式: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肠癌和乳腺癌等发病率增加;

②第二种类型是东方膳食模式:膳食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能量基本上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约为(2000kcal-22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常可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病

③第三种日本膳食模式:它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一些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一些长处。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比较均衡,不过动物性食品仍稍偏高

④第四种类型为地中海膳食模式:该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蔬菜水果摄入量高。每天少量奶、每周适量鱼、禽,每月食用几次红肉。食用油是橄榄油,餐后新鲜水果,

成人有饮用葡萄酒习惯。地中海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很低。

1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大豆类或其制品;④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④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⑤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⑥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⑦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⑧如饮酒要限量;⑨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2、肥胖症导致的健康问题:1.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3.血脂代谢紊乱;4.高血压;5.呼吸系统疾病

13、肥胖症的防治

(1)合理饮食治疗肥胖症;①控制总热能,防治热量摄入过多,能量摄入量减少到20-25kcal/kg.d ;②.饮食多样化保持平衡膳食,不要偏食:保持平衡膳食,不要偏食。

每天营养素摄入量占总热量%:a.蛋白质25%; b.脂肪10%,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c. 糖类65%,控制食糖、糖果、甜食等食品,主要供给多聚糖(粮食类)的糖类;

③少食多餐;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A养成控制零食的习惯、B克服嗜食的心理因素;⑤控制进食速度;⑥适时适量补充水;⑦减少刺激性食品;⑧增加酸味食品;(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增加运动量,而增加能量的消耗,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控制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运动心率达到120次/秒。(3)药物疗法

14、糖尿病病因

(1)原发性:遗传、自身免疫

①病毒感染:腮腺炎、心肌炎、风疹;②遗传基因+环境因素;③诱因:肥胖、多次妊娠、精神创伤、④持久性精神紧张、饮食因素。⑤肥胖是成年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⑥相关膳食因素:⑦缺乏膳食纤维、微量元素铬和锌,长期以木薯为主食。

(2)继发性: ①胰腺损害(炎症、手术切除等);②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病);

③医源性长期用药(肾上腺皮质醇激素……)

15、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五套马车)

①一般对症治疗;②饮食治疗:限制总热量;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适量放宽主食;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限制脂肪摄入;高纤维饮食;保证维生素供给;保证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根据病情,少量多餐。③口服降糖药:双胍类(降糖灵)、磺脲类:D860、优降糖、达美康;④胰岛素治疗;

17、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特征:①食物是食源性疾病暴发或流行过程中传播病原体的媒介;

②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是食物中含有的致病因子;

③摄入含致病因子的食物可引起感染性或中毒性临床综合征

18、亚硝酸盐中毒原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①原因: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条件及某些微生物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硝酸盐可转变为亚硝酸盐随同食物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②机制: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血红蛋白中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发绀。摄入0.3~0.5g可引起中毒,3g可引起死亡。

③临床表现1.潜伏期较短:如误食纯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10分钟左右发病,大量食用蔬菜所致中毒,潜伏期约为1~3小时。2.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组织缺氧表现,并有头晕、头痛、心率加速、嗜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中毒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或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3.治疗本病的的方法是采用还原物质,促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常用的有美蓝和维生素C。

19:食物中毒一般具有下列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发病;②所有病人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③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入群;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立即停止;④人与入之间不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⑤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源。

21、亚硝酸盐中毒预防措施:1.亚硝酸盐运输和贮藏要有明显标志,严格管理,防止污染食品和误食误用;2.腌制肉食食品及肉类罐头加入的亚硝酸盐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添加;

3.要加强蔬菜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不吃腐败变质蔬菜及腌制不充分的蔬菜;

4.加强水质监测,不饮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井水;

22、黄曲霉素中毒防治措施:

①防霉:是预防粮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气温、气湿及氧气,还与粮食含水量有关。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其一,即可达到防霉目的。在粮食收获后,应及时干燥,使其水分在安全范围内;仓储时应注意温度、湿度。化学熏蒸剂防霉、 射线照射、选择抗霉良种也利于防霉;②去毒:包括挑去霉粒、碾压加工及加水搓洗、植物油加碱去毒等方法,将毒素去除或破坏毒素。黄曲霉毒素在碱性条件下,其结构的内酯环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溶于水,故加碱后再用水冲洗,就可将毒素去除。③限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23、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性的防治措施

①控制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使用量;②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污染;③增加能阻断亚硝基化作用的食物;④制订食品卫生标准;

24、各种营养素缺乏导致的疾病

1、蛋白质: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可分为消受型(是蛋白质和热能均严重缺乏所致。多见于一岁左右的婴幼儿)、恶性营养不良(主要是膳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而热能供给基本足够引起。由于必需氨基酸不足或不平衡,使血浆蛋白质降低,肝功能损害,常见于儿童)以及混合型(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明显消瘦、生长迟滞,体重和身高低于正常标准,尤其体重降低更为明显)。

2、脂肪:(1)导致线粒体肿胀,细胞膜结构、功能改变,膜透性、脆性增加,EFA缺乏出现的磷屑样皮炎、湿疹与皮肤细胞膜对水通透性增加有关。(2)胆固醇转运受阻,不能进行正常代谢,在体内沉积而导致疾病。(3)组织形成前列腺素能力减退。(4)使授乳过程也发生障碍。

3、碳水化合物:(1)肝糖原不足时,动物对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害物质及对细菌毒素等疾病的抵抗力显著下降。(2)产生过量酮体。(3)能量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即有部分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用于供给能量。(4)低血糖。

4、钙:钙缺乏在儿童可引起佝偻病,成年人可引起骨质软化症,老年人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5、铁:缺铁性贫血、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冷漠呆板;缺铁儿童易烦躁,抗感染抵抗力下降。此外,常有自述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精力不集中。

6、碘:碘缺乏在成人可引起甲状腺肿。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可引起呆小病(克汀病),有呆、小、聋、哑、瘫等表现。

7、锌:生长期儿童锌缺乏最为影响的是生长迟缓、垂体调节机能障碍、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甚至丧失、皮肤创伤不易愈合、易感染等。性成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性机能减退;精子产生过少等。此外,肠原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家族遗传病,经锌治疗可以得到迅速恢复,可能与锌有关。孕妇缺锌,胎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锌缺乏原因:食物缺锌、偏食、酗酒、早产儿、糖尿病等。

8、维生素A:(1)暗适应能力降低,甚至夜盲;(2)毛囊角化;(3)儿童发育迟缓,易患呼吸道感染;(4)免疫力降低。

9、维生素D: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

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关

10、硫胺酸(维生素B1):脚气病(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急性恶性脚气病)、婴儿先天性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水肿,严重可影响心脏功能,使右心扩大。

11、核黄素:vitB2缺乏则物质和能量代谢紊乱,将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缺乏症。

①口角炎,口角湿白、裂隙、疼痛、溃疡

②唇炎,唇肿胀、裂隙、溃疡色素沉着

③舌炎,疼痛、肿胀、红斑,地图舌

④阴囊皮炎,渗液、糜烂、脱屑、结痂、皮肤变厚

⑤皮脂溢出性皮炎,在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如鼻唇沟、下颌、耳后、腹股沟等处,皮脂增多、轻度红斑、有脂状黄色鳞片。

⑥眼部症状,睑缘炎、角膜血管增生,畏光等。

⑦其他,贫血,因干扰体内铁的吸收、储存、动员,还影响生长发育等。

12、烟酸(维生素PP):缺乏时发生癞皮病(pellagra)又称为三D综合征典型症状为:

皮炎:皮肤对称露裸部位发红、发痒、水泡、溃疡、炎症、角化、色素沉着等。

腹泻:腹泻、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舌与口腔炎症,杨梅舌,伴疼痛。

痴呆:肌肉震颤、腱反射过敏或消失、精神明显失常,表现为急燥、健忘、忧虑、抑郁、情绪变化无常、嗜睡等。

13、抗坏血酸(维生素C):vitC严重缺乏可引起坏血病(scurvy),早期症状为:倦怠、疲乏、急燥、呼吸急促、牙龈疼痛出血、伤口愈合不良、肌肉关节疼痛等,典型症状为:牙龈肿胀出血、毛囊四周出血,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严重为:皮下、肌肉、关节出血及血肿形成、粘膜部位也有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便血等,出现贫血,严重内出血而有致猝死的危险。

5、五类食物及其营养特点:

1、粮谷类和薯类:(1)含碳水化合物多(2)供给热能,是蛋白质主要来源(3)富含无机盐、B族维生素,特别是vitB1、PP和较多的纤维素(4)完全不含维生素C,不含vitA和vitD (5)蛋白质质量差,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6)脂肪、钙含量少(7)钙、铁吸收不佳2.动物性食物:(1)含优质蛋白质(2)脂肪含量高(3)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D、B2(4)富含无机盐钙、铁、磷等,并且吸收利用率高,是钙、铁、磷的良好来源(5)内脏的营养较为全面,但含较多的胆固醇(6)不含维生素C,含碳水化合物极少

3.豆类及其制品:(1)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2)含丰富的铁、钙、B族维生素vitB1、B2,

较多的膳食纤维(3)蛋氨酸含量少,可与谷类食物互补(4)完全不含维生素C(5)含一些抗营养因素及有毒物质,降低了豆类营养价值,但加热可破坏(6)加工成豆类制品其营养价值提高,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4.蔬菜水果类:(1)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少,非热能来源物质(2)是维生素C 和β-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3)富含无机盐钙、镁、钾、钠、铁,是膳食中无机盐的重要来源,但吸收要受草酸、植酸的影响(4)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膳食纤维)(5)钙、铁的吸收受影响。

5.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填空:

1、

2、成人体内Ca2+的推荐摄入量850~1200mg。

3、植物中不含已形成的维生素A,而含有类胡萝卜素。

4、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以引起坏血病。

5、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绿色蔬菜,野生植物中含量很高。5、居民营养现况:(1)食物品种单调或缺短、挑选不当或食用方法不科学而引起的缺铁、缺钙、缺维生素A与核黄素等。(2)也有由于膳食成分搭配不合理,以致由于成分不平衡而形成的营养失调性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些疾病已列居中国居民死因的前三位。(3)而超重或肥胖则无论在儿童或成年人中均已成为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居民中的现实营养问题。总之,中国目前的营养状况是“不足”与“过量”并存,营养不良依然存在,“富裕病”呈上升趋势。

6、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西方“三高”膳食模式、东方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

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填空塔顶至塔底):油25~30g、盐6g/牛奶及奶制品300g、

大豆类及坚果30~50g/畜禽肉类50~75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蔬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400g/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g、水1200ml//身体活动6000步。

8、轻体力劳动成年男子的RNI为:热能2400 kcal、蛋白质75g、脂肪20-30%、钙800 mg、铁15mg、锌15.5mg、Vit A 800ug(RE最高耐受量)、Vit D 5ug、VitE 10mg、硫胺素(VitB1)1.4 mg、核黄素(VitB2)1.4mg、烟酸(VitPP)14mg、抗坏血酸(VitC)100 mg。

9、糖类应占总能量的55%~65%,蛋白质占10%~14%

10、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防止污染、控制细菌繁殖、杀灭病原菌。

11、大肠埃希菌0157:H7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

12、霉变甘蔗食物中毒后遗症为锥体外系症状。

13、河豚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潜伏期10min-3h。

14、毒蕈中毒脏器损害型依病情发展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及恢复期。临床上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

15、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是由于食物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温度、水分、酸碱度和营养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二为细菌污染食物并在食物上繁殖并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达中毒量的外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经肠道吸收而发病。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引起。

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有毒动植物引起。

化学性食物中毒,有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引起。

16、蛋白质摄入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卫生学 绪论 卫生学 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 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人类的环境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2,化学因素 3,物理因素 4,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

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人与环境的适应性 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公害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 2,生活性污染 3,其他污染 致死剂量 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称致死剂量。包括:

2018版环境卫生学重点

环境卫生学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就是研究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得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得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与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与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与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得学科。 2、☆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得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得环境对人体健康得影响及人体对环境得作用产生得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得相互作用,这就是环境卫生学得基本任务。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得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与生物圈)。 生活环境:就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得各种自然得与人工得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环境以及有关得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妆品等。 3、环境:就是指围绕人群得空间与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各种因素得总与,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得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组成。 4、环境介质:人类赖以生存得物质环境条件,就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得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与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与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得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不会一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得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得运动可以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有维持自身稳定得特性 5、环境因素:就是被介质容纳与转运得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与有机得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噪声、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小气候就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得温度、湿度、气流与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得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得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她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得理化性质与毒性完全不同得新得污染物。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与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等。 6、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得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得未受或少受人 为因素影响得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得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得空气、水、土壤,充足得阳光与适宜得小气候,秀丽得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得环境。 7、全球性环境问题:

学前卫生学精准自考00385完美小抄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A.1天 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A.6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A.面色苍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A.自动免疫制剂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A.蛔虫病 B.蛲虫病C.钩虫病 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A.37℃以下 B.36℃以下 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A.固定 B.冷敷 C.止血 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 B.饭后 C.运动后 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 B.34厘米 C.38厘米 D.42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A.35℃ B.36℃C.37℃ D.38℃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19.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c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生殖系统 D.运动系统 20.具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功能的营养素是(a )A.脂类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D.微量元素 21.富含钙的食物是(a )A.虾皮B.猪肝 C.胡萝卜 D.西红柿 22.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 )A.A B.B1C.C D.D 23.口服补液盐主要用于治疗(a )A.腹泻 B.感冒 C.脑膜炎 D.扁桃体炎 24.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是(b )A.菌苗 B.免疫血清C.疫苗D.类毒素 25.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流行于(b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26.滴鼻药水时,应让小儿仰卧,肩下垫上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或坐在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滴药后应保持原姿势(c)A.10~15分钟 B.5~10分钟C.3~5分钟 D.2~3分钟 27.儿童做噩梦并伴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这是(d) A.癫痫发作 B.夜惊 C.梦游症 D.梦魇 28.儿童恐怖症、儿童焦虑症等属于(b) A.情绪障碍 B.神经症性障碍 C.一般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29.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品行障碍之一,属于(c)A.情绪障碍 B.神经症性障碍 C.一般行为偏异 D.心理疾患 30.幼儿膳食计划应力求各营养素之间有合理的比值,其中蛋白质所提供的热能占总热量的( a ) A.12%~15% B.15%~20%C.20%~30% D.50%~60% 32.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c )A.10次B.20次C.40次D.50次33.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a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34.季节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其中儿童身高增长较快的季节是( a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5.不属于儿童视力异常表现的是(a ) A.对小玩具不感兴趣B.看东西时喜 欢歪头偏脸看C.看图书过近D.遇强 光瞳孔放大 36.儿童所特有的热能消耗是指其(b) A.基础代谢所需B.生长发育所需 C.活动所需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所需 37.具有促进胶元合成、使铁还原作用的 维生素是(c )A.维生素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38.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 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这属于(a ) A.混合喂养B.人工喂养C.母乳喂 养D.辅助喂养 39.卡介苗是(a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死菌苗自动免疫制剂 40.患病期间表现出低烧、乏力、烦躁、 恐水等症状的患儿所患传染病为(d )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带状疱 疹D.狂犬病 41.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症状的这段 时间称作(a)A.潜伏期B.前驱期 C.表现期D.正常期 42.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的屏气 发作现象属于( b )A.睡眠障碍B.情 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 展迟缓 44.婴幼儿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其主要致 病因素是(c )A.学校教育因素B.社 会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饮食 因素 45.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0%~ 30%的营养素是(b )A.蛋白质B.脂 肪C.碳水化合物D.水 46.给婴幼儿滴(涂)眼药水(膏)时, 合适的滴(涂)药位置是(b)A.上眼 皮内B.下眼皮内C.眼角膜上D.眼 外眦 47.不适宜用于幼儿衣服被褥消毒的方法 是(d )A.日光暴晒B.煮沸C.来 苏水浸泡D.漂白粉熏蒸 1.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为。(a)A.140 次左右B.120次左右C.100次左右 D.90次左右 2.新生儿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他们。 (a)A.抚触B.定时哺乳C.身体清 洁D.身体的保暖 3.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b)A.12 岁左右B.10岁左右C.8岁左右D.6 岁左右 4.婴幼儿生理性远视一般发生在。(b) A.3岁前B.5岁前C.7岁前D.10 岁前 5.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 的。( c )A.30% B.40%C.50% D.60% 6.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宜采用垂直线 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d)A.0.16 米B.0.15米C.0.14米D.0.11米 7.属于虫媒传播的疾病是。(d)A.百 日咳B.乙型肝炎C.麻疹D.流行性 乙型脑炎 8.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是。(a) A.动物肝脏B.豆制品C.米、面D.绿 色蔬菜 9.克汀病的发生是由于缺乏。(d)A.钙 B.铁C.磷D.碘 10.属于情绪障碍的行为是。(b)A.夜 惊B.屏气发作C.梦游D.拒绝上幼 儿园 11.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 的系统是。(d)A.骨骼系统B.呼吸 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 12.一般来说,1-3岁儿童定期体格检查 每次间隔的时间为。(c)A.3个月B.5 个月C.6个月D.12个月 13.属于行为疗法的是。(a)A.阳性 强化法B.练习法C.操作法D.示范 法 14.幼儿园每班活动室面积最小为。(d) A.40平方米B.45平方米C.50平方 米D.60平方米 15.3-6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有。 (b)A.1小时B.2小时C.2-3小 时D.3-4小时 16.幼儿每日需食牛奶或豆浆。(a) A.250-500克B.200克C.100-150克 D.100克 1.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 “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现象称 为(b) A.粉碎性骨折 B.青枝骨折 C. 脱臼D.开放性骨折 2.蛔虫病的最佳驱虫时期为(c)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为 (a) A.流感B.水痘 C.麻疹D.风疹 4.小儿疖肿初起时,一般用(a)A.热敷 B.冷敷 C.酒精擦拭 D.药物降温 5.免疫器官中,于青春期发育到高峰的是 胸腺和(b )A.脾脏B.淋巴结及扁桃体 C. 肝胆D.胰腺 6.肥胖症病因中不包括(d )A.多食少动 B.心理因素 C.内分泌疾病D母乳喂养 7.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其生理功能的无机 盐是(b ) A.铁B.碘 C.钙D.锌 8.“脚气病”的产生是因为缺乏(b )A. 维生素AB.维生素B1 C.维生素CD.维生 素D 9.人体的质量称为(c )A.体格B.体能C. 体质D.适应能力 10.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是(d )A.维 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11.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 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 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 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这就是(a ) A.儿童期恐惧 B.儿童期恐怖症 C.多种恐 惧症D.特殊恐惧症 12.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长达(b )A.16~ 18小时B.18~20小时 C.20~22小时 D.22~24小时 13.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 了大脑皮质活动的(b ) A.优势原则B. 镶嵌式原则 C.动力定型规律D.抑制原则 14.人体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这是因为中 枢神经系统利用的能量,只能来自于(a) A.碳水化合物 B.脂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5.小儿大脑皮质尚未完全形成控制排尿 的机制,出现无控制排尿的年龄为(c ) A.1~2岁前 B.2~3岁前 C.3~4岁前 D.4~5岁前 16.人体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为(b )A. 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 C.脂肪D.无机盐 1.1.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B)A.生后 12天B.生后28天C.生后3月D.生 后100天 1.2.凡胎龄满37~42周,体重(B),为“足 月正常体重儿”,这样的新生儿适应环 境的能力较强。A.不足2500g;B.等 于或大于2500g;C.等于或大于 4000g;D.等于或大于5000g 1.3.出生时,新生儿头围和胸围的关系为 (A)A.头围比胸围大1~2cmB.头围比 胸围小1~2cmC.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D.头围比胸围小2~3cm 1.4.胎儿时期,身体各部位发育顺序为 (C)A.躯干——脑——四肢B.脑—— 四肢——躯干C.脑——躯干——四肢 D.四肢——躯干——脑 1.5.新生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D)A.40 次左右B.100次左右C.120次左右 D.140次左右 1.6.有的男婴和女婴出生数日出现乳房肿 胀,这时应(D)A.按摩乳房B.挤压乳 房C.找医生治疗D.顺其自然 1.7.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A)季。A.冬 B.秋C.夏D.春 1.8.(B)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A.牛 奶B.母乳C.奶粉D.葡萄糖 1.9.提高母乳成功率的新措施是(C)A.早 开奶和按时喂哺B.晚开奶和按时喂哺 C.早开奶和按需喂哺D.晚开奶和按 需喂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48.母乳中含有丰富的__牛磺酸 _________,是促使新生儿脑细胞发育的 重要物质。 49.幼儿的__音域_________窄,不宜唱大 人的歌曲。 51.营养学中常用的热能单位千卡与千焦 耳的换算公式是:1千卡 =__4.184________千焦耳。 52.婴幼儿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包括_____ 缺锌______、饮食习惯不良、疾病所致三 个方面。 53.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在全球消 灭的第一种传染病是___________。 54.婴幼儿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自由交谈、 __智力测验_________、观察、筛选检查、 诊断测验。 55.引发儿童哮喘的原因主要有过敏体质、 致敏源和__心理因素_________三个因 素。 56.儿童不正常行为的表现类型包括行为 不足、___行为过度________和不适当行 为。 58.在乙型传染性肝炎病人及带病毒者的 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原称“澳 抗”)为阳性,可藉此与__甲肝____相区 别。 59.数脉搏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 拇指侧的__桡动脉____是最常采用的部 位。 60.鼻腔“易出血区”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 鼻孔的鼻中隔上_ _____,该处鼻粘膜菲 薄、血管密集成网。 61.幼儿吮吸手指,多因生活环境单调,或 缺少_爱抚_____,以吮吸手指自慰。 62.对健康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_体格 检查_____,称为健康检查。 63.新生儿触觉灵敏,适当的抚触可以解除 _皮肤饥渴_____。 6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__肺____组成。 65.幼儿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 一恒磨牙”,又称__六龄齿____。 66.矿物质是_常量元素_____和微量元素 两部分的总称。 67.化脓性细菌侵入中耳后所导致的炎症 为_化脓性_____中耳炎。 68.从出生到生后___28____天,为新生 儿期。 69.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是早开 奶和__按需喂哺_____。 70.婴儿一般在___6-7____个月时萌出乳 牙。 71.食物脂肪从来源上分为动物脂肪和__ 植物脂肪_____。 72.婴儿的生理性流涎一般发生在出生 __6-7_____个月后。 73.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在全球 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是_______。 74.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_生 物______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 类。 75.幼儿在__5_____岁以上仍不能控制排 尿,可称为“遗尿症”。 76.哮喘、癫痫、肥胖症等都属于常见的 儿童__心身疾病_____。 77.幼儿园晨检步骤包括一问、二摸、____ 三看___、四查。 17.新生儿出生时__头围________大于胸 围。 18.鹅口疮是由霉菌引起的__口腔黏膜 ________感染。 19.咽是呼吸和_____消化_____系统的共 同通道。 20.预防动脉硬化要从___儿童_______时 期开始。 21.桔黄色尿:尿色加深呈桔黄色或棕绿 色,可见于_肝、胆_________疾病。 22.传染源是被病原体感染的__人 ________或动物。 24.能引起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称为 ____攻击性行为______。 25.不正常行为的表现类型有行为不足、 _行为过度_________和不适当行为。 26.健康检查是指对健康儿童定期或不定 期地进行_体格检查_________。 17.6个月以下乳儿降温采用___物理 ________降温法最为安全。 18.维生素A中毒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厌 食、头发脱落和___骨头________疼等。 19.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 一次彻底的消毒称为____终末_______消 毒。 20.保护易感者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非特异 性措施,二是__特异性_________措施。 21.食物中补充某些缺乏的或特别需要的 营养素,称为___营养强化________食品。 22.婴幼儿的______腕_____骨没钙化好,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小。 23.能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的维生素是 ___c________,它有利于铁的吸收,可用 于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疗。 24.新生儿牙龈上有一些灰白色的小颗粒, 俗称马牙___________,它不防碍新生 儿吸吮,不需要处理。 25.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 较少,所以四肢容易_____发凉______或 青紫。 26.学龄前期的心理卫生首要的是培养孩 子的____角色意识_______。 1.1.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尚无髓鞘, 所以刺激传导容易(泛化)。 1.2.新生儿的血流多集中在(躯干和内 脏)。 1.3.婴幼儿的呼吸为(腹式呼吸)。 1.4.婴儿护理中可以解决“皮肤饥渴”的 重要环节是(抚触)。 1.5.(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意外伤害。 1.6.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是(早 开奶和按需喂哺)。 2.1.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条件是(营养 和阳光)。 2.2.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心 率越(快)。 三、判断改错题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 的打“×”并在题下空处改正。 78.新生儿出生时头发的粗细、稀密、长短 程度反映了新生儿体质的强弱。(×) 79.婴幼儿的皮肤保护功能和调节体温的 功能差,但渗透作用强。(√) 80.儿童骨骼系统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 大,体重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81.预防动脉硬化要从青年时期开始。(×) 82.化脓性中耳炎会发生传音性耳聋。 (√) 83.婴幼儿若患钩虫病,或缺锌、缺铁可致 异嗜癖。(√) 84.人体感染流行性感冒后所获免疫力相 当持久。(×) 85.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救助婴幼儿时,要 垂直向下用力。(√) 86.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都是 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 87.给儿童制定食谱时要注意季节变化,冬 季多用高热量食物。(×) 88.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 染。尤其是怀孕早期更应注意。(√) 89.猩红热和水痘、麻疹一样,都属于病毒 性呼吸道传染病。(×) 90.若发现小儿将异物塞进一侧鼻孔,可压 住另一侧鼻孔擤鼻,若不能排出异物,可 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91.晨间检查的步骤包括一闻、二摸、三看、 四查。(×) 92.麻疹接触者观察期为医学观察7日,如 接受过被动免疫则延长至28日。(×) 93.新生儿的头发反映其体质的强弱。 (×) 95.身高是常用来考察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的生理功能指标之一。(√) 96.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植物性食 物中的胡萝卜素。(×) 97.某些智力低下儿,口腔不能充分合闭, 常垂涎口外,称为“生理性流涎”。(×) 98.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99.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形成,但过量 运动会造成“扁平足”。(√) 100.幼儿膳食中,蛋白质供给热能应占 总热能的20%~30%。(×) 101.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比 例越接近人体所需的“模式”,营养价值 越高。(√) 102.婴幼儿由于眼球的生理特点,可以 出现生理性远视,这一情况一般出现在3 岁以前。(×) 103.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有生命的微 生物。(×) 10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是水 源传播。(×) 105.使用人工呼吸时,不仅救护者呼出 的氧气具有救助效果,而且二氧化碳也有 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106.男孩发生夜惊的现象比女孩多。 (√) 107.婴幼儿年龄越小则睡眠时间越长、 次数越多。(√) 27.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意外伤害。 (√) 28.婴儿胃容积小,故喂奶后容易漾奶。 (×) 29.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 的,而是呈波浪式,有时快些,有时慢些。 (√) 30.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须由膳食蛋白质供 给的氨基酸。(√) 31.自动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2.麻疹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 33.对6个月以下的乳儿发热时采用药物 降温较为安全。(×) 34.口吃的发生与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 35.终末消毒是指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 的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36.儿童经检查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可 能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某些血液病。 (√) 27.肺炎是三岁以下小儿夏秋季节的常见 病。(×) 28.口服补液盐不应用滚开水冲化。(√) 29.断奶后,就应该添加各类辅助食品,以 保证婴幼儿正常发育。(×) 30.幼儿年龄小,所需热能相对比成人要 少。(×) 31.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 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以减轻疼 痛。(√) 32.像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不会发生在童年。(√) 33.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是矫治口吃的首 要方法。(√) 34.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非条 件反射的过程。(×) 35.为新生儿拍照用闪光灯易使新生儿晶 状体灼伤。(×) 36.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37.对新生儿的抚触宜在喂奶后马上进 行。(×) 对新生儿的抚触宜在喂奶后一个 小时进行。 38.新生儿的板牙会自然消失,不需要处 理。(√) 39.新生儿体温不升是指体温低于36℃, 不属于疾病。(×)新生儿体温不升属于疾 病。 40.“生理性腹泻”不是病,不需要用药。 (√) 41.适当的运动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 42.观察婴幼儿的呼吸次数,要观察腹部 的起伏。(√) 43.预防动脉硬化要始于婴幼儿。(√) 四、简答题) 108.简述婴儿乳牙的生理功能。 答:1、咀嚼食物帮助消化2与小儿的音 容笑貌有关,发育正常能使小儿面容端 正、和谐、自然。3、发育正常的乳牙有 助于小儿正常发音,口齿伶俐。4、对恒 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如乳牙过早缺 失,易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1

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 (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 (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 (5)开拓新领域 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 4、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5、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6、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

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7、环境介质的特点 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 2)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8、环境因素(en 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运载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9、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途径:它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者间接对人体起作用,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10、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11、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生长发育 1、激素: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 育、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3、“婴儿扶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 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扶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4、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5、关节:可以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6、弱视给视觉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 7、生理性远视: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婴幼儿眼球的前后 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 8、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所引 起的泌尿道感染,叫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9、婴幼儿的耳咽管的特点:婴幼儿的耳咽管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 10、脱肛:直肠从肛门脱出。 11、“精神性尿频”: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因紧张、不安可出现尿频的现象,待对环境熟悉后,尿频的现象就消失了,称为“精神性尿频”。 12、前囟闭合:前囟出生时约1~2 cm,6月左右随颅骨的骨化而逐渐缩小,一般1~1.5岁闭合。若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称为前囟晚闭。 13、腕骨钙化: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10岁。 1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15、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 16、脊柱生理性弯曲: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17、乳牙: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一般在6~7个月时出牙,最迟不应晚于1岁。乳牙共20颗,2岁半左右出齐。18、促进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营养,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1、维生素A的来源:一类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另一类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 2、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故称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 3、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乳糖和氨基酸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植酸和草酸可与钙形成不溶解的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类、虾皮、紫菜、海带、芝麻酱等。 4、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糖类,包括粗纤维、果胶等,叫膳食纤维。 5、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因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合,可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因此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高,如猪肝、猪血、瘦肉、鱼类。 6、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能促进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资,叫营养素。 7、“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在体内产生热能,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8、热能:由食物所供给的产热营养素在代谢过程中氧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热能。 9、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10、必需氨基酸:对人体来说,并非每种氨基酸都需要由食物提供,只有8种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须由膳食蛋白质供给,称必需氨基酸。婴儿多一种,为9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都属于必需氨基酸。 11、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内含量甚微的无机盐. 12、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乳糖和氨基酸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植酸和草酸可与钙形成不溶解的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类、虾皮、紫菜、海带、芝麻酱等。 13、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 14、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 1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是什么内容? 第2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第3条“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16、对肥胖儿进行饮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不宜使体重骤然减轻,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体重逐渐下降; (2)在饮食管理期间,仍需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需要; (3)设法满足小儿食欲,不致因饥饿而感到痛苦; (4)设法满足小儿食欲; (5)饮食管理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7、为什么要及时给婴儿添加辅食? 及时添加辅食,可以补充乳类中营养成分的不足,促进生长发育,并为断奶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 18、为什么要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营养品,母乳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重点内容;P25-35 P70-95 P113-123 P128-136 P168-178 P193-208 P221-267 P270-282 P286-295 P297-298 P308-318 P408-415 名词解释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 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 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 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光 化学烟雾等 6.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 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 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 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 集作用。 13、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 过程。 14、剂量-反应(效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定性(定量)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 15、易感人群: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仅有生理负荷增加或出现生理性的变化,但仍有少数人产生机体功能严重失调,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6、高危人群: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是制定环境卫生标准,首先应考虑的人群 17、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及特征:是指能持久存在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具有以下4个重要特征: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 18、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健康效用的一类外源性物质。代表性物质:二恶英 19.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20.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

自学考试 学前卫生学考试复习重点

学前卫生学 1、新生儿并非越重越好,正常是2500克以上,小于2500克为低体重儿大于4000克为“巨大儿都特殊护理的 2、新生儿硬肿症的产生原因、症状如何预防? 1.症状:体温不升,(低于36度)吃奶困难、哭声微弱,皮肤发凉,皮肤发硬,由大腿外侧及臀部、躯干、 上肢、面,严重时呼吸困难 2.原因:多发于冬季。主要因保暖不够,早产儿发病率较高 3.防治:做好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降生在冬天,注意保暖。早开奶保证足够的热量。发现症状,及早就 医,途中注意保暖。 3、新生儿脱水热的产生原因、症状如何预防? 1.症状:低热、尿量减少、皮肤干燥且弹性差,囟门凹陷 2.原因:多发生在夏天或保暖过度。出生后的头几天,摄入的乳量过少,但是因呼吸、皮肤蒸发、排出 大小便。体内丢失的水分多,加上环境温度高,就可能发生“脱水热” 3.防治: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若母乳少,可与两次喂奶之间。给新生儿喂水。已发生脱水热,经补充水分 后可恢复正常 4、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发生漾奶 新生儿的胃的容量小,胃的入口偾门和胃的出口(幽门)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偾门比较松,幽门比较紧,所以吃饱后,比较发生漾奶 5.新生儿护理中预防感染:1.预防呼吸道感染、2.预防病从口入、3. 预防脐部感染 6、什么是婴儿抚触和注意事项 婴儿抚触: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目的 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时间、2. 抚触者的准备3.体现爱抚、4.视婴儿的月龄 7为什么不要猛力摇晃新生儿 新生儿脑组织虽然有脑脊液和脑膜的保护,在猛力摇晃时,脑组织仍然因为震荡而受到损伤。甚至发生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无论脑震荡还是脑血管出血,都会危机生命,轻度出血,也许在婴儿时期看不出来身心发育的异常,它是发生学龄前儿童发生“多动症”的诱因之一 8、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1.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 2. 母乳喂养可以使婴儿少生病、 3. 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 4. 母乳喂养可以给予婴儿更多的母爱、 5.哺育对母亲也有益 9、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措施: 早开奶和按需喂养。“出生半个小时就可以让新生儿吸母乳”和“母婴同室,新生儿饿了就喂,不必按钟点喂” 10、母乳被污染的原因:1.乳头不干净、2.乳母患病、3.乳母用药、4环境污染、. 11、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1.督促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保护好乳牙和六龄牙,2.细嚼慢咽有利于健康, 不要用水、汤泡饭。3.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4.不要长时间坐便盆,不排便就起来。 12、大脑皮质有那些活动规律。 1、优势原则:1.人们学习和各种的效率与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2.兴趣能使“优 势兴奋”状态的形成,能使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多比较集中,对其他武官的刺激则可能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镶嵌式活动原则: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3、动力定型:大脑经过多次反复的刺激,就知道某种活动该干了,干起来很自然,下一步该做什么,提前准 备好,建立动力定型一后,脑细胞以最经济的霄汉,收到最大的工作效率。 4、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充足的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可使人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13、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2.容易兴奋。容易疲劳、3.需要教长的睡眠时间、 4.细胞耗氧量大 5.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 14、大脑有什么特点,开发幼儿大脑潜力的途径。 1、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各具特点 左脑半球具有显意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文学语言及数学计算。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鉴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自然风光。凭直觉观察事物,把握整体等。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笔记考试必备

第三章预防常见病1.出生缺陷、环境中的致畸因素 出生缺陷: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包括两个方面:1.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疚具有的疾病或损伤;2. 胎儿分娩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致畸因素:1 )病毒感染:病毒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居室通风,空气新鲜最为重要。少去公共场所2 )药物3)放射线4 )烟酒5)环境污染2.婴儿抚触是指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没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能有效接触皮肤饥渴。注意事项: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为喂奶后一小时左右;调节好室温;抚触者的准备;体现爱抚,以便抚触以便交流;抚触时间应视婴儿的月龄而定。3.婴幼儿患病一般会出现哪些生病迹象? 1)精神: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 2)表情:眼神呆滞,同时有尖叫啼哭的现象 3)脸色 4)吃喝: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异嗜癖: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食欲亢进。 5)大小便异常 A.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同时小儿排便时哭闹--- 肛门裂。 B.脓便血:便次多,有排不干净大便的感觉,伴发烧,大便脓血样---细菌性痢疾 C.红果酱色:小儿阵阵腹痛,频频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肠套叠,2岁以下常见 D.白陶土样:同时尼色加深--- 黄疸型肝炎 E.柏油样:小儿流鼻血, 若将血咽下, 大便就会呈黑色柏油样. 若鼻血止后, 大便正常,则无需担心;若未留鼻血--- 消化道出血尿色异常:正常尿液为清晰透明,淡黄色 A.红色: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 急性肾炎 B.橘黄色: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 肝胆疾病 C.乳白色:若因泌尿道感染,尿内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痛的现象。 排尿次数: A.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则是脱水的表现。 B.次数明显增多,一点儿尿液憋不住,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6)睡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 7)囱门:前囱凹陷,可以因脱水而囱门松弛,凹陷。前囱鼓出:主要见于脑膜炎,脑炎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疾病。 8)体温4.佝偻病的症状及预防症状: 1)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2)睡眠不安常惊醒哭闹,多汗。 3)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4)出牙迟 5)头部软化,有乒乓球的感觉。 6)颅骨呈方形,头大脸小。 7)胸部呈串珠肋、肋膈沟或鸡胸,漏斗胸。 8)腕,踝部形成钝圆形隆起。 9)脊柱后凸或测弯。预防: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多晒太阳,饮食营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小儿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5.肥胖症: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

【免费下载】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 第七版 第一章 绪论 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 ):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 ▲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6.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8.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9.环境卫生工作内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电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