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细则)

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细则)
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评估细则)

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评估细则(试行)

[小学部分]

市县(市、区)乡(镇)

学校名称教学班数学生人数

检查团代表签字、、、、

年月日

注:奖励2分(馆舍建筑面积超过200m2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摘要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纸质载体的传统文献不再是记录信息资源的唯一形式,而结合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更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服务。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代信息服务 引言 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教学以及科研时主要的信息资源查询中心,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继续为学生服务。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进行分析。 1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1.1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资料数字化,将书面资料中的文字、数据以及图像,视频资料中的声音、视频等信息资源输入到计算机的相关软件中,然后转变为统一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到电脑中。资料数据化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节省了占地空間,还减少了师生查找资料的时间。 其二是资源的共享化,数字图书馆是将图书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对校内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开放范围内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会给出准确的信息或者相关的信息,这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1]。 其三是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图书馆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软件,所以在管理上的一些操作,依旧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做好设定,使其管理实现自动化[1]。需要自动管理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增加时,就得需要对数据资料库设计相关的自动更新设置。再如对师生的查找记录根据内容进行自动分类,以便相关人员能一眼看出比较热门的查找内容,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四是流通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在为师生提供的所有服务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所以数字图书馆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有流畅的网络。 1.2 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虚拟参考服务的功能。虚拟参考服务是对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延伸,它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借助计算机,然后在网络环境中营造出类似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性质和氛围。首先,借助于网络,使全

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_陈臣

(兰州商学院网络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20) 陈 臣 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 1 前 言 目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的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 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1] 此外,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 写到:“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2]因此,企业可通 过对海量的用户资源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判断,准确预测用户的需求和服务模式变化趋势,为用户提供高效、精确、经济和便捷的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对读者行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准确预测读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变化,科学调度和分配图书馆服务资源,不断提高读者个性化服务的价值属性和扩展延伸空间。此外,对读者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也是图书馆深入了解读者阅读体验和识别读者服务期望、制订可靠的读者服务和CRM(Custom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有效保证读者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和阅读满意度的关键。 2 读者行为大数据资源的特点和构成 图书馆读者行为大数据资源主要由服务系统监控设备、传感器网络系统、读者行为采集终端和其他监控设备采集,数据具有海量(Volume,数据量已经接近EB或ZB量级)、类型繁多(Variety,包括系统日志、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等信息)、价值(Value)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的4V特点。其次,由于读者群整体数量十分庞大,图书馆读者群行为大数据资源总量呈现快速递增的特点。但是,读者个体行为数据则呈现数据量小、行为活动具有复杂性、间断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且不同读者之间的行为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小的相关性[3]。 依据读者行为的特点、作用对象和时效性划分,图书馆读者个体行为数据可分为读者的行为日志信息、在线交互行为数据、读者社会关系与行为数据、阅读终端设备数据4个部分。读者的行为日志信息主要由用户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阅读内容搜索引擎日志、读者阅读浏览日志、读者注册的个体特征数据、服务环境数据等组成,该数据具有海量、实时性、低价值密度和高数据噪音的特点。在线交互行为数据主要由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读者个体的运动 [摘 要] 图书馆读者行为大数据具有海量、类型繁多、价值和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图书馆应基于读者行为大数据分析来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图书馆在构建该服务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读者行为分析数据中发现读者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提高读者大数据阅读活动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定制;为读者提供基于读者行为分析的智慧阅读服务;保护读者隐私安全;协助图书馆实现基于读者行为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 [关键词] 读者行为 大数据分析 图书馆 智慧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B [Abstract] The big data of the reader behavior of the library hav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lume, thevariety, the value and the velocity, therefore, the library should construct the personalized intelligenceservice system of the library based on the big data analysis on the reader behavior. The library should payattention to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service system: finding the demand and the changetrend of the reader from analysis data of the reader behavior ,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personalizedservice for big data reading activities of the reader, achieving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customizationbased on big data, providing the reader with the intelligence reading service based on the reader behavioranalysis, protecting the privacy security of the reader , and assisting the library to achieve the precisionmarketing based on the big data analysis on the reader behavior. [Key words] Reader behavior; Big data analysis;Library; Intelligenc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ersonalized Intelligence Service System of the Library [文章编号] 1004-325X(2014)11-0037-05 2014(11) 服务研究

河北师大图书馆三年发展规划

河北师大图书馆三年发展规划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多年来,与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总体目标相适应,努力向着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奋进。 一、图书馆基本情况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1721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近280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中外文期刊2373种,数据库20余个,阅览座位2700余席,在岗职工141人,以一馆四区统一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模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期刊借阅和多媒体、网络文献信息的查寻阅览服务。 二、近三年主要工作回顾 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状况 经费逐年增长(2005年——2008年分别是430万、502万、500万、590万),促使我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呈现不断发展之势。年新书增长量已基本接近本科院校办学条件要求(生均新书4册/年),2005年——2007年分别购进图书5.6万、5.3万、10.2万,2008年也接近10万;中外文期刊品种和数量处于稳定发展状况;电子资源也从2004年的6种数据库(外文一个),发展为至今的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尤其是在各学院的配合下增加的8个外文数据库,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2. 文献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 近几年,我馆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以14小时/天、91小时/周开馆时间,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要。2005——2007年接待阅览读者约400万人次(年均130余万,日0.5万),借出图书173.5万册,视频节目播放430余场。年接待读者居国内大学图书馆前列。随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电子资源的

增长,服务项目不断推陈出新:深入学院加强教师研究生利用电子资源的培训、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为教师科研课题提供参考信息、建立网上学术导航、开辟QQ在线咨询、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公共课等。三年各类培训讲座共计395场,文献传递6500余篇,解答读者咨询9300人次,回复留言5100余条,中文数据库访问量5.8万人次/日,外文数据库下载量不断增长。图书馆整体的文献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3.职工队伍和组织制度建设 组织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提高广大职工的精神追求,提出全馆人共同的工作目标、精神、理念。围绕组织文化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以党总支为主导的党员和职工思想建设,以业务工作为基础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竞赛,以馆工会牵头的系列文体活动等,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全体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编辑印刷了“岗位职责、业务规范、读者管理、行政规定和其他管理”五部分组成的四十多项规章制度,使全馆各方面和各岗位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尤其是记分量化的年终考核标准,对职工工作和行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促使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推进了管理的规范化。 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发展。为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职工结合工作加强学术研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专业技能考核竞赛和学术讲座。近三年派出学习交流66人次;组织馆内业务培训15场次;全馆性业务技能考核竞赛3次;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馆讲学4次。近三年全馆职工发表论文147篇,出版著作2部,承担课题11项,获省级科研奖励3项。围绕工作研究问题,使我馆职工解决问题创新工作的能力得以提高,真正做到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4.存在的问题 ①年进新书量还没有完全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条件要求,文献资源体系

(适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pdf

全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3)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3)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4) 1.4 行知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优势 (5) 第二章、数字图书馆介绍 (6) 2.1数字图书馆技术特点 (6) 2.2 数字图书馆主要功能 (6) 2.2.1前端功能 (6) 2.2.2 管理后台 (7) 2.3 数字图书馆资源 (8) 2.3.1电子图书 (8) 2.4* 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示意图 (10) 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 (11) 第四章、服务与支持 (11) 4.1售前 (11) 4.2 售中 (11) 4.3 售后 (12) 第五章、成功案例/ 样板工程 (12) 第六章、数字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清单 (14)

第一章、概述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学校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承担着资源积累、数据加工、知识传播、 信息服务的多重职能,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最终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存储方式,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新颖的服务模式。 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市教委十三五计划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摘要中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数千亿资金建立数字图书馆,各地方 政府的数字图书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接入到各地学校、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农家书屋。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面向各级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数字资料中心、图书管理中心、电子传播中心等机构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它是架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框架,它提供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于B/S架构的软件平台,所有的数据资料均存放在服务器端,极 大的方便了管理员对电子图书馆的管理,客户端仅需安装网络浏览器或者相应的APP就可以浏览各种数字资源。 数字图书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 数字图书馆以其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有序组织,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最为便捷、 有效的发展环境。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中国目前教育资源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作者:褚秀艳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6期 摘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匿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的模块、及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特点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社会,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信息的传播中心,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众多的定义表述中,一个能被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 二、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DL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是各项任务的内容、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发生变化。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 1.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采取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以0和1来组成信息资源的细胞,并组成无数个比特(bit)和字节(bite)的信息元素和单元。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便于海量存储和信息传播。 2.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

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创新体系设计

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创新体系设计 摘要:阐述了对大学图书馆知识的高度集成、学科 之间的交互创新体系设计和当代的网络服务密切结合的崭 新服务模式,使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更加人性化、全面化、个性化、智能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网络环境;创 新体系设计 一、前言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自1997年以来,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开发了自己的网络个性化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图书馆、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康耐尔大学图书馆等都建立了My library系统,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服务方式,带来了服务观念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从整体上来说,国内图书馆起步较晚,应用水平较低,服务形式单一,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开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积极地研究和应用基于互联网支持的个性化信息服 务所需要的技术。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往简单的群体式的信息服务模式已很难有较大的

发展空间,载体的多元化与信息资源的迅猛增大,致使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效率与增强信息资源分布的有序性之间的 矛盾日益加剧,用户获得信息的主要障碍已从空间性障碍转变为选择性障碍,这种需求的变化,迫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增大个性化服务成份,以交互性、专业性、智能性为特点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已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 务的发展方向。个性化信息服务将大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个性化服务概述 所谓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从广义来看,一切图书馆提供的一切基于知识资源的服务都是知识服务,而且实质上也是个性化服务。因为图书馆所面对的用户是不同的,而对于不同的用户必然提供不同的服务,综合现有各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个性化服务特点: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中心性服务模式,以学科研发为中心的知识性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主动性服务模式,方便与用户交流沟通的互动性服务模式等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日益丰富,各种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雨后春笋般地占领了图书馆的信息主市场,成为图书馆最有实力的信息资源。由于信息资源的海量存在,广大用户的需求更广泛化、专业化、垂直化,于是就催生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这一崭新的服务理

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

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收获与体会 引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一门全院的学科基础选修课,虽然是一门选修课,时间也仅有九周,但是通过这九周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应用性知识,也对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有了新的看法。本篇论文从对文献检索的认识、对科技论文的认识,学习该课程的收获,文献检索的应用,和对该课程的建议五个方面入手,阐述学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收获与体会。 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为时九周的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下面我要谈一谈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与体会。 1.对文献检索的认识 现今社会是一个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身边有着成千上万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我们必须时刻了解最新信息,掌握与工作学习有关的知识,才能不被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献则是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信息资源,所以说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对文献的查找与学习。 未来文献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文献数量剧增——每天约有40亿个信息单位的信息量向全世界发送;时效性增强---文献的使用寿命缩短,老化加剧,新陈代谢加快;内容交叉重复。这使得文献的查找越来越繁琐。据调查,在一个研究人员全部的工作时间里,查找文献占到了50.9%,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文献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献检索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什么是文献检索呢?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学科知识,而另一类就是怎样找到这些知识的知识,文献检索就属于后一类知识。更加科学的说,文献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迅速、准确、完整地

浅析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浅析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摘要:本文探讨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念,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条件、实现途径和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也正经历着改造创新与提高的变化过程。图书馆必须把握宏观趋势、规划发展战略、创新服务模式,从而适应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而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凸显出来。 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服务,而个性化信息服务则是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方式,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提出具体要求,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整理、分类资源,并将相关信息推荐给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主动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大大缩短读者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内容的时间,能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备条件 为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首先必须要对业务部门进行重组和改造,重组后的图书馆业务部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馆长办公室,负责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各部门之间以及馆际间事务的协调;技术部,负责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技术支持,包括所有的软硬件的维护和读者的培训工作;信息资源部,负责获取资源、对资源进行深加工,使之从文献信息转变成读者需要的实用信息;读者服务部,按照学科或专业标准划分为若干小组,可以先根据图书馆现有的重点资源来设置若干重点学科的读者服务小组,以后逐步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每个服务小组都构建借、藏、阅、咨一体化的集成开放的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不论什么载体,什么文献类型,什么语种,只要是相同专业的文献都能统一集中的一站式服务。 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途径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是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它只依靠自身现有的资源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而不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快捷的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显然不符合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要求。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存在的缺点,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3.1 学科馆员制 学科馆员制度为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图书馆根据馆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能力,指定适合的馆员与对口读者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书本位转化为人本位;服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知识服务转变。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加快了学科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体现了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学科馆员不仅起到帮助读者与信息资源建立联系的“中介人”的作用,更像“导航员”一样引导读者在知识海洋上航行,帮助读者从海量的信息中标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和整合信息。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大大的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率,从而建立一个提供最佳学科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平台。

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对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做出全面梳理,从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公共图书馆书刊文献外借人次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 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的理解,洞悉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现状 (1) 第二节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指标分析 (7) 一、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016-2018)统计分析 (9)

基于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研究

基于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研究 摘要: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己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概念的理解,指出了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意义,提出了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数据的收集方法和保证个性化知识服务实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知识服务机构,其存在的价值就应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提供人性化知识服务,满足个人化的信息需求,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图书馆作贡献。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文献知识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因此,提供多种形式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应成为今后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 一、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 1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概念 个性化知识服务是一种服务理念,其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一切服务都是以方便用户、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个性化知识服务允许用户充分表达个性化需求,能够对用户需求行为进行挖掘,方便用户交互,方便用户描述自己的需求,方便用户反馈对服务结果的评价。个性化知识服务应充分体现服务方式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不应仅仅将其理解为某种具体的知识服务方式,它应该是由一系列的知识服务形式所构成。 2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意义 (1)顺应时代对图书馆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人非常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不仅包括科技文化素质,还包括人文素质和信息素质。图书馆作为培养现代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在学习型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非一般信息机构所能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利用图书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与时俱、主动适应个性化时代读者的个性化要求,是时代对图书馆的要求。 (2)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更大程度满足 随着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用户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已成为困扰图书馆用户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特征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用户本身的信息能力也参差不齐。而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知识服务尤其是学术性知识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图书馆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的能力。通过

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

江苏省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一、馆藏总量: 说明:2轨以下参照2轨,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 要求: 1、藏书量含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不应超过藏书总量的20%,还应有一定量的音像资料和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 2、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信息化带来的变化,生均藏书量可作为参考性指标,图书馆应注重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比例不低于图书总量的50%。并要做到品种丰富,复本适量。 3、各类藏书结构比例应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对象需要,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馆藏体系,并应适合儿童心理特点,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启迪性强。 二、馆舍要求:

一、二类图书馆(室)必须达到、三类图书室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电子阅览室内须安装空调,温度适宜,应具有良好的防雷措施,远离强电磁场和强腐蚀性的物体,单独接地电阻≤1Ω,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应有防病毒措施,设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 2、电子阅览室座位必须达到最低数量,应逐步达到按学生比例设座位,一座一机,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暂时没有条件单独建立电子阅览室的学校,在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情况下,可以与计算机室合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三、配套设施: 1、应配备能满足本校全部书刊放置的书架、报刊架、书柜,书架和报到架的高度应方便小学生使用;应配有足够的书立,还应有借阅台和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借阅台和阅览桌椅高矮适中。 2、备有办公设备、装订设备。

3、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消毒设施。 4、室内应采光通风良好,光照度不足应增加人工辅助照明,自然通风不够应采用机械方式排风。 5、一、二类图书馆(室)应配备1-2台计算机,还应配备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 四、人员配备: 素质要求: 1、热爱图书馆工作,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身体健康。 2、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受过市级以上的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合格证,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应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年轻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五、管理要求: 1、学校对图书馆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学校领导分管,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应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合理的职称岗位。 2、建立健全学校图书馆各项管理制度。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的外借制度》、《阅览室规则》、《图书遗失、污损赔偿制度》、《音像资料使用规则》、《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图书馆设备管理制度》等。 3、一、二类图书馆(室)实行计算机管理,要重视和加强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4、应有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对每批新书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到库及时验收、登录、分编、上架、流通。 5、图书和音像资料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G62初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五级以上,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6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音像资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调查报告 导言: 俗话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需要从小抓起,为今后学生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的后劲。把图书活动作为一个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学生创造读好书,学做人的教育契机。因此,在中小学如何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意义:书是知识的源泉,而图书馆就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育是项特殊的事业,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学校在师资力量和学校硬件设施远不城市地区,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学习的渠道很多,世界面也比较广,而对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扇打开未知世界的窗口。所以中小学图书室的潜能开发任重而道远。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并且如解决。现状: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图书室所面临的现实与困境。 1.认识不足,在农村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在教师和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家长眼里只有教科书和辅导资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图书,其他课外书是无所事事、闲暇的人才会去看的,课外书看多了,会耽误学习时间、转移学习兴趣,以致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在学校领导和一些教师眼里,教学质量的好差关键在于课堂老师把教科书用得好不好,只把图书室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的装饰品。认为图书室只是藏书、借书还书的地方,图书管理员是仓库保管员,长期以往,致使图书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可有可无的状态。 2.硬件设施简陋。学校的图书室建设没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而设置的,再加上农村学校规模的限制,严重影响图书室的建设,图书室被挤占的现象比较普遍,就如我在上小学时,图书馆就设在一个会议室,两三个书架上稀疏的放着一些书,除了老师无聊时翻看一下,我们学生根本不知道我们学校还有图书馆,到了初中时,我们的图书馆社在学校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的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的小屋里,更别说有阅览室,资料室了。至于电子阅览、数据制作、网上资源开发、网上借阅等现代化服务方式,基本空白,“数字图书室”无从说起起。

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文献案例 引言 图书馆个性化检索服务的内容,一般都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在读者提出咨询后,馆员应及时提出检索建议,指出检索途径,然后进入“一对一”的服务程序。学科馆员对检索到的资料应从专业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整理,按照文献的等级结构,尽可能全面的向读者提交一次、二次文献,编写三次文献【1】,为帮助读者完成专业研究,找到翔实的图书资料。下面就向安徽读者马俊如先生提供定题服务的案例,说明上述观点。 1确定选题时空范围 1.1人物年代。客户咨询目标是历史人物,而非现代人物。因此,我们首先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中国时代表编制,将现代人物“王传炯”的信息条排除。 1.2真实性。读者要求尊重历史,查询结果必须真实、客观。鉴于此我们又将虚构的文艺作品、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文章、个人博客中的帖子逐条排除。 1.3 时间坐标。客户咨询时仅提及历史人物,却未说明历史阶段,而时间是历史的坐标,必须首先弄清楚查询对象所处的历史时期。 经文献检索,我们选择出4条一次文献信息。第一条原文出自《清末海军史料》上册445页,海军各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册。该书由张侠、杨志本、罗树伟、王苏波、张利民合编,海洋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 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历届毕业生: 第一届计十八名(光绪二十二年毕业) 林建章黄仲则沈继芳朱礼琦姜廷材周兆瑞甘联璈林继荫盛文植程树基周帮正乌承绪汪元祐艾曾恪何忠贤陈鑑泉赵道行陈汉章 第二届计十五名(光绪二十五年毕业) 於越贤蒋元恭唐文森王良英陈长祐蒋元勋赵士夔余德能孙文远张金镛彭凤藻刘荣衮朱家琳张春江周奉璋 第三届计十五名(光绪二十八年二月毕业) 沈梁吴振南蔡朝栋杜锡珪甘联驹唐伯勋林宗庆郑祖怡汪克东郁邦彦查子茂程思万陈信才杨绍晋王得端 第四届计十一名(光绪三十一年二月毕业) 王传炯饶涵昌沙训麟张兆宣陈季良朱孝先朱天森王光熊方佑生汤心豫林瑞田 第五届计十七名(光绪三十二年春毕业) 杨庆贞吕德元孟慕超奚定谟何兆湘王开元卢国济刘长敏沈奎吴志馨陈士衍魏春泉林秉镛张鹏徐世溥张鹏飞吴秉成第六届计十四名(光绪三十四年冬毕业) 孙必振陈绍宽许凤藻王寿廷汪仲贤阙凤彤周麟瑞王朝琛丁祖庚华贻谷王树泰唐玉鑑刘学杰王建勋 第七届计十七名(宣统二年冬毕业) 陈有根傅祖肇郑体慈张承愈杜翰章周家驹王崇毅戴希彭毛邦燕缪庆福沈自道丁国忠范学湘汪于洋史国贤张日章蒋元福 以上共七届计一百零八名。

河北12个最著名的图书馆_排行榜

河北12个最著名的图书馆_排行榜 12、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位于邢台市钢铁北路789号,2018年4月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邢台市图书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邢台市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文献46.7万余册,电子图书27.6万余册,设参考咨询部、典藏图书室、借阅室、阅览室、少儿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读者服务窗口,拥有阅览座席400个,少儿阅览座席70个。 11、秦皇岛图书馆 秦皇岛图书馆是市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是国家一级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曾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读者喜爱的图书馆等光荣称号。图书馆现有藏书70万册。年订阅期刊1000余种,报纸120余种。含超星图书、万方数字期刊库、维普考试资源系统等数字资源。现有6家分馆、25个图书流动站。总分馆及市县区图书馆间实现了文献通借通还,资源共享。 10、唐山市图书馆

唐山图书馆1956年筹建并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位于唐山南湖生态城文化广场东南部,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藏书,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图书共计78万册,阅览座席210个,设有舒适的阅览席位188个,报纸210种、期刊1050种,为读者提供24小时借阅服务,打破了图书馆服务的时间限制。 9、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 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由主校区图书馆、丛台校区图书馆、中华南校区图书馆、·关校区图书馆组成,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278席。图书馆现有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信息咨询部、技术保障部、多媒体资源部等五个部门。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开展信息参考咨询、学科资源建设等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信息与人文素养,图书馆定期举办信息资源利用讲座,开设“紫山讲堂”选修课,开放特藏室提供文化艺术类作品展览与交流,丰富了大学生文化生活。 8、河北地质大学图书馆 河北地质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4年,其前身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1987 年随学校由河北宣化迁至省会石家庄。图书馆始终以学校发展相依存,先后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摘要:互联网和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用户对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 关键词:定制;资源;变革;个性化 1999年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协会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 的七大发展趋势中,个性化服务被列为第一大趋势。个性化服务,是当代图书馆服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网络化、信息化普遍的今天,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呈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个性化服务也叫个性化定制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包括定题服务、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工作。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是定制 为用户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过程是一种定制行为,特别是基于web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上的总体要求是可定制性(customizability),就是个性化系统模块能根据用户或个性化团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柔性、动态地定制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活动及相关的信息服务。 定制概念是对图书馆基于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而开展信息服务的一种理解,它不仅在技术层面,还影响到管理层面。它首先确立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概念,强调了让用户真正实

现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理念,支持用户切合网络时代的生活态度;其次它促进了符合信息时代图书馆用户理论研究的发展,要求动态地了解用户信息需求,使通过信息查找成为图书馆定律的合理发展,同时也为用户满意度的研究有了应用目标。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制管理 图书馆已意识到信息环境下组织扁平化对图书馆组织结构跨度和层次上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资金投入和科学与技术推动的两个阶段,开始了组织与制度创新的发展阶段,如同科学技术一样,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还有特别的作用。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推动人性化管理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个性化定制系统发挥更大效力的前提。 在推行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实施定制管理,图书馆必须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而非根据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条件和业务流程提供信息服务和产品。图书馆信息服务导向、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不以图书馆自身能做什么为基点。这样真正做到用户第一,把权力交给用户,强调让用户真正实现个性化信息需求,相应地,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及管理需要对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到深化,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内容、技术开发等由用户决定,这将引发图书馆管理指导思想的革命,其意义在于: 1.定制管理转变了图书馆管理的工作重心

适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

全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建设方案-学校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3)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3)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4) 1.4 行知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优势 (5) 第二章、数字图书馆介绍 (6) 2.1数字图书馆技术特点 (6) 2.2 数字图书馆主要功能 (6) 2.2.1前端功能 (6) 2.2.2 管理后台 (7) 2.3 数字图书馆资源 (8) 2.3.1电子图书 (8) 2.4* 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示意图 (10) 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 (11) 第四章、服务及支持 (11) 4.1售前 (11) 4.2 售中 (11) 4.3 售后 (12) 第五章、成功案例/ 样板工程 (12)

第六章、数字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清单 (14)

第一章、概述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学校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承担着资源积累、数据加工、知识传播、信息服务的多重职能,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最终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存储方式,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新颖的服务模式。 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市教委十三五计划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中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数千亿资金建立数字图书馆,各地方政府的数字图书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接入到各地学校、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农家书屋。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面向各级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数字资料中心、图书管理中心、电子传播中心等机构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它是架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框架,它提供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于B/S架构的软件平台,所有的数据资料均

中小学图书室清理清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中小学图书室清理清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我镇依据教育局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图书馆(室)图书审查清理和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中小学图书馆图书清理清查工作进度的通知》的要求,在镇内各学校开展图书室清理清查工作,现将本镇内所属学校图书室的清理清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图书馆藏书基本情况 镇中小学共6所,其中初级中学一所,学生150人;小学5所,学生354人。本次对学校图书的清理清查中,共计整理图书17379册(乡中学6500册,小学6479册,小学2000,小学500,小学1100册,小学800册);总计下架剔除不适宜阅读、破损严重的图书共320册(其中:小学107册,小学100册,小学82册,小学20册)。 二、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亮点 1.通过本次图书室清理工作,对图书全面剔旧、更新、清理、修复,使图书室更加科学有序,更加便于浏览和借阅。进一步完善了图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了图书室书刊的登录、分类、编目、装订、上架、清点、剔旧、修复等常规管理工作,做好新书、报刊、杂志当月当期及时在阅览室上架。

2.为了使图书馆的资源能较好的为全体师生服务,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和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同时,在每个班级通过推选产生“小小图书管理员”,职责是帮助和监管学生使用图书的情况。并在图书进教室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图书阅读时的“学生读书卡”、“读书体会”的撰写与收集整理。 三、图书审查清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村级小学、教学点图书种类不全,图书老化,图书室简陋,图书柜陈旧,经费投入少。 2.图书磨损严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图书的爱护不够,造成了图书的磨损。 3.图书的更新不够及时,虽然图书馆人均藏书多,但是每年更新的图书少,不够及时,图书略显陈旧。 4.学生对于有些书籍利用欠缺,在清查中发现,学生广泛阅读的是寓言故事之类的读书,对于百科知识阅读并不在意。 四、改进措施 1.积极宣传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各学校要要求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爱护图书的教育教育。 2.及时更新图书。每学期应该为图书室新进适当图书。 3.学校通过组织一系列读书活动或者知识竞赛来激发学生 对于读书的兴趣。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积极配合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及有效的导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