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云鹊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与防治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及预防 第 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得流行病学特点,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中老年就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与患病人数剧增得主要来源 第 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得就是 正确答案: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 3 题: 以下哪项不就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得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脉管弹性降低 第 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得血压升高,特点就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 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得原理中,不准确得一项就是 正确答案: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第 6 题: 下列关于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得关系,描述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OSAS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得筛查条件,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得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以上都就是 中青年高血压得特点与防治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得治疗第 1 题: 以下关于2013ESH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得策略正确得一项就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就是 第 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得就是 正确答案: 血脂异常:TC≥5、7mmol/L 第 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得就是 正确答案: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与/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第 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得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得就是 正确答案: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她危险因素1个月后,收缩压<140,舒张压<90 第 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得年轻人得描述与处理策略,错误得就是 正确答案: 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与随访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及研究进展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及研究进展 高血压(hypertensiv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 mmHg(18.6 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 mmHg(12 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 mmHg(21.3 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 mmHg(12.6 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 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 mmHg(12.1-12.5 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 mmHg(12.0 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降低高血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2]。目前来说,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即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五类药物在降压效果上没有本质差别,但每类药物在作用机制、副作用、适用范围以及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等影响方面则有明显的区别。利用优势互补原则,临床上经常使用联合用药来治疗高血压[3]。 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高血压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合理使用传统的几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针对各个血压调节系统或环节开发的更为理想的抗高血压药,试用于临床或处在积极的临床前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4]。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②不良反应少;③不增加( 甚至能改善)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④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⑤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⑥服用方便;⑦价格便宜。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问世。目前正在研究和处于开发之中的新一代药物有:肾素抑制剂,T型钙通道阻滞剂,内皮素受体拮抗药,咪唑啉受体激动药,基因治疗等。 1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及存在的副作用 1.1 利尿剂(Diuretics) 噻嗪类利尿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线降压药。由于其价格低廉、降压效果肯定,常单独应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或与其他药物合用于中、重度高血压。使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不仅降压效果明显,还可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减少原发性心跳停搏的危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另外小剂量利尿剂对血糖影响小,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但长期使用大剂量利尿

看懂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新发现提高了我们对血压调控机制的认识。在免疫机制、肠道菌群的作用、血管周 围脂肪和炎症对脉管系统的负面影响、以及肾素-血管进展素-醛固酮系统中少见 的基因变异方面的关键研究,为我们认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来自 加拿大蒙特利尔McGill 大学高血压科、医学部以及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对2017 年高血压病发病机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Review Nephrology 杂志上。 关键进展 1.血清和T 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1)信号传导,通过一种涉及 到上调Na+/K+/2Cl-转运子 1(NKCC1)和极化T 辅助细胞 17(Th17)表型的机制,会引起盐诱导性血压升高和靶器官损害。 2.高盐饮食改变了人类和小鼠的肠道菌群,导致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Th17 细胞 数量的增多,血压升高。 3.在小鼠中,γδT 细胞参与了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也可能在人类高血压和终末期脏器功能损害中发挥作用。 4.AngⅡ的 1a 型受体(AGTR1A)和骨桥蛋白介导了周围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 到炎症表型的过程,导致了炎症和潜在有助于主动脉瘤形成。 5.包括APLN 基因和RENBP 基因在内的 7 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基因的少见变异与血压的盐敏感性有关。 盐(NaCl)通过提高NKCC1 活性的血清和SGK1 依赖途径从而诱导Th17 细胞活 化。高盐摄入同样也导致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导致Th17 细胞的刺 激。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γδT 细胞,其反过来又刺激免疫其它细胞,包括 Th17 细胞。活化的Th17 细胞和γδT 细胞产生IL-17,这将刺激肾脏钠潴留和血管收 缩,导致血压升高。较少见的RAAS 基因变异可能通过AngⅡ参与机制增加盐的 敏感性。在血管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中,AngⅡ与AngⅡ的 1a 型受体(AGTR1A)结合会导致致炎症的骨桥蛋白产生增加,这些有助于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进展。

卡维地洛特点与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 高血压患者为6.25mg/次,一日二次;缓慢加量,并且与食物同时服用。患者在服用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剂量必须个体化,需在医师的密切监测下加量。推荐起始剂量6.25mg/次,一日二次口服,如果可耐受,以服药后1小时的立位收缩压作为指导,维持该剂量7~14天,然后根据谷浓度时的血压,在需要的情况下增至12.5mg/次,一日二次。同样,剂量可增至25mg/次,一日二次。一般在7~14天内达到完全的降压作用。总量不得超过50mg/日。卡维地洛片须和食物一起服用,以减慢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在卡维地洛片的基础上加用利尿剂或在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片,预计可产生累加作用,扩大卡维地洛片的体位性作用,所以联合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减量并监测血压尤其是收缩压。 可合用金水宝胶囊 当前位置:好大夫在线> 程远植大夫个人网站> 文章列表> 文章详情 就诊指南 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全网发布:2011-10-21 23:18 发表者:程远植2642人已访问 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主任医师程远植 卡维地洛是第3代非选择性β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还具有扩张血管、阻滞钙离子通道、直接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作用。卡维地洛特点及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进展予以简介。智慧互联网医院心血管内科程远植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单次口服25mg或50mg,最大药物浓度峰值时间为1~2小时, 肝脏首过清除率较高,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0%~25%, 食物可减慢其吸收, 但吸收量不减少, 也不影响生物利用度。亲脂性高, 广泛分布于血管外组织,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8%。终末半衰期

云鹊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预防 第 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中老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 第 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 3 题: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脉管弹性降低 第 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压升高,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 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的原理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 第 6 题:

下列关于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OSAS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第 1 题: 以下关于2013ESH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策略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血脂异常:TC≥5.7mmol/L 第 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第 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的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的是正确答案: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后,收缩压<140,舒张压<90 第 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的年轻人的描述和处理策略,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随访 第 6 题: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的理想药物,应当具备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7 题: 下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对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

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日常服用的降压药可搭配鱼油一块服用,对降压能够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 三、迅速降压措施 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需迅速降压,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措施。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本文件提供了抗高血压新药临床评价的一般原则。抗高血压新药临床研究首先要遵循药品临床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也要遵循业已发布的其它相关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如:《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等。固定剂量复方抗高血压药物制剂的详细内容请参见《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从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固定复方抗高血压制剂等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说明了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主要考虑的相关问题,在有效性评价上主要涉及一般原则,评价指标和标准,证明有效性的研究策略,在安全性评价上提出了除常规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外,强调了高血压药物需要特别关注的主要安全性观察和评价内容,最后介绍了复方抗高血压制剂的有关内容。本指导原则是建议性的,不是新药上市注册的强制性要求。二、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一)、临床药理学研究 1、耐受性研究应该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耐受性研究,研究中可以同时观察试验药物的降压效应、主要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程度等,试验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终止标准。 2、药代动力学研究应该进行详细的人体药代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常用于老年人,因此要对老年人进行特殊研究,对于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应进行特殊研究。高血压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应该进行相关药物的药代相互作用研究。同时进行药代/药效研究,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 3、药效动力学研究应描述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点。药效动力学研究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作用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如血压、心搏出量、体循环血管阻力)、心率和心律(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神经体液参数(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及肾功能。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对以下参数可能有影响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冲动形成及传导、心肌耗氧量等。通常这些研究采用安慰剂对照。(二)、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应该进行探索性试验,探索药物的疗效强度和剂量范围等,随后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在确证性临床研究中进行确认,并进行获益/风险的评估。在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人群参加抗高血压新药研究的应为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试验中大多数应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参与研究的患者最好同时患有收缩期高血压和舒张期高血压。在后期的试验中,患有伴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新进展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新进展 摘要目前高血压有两大趋势,一是患病率和发病率上升,并发症加重。二是发病年龄降低,中青年患者增加。本文叙述了近年来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典型病例及预防和护理等。解释了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提高的原因,并提出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上存在哪些问题和阻碍,有哪些进展,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例进展护理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1] 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高血压与遗传、饮食、环境、肥胖和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遗传遗传高血压的发病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病率为40%[2]。国内调查发现,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比较,双亲一方有高血压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1.5倍,双亲均有高血压病者则高2~3倍,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虽然生活环境相同但前者更易患高血压[3]。 (二)饮食高脂、高盐、低价低钙低镉饮食和长期饮酒等都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1.盐类与高血压最密切相关的是Na+,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与食盐摄入量有关,在摄盐较高的侰,减少每日摄入食盐量可使血压下降[4]。2.饮酒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可能与饮酒促使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有关。 (三)环境职业和环境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病。

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XXX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针对高血压不同类型综合进行,并通过循征医学不断探讨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如不加以治疗,常引起脑、心、肾的损害。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相关的文献信息,综述了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对目前抗高血压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供临床科学、合理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参考。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0 引言 高血压指以体循环收缩压持续身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研究人员针对各个血压调节系统或环节而开发的新型看高血压药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新药试用于临床或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人类仍在积极寻找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今后研发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平稳降压、改善靶器官损伤、病人容易耐受、而且有较好效应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 为了回应挑战,人们想了种种方法,其中新药的研制和应用是重要的一环,并已经获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将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利尿降压药 利尿降压药适合于各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当选用利尿药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药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剂量应从小量开始,根据病情适当加量,尤其老年患者用强效降压利尿剂时,初始剂量应小,以防排钠过多、血压过低。利尿降压药分强效利尿剂、中效利尿剂和弱利尿剂三类。 1.1速尿 速尿通用名为呋塞米,适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衰者。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刘畅 学号 1525763313001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药学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刘雪梅 日期 2017年3月28日

目录 引言 (1) 1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现状分析 (1) (一)全球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 (1) (二)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 (3) 2抗高血压常用药物及其注意事项 (4) (一)利尿剂 (4) (二)β-受体阻滞剂 (5) (三)钙拮抗剂 (5)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 (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6) 3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趋势 (6) (一)抗高血压药的联合使用 (6) (二)高血压的药物基因组学或遗传学 (7) (三)靶器官保护 (7) (四)待解决的问题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导致脑卒中、主动脉瘤和冠心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一旦患上高血压就要终身用药,十分不便。全球高血压患病群体正在不断增大,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当中,所幸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先后出现了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抗高血压药物,并朝着联合用药、保护靶器官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或遗传学方向发展,期望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因此,本文将以抗高血压药为研究对象,从抗高血压药的市场现状、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及其注意事项和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常用药物;注意事项;研究进展

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收集治疗该病的文献资料报道。从中发现有不少新药问世,例如肾素抑制剂、咪唑啉受体激动剂、K通道开放剂、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HT)受体激动药、含硒化合物、髓脂素、神经肽Y2受体拮抗剂、P物质非肽类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这些新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效,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个有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症,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症,由于现代饮食、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使高血压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由于现在仍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治疗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导致高血压发展出现重要脏器的损害,因此正确使用高血压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5大类,即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肽II受体阻滞药(ARB)、β受体阻滞药及利尿药;另外近年出现的降压新药有肾素抑制剂、中性内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双重抑制剂、咪唑啉受体激动剂、K通道开放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内皮素(ET)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HT)受体激动药、含硒化合物、髓脂素、神经肽Y2受体拮抗剂、P物质非肽类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一氧化氮合酶类降压药、糜酶抑制剂;除此以外,还出现了治疗高血压的疫苗,对抗高血压药基因组学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步。 1. 应用广泛的降压药 CCB CCB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其主要通过阻滞L-钙通道,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扩张动脉而降压,还具有改善冠脉、肾脏和脑部血流动力学、抗动脉粥样硬化、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经实践证明抗高血压中药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独到的疗效。就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若干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中药;降压机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严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已构成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威胁。祖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眩晕始载于《内经》,称之为“眩冒”。《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眩晕有“眩”、“目眩”、“头眩”、“身为振振摇”等症状的描述,认为其病机为痰饮内生,清阳不升或阳虚水泛。近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针对“脑充血门”,创建镇肝熄风汤,成为现代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代表方。相比西医治疗高血压而言,中药疗法虽然起效较慢,但能治本,比较巩固,还可明显减少西药之头痛、头晕、颜面潮红、呕吐等副作用,因此从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寻找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病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作者在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过程中,总结和开发出不少具有良好效果的中药复方和单味药,本篇就其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若干进展综述如下。 1 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广泛存在于血浆、血管壁、心脏、肾脏和中枢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RAAS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RAAS可能是研究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刘发等[1]研究发现,静脉推注红花黄素对麻醉犬和家兔有急降压作用,1.2g/kg 灌胃能迅速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放免法测定红花黄素组血浆肾素活性和AngII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贺师鹏等[2]采用受体放射配基分析法,观察了21种中药有效成分对Ang与Ang受体(AT1)结合的影响,结果甘草次酸的抑制率最高达29.2%。陈孟莉等[3]研究发现益肾降压方可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的血压、肌酐,并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AngⅡ、血栓素,升高血浆6-酮-前列环素的含量。表明益肾降压方可降低RPH 大鼠的血压,并对肾脏有保护功能。陈素红等[4]探讨复方决明提取物降血压的作用机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发现不同剂量的提取物均能降低SHR血浆中AngⅡ的含量和肾素活性,但对醛固酮(ALD)、ET、心钠素(ANP)及尿量无影响。李景新等[6]用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单次灌胃(100mg/kg,200mg/kg),发现沙苑子总黄酮对RHR有明显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水平有关。吴旭等[7]利用蜕皮甾酮对缺血、缺氧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研究表明,蜕皮甾酮可通过使内皮损伤所引起的升高的ACE水平降低,而起到降压保护效果。

青少年为何会得高血压

青少年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有高血压,其实少数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时期,也会出现高血压的现象,称之为青春期高血压。多见于14~20岁的青少年。成年人在40岁以下的血压正常值收缩压为10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青春期以前,儿童的血压较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青春期以后,血压随之升高,有的会出现暂时性血压偏高现象。 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研究组织于1979年按性别、年龄分组制定的关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标准如下表: 中国青少年儿童血压正常值上限(mmHg)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压血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一些专家认为与高血压家庭遗传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当外界环境及身体内的不良刺激,引起强烈而长期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时,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以及内分泌的改变,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全身小动脉痉挛会引起血压逐渐升高。另外,肥胖、过量吃盐和吸烟,也会引起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身体患了某些疾病之后而引起的血压升高。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是患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后引起的。 青春期高血压,一般认为是青少年性成熟期间出现的暂时现象,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它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可达140~15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不高或升高不明显。平时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仅在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时才有头晕、胸闷等症状。 青春期高血压的形成,主要与青春期性成熟期神经和内分泌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一时期由于下丘脑垂体以及肾上腺、性腺、甲状腺等分泌

腺和活动都比较旺盛,促使全身各组织、器官迅速发育,此时心脏的功能也相应增强,但心血管系统的成长要比肌肉缓慢一些,这就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同时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大大提高,影响了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出现了不协调,不稳定现象,因而会使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出现一时性的血压升高现象。当植物神经调节功能逐渐稳定时,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因此,要预防青春期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注意劳逸结合,不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饮食,少食盐,不吸烟,不酗酒,不吃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要防止身体过于肥胖。 要坚持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并控制好运动强度。 要按期检查血压,一旦发现血压高,也不要紧张,只要消除心理影响,控制饮食即可。当然还要注意积极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校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专业: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定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 6 月 3 日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世界各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达10%~20%以上。高血压对人类的最大危害是能导致患者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将对抗高血压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研究进展 前言:随着我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人们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目前人们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主要有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药、α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六大类为主,但是随着病情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副作用,对于高血压病情的控制以及治愈带来了难题,所以人们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文 1.1 肾素抑制药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血管紧张肽原是它的唯一底物。因此,抑制肾素的活性可使 RAAS的限速过程受阻,导致体内AngⅠ、AngⅡ及醛甾酮含量下降,进而引起血管舒张,水钠排出量增加,血压下降。肾素抑制药作为降血压药效应类似于或优于ACEI和AT1受体阻滞药,因为它阻断的是RAAS的起始环节。 1.2 20世纪70年代合成的肽类肾素抑制药,如依那克林、雷米克林等,生物利用度低,口服无效,而且不良反应也较多,这无疑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近来开发的选择性高、口服有效的非肽类肾素抑制药,如阿利克林等,在动物实验中已显示出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它们的降血压作用与对肾素的抑制相平行,且克服了肽类肾素抑制药口服无效或生物利用度低、消除快的缺点。这一类肾素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1.3 中性内肽酶一ACE双重抑制药中性内肽酶-ACE双重抑制药又称血管肽酶抑制药,能同时抑制ACE及NEP活性,降低RAAS活性,增加血管舒张性,能提高体内缓激肽和心钠素的浓度及活性,在用于治疗高血压时,比单用ACEI或NEP抑制药具更好的效用和生物利用度。 1.4 最近研制的该类药物有奥马曲拉,法西多曲以及山帕曲拉等。大量的对照实验都证实奥马曲拉对高血压具显著疗效,且与血浆肾素水平无关。奥马曲拉对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高血压也有明确疗效,且可改善肾功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奥马曲拉还可降低ACE及NEP的肾结合率,从而降低对肾血管的局部损害。目前该药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虽然目前NEP-ACE双重抑制药的临床研究资料尚少,但从作用机制来看,这类药物可能是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在未来抗高血压治疗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1.5 醛甾酮受体阻滞药近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发现,醛甾酮可不依赖于AngⅡ和升高的血压而独立地在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研究提示,除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之外,醛甾酮还是血管损伤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醛甾酮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系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内皮功能异常、心肌纤维化、蛋白尿和肾血管损伤等有关。在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中都证明,阻断醛甾酮受体对这些损伤有保护作用。螺内酯为一非选择性的醛甾酮受体阻滞药,可以有效地抑制醛甾酮的这些不利作用,但同时也伴有许多不良反应,如男性乳腺发育、阳痿和女性月经紊乱等。这主要是因为螺内酯可同时作用于其他甾类受体。

盐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盐与高血压研究进展 牟建军(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西安 710061) 通讯作者:牟建军 Email:mujjun@https://www.360docs.net/doc/b218878688.html,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盐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黄帝内经》中就有“咸者,脉弦也”的论断。近百年来人们围绕盐与血压关系进行的研究,基本上确定了盐是高血压重要的易患因素。但在人群内个体间对盐负荷或限盐却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即存在盐敏感性问题。盐敏感性已被美国高血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ASH )2005年高血压新定义确立为高血压早期损害标志。1 盐与血压 20世纪60年代,Dahl 成功培养了盐敏感大鼠族,当给以高盐饮食后大鼠血压急剧增高,成为高血压大鼠,首次从动物实验证实了盐与高血压的关系。近百年来,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为盐与血压的关系提供了充分证据,处于低盐环境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低,如非洲博茨瓦那Kung Bushman 土著人;几乎绝大多食盐量较高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其人群血压均值水平也较高,如日本北部的北海道人、印度洋巴哈群岛黑人。此外,对大多数移民的研究发现,那些生活在低钠、低血压环境的人,当他们移居到高盐生活环境后,随着其钠盐摄入增加,动脉血压也随之升高,高血压患病率也增高。国际上著名的Intersalt 研究包括了全球范围32个国家的52个中心的20~79岁男女,共10 079名观察对象。经年龄、性别、体重、饮酒量等标准化后,统计分析表明:①在52个中心之间,平均24小时排钠量与血压随年龄上升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在研究人群各中心内,个体排钠量与血压正相关,至少在部分 中心内此联系独立于体重指数及饮酒量的影响;②在排钠量极低的4组研究人群,其血压中位数及高血压患病率也较低,但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或仅轻度增加[1]。有学者在对24项观察研究的分析中,估算每日钠摄入量计算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回归坡度是:从20~59岁年龄段每100 mmol 钠4.9 mm Hg 和1.8 mm Hg ,到60~69岁年龄段每l00 mmol 钠10.3 mm Hg 和2.9 mm Hg 。 近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限盐防治高血压的效果与措施[1-2]。早先人们进行了一系列高度限盐试验,将每日钠摄入量限至20 mmol 下,几乎所有试验均证明降低血压是有效的、肯定的。然而,高度限盐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依从性较低等因素常使受试者难以接受。20世纪70年代全球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度限盐试验,将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到70~100 mmol 。结果表明,中度限盐也能降低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目前认为,长期限盐干预有助于降低血压正常人群的血压和减少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用量;长期限盐干预有助于预防或减缓血压随年龄上升,从而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的发病与死亡。为此,世界各国、各组织推出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都将限盐作为高血压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当然,长期严格限盐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引起人们的质疑,尤其是限盐产生的矛盾性病理生理作用,如刺激RAS 活性、交感神经激活、对血脂代谢的不利影响以及导致其他营养成分的失衡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陈灿,陈文江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据我国最新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现患人数大约2.9亿人,而且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负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0%~60%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4%,估算有2.66亿高血压患者。由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还有待提升,故高血压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是我国要面对的健康问题。而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而这部分高血压人群恰恰是我国比较忽略的一部分人群。我国1991年~2004年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由7.1%上升到了14.6%;随着超重儿童的增多和低体重出生儿存活率的增加,以及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诊出率的上升,其发病率必将增加,将是高血压防治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特殊人群。 1 简介 在我国,14岁以下为儿童,14~18岁为青少年,目前国内关于儿童及青少年血压的诊断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主要是借鉴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大量研究显示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多数起源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即所谓的轨迹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仍然维持其原所在百分位数不变;原来血压在较高百分位者,经若干年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仍保留在同一较高百分位的状态。此现象表明高百分位数儿童到成年可能具有较高可能性发展为高血压患者,儿童及青少年的血压超过该年龄的第90百分比,要比在第50百分位的儿童多75%可能性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青少年、男性、肥胖儿、父母有高血压的子女,该现象更明显。年龄较小的高血压患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更为常见。17~18岁时血压上升比较明显,多数达到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2 危险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高血压病家族史、超重及肥胖、低出生体重、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睡眠质量差、缺乏运动、服用升压药物、吸烟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是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高盐饮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精神紧张等也是其危险因素。国内外已经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有遗传倾向,高血压的遗传学约40%~60%。遗传因素的可能作用机制与遗传性钙离子和钠离子转运障碍、遗传性交感神经亢进、遗传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平衡失调、遗传性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另近年大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了一部分基因,证实其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病。关于高血压家族史的研究较多,现多认为高血压家族的儿童及青少年较易出现血压升高现象,约86%的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及超重的儿童及青少年较正常体重儿童更易患高血压,50%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均有超重现象。低出生体重与高血压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宫内发育不良和低出生体重是成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肾小球数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能力差、胰岛

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19T14:47:20.9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鲁志刚刘千萍张娜 [导读] 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门诊部浙江杭州 310023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加以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各37例。同时积极调查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多具有吸烟、饮酒史、肥胖且多合并脂代谢、糖代谢异常。采取联合用药治疗的形式更利于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 abstract 】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a Police Hospital of 84 case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observation group added Bisoprolol Fumarate,37 cases each.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have a history of smoking,drinking,obesity and merge 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glucose metabolism.Taking the form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in favor of control blood pressure for 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 key words 】 the Youth;High blood pressur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高血压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导致该病症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而目前临床对于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干预尚存在不足[1-2],故此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便提高青年高血压人群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某总队医院就诊的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血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加以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各3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35.2±2.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为(2.3±1.1)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为(35.1±2.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2.4±1.3)年。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的相关标准对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42例为1级,34例为2级,8例为3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理想。 1.2方法 ①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调查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如年龄、性别、病程、职业、婚姻状况等等。对患者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如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以及心理情绪、运动情况等等。对患者进行基本生理参数检测,如体重、身高、腰围等。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如血糖、尿酸、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等。 ②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生产厂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227)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口服给药,空腹或进餐时使用。常用起始和维持剂量均为1日1次,每次150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Merck KGaA 德国默克公司;批准文号:H20100678),用法用量:1日1次,初始剂量为2.5mg,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则可依据每次增加2.5mg的速度逐渐将用药量增加到10mg,采取口服的用药方式。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到正常水平,或舒张压降低>10mmHg,收缩压降低>20mmHg。有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降低>5mmHg,收缩压降低>10mmHg。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并无明显变化。此次研究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间比较行成组卡方检验。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数据间的对比行t检验。P<0.05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84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中61例具有吸烟、饮酒史(72.6%),45例患者肥胖(53.6%),48例患者合并脂代谢、糖代谢异常(57.1%)。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