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轮回与命中注定

因果轮回与命中注定
因果轮回与命中注定

因果轮回与命中注定

这里首先要介绍一个词,叫“因果”。我说过,因果是和宇宙同时产生的,因果是一种定律,是一种自然的道理,没有为什么。佛在经上讲叫:法而如是。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本来就是这样”。大家知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注意,这里说的是他发现了而不是发明了。意思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不是他牛顿创造发明出来的,只是他发现了告诉了后人而已,如果没有牛顿,同样也是有这个定律存在的。我强调此事的目的就在于告诉朋友们,因果定律不是佛的发明,是他的发现,前面第二章讲到“现量”,他看见了这个定律。在解释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词----六道轮回。什么是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这是3善道。地狱道,畜生道,鬼道,这是3恶道。我们现在人,所以就在人道中,整个六道是一个因果的大轮回,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中国有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什么意思呢?不是报仇的意思,如果朋友们把这句话理解为报仇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话的意思是报应,就是果报!你行善就肯定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得到善报,那么什么时候能得到呢?这就要看机缘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就这么简单而已,同样做恶那么也将在未来某一时间必得到恶报。至于六道轮回,那么地藏经上讲到了:“若遇杀生者,短命宿殃报”什么意思呢?杀生者,因为伤害了太多生命,那么果报就是自己短命,所以佛讲不能杀生,因为杀生自己短命生病,这就是在讲因果。地藏经上还说:“若遇邪淫者,雀鸽鸳鸯报”。意

思就是如果你淫乱好色,那么来世的报应就是畜生道的孔雀,鸽子,鸳鸯。因为这3种动物是最淫乱的,这就叫恶与恶相感应,因为你生前爱好,所以死后来世的报应也是这样的。

命运把你推向了什么样的人生总有他的道理,这是影视演员陈坤说过的一句话,他也是佛教的信徒。如果我们相信佛菩萨的教诲相信老圣人的教诲,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活在当下。不要再胡思乱想了,既然命运已定,那么我们每个人就踏踏实实的把自己现在该做的事做好就足够了,不要考虑未来,不要给自己定什么所谓的计划,早已注定的命运岂能是你计划计划就能改变的?改变不了因,就逃避不了果,挣多少钱,吃多少饭,睡多少觉,活多少岁,这些问题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下来了,就像刘德华“悟”中所唱到的一样:“算天算地算尽了从前,算不出生死会在哪一天”。随缘自在的接受现在每一天的生活,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了!同时,为了来世有个好的果报,我们今生要多多行善积德,为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佛经上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就是行善事多的家庭不仅自己有福报,而且自己死后还有余下的福报给子孙后代享用,同样做恶过多的家庭不仅自己有恶报,而且子孙后代也跟着一起遭殃,你可以说学文化学知识没有用,人家李嘉诚小学学历,现在照样是香港首富,多么愚蠢啊,请问你知道人家祖上积了多少德吗?你知道人家前世修了多少善吗?今生人家能享受这样的福报,你就不能!就是这么简单啊,法而如是。

因果、轮回、行善、积德集 《书》

因果、轮回、行善、积德集《书》 因果、轮回、行善、积德集《书》 《不信因果、轮回的来看看,让你心服口服》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是佛教的主要理论基础。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佛教是文化,非迷信,我妈妈就信佛,学佛的人慈悲为怀,善良。”恩格斯说:“佛教现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我们倡导大家学佛,不是要大家对佛教的迷信,是要大家都懂的佛所说的道理。 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前世,今世,来世以及累生累却数不完的前世和来世。每个生命都在反复无穷的万劫之中轮回不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佛佗告诉我们众生,因果报应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我们造作的业因即使经过千劫、百劫,也不会丢失损坏,无论是善因还是恶因,都会是后世的种子,一定会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世间诸多众生都心存善念,但不信因果轮回,净寿弟子在摘编《学佛明灯集》下集的同时从有关网站上收录了部分因果轮回的内容专程来寺院找老僧商讨,发心想编印因果轮回集,

老僧看后,心生欢喜,赞同印刷此集。 净寿居士立志普渡众生,多年来不辞辛劳,搜集资料已编印了数册佛学书籍,这本小集仍然是以弘扬佛法,引导众生认识佛教为目的,但愿此书能使众生深信因果,断恶行善,潜心修行,老实念佛,脱离轮回。 人类的祖先是从光音天来的 圣开法师 我们这个地球上,为什麽有人? 人类的祖先,最早最当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佛教「增一阿含经」及许多经典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说地球上最初的人,是从「光音天」来的。 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的始祖,绝对不是有什麽神用泥土捏成的,那是神话;也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那是谬论。 光音天在哪里?天,从下至上,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色界四禅天: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四禅有九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无色界,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

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陈帅佛认为: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一)现报: 陈帅佛认为: 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今世报有福报也有祸报。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首先讲福报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积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报和晚年得福报。早年得福报,一个是前世行善积德,或前世罪孽不多,这辈子行善积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报。? 祸报也有早年报、中年报、晚年报三个阶段。如有的人本来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积德,继续干坏事,如偷盗、抢劫、坑害别人,诈骗钱、嫉贤妒能忘恩负义……,结果在

青年时期就受法律的惩罚或者生大病受伤致残……等祸报。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银行存的款一样,还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坏事与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还不停止作恶,所以中年就得恶报。? 有的人青年,中年都很好,结果到了晚年,不是家中其他人遭灾就是光留着自己孤老病重,无吃无穿,无人照管;或者老来伤残,或者老来坐牢判刑等祸报,其道理和中年得祸报一样。? (二)生报: 陈帅佛认为:就是前生作孽今生报,今生作孽下世报。这种因果报应,同样分福报和祸报。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积了德,尤如在银行存的款还未用完,故转到今生来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虽然享福仍行善积德,象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为福报。? 有的人上世作的恶太多,或者老来作恶,当世清算不完,这一世就苦。如某人对前世的恶,后世的苦认识不到,继续作恶,那他下一世还要继续受苦难。? (三)速报: 陈帅佛认为:就是报应来得快,如昨天做坏事今日遭恶报,上午做坏事,下午遭恶报,或者九点作坏事,十点就遭恶报。

关于生命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关于生命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学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下面是给大家分享一些因果的科学证明,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

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 和地理的有关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要从自然界整体性的存在和变化过程中看待每一个知识内容,从而理解科学原理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让他们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呢问题情景的形成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问题得出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探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已去探索。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 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张 翎 窦静雅(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摘 要〕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 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区域增长〔中图分类号〕F061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4—02 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空间现象,指的是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区域的集中,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 合。[1] 产业集聚已成为现阶段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 中表现,现实世界中大量“块状经济”的存在,正是说明了经济活动非均衡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的普遍性。不同的学者已分别从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国际贸易等多个学科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则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以及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为产业集聚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1 空间经济学背景介绍 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克鲁格曼(K rugman P 1)、奥塔维诺 (Ottaviano )、维纳布尔斯(Venables A 1)等等。空间经济 学最大的特征就是重新将长期被忽视的空间因素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中,研究这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集聚机制,主要应用于产业、区域以及国际贸易等领域。通过引入空间因素,以往所熟知的一些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解释。 虽然空间经济学真正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却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它产生的理论基础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Dixit and S tiglitz )的垄断竞争模型、艾瑟尔(E thier )的内部和外部规模收益模型以及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随着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最初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是张伯伦,而后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巧妙地将垄断竞争思想和一般均衡的建模技术结合在了一起,解决了建模的技术性障碍;艾瑟尔则提出了由分工的扩大而带来的外部规模收益,奠定了规模收益递增的理论基础。[2] 特别 是克鲁格曼对空间经济学的兴起所做的突出贡献,早在 70年代末,克鲁格曼就将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 品差别等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从而创新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原理,在他(1991a )[3]的文章中完成的核心—边缘模型在空间经济学发展史上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正如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1999)中写道“空间经济学是以‘迪克西特—斯蒂格里 茨模型、冰山技术、演进、计算机’为标志的。” [4]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纯理论的分析 国外学者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早已有了大量文献,本文以Martin 和Ottaviano (2001)模型[5]为例来说明经济增长和集聚的相互作用。该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区域北部和南部,在初始阶段两地区完全对称。南部的变量加3来表示。两个地区的劳动总量是固定的为L ,且地区间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可以用来生产同质品或不同质的产品来组成最终的复合品。复合品本身可以作为创新部门的中间投入品用以生产新的复合品。经济中的创新和生产分别由不同部门完成,而且假设在开始时两个地区的专利存量是相等的。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偏好是CES 生产函数形式,且函数具有不变替代弹性的性质。 211 集聚度可以是增长率的函数,当创新活动集中于 北部地区时① γ=αL (E +E 3 )[(1+δ)ε-δ ]+gNF (1-δ)[αL (E +E 3)+gNF] 如果αL (E +E 3 ) 2gNF > δ1-δ (1)公式中的γ=n/N 是北部地区生产的差异品的比例,γ≤1成立。这里的γ是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因为它 可以度量北部地区生产不同类产品的企业集聚程度。N 表示产品的种类数,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就可以认为是经 — 97—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时间:2006-3-7 8:20:14 [文] 释慧开法师 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笔者先声明个人的基本立场与态度。笔者对于「生命不死」与「生死轮转」,均抱持着正面肯定的态度与观点,此非关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基于生命哲理的思惟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事实上笔者自幼即对文史哲学与数理科学均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志愿进入台大数学系就读,大学毕业后由于台大学长推荐的因缘,在私立普门高中创校之初,即应聘到校参与建校的工作,并教授数学长达十年之久,所以笔者的基本思惟模式深受数理逻辑训练的影响。在考进大学之前,笔者从未正式接触过佛教,学佛是从参加台大晨曦学社才开始,至今已逾三十一年,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灵异的遭遇与经验,但是在理解上,一直认为吾人是生存在一个多重(多次元)的宇宙与开放互摄的时空结构之中。因此,笔者对「前世今生」与「三世因果」的理解,是同时从数理逻辑与宗教哲学的层面来观待与思惟,绝非单纯地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而抱持这些观念。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从生命意义探索的立场,来重新检视佛教生死轮回以及三世生命观的深层意蕴,并且尝试从面对生死课题的观点,提出一些具有现代性与教育性的诠释。 壹、前言─ 生死的玄机 当吾人面对无常多变的人生,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在经历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富﹑贵﹑贱;穷﹑通﹑祸﹑福;恩﹑怨﹑情﹑仇﹑…」等种种际遇之时,总想厘清一条理路与脉络来解释其前因后果与究竟意义。于是乎,有神论﹑无神论﹑不可知论﹑宿命论﹑自由意志论﹑不定论﹑断灭论﹑缘起论﹑复活永生论﹑天堂地狱说﹑三世因果论﹑六道轮回说…等,种种不同的观点应运而生,互竞长短,不一而足。在诸多的观点与论说之中,究竟何者才是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实相?自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仁智互见。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生死的玄机,就有下列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吾人的生命是一世?还是三世?生死的历程是有限?还是无尽?生命是造物主之所创?抑或自然发生的?死后是否仍有灵性的 生命存在?或是就此一了百了?这是千古以来的疑难与谜题。针对生死的大哉问,古今中外,从来就不曾有过定论,未来也不大可能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答。关于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就世间现有的理论来分析,大致不出下列三种主要的观点:断灭见、恒常观与轮回说。断灭见认为人死之后,生命即随之灰飞湮灭,不复存在,此乃唯物论所持的观点,为东、西方所有宗教所驳斥。恒常观认为吾人在生时,有一永恒不变之内在自我主体,死后则成为一永恒不变之灵性实体,亦即灵魂,此为东、西方多数宗教之立场。 轮回说则以「生死轮转」与「六道轮回」来解说有情生命的迁流与生死的奥秘,一般皆以为此一说法是本属于印度教与佛教生死观点的教义内容。其实有关生命轮回的说法,并非印度教与佛教所专有,而是通于古今中外的,举例而言,西方哲学思想中早有轮回的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氏定理因其而命名)是轮回说的提倡与拥护者,大哲柏拉图(Plato)亦承袭其说,然不幸为后世所湮没。早期的基督宗教也未排斥轮回转世的说法,在《旧约》与《新约》圣经之中皆有轮回的文献记载,早期教会的神父也接受轮回的概念,不少圣徒更相信他们有前世与来生。然而《新约》圣经之中有关轮回的文献,却被罗马帝国第一位提倡信奉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所删除,后来又被罗马天主教会于553年召开的第二届基督教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判为异端邪说而禁绝,因此在后来西方文化思想中,轮回之说几乎成为绝响。1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作者:伍思源 一、态度消极、悲观、颓废,认为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了人世间的一切正面价值,使人不思进取。其实,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放入糖,它就是甜的,你放入盐,它就是咸的,这取决于你的心态:看你如何懂得发现人生的乐趣、善于忘记或坦然面对痛苦。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不开心的事情,求悲求苦求死,那么,他一辈子就真的是一个悲剧。 佛教的可恶之处就是一开始就教人认定了人生是一个悲剧(反正人都是要病、要死的,这是常识,很容易切入人的心理),然后以此为基调引人“觉悟”,其实所谓“觉悟”就是看破生死,什么事情也不干,逆来顺受(人生短暂,反正都是要死的啦,干什么最后都是死,还干来做甚?挣来做甚?吃多少穿多少都是注定的,还要进取何用?),去信佛、去念经、去成佛。成佛后就可以得“永生”、不用干活就有吃有喝还有人供养崇拜:这可是一笔人生的大买卖,须知道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还要病死在路上,而念经成佛就可以(脱离佛教设定的轮回框架)得永生,十分划算啊。 入国破国:一个群体里面的人大都信佛,不思进取,终日礼佛念经静修、混吃等死,那么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特别强调这点:没有战意、逆来顺受、坐等对方报应。尚武成风的华夏龙变成了弱质彬彬的素食兔子)、百姓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是无从谈起的,所以佛教流行的国家,都是落后愚昧、多灾多难的,后来都会很快被消灭(注:日本明治维新后已经灭佛,推崇本土的神道教;韩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中华民族,自佛教引入流行以来(晋末,古称胡教,五胡囧乱华之后始流行),就被外族灭了两次国: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更多关于佛教的祸国说明请参阅《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文。 入家破家:抛弃妻子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故事多了去了,我就不再赘述矣(身边就有出家的朋友,父母不瞻养,老婆也被劝说出家) 入身破身(身体):比如朝拜,一步一磕头,头破血流,越是受伤越是认为虔诚;自焚的,燃顶、燃指、燃臂甚至是燃身供佛的(《梵囧网菩萨戒经》、《法华经》等号称大乘佛法的经书都有明确的记载);绝食(诵经)的;素食的(不吃肉何来力气干活?不过话说回来,和尚只需念经,也不需要干什么体力活);打坐的(腿部长期静止弯曲、不运动,导致静脉曲张、各种隐疾,容易坐坏腿),凡此种种,多不胜数。越是自虐,越是认为虔诚:肉体只是累赘、痛苦的根源,精神才是永恒的(印度发源的教派大都如此)——须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入身破身(精神):有次和一佛教徒辩论,说新闻上看到的先天性疾病患儿都是前世的报应云云,然后我又问,那么汶川地震又是什么报应啊(地震当日还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显世降生之日)?对方不语,次日尼泊尔八级大地震,不知道这个号称最正宗最传统佛国的子民作了什么恶要遭受如此报应?(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借口:尼泊尔的人已经改信印度教居多了,并且杀牛太多,同时蓝毗尼没有倒掉:一座距离加德满都差不多四百公里的一层建筑。注:这边一天宰猪还超过100万头呢,佛教诞生地的子民居然改信其它教...)只能说,世事无常,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合,而佛教徒就真的是人性扭曲、淡薄,甚至泯灭了。

人这辈子,就是一场因果轮回

人这辈子,就是一场因果轮回 古人云: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场因果循环,你现在种下什么因,就会在未来收获什么果。 种下善良,收获福报; 种下宽容,收获好运; 种下努力,收获成功。 归根结底,你会经历什么事,过上什么生活,都是自己主宰的。 一、种下善良,收获福报 泰国短片《把善意传递下去》,讲了个很暖心的故事。 有位小男孩为了救病重的母亲,去药店偷药,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店家把他拉到众目睽睽之下,劈头痛骂,并扬言要送他去警察局。 旁边一位大叔看不下去,过来劝阻。 “你为什么要偷东西?” “给我妈看病。” 人这辈子,就是一场因果轮回 了解前因后果之后,大叔不仅出钱帮男孩买了药,还送了他一份包菜汤。 30年后,大叔突然病倒,被送进急诊室。 昂贵的医疗费,让整个家庭顿时陷入绝境。 而就在大叔的女儿一筹莫展时,她意外发现,所有的医药费已经有人付过了。账单上赫然写着:

30年前费用已付,3包止痛药,1包菜汤。 人这辈子,就是一场因果轮回 原来,大叔的主治医师恰好是当年那位受帮助的小男孩。 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奇妙,当年大叔用善意化解了小男孩的困境。 而如今,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得到了善良最大的回报。 人常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善良,是有回音的。 你所付出的每一份善意都会经由命运的发酵、时间的流转,以另一种方式回馈给你。 还记得那个很有名的寓言故事么? 一位盲人总是在晚上提着灯夜行,旁人看了很好奇:“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要点灯呢?” 盲人说:“这盏灯是为别人点的,也是为我自己点的。照亮了别人,别人安全了,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到我了。” 人人都期待好运降临,但没有什么福报是无缘无故的。 唯有先交付善意,才会收到命运的返利。 人这辈子,就是一场因果轮回 二、种下宽容,收获好运 前不久,看网友@橱窗讲了个自己的小故事。 几年前,她去公积金中心申请贷款。因为对接了一上午的客户,排到她时,办业务的姐姐略显疲惫。看了一眼她准备的材料,更烦躁了:“刚刚不是说了么,这个材料还要复印件。”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产业区位理论 1,简述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见资料) 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三指向是如何确定工业企业的最优区位的。(见资料)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所谓的,佛教讲究轮回之说,就是认为人死后,会进入来生,即轮回。在佛家认为,有的人能天赋异禀学 东西极快,看见似曾相识的画面,就是轮回因果的印证。难道这真的是天赋异禀?虽说这只是一种说法, 但事实上在世界有很多证据可以支持轮回之说。不信的话,且看下文佛教因果报应故事,有图有真相。(第9点:同性恋与变性倾向) 1、海伦·瓦默巴赫博士的人口数据研究 在1960年代晚期,心理学家海伦·瓦默巴赫博士开始了一系列的前世回忆与人口数据吻合度的研究。当海伦博士治疗的几个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向她提及了自己的前世回忆时,她好奇地想这些病人所述的是否是简单的主观臆想呢?于是乎她决定用构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研究来考量这些病人前世的特定细节,以此来看看他们前世的回忆和人口数据是否一致。 她的理由如下:如果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回忆和人类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已知的信息相符的话,那么即可证明这些研究对象的前世“幻想”和人口数据可以一一对应,这对人类可以轮回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10年里,海伦博士探访了1,000名研究对象,她询问了每个人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阶层以及其他一些世俗的细节问题,而这些受访者的前世各种各样,有公元前500年,公元1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等等。海伦博士采集到的数据和人口学家对古代的已知信息非常吻合。 此外,海伦博士研究对象描述的一些其他细节,如建筑风格,服装风格,甚至是所使用的货币都和考古学家所知的历史讯息相一致。甚至更加细致的世俗信息,如鞋子的种类,食用的餐具,一般的主食以及料理的方式——细致到一个主观臆想完全不能精确到的程度——都和已知的历史记录相符合。这使得海伦博士做出了结论:这些要不然就是精心设计众人联合编制的恶作剧,要不然就是人们真的有前世轮回的证据。 2、同位胎记 这是另一个潜在并可靠的轮回证据,也同样来自于史蒂文森博士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史蒂文森博士惊异地注意到一个偶然现象:有些他研究的孩子的身体上有着胎记,而这些胎记和这些孩子所回忆的自

因果轮回说

悟一 来到世间转眼已经四十年,到了“不惑”之年。前四十年好象没有什么困惑,象个懵懂的少年无忧无虑地戏耍于天地之间,但是到了不惑之年反而有了很多困惑。下班后躺在狭窄的木板床上回望过往的工作和生活,有些感动,有些难忘,有些欣慰,有些怅惘。我问自己:生活是什么?工作是什么?亲情是什么?生命是什么?人是什么?过去是什么?未来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我为之困惑,佛对我说:“孩子,到哲学的丛林中寻觅智慧树吧,它的上面挂满了你要的答案”。感谢佛,我顺着佛的指引,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这棵智慧树,它让我懂得了: ①生命的形式是肉体,生命的内容是思想; ②人的生命只是一段喜怒哀乐的情感过程,象一只烟花的美丽绽放; ③物的生命永远也不会结束,它会幻化成其他的生命形式,依托于不同的载体; ④一次痛苦的结束必获下一次美丽的新生,一次美丽的新生预示又一次无奈的结束,生命是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永无休止的轮回; ⑤生活就是真善美的奉献,生活就是假丑恶的表演,生活就是尽情享受,生活就是默默忍耐;

⑥工作不是挑战自然,而是顺从自然,工作是利 用大自然的规律。工作是人和佛之间展开的游戏,人 们一直妄图运用自认为高明的智慧破解佛设置的数 不清的谜语(大自然的奥秘); ⑦苦恼的人是别人的奴隶(金钱的奴隶,名誉的 奴隶,权力的奴隶,美色的奴隶,情感的奴隶……); ⑧幸福的人是自己的主人。幸福的答案是给予, 是创造,是感恩,是回报,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⑨爱情不只是一时的承诺和拥有,爱情是默默地 给予,相互的挂念和永远的守侯; ⑩“不惑”就是不刻意地追求什么,也不刻意地 拒绝什么,注定要来的让它来,注定要走的让它走。 悟二 因果轮回说 关于佛的因果轮回的说法,许多人不理解,也不接受;有的人好像理解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迷糊了。这就对悟道有很大的障碍。修炼佛法的过程就是:修行——觉悟——生智慧——才能认清宇宙的规律和人类的痛苦根源。佛提倡在日常生活中悟道。有一次我对某个同修说:“叩大头可以消除自身的许多罪孽,罪孽消了病就没有了。”他马上很不高兴地辩解说:

(完整word版)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复旦大学博士生看到宿世轮回惊破胆--我的前世因缘

复旦大学博士生看到宿世轮回惊破胆--我的前世因 缘(转贴) (原创贴题为《我的前生:五个因果故事》,较零散,整理之。作者系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未署名) 1997年前后,我母亲请了观世音菩萨瓷像到家里供养。从此,我开始跟母亲一起念佛、念《大悲咒》。1998年初,我母亲又请回了《阿弥陀经》和念佛机。一读佛经,我立即对佛法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和信心,特别是跟听念佛的时候,觉得一声声佛号如此动听,就不断跟听,因此对念佛也产生了欢喜心。 有一天黄昏,再次听到念佛声时,我慢慢感到佛号中间显现出了一个“舍”字,就开始痛哭不已。想想自己生活中的遭遇,佛陀所说的种种苦,再看看《阿弥陀经》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如此殊胜美好,我就恨不得即刻舍弃这个五浊恶世,马上就往生西方净土。于是就自己做佛七,期望在7天内念佛一心不乱,渴盼往生西方净土。 我边哭边念佛。第一天晚上,我梦见我的研究生导师L教授--一位60多岁,非常慈祥,对我钟爱有加的老太太。我对L教授说我想去极乐世界。 L教授

很慈祥地说:“那我要先问问我妈妈。”(L教授的慈祥老母亲91岁,是解放前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我们都尊称她为“婆婆”)然后, L教授就拨动一个旧式的带有号码盘的电话,拨号--1,2,3,4,5,6,7 。无人接听。然后我就梦醒。 此后,无论学业和事业多么繁忙,我始终将佛号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一有时间就念佛,不知不觉地增长了智慧和福报。 梦遇弥陀问前生 母亲从法师处抄录了《楞严咒》字句,带回家来,但不知道怎么念。 当天晚上,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家乡市中心的南北大路边,看见一位年轻僧人的背影,就喊道“师父”,但僧人并不理我,继续往南走。我就往他身后看,发现在他身后10米左右的地方,站着4个人。前排的是两位身披袈裟的高个僧人,东边的老僧高大威严,留有白胡子。我就盯着老僧明知故问地问:“请问,谁是得道的高僧啊?”奇怪的是,老僧也扭过头去,不理我。

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佛教中的轮回观念 刘颖 摘要:“轮回”是佛教中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的一个观念。它与佛教的关于事物本质观念、事物变化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修行观念、解脱观念等密切相关。佛教轮回观念的形成于印度,和早于佛教产生的婆罗门教等宗教中的轮回观念有重要关联。这一观念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观念。以下仅就这一观念在印度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的影响及对现代人们行为思想的影响方面作一粗略考察。 关键词:佛教轮回;产生及发展;影响 一佛教轮回观念的思想渊源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轮回就特指佛教轮回,这或许和中国古代时大部分朝代的崇佛政策有关。但其实在印度宗教中,有轮回观念的不仅佛教一家,且并非佛教首先提出。早在印度早期的宗教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中就有轮回观念的提出。所以要追溯佛教轮回观念的产生,就要回顾先前印度宗教中的轮回观念。 早期轮回观念的出现与一部分哲人思考自己死后的去处有关,早期吠陀文献——《梨俱吠陀》中,就论及了人死后的去处,提到了“阎摩”。认为阎摩是人们死后的所去之所。还提到了最高之天,认为做好事的回报就是死后升入最高之天。 吠陀时期的此类思想表明,当时印度一部分人就认为,人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不随肉体的腐败而消失,人死后精神会升天并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但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早期佛教所讲的“精神”并不是人生前对文化等的贡献,而是可以等同于魂魄。此时人们并未区别阎摩和神,没有对死后去阎摩表现出恐惧,即阎摩在早期印度人眼里不是我们所述的地狱,并认为阎摩是人死后的必经之所。这和后世印度人对轮回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后世印度宗教(如佛教)则强调死后轮回的次数与所受苦难和人生前的行为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奥义书时期印度的宗教思想有重要发展,轮回观念也渐成体系。这一时期的轮回观念与解脱观念密切相关,与伦理观也联系的更为紧密。再奥义书中已有对轮回观念好坏的区分,有了明确的业报轮回观念。提出了轮回的主体。 但在此时,所谓行善就是严格遵守婆罗门教的种种教义,尽各种姓应尽的义务。行恶就是与之相反。 早期印度宗教中关于轮回的阐释不尽完善,比如:吠陀中只有简单的轮回观念,并无轮回好坏和生前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奥义书中业报轮回的标准也只是依照婆罗门教教义,没

万物皆因果——电影《大只佬》剖析

万物皆因果——电影《大只佬》剖析 最初接触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看的内地版,名为《大块头有大智慧》,当时就觉得是一部有明星(刘德华、张柏芝)的、有卖点(肌肉装)的武打恐怖片。要问有什么主题,我只能回答: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最不解的是,为何此种“烂片”还能屡获大奖。三年之后,终于明白了一些原因:第一点原因是当中的一些绝对不可缺少的情节引进大陆时被剪辑了,不过,这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三年里,经历了一些事情,使自己成熟了, 可以领悟到某些东西了。重新观赏这部影片,最初是由于其中的插曲——黄耀明演唱的《身外情》很契合过去的那个寒冬的萧瑟心情。当李凤仪(张柏芝饰)领悟到自己终将要死的因果,与大只佬了因(刘德华饰)在广场的十字路口即将分别时,她突然说:“大只佬,可不可以借一分钟给我?”于是,音乐响起,她上前抓住他的手,安静地走向前。这一刻,人类的言语已经成为多余, 所以她用手指放在唇边,让世界安静,让心情平静。了因开始紧紧握住李凤仪的手,只可惜,穿过灯红酒绿,进入夜深人静,一分钟亦如一生,竟也如此短暂,一切终将曲终人散。突然间的驻足,她松开手,洒脱而去,身影消失在夜幕茫茫中,从李凤仪窃喜到坦然的脸,以及急促到缓和的步伐,我能感受到——人在意识到自己始终生活在无奈之中后的如释重负。正如大只佬了因所看到的因果,李凤仪背负的恶业太深,虽然已经非常努力,但仍不免一死。李凤仪背负的恶业是指什么呢?大只佬了因能够看到人身后的因果,一个偶尔的机会,他看到,李凤仪身后是个屠杀中的日本兵。本来,大彻大悟的了因和尚不应该动凡心,可是,被她挑战命运的诚意所感动,他决定帮助她。每当身为警察的李凤仪危难之时, 大只佬都会及时出现战胜强敌,助她化险为夷。然而一次又一次,任凭他再神通广大,都无法消除她身后的阴影。我曾以为,这李凤仪与日本兵,不过是个前世今生的关系,前世杀了人,今生要用命来还。然而这样的理解是庸俗的,正如了因告诉她的:“不是前世今生,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也并非日本兵,只是因为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这就是因果法则。”由此句话开始,我开始逐渐感受到,这部影片并非如某些人所说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但,李凤仪的疑惑,也曾经是我的疑惑——“这样公道吗?”了因告诉他,这是公道的。可一如他再做不回和尚,虽然人参悟到这些“公道”的万物法则并非难事,但没有人愿意接受,特别是当不利的报应发生在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既然日本兵与李凤仪不是前世今生,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没有血缘关系,性别也不同, 甚至中国人本来就是受害方的意义上说,无论如何,日本兵的“业”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报”在李凤仪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弱女子身上。存在因果业报,说明日本兵与李凤仪二者之间一定会存在某种相同之处。很久,我才发现,他们唯一的共性,就是同为人类。而这也就是一般人看似毫无理性的因果法则之所以公道的答案。李凤仪所认为的“不公道”是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上说的,而大只佬所谓的,则是将人类作为整体的“公道”:日本兵作为人类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佛教两大定律

佛教两大定律 周叔迦 第一章 因果循环律 佛教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因果循环律。但是其他的哲学及宗教也谈因果,只是他们所谈的,但说因果而不循环。所 以他们所说的因果,只是片段的,而不能圆满究竟。我们日见的一切事物,可以说具足三种定律。 第一:没有无因而生果的。 第二:没有有果而无因的。 第三:没有果不成因而再生果的。 譬如一颗树开花,花结成果,果一定可以再长成树,树又开花,如此循环无穷。又如科学上热能生动,动能生电, 电又可以生热,热还生动,如此也是转变相生,无穷止的。所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生果,果还成因,因又 生果,如此循环。 佛教所说的因果是什么东西的因果呢 ? 儒教谈因果是为善受福,为恶受祸。所以《易经》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教谈因果是祸福相倚,所以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佛教所谈的固然也是善恶的因果, 但是这不是佛教根本的意义。佛教主要的因果循环律,是对于心理说的。佛教总分显、密二派:显教从理人手,密 教从事人手。从理人手的主张 “心理万能 ”心“遍一切 ”,可以说是唯心的。从事人手的,主张 “离事无心 ”“事即是心 ”, 可以说是唯物的。所以显教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但是心理的个体,当然是无从测知的。事业即是心理的表现。 所以佛教所谈的,最注意在事业的因果。在平常人以为事业做了后,不过在历史上有一个痕迹而已,那事业的本体 是等于虚空而不可得的了。俗话说: “作完算完。 ”不仅身体的作为是作了算了,那口中所说的也说完便算没有了。 心里所想的更不成问题,只是等于风或影而已。佛教不然,他说身所作的、口所说的、心所想的,都是心理的表现, 虽然表现的状况不一样,同是一种事业,事业即是能力的别名。心理既然是因果循环,这事业的功能当然是不灭的 了。不过事业的成就必须种种条件完备。譬如走路,必须有立场、有腿,有路、有知识、有运动方能走,缺任何一 件便一步也不能走。所以佛教对于一切身、口、意三种事业总名叫作 “集谛 ”。谛是诚实不虚的意思。集谛在因果论 上是处于因的地位。因为事业的成就由于心理的支配,事业的表现有时相同,而所以成就这事业的心理可以完全相 反。所以集谛是含有两大部分:一是心理,二是事业。 由于心理及事业的因,便发生宇宙人生的果。但是人生宇宙,仍然是心理和事业而已。所以与集 谛的心理事业不同 的,那是可然的心理、可然的事业,这是必然的心理、必然的事业。一种思想,或一件事业,可以作, 或是本来不必作而竟然作了,这便是可然的心理和事业。这是因。在某一种环境之下,不得不如此想, 便是必然的心理和事业。这便是果。因为由于可然而后发生必然,在必然中又起了可然的心理和事业。 成因,因又生果。这必然的心理和事业,佛教中叫作 “苦谛 ”,因为是不自在的。这苦谛的 成分, 思想、行为、情识五种总集成的。每一种之中,当然各含有多种的差别。 佛教对于世间的解释,只是由集谛的因生苦谛的果而已。要求超世间的受用,当然先要灭除因。因灭自然果灭。佛 教是教人对可然的心理及事业有一定的修养及训练。 这种修养叫作 “定”、“慧 ”。这修养的方法就是定和慧的种类, 在 佛教中却是有很多很多的种类。也可以说一切佛教所谈的,无往而不是对于这两个字的发挥。这定慧二种修养是不 可偏废的,或是畸重畸轻的。这总名叫作 “道谛 ”。 由于道谛的因,得到灭谛的果。如何是灭谛 ? 这是由于佛教宗派的不同,而所希望、所解释的不同。简单地说,一切 苦灭叫作 “灭谛”。或者是说,一切功德圆满了,一切过恶免除了,是 “灭谛 ”。 可以不作, 如此作,这 这必然果又 是由于物质、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