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海铁联运 需求车提报报文》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19 年 10 月

目 录

一、工作简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起草单位 (3)

1.3 主要工作过程 (4)

二、标准制定原则与主要内容说明 (5)

2.1 标准制定的原则 (5)

2.2主要技术内容依据.. (6)

2.3 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14)

三、预期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及环境效果分析 (14)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15)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16)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6)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16)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6)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7)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7)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海铁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

组织形式,对于国际集装箱运输,其主要特征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铁联运目前是国际物流业公认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现代运输方式,这种较高级的运输组织方式也成为衡量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009年初,国家制定《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列为九大重点工程,分别要求“依托已有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

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逐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2011年5月1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两部将建立紧密务实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海铁联运规划、建设、组织管理、相关政策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海铁联运发展。随后两

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的通知》、《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铁水联运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连云港-阿拉山口是两部首批选定的6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线之一。海铁联运也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持内容。

2012年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在海铁联运等七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

用示范工程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101号)中将海铁联运作为一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给予支持并进行了批复,建设连云港-阿拉山口等6条示范通道。随后,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 》(厅函规划[2012]91号)对该项目进行了指导,强调各单位尽快组织实施。

铁路装车前需要发运人进行需求车提报,根据中铁总运[2013]13号文件规定,通常情况下,应在3个月内提出阶段需求提报,日运输需求应在1个月内任一天提报,,但在港口地区,由于货物的保管、装卸作业及放行信息均有码头公司掌握,因此需求车必须经过港口业务部门核实货物信息后,方可向铁路进行正式申报,由此而导致发货人需要向多家相关单位递交纸面申请,各港口业务模式多样,效率低下。通过海铁联运示范工程的建设,我国各港口迫切需要统一的相关标准,发挥工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海铁联运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8年正式下

达了“海铁联运需求车提报报文”标准编制任务,明确要求由连云港港口集团承担相关工作(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编号:2018-01-011)。

本标准名称为海铁联运需求车提报报文。

1.2 起草单位

标准起草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大型港口运输企业,被国家列为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与上海港、宁波港一起并列为长三角3大主枢纽港。连云港港在陆桥运输和铁水联运工作上走在全国港口的前列,陆桥运输量和铁水联运量均名列全国前茅,2018年完成铁水联运量33.86万TEU,创下历史新高。建港80 余年来,连云港港口集团立足货物运输主战场,围绕港口建设及运输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大量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取得了3300 多项科研成果,获得825 项各类科技成果奖,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推动物流运输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准起草参与单位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韩港口群的中心地带,为常年不淤不冻的深水良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31万标准箱。青岛港由青岛大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

标准起草参与单位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建设中的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旗舰。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2010年12月6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回归A股市场,并实现了大连港集团港口物流业务的整体上市,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A+H双融资平台的港口类上市公司。

标准起草参与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的18个局之一,简称“上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它的管辖地区、线路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区内工农业生产发达,内外贸易兴旺。人口稠密,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客货运输最繁忙的铁路局。

标准起草参与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于1960年11月17日成立,现为交通运输部直属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面向政府主管部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研究以及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是支持部科学决策、部机关履行职能和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大量采用;在信息化、环保安全、低碳交通、公路工程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在行业科技交流、成果推广、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主要工作过程

连云港港口集团在接到标准制定计划任务后,立即着手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从前期准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信息系统建设改造、标准研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主要包括:

(1)2018 年1月, 正式成立标准编制组,按照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制定标准编制计划。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2018 年2月-4月,项目组主要做了一些标准制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召开海铁联运需求车提报报文标准设计方案评审会等一系列会议,开展了口岸地区各海铁联运参与单位业务需求和信息化水平摸底工作,为标准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3)2018 年5月-6月,开展国内外文献调研。

(4)2018 年7月-8月,开展需求车提报报文标准应用场景调研。 (5)2018 年9 月-12月,项目组制定需求车提报报文标准整体设计方案。

(6)2018 年12月11日,项目组在连云港港口集团召集各参与单位评审设计方案。

(7)2019 年1月-2月,信息系统开发阶段,为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业务需求。

(8)2019 年3月25 日,使用需求车提报报文标准(试用版)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试运行,获取一线生产单位意见。

(9)2019 年4月,项目组在连云港召开标准研讨会,对标准草案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草稿奠定了基础。

(10)2019 年5月,项目组向大连、天津、青岛、宁波、深圳等地港口相关行业专家进行了线上咨询,获取同行业单位意见。

(11)2019 年5月21日,项目组在连云港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专家咨询会,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

二、标准制定原则与主要内容说明

2.1 标准制定的原则

本系列标准的编制符合以下原则:

(1)协调一致性原则

本系列标准制定的要求、内容制定范围和技术内容与《JT/T697.1

项最新机械、制药装备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附件: 100项机械、制药装备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序 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机械行业 JB/T 7743-2011 旋涡泵本标准规定了旋涡泵的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运动粘度不大于 37.4mm2/s液体的机械密封泵和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 有腐蚀性以及贵重液体的磁力传动泵。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机械 密封泵为-20℃~120℃,磁力传动泵为-20℃~250℃。 JB/T 7743-1995 JB/T 8857-2011 离心式潜污泵本标准规定了离心式潜污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所输送液体中含有非磨蚀性固体颗粒、纤维、 污杂物(如城市生活污水、化学工业废水等)的泵。 JB/T 8857-2000 JB/T 11170-2011 凝结水和乏汽闭式回 收水泵装置 本标准规定了凝结水和乏汽闭式回收水泵装置的术语、分类与基本参数、性能要求、试验方法、试验规则,标志和供货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蒸汽供热系统中凝结水和乏汽回收使用的集水罐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PN16,介质最高温度不大于200℃的凝结水和乏汽闭式回收水泵装置。 JB/T 11171-2011 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 内用屏蔽电泵 本标准规定了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内用屏蔽电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序 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5MPa,输送介质温度范围为 0℃~150℃、不含固体颗粒的溴化锂溶液和冷剂水电泵。 JB/T 11172-2011 液环压缩机本标准规定了液环压缩机的术语定义、型式分类、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保证期、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或压缩不含固体颗粒气体的液环压缩 机。 JB/T 4296-2011 矿井轴流式通风机本标准规定了矿井轴流式通风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运输,贮存及保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矿井通风用的轴流式主通风机,可满足矿井通 风所需要流量和压力。环境介质温度为:-45~﹢50℃。 JB/T 4296-1999 JB/T 4362-2011 电站轴流式通风机本标准规定了电站轴流式通风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运输,贮存及保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电站锅炉轴流式送风机﹑引风机及一次空 气风机,也适用于火电站轴流式脱硫﹑脱硝风机。送风机及一次 空气风机的工作介质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不得高于70℃;引风 机的工作介质温度不得高于250℃。 送风机及一次空气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空气,引风机输送的介 质为烟气,烟气含尘量≤150mg/Nm3。 JB/T 4362-1999 JB/T 1460-2011 滚动轴承高碳铬不 锈钢轴承零件热处 理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符合GB/T 3086-2008规定的95Cr18 (原牌号为9Cr18)、102Cr18Mo(原牌号为9Cr18Mo)、 65Cr14Mo不锈钢制滚动轴承套圈和滚动体的退火、淬回火后的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材料制造的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 JB/T 1460-2002 JB/T 7363-2011 滚动轴承低碳钢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符合GB/T 699-1999规定的08、10、15、JB/T 7363-2002

2021年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分析

2021年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分析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和持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使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很多国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上都将区域一体化作为主要策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速度能够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过于滞后或超前发展的交通运输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在区域经济大系统中,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子系统,紧密联系着区域经济,两者不但相互制约,而且相互促进。想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成为客观基础和必然要求。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概况 (一)区域经济 所谓的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在相应的区域内相互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可以将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充分反映出来,特别是表现为能否合理的利用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能否通过合理布局地区之间的生产力使其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单一的经济指标是无法完全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思量时需要全方位进行,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能够有效结合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对国家经济中地区

经济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分析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的发展现状;三是分析方案是否能够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或者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分析其协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使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对基础设施的适应。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交通运输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需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来打破,按照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能够统一规划交通资源,使组织与协调工作保持合理性,从而确保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运转正常,同时创造便利条件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此同时,可以使交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从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要载体,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相符合;二是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不是叠加汇总各类运输方式,主要是把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整体性、创新性以及全局性;三是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其中一体化中包括政策要素、规划建设以及市场要素等;四是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通过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得到充分的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清单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现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交通布局 (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部分。 (2)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工具 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发展 (1)“一带一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如下图:

(2)“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望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东欧油气丰裕国家及矿产资源丰裕的中亚国家转移,而中国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资本、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机电产品、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则有望向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国家转移,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 任务清单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情境探究 [情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9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93—94) 港口机械通用电气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Detecting 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general electric device for port crane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检测的项目以及检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进口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B998低压电器试验方法 GB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方法 GB1311直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2682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与按钮的颜色 GB3797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 GB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4720电控设备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 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10233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11022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J2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起重机电气装置篇 JB4315起重机电控设备 JT2012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其检测方法 JT5017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 3测量仪器仪表的基本要求 3.1 应采用不低于0.5级精度的测量仪器、仪表(兆欧表、功率因数表及直流电桥不低于1.0级)、 3.2 仪器、仪表的选用应使所测量值在30%~95%仪器、仪表量程范围内. 3.3 测量仪器、仪表须有计量管理机构鉴定的证书,并且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4测量环境条件 4.1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运输企业全套安全标准化文件

运输企业全套安全标准化 文件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1安全目标目录 工贸、危化、烟花、货运站场、危货、普货、旅运、客运等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标准化最新达标资料,需要的求求:起义就思思O6起义。 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副本 3.安全生产目标定期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5.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6.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期) 7.公司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长期) 8.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9.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工作计划进度表 10.文件审批表 11.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2.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13.安全生产年度规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14.安全生产年度计划表 15.企业道路货物运输管理文件汇编 16.安全目标考核表201206 17.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考核办法 18.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3安全责任体系目录

19.安全目标责任书 20.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013及责任制分管 2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22.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23.2012年度总经理述职报告 24.公司文件 25.各安全责任职责 26.一岗双责制度 27.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28.2013责任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29.安全生产部署 30.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记录 31.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考核表 5安全投入目录 32.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 33.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管理制度 34.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35.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36.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及落实情况 37.安全生产费用审批表 38.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表 39.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用途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人力 资源 浅析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李华赵泽梅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过去20年,在经历了形成、快速成长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后,我国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深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城市围绕旅游产业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以提升旅游品质,还有利于是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优化,提升我国整体旅游水平。 关键词:区域交通系统旅游产业丽江 一、理论综述 1.国内外理论研究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外学者针对交通对旅游作用及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对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旅游者影响的研究。国内关于交通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特定交通运输方式和具体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的影响等。 2.城市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1)城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了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现代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产业强大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

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交通、餐饮、住宿、商贸、金融、文化、信息等相关服务业和一、二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城市就业,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核心内容。 (2)城市旅游产业综合性较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是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业关联性较强还体现在旅游产业内部,即旅游产业链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城市的旅游资源与交通运输条件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空间竞争力。城市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根本价值,但是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质与量,也取决于配套产业的发展情况。具体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凭借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依托交通系统的发展,即城市是否拥有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区际交通网络、较大的旅客区域内运输能力等。 二、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1.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游客体验价值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其功能除为游客提供空间位移外,还包括满足旅游者体验、观光和娱乐需求等多重功能。交通运输系统已不仅仅是一种“出行工具”,更是一种无形的旅游产品,旅游地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性与感知质量,不仅决定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同时会对旅游者的整体满意度、体验质量和重游意愿产生直接影响。 2.增加游客游玩的景点的数量与停留的时间 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时间和金钱消耗的主要项目之一,其通达性、便捷性与舒适性等因素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和日程安排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情况下,游客在到达一个旅游城市后,在规划其出行计划,决定游玩景点的过程中,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学习资料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作者:赵巍 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本文旨在解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以此类推,交通枢纽自然是交通的“冲要地点”和“关键之处”。一般认为,交通枢纽地处于两条或几条干线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枢纽从宏观上,指交通节点所处的区域或城市,即交通枢纽城市;微观上,指交通节点上办理客货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运输设施(包含线路、站场、交通工具、信息等)的综合体。 交通枢纽的形成受区位、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空港往往都会形成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按汇集的主要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河海枢纽,如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如南京、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如北京、东京、巴黎;内河公路枢纽,多为中小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是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所组成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高度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流量密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衔接关键节点,其规划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 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 2016年7月26日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评价工作,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一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管辖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分别负责行政许可权限围的长江干线、西江干线省际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以上部门和单位统称为主管机

关)。 第四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领域分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城市客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收费公路运营六个专业类型和其他类型(未列入前六种类型,但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审批或许可经营)。 道路运输专业类型含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汽车租赁、机动车维修和汽车客运站等类别;水路运输专业类型含水路旅客运输、水路普通货物运输、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等类别;港口营运专业类型含港口客运、港口普通货物营运、港口危险货物营运等类别;城市客运专业类型含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和出租汽车营运等类别;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专业类型含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收费公路运营专业类型含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运营和桥梁运营等类别。 第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三级为最低等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水路旅客运输、港口危险货物营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不设三级,二级为最低等级。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评价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发布。 第六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工作应坚持“政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第 1 部分数据元、第 2 部分道路运输单证、第 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编写组 二。一三年九月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1 部分:数据元; ——第2 部分:道路运输电子单证; ——第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该系列标准已列入2012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补充计划(交科技发[2012]769 号),计划号为:JT 2012-81。 2、标准起草单位、归口单位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负责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智能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标准的研究和编制过程 (1)2009年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V1.0 版本 2009 年初,在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数据元标准的重要性,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开始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数据元基础标准的研究。在参考和借鉴国家标准《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基础数据元》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平台的实际业务应用,初步起草了平台业务数据元标准起草稿。 通过多次专家咨询会,听取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物品编码中心等相关专家的建议,结合国际、国内普遍采用的数据元标准,确定了借鉴和参考GB/T 1 5 1 9 1 -20 1 0《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数据元》中数据元的分类、标识符和描述形式,对数据元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后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的V1.0 版本。 在平台数据元标准V 1 .0版本的基础上,根据平台涉及的运输、仓储物流场站(园区)等业务环节和节点,开始研究和编制道路运输、物流场站(园区)电子单证标准,保证外部应用系统和平台用户与平台可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物流各环节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于2009年底形成主要单证标准V1.0版本。 (2)2010年继续修改完善,形成平台基础标准V2.0 版本 2010年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提升为“省际平台”,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联合多个省市,开展了部省共建试点工程。在此背景下,标准编制小组在平台基础标准V1.0 版本的基础上,经过调研、编制方案研究,对数据交换涉及

gbt制药机械(设备)清洗、灭菌验证导则

GBT 制药机械(设备)清洗、灭菌验证导则 欢迎各位朋友留言讨论。以下是全文内容,欢迎访问北京齐力佳网站获取本文和更多制药行业相关资讯及文档。 GB/T 36036-2018全文如下:制药机械(设备)清洗、灭菌验证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药机械( 设备)清洗与灭菌验 证的术语和定义、验证目的、验证原则、验证范围、验证程序、验证方案和验证文件。本标准适用于制药机械( 设备) 清洗与灭菌验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6030-2018 制药机械(设备)在位清洗、灭菌通用技术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 3术语和定义 GB/T36030-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讲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验证文件validation document验证总计划、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和验证总结及验证过程中形成的其他相关文档或资料。[GB/T 28671-2012,定义3.8] 3.2 验证报告validation report对验证方案及已完成验证试验的结果、漏项及发生的偏差等进行回顾、审核并作出评估的文件。[GB/T 28671-2012,定义3.9] 3.3挑战性试验challenge test旨在确

定某一个工艺过程或一个系统的某一组件(如一个设备或一个设施)在设定的苛刻条件下能否达到预定质量要求的试验。[GB/T 28671-2012,定义3.10] 4 清洗与灭菌验证4.1验证目的4.1.1 验证制药机械(设备)清洗与灭菌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B/ T 36030-2018 和用户需求标准,达到规定的清洗与灭菌效果。4.1.2 验证制药机械(设备)清洗与灭菌系统结构符合药品生产工艺要求。4.1.3 验证制药机械(设备)清洗与灭菌规程,清洗、灭菌介质及运行参数正确有效。4.1.4 验证制药机械(设备)清洗与灭菌有效性、稳定性、重现性、可追溯性。4.2 验证原则4.2.1制药机械(设备)清洗与灭菌验证方案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B/ T 36030-2018 和药品生产工艺要求制定。验证的每个阶段应有验证方案。4.2.2 验证方案应明确验证目的、参与实施验证部门、人员职责。验证内容应包括清洗和灭菌方法,风险分析,残留限度计算过程、试验方法、合格标准、偏差处理等。验证方案应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4.2.3 验证应按预先确定和批准的方案实施,并有记录。4.2.4 验证工作完成后,应有验证报告、验证结果和评价、建议等结论,并经审核、批准:应有记录并存档。4.3 验证范围验证范围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和制药工艺对制药机械(设备)清洗、灭菌要求确定。4.4 验证程序4.4.1验证程序应包括验证计划、清洗系统结构、制

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标准规范

GB7258—20×× 代替 GB 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operating on roads

GB 7258—20×× 目录 前言 ················································································································ VI 引言 ··············································································································· X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3.1机动车POWER-DRIVEN VEHICLE (3) 3.2汽车MOTOR VEHICLE (3) 3.2.1 载客汽车passenger vehicle (3) 3.2.1.1 乘用车passenger car (3) 3.2.1.2 旅居车motor caravan (3) 3.2.1.3 客车bus (3) 3.2.1.3.1 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bus without standing passenger area (3) 3.2.1.3.1.1 公路客车interurban bus (3) 3.2.1.3.1.2 旅游客车touring bus (3) 3.2.1.3.1.3 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public bus without standing passenger area (4) 3.2.1.3.1.4 专用客车special bus (4) 3.2.1.3.2 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客车bus with standing passenger area (4) 3.2.1.4 校车school bus (4) 3.2.1.4.1 幼儿校车school bus for infants (4) 3.2.1.4.2 小学生校车school bus for primary student (4) 3.2.1.4.3 中小学生校车school bu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 (4) 3.2.1.4.4 专用校车special school bus (4) 3.2.2 载货汽车goods vehicle (4) 3.2.2.1 半挂牵引车semi-trailer towing vehicle (4) 3.2.2.2 低速汽车low-speed vehicle (4) 3.2.2.2.1 三轮汽车tri-wheel vehicle (4) 3.2.2.2.2 低速货车low-speed goods vehicle (5) 3.2.3 专项作业车special motor vehicle (5) 3.2.4 气体燃料汽车gaseous fuel vehicle (5) 3.2.5 两用燃料汽车bi-fuel vehicle (5) 3.2.6 双燃料汽车dual-fuel vehicle (5) 3.2.7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5) 3.2.8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5) 3.2.9 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5) 3.2.10 教练车training vehicle (5) 3.2.11 残疾人专用汽车vehicle for handicapped driving (5) 3.3挂车TRAILER (5) 3.3.1 牵引杆挂车draw-bar trailer (6) I

货物运输服务标准和规范

货物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 为规范公司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秩序,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保 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 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本规定。 第一章货物运输 第一条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对托运的危险货 物种类、数量和承运人等相关信息予以记录,记录的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 年。

第二条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妥善包 装并在外包装设置标志,并向公司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应当按照规定添加,并告知公司相关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托运人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 提交与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和安全标签。 第三条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感染性、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 其他专用车辆可以从事食品、生活用品、药品、医 疗器具以外

的普通货物运输,但应当由运输企业对专用车辆进行 消除危害处理,确保不对普通货物造成污染、损害。不得将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混装运输。 第四条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 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的要求悬挂标志。 第五条专用车辆应当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以 及与所载运的危险货物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 防护设备。 第六条公司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 危险货物脱落、扬散、丢失以及燃烧、爆炸、泄漏等。 第七条驾驶人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 驾驶人员或者

押运人员应当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617)的要求,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第八条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公司在专用车辆上配备押运人员,确保危险货物处于押运人员监管之下。 第九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驾驶人员不得随意停车。因住宿或者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设置警戒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运输剧毒化学品或者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桂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发展基础 (5) 一、发展基础 (5) 二、存在问题 (9) 第二章发展形势及要求 (12) 一、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节点的要求 12 二、打造与国际旅游胜地相匹配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 13 三、构建“桂粤湘黔”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 (13) 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13)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规划原则 (16)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规划建设重点 (23) 一、全面推进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 (24) 二、空铁引领,建设区域性对外综合交通系统 (27) 三、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创建“公交都市”,畅通城市交通 35 四、构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桂粤湘黔”区域性物流中 心 (38) 五、基本建成桂林市智慧交通系统 (39)

第五章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规划的协调与评估 (43) 二、完善交通专项规划 (43) 三、加快综合枢纽规划 (44) 四、加快城乡交通系统均等化发展 (44) 五、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 (45) 六、建设“公交都市”和“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45) 七、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6) 八、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47)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8) 一、环境影响分析 (48) 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50)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

前言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的交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桂林市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航空、陆路和水路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组织衔接效率,强化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综合交通节点城市。 《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交通运输部建设“综合、绿色、安全、智能”四个交通的规划建设要求,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效益和运输管理效率,全力打造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节点城市;全力开创我市综合交通运输新局面,实现我市交通运输与城乡社会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参考文本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与范围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 活动,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实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 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安全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 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 保持规定的标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 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 2.索引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xx年第9号)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第9号)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工作规范》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2004)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得要素组成,在一定得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得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得目得而存在得有机集合体。 2、系统得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与整体性。 3、系统得特性:目得性、环境适应性与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得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5、系统分析:就是从系统长远与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与准则得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得各个层次子系统得功能与相互关系,利用定量得方法提供可用得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得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得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得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得六要素:(1)目得(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 7、系统分析得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系统分析得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9、系统分析得方法论得特点:(1)研究方法上得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得综合化(3)管理得科学化 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 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得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得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得目得性(2)就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得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得“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得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 13、根据交通运输系统信息交换得方式与关联处理得方式可分为:(1)递接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得控制作用就是按照一定优先与从属关系安排得决策单元来实现得。如铁路运输系统(2)分布式控制系统:由各子系统得控制单元就是按子系统得控制目标事先按一定方式分配给子系统得控制单元,她们之间可以有有限得信息交换。如海运港口系统得管理。(3)分散控制系统:每个子系统只能得到整个系统得一部分信息同时也只能对系统变量得某一子集进行操作与处理,各自都有独立得控制目标。如公路、内河得控制管理。 14、交通运输系统得独特特点:(1)交通运输系统就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系统,它得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得连续性与运输时间得连续性(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得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得特点(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交通运输网就是由骨架(干线)线网、地方线路与厂矿支线、专用线网组成(4)交通运输系统就是一个动态系统。表现在①交通运输系统就是国民经济大系统得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大系统随着时间得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运输任务也随着时间得变化而变化。②交通运输系统本身得动态性,即交通运输系统中得人流、物流、车流、船流以及飞机流等本身就就是经常处在一个流动得状态。 15、交通运输系统得独特功能:生产功能、旅客运输功能、国民经济系统得循环功能、国防功能。 16、交通运输系统得结构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运输方式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设备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运输网结构。 17、交通运输网: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得线路与枢纽等固定技术装备组成得综合体。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 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 (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办学历史和特色优势,基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式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专门人才。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交通运输类(0818)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交通运输(081801) 交通工程(081802) 航海技术(081803K) 轮机工程(081804K) 飞行技术(081805K)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 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