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酸枣仁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酸枣仁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酸枣仁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任风芝 栾新慧 赵毅民(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天然药化研究室,北京100850)

关键词 酸枣仁 药理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酸枣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 iz ip hus jujuba Sp ino sa

(Bunge )H u ex H

.F .Chow 的干燥种子。别名枣仁、酸枣核。《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列入木部类。现代《中药学》列入养心安神药类。酸枣仁味甘,性平,有宁心安神,敛汗,养肝功能。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忪,头晕眼花等症。有关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洪庚辛[1]曾在1987年对其作了较系统的介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实验条件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酸枣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对酸枣仁最近十几年的药理研究情况及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作一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酸枣仁用于镇静催眠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有关其作用的物质基础方面的报道不多。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手段的发展,对酸枣仁作用机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入,认为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主要是黄酮类、皂苷类化合物。袁昌鲁等用从酸枣仁中提取的黄酮碳苷30m g Kg 尾静脉注射,以小鼠抖笼描记实验法表明它具有镇静作用,并认为黄酮碳苷是酸枣仁中催眠镇静的有效成分之一[2]。

酸枣仁的催眠作用主要是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炒酸枣仁煎剂0.5g Kg 灌胃,一天两次,可使大鼠每天慢波睡眠深睡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也增加。对慢波睡眠中的浅睡阶段和快波睡眠无影响,表明酸枣仁主要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3]。用多导睡眠描记法观察到腹腔注射酸

枣仁水溶性成分SZ 1和SZ 2(20m g Kg )均可使大鼠觉醒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深睡期明显增多,而对快波睡眠无明显影响[4]。1997年外国学者M asayuk i Yo sh ikaw a 等[5]研究发现:抗原-抗体反应诱导小鼠腹腔的渗出细胞产生组胺,从酸枣仁中分离出的3个新达玛烷型三萜低聚葡萄糖苷在10-4M 时具有明显的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

酸枣仁与多种镇静催眠药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酸枣仁与戊巴比妥纳或硫喷妥纳在延长睡眠和镇静上有协同作用和降低协调运动的作用。酸枣仁水提物0.2m l 10g 灌胃,以小鼠改良抖笼实验法证明酸枣仁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和强度,并对苯丙胺中枢兴奋作用也有明显抑制[6]。

1998年,郭胜民等在研究中也发现,酸枣仁总黄酮10~40m g Kg 可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纳的中

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其中枢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黄酮可能为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7]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抗心肌缺血及降血脂等方面,有效成分为酸枣仁总皂苷和单体阿魏酸。

2.1 抗心肌缺血和抗心率失常 1990年,陈兴坚[8]把酸枣

仁总皂苷加入到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液中,发现其33Λg m l 能明显减少缺氧缺糖、氯丙嗪和丝裂霉素C 所致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霉。11Λg m l 对丝裂霉素C 及氯丙嗪所致损伤没有作用。表明酸枣仁总皂苷对上述损伤有保护作用。

2.2 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袁秉祥等[9]在研究

酸枣仁时发现:酸枣仁总皂苷在每日64m g m l 腹腔注射,连续20d ,能明显降低正常饲养大鼠的TC 和LDL -c ,显著升高HDL -c 和HDL -2c 。能显著降低高脂饲养大鼠的T G ,显著升高HDL -2c 。说明酸枣仁总皂苷对正常饲养和高脂饲养大鼠的血脂和血脂蛋白胆固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通过降低血压和调理血脂、血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1991年,吴树勋等[10]又发现酸枣仁经石油醚提取所

得的油脂(即酸枣油),经口服53d ,可明显降低日本种雄性鹌鹑高脂模型的TL C 、T G 、LDL ,肝脂肪变性亦明显减轻。

1995年,国内研究人员从酸枣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阿魏

酸,并且发现阿魏酸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作用,降血脂及

心血管调节作用。在临床上用阿魏酸钠(80m g d )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为90%,认为阿魏酸可能为酸枣仁降血脂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11]。

3 对减压耐缺氧耐力的影响

酸枣仁总皂苷100m g Kg 腹腔注射对小鼠常压缺氧和异丙肾上腺素加重的缺氧及亚硝酸钠所致的携氧障碍均能显著延长存活时间,通过研究酸枣仁总皂苷对家兔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产生血栓烷B 2的影响,发现酸枣仁总皂苷对缺氧的保护作用与抗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烷B 2生成有关。

4 免疫增强作用

酸枣仁提取物5g Kg 口服,连续20d ,能明显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值,小鼠抗体溶血素生成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明显增加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12]。酸枣仁用石油醚脱脂后,水煮醇沉,沉淀部分为酸枣仁多糖,每天口服0.1g Kg ,共给药16d ,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放射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能显著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并能延长受辐射小鼠的存活时间[13]。

5 结论

酸枣仁从五代开始即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的记载,但经研究证实酸枣仁生、熟作用一致。现代对酸枣仁的炮制主要有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两种规格,炒后味香易服,便于煎出成分,增加治疗虚烦不眠的作用。对两种酸枣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发现二者均含有酸枣仁皂苷A 、B 及黄酮苷C 和D 。说明有效成分基本上没有变化[14]。九十年代,随着分离技术的提高,对酸枣仁化学成分研究更加深入,先后从中分

64—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 第15卷 第1期P ri m ary Jou rnal of Ch inese M ateria M edica

离出许多新的生物碱、黄酮、皂苷类化合物,对这些单体进行药理活性研究,以便更清楚的阐明酸枣仁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洪庚辛,曹斌.酸枣仁研究进展.中药通报,1987;12(8):499.

2 袁昌鲁,王中博,焦莹,等.酸枣仁中黄酮类镇静催眠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药通报,1987;12(3):34.

3 朱国庆,张景行,王敏.炒枣仁煎剂灌胃对大鼠睡眠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1.

4 朱国庆,王敏,翟进.酸枣仁有效成分对大鼠多导睡眠描记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1;26(3):165.

5 郭胜民,范晓雯,何建伟.酸枣仁总黄酮的中枢抑制作用.中药材,1998;21(11):578.

6 吴树勋,张建新,徐 涛,等.酸枣仁与酸枣皂苷A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85.

7 M asayuk i Yo sh ikaw a,To sh iyuk i M urakam i,A k ira Ikebata.

B i oactive Saponins and Glyco sides X.O n the Constituents of

Zizyph i Sp ino si Sem en,the Seeds of Zizyphus jujuba M ill.V ar.

Sp ino sa H u(1):Structures and H istam ine R elease-Inh ibito ry Effect of Jujubo sides A1and C and A cetyljujubo side B.Chem.

Pharm.Bull.,1997;45(7):1186.

8 陈兴坚,余传林,刘菊芳.酸枣仁总皂苷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90;11(2):153.

9 袁秉祥,李 庆.酸枣仁总皂苷对大鼠血脂和血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6(1):34.

10 吴树勋,李兰芳,郎杏彩.酸枣油及酸枣浸膏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435.

11 郭胜民,范晓雯,宋少刚.酸枣仁中阿魏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西北药学杂志,1995;10(1):22.

12 郎杏彩,李明湘,吴树勋.酸枣仁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中药通报,1988;13(11):683.

13 郎杏彩,李明湘,贾秉义,等.酸枣仁、肉多糖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1;16(6):366. 14 王 健.生、炒酸枣仁中镇静催眠成分初探.中成药,1989;(1):

18.

(2000209215收稿)

番泻叶及其制剂临床应用的概述

张 蘅(安徽省滁州市春秋药业有限公司,239000) 关键词 番泻叶 制剂 临床应用 综述

番泻叶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导泻剂,在国外应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活性成分为番泻苷A、B、C、D (Senno sideA,B,C,D),其中主要为番泻苷A、B。由于人体消化酶不能分解具有Β-葡萄糖键连接的番泻苷,使其在肠道上部既不被吸收,也不被弱酸环境(空腹)所破坏,直接并只有到达大肠,由细菌分解转化为大黄酸蒽酮(R heinan th rone)刺激肠道强烈蠕动,使蠕动频率增加,肠道内容物的运输及大肠的排空运动加速;另一方面,较大剂量番泻苷可使肠道水、电解质的净吸收明显减少,服药后5~6h可明显增加体液向肠腔的分泌,使肠腔容积增大,进而使肠蠕动增加,产生攻里通下作用[1,2]。本文通过对番泻叶及其活性制剂近年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番泻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部分参考资料。

1 国外番泻叶及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U SP(23版)还收载了番泻叶流浸膏(Senna F lu idex tract)、番泻叶糖浆(Senna Syrup)、总番泻苷片(Senno sides T ab lets)。BP(1993年版)也收载了番泻叶流浸膏、番泻苷颗粒和总番泻苷片等制剂,主要用作清洁肠道和便秘的治疗。M artindale(31版)明确了番泻叶及其制剂的用法与用量。清洁肠道:在英国,成人单剂量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计算为1m g kg,约72m g;在美国,按总番泻苷计算,口服约大于158m g。治疗便秘:在英国,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计算,成人口服单剂量为15~30m g,6岁以上儿童,剂量减半,2~6岁,剂量减1.5倍。

文献对德国1991年上市使用的98种导泻剂进行统计分析,含番泻叶及其活性成分番泻苷的制剂约占40%[3]。日本最近研制出一种专利产品,将番泻叶粉或番泻苷、双歧杆菌ABS41冻干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压片,再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苯二甲酸盐包衣,制成肠溶片,作为泻下剂具有高效作用[4]。不仅如此,番泻的果实近年来也被作为导泻剂开发应用。如德国Kattw iga制造的番泻缓泻片(L axherba S),每片含尖叶番泻叶A lex and rian senna果干浸膏47~67m g,相当于10m g番泻苷B,作为缓泻药应用于临床[5]。德国M adau s 药厂最近上市的一种肠溶性导肠粒(A gi o lax)(口服,不应嚼碎),由车前子和番泻果苷组成。用于调整妇女产后肠道功能以及治疗术后患者、老年人因肠肌力下降引起的便秘[6]。

2 国内番泻叶及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国内近年也加快了对番泻叶制剂的研究,市售产品有用于肠道清洁剂和治疗便秘的番泻叶冲剂,以及以番泻叶为主药治疗便秘的通便灵胶囊等。最近文献报道,根据番泻叶活性成分番泻苷易被光、热、强酸等所破坏的性质,以及体内作用部位在大肠,由肠道细菌分解为泻下成分的作用特点,研究制备成复方番泻叶肠溶颗粒剂,用于清洁肠道及湿热气滞型便秘将有更好的疗效(安徽省科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130103)。

目前,国内番泻叶多为单味药应用于临床。文献报道,番泻叶6~12g泡饮,加开水100~200m l浸泡20m in,于泌尿系X线造影前12h服用,观察1077例清洁肠道效果满意[7]。临床行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片250例患者,于摄片前12~14 h,服用番泻叶20g(沸水各500m l浸泡2次),腹部X线片甲级片为63.6%,丙级片为7.2%;而服用10%500~800m l 甘露醇250例甲级片(优级片)为34.8%,丙级片(劣质片)为14.0%;由此表明番泻叶的清洁肠道的效果明显优于甘露醇[8]。临床2298例大肠癌患者,乙状结肠镜检查前一天用番泻叶9g泡饮,便秘病人前二天各以6g泡饮作清肠准备,结果对较小和多发病灶观察尤为清晰,有效率为97.4%,同时

7

4

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 第15卷 第1期P ri m ary Jou rnal of Ch inese M ateria M edica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廖寅平1,王硕2,安丰轩1,葛智文1,兰毅1,张征1* (1.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2.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研究;心率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W.T.Wang],英文名称为vine tea,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据调查,广西柳州市的融安县分布大量野生藤茶资源,分布面积约2万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资料显示,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运用药理研究的方法对藤茶的降血压作用进行研究还鲜有报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用藤茶水溶液饲喂实验大鼠的方法,研究了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藤茶,广西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将藤茶分别按1:10和1:6的比例用开水浸泡30min,然后再煮沸5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置于热水浴上浓缩至0.5g/ 1ml。 1.2 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共50只。湖南斯莱克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合格证号:SCXK2009 -0004号。实验温度:23~25℃,相对湿度:6 5%~7 0%。 1.3 饲料 普通基础饲料:配方略。 1.4 剂量分组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7949482.html,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勇唐方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23期 [摘要] 厚朴酚是常用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厚朴酚的研究与日俱增,该研究综述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药理作用;抗氧化 厚朴Mangnolia officinalis是传统中医学和日本汉方医学(Kampo medicine in Japan)广泛使用的一味药物,临床多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炎症和胃肠道疾病等[1]。自1973年日本人藤田 先后从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种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honokiol)后,国内外学者便对这2种成分展开了诸多研究[2]。既往研究证实厚朴酚具有中 枢性肌肉松弛,中枢神经抑制,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厚朴酚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成分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指导。 1 厚朴酚的理化性质 厚朴酚的分子式为C18H18O2,相对分子质量为266.32,性状为白色精细粉末,单体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02 ℃,易溶于苯、氯仿、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易溶于苛性碱稀溶液。 2 厚朴酚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厚朴酚的酚羟基易被氧化,而含有烯丙基的酚类化合物多具有清除O2-或羟自由基的能力[3],这些结构造就了厚朴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而这一特性也成为其他许多药理作用的基 础。 2.1.1 清除自由基 Zhao[4]等报道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可有效降低硝基自由基ONOO-和单线态氧1O2,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Sun等[5]以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法(TOSC)证实厚朴中的3种有效成分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以丁香苷最强,其次是和厚朴酚及厚朴酚。 2.1.2 对抗脂质过氧化 Li等[6]以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预处理NCI-H460细胞(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24 h后以20 μmol·L-1的厚朴酚干预,证实厚朴酚可以有效对抗TBHP引起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五味子和酸枣仁都是平时很常见的中药材,很多人喜欢用五味子和酸枣仁来泡水喝,其实将二者一起泡水喝的话,不仅可以安神,而且还能有效的帮助人睡眠,对于治疗失眠疗效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五味子酸枣仁泡水是可以长期喝的,但是如果身体出现了不良的反应,最好是停止食用。 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功效 安神助眠 五味子味酸甘,性微温,具有补肾宁心的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症,五味子酸枣仁泡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睡眠,缓解失眠症状。 固涩敛汗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特点,可敛一身之液;酸枣仁也具有一定的敛汗作用,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对于汗出不止、自汗盗汗等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敛肺止咳 五味子入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的特点,能补五脏,收敛肺气以止咳,对于肺肾虚引起的久咳、虚咳、喘促气短等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喝五味子酸枣仁泡水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注意一般五味子的药用量为2-6克,酸枣仁用量为

9-15克,两者都是中药材,不宜服用过量,若五味子用量在13-18克以上,就可能会出现胃部烧灼感、打嗝、反酸、恶心等不适,酸枣仁服用过量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 2、防止过敏及不良反应有一部分人群服用五味子酸枣仁泡水可能会引发过敏或不良反应,通常五味子的过敏反应为:荨麻疹、发热、头痛、恶心等;酸枣仁的过敏及不良反应为:四肢麻木,咽喉异物感,舌头僵硬等,为防止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可以先服少量的五味子酸枣仁泡水,观察自身反应,若未出现不适,再继续服用。 喝五味子酸枣仁泡水的禁忌人群 咳嗽初起者 五味子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但是只对于肺肾虚所致的咳嗽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对于感受外邪,咳嗽初起者,五味子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因五味子的收敛功效而导致症状加重。 痧疹初起者 痧疹初起的治疗应以透疹发散为主,而五味子酸枣仁具有收敛的作用,痧疹初起者服之反而会加重痧疹症状。 实热郁火者 五味子酸枣仁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有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等实热症状者不宜服用,否则会加重不适。《本草经疏》中也有注: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酸枣仁《中国药典》

酸枣仁《中国药典》:酸枣仁 【拼音名】 Suān Zǎo Rén 【英文名】 SEMEN ZIZIPHI SPINOSAE 【别名】山枣仁、山酸枣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性状】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粉末棕红色。种皮栅状细胞棕红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约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连珠状增厚,木化。子叶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酸枣仁皂苷A、B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水饱和的正丁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酸枣仁除去残留核壳。用时捣碎。 炒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鼓起,色微变深。用时捣碎。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肝、胆、心经。 【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用法用量】 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辞典》:酸枣仁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 Suān Zǎo Rén 【别名】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 酸枣(《本经》),又名:棘(《诗经》),槭(《尔雅》),山枣(陶弘景),野枣(任防《述异记》)。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

酸枣仁(附图片)

酸枣仁(附图片) 酸枣仁Suanzaoren 《神农本草经》酸枣仁-原态 酸枣仁-药材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 F. 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药性】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应用】 1.心悸失眠。本品味甘,入心、肝经,能养心阴,益肝血而有安神之效,为养心安神要药。主治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等症,常与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肉等补血、补阴药配伍;若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常与知母、茯苓、川芎等同用,如酸枣仁汤(《金匮要略》);若心脾气血亏虚,惊悸不安,体倦失眠者,可以本品与黄芪、当归、党参等补养气血药配伍应用,如归脾汤(《校注妇人大全良方》);若心肾

不足,阴亏血少,心悸失眠,健忘梦遗者,又当与麦冬、生地、远志等合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2.自汗,盗汗。本品味酸能敛而有收敛止汗之功效,常用治体虚自汗、盗汗,每与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等益气固表止汗药同用。 此外,本品味酸,酸能收敛,故有敛阴生津止渴之功,还可用治伤津口渴咽干者,可与生地、麦冬、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研未吞服,每次1.5~2g。本品炒后质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2.《别录》:“主心烦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3.《本草纲目》:“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皂苷,其组成为酸枣仁皂苷A 及B。并含三萜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含大量脂肪油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多糖及植物甾醇等。 2.药理作用:酸枣仁皂苷、黄酮苷、水及醇提取物

藤茶

藤茶- 中药材 【药名】藤茶烘干藤茶 【别名】霉茶叶。 【功效】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科属分类】葡萄科 【主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95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出处】《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 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扶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藤茶- 喝藤茶的功效 “茶友”们相聚,一个话题——饮用藤茶的体会及种种妙处,常会被提及。渐渐地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进一步了解藤茶,认识藤茶,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经过一番寻觅探求,藤茶面貌逐渐清晰凸现。现将我所了解的藤茶的情况与诸君细细说来,供各位作保健养生之参考。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长期饮用藤茶有无毒副反应,这是“茶友”们曾经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对广西藤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鼠身上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事实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年累月饮用此茶,尚未见到饮用藤茶出现不良情况的报道。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也许是一种理想的代用品。 少数人饮藤茶后会出现一种微弱的催眠现象。有一友人描述如下:藤茶饮后犹如冬日坐在朝南无风的墙角,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慵懒舒适,伴随着一种淡淡的睡意。总之,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可编辑)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0>. 丞堡匡堂瞳堂 . . . 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生出版社, .. , .,: . . 郭玲,钟学宽,周令望,等. 病毒致低硒低维 ,, : ? . 生素鼠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 .中国地方病防治 ,, ,. 杂志, ,: ? . 邓守恒,孙各琴.高硒情况下维生素对幼龄大鼠抗 .氧化作用的研究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 .邹秋萍,侯淑萍,王瑞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卫文峰,张国成,许东亮,等.柴胡黄芩炙甘草对小瘤坏死因子一【的变化及维生素、的干预作用鼠心肌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 ?. 杂志, ,: .苗艳波,师海波,孙英莲.高山红景天总甙的抗衰老王雪峰,郭津津,魏克伦,等.小柴胡汤分解剂抗柯萨奇病毒感染及其对心肌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 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 ? .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 .第一版.人民卫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 一 . 收稿日期: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臧亚茹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关键词】丁香;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十二碳三烯一卜醇, 一杜松油烯,【一石竹烯,对烯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基茴香醚等。此外,丁香中还含有山萘酚、鼠李素、齐墩的干燥花蕾,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 果酸等黄酮成分。 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 抗菌作用及机理 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 丁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抗菌谱广泛。张西玲等 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 通过对丁香、小茴香、肉桂、八角茴香四种中药挥发油 性状 体外抑菌实验发现:四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本品略呈研棒状,长厘米,花冠圆球形,棕褐色 至褐黄色,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较低浓度时均有一定的抑 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佳,以丁香、肉桂 感。 挥发油在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挥发油在较高浓度时 化学成分

酸枣仁和龙眼肉的功效

酸枣仁和龙眼肉的功效 酸枣仁和龙眼肉这两种食物的功效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具体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食材来食用的,吃起来的话口感肯定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总是会感觉到自己咳嗽不止,甚至是还会出现很多浓痰的,那么就最好是不要去吃龙眼肉的,毕竟这种食物是属于热性的,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摄入的话就会导致病情症状更加严重一些。 ★主要价值 药用 因其假种皮富含维生素和磷质,有益脾、健脑的作用,故亦入药。 营养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每100克龙眼果肉中含全糖12%-23%、葡萄糖26.91%、酒石酸1.26%、蛋白质1.41%、脂肪0.45%、维生素C163.7毫克、维生素K196.6毫克,还有维生素B1、B2、P 等,经过处理制成果干,每百克含糖分74.6克,铁35毫克,钙2毫克,磷110毫克,钾1200毫克等多种矿物质,还有多种氨基酸、皂素、X-甘氨酸、鞣质、胆碱等,这是其强大滋补能力的来源。 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研究发现,龙眼肉除了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效,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功效说明 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 [参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磷、钙、铁、酒石酸、腺嘌呤、胆碱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心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汤,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郁结,咳嗽痰粘者不宜。

野生酸枣仁

野生酸枣仁 酸枣,一般来说都是野生的。因为酸枣基本上没有果肉,食用起来口感并不理想,所以没有被人们进行种植。但是大家知道吗,酸枣仁却是一味中药药材,但是想要获得酸枣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毕竟野生的酸枣树上是有很多的刺的,而且野生酸枣核也是十分坚硬的。 药源:为鼠李科植物,以种仁入药,酸枣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以粒大饱满,肥厚油润,外皮紫红色,肉色黄白者为佳。它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功效,可用于失眠等病症的治疗。 化学成分:酸枣仁主要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此外还含有脂肪油、蛋白质、甾醇及微量具刺激性的挥发油。 气味:(酸枣)酸、平、无毒。其味甘,性平; 主治: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虚口渴等症。有镇定安神之功效补肝胆、宁心敛汗的作用。 适用人群 心理疾病患者:严重失眠、入睡难、抑郁、焦虑及燥动症患者。 身心疾病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

需要减缓压力和放松的健康人群:该茶可 以使人保持放松状态,减缓压力,提高注意力,非常适合于公务员、商海精英、公司白领等高压力人群。 临床应用:酸枣仁安神、养心、敛汗。经试验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呈现镇静、催眠作用。用酸枣仁煎剂和粉剂治疗失眠症,结果表明,有一定镇静安眠的短期疗效。在临床上面,采用酸枣仁,对于轻度或是重度失眠均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营养价值:酸枣叶提取出的“酸叶酮”、芦丁是治疗冠心病的良药。而酸枣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时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以及三萜烯酸、氯原酸、黄酮类化合物等丰富的药用成分。 酸枣嫩叶中含蛋白质12%-16%,脂肪1.5%-3.5%,碳水化合物62%-70%,维生素C380-650毫克/100克,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三萜烯酸、氯原酸、黄酮类化合物等丰富的药用成分。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摘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c caryophyllata Thunb以其干燥花蕾入药,其味辛,性温,中医认为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被我国列为重点研究开发药材之一。本文主要从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近些年来对丁香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丁香丁香酚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59-01 丁香(Flos Caryophylli)系桃金娘科植物,通常当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用其干燥花蕾入药,又称公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系常用药材,具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中医上多用于脾胃虚寒,呢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丁香因萼筒中存在油室结构,富含油质,主要为丁香油15%~20%,丁香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eugenol ) 64%--85 %,低的含%~62. 7%,含乙酞丁香酚(acetyleugenol) 7 %~15%,β-T香烯( Ei-caryophylene)占9. 12%,以及其他少量成分如甲基正戊酮、苯甲醛、水杨酸甲酯等。因此丁香油的药理作用主要由以上3种主要成份引起。现就近年来对丁香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丁香主要成分研究 丁香挥发油是丁香的主要成分。邱琴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东饶平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干燥花蕾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6种物质,鉴定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鉴定26个成分。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组分是丁香酚,相

酸枣仁的副作用

酸枣仁的副作用 【导读】随着近年来酸枣仁在市场上愈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购买酸枣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担心酸枣仁的副作用。在食用酸枣仁的时候,我们除了关心酸枣仁的功效,也应该了解酸枣仁的副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酸枣仁的副作用的相关问题。 对于酸枣仁的功效和作用,大家可能了解得很多,但是对于酸枣仁的副作用,可能就比较陌生一些。 根据相关研究有专家指出,一些人在食用酸枣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或者感觉咽喉有异物堵塞,舌头僵硬还可能伴随着流口水的情况,甚至一些人还可能会心律紊乱。并且研究发现在煎服酸枣仁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表现为关节疼痛,恶寒发热,有的患者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甚至出现大片荨麻疹。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内服酸枣仁剂量过大很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 有很多受失眠困扰的人们常常饮用酸枣仁汤来改善睡眠,减轻失眠症状。这里大家可以放心酸枣仁汤的原料都是十分常用的重要,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作用,大家可以放心饮用。但是治疗失眠不能光依靠外力,还是需要患者养成调整好心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行。综合来说,酸枣仁作为一种中药来说,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但还是需要我们注意。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还望大家在选择酸枣仁时也了解酸枣仁的宜忌,遵循专家和医生的指导。 酸枣仁的美味吃法 酸枣仁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它还是一味具有多重神奇功效的极佳的中药材。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既健康又美味的酸枣仁的吃法。 一、酸枣仁汤 材料:酸枣仁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 做法: 1、取以上五味药材,洗干净之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大约一个小时。 2、浸泡过后放入锅中加入水开始加热,一般水的比例以略微高过药材为宜,大约在500毫升左右。 3、加热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可以治疗出汗后,不能继续睡眠,或这体虚劳累,心烦意乱导致的失眠等情况。二、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 做法: 1、将酸枣仁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熟备用。 2、将炒熟的酸枣仁放入铝锅内,加适量的水和生地黄一起煎煮,取其药液备用。 3、将粳米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药液煎煮,待米熟烂时即可。 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功效:这种做法用酸枣仁以滋养安神,用生地黄以养阴清心,可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等情况。 三、酸枣仁人参汤茶 材料:酸枣仁少许,冷水约一壶。 做法: 1、将酸枣仁洗干净备用。 2、将酸枣仁与适量的水一起煎煮。 3、煎好之后去除沉淀物,可选择装入暖水瓶当汤或当茶饮用。 功效:充分发挥酸枣仁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出现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

柴胡酸枣仁汤有哪些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柴胡酸枣仁汤有哪些功效 导语:对于大家来说生活中吃到的水果和蔬菜都是植物,对于身体都是有着其独特的功效。只要得到合理的运用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好处。其中大家比 对于大家来说生活中吃到的水果和蔬菜都是植物,对于身体都是有着其独特的功效。只要得到合理的运用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好处。其中大家比较喜爱的就是酸枣仁就是植物的一种,很多的人在生活中会常常喝到酸枣仁汤,口味方面都是比较受到大家喜爱的,但是对于一些别的不是很了解,下面就去了解下柴胡酸枣仁汤有哪些功效? 酸枣仁其实就是枣子的枣核,在很多地方还被称为酸枣核、酸枣子、樲枣仁、野枣仁等,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不仅有养肝、安神、敛汗的功效,而且可以治疗体虚、盗汗等,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阴血不足、心悸怔忡等症状。其具体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1、酸枣仁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穷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2、酸枣仁治心脏亏虚 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一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藤茶的研究进展

藤茶的研究进展1 平政,蒋才武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E-mail:pingz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b07949482.html, 摘要: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对药食两用植物—藤茶的研究进展,提示了藤茶药用资源的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研究进展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俗称山甜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白茶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国壮族和瑶族百姓将其幼嫩茎叶,经揉制、干燥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病、中暑、头晕、肠胃不适等症,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文献报道藤茶及其提取物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广谱抗菌、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作用。药理实验证明其功效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所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藤茶中黄酮总含量高达40%左右,其中二氢杨梅树皮素的含量20%以上,杨梅素的含量1.6%以上 [1],这惊人的高含量预示着藤茶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对藤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概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藤茶化学成分的种类 周天达[2]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3’,5,5’7-六羟基-2,3-二氢黄酮醇,即二氢杨梅素(简称DMY}。何桂霞[3]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得另一种黄酮类化合物3,5,7,3,4,5-六羟基黄酮,即杨梅树皮素(简称MYR)。进一步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0-a-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即藤茶甙(grossedentataside)、橙皮素、二氢槲皮素、芹菜素、山萘酚[4][5];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槲皮素、槲皮素-3-O-?-D-葡萄糖苷,花旗松素、洋芹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棕榈酸、没食子酸甲酯[6][7];从正定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O-吡喃鼠李糖甙即藤茶素(grossedentatasin)[8];从乙醚浸膏中分离得杨梅苷[9];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谷甾醇、豆甾醇和齐墩果酸[4]。 显齿蛇葡萄中含有挥发油成分,从中分离出28种香气成分,主要有反-2-己烯醛、苯乙烯、三甲基-7-吡嗪、苯乙醛、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紫罗酮、顺茉莉酮、雪松醇、6,10,14-三甲基地-十五烷酮等[10];富含多种微量元素,Fe(245.00μg.g-1)、Cu(21.00μg.g-1)、Zn(56.60μg.g-1)、Ca(322.00μg.g-1)、Mg(2265.00μg.g-1)、Mn(600.00μg.g-1)、Se(0.18μg.g-1)、Na(62.50μg.g-1)、F(24.30μg.g-1)、I(0.21μg.g-1)、K(15625.50μg.g-1)及Co(0.50μg.g-1)[11]。熊皓平等[12]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水浸出物近50%,多酚类化合物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562002) 项目的资助。

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 导语: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爬山的人,在你爬山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山中生长着一些酸枣,这个酸枣是可以当做医药用品的,特别是酸枣仁,它发挥着最主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爬山的人,在你爬山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山中生长着一些酸枣,这个酸枣是可以当做医药用品的,特别是酸枣仁,它发挥着最主要的功效,酸枣仁汤就是一个例子。但是,酸枣仁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即配方是什么?又会发挥哪些功效呢? 中医常用酸枣仁入药,做成酸枣仁汤也有特殊的养生功效,可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疗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等病症效果良好。 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到了清代,才由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改称为“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2升,甘草1两,知母2两,茯苓2两,川芎2两(现代常用剂量分别为18克、6克、12克、6克、6克)。 酸枣仁汤的功效: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因于心肾不交者、肝血不足者、心脾两虚者、痰浊内扰者、胃气不和者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失眠都可以用酸枣仁汤来治疗,必须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金匮要略》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也就是说,本方是治疗因虚烦所致失眠。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 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藤茶有效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进展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2014年第三期 02 作者简介:周才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与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陈文品,副教授,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与安全。E-mail: cwptea@https://www.360docs.net/doc/b07949482.html, 藤茶有效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进展 周才碧,张敏星,穆瑞禄,陈文品*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藤茶有效成分和功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藤茶中黄酮类、蛇葡萄素和二氢杨梅素等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以及藤茶抗氧化、降血压和调节免疫等方面功效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藤茶有效成分及相关功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藤茶有效成分和相关功能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藤茶;成分;功效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W.T .Wang),是一种典型的类茶植物,俗称山甜茶、白茶、甘露茶、白毛猴等,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1, 2]。它是瑶族常用药之一,至今已有数百年的药用历史,入药以叶为主,带有少量的茎枝。 据《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藤茶味甘淡、性凉。主要成分为蛇葡萄素[3]、杨梅素和双氢杨梅素[4]等,具有降血糖[5]、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散瘀破结等功效[6, 7]。1 藤茶的有效成分 藤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和多酚类等化合物。1.1 黄酮类 藤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 [8, 9] 。目前已从中分离得到将 近20个黄酮类成分,有二氢杨梅素[10, 11]、槲皮素、杨梅素 [11] 、橙皮素、洋芹素和蛇葡萄素 [12, 13] 等,其中3-二羟基槲 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同分异构体[14],以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藤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不同叶型,总黄酮的含量不同,以中叶型的含量最高为31.66% [15] ,嫩茎叶中高达 43.4~45.52%。采用不同提取方法, 黄酮类含量不同,浸提法[16, 17] 黄酮类为13.64%,超声法 [18] 总黄酮得率为35.86%;而采用HPD-100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总黄酮,回收率达77.23%[19]。1.2 二氢杨梅素 1996 年周天达[20]等人首次从藤茶茎叶中分离出二氢杨梅素,它具有黄酮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含有6个羟基,其化学结构式 [21, 22] 见图1。 二氢杨梅素在藤茶的含量很高,在幼叶可达40%[23, 24],其含量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采用热水提取法,结合活性炭脱色、多次重结晶的纯化,二氢杨梅素获得率4.0%,纯度为98% 以上[25];藤茶粗提物经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加水沉淀后得到晶体,晶体经重结晶4次后得到二氢杨梅素产品,其纯度可达91.3%,得率为4.2%[26]。1.3 多糖和多酚类 藤茶含有丰富的水溶性多糖[27],以水为提取剂,粗提物结晶后的清液经过醇沉、2次Sevage 法除蛋白和干燥,得到藤茶多糖纯度为45.4%,得率为5.2%[28]。 水浸提法提取藤茶中多酚类,获得率为9.80%[16];而采用溶剂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50%丙酮溶液、料液比1:25、75℃提取1.5h,总多酚得率高达21.82%。2 藤茶的功效 民间认为,大凡中暑、便秘等症,泡饮藤茶,疗效明显。藤茶是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的“清洁剂”,长期饮用,能消除人体亚健康。2.1 抗氧化作用 藤茶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最主要有黄酮类、多糖类[27, 29],而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为藤茶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杨梅素[30]对DPPH.的清除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以及抗惊厥作用。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自发活动,使之活动次数减少,可抑制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人睡动物数。其催眠作用主要是延长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可使大鼠慢波睡眠深睡阶段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 枣仁镇静安眠的有效成分是皂甙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枣仁皂甙的镇静催眠作用虽不如安定明显,但其效果比安定更持久、平稳,而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安眠成分。酸枣仁总皂苷、酸枣仁总黄酮都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 酸枣仁还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可明显抑制青霉素钠对神经元细胞的兴奋作用,降低谷氨酸水平的升高,且有抗癫痫作用。 以苯二氮卓类为代表的镇静安眠药物通常具有严重的削弱学习 记忆功能的副作用,而酸枣仁不但不会干扰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反而对其有加强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酸枣仁苷类还表现出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把酸枣仁总皂苷加人到大鼠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能明显减少缺氧缺糖、氯丙嗪和丝裂霉素C所致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在整体动物和细胞水平上均有抗心机缺血作用. 酸枣仁成分阿魏酸亦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降血脂及心血管调节作用。 3.免疫增强作用 酸枣仁水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小鼠腹腔,背部皮肤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后足蛋清性肿胀及大鼠腋下植入纸片产生的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 4.其它作用 酸枣仁煎剂、总黄酮具有强烈的清除自由基作用,而总皂苷的作用不明显。枣仁总皂苷能减少血脑组织含水量及脂质过氧化物(MAD)含量,使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增高,乳酸含量下降,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酸枣仁具有抗肿瘤作用.酸枣仁含有生物碱,皂苷和黄酮等多种药理成分。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降压、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

中药酸枣仁研究现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药酸枣仁研究现状 作者:曾碧映, 李嘉滢, 李新才, 李学军, 孙淑纯, 周利, ZENG Bi-ying, LI Jia-ying, LI Xin-cai,LI Xue-jun, SUN Shu-chun, ZHOU Li 作者单位:曾碧映,李新才,李学军,孙淑纯,ZENG Bi-ying,LI Xin-cai,LI Xue-jun,SUN Shu-chun(湖南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益阳,413000), 李嘉滢,LI Jia-ying(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周利,ZHOU Li(湖南湘潭市中医院药剂科,湖南湘潭,411100) 刊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 年,卷(期):2012,32(12) 参考文献(16条) 1.尹升镇;金河奎;金宝渊酸枣仁生物碱的研究 1997(05) 2.王宗花;丁明玉;陈培榕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中药中的碱金属与碱土[期刊论文]-金属离子 1999(03) 3.张照荣;周凤琴;战旗山东产酸枣仁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分析[期刊论文]-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7(03) 4.周永红;王立升;李伟光酸枣仁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5(09) 5.贡济宇;赵启铎;蔡广知超临界萃取酸枣仁油及其成分研究[期刊论文]-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01) 6.高声传;郭涛;夏维杰比色法测定酸枣仁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期刊论文]-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5(01) 7.李会军;李萍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及B的含量[期刊论文]-药物分析杂志 2000(02) 8.陈婧;刘焱文HPLC-ELSD法测定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6(07) 9.闵成军;徐敏;文永盛宁心安神口服液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测定[期刊论文]-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1) 10.马玲云;吴朝阳;马双成RP-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的方法验证[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7) 11.周庆武;李玲玲;纪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枣仁颗粒酸枣仁皂苷A与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8(03) 12.赵瑛;贺林;彭毓芳HPLC法测酸枣仁合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期刊论文]-西南军医 2008(02) 13.赵秋贤;王清莲;黄建华酸枣仁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995(04) 14.张家俊;陈文为中药酸枣仁/龙齿/石菖蒲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的影响[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6) 15.白晓玲;黄志光;莫志贤酸枣仁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损害及脑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1996(02) 16.史琪荣;周耘;周萍中药酸枣仁的研究概论[期刊论文]-药学实践杂志 2004(0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07949482.html,/Periodical_hnzyxyxb201212038.asp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酸枣仁与广枣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Hu ex H. F. Chou 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枣仁、山枣仁、山酸枣、刺酸枣、野枣仁、野枣核。原植物酸枣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本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功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中医临床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体温,降血脂,降血压,强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增强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有影响,对微循环、对烧伤有影响。 其它药用部位:(1)酸枣根皮:用于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头晕头痛;(2)棘叶:为酸枣的叶,用于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

油调敷,并具有麻醉作用;(3)棘针:为酸枣的棘刺,用于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4)棘刺花:为酸枣的花,主金疮内漏,明目。 广枣: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浆果呈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3cm,宽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质硬而脆,核近卵形,长约 1.3cm,黄 棕色,坚硬,近先端有5(偶有4或6)个显明的眼点,断面5 室,每室各有种子1 枚,种子狭长,先端有4~5个孔眼,长约1~1.2cm,棕色;种仁黄白色,富含油质;气无,味酸。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果实(广枣)为蒙医和藏医习用药材,味甘、酸,性平,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中医临床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鲜果实、果核(南酸枣)消食滞,清热毒,解酒,收敛,杀虫,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称山枣;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称 酸枣 酸枣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味 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本草图经》曰:“酸枣,生河东川泽,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当月采实,取核中仁,阴干,四十日成。《尔雅》辨枣之种类曰:实小而酸,曰樲枣。《孟子》曰:养其樲枣。赵歧注:所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