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在护理工做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在护理工做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在护理工做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的定义: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已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人体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可以分为病理形成前期和病理形成期两个阶段。病理形成前期:疾病刺激物作用与机体,机体产生防御反应,互相抗争。病理形成期:措施得当,疾病得以控制;不及时采取措施,疾病恶化,最终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可以从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介入,根据个阶段的特点与内容,划分为三级预防策略:

1、一级预防:处于病理前期,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2、二级预防:已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阶段“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对症治疗”。

预防医学在护理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从心理的角度去帮助病人;从营养调整方面去影响病人及家属;还能从体重控制的角度去提醒健康保持的必要性;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去帮助病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更有力的说明护理工作中预防的重要性。

一: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1.调整心态:

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心情郁闷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2.控制饮食:

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

超过6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

3.戒烟:

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喝酒尤其喝烈性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4.劳逸结合:

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不适宜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

5.坚持运动和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维持正常体重,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

6.坚持定期体检:

普通人尤其老年人,每年应坚持体检1次,注意查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平时还应了解自己的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将间隔时间缩短。翻身时应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可使用气垫压、水压等,从而降低骨突出处所受的压力。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还应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3)床铺要经常整理,及时更换被服。

避免潮湿、摩擦、尿便等刺激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严禁使用破损的便盆。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

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定期用50%乙醇或红花酒精按摩。

(1)全背按摩: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暴露并观察背及臀部,先用热水擦洗。用50%乙醇做全背按摩。从病人骶尾部开始,双手沿脊柱两侧向上至肩部后环形向下按摩,回到尾骨处。如此反复数次。

(2)局部按摩用50%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病人皮肤呈环形按摩,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5min。

4.改善营养状况:病情许可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同

时适当补充矿物质,如口服硫酸锌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还可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1)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多年来,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采取措施。

①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②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

③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加强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种,其监测内容包括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

(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传染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日益体现了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策略的重要性。继1980年全球宣布消灭天花后,1988年WHO启动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经过14年的努力,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下降了99.8%,病例数从1988年估计的350000例减至2001年的483例;有脊髓灰质炎发病的国家由125个降至10个。中国在2000年也正式被WHO列人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国家。

此外,针对艾滋病、疟疾和麻风的全球性策略也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展开。全球化预防传染病策略的效果正日益凸现。

2.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1)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①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甲类传染病病人和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人必须实施隔离治疗,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协助。

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隔离通常应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病人已痊愈为止。

丙类传染病中的瘤型麻风病人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才可恢复工作、学习。

②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后。

③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④动物传染源: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对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

(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肠道传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艾滋病可通过注射器和性活动传播,因此应大力推荐使用避孕套,杜绝吸毒和共用注射器;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结语: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有利的证明了预防医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它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对慢性疾病,传染病,营养性疾病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明白预防的重要性。更要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检测和疾病预防,尤其是群体性疾病的预防。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预防医学在护理_工做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的定义: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已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人体疾病的自然发展史,可以分为病理形成前期和病理形成期两个阶段。病理形成前期:疾病刺激物作用与机体,机体产生防御反应,互相抗争。病理形成期:措施得当,疾病得以控制;不及时采取措施,疾病恶化,最终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可以从疾病发展的任何阶段介入,根据个阶段的特点与容,划分为三级预防策略: 1、一级预防:处于病理前期,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2、二级预防:已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阶段“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对症治疗”。 预防医学在护理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从心理的角度去帮助病人;从营养调整方面去影响病人及家属;还能从体重控制的角度去提醒健康保持的必要性;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去帮助病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更有力的说明护理工作中预防的重要性。 一: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1.调整心态: 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心情郁闷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2.控制饮食: 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

超过6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 3.戒烟: 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喝酒尤其喝烈性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4.劳逸结合: 如从事高度紧的工作,要掌握好对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不适宜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紧恐怖的电影、电视。 5.坚持运动和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维持正常体重,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 6.坚持定期体检: 普通人尤其老年人,每年应坚持体检1次,注意查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平时还应了解自己的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围。 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与诱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七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还应养成在床边交接病人皮肤情况的习惯。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将间隔时间缩短。翻身时应抬起病人,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可使用气垫压、水压等,从而降低骨突出处所受的压力。不宜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如橡胶气圈和棉圈。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还应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大小便失禁、出汗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11012601 2.课程中文名称:预防医学 4.课程总学时数: 54 5.课程学分数: 2.5 6.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医学专业考试课,是在掌握一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 预防医学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更全面、宏观地观察及分析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医德,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掌握预防医学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到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并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选取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适当选择

预防医学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 2.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 3.熟悉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预防医学的概念 2.医学模式 【本章主要教学要点】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三、医学模式 四、公共卫生措施 五、护理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本章阅读书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章实验、实习或思考题】 1.预防医学的概念。 第一篇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第一章预防保健策略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2.了解我国卫生事业工作方针。 3.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内容。 4.掌握三级预防策略。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1.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初级卫生保健。 2.三级预防策略。 【本章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章预防保健策略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要点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选择题要想做好还要看上课的课件,大题基本上在上课放水的内容里面,简答题只要答大点。) 一、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三级预防(第3页)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主要在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目的是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人群健康,防止健康人群发病;二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 2.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第11页) 多样性;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 3.健康效应普:一般情况下,无健康损伤者居多,有代偿功能改变者次之,发病者 仅少数,死亡者则很少,这样形成金字塔的分布模式,构成人群的健康效应普。P10 4.环境污染所致人群健康的效应(剂量效应/反应)(第11页) 暴露剂量的大小与其所产生的健康效应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称剂量-效应关系。 随着暴露剂量的曾加或减少,人群中出现某种特定的健康效应的频率随之发生变化,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特定健康效应的频率之间的现行关系,称之为剂量-反应关系。 5.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危害(第12页)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过量负荷和亚临床变化;远期危害(致癌作用;对遗传的影响)。 6.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空气离子化 紫外线:A段(长波,波长320~400nm);B段(中波,波长275~320nm),有抗佝偻病作用,还会引起红斑作用;C段(短波,200~275nm);波长260nm 左右的C段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空气离子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正离子;一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很成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空气电离。 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如何对水体进行处理?(第47页) 1.混凝沉淀 2.过滤 3.氯化消毒 8.次氯酸消毒后,水质标准要求加氯接触30min后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5 mg/L。P49 9.水体富营养化(由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的,可致赤潮),水俣病(由甲基 汞所致的,产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10.职业病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 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第73页) 1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第75页) 职业性病损包括职业性外伤、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 12.职业病(定义、特点、诊断依据)(第76页)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精编WORD版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 本科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11012601 2.课程中文名称:预防医学 4.课程总学时数: 54 5.课程学分数: 2.5 6.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医学专业考试课,是在掌握一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 预防医学是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以健康为目标,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更全面、宏观地观察及分析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医德,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掌握预防医学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认识到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并学会运用三级预防策略处理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有关问题。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选取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适当选择预防医学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学时分配

护理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1、限制氨基酸:当某蛋白质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则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物,使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偿,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蛋白质能量缺乏病:蛋白质能量缺乏病指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与能量缺乏同时发生。 4、定脂:定脂即类脂,因其在体内相当稳定,不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故称为定脂。 5、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因H 和O比例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10、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呼吸、心跳、腺体分泌等所需要的能量。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由于摄入食物而导致的热能消耗增加的现象。 7、维生素:维生素是指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8、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食品中少量的化学合成剂或天然物质,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及加工工艺的需要。 9、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正常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以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10、肥胖: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1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等原因,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 12、药膳: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营养理论的指导下,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及烹饪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营养特效和食疗作用的膳食。 13、管饲:管饲是通过人工管道向胃或空肠输送营养物质的方法。 14、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是采用肠胃以外的途径补给营养的方法,一般采用静脉输注,包括周围或中心静脉输注,所以又叫肠胃外营养。 15、人类营养学:人类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这一生物学过程及其在人们饮食生活实践中得到完美实践的有关理论、措施和方法的科学。 16、社区营养:社区营养是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作为总结,从宏观上研究解决其合理营养与膳食的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的一个边缘学科。 17、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帮助我们认识医学领域客观规律的一种工具。 18、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所有的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19、样本:样本是根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0、变量:变量即观察单位的研究特征。变量的观察值成为变量值。 21、概率: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0≤P≤1。 22、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是指由一组同质的数值变量值所组成的资料。 23、计数资料:技术资料是按事物的属性特征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 24、等级资料: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 25、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就是用样本信息推论总体特征。他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D )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 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E )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B 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 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 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A ) 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6.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C )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 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 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E ) A.教育 B.行为改变 C.增权 D.环境改变 E.社会干预 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 E ) 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 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E.求神拜佛 8.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 A) A. 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疗其全部己有的疾病 B. 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 C. 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 D. 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E. 通过所有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 11.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 A) A. 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B. 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C. 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D. 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E. 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12.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服务模式上,强调( B) A. 积极发展医疗专科服务 B.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C. 积极发展综合三级医院服务 D. 积极发展优质门诊服务 E. 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13.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D ) A.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 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 基本治疗 D. 专科医疗 4、可接触硫化氢的作业A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 7、慢性汞中毒无下列哪项临床表现E A、神经衰弱综合征 B、口腔炎 C、震颤 D、易兴奋症 E、腹绞痛 (考)1.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预防65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进行回 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牢固固定,做好气道护理,合理约束,加强心理护理及必要的镇静能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关键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49-02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是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增加再插管的风险,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可造成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甚至呼气停止而危及生命[1]。我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65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对这65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26至88岁,其中外伤术后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感染32例,脑出血或脑梗死5例,酮症酸中毒4例,重症胰腺炎5例,心律失常或冠心病3例,肺纤维化5例,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时间为1到10天。 2 护理干预 2.1 加强心理护理 清醒患者因为环境的陌生,机械通气和有创插管等刺激,极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而自行拔管。首先对清醒患者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和封闭式管理的意义,消除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解释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目的和意义,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2]。 2.2 解除沟通障碍 由于气管插管患者插管的缘故不能说话,首先告知患者无法说话只是暂时的,教会患者用手势表达简单的生理需要,或者通过写字来表达。无书写能力的患者提供图文并茂的卡片。 2.3 有效的固定 气管插管的外固定的牢固性是防止意外拔管的重

护理专业自考预防医学(二)重点

预防医学(二)自考复习 2017.03 王欣国 题型 单选:20题,20分;多选题:5题,10分;填空题:10题,10分 名词解释:5题,15分;简答题:5题,25分;综合题:2题,20分 名词解释 1.原生环境(P46) 2.生态系统(P48) 3.二次污染物(P49) 4.一次污染物(P49)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P54) 6.温室效应(P58) 7.适宜摄入量(P72) 8.可耐受最高摄入量(P72)9.平均需要量(EAR)(P72)10.食品添加剂(P88)11.心理因素(P112)12.性格(P114)13.应激(P114)14.行为(P115)15.社会诊断(P128)16.地方病17.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P131)18.肥胖(P169)19.骨质疏松症(P179)20.病原携带者(P189)21.食物中毒(P181)22.成组匹配(频数匹配)23.个体配比(P314)24.归因危险度(P320)25.正确指数(P323)26.必要病因(P329) 简答题 1.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P49) 2.试述介水传染病主要包括的疾病和流行特点。(P62) 3.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P62) 4.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P65) 5.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有哪些?(P66) 6.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74)

7.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P79) 8.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方法有哪些?(P90) 9.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P92) 10.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P96) 11.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P100) 12.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P114) 1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P146) 14.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依据。(P147) 15.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P164) 16.简述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的基本原则。(P178) 17.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原因有哪些?(P181) 18.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P181) 1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P188) 20.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P188) 45.简述病原携带者按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3种类型(P189)21.病原携带者携带病原的种类有哪些?(P189) 22.吸毒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P222) 23.举例说明无序分类变量的类型。(P227) 24.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P230) 25.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P257) 26.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P271) 27.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P288)

预防医学重点归纳_完整版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与包括群体,既着眼于健康人群又着眼于亚健康人群。2从整体论出发,研究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重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客观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各种生物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与身心疾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4从群体的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保健。 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主要任务:针对疾病发生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传染病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 临床预防服务定义: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其服务提供者是临床医务人员,服务的地点是在临床场所,服务的内容强调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且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内容:1.健康咨询2.健康筛检3.免疫接种4.化学预防。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的计划,督促求医者执行干预计划等,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筛查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3.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4.化学预防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人的社会化:指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 2.物质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 1.社会经济环境:(1)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2)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3)教育;(4)就业和工作条件。 2.物质环境:包括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等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3.个人因素:(1)甲亢的婴幼儿发育状态;(2)个人的卫生习惯;(3)个人的能力和技能;(4)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人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

护理预防医学简答题1

1.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2.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功能三个: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简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一点:能量的利用效率很低,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4.简述地方病的特点。 答:(1.地方性(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段时间后也可患病,且发病率常高于当地居民水平,这与外来人对致病因子的敏感性和机体的适应性差有关。(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自动减轻和自愈。(5.病区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可用此做动物实验研究工作。 5.简述地方病的分类。 答:(1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环境中的某些元素和化合物通过水粮进入人体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导致的疾病。1.元素缺乏性疾病如:碘缺乏病2.元素中毒性(过剩性疾病)如:地方性砷中毒(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3某些尚未明确病因的疾病如克山病、大节骨病。 6.简述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答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三类(1化学性质污染物:如有机磷农药(2物理性污染物:噪音/光/放射性污染(3生物学性污染物如:病源微生物 6.简述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1“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发或其他建设项目事先进行调查、预测、评估为防治或减少污染制定最佳方案。(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污染集中控制制度(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污染期限治理制度 7.简述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1化学结构2理化特征(2剂量、浓度、作用时间(3毒物的联合作用(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5个体感受性 8.简述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 答:(1职业史(2劳动卫生现场调查(3症状与体征(4实验检查 9.简述职业中毒的解救原则。 答;(1现场急救。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环境移到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如现场紧急清洗不彻底入院后立即采取对应措施。气体中毒即吸氧,经口中毒即催吐、洗胃导泻等。(3解毒与排毒(4对症治疗 9.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分级。 答:(1汞吸收:尿汞增高,尚无汞中毒症状(2轻度中毒:尿汞增高并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即轻度空腔牙龈炎及震颤者(3中度中毒在神经衰弱的基础上出现精神性性格改变且伴有明显口腔牙龈炎及震颤者(4重度除中度中毒临床表现外,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粗大的震颤等中毒脑病表现。 10.简述心身疾病的病因特征。 11.(1答: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2同样强度、同 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的心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感者则引起病理生理反应.(3遗传和个体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同个性的人对心身疾病的易患性不同。(4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加重自己的病

护理预防医学(重点)(2)

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卫生14题,统计13题,流病13题; 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卫生2题,流病2题; 计算分析题(3题,共25分):流病1题6分,统计2题19分 简答题 1.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答:①群体原则②现场原则③对比原则④代表性原则。 2.流行病学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以现况研究为代表)、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3)数理法:理论研究、方法学研究。 3.流行病学的用途。 答:①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②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与病因③研究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④评价疾病诊疗措施并指导临床工作⑤研究疾病自然史⑥指导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 5.何谓疾病的流行强度?常用哪些术语? 答:某病在某地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特征。常用术语有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6.现况研究的种类和用途。 答: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用途:用于研究病程较长而患病频率较高的疾病,对于病程较短的疾病意义不大。 7.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 答:(1)优点:具有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优势,同时由于调查工作量比较小,能够充分保证调查质量(2)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过程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与变异大的资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 8.抽样调查的分类有哪些? 答: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 9.队列研究的优点和缺点。 答:(1)优点:①由于暴露与结局的发生时间顺序清楚,所获资料准确、可靠,因此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②可直接计算发病率与RR值,用于分析疾病与病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同时观察一种暴露与所致多种疾病的关系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2)缺点:①研究周期长,工作量大人财物耗费多②失访偏倚较大③不适合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因为此类疾病所需的样本量大,一般难以达到要求。 10.简述队列研究的类型。 答:①历史性②前瞻性③双向性。 11.CI(累积发病率)和ID(发病密度)的定义、应用条件和计算公式。 答:(1)CI:①已知无某种疾病的人群,经过一段特定的观察期(超过一年)之后,发生某病的频率②当研究的目标人群较稳定,流动性较小,样本量又多,观察时间较短时,可以计算累积发病率或累积死亡率③CM=n/M(2)ID:①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人时”的发病或死亡频率②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③ID=n/PT。 12.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特点。 答:定义:用来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分析性研究方法。特点:①从研究的性质来看,疾病发生在前,研究工作开展在后,是一种由果及因的方法②研究对象按是否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③属于观察性研究,未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1.预防医学的核心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健康问题 C.生态平衡问题 D.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 2.全科医生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是 A.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B.治疗为主,预防为辅 C.预防为主 D.治疗为主 3.环境中汞的甲基化是 A.环境自净作用 B.生物浓集 C.生物转化 D.生物代谢 4.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 A.风 B.污染物排出量 C.大气稳定度 D.距污染源的距离 5.汽车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包括 A. CO、甲乙基铅、尘 B.SO2、NOx C.CO、NOx、烃类、铅化合物 D.重金属 6.关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正确的是 A.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 B.致癌 C.对肺泡有刺激作用 D.引起咽炎 7.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在接触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不应低于 A.0.3mg/L B.1.0mg/L C.0.5mg/L D.0.05mg/L 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细菌总数,不超过 A.3个/升 B.100个/升 C.100个/毫升 D.1000个/毫升 9.氯化消毒时,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称为 A.加氯量 B.需氯量 C.有效氯量 D.游离性余氯量 10.评价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 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细菌总数 11.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 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化学成分改变 B. 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 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不足 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过多 12.痛痛病是一种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13.脚气病的病因是 A.维生素D缺乏 B.铁缺乏 C.维生素PP缺乏 D.维生素B1缺乏 14.脂肪不宜摄入过多,摄入的脂肪量占膳食总热能的多少为宜 A. 30%—35% B.35% C.28% D.20%-30% 第 1 页共11 页

护理学第三学期预防医学模拟题13

预防医学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职业病: P463 3.均数抽样误差: P166 4.总体与样本: P147 5.数值变量:P149 6.病例对照研究:P2787.传播途径: P405 8.普查:P282 9.氮平衡: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 病因 预防。P5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 听阈 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 S x 96.1±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P164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 %100?数可能发能发生某种现象数某种种现象实际发生的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 x S x 96.1± 范围内。P168 6. 究方法可分为 观察法 、 实验法 和 数理法 。P277 7. 报告传染病有三 类,共 35 种。P411 8. 钙丰富的食品有: 蛋黄、鱼、大豆、牛奶、野菜、野果 。P88 9.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海产品和盐渍食品,如虾、蟹、贝、咸肉、咸菜和凉 拌菜等 。 二、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P124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P464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P281 2.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P297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88 三、计算题 1.在上海郊区抽查100名男婴的出生体重,其均数为3.23(Kg ),标准差为0.47(Kg ),请计算:(1)郊 区95%男婴出生体重的范围;(2)估计郊区男婴95%体重均数可信区间 解:(1)郊区95%男婴出生体重的范围 (163页表8-6) (2)估计郊区男婴95%体重均数可信区间。 ()kg 137878.3~32212.309212.023.310047 .096.123.3=±=?± (166页公式9.2) 3.假定某研究发现,在300名冠心病患者中有200人有吸烟史,而在400名正常人中有150人有吸烟史,试问:(1)、该研究是什么研究方法? (2)、试分析吸烟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解: 病例 正常 合计 有吸烟史 200(a ) 150(b ) 350(n 1) 无吸烟史 100(c ) 250(d ) 350(n 0) 300(m 1) 400(m 0) 700(N ) (1)研究方法是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护理预防医学复习题

护理预防医学习题 1. 职业病的概念、有几类多少种?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2. 铅对机体产生何种毒作用? 3. 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4.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5. 简述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 6. 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 7. 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8.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有何区别? 9.何谓假设检验?其一般步骤是什么? 10.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1.t检验、u检验和F检验的应用条件各是什么? 12.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3. 简述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14. 简述率的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 15. 描述率的u检验的适用条件 检验有何联系与区别? 16. 四格表的u检验和2 17.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18.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资料。 19. 直线相关与回归有何联系与区别? 20. 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是什么? 2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哪几种? 22. 流行病学在医学科学中有何作用和地位? 22.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其意义是什么? 24. 什么叫现况研究?它有何作用,包括哪几类型? 25. 什么叫随机化抽样?,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26.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原理。 27.在队列研究中,相对动态人群或静态人群,其危险度估计方法有何异同? 28.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病因研究中的优缺点。 29.何谓匹配,它有什么作用?常见的匹配方法有哪些? 30. 临床试验与前瞻性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31. 临床试验的原则包括哪些? 32. 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33. 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有哪些? 34.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有何不同? 35.如何对一个试验方法进行评价?36. 诊断试验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评价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其意义如何?

护理 预防医学 简答题

1.试分析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答: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 类为了生存发展、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环境。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由于客观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不断的调整自生的适应性与环境保持平衡;但人的适应性是有限的,如环境的改变超过了人类的调整范围,就可引起人体某些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反应,甚至死亡。当我们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要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这也符合我国古代“天与地合一” 之说。要有效的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使之不再日益恶化,就应从生态整体化出2.对地方病的预防和监测应采取那些措施?答:(1监测:有计划、有步骤连续监测地方病 为控制和消灭地方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提供地方病动态变化的信心资料,做出预测预报。;通过监测对预防措施进行评价,以提供效果评价(2预防与控制:社会各级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如,预防碘缺乏病,需盐业部门提供合格的碘盐,卫生部门认真监测等;推行科学易行的防治措施,如切实开展食盐加碘;以人群为对象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地方病知识;对病因清楚的要千方百计的消除病因。 3.试述保护环境的技术措施及措施。答:(1治理工业“三废”。工业合理布局;进化处理; (2预防农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业灌溉的卫生管理;防治农药污染食品,防治食品变霉。(3预防生活性污染。搞好环境卫生防护工作制定和修护适宜国情的卫生标准。 4.试述职业性损害的一级防御?答:(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卫 生标准和劳动保护法,为职业人群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2采用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3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的健康教育,开展群众性预防工作。 (4加强职业人群职业保健措施。如:做好就业前健康检,查制定合理的劳动作息制度,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群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等。 5.试述社会经济与健康的关系?答:(1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 会经济发展是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群的健康为条件。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2经济水平低下带来的各种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对健康水平起到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反之-经济发展负面作用:环境的污染和破;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6.试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答:成人体内蛋白质占体重的16-19%其在体内不断分解和合 成,每天有3%的蛋白质进行代谢更新。(1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现象和蛋白质同时存在的。机体的重要部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如合成新组织、修补和更新损坏组织等(2蛋白质是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人体每日消耗的热能也有部分来自蛋白质。(3蛋白质参与机体几乎所有重要新陈代谢过程。如酶的催化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胶原蛋白的支架作用等。 7.试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答:原则:(1迅速排除毒物:催吐、洗胃、 导泻(2对症治疗:对中毒感染者合理应用抗生素,但葡萄球菌中毒不用或慎用抗生素,对肉毒中毒可尽早使用抗生素,实验前做过敏试验。预防措施:(1防治食物被细菌污染(2防治或阻止细菌繁殖或产毒(3食前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 8.非依从?怎样减少这种现象?答:指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不遵守规定的实验要求。 如果实验组的成员不遵守干预规程,相当于推出实验组,对照组的成员不遵守试验规程,而擅自接受干预,相当于加入实验组,造成非议从的原因:(1研究对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研究对象难以忍受(2研究对象对实验不感兴趣,无信心。为减少非依从现象,对研究对象要进行宣教促成合作。同时主要研究的合理性,实验期限不宜过长,干预措施尽量简化。 9.试述预防接种反应类型?答:(1一般反应:接种24h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