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9草船借箭导学案

(完整版)19草船借箭导学案
(完整版)19草船借箭导学案

兰陵县启蒙小学导学案

班级五、四学科语文主备人黄晨执教人高瑜

19.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

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习重点:从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中,体会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

人。

学习难点:

1.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2.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学前准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魏蜀吴三国的形式以及周瑜为什

么妒忌诸葛亮。

导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读点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是以东汉末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

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

容改写的。导入新课——-草船借箭。

一、自主学习: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有关情节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又派兵进攻(),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2、自读了课文后,这些知识你一定能掌握(我会读,又会写)。

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

3.熟练的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畅,停顿恰当。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语速和语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

二、合作交流

1、读通课文,我知道。

草船借箭的原因:()

借箭前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过程:()

草船借箭的结果:()

这是按()的顺序来写作的。

2、反复读第二段,这段周瑜和诸葛亮有()次对话,我认为周瑜和诸葛亮每次对话心理都是不同的,你能尝试着选词填空吗?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周瑜()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讨论填词.(试探; 心中暗喜;威胁; 迫不及待;)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我愿立军状...”

讨论填词.(将计就计,态度坚决, 笑了笑, 胸有成竹)

3、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4、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三.汇报展示

1.小组汇报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2.师生共同展示小组交流成果,品读感悟。

四.拓展训练

1.思考:诸葛亮最后是怎样把箭还回去的?

2.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哪些历史故事?交流。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

五.课课达标

一、读拼音写词语。

dùjìdūdūyán shēn shuǐzhài léi gǔ

( ) ( ) ( ) ( ) ( )

nàhǎn zhīyuán chéng xiàng cáo cāo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gān( ) dōu() xiāng() bǎ()

干都相把

gàn( ) dū() xiàng( ) bà( )

三、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清你帮帮我的忙。”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四、填充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孔明借东风——

关公赴会——徐庶进曹营——

梁山泊的军师——孙猴子的脸——

张飞穿针——周瑜打黄盖——

五、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幔()援()寨()延()

漫()缓()赛()廷()

六、我会选择正确的解释。

用:A、使用,运用。B、需要。C、用处。D、费用。E、吃、喝。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2、我自有妙用.。()

3、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4、用.弓箭最好。()

5、这是你的菜,请慢用.。()

6、建这样的楼用.了多少钱?()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要求抓住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预习的时候要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时要找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个,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课下多读一读名著。

(完整word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的练习题

19草船借箭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yán cháng()友谊的方法是:抛弃dù jì()和zìsī()。 2.有了领导的dū zhàn(),再加上球迷的léi gǔ()助威、摇旗nàhǎn(),北京国安队的wài yuán()在这场比赛中表现积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寨() 幔() 赛()漫() 援() 延() 缓()诞() 三、用“然”字组词填空。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遭到杀身之祸。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后来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起敬。 四、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六、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业本第19课草船借箭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作业本第19课草船借箭答案1、比一比,再组词。 廷(宫廷)塞(堵塞)承(继承) 延(延长)寨(山寨)丞(丞相) 忌(妒忌)擂(擂鼓)吶(呐喊) 纪(纪念)蕾(花蕾)纳(采纳) 2、写出和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推辞、推卸) (2)(打探、打听) (3)(怀疑) 3、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4、默读课文,填空。 起因: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害诸葛亮,命他造10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和大雾天气向曹操借到了10万多支箭。 结果: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自叹不如。 5、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打上“√”。 ①C.很②B耽搁 (2)诸葛亮明知周瑜妒忌他,为什么还要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答:诸葛亮神机妙算,料定三日必能完成任务,所以将计就计,答应造箭,避免与周瑜不和。 (3)根据课文内容,替诸葛亮写一份军令状。 (4)和同学一起分角色朗读这段课文,读出说话人的不同语气。 远方的朋友: 因为信任,所以努力。 五星评价,万分感激。 wyr5151888 XX/4/29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文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文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 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

19、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前置学习 1、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齐读课题),有人说《三国演义》是部谋略之书,是部知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中的谋略,智慧中的智慧。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同学们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尽管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认为诸葛亮最有谋略、最有智慧。诸葛亮最聪明,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诸葛亮有谋略有智慧的?(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 2、学习目标: 课文中哪些地方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请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然后细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小组交流(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师巡视。) 四、展示交流 文中很多地方都描写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现在请你挑一处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来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预设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能算到第三天有大雾,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非常准确。)(板书:知天时)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19草船借箭

19草船借箭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的。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出示课后题1/(2))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草船借箭》

19.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悟人物形象。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学时: 2学时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是以东汉末年(距今1700多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容改写的。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 2.我知道课文选自那部小说?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 3.我能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独学方法: 对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争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向他人请教。 独学检测: 1.我会填 十万()箭一千( )草把子二十()船 六千()弓弩手一()快艇一()扁舟 2.我知道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有关情节改编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又派兵进攻(),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过程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文峰小学:王善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事情的起因或结果,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周瑜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搜集相关资料,走进课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给课文后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找出自己易读错的读音、写错的字写下来。 A、易读错的读音: B、易写错的字: (2)、写出需要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妒忌:军令状: 推却:迟延: 调度:神机妙算: 3、积累词句 A、我记住了这些新词: B、我积累了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4、准备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展示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悟大意,思考下列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脉络。(按起因、准备、经过、结果进行分段) 活动二: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周瑜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1、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周瑜,反而立下军令状?从中你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象他们当时的表情、动作、语气,来体会周瑜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的特点,再现人物形象。 三、达标测评 1、读拼音,写词语 dù jì chí yán dū dū tuī què chéng xiàng léi gǔ nà hǎn ( )( )( ) ( ) ( )( ) 2、把画线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第19课 草船借箭

第19课草船借箭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私自、曹操都督、推却,迟延,探听、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难点:研读文本,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知识链接】 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而成的,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能够读准“调度、擂鼓”等容易读错的词,能正确书写“妒忌”等容易写错的词。 2、背景我知道 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歇后语、对联、诗词等,也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区分多音字擂、相、调的不同读音;正确读写“妒忌、私自、曹操、都督、推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理解“军令状,神机妙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起因、准备、经过、结果理清课文层次,概述课文故事。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生字词语,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围绕题目质疑:草船借箭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交流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 二、自学指导,反馈补充 自学指导(一)字词我掌握 1、了解故事背景。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有关情节改编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时间),()、()、()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又派兵进攻(),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2、检测生字、生词,准确区分多音字擂、相、调的不同读音,理解“妒忌、神机妙算”、军令状。 自学指导(二)梗概我了解 1、读课文,通过读书我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知道人物间的发生了什么事,能根据起因、准备、经过、结果理清课文层次。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以()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接着写(),然后重点写了(),最后写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 三、课堂检测 填写小册子1、2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分析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自学提示一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 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草船借箭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 14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联系上下文领悟“神机妙算”。 2.扣住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 3.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揭题激趣: 1.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你熟悉《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哪些故事?(学生说说)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题) 二、检查讨论: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联,发生了什么事? ⑴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联系。 妒忌的意思、妒忌的原因,妒忌和造箭的联系 ⑵说说周瑜和鲁肃之间的事情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打算怎样造箭。 ⑶说说诸葛亮和鲁肃之间的事情。 A.弄清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等,并要求鲁肃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朗读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的话,着重理解诸葛亮向鲁肃借些什么,还要如何布置草船。 B.鲁肃是怎么做的,抓住“果然”,弄清和上文的关系。 ⑷简要理解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关联。 诸葛亮在第三天带着二十条草船假装进攻曹军,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叫了弓驽手射箭防御,诸葛亮的草船上插满了箭。诸葛亮带着这些箭驶回去,兑现了当初立下的军令状。 4.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读对话,体会人物内心 1.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知道了周瑜要求诸葛亮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实际上是因妒忌而要陷害他。周瑜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接下这个任务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两人的一对一答,你会发现两人的话很有意思。同桌分角色互读,然后说说两人的话分别包含着什么意思。 2.指名一对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完后分别请学生以“周瑜”、“诸葛亮”的身份说说自己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点拨、指导。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抓住有关语句指导朗读,帮助体会人物言外之意。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明知故问,为泄私怨,以公事相要挟,借军情紧急,步步紧逼的心理活动;从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的豁达大度,沉着镇定、胸有成竹。 四、自由读3—5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五、精读课文第6—10自然段 1.鲁肃应邀随诸葛亮一起去取箭,经历的“草船借箭”的一幕使他又惊又叹。他回来后向周瑜讲述诸葛亮的借箭经过,肯定会赞叹诸葛亮的招招神机妙算。 默读第6—9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鲁肃,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高超之处?在自己有所发现的地方做上记号,加上简单的批注;读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准备共同讨论解决。 2.学生默读思考、批注后,用角色置换的方式向大家作交流。 你作为鲁肃,经历了“草船借箭”的一幕,发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巧妙、高超之处? 教师参与讨论,点拨引导。扣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优质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9 草船借箭》教案

119 草 船 借 箭 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2 段导读:第1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3[①周瑜为何要明知故问?]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②周瑜为什么强调“这是公事”?]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4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③一个“只”字, 1? 2 ①周瑜明知故问,设好圈套加害诸葛亮。明里是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 3 ②周瑜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4 ③一个“只”字,语气非常肯定,充满了信心。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但他不动声色,并且诸葛亮对完成任务已胸有成竹。这个字更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干。 ④难句解析:周瑜自以为诸葛亮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支箭,他必死无疑,以为阴谋得逞,所以让诸葛亮写下军令状,如果诸葛亮做不到就可按军法处治。他大喜过望,还设酒席招待诸葛亮,实际是暗藏杀机。

显示了什么?]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④周瑜高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⑤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诸葛亮立下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军令状,周瑜暗自高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十天造十万支箭来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5 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6[⑥从周瑜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周瑜让鲁肃去探听消息。 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7[⑦跟鲁肃要这些东西,说明了什么?]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⑧为什么诸葛亮特别叮嘱鲁肃呢?] 8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条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⑨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肃是个怎样的人?]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5 ⑤诸葛亮并不领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实他早就识破了周瑜的奸计,为了孙、刘联合抗曹,为了顾全大局,他把话放在肚子里罢了。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联系前后文,即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 ⑥可以看出周瑜气量狭窄,嫉贤妒能,完全不顾抗曹大局,一心想刁难诸葛亮并治他的罪。 7⑦这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8 ⑧因为周瑜也非常聪明,如果他知道诸葛亮借了这些东西,可能会猜出诸葛亮的用意。即使猜不出用意,他也会千方百计阻挠,从而破坏诸葛亮的计划,以使自己的奸计得逞。 ⑨鲁肃向周瑜报告情况时,没有提到借船的事,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实、守信。

(整理)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说话人的不同语气。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不同形象,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中要求学生体会的重点句子、自学要求等制成课件或小黑板。 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人物特点。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学生交流对《三国演义》的了解。 教师小结导入: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谋略中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中的智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谋略与智慧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把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出示词语:妒忌商议曹军退却都督军令状 延迟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 擂鼓呐喊支援虚实动静 学生认读,教师指导容易出错的字词。 (三)交流读书收获。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接受任务——借箭准备——借箭经过——如期交箭),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 草船借箭导学案

5 草船借箭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ù jì( )小亮的才干,sī zì()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 ūn lìng zhuàng()。但小亮shén jī miào suàn(),先他请来了c áo ( ) 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丞(chéng céng)相呐喊(nèi nà) 调(tiáo diào)度 三、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 都( ) 虑( ) 沙( ) 著( ) 虎( ) 炒(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议——()退却——()委托——() 预计——()招待——()迟延——() 五、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作者是()。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第二课时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________ ,接着写了________ ,着重写了 ________ ,最后写了________ 。

二、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三、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 (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________ 对________ 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 的特点。 (1)鲁肃诸葛亮贪酒;(2)诸葛亮周瑜勇敢;(3)诸葛亮鲁肃自信 4.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 ,曹操 ________。 (1)足智多谋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四、阅读《三国演义》中感兴趣的章节,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拓展阅读(选做) 《三国演义故事》节选 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

古典小说试讲稿:19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谁?(诸葛亮) 你了解诸葛亮吗?(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 看来,大家都对诸葛亮有一定的了解,请看这两句话: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钱穆 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苏轼 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人,才会被史学家,文学家们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今天来学习《草船借箭》,走近历史,走近诸葛亮。(板书,齐读课题) 二、进入文本 1、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 我们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读得很流利。我强调几个地方。 “擂鼓”中“擂”指“打”的意思,读作“léi”“擂”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作“lèi”:〔~台〕意思是比武所搭的台子。 “妒忌”读音“dùjì”,“忌”的写法:“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来,跟老师书空写两遍。 “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好,感到怨恨,气愤) 2.师:因为妒忌,怨恨,所以周瑜才会——生接: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 师: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根据预习的内容,完整的概括主要内容? 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假借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不得不叹服。 点评:你真会读书,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很棒。 三、精读课文 1、师:了解了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整个故事是围绕哪句话讲的? 生: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一、课文简介(请你仔细阅读一下,你会发现它对你的帮助有多大)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 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 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 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 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贻误军令的借口加 以陷害。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 确智慧非凡。 阅读链接: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读点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是以东汉 末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 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 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容改写的。 二、本次课文要完成的目标(明确目标,加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 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 算”等词语。 2、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知识(人物)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紧扣神机妙算,从天时、地利、人心及借箭过程感悟文中人物特征,(诸葛亮,周瑜,曹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过程(明确目标后,要充分展示你自己了,继续加油) (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字词 1、我会读,又会写。 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 支援丞相军令状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 2、读认下面词语,并理解意思: 才干:妒忌:弓弩手: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案

1 / 11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4篇课文。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草船借箭 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 要内容。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景阳冈 2 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 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 习作 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

2 / 11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léi,不能读成lèi;“丞”读chénɡ,不能读成cénɡ。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本课要求学生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寨”;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妒忌、军事、委托”等。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只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即可。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并能积累运用。 2.课文朗读 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如开头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反映了两人的性格特点,被称为神来之笔。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理解。边读边想,每次对话时人物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边议边读,读后评价。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运用 3 / 11

19草船借箭导学案

19草船借箭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兰陵县启蒙小学导学案 班级五、四学科语文主备人黄晨执教人高瑜 19.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 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习重点:从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中,体会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人。 学习难点: 1.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2.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学前准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魏蜀吴三国的形式以及周瑜为 什么妒忌诸葛亮。 导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读点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是以东汉末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 2

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 容改写的。导入新课——-草船借箭。 一、自主学习: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有关情节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又派兵进攻(),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2、自读了课文后,这些知识你一定能掌握(我会读,又会写)。 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 3.熟练的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畅,停顿恰当。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语速和语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 二、合作交流 1、读通课文,我知道。 草船借箭的原因:() 借箭前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过程:() 3

19草船借箭课文原文范文

19草船借箭课文原文范文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

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