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细胞检测

脱落细胞检测
脱落细胞检测

脱落细胞检查
一、A1/A2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完全被鳞状上皮所覆盖的器官有 A. 气管 B. 阴道 C. 输卵管 D. 子宫内膜 E. 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 10 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 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2. 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不包括 A. 上皮细胞 B. 异物 C. 黏液 D. 红细胞 E. 坏死物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主要包括:黏液、异物、红细胞、坏死物。 3. 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 下列哪一项形态的改变可作为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 依据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浸润性 E. 转移性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诊断肿瘤细胞主要是依据细胞核形态改变。 4. 间皮瘤的瘤细胞来源于 A. 鳞状上皮细胞 B. 柱状上皮细胞 C. 移行上皮细胞 D. 间皮细胞 E. 淋巴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间皮瘤的瘤细胞主要是由间皮细胞分化而来。 5. 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是 A. 核大小显著不一 B. 核仁多个且巨大 C. 核边明显增厚 D. 胞质的质量常正常 E. 核质比明显改变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重度核异质与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为:重度核异质细胞虽有胞核的异型性,但

其大小、染色及形态淡化均未超过恶性肿瘤细胞标准,特别是核与胞质比例仍无明显的 改变。 6. 分化好的鳞癌细胞相当于 A. 内底层的癌细胞 B. 外底层的癌细胞 C. 中层的癌细胞 D. 表层的癌细胞 E. 间皮细胞的癌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涂片中以相当于表层的癌细胞为主。 7. 色彩丰富鲜艳,具有多色性的染色方法是 A. 瑞氏染色法 B. 吉姆萨染色法 C. 巴氏染色法 D.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E. 湖蓝染色法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巴氏染色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颜色,色彩鲜艳多彩。涂片染色的透 明性好,胞质颗粒分明,胞核结构清晰。 8. 巴氏染色时,完全角化细胞质被染成 A. 灰蓝色 B. 橘黄色 C. 浅绿色

D. 深绿色 E. 粉色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巴氏染色时完全角化细胞胞质呈橘黄色。 9. 能使细胞核着色的染料是 A. 伊红 B. 亮蓝 C. 橘黄 G D. EA36 E. 苏木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苏木素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10. 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A. 细胞失去极性 B. 细胞排列越紊乱 C. 细胞形态畸形越明显 D. 细胞大小不等 E. 细胞相互重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畸形变化如纤维形、蝌蚪形、蜘蛛形以及其他异形,细 胞分化程度越高,畸形越明显。其他选项为癌细胞团中的癌细胞的特征。 11. 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是 A. 子宫颈刮片法

B. 阴道穹隆后液 C. 子宫内膜吸取法 D. 子宫颈管吸取法 E. 阴道壁刮取法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外阴、阴道、阴道穹隆、宫颈、口腔、肛管、鼻腔、鼻咽部、眼结膜及皮肤 等部位,可以直接用刮片刮取。 12. 女性阴道上皮随卵巢激素水平改变发生变化的周期性内,哪一期角化细胞比例最高 A. 行经期 B. 行经后期 C. 排卵前期 D. 排卵期 E. 排卵后期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①行经期雌激素影响轻微,角化前细胞增多。②行经后期:雌激素水平轻度 到中度影响,以角化前细胞为主。③排卵前期:角化细胞占 30%~50%。④排卵期:雌激 素高度影响,角化细胞占 50%~70%。⑤排卵后期:受黄体影响,孕激素增多,角化细胞 减少,主要以中层细胞为主。故本题应选 D。 13.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A. 阴道癌 B. 子宫颈癌 C. 子宫体癌 D. 卵巢癌 E. 输卵管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女性生殖器官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恶性肿瘤,其中以宫颈癌为最多。 14. 下列哪种情况形成的浆膜腔积液涂片中见成片干酪样坏死 A. 急性化脓性炎症 B.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C. 尿毒症 D.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E. 结核病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结核性积液:为浆液性、血性或乳糜样。涂片中见大量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增生,有轻度异型,成团脱落;有时可见成片干酪样坏死或朗汉斯巨细胞,但不易找到 类上皮细胞。 15. 在浆膜腔积液涂片中,作为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细胞是 A. 单核细胞 B. 白细胞 C. 淋巴细胞或红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淋巴细胞在积液中最为常见,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因淋巴细胞大小较为一致, 胞核染色清晰,故常作为同一涂片中测量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 16. 灰尘细胞是下列何种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 A. 痰液

B. 胸腔积液 C. 腹腔积液 D. 尿液 E. 胃液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灰尘细胞为痰液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 17. 胸腔恶性积液常见的疾病是 A. 乳腺癌 B. 胃癌 C. 原发性周围型肺癌 D. 原发性间皮瘤 E. 肠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肿瘤性胸腔积液最常见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 18. 有关恶性肿瘤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 B. 恶性细胞均有异常过度增殖的能力 C. 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D. 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是看细胞质的改变 E. 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是看细胞核的改变。

19. 核异质细胞就是 A. 癌前细胞 B. 良性细胞 C. 形态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细胞 D. 癌细胞 E. 恶变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 20. 哪个组织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最主要来源 A. 内皮组织 B. 基层组织 C. 平滑肌组织 D. 淋巴组织 E. 上皮组织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90%以上源于上皮组织。 21. 排卵后期,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以哪种细胞为主 A. 内皮组织 B. 角化细胞 C. 中层细胞 D. 淋巴组织 E. 上皮组织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22. 肿瘤脱落细胞细胞质量改变特点是 A. 细胞质量相对增加 B. 细胞质量相对减少 C. 细胞质量基本不变 D. 分化程度越低,细胞质量越多 E. 以上均不正确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23. 一般肿瘤脱落细胞,细胞质变化不包括 A. 细胞质量变化 B. 空泡变异 C. 吞噬异物 D. 细胞形态畸形 E. 核胞比基本不变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24. 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变化不包括 A. 细胞核可到达正常的 4 倍大小 B. 核畸形 C. 核深染 D. 核胞质比失调 E. 核固缩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核增大、畸形、深染,核和胞比失调等。细胞质

的变化又包括:胞质量异常,如分化程度越低则胞质量越少;染色加深,如 HE 染色呈红 色,且不均;畸形,如分化程度高,则畸形更明显;空泡变异,如出现"鸟眼细胞"等。 25. 某患者,男,60 岁,咳嗽痰中带血丝,进行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显示细胞呈一端膨 大,一端细长;胞质含角质,染鲜红色,膨大的部分有多个深染而畸形的核,染色质粗 糙,提示为 A. 蝌蚪形癌细胞 B. 纤维形癌细胞 C. 癌珠 D. 圆形癌细胞 E. 核异质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蝌蚪形癌细胞:胞体一端细长,一端膨大,形似蝌蚪,膨大的部分有多个深 染而畸形的胞核,胞质常有角化染成鲜红色。 26. 关于腺癌细胞,错误的描述是 A. 分化好的腺癌细胞较大,分化差的腺癌细胞较小 B. 成团脱落的腺癌细胞,分化好的常呈桑葚状结构,而分化差的常呈腺腔样结构 C. 腺癌细胞的核畸形深染不及鳞癌细胞 D. 腺癌较鳞癌核仁增大增多明显 E. 由柱状上皮细胞恶变而来的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27. 内底层细胞的大小为 A. 12~15μ m B. 8~10μ m C. 15~30μ m

D. 30~40μ m E. 40~60μ m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28.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形态两者的关系 A. 雌激素高度低落时,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基底层细胞为主 B. 雌激素轻度低落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 C. 雌激素轻度影响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伴大量角化细胞 D. 雌激素中度低落时,以中层细胞为主 E. 雌激素极度影响时,角化细胞持续达 60%~70%,角化细胞占 90%以上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29. 关于脱落细胞学检查,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手术中可取可疑组织涂片 B. 骨肿块、脏器组织穿刺时要摸准进针取组织液涂片 C. 病变溃面刮取组织印片 D. 痰液、尿液等排泄物浓集涂片 E. 向空腔脏器灌注一定量生理盐水冲洗,收集灌洗液离心制片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30. 关于上皮细胞炎症反应,错误的描述是 A. 急性炎症以退化变性和坏死为主 B. 慢性炎症以增生、再生和化生为主 C. 鳞状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主要是细胞核的改变 D. 柱状上皮炎症反应以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改变较为明显 E. 病毒感染不引起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31. 乳头溢液最常见于 A. 导管内癌 B. 导管内乳头状瘤 C. 髓样癌 D. 导管扩张症 E. 单纯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32. 关于高分化鳞癌,错误的叙述是 A. 多由中层细胞癌变而来 B. 癌细胞质内常有角化 C. 癌细胞胞质量较多 D. 细胞形态异型性较大,可见纤维形、蝌蚪形等 E. 有时可见癌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33. 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 角化型宫颈鳞癌 B. 非角化型宫颈鳞癌 C. 分化较好的宫颈腺癌 D. 分化差的宫颈腺癌 E. 宫颈未分化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34. 小细胞型未分化癌可呈 A. 镶嵌状结构 B. 桑葚状结构 C. 蝌蚪状癌细胞 D. 纤维状癌细胞 E. 癌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35. 下列是对放射高度敏感肿瘤,但除外 A. 精原细胞瘤 B. 骨肉瘤 C. 甲状腺癌 D. 恶性淋巴瘤 E. 基底细胞癌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36. 关于角化不良,错误的说法是 A. 角化不良又称异常角化、不成熟角化 B. 均发生在鳞状上皮角化层 C. 可有胞核和胞质发育不平衡 D. 可发生癌变 E. 发生在老年患者要给予注意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37. 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 A. 胞核大小不等

B. 胞核增大 C. 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 D. 染色质亦可呈粗颗粒状 E. 核浆比例明显增大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38. 关于泌尿道恶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以移行细胞癌最常见 B. 鳞癌少见 C. 腺癌少见 D. 非上皮性肿瘤罕见 E. 肾癌细胞易在尿液中检出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39. 尿沉渣中出现挖空细胞,提示感染的病毒多为 A. 巨细胞病毒 B. 人多瘤病毒 C. 人乳头瘤病毒 D. 肝炎病毒 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40. 关于脱落细胞涂片制作,正确的说法是 A. 制作厚涂片,提高阳性检出率 B. 涂片的数量为两张或两张以上 C. 较稀薄的标本适于涂抹法

D. 巴氏染色适用于干燥固定 E. 常用的涂片固定液为 75%乙醇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41. 不会引起恶性肿瘤细胞核增大的是 A. 肿瘤细胞生长旺盛 B. DNA 合成代谢增强 C. 核染色质增多 D. 核易形成多倍体 E. 染色质分布不匀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42. 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癌肿发生部位是 A. 阴道 B. 子宫颈 C. 子宫体 D. 输卵管 E. 输尿管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43. 核质比的正确定义是 A. 胞核的直径与细胞的直径之比 B. 胞核的半径与细胞的半径之比 C. 胞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 D. 胞核的半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 E. 胞核的直径与细胞的半径之比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44. 尘细胞属于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浆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肺泡吞噬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45. 关于异形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正常染色 B. 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浆比例轻度异常 C. 异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增多 D. 异形间皮细胞的染色质增加,但分布均匀 E. 异形间皮细胞存在核轻度畸形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46. 对慢性肉芽肿炎症错误的叙述是 A. 结核病是最常见的肉芽肿性炎症 B. 结核结节中可见到朗格汉斯巨细胞干酪样坏死上皮细胞 C. 类上皮细胞是组织细胞吞噬结核杆菌后而形成的 D. 细胞学诊断肉芽肿要在涂片中见到特殊病原体 E. 干酪样坏死主要以细胞核碎片为主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47. 对霍奇金病最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网状细胞 C. 浆细胞 D. R-S 细胞 E. 朗格汉斯巨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48. 关于改良巴氏五级分类法,错误的叙述是 A. 最早用于痰液细胞学分类 B. Ⅰ级均为正常细胞 C. Ⅴ级可见典型的癌细胞 D. Ⅱ~Ⅳ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细胞 E. Ⅱ级又可分为Ⅱa、Ⅱb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49. 慢性炎症时,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 A. 化生 B. 增殖 C. 再生 D. 退化变性 E. 核异质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50. 关于核异质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 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细胞

B. 核异质主要表现为核的异常 C. 轻度核异质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不能恢复正常 D. 重度核异质可部分发展为癌细胞,故又称癌前核异质 E. 核异质细胞的核的改变较炎症变性的细胞明显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51.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时,尿沉渣镜检可见到的特征细胞是 A. 肾小管上皮细胞 B. 鳞状上皮全角化细胞 C. 鳞状上皮角化前细胞 D. 鳞状上皮中层细胞 E. 挖空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52. R-S 细胞形态特征不包括 A. 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 100~200μ m B. 核边厚深染 C. 胞质呈嗜双色性 D. 核巨大,染色质疏松 E. 核仁巨大,直径超过 5μ m,周边不整齐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53. 黏液细胞是指 A. 宫颈型外底层细胞 B. 分泌型柱状上皮细胞 C.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D. 周期型增殖期子宫内膜细胞 E. 鳞状上皮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54. 涂片中上皮细胞增生的特点为 A. 核大小异常 B. 核形态异常 C. 核染色质增粗 D. 核分裂活跃 E. 染色变深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55. 无乳头溢液的乳腺病变主要是 A. 乳腺癌 B. 乳腺潴留囊肿 C. 纤维囊性乳腺病 D. 导管内乳头状瘤 E. 乳腺纤维腺瘤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56. 固缩性退变的主要形态学特点为 A. 细胞边界不清 B. 胞质易出现液化空泡 C. 整个细胞变小而皱缩变形 D. 有时形成裸核 E. 中、底层细胞易发生固缩性退化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二、A3/A4 型题 (1-2 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5 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做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1. 涂片检查见到体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卵圆形略偏位,染色质均匀细致偶见核仁的 细胞,涂片中且有尘细胞、泡沫细胞,提示此细胞最可能为 A. 鳞状上皮化生细胞 B. 增生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C. 肺泡管上皮细胞 D. 鳞状上皮退化变性细胞 E. 肺泡吞噬细胞 2. 涂片检查见一细胞两端细长,纤维样。中间有不规则巨大的畸形核,染色深、成团 块状、无核仁,核膜厚,边界清楚,胞质丰富,提示此细胞为 A. 鳞状上皮表层细胞 B. 鳞状上皮癌细胞 C. 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D.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E. 柱状上皮癌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1.E;2.B 三、B1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 五个 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 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鳞癌

脱落细胞学(细胞病理学)整理,上节(修正版)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 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基本检验技术 一、标本采集 1、原则:①正确地选择采集部位:这是细胞学诊断的基础和关键。故要求准确地选择采集部位,应在病变区直接采集细胞。②标本须新鲜:尽快制片,防止细胞腐败或自溶。③避免干扰物混入,如粘液、血液等。④采集方法应简便易行,操作应轻柔,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和肿瘤扩散。 2、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直接采集法:皮肤、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肛管、口腔、鼻腔、鼻咽部及眼结膜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刷洗、吸管吸取。食管、气管和肺支气管、胃及直肠则可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 (一)自然脱落细胞 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②排泄或导尿:如尿液。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主要特点】:①易从病变器官获取标本。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亦可含有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④能进行多次标本采集。 (二)非自然脱落细胞 指通过物理刮擦作用取得的细胞,采集方法包括:①刷取:如气管、子宫颈。②刮取:如乳头、皮肤、子宫颈。③灌洗:用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 【主要特点】:①能直接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如子宫颈和支气管。②使用纤维镜能直接从器官内部获取。③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④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三)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通过穿刺吸取或非吸取法,从充满液体的器官或实体性器官中获得细胞标本,如肿瘤、心包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和脑脊液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对小而深、移动且难以

锌对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4, 3, 57-6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journal/hjf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10.12677/hjfns.2014.34010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otections of Zinc on the Cell Damage Yijia Li1, XuanYang2, Wentao Xu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2The Supervision Inspection & Testing Cent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Food Safet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Email: ncussliyijia@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 *xuwentao@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 Received: Sep. 10th, 2014; revised: Oct. 14th, 2014; accepted: Oct. 2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in the body, zinc plays a very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cell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intra-cellular zinc homeostasis and displays how zinc can protect cells from oxidative stress, DNA dam-age or apoptosis with different level or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we aim to explain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supply dietary zinc in proper way. Keywords Zinc, Oxidative Stress, DNA Damage, Apoptosis, Protection 锌对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李宜珈1,杨暄2,许文涛1,2*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2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使用安全检验监督测试中心,北京 Email: ncussliyijia@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 *xuwentao@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14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21日 *通讯作者。

细胞毒性机理

槟榔的细胞毒理研究进展 肝细胞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出槟榔碱会引起DNA损伤和G0/G1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正常肝细胞增殖 槟榔碱可以通过破坏小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而导致肝毒性: 槟榔碱的肝细胞受体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凹陷、核周的异染色质富集,预示着细胞核组分有失活的趋势,是肝细胞凋亡的前兆;粗面内质网上潴泡和脂肪滴过量,对蛋白质的合成造成了影响;线粒体嵴扩张,反映出细胞器氧化还原系统的紊乱 血清中的肝毒性标志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着槟榔碱剂量的增加明显上调 肝脏中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随着槟榔碱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使得肝脏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培养细胞损伤的研究 彗星电泳,也称之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单细胞损伤与修复 乌头碱的中毒机制主要为抑制心肌细胞膜电压门控型Na+通道失活,使Na+持续内流、延长细胞膜除极化时程而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培养细胞损伤的研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剂量乌头碱染毒前后心肌细胞内损伤,并采用软件分析 乌头碱对大鼠心肌培养细胞。表达的影响 乌头碱对大鼠心肌培养细胞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六价铬的细胞毒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从Cr(VI)导致胞内活性氧累积效应、诱发细胞凋亡、导致细胞癌变、毒理效应的基因组学研究等几方面, 论述了Cr(VI)对人体和动物的细胞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MTT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泊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还原为不溶于水的蓝紫色结品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不会如此。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结晶形成的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

肝细胞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疾病的治疗也渐渐从对症治疗转移到病因治疗,但是,在强调病因学治疗的同时,不应忽略对肝细胞的保护,因为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疾病的共同的表现。肝损伤的结果可致肝细胞死亡,甚至肝衰竭的发生。对于肝细胞死亡及肝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上防治各种肝损伤,建立多元化的治疗体系。 病毒、药物及有毒物质、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是一种由多因素介导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机制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肝损伤两类。 一、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学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性损伤是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免疫系统防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或不正确激活都可以造成对机体的损害。肝脏既是机体的生化工厂,又是内分泌器官,有人还把肝脏作为免疫器官看待,所以在免疫系统损伤机体时肝脏往往首当其冲。例如,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是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损害的主要原因;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在药物性肝损伤中也起主要和间接的作用。参与免疫性肝损伤的各种免疫系统成分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补体系统等,它们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产生过多或功能缺陷又可以损伤肝细胞。 1.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是肝内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及其活化的抗原非特异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参与免疫反应的结果[3-4]。大多数肝炎病毒为非致细胞病变性病毒,宿主针对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导致肝损伤的发生:例如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清除感染的肝细胞、活化的淋巴和单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的同时引起肝细胞破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脱落细胞检查练习题

2019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 一、A1 1、脱落细胞学涂片上,固缩性退变常见于 A、黏液柱状上皮 B、储备细胞 C、表层鳞状上皮 D、中层鳞状上皮 E、底层鳞状上皮 2、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学的缺陷 A、有一定的误诊率 B、具体部位难确定 C、肿瘤分型困难 D、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 E、检查范围小 3、脱落细胞改良巴氏五级分类法中的第Ⅰ级是指 A、涂片中未见异常细胞 B、涂片中可见疑似癌细胞,性质不明确 C、涂片中可见癌细胞,但不够典型 D、涂片中可见癌细胞,细胞有明显恶性特征 E、可见异常细胞,但属良性病变范围 4、柱状上皮细胞主要被覆于 A、皮肤 B、肛门 C、食管 D、胃 E、角膜 5、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主要被覆于 A、鼻腔 B、气管 C、肠 D、胃 E、全身皮肤 6、印戒样癌细胞可见于 A、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霍奇金淋巴瘤 E、移行细胞癌

7、女性腹腔恶性积液常见的疾病是 A、乳腺癌 B、卵巢癌 C、胆管癌 D、胆囊癌 E、肝癌 8、不全角化细胞的细胞核大小为 A、12~15μm B、8~10μm C、无核 D、6~8μm E、4μm 9、巴氏染色后,异常角化细胞胞质染成 A、灰蓝色 B、深绿色 C、浅绿色 D、粉色 E、橘黄色 10、不是肿胀性退变细胞的形态特点有 A、胞体肿胀 B、胞质内有液化空泡 C、核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 D、剩下浅蓝色肿胀的裸核 E、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 11、具有多色性效果,色彩鲜艳多样的染色方法为 A、瑞特染色 B、吉姆萨染色 C、巴氏染色 D、苏木精-伊红染色 E、湖蓝染色 12、尿液细胞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细胞为 A、非上皮性肿瘤 B、鳞癌 C、腺癌 D、肾细胞癌 E、移行细胞癌 13、痰液脱落细胞学涂片上,不符合黏液柱状上皮细胞的形态为 A、圆形 B、卵圆形

Ⅰ型糖尿病与β细胞损伤机制

Ⅰ型糖尿病与β细胞损伤机制 班级:02级临床5班 姓名:张英斌 指导教师:冀朝辉 【摘要】导致I 型糖尿病(IDDM )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由T 细胞介导;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前炎症因子对胰岛β细胞(βcells )有损伤作用;研究还显示,自由基(free radicals )在β细胞的损伤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I 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Fas-FasL 系统;细胞因子;氮自由基;氧自由基 【Abstract 】IDDM is a disease that results from 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the insulin-producing β cell. This autoimmune reaction is mediated by T cells. The cytokines produced by T cell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duced by macrophages can destruct β cells. At the same time, free radicals also have some effects in β cells destruction. 【key words 】IDDM; β-cell damage; Fas-Fas L; cytokines; nitrogen free radicals; oxygen free radicals. 一、I 型糖尿病概述: I 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是由于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而引起的疾病。在这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1]。它们的作用又是双向的,既有致病作用,又有保护作用。它们的这些作用构成调节网络,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当这种免疫调控机制发生紊乱的时候,I 型糖尿病就会发生(图1)。 图1:细胞因子在Ⅰ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二、T 细胞在I 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引起I 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是由T 细胞介导的。Th1亚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致病作用;而相反,Th2亚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两种亚型的作用相互拮抗、相互平衡,此时不会发生糖尿病。但当Th1的作用超过Th2的时候,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免疫反应,导致β细胞破坏以及I 型糖尿病的发生。 对于T 细胞的致病作用是直接还是间接方式,目前有两种假说[2]。第一种是“识别相关性”。即活化 的细胞毒T 细胞(CD8+)直接识别β细胞上的自身抗原,这种抗原是由MHC I 类分子递呈的。然后,细 胞毒T 细胞可通过Fas-FasL 方式直接杀伤附近的β细胞。第二种是“活化相关性”。即CD4+T 细胞识别胰

脱落细胞检查题库1-1-8

脱落细胞检查题库1- 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不正确的是() A.呈多边形 B.呈嵌铺砖状 C.呈泡沫状 D.呈融合体样 E.呈蜂窝状 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①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②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质带"。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③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时,可作为测定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的是() A.淋巴细胞或红细胞 B.粒细胞 C.上皮细胞 D.嗜酸细胞 E.组织细胞 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时,因红细胞或淋巴细胞大小较恒定,因此可作为测定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痰液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是() A.粒细胞 B.嗜酸细胞 C.朗罕斯巨细胞 D.灰尘细胞 E.以上都不对 灰尘细胞是痰液脱落细胞学涂片的标志物。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337866.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核异质的表现为() A.核形态、大小及染色质分布异常 B.核边增厚 C.核边界不整齐 D.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 E.以上都对 核异质是指脱落细胞核的异常,表现为核形态、大小及染色质分布异常,核边增厚,核边界不整齐等,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核异质细胞形态介于良性和恶性细胞之间,组织学上又称为不典型细胞或增生不良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变化的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核异质。

10张令人惊奇的人体细胞图片

10张令人惊奇的人体细胞图片 章节 收起1 导读 2 红血球 3 头发分叉 4 普尔基涅神经元 5 耳毛细胞 6 从视神经中伸出的血管 7 头上的味蕾 8 牙釉质 9 血液凝块 10 肺气泡 11 肺癌细胞 导读 十张令人惊异的人体图片,都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的,通过它们你可以更近地观察人体的内部情况。 红血球 从这张图片上看,它们很像肉桂色糖果,但事实上它们是人体里最普通的血细胞——红血球。这些中间向内部凹陷的细胞的主要任务,是将氧气输送到我们的整个身体。在女性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有400万到500万个红血球,男性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大约500万到600个红血球。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的人,体内的红血球数量更多,因为他们生活的环

境氧气相对更少。 头发分叉 像枯树枝一样的照片就是我们的头发,建议大家经常修剪和良好的护理,可避免像这张图片上出现发梢分叉的现象。普尔基涅神经元 在大脑里的1000亿个神经元中,普尔基涅神经元是体积最大的。这些细胞是小脑皮层里的运动协调大师。接触酒精、锂等有毒物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孤独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disease)等遗传变异,都会对人类的普尔基涅神经元造成消极影响。 耳毛细胞

这张图片看起来好像是在耳朵里面对耳毛细胞进行近距离观察时拍摄的。耳毛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对声震作出反应时产生的机械运动。从视神经中伸出的血管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血管从黑色视盘中伸出。视盘是个盲点,因为视网膜的这个区域没有光感细胞,视神经和视网膜血管从眼睛后面的这个部位伸出去。 头上的味蕾

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概述

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概述 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所引起的细胞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依据发病的免疫机制,可将超敏反应分为以下类型:I型超敏反应:通过释放血管活性和致痉性物质作用于血管和平滑肌,导致血管和平滑肌功能异常。 II型超敏反应:由于抗体参与免疫反应,引起细胞损伤。 III型超敏反应: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抗原抗体结合刺激补体,引起中性粒细胞渗出,导致组织损伤。 IV型超敏反应: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 一、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因反应迅速,故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本型变态反应是通过进入人体的致敏原与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分泌增多。 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由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抗体所介导。 2.快速,几秒至几分钟即出现症状。 3.可表现为局部性和全身性。 4.局部反应表达为组织水肿,嗜酸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粘液分泌增加。 5.全身反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造成迅速死亡。 二、II型超敏反应:引型超敏反应是由特殊抗体(IgG、IgM)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而介导的,通过募集和激活炎症细胞及补体而引起靶细胞或其他组织成分损伤,因而又称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由特异性抗体介导,引起靶细胞或靶组织成分损伤。 2.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中的靶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导致这些细胞溶解坏死。 3.依赖抗体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中,有FC受体的NK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可杀伤被低浓度的IgG包绕的寄生虫和肿瘤细胞。 4.抗体介导的细胞功能异常是指抗体与靶组织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这类疾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III型超敏反应:此型超敏反应主要是IgG和IgM类抗体与相应的可溶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和滑膜组织中,激活补体,使血小板聚集,引起组织损伤,因而又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特点 1.由IgG、IgM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介导。 2.中小体积的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肾脏,关节,皮肤等部位的血管壁,导致疾病。 3.免疫复合物沉积,固定,激活补体,引起血小板聚集,炎细胞浸润导致组织损伤。 4.局部性免疫复合物病,即Arthus反应,是免疫复合物血管炎引起的局部皮肤坏死病变。 5.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即血清病,分急性和慢性两型。一次大量免疫复合物形成,并在多器官沉积引起急性血清病,持久抗原血症是引起慢性血清病前提,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均属慢性血清病。 四、IV型超敏反应:此型超敏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因而又称为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 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β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班级:02级口腔2班姓名:张津京指导教师:贾竹青 【摘要】氧化损伤是引起许多组织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胰岛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水平比较低,因此在高血糖、细胞因子、胰岛淀粉多肽(IAPP)等因素的诱导下容易发生胰岛β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后者通过激活一些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胰岛素基因转录,损伤胰岛β细胞,进一步加重糖尿病。 【关键词】β细胞;氧化应激;糖尿病 【Abstract】oxidative damag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apoptosis of many cells. The level of anti-oxidase in the islet cell is low, so under the induction of high glucose, cytokines and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IAPP), it is likely to cause oxidative stress in pancreatic βcells. It can then inhibit the transcription of insulin gene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som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damage pancreatic βcells, thus will make diabetes even worse. 【Key words】βcell; oxidative stress; diabetes 一般认为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异常。近年来,将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复杂病理机制联系在一起颇受注意。与其他组织细胞相比,胰岛β细胞在一些因素诱导下极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当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所致的氧化应激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时,就会使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导糖尿病的发生,并可在已发生糖尿病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 一、氧化应激概述 氧元素是生物体供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合成ATP、激素及许多生理活性物质所必不可缺的物质。但机体在利用氧元素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氧元素自身也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活性氧代谢产物,即具有未配对电子的分子、离子或基团,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等,被统称为氧自由基(OFR)或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正常状态下机体可产生少量ROS参与正常代谢,同时体内存在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使得过多的自由基被清除或使自由基减少。如果这一机制遭到破坏,过多的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机体,致机体损伤。生物体内氧化应激的产生就是由于自由基产生增多和(或)抗氧化防御功能损害。 ROS中的HO·是中性粒细胞、O2-·是单核/巨噬细胞藉以清除感染病原的重要手段,对机体具有防御作用,就机体自身而言,自身氧化产生的ROS对消灭突变的细胞和加速凋亡细胞的降解亦属有益作用。活性氧如果过多积聚,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就会非常突出,对蛋白质、脂肪和核酸均具有损害作用。比如对脂类和细胞膜的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对蛋白质、酶的损伤,导致蛋白质变性、功能丧失和酶失活;对核酸和染色体的破坏,导致DNA链的断裂、染色体的畸变等等。 二、诱导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因素 (一)高血糖 无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代谢紊乱是高血糖。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可引起β细胞功能损害,主要是通过糖基化作用、葡萄糖氧化和多元醇等作用导致活性氧簇ROS的产生。ROS反过来又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催化的循环而加重糖尿病的发生。同时由于β细胞内本身自由基清除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Mn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和ROS清除蛋白如硫氧化还原蛋白的水平就较低,因此对ROS比较敏感。尤其在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SOD、GSH、VitE、VitC等浓度降低[1,2],明显削弱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1.糖基化作用(glycosylation) 长期高血糖情况下可使各种蛋白质发生变性,即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许多长寿蛋白质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六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教学目的 明确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萎缩、变性、坏死、病理性色素沉着、结石形成的概念、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概念 2、萎缩、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及时机体、影响 3、结石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 概述: 1、进行性变化:即细胞进行性生长,指细胞增大、细胞器复制(细胞增生、肥大、再生、修复,创伤愈合)等,趋向适应,恢复方向进展。此时物质代谢同化大于异化。 2、退行性变化:即细胞的损伤(萎缩、变性、死亡),细胞功能↓,向死亡发展,此时物质代谢异化大于同化。 细胞组织的损伤机械性——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损伤。 其它各种致病因子——由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开始。 细胞损伤发展过程: 细胞代谢改变—→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变化和肉眼可 见形态学变化(病变)—→病因除去后恢复常态(可逆性变化)。 ↘严重不可逆病变—→细胞死亡。 营养不良性变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组织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进而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各种病变,最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变化。 萎缩、变性等——轻微可逆变化,细胞仍能维持不同水平生命活动。 坏死——不可复性损伤,死亡。 损伤——变性、坏死。 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补充资料 组织细胞的损伤——基础性病理变化。 一、原因 缺氧、化学物质、药物、物理(机械、高温、低温、高低气压、电流、辐射等)、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真格菌、寄生虫等)、营养失衡、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 缺氧是细胞损伤的非常重要的基本环节。 老年动物的细胞处于生理性自然退化状态,对于长期积累的或即时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损伤作用会更为敏感—→衰老(aging)或老化(semility)。 在人类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这是一种思想、情感障碍引发细胞损伤所形成的器质性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冠心病、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由于诊断过程本身继发的伤害。 二、机制 发生机制复杂,如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高游离Ca+2、缺氧、化学毒作用、遗传物质变异等。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重点笔记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 1.缺氧:缺氧是引起细胞损伤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原因。缺氧破坏细胞的有氧呼吸,损害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ATP的产生减少,甚至停止,造成细胞膜钠、钾原、钙原功能低下及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缺氧造成损伤的后果取决于缺血缺氧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体内受累组织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 2.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最常见的因素,不同的生物因素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机制不同。细菌通过其释放的内外毒素引起损伤;病毒寄生于细胞中进行繁殖,并通过干扰细胞代谢或产生某种对细胞有毒性的蛋白质引起细胞损伤;真菌原虫、寄生虫等常通过代谢产物,分泌物引起直接损伤或变态反应。生物性因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类型,毒力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 3.物理因素:包括机械性、高温、低温、电流、射线、乃气压的变化因素。机械性损伤可使组织断裂或细胞破裂;高温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低温能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停滞而致组织缺血,使组织细胞发生冻结损伤,电离射线可直接或间接损伤生物性大分子或使细胞内的水电离,产生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 4.化学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毒性作用,日益成为引起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能够与细胞和组织发生反应并且引起细胞损伤的物质称这毒物,组织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浓度,作用的持续时间以及作用的部位。 5.免疫因素: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功能,但免疫反应也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 6.遗传因素:遗传与疾病的关系早就为人们所认识,遗传因素是由遗传性缺陷病,免疫反应过强同样引起组织损伤形成免疫性疾病 形态学变化 细胞、组织损伤是由于细胞、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 病理改变,包括变性和细胞死亡。 一、变性 (一)概念: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 (二)常见类型 1.细胞水肿 (1)概念:缺氧、感染、中毒等因素使细胞线粒体受损,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 (2)好发部位:心、肝、肾、 (3)机制:细胞内线粒体受损,能量产生减少 (4)病理变化: A.大体观察:病变组织、器官颜色变淡、混浊、无光泽、体积增大、质量增加、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 B.组织学观察:细胞肿大、细胞质内有红染的颗粒状物。 2.脂肪变性 1.概念: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质内出现脂质沉积或明显增多。

什么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导语:有的的患者去医院检查治疗宫颈问题的时候,医生会给看一个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条子。那么什么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呢?说实话,我觉得这是 有的的患者去医院检查治疗宫颈问题的时候,医生会给看一个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条子。那么什么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呢?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一个蛮新鲜的词的,你对这方面了解吗?如果你和我一样不太了解的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怎么告诉我们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什么的吧。 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以下是报告单上的术语及其含义: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鳞状上皮细胞核大于正常但不足以诊断低度病变,还包括非典型角化不全细胞、非典型化生细胞、非典型修复细胞。此诊断因包括多种情况,病理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说明并提出建议,如3~6个月后复查,炎症消退后复查,阴道镜下宫颈或内膜活检等。如有条件,最好进行HPV高危型的DNA检测。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鳞状上皮细胞具有非典型性,见成堆的小细胞,核极向消失,不能除外高度病变。诊断ASC-H时,进行HPV高危型的DNA检测是必要的,同时建议进行阴道镜活检,未做活体组织检查而直接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不正确的。低度病变(LSIL)相当于宫颈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Ⅰ),HPV 感染亦包括在内。其早期处理措施是进行阴道镜活检,同时进行HPV 高危型的DNA检测。有证据表明,HPV感染是病变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脱落细胞检查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方法

脱落细胞检查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方法 一、标本采集 正确地采集标本是细胞学诊断的基础和关键之一,故要准确地选择部位,尽可能在病变区直接采集细胞。采集的标本必须保持新鲜,尽快制得,以免细胞自溶或腐败。尽可能避免血液、粘液等混入标本内,采集方法应简便,操作轻柔,避免病人痛苦和引起严重并发症及促进肿瘤扩散,下面介绐几种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 (一)直视采集法 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口腔、肛管、鼻腔、鼻咽部、眼结膜及皮肤等部位,可以直接用刮片刮取、吸管吸取、刷洗、食管、胃、直肠、气管和肺内支气管则使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 (二)自然分泌液的采集法 1.痰液涂片检查:痰兴高采烈为支气管等呼吸的分泌物,对支气管肺癌和其它呼吸道疾病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尿液涂片检查:收集尿液中脱落的泌尿道细胞成分,作泌尿道肿瘤和某些疾病的细胞学诊断。 3.乳头溢涂片检查:用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癌细胞学检查。 4.前列腺液涂片检查:采用前列腺按摩法取得分泌物,作前列腺细胞学诊断。 (三)灌洗洗 向空腔器官或腹腔、盆腔(剖腹探查时)灌注一定量生理盐水冲洗,使其细胞成分脱落于液体中,收集灌洗液离心制片,作细胞学检查。 (四)磨擦法 利用磨擦工具在病变部位磨擦,将擦取物直接涂片。常用磨擦工具有海棉磨擦器、线网套、气囊等。可分别用于鼻咽部、食管和胃部病灶的取材。 (五)针穿抽吸法 当有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积液时,可用针穿抽吸部分积液作细胞学检查。此外某些深部组织器官,如淋巴结、甲状腺、软组织、肝等亦可作细针穿刺吸取部分细胞进行涂片诊断。 二、涂片制作方法 (一)涂片前准备工作及涂片方法 1.涂片前准备工作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方法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方法 很多女性朋友们都在为一些妇科病所困扰着,因为女性本身的生殖道的结构,就会很容易导致一些细菌侵袭到我们人体的,女性又是比较脆弱的人群,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很多有宫颈问题的人们,对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方法有所了解吗,下面来介绍。 一、标本采集 (二)宫颈刮片 (1)检查前24小时内免性交、阴道冲洗、上药或检查。 (2)患者取截石位,窥阴器暴露宫颈,轻轻拭去宫颈口及其周边分泌物,查雌激素水平者,取阴道侧壁上1/3部的分泌物。检查癌细胞者,在宫颈口用木刮板(尖端朝宫颈口、斜面朝宫颈),旋转360度,刮片时用力过重可损伤出血,用力过轻可能刮下的细胞过少,二者均影响阅片结果。

(3)刮取的细胞立即顺同一方向涂于干净玻片上,不可重复涂抹,以免细胞破坏。 (4)玻片立即放在95%酒精中固定,不可久留于空气中,以免细胞干燥、皱缩、变形,如标本混有血,应置于醋酸酒精之中固定。 (5)详细填写涂片检查请求单,注明涂片号及病历号,无病历号者需注明详细地址。 (二)宫颈管涂片 先将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使用“细胞刷”刮取宫颈管上皮。将“细胞刷”置于宫颈管内,达宫颈外口上方10mm,在宫颈管内旋转360℃后取出,旋转“细胞刷”将附着于小刷子上的标本洗脱于保存液中。涂片时用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法。 二、染色 常用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既可用以检查雌激素水平又可寻找癌细胞。其它如绍氏(Shorr)法、龙胆紫染色法等

也较常用。 有宫颈问题的人们一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都会做宫颈脱落 细胞的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了宫颈的问题是否正常的,其实女性朋友们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有时间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比较容易得病的,也要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异常情况,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时刻保持健康。

脱落细胞检测

脱落细胞检查
一、A1/A2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完全被鳞状上皮所覆盖的器官有 A. 气管 B. 阴道 C. 输卵管 D. 子宫内膜 E. 肠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 10 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 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2. 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不包括 A. 上皮细胞 B. 异物 C. 黏液 D. 红细胞 E. 坏死物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主要包括:黏液、异物、红细胞、坏死物。 3. 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 下列哪一项形态的改变可作为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 依据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浸润性 E. 转移性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诊断肿瘤细胞主要是依据细胞核形态改变。 4. 间皮瘤的瘤细胞来源于 A. 鳞状上皮细胞 B. 柱状上皮细胞 C. 移行上皮细胞 D. 间皮细胞 E. 淋巴细胞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间皮瘤的瘤细胞主要是由间皮细胞分化而来。 5. 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是 A. 核大小显著不一 B. 核仁多个且巨大 C. 核边明显增厚 D. 胞质的质量常正常 E. 核质比明显改变
错题反馈收藏试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重度核异质与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为:重度核异质细胞虽有胞核的异型性,但

血细胞图谱

常见血细胞图谱: 红系 原始红细胞 胞体:直径15-20μ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的4/5,紫红色,染色质颗粒状, 核仁明显. 核仁:1-2个,大小不均,模糊或清楚,染浅兰色. 胞浆:量少,或有部分胞浆呈伪足状,深兰色且厚,近核处不见色浅区. 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12-24μ 胞核:圆或椭圆,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膜明显,紫色, 染色质可浓集或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些,无核仁。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血红蛋白开始 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

中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8-15μ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2/3-1/2大小,染色质粗糙排列成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紫色,核染色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 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可呈兰绿色,兰红色,淡红色等。

晚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7-10μ 胞核:圆形,稍偏或居中,占细胞的1/2以下,粗糙虽不规则致密团块。可见车轮状痕迹,核膜明显,无核仁,随着细胞的成熟,核致密坚实,呈结构不清的紫红色的一团。有时可见核分裂,核溶解。溶血性贫血时,核有畸形。 胞浆:量较多,不规则,颜色因含多量血红蛋白,几乎和成熟红细胞相同呈粉红色或带极淡的兰色。 上一页 嗜多色性红细胞(胞体直径:8-11μ) 正常成熟红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的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胞或其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体积多较大,其染成灰兰色的嗜碱性物质是胞浆中的核糖体,它随着细胞的完全成熟而消失。目前认为嗜多色性红细胞经煌焦油兰染色后即表现为网织红细胞。 上一页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00例临床病理分析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00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0T14:35:02.5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作者:李莹[导读]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学病理分析对膀胱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连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膀胱癌的发生。【关键词】脱落细胞学;病理分析;膀胱癌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53-02 Urine loss cytologic examination, 300 cases of clinical pathology analysis Ying 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qinzhou department of guangxi qinzhou in 53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bladder cancer early fall off urine cytology screening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3 to August 2013 in our hospital confirmed 3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both in the morning to collect the first and second time fresh middle urine every 30 ml, centrifugal sediment smear, by HE staining for tumor cells, continuous detection of 3 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Results Of 3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midway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fresh morning urine of bladder cancer were 71.33%, 74.67%, respectively, the muscle layer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is, Ta, T1) the positive rate of 71.13%, 71.97% respectively, the lower grade (G1 and G2) in bladder cancer were 73.33%, 72.44%, respectively,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results;Midway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fresh morning urine 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2) the positive rate of 72.13%, 85.25% respectively, the high grade (G3) in bladder cancer were 65.33%, 81.33%, respectively, two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Fall off urine cytology exami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arly screening for bladder cancer, and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bladder cancer prediction, continuous fall cytology positive urine bladder cancer is characteristic and highly suggestive. 【key words】 Off cytology;Pathological analysis;Bladder cancer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发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膀胱癌在初次诊疗之后的复发率可高达70%,因此,做好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膀胱癌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以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主,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但因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敏感性低,但其特异性好,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发现膀胱镜也难以发现的微小和隐匿性病变,因此在膀胱癌的预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膀胱癌复发率比较高,要求患者经常复查,长期监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法。但尿脱落细胞涂片敏感性低,而且形态易受内外界因素的影响,漏诊率较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的进行晨起不同时段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探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10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9.4岁。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 1.2 方法 1.2.1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加载玻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 1.3 细胞学诊断 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病理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取结果一致者。连续3d均未找到癌细胞及非典型细胞,即为阴性;3次送检标本中发现1次癌细胞及非典型细胞即判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 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