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模猪场产房管理的要领介绍

1规模猪场产房管理的要领介绍
1规模猪场产房管理的要领介绍

规模猪场产房管理的要领介绍

新生仔猪

仔猪生出来后,先将其口、鼻上的粘液擦干净。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脐带切口上蘸上消炎药,然后再将仔猪置于仔猪区或暖床当中晾干。或者也可让较大的仔猪先哺乳一小时,然后再限制两小时。大个的仔猪第一个小时可摄取100ml以上的初乳,不会因短时间的限饲而影响生长。

弱小仔猪可留在母猪身边。关进仔猪区之前可让它们占据充足的乳头,尽情哺乳。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饥饿。换句话说,除死产之外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仔猪缺乏活力或出生体重过低,从而吃不上奶,造成死亡。

出生重对仔猪的存活至关重要。断奶前死亡率8-10%是很平常的,其中40%左右的死亡仔猪出生体重都不及1.0kg。这些弱小仔猪面临的风险最大。由于出生前母猪几乎无法通过胎盘把抗体传给仔猪,所以仔猪出生后必须要摄入初乳,以便获得被动免疫保护。

要想仔猪存活,出生时就要将其置于温暖的环境当中,以便让它们保持身体里仅有的一点能量,并尽快找到母猪,安全地哺乳。

供暖

仔猪初生头一周的死亡率可高达20%,其中大部分不是冻死的就是压死的。新生仔猪对寒冷和潮湿特别敏感。它们的皮肤很薄,体内的脂肪很少,体重相对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很低。它们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弱,其调节系统直到3周龄时才能发育完全。

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至40℃。仔猪出生后,体温在半个小时内就可能下降1℃,视环境条件而定。如果条件适宜,24-48小时后体温会恢复正常。

同时,仔猪出生时体内可供随时动员的能量非常有限,出生后需及时哺乳才能维持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无法维持,仔猪就会陷入休克,进而死亡。寒冷的环境会迅速耗尽仔猪的能量储备,使仔猪衰弱,存活机会降低。

对5kg的仔猪来说,普遍认为,环境最低临界温度为29℃。随着仔猪长大,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增强 - 体重10kg仔猪的环境临界最低温度是24℃。(上述为低气流速度下的温度要求)。在仔猪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母猪会感到不舒服。为了保证仔猪适宜的出生环境,产房的温度应准确控制在18至20℃范围内。在远离母猪的仔猪区,需要给仔猪提供额外的供暖。

辅助供暖

由于新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与母猪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专门在仔猪区进行供暖或铺设稻草。目前诺廷根式仔猪箱在产房中用得越来越普遍。这种仔猪箱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前面设置双层塑料吊帘,温度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出生头一天仔猪区温度控制在40℃,此后缓慢降低,每天调低1℃,10日龄时降到29至30℃左右。特别弱小的仔猪(包括严重八字腿的仔猪)可安排到暖箱里,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暖箱是一个干燥的箱子,里面有一个温控采暖灯。在这里,它们可以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而且免得被母猪压到或踩到。

可用奶瓶或胃管给这些弱小仔猪喂食,等它们恢复之后再放回去和母猪在一起。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仔猪需要摄入更多食物才能勉强维持体温;如果环境足够温暖,那么仔猪摄入较少的食物即可高效生长。

弱仔护理

即使环境条件良好,仔猪也有可能天生体弱。通常包括分娩延迟或出生重过低的仔猪。这样的仔猪活动困难,风险较高,够到乳头之前就很容易死掉,或被母猪压死。即便能够够到乳头,也可能由于过度虚弱,无力哺乳,尤其是在与同窝其它仔猪竞争乳头的情况下。

要为弱小仔猪安排出至少五个乳头,让它们尽情哺乳一小段时间。务要让它们在出生第一个小时内摄入最低50-60ml初乳。然后再让所有的仔猪一起哺乳。多数情况下,只要有温暖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仔猪会出奇迅速地恢复健康。

用奶瓶和胃管进行饲喂

为了保证仔猪摄入足量的初乳,可在母猪分娩的时候收集初乳,装在奶瓶里喂给弱小仔猪。初乳收集可在母猪产出一至两头仔猪后进行,收集到广口容器里。收集过程中大部分乳头都应挤到。

如果当日初乳没有用完,可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待需要时用,用前加热至体温。小型冰块冷冻托盘很适合用来冷冻初乳。

仔猪贫血

仔猪出生时,其体内铁的存量只能维持3-7天的需要,所以必须从外界摄入足量的铁。自然条件下,仔猪可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铁,但集约化养殖当中猪是在室内分娩、采食的,无法摄入土壤。况且,有些土壤含铁量也很低,或以化合物形态存在,无法吸收。

如果仔猪是在水泥地上饲养,很快就会表现出缺铁症状。患病仔猪呼吸呈沉重、痉挛状,全身虚弱。眼、口腔粘膜颜色苍白,皮肤原本鲜亮的粉红色褪去。随病情发展,会出现白色、灰浆状下痢。

如果没有铁,仔猪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携氧能力,进而限制组织的发育与活力。仔猪可从母乳中摄取一些铁(1mg/天),但乳中的铁无法满足仔猪健康生长的最低需要(7-8mg/天)。如果不从其它来源摄入铁,仔猪最终就会死亡。

补铁

每天给仔猪提供一锹干净的土,撒上硫酸铁溶液。或者也可以用草木灰,撒上铜-铁溶液。

有各种口服铁制剂,可放在仔猪舌头后面;这种铁制剂最好在出生36小时之内投用,否则效果会比较差。也可在仔猪饮水中添加铁制剂,饮水器安置在仔猪区。

可将硫酸铁药膏涂在母猪乳头上,每2-3天涂一次。

采用补铁舔砖。

猪舍 - 用注射器将专门的补铁针剂注射到仔猪的组织当中,这样铁可以缓慢吸收到血液当中去。在关键时期这是最可靠的补铁方法。颈部是最佳的注射位置。

到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的时候,它们摄取的铁就能够满足生长需要了。仔猪如果缺铁就会生长缓慢,易于患病。缺铁仔猪死亡率会比较高,活过来的仔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上市体重,这样每头猪的盈利空间就会缩小。

断齿

仔猪出生时有八颗锋利的稚齿,可能需要剪掉。这些稚齿非常锋利,可划破母猪的乳房,咬斗时还会互相划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母猪残食仔猪的问题可能就和仔猪的稚齿有关。

断齿不应当作例行工作来进行。然而,如果猪群持续存在稚齿的问题,就应进行断齿,断齿应在仔猪出生后3天之内进行。

断齿可用一把结实的指甲刀来完成。断齿前指甲刀应该先消毒,并且,尽可能只剪牙尖(上四分之一)。指甲刀应该锋利、清洁,剪时不要把牙夹裂,也不要留下锋利的边缘。注意不要剪得太靠近牙床,否则又会制造一个新的感染点。

断尾

为了避免相互咬尾,于1至2日龄将仔猪的尾巴剪掉一部分。猪为什么会咬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但普遍认为与应激有关。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恶劣是两个主要应激因素,但据发现其它许多因素,包括严格限饲、日粮严重失衡,以及严重的体外寄生虫问题等均与咬尾有关。如果咬尾问题严重,应该全面考察各个因素,以便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

猪少了尾巴不会造成什么经济损失,但如果因咬尾而感染,那么问题就复杂了。感染会严重影响生长率,甚至导致患猪死亡,还会影响猪肉品质,在屠宰场分为较次的等级。如果打算进行断尾的话,就应该在7日龄之前进行断尾。最佳时机在1-2日龄。此时断尾,在根部应保留至少2cm的部分。超过7日龄的猪只不宜断尾,除非情况紧急。

断尾应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可通过手术刀、去势器、手术剪或布剪子完成。断尾之前最好不用杀菌剂或其它药膏。为预防细菌感染,可于断尾之后在尾根伤口处蘸上消毒剂。如

果发生咬尾,就说明生产中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对猪舍环境和管理过程进行检查,解决了相关问题之后通常可以避免咬尾事件。

去势

成年公猪的肉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经烹调加热之后会更明显。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屠宰单位都不收公猪,即使收,价格也压得很低。根据当地市场的要求,可能需要对公猪进行去势。去势应由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完成。

去势手术要求将动物固定牢固,然后用消毒过的利器如刀子或手术刀将睾丸去除。

建议去势在2日龄之后进行,这时仔猪当中已经建立起哺乳顺序,但不宜超过7日龄。如果对7日龄以上的猪进行去势,需要选用合适的固定装置进行可靠的固定。外科去势可按下列说明进行。

规模化猪场管理制度

规模化猪场管理制度 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

某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某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述 贵公司是以养猪为主的企业,每年养猪1000头,该养殖场废水主要包括尿、部分粪便和养殖舍的冲洗废水,该类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排入河后,不仅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也是学多疾病传播的媒介。× 市××××净化设备(××××××××净化设备,系分公司)应贵公司的邀请,根据该厂提供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废水处理设计施工经验,编制本次《养殖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供贵厂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根据贵单位污水排放情况,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对贵单位污水排放标准,决定采用先进、成熟稳定、经济、占地面积小、使该厂污水早日达标排放的工艺,促进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1.2设计围 本次污水处理方案编制围: 1、污水处理站围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公用工程、电气及自 动化控制,设备选型等; 2、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场到最终的达标排放; 3、本污水处理场的工艺流程图、配电系统图的设计; 4、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的估算; 5、污水处理设备的供应、系统配电设施及设备的安装、土建设 施施工、系统调试;

6、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的详细操作说明书。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1、贵公司所提供的数据及排放要求;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190-93; 4、《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6、《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877国环字第002号文; 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 9、《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10、《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决定》,国环发[1996]31号; 11、省人民政府[1996]142号《省人民政府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 决定》; 12、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关于禁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的 紧急通知》; 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3095-1996); 14、《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1997年版);

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一、猪场遇到的主要风险 1.猪群疾病风险 这种因疾病因素对猪场产生的影响有两类:一是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或运输途中发生疾病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大规模的疫情将导致大量猪只的死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疫情会给猪场的生产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净化过程将使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进而降低效益,内部疫情发生将使猪场的货源减少,造成收入减少,效益下降。二是生猪养殖行业暴发大规模疫病或出现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猪养殖行业暴发大规模疫病将使本场暴发疫病的可能性随之增大,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防疫压力,并增加在防疫上的投入,导致经营成本提高;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安全事件或某个区域暴发疫病,将会导致全体消费者的心理恐慌,降低相关产品的总需求量,直接影响猪场的产品销售,给经营者带来损失。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困市场突变、人为分割、竞争加剧、通胀或通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原材料供应等变化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的可能性。对于国内生猪市场,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生猪存栏大量增加,导致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外销生猪存在着销售市场饱和的风险。 3.产品风险 产品风险即因猪场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有质量问题,品种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猪场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生猪产品,并且产品品种单一,存在产品相对集中的风险;对种猪场而言,由于待售种猪的品质退化、产仔率不高.存在销售市场萎缩的风险;对商品猪场而肓,由于猪肉品质不好,不适合消费者口味,并且药物残留和违禁使用饲料添加剂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猪肉安全问题,导致生猪销售不畅。 4.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即由于猪场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恶化、资产沉淀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猪场内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会导致防疫措施不能落实。暴发疫病造成生猪死亡的风险;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饲料浪费、生猪生长缓慢、生猪死亡率增长的风险;原材料、兽药及低质易耗品采购价格不合理,库存超额,使用浪费,造成猪场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对差旅、用车、招待、办公费、产品销售费用等非生产性费用不能有效控制,造成猪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增加的风险。猪场的应收款较多,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导致猪场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但随着我国加入WT0,猪场在管理、营销等方面将面临跨国公司的挑战,需要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相衔接;如果猪场不能根据这些变化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可能会影响猪场的持续发展。 5.投资及决策风险 投资风险即因投资不当或失误等原因造成猪场经济效益下降。投资资本下跌.甚至使猪

温氏集团猪场管理手册

温氏集团猪场 生产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一版) 广东温氏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生产技术部 2008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猪场管理规范与生产技术标准 一、组织架构、人员定编及岗位职责 (1) 二、会议与技术培训制度 (4) 三、猪场报表管理 (5) 四、生产技术标准和参数 第一节生产技术指标标准…………………………………………………………………第二节猪场存栏猪结构标准………………………………………………………………第三节种猪淘汰与更新……………………………………………………………………第四节猪场各类猪喂料标准………………………………………………………………第五节公猪精液等级标准…………………………………………………………………第六节商品猪苗正品标准…………………………………………………………………第七节种猪调拨、销售标准………………………………………………………………第八节种猪选留标准………………………………………………………………………第九节猪的合适饲养密度…………………………………………………………………第十节各类型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5 5 6 7 7 8 8 9 11 11 第二部分猪场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一、不同类型猪场生产流程…………………………………………………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三、种公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四、精液生产、贮存、运输作业指导书…………………………………… 五、配种作业指导书…………………………………………………………… 六、配种舍猪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七、妊娠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八、分娩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九、保育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十、生长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十一、测定站猪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十二、猪只测定作业指导书.........................................................十三、种猪选配作业指导书.........................................................十四、猪场防疫与消毒作业指导书......................................................十五、猪场驱虫作业指导书 (12) 13 16 18 23 27 29 31 36 39 42 45 48 50 53

规模化猪场目标管理计划及员工考核办法

规模化猪场目标管理计划及员工考核办法一( 目标:年出栏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猪场。按每头生产母 猪年均提供19头商品育成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 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为生产后备猪用,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 实际生产母猪600×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 种公猪: 年饲养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 后备种公猪8头。(种公猪向外引进) 3. 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生产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育肥=42周。 4. 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生殖周期。 生殖周期,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 生产标准:550×2.27胎/年=1248胎/年 24胎/周生产标准(流产率被忽略) 生产指标:全负荷配种率90%(每周配种30头) 分娩率80%,窝产活仔数10头(出生重1-1.5kg) 哺乳期成活率90%(35日龄)断奶重7-9kg 保育期成活率(70日龄)95%体重达到23-25kg 育成育肥成活率98%,体重100kg以上。 生产标准: 30头母猪配种/周 断奶猪/周=30头×80%分娩率×10头/胎×哺乳仔猪成活率90%=216头

保育猪/周=216头×95%成活率=205头 育肥猪/周=205×98%成活率=200头 全年出栏200头×52周/年=10400头 每头经产母猪年出栏商品猪头数=10400?550头=19头 ×10头/胎×2.27胎/年×哺乳期成活率90%×保育即:550头经产母猪×2.27胎/年 期成活率95%×育肥期成活率98%=10460头商品猪。 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10460?550(有效母猪)=19头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10460?600(包括无效母猪)=17.头 6. 群体维持标准。 母猪生产年限5.5-5.75胎/年,平均为5.67胎/2.27胎/年=2年年更新母猪数为600头×30%(年更新率)=180头 公猪平均利用年限为2年,年更新公猪数=25×40%(年更新率)=10头。 7. 饲料利用:按生产10400/年×75kg(100-25kg)×料肉比(3.:1)=2418吨/年,全价料,10%预混料241.8吨 保育猪料:205×17kg(25-8kg)×料肉比(2.0:1)×52周/年=360吨保育料(全价料) 公猪料;25X1吨=25吨 母猪料:550×365天×2.75kg=552吨 总耗料:552+360+2418+25=3355吨全价料 3355吨/年?600头母猪=5.59吨/年全价猪料 规模化猪场员工绩效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猪场员工绩效考核工作,为加强猪场员工的积极性,特制定《规模化猪场员工生产指标》绩效方案如下: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本办法将对猪场生产实行量化管理,并对整个猪场的各个生产阶段的损耗、生产指标和报酬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管理办法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种妊娠舍 1.1 工作重点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初配日龄和正确的配种方式,提高繁殖力,减少空怀,增加窝产仔数,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早产、减少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促使母猪产仔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科学饲喂母猪,保证种猪有中上等的膘情,及时发现、淘汰不合格的种猪。猪群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向生产厂长汇报。1.2 操作要求 1)饲喂标准:日喂 2 次,每天上、下午定时全组人员集中喂料(提前备足饲料),要求先喂料、后清粪。试情公猪日喂料 2.5~3.0 kg;后备母猪日喂料 2.3~2.5 kg;空怀母猪日喂料3.0~3.5 kg;配种后3 d 内母猪日喂料1.8 kg,妊娠前期(3~28d)日喂料1.8~2.2 kg;妊娠中期(29~85 d)日喂料2.0~2.5kg;妊娠后期(86~107 d)日喂料2.8~3.0 kg。(根据猪只膘情体况可以适当调整饲喂量,以母猪达到中等以上膘

情为最好。) 2)配种方式:全场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做好配种记录并填写配种评分。 3)日常管理:每天要勤观察猪群状况,及时发现病猪,按时诊治。对于流产猪群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兽医及生产厂长,特别是对配种难度较大的猪更应细心观察,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缩短配种间隔。 4)搞好本群的各项免疫工作,及每周2次的消毒工作,定期的驱虫工作。 5)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对种公母猪进行适当室外的运动、调圈。冬季中午、夏季早晚对公猪及乏情母猪进行舍外混群运动2~3 h;每天定时驱赶试情公猪接触待配母猪,以刺激母猪发情和发现发情母猪。 6)配种母猪21 d不再发情,28~35 d必须进行妊娠检查。 7)每日填写周报表。 1.3 定员与定额 配种舍定员2人,负责基础母猪头数240头。 1.4 生产技术指标 1)断奶母猪配种:配种期不得超过7 d; 2)配种分娩率:85%; 3)经产母猪年产仔窝数:平均2.2窝;

规模猪场种猪质量控制系统

规模猪场种猪质量控制系统 张代坚河源兴泰种猪场有限公司 1.0 前言 规模猪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首推品牌定位,定位的支撑点关键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所以企业的质量控制系统犹如企业的生命线,规模化猪场必须建立起从环境控制、种群组建、食品安全到健康养殖管理等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化的质量控制系统,从而保障猪场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支撑猪场的利润和规模发展。下面以河源兴泰种猪有限公司的兴泰种猪之“健康高端品质定位”为例,谈谈种猪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的要素。 河源兴泰种猪有限公司,创办于是2006年5月,广东省原种猪场,种猪品种源自台湾王将农牧场,有台系杜洛克、挪威长白和美系大白,经过多年严格的闭锁选育和少量同质补充优秀血统,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拥有1000头纯种原种母猪和年上市20000头种猪及商品猪的专业育种场、国家标准化生态与健康养殖示范场。 兴泰种猪,以其体格高大、肩胛和后臀开阔、肌肉丰满、四肢强健的体型而著称,以其健康度好、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强而闻名。特别是其台系杜洛克和挪威长白,其体型与性能达到了极好的结合,为国内少数同品系种猪的骄傲。兴泰种猪,远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树立起了“兴泰种猪”的高端优秀品牌形象。兴泰种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以品牌信誉求发展,推行“全面质量控制系统”管理和“一对一”营销的客户服务,“性能与体型的结合”,是兴泰种猪追求的目标,“健康与服务的保证”,是兴泰种猪对客户的承诺。 2.0兴泰杜洛克种群来源与种群结构组成 兴泰种群,为2006年由东莞兴泰农牧场引进。初期引进母猪400头,公猪30头,后经不断选育改良和多次补充同质优秀公猪血统,发展至现在的核心群母猪1000头和公猪34头的大型规模化原种猪群。 表1 2010年度兴泰杜洛克群体的血统资源

养猪场管理制度

养猪场管理制度(一) 一、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

养猪学基础——产房管理

作者:Graeme Taylor和Greg Roese, 塔姆沃斯集约化产业发展部养猪业官员 e> 新生仔猪 仔猪生出来后,先将其口、鼻上的粘液擦干净。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脐带切口上蘸上消炎药,然后再将仔猪置于仔猪区或暖床当中晾干。或者也可让较大的仔猪先哺乳一小时,然后再限制两小时。大个的仔猪第一个小时可摄取100ml以上的初乳,不会因短时间的限饲而影响生长。 弱小仔猪可留在母猪身边。关进仔猪区之前可让它们占据充足的乳头,尽情哺乳。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饥饿。换句话说,除死产之外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仔猪缺乏活力或出生体重过低,从而吃不上奶,造成死亡。 出生重对仔猪的存活至关重要。断奶前死亡率8-10%是很平常的,其中40%左右的死亡仔猪出生体重都不及1.0kg。这些弱小仔猪面临的风险最大。由于出生前母猪几乎无法通过胎盘把抗体传给仔猪,所以仔猪出生后必须要摄入初乳,以便获得被动免疫保护。 要想仔猪存活,出生时就要将其置于温暖的环境当中,以便让它们保持身体里仅有的一点能量,并尽快找到母猪,安全地哺乳。 供暖 仔猪初生头一周的死亡率可高达20%,其中大部分不是冻死的就是压死的。新生仔猪对寒冷和潮湿特别敏感。它们的皮肤很薄,体内的脂肪很少,体重相对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很低。它们调节体温的能力非常弱,其调节系统直到3周龄时才能发育完全。 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至40℃。仔猪出生后,体温在半个小时内就可能下降1℃,视环境条件而定。如果条件适宜,24-48小时后体温会恢复正常。 同时,仔猪出生时体内可供随时动员的能量非常有限,出生后需及时哺乳才能维持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无法维持,仔猪就会陷入休克,进而死亡。寒冷的环境会迅速耗尽仔猪的能量储备,使仔猪衰弱,存活机会降低。 对5kg的仔猪来说,普遍认为,环境最低临界温度为29℃。随着仔猪长大,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增强-体重10kg仔猪的环境临界最低温度是24℃。(上述为低气流速度下的温度要求)。在仔猪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母猪会感到不舒服。为了保证仔猪适宜的出生环境,产房的温度应准确控制在18至20℃范围内。在远离母猪的仔猪区,需要给仔猪提供额外的供暖。

规模化猪场目标管理计划及员工考核办法

规模化猪场目标管理计划及员工考核办法 1.目标:年出栏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猪场。按每头生产母猪年均提供19头商品育成猪计,全场共需种猪如下: 1. 生产母猪: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其中25%为生产后备猪 用,年饲养生产母猪600头后备母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 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 实际生产母猪600×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 2. 种公猪: 年饲养种公猪24头(按公母比例1:25计) 后备种公猪8头。(种公猪向外引进) 3. 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生产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育肥=42周。 4. 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生产无效期=23周 生殖周期。 生殖周期,全年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 生产标准:550×2.27胎/年=1248胎/年 24胎/周生产标准(流产率被忽略) 生产指标:全负荷配种率90%(每周配种30头) 分娩率80%,窝产活仔数10头(出生重1-1.5kg) 哺乳期成活率90%(35日龄)断奶重7-9kg 保育期成活率(70日龄)95%体重达到23-25kg 育成育肥成活率98%,体重100kg以上。 生产标准: 30头母猪配种/周 断奶猪/周=30头×80%分娩率×10头/胎×哺乳仔猪成活率90%=216头保育猪/周=216头×95%成活率=205头 育肥猪/周=205×98%成活率=200头 全年出栏200头×52周/年=10400头 每头经产母猪年出栏商品猪头数=10400÷550头=19头 即:550头经产母猪×2.27胎/年×10头/胎×2.27胎/年×哺乳期成活率90%×保育期成活率95%×育肥期成活率98%=10460头商品猪。 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10460÷550(有效母猪)=19头 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10460÷600(包括无效母猪)=17.头 6. 群体维持标准。 母猪生产年限5.5-5.75胎/年,平均为5.67胎/2.27胎/年=2年

猪场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猪场管理软件 用Excel在E立方管理平台上开发的养猪场管理软件 E立方管理平台 2012年5月

一、软件操作导航 (5) 1.1软件导航界面 (5) 1.2数据中心---数据查看 (13) 二、基础资料 (16) 2.1猪栏信息录入表填写说明 (16) 2.2员工信息录入表填写说明 (16) 2.3种猪信息录入表填写说明 (17) 2.4药品信息表填写说明 (17) 2.5免疫程序基础表填写说明 (18) 2.6保健基础表填写说明 (18) 2.7消毒基础表填写说明 (18) 三、原始数据的录入 (19) 3.1种公猪免疫原始信息录入表 (19) 3.2种母猪免疫原始信息录入表 (19) 3.3猪栏消毒原始信息录入表 (19) 3.4肥猪原始信息录入表 (20) 3.5种母猪原始信息录入表 (20) 四、种母猪管理 (21) 4.1登记 (21) 4.2提醒 (25) 五、仔猪管理 (28) 5.1提醒 (28) 5.2登记 (30) 六、种公猪管理 (33) 6.1种公猪免疫提醒 (33) 6.2种公猪免疫登记 (34) 6.3种公猪转栏登记 (34) 6.4种公猪销售登记 (34) 6.5种公猪死亡登记 (35) 七、育肥猪管理 (35) 7.1育肥猪转栏登记 (35) 7.2育肥猪销售登记 (35) 八、猪栏管理 (36) 8.1猪栏消毒提醒 (36) 8.2猪栏消毒登记 (36) 九、药品管理 (37) 9.1药品失效提醒 (37) 9.2药品入库单 (37) 9.3 药品出库单 (37) 9.4 药品出入库统计 (38) 9.5药品出入库明细 (38) 9.6药品库存盘点单 (38) 十、统计查询 (39) 10.1猪栏信息统计查询 (39)

猪场产房管理对整个生产的影响的重要性

猪场产房管理对整个生产的影响的重要性 随着集约化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养猪事业的人都很清楚,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全局。而母猪在场内存在的时间最长,也是携带病原最多的个体。因此,母猪的管理好坏直接给整个猪群带来潜在问题。本文讲的重点目的就是阐述产房管理的对整个生产的影响的重要性。 一、产房管理的好坏对种猪群的影响 产房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种猪下一情期的繁殖成绩甚至以后的繁殖性能。因为母猪在整个怀孕期只有到了分娩阶段才是母猪最大的关口,母猪的损失也基本发生在此期,此时也是母猪体质最虚弱的时候,也是疾病最容易侵袭的时候,产房管理母猪重点一方面需要做好母猪产后的消炎工作,严防母猪子宫炎的发生,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性能带好乳猪;另一方面即要做好母猪的体况调整工作,为下一胎次的配种做准备。但在生产中母猪体况的有效调控并不为养猪管理者所重视,多数人以母猪在哺乳期能吃多少料就喂多少料的做法来管理,对生产带来潜在的影响。生产中让母猪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的做法故然可以有效的提高乳猪的生长速度和断奶体重,产房的成绩有效的提高很多,但是却对下一繁殖形成潜在的影响却不为追求岗位考核的方案管理者所重视。 1、影响到母猪断奶的发情率 产房母猪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断奶发情率,最基本影响要素即母猪在整个哺乳期食料是否正常的问题、母猪是否过度的掉膘、是否过肥、初胎次母猪是否进行有效的管理、母猪是否感染子宫炎等。正常情况下母猪断奶后一周内基本上都会发情配种,过肥过瘦的都不利于母猪的发情,子宫炎、隐性子宫炎等会导致母猪隐性发情或不发情等。 2、影响到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母猪在产房饲养管理期间感染疾病或者产后感染子宫炎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母猪下一胎次的配种受胎率。正常情况下母猪在断奶后一周内基本上会发情配种,其中以3-5天即发情的配种受胎率最高,一周以上的受胎率通常较差,但在生产中产房母猪在饲养过程中感染了疾病如产后发高烧的简单问题都直接会导致母猪的断奶后不正常发情。对于断奶体况较差偏瘦的通常在断奶后7天以上才发情,受胎率很低。 3、影响到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 猪场人员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 本办法将对猪场生产实行量化管理,并对整个猪场的各个生产阶段的损耗、生产指标和报酬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管理办法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种妊娠舍 工作重点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初配日龄和正确的配种方式,提高繁殖力,减少空怀,增加窝产仔数,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早产、减少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促使母猪产仔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科学饲喂母猪,保证种猪有中上等的膘情,及时发现、淘汰不合格的种猪。猪群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向生产厂长汇报。 操作要求 1)饲喂标准:日喂 2 次,每天上、下午定时全组人员集中喂料(提前备足饲料),要求先喂料、后清粪。试情公猪日喂料~kg;后备母猪日喂料~kg;空怀母猪日喂料~kg;配种后3 d内母猪日喂料kg,妊娠前期(3~28d)日喂料~kg;妊娠中期(29~85 d)日喂料~;妊娠后期(86~107 d)日喂料~kg。(根据猪只膘情体况可以适当调整饲喂量,以母猪达到中等以上膘情为最好。)

2)配种方式:全场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做好配种记录并填写配种评分。 ! 3)日常管理:每天要勤观察猪群状况,及时发现病猪,按时诊治。对于流产猪群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兽医及生产厂长,特别是对配种难度较大的猪更应细心观察,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缩短配种间隔。 4)搞好本群的各项免疫工作,及每周2次的消毒工作,定期的驱虫工作。 5)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对种公母猪进行适当室外的运动、调圈。冬季中午、夏季早晚对公猪及乏情母猪进行舍外混群运动2~3 h;每天定时驱赶试情公猪接触待配母猪,以刺激母猪发情和发现发情母猪。 6)配种母猪21 d不再发情,28~35 d必须进行妊娠检查。 7)每日填写周报表。 定员与定额 配种舍定员2人,负责基础母猪头数240头。 生产技术指标 1)· 7 d; 2)断奶母猪配种:配种期不得超过 2)配种分娩率:85%; 3)经产母猪年产仔窝数:平均窝;

猪场产房绩效考核方案

产房饲养员绩效方案 1、产房人员必须各项规章制度与饲养操作规程。 2、产房人员必须服从场部的管理,积极参与公司各项集体劳动及各项活动。 3、产房人员所饲养猪群的接生、阉割、治疗、保健等在兽医的指导下自行负责完成。 4、产房人员每月接产30-40窝。实行全进全出制,必须空栏彻底清洗消毒。 5、统计每日对乳猪出生、死亡头数进行统计,饲养员不得瞒报,假报,错报,场长不定期抽查,复核,有弄虚作假每次罚款100元。 6、上产房,断奶与转群由场部统一安排。 7、乳猪断奶日龄21-28日龄,仔猪断奶后须在原栏呆1周后方由场部统一安排及时转栏,所有小猪必须在35日龄前转出,不得无限期饲养下去。 8、产房人员不得弄虚作假或虚报数据,必须对所饲养猪只负责,对猪只的出生、变动、寄养、死亡等必须先通知统计登记后方可处理。 9、乳猪700g以下计为无用仔(含700g),700-800g(含 800g)为弱仔,出生重大于700g为健仔。 10、转出的健康小猪个体重不低于6Kg(含6Kg),6Kg以下且有饲养价值的健康小猪按50%计算,无饲养价值的小猪当淘汰处理。 11、健仔育成率定为93%;弱仔育成率定为70%;小于700G为无用仔,不纳入饲养员考核,成活率奖罚30元/头。 12、不及时助产造成的产死率在2%以内,超指标罚10元/头。 13、成本部分:每调出1头仔猪计药费5元(含母猪产后消炎药、仔猪治疗费;但不包括母猪产前产后、小猪断奶前后正

常保健药费)。仔猪在产栏饲养期间,以为起始重,调出仔猪每增重1Kg计教槽料、考虑到基建等因素,电费暂不考核。成本按指标每节约(或超用)时,奖励节约部分的5%,超用的处罚超用部分的%。 14、计酬部分:每出栏一头合格仔猪计酬元,每转出1kg按元/kg计酬。 15、产房人员在场期间期间保底为2400元/月,当月按保底工资发放,余额在次月统一发放。 16、如乙方连续3个月生产成绩不理想(育成率低于93%),甲方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关系。 预算: (1)如每位员工每月接产30窝,每窝产健仔头,育成率为93%,转出重为7KG,其他指标若不奖不罚,则其可得工资为:出栏工资为:30××93%×= 转出重计酬:30××93%×7×= 合计:元/月 (2)如每位员工每月接产40窝,每窝产健仔头,育成率为94%,转出重为,其他指标若不奖不罚,则其可得工资为: 出栏工资为:40××94%×= 育成率奖为:40××1%×30= 转出重计酬:40××94%××= 合计:元/月

(完整版)规模化猪场建设指南.doc

猪场场址选择 选择猪场场址,应根据猪场的生产性质,规模,特点和任务,结合地形地势,土壤土质,水 源水质,交通运输,生物安全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后再做出科学的决策。 确定猪场占地面积 养猪场应面积充足,复合当地城乡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留有发展余地。 猪场的总占地面积可以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60-70M 2计算,或者按每出栏一头商品猪需3-4M 2计算,不同规模的猪场占地面积应适当的调整,其调整系数为:大型猪场0.8-0.9,中型猪场 1.0,小型猪场 1.1-1.2,不同规模猪场的总占地面积参考表1-1 基数母猪数 / 头年出栏商品猪 / 头猪场总占地面积 /M 2 20 340-360 1560 -1680 50 850-900 3800 -4000 100 1700-1800 7100 -7800 200 3400-3600 13600-14800 300 5100-5400 19500-21400 400 6800-7200 24700-27200 500 8500-9000 29200-32500 600 10200-10800 33100-37000 一亩 =666.6M 2 猪场规划布局 养猪场通常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 一,生活区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食堂,宿舍,娱乐室,配电室,车库,饲料库,杂品库 等,是猪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场所,与社会联系密切,因此,该区的位置应靠近大门,并与生 产区分开,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车库,饲料库应在该区靠围墙处 设置,运输车一律不得进入猪场。生活管理区设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以免受到生产区的污染。 二,生产区是猪生活和生产的场所,该区的主要建筑为各种猪舍,生产辅助建筑物。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中心带,地势应低于生活管理区,并在其下风向。但地势要高于病畜管理区,并在其上风向。 三,隔离区主要用来治疗,隔离和处理病猪的场所,为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该区应在生产 区的下风向,病在地势最低处,而且应远离生产区。

智能养猪场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智能养猪场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2) 第二章项目简介 (2) 第三章系统方案 (2) 1. 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 (2) 2. 种猪自动测定系统 (3) 3. 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 (4) 4. 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 (5) 5. 智能养殖管理平台 (5) 6. 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5) 第四章系统优势 (6)

第一章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想怎么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同样,为了能让生猪更好更快的生长,只有为猪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达到投入饲料少,获取数量多,猪肉质量好的效果。对于养猪业来说,其生产主要受养殖品种、喂食饲料种类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的思潮指导下,半自动化、自动化设备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的智能化设备开始走入猪场。如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种猪自动测定系统,猪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猪舍环境自动调控系统,智能养殖管理平台,养猪场远程视频监控。 第二章项目简介 本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技术、运用云计算方法,实现猪场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 智能养殖技术是指将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化环境监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RFID无线电子标签标识技术、Zigbee局域网无线通讯技术、3G无线远程通讯技术、视频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技术、疾病监测监控技术、质量追踪回溯技术、智能云计算技术,生长曲线与营养模型动态预测技术,发情自动监测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开发融对生猪个体识别、环境和个体信息与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数据采集与转换、数据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以及对生产行为的智能干预和精确、精细饲养于一体养殖管理。 该系统主要由采集层,传输层,控制层,应用层组成。采集层一般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实时采集舍的环境值;传输层主要有无线传输终端,将采集层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平台;控制层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控制,光照控制以及定时喂食,喂水,掏粪等;应用层为用户监控平台,可远程监控各舍的环境情况。 第三章系统方案 1.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 催生母猪智能化群养模式,一是传统饲养的弊端所致,二是动物福利的推动。

猪场消毒管理方案.

猪场消毒管理方案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1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 1.1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1.1.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 1.1.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1.1.3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1.2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种类 1.2.1碘制剂主要有威力碘、百菌消-30、速效碘等。 1.2.2强碱类主要指2%或3%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烧碱可用于空舍、场区、外环境的消毒。石灰粉既消毒又防潮,适用于产房、仔猪培育舍,也可撒在场区周围形成一条隔离带。 1.2.3季铵盐类如安力2000、百毒杀等。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

1.2.4醛类甲醛又称福尔马林,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也可做防腐剂。 1.2.5过氧化物类如过氧乙酸,分为A 、B 二瓶装,使用时先将A、B 液混合24-48小时后使用,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 1.2.6氯制剂如漂白粉、消毒威、99消毒王等,消毒威使用的浓度为400-500倍溶液喷雾消毒。 1.2.7酚类如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1∶300 1.2.8弱酸类如灭毒净,使用浓度为1∶500-1∶800 2猪场消毒方案 2.1常规消毒方案 常规消毒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清洗消毒。 2.1.1. 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分钟~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 2.1.2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公分~20公分,同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 2.1.3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根据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射30分钟~60分钟,消毒药液喷雾、浸泡或擦拭等)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猪场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 《猪场管理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于现代化养猪场开发的管理软件,适用于大中小型养猪场。该软件包含基础数据、种猪管 理、生猪管理、饲料管理、药品管理和收支管理。其中:1、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品种资料、饲料名称设置、保健免疫设置(仔猪保健免疫设置和母猪保健免疫设置)、客户资料和场内圈舍设置(种猪圈舍设置和生猪圈舍设置);2.种猪管理主要包括种母猪资料、种公猪资料、公猪配种登记、母猪产仔提醒、种猪销售登记、种猪栏存情况、种猪转栏登记和种猪死亡登记;3.生猪管理主要包括母猪繁殖登记、仔猪断奶登记、生猪存栏登记、生猪转栏登记、生猪死亡登记、生猪销售登记、生猪存栏登记、母猪繁殖期间查询统计、生猪销售期间查询统计、生猪死亡期间查询统计、生猪转栏期间查询统计和生猪盈利期间查询;4.饲料管理主要包括饲料入库、饲料出库、饲料退库、饲料库存明细、饲料出库期间查询统计;5.药品管理主要包括药品入库、药品出库、药品退库、药品库存明细、药品失效提醒和药品出库期间查询统计;6.收支管理主要包括其它收入登记、支出登记和期间收入支出查询。 《猪场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一、输入功能: 该系统提供了对品种资料、客户资料、种母猪资料、种公猪资料、公猪配种登记、母猪繁殖登记、仔猪断奶登记、生猪存栏登记等的模式录入和表格界面录入。录入信息时可能会出现相同的信息,为避免重复录入部分字段设置了辅助录入功能,您只需输入几项即可完成录入功能。操作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二、查询功能: 根据不同的查询统计条件显示出需要的结果。 三、报表功能: 根据查询或者统计出来的结果生成报表。 四:打印功能: 系统支持打印功能,如想打印信息单击预览报表上的打印按钮即可。 五、安全功能: 进入系统后,单击菜单“系统→工具→用户及权限”可以设置系统的各用户权限。 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可备份在硬盘或其他可移动磁盘中,并可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多项操作。 七、适应性: 公司首页 公司概况 软件下载 定制开发进入社区 返回主目返回主目录录

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

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 要给猪只选择最佳的环境,就需要在猪舍设计上下功夫,影响猪舍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通风系统设计、粪便管理、饲养管理等,而本文将详细介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 一、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 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温、湿度、一年中气温的均一度、吹过猪体的风速、悬浮的尘埃与病原体的数量、臭气和有毒气体的浓度等。 1.有毒有害气体 猪舍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的积聚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储粪的猪舍中,抽取猪粪的过程里,特别是有搅动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通风,否则这些有害气体溢出对人和猪只都是致命的。 2.温度及湿度平衡 现在的猪只与以前的品种相比,其产生的热量会高得多,因此在生长肥育舍中,基本不需要再人为的增加温度。冬天通风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新鲜的空气进入猪舍;二是要降低湿度,以免病原微生物孳生。 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只在不同季节所应达到的通风量不同(见表l)。表1说明:(1)猪舍不应建的过高,以免在夏天达不到应有的换气量;(2)表1中只列出了最低和最高的通风量,但实际生产中不能直接由低换到高,必须要有过渡,因此,猪舍最好有大、中、小三种风扇。 二、通风系统类型 1.全机械负压通风系统 负压通风是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通过排风扇强行将室内空气抽出,形成瞬时负压,室外空气在大气压下通过进气口自动流入室内的通风模式。 整个系统包括:排风扇、进气口、控制器、取暖器(冬季)、蒸发降温装置(夏季)等。 (1)排风扇

要选择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风扇分别用于寒冷、温和及炎热的季节。 ①安装的要求:每台风扇安装的间距不要超过推荐的最大间距值;要沿着猪舍的中央部位;避开角落:要便于接线和维修。 ②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气流量、风扇曲面形状、功率、噪音、质量、售后服务、价格。 ③噪音的控制。要避免转速接近3500 r/min,因为风扇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直接电机驱动风扇应该低于l800 r/min,皮带驱动风扇一般在500 r/min转左右时,风扇就会比较安静。 (2)进气口 ①要求:能使空气均匀分布;大小要能满足最大通风需要;要能够适当调节:天花板要有足够位置来安装进气口。 ②排布:进风口的排布决定了空气的分布,良好的空气分布(图1)才能排除死角以及限制有害的贼风。冬、夏季要使用不同的进风口,使气流流向猪的屁股或头部。 ③风速。要使用仪器来测量进气口的风速,一般来说,需要达到4~5 m/s(这是侧进气口的要求,如果是天花板进风口,则是2 m/s),如果超过5 m/s,就说明猪舍的进气口数量不足,应多开几个。 ④天花板进风口这种进风口是四面出风,其进气量大,达3400m3/h。当然,要顺着纵向通风的方向开启,防止在冬季形成直接下降的冷风流。 (3)控制器 选择控制器的要求:全系统集成控制:要有灵活性,能够实行小范围改进:性能可靠;容易弄懂,容易操作。 2.自然通风(卷帘式) (1)关键 完全靠自然通风的猪舍,其关键在于卷帘的保养及通风口的控制。 (2)猪舍内部气流模式(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