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教劳结合

劳动教育与教劳结合
劳动教育与教劳结合

劳动教育与教劳结合

■黄济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

在讲劳动教育之前,先讲讲劳动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在这一过程中的重大的和具体的作用。由于劳动,才使猿的前肢变成了人的双手,使猿的脑变成了人的大脑,使猿的感官变成了人的感官,总之使猿的肌体变成了人的肌体,使类人猿变成了“万物之灵”的人。而且随着劳动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的肌体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所以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人是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教育的,劳动教育并未定型,也没有专门从事劳动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在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教育机构中,是没有劳动教育的,甚至是鄙视劳动的。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劳动者都是在长者的带领下,或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工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的时期,劳动教育的问题才被提上了日程。最早提出劳动教育的有:16世纪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首先使用劳动学校的名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自由人”的基本要求,使人具有各种思想品质,能自食其力。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教育和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合理组织儿童从事体力劳动,能够促进其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于是他在英国纽克兰纳建立性格形成学园,推行工厂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实验。①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欧文进行的实验,并据此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这一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原理。该理论为解决工人阶级的片面发展、进而为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从原始人类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到资本主义初期提出劳动教育,再到马克思主义提出教劳结合的教育原理,这中间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劳动教育与教劳结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在后面的问题

中,我们将具体地论述这个问题。

二、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

上面谈到,教劳结合的提出,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出现后提出的问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充分肯定了欧文在工厂中有关教劳结合的实验,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要求“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并认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③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即学习生产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马克思还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并认为“在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④在马克思的教劳结合的思想中,不但提出了以上所说的提高生产、人的全面发展和改造现代社会的几个方面的历史任务,而且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不但全面复述了马克思有关教劳结合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直到现在受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奴役的状况。……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⑤在这里,恩格斯除了肯定生产力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以外,又强调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改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可能得到解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将为全社会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地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个人解放与全民解放的相互关系。

(二)列宁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

列宁于1897年在批判《民粹派空洞计划的典型》一文中,对于教劳结合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没有年轻一代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像的,因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脱离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所要求的高度。”⑥在这里,列宁不但讲述了教劳结合的具体实施,而且把它与实现未来社会的理想联系了起来。因而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列宁立即把教劳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付诸于实践。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具体地规定了“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普遍义务综合技术教育,把教学工作和儿童的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⑦而且具体地规定了实施的内容和方法。并在1920年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讲中强调指出,青年团应当“把自己的训练、学习和教育同工农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劳动中同工农打成一片,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⑧他不仅要求青年们参加社会义务劳动,而且他本人就是星期六义务劳动的积极参加者。

(三)毛泽东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的时候起,就把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作为提高工农阶级觉悟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自建立革命根据地起,从苏区到抗日根据地再到解放战争时的解放区,我党一直把教劳结合作为教育方针和主要的教育内容,在教劳结合中,既包括了生产劳动活动,又包含了政治思想教育。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列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更加突出地说明我们革命的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点,一是学习革命理论,二是实行生产劳动,以此来培养新的一代和改造知识分子。如在实行教劳结合中,开展大生产运动,不但是为了解决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物质困难,更为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道路,我们无数的革命干部都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

全国解放后,劳动教育一直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府把爱劳动定为“五爱”国民公德之一。学校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除

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办校办工厂和实验园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进行教育。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阐述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指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教育目标。1958年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对各级各类学校有关工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的安排,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提出了所谓“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和“两化”的教育任务。在这些指示下,开展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大办农业和大炼钢铁等生产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在这一“左”的思想指导下,直到“四清”和“文革”,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开门办学”的思想指下,全都参加“五七干校”和到农村插队,进行劳动锻炼和思想改造。严重地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降低了教育质量。所以在我们的教劳结合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认真地总结和评析。

(四)邓小平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和我国革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在“文革”后拨乱反正的任务下,结合时代的特点作了新的发展。他要求教劳结合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坚决走现代化的路,他于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教劳结合上,“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⑨这些指示,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劳结合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的实施,不但从我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赋予它以思想政治教育

的内容;而且根据时代的要求,使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加重了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作用。但在我国实行教劳结合与劳动教育时,有时是混为一体的。⑩

三、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问题,在前面所引马克思主义有关教劳结合的论述中已经提及,现在我们再从劳动教育更广泛的涵义及其内容,来谈谈有关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教育,应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其区别来说,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教劳结合,主要是指劳动技术教育而言,其实施的办法就是进行综合技术教育。我们所讲的劳动教育,它既包括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又包含了社会公益劳动教育和生活服务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除去进行生产劳动技术教育而外,更多的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密切关系,它可以育德、启智、健体和益美。下面就从劳动教育的广义来简述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一)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劳动可以启智。人在劳动过程中,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使人从自在的状态变成了自为的状态,不仅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提高了人类自身的价值,发挥了人的主体作用,并使人的身心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劳动(包括学习劳动)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学生在教劳结合中,既学习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又学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以达到用手与用脑结合起来。根据当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结合各科教学和专业课,给学生介绍一些前沿方面的科技知识和有关现代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是必要的。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劳动和课外、校外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挥创造才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目前有的学校不但开设了劳动技术教育课,而且系统地安排了学生的劳动技术活动,从小学的纸工、手工做起,到中学的木工、金工、电工等做了全面系统的安排,使生产劳动教育从简单到复杂,变平凡劳动为富有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学生在农业劳动中,使简单的操作变为知识的应用,不但从事一般的耕播,而且把土地测定、

培养良种、科学施肥、合理的组织劳动过程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农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也包括在内,以求在劳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由此可见,在生产劳动中,在教劳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的指导下劳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和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智慧的发展,这不但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有益,而且对日后就业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劳动可以育德。在我国的教育中,劳动教育在一般情况下是把它列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之内的。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把德育落实到行为上。全国解放后,“爱劳动”即列为国民品德“五爱”之一。从其内容来说,包括了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多方面的教育在内。

在生产劳动中,为了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劳动价值,也将劳动教育渗透到生产过程中去,如加强集体合作,增加社会责任感等,都是生产劳动中的必要的教育内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里,非常重视在组织学生劳动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他认为学生的劳动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劳动态度以及思想和道德、审美态度都是密切相关的。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从中得到乐趣和享受。这样,便使教劳结合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得以落实。我国的教育也是在这样进行着。

在社会公益劳动中,从保护和绿化社会环境到参加公共卫生活动,从美化校园、布置教室到美化周围环境,从照顾孤寡老人到扶持残疾同学,等等,都是根据需要与可能组织中小学生所参加的社会公益劳动。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和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培养中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从穿衣叠被到洗洗缝缝,从打扫卫生到搞家务劳动,从生活自理到帮助他人料理生活等,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养成劳动习惯。这不但是对于一般学生提高生活能力所必需;更是对于独生子女克服娇生惯养的习惯所不可缺少的措施。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对于培养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是绝对不可少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劳动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劳动可以健体。劳动锻炼,自身就有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已是毋庸赘言的常识。

劳动能促进身体发育和新陈代谢,使各个系统协同发展,如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协调发展;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加速发展,如在劳动过程中,在反复思考反复修正劳动操作的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观察力与思维力的发展;在学生认真操作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强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和耐力等,都是劳动可以健体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教训,在中小学中,不是劳动过少,就是劳动过多,而且在劳动过多的时候,不但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带来了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为此,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安排。防止过重和过多,更要防止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在劳动中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做好保护措施。如果能使劳动与体育交替进行,更会相得益彰。

(四)劳动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劳动可以益美。马克思曾经讲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的。塑造的过程正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体现。所以人的创造性劳动(包括体脑两个方面),不但可以育美,而且可以益美,弘扬美的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

美育,包括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在内。下面分别谈谈这几方面的教育,如何在劳动创造中体现出来。

在自然美中,通过劳动改造,使原始状态下的自然景物,变为人化的自然,如星罗棋布的田野、育满林木的山冈、高雅的园林、川流不息的江河等等,都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汗水,体现着人们的理想和希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也更加强了它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在社会生活美中,更加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作用。人们在以劳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其中的人物、事迹、希望、理想,都是美与善的结合。富有创造性的人们,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和脊梁,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是鼓舞人们奋发有为和

前进向上的无穷力量。

在艺术的创作中,将自然美和生活美集中地和典型地表现出来,它将现实美变为意识形态之美,是经过艺术家加工后的成果,是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来自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它使现实美中分散的得到集中和概括,庞杂的得到净化和提炼,隐蔽的得到显现和发展,而且增添了创造者的意想和评说,因而它就具有更大的教育作用。

科学美,是科学家通过他的创造性的劳动,把审美中的对称、比例、和谐等形式,应用于科学实验之中,以增强科研的思考和灵感,更深刻地去探索科学的规律,如彭加勒所说的:“发明就是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要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 杨振宁先生曾经在一次讲演中,详细地阐述了对称对某些科学发现所起的启示作用。爱因斯坦更形象地说过: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符号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方式组成。这些都具体说明了科学对认识世界和提高科学研究的巨大影响,但这些作用又都是在科学家的创造性的劳动中实现的。

最后,要强调说明一点,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建议: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的组成部分,将现在的德、智、体、美四育,增补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以有利于学生更完善地全面发展。这就是我写这篇拙文的最终目的。

还要附带说明一个问题: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决策者的不同理解,而不断地变更其内容:德、智、体三育,德、智、体、美四育,德、智、体、美、劳五者,我们都曾有过;在前苏联教育学中还曾有将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分开,而提为六育的。总之,应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而有所取舍。在各育的安排顺序上,也有各自不同的主张,如德育为首、智育第一、体育为先、美育至上等等的不同主张,在过去到今天都曾有过,而且还在不断地争论着。我又将劳动教育提升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提出个人的见解,愿引起大家的进一步讨论,以使劳技教育受到应有的重视。

注释

①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9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③ 同上,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第318页.

⑥ 列宁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年版,第40页.

⑦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65页.

⑧ 同上,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358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1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105页.

⑩ 这部分的内容,大部已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5期的《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一文中,特作说明。

叶朗.《关于把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建议》一文的讲话稿。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马克思劳动异化

联系当代现实谈谈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学说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是早期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思想。谈到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思想,我想有必要说明下劳动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外化”“异化”和“自我异化”三个基本概念的运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劳动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同人相异化。 首先,我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理论不是从虚构的东西出发的,而是从事实出发的。“异化劳动”理论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能按照自然规律对将发生的现象做精确预言,但它仍然指明了社会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理论。它揭示劳动的异化一方面在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势必要发生的,另一方面又是不合理的;它召唤人们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克服劳动的异化;它批判私有财产制度,推动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马克思反对把理论建立在虚构的东西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描述的有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的事实,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人都能观察到的事实。马克思从这个事实出发揭示“异化劳动”: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的那种现状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和外化。 为什么这一事实能够表明劳动的异化呢?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向我们揭示什么是劳动的本质。我们越是看清什么是劳动的本质,我们就越能理解为什么说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的异化。马克思不是简单地为劳动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通过论述劳动的各个环节的辩证运动向我们显示什么是劳动的本质,同是也就揭示了劳动的异化。 在“异化劳动”中,工人感到痛苦。“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

劳动技术教育应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重点

劳动技术教育应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是实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条件。 在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构建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必须认真上好小学劳动教育课和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积极创设校内外科技、生产教育基地和其它教育设施,组织开展科技、劳技、生活服务、社会实践和军事体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教育方针作出明确规定和完整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总的指导方针,对于指导教育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育原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只能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才能培养出来。

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是实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相结合,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条件。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生产工具如何先进,劳动对象如何丰富,关键还要人去掌握、去使用、去操作。随着科技愈益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熟练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辛勤工作,要靠全体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小学开设劳动课,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是富国强民,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必须重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有第一流的科学家、设计师,但是缺乏素质好的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劳动者,生产工艺不过关,仍然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一流产品。 劳动力再生产有赖于教育。马克思说过:“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要把一个普通人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离不开教育和训练,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家政 1.学习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使用部分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健康的消毒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5.学会菊花、月季等花卉的种植和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 6.了解手缝、编织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二)技术初步 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木、塑料和金属等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手工工具。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制作。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5.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简单的图样进行简单的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教学方法采用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模仿、体验、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融合好,使劳动和技术的学习过程成为手脑并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 2.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劳动与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3.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4.劳动与技术课还要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劳动结合起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洁卫生,剪下来的废纸屑不能乱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246810121416 教学内容我们爱清洁洗茶具、洗餐具洗衣服拖地板、擦玻璃用纸制作多面体摩天大楼多面体纸多面体的种类课时11111111备注 扩展阅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术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一)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一) 摘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因为大职教为其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如东莞提出的建设国际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目标,就必须依靠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此,东莞进行大职教发展的战略构想,进行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教育,就是一种必然的诉求。 关键词]现代城市发展东莞大职教价值认识现代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是工业的高度发展。一项工程可以孕育一个城市,如三峡大坝的建造,催生了一个三峡市;一项产业可以打造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如东莞的制造业,让东莞焕发生机与活力。而维系工业高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职工的从业素质,是市民的就业素质。人的职业素质并不是天生的,要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说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支点是有道理的。东莞市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国际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目标,那么,如何发挥大职教的支点作用,打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力,就不能不进行大职教发展的战略构想,就不能不进行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教育,让政府、企业、市民认识到进行职业教育是一个内生发展的自觉要求。为此,要调整东莞市职教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职教体系,重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养土生土长的高素质员工;要进行大职教的系统化建设,使职业教育职前职后系统化,高中低级培养系统化,终身职教系统化,形成东莞独有的网络状的大职教系统,从而加快东莞市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 一、东莞实施大职教战略的价值认识 现代城市的愿景是: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不断创新;政治民主自由;法律健全完善;文化繁荣昌盛;信息畅通快捷;社会文明友爱;环境协调宜人;教育公平科学;风俗典雅多趣;市民乐观向上;生活幸福安康。欲达此理想境界,就要提高政府、企业、市民职教价值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内生化的职教需求观。 1.促进政府认识职教均衡发展的意义。首先,政府应认识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为了城市繁荣昌盛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职业教育,促使三者均衡发展,特别要认识高技能人才作为基础人力资源的意义。其次,促进政府认识在新型工业化转型中,人力资源的素质将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是否能获得成功+,其三,促进政府认识职业教育功能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城市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功能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提高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过程,其实质是农民向城镇工人及市民的角色和身份的转换过程,实现这种转移的基本条件,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有利于加快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莞市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县到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跨越式发展,东莞农村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转变,农村逐步向城镇化、现代化转变。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市出现了耕地逐渐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民转岗就业困难,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全市就业形势严峻。加上本省山区劳动力和外省市劳工大量涌人我市等因素影响,客观上造成东莞市就业结构上尖衡。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东莞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东莞市提出的建设殷实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市”、“科教兴农”战略,要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其转岗就业创造条件,将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思考认识体会发言8

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思考认识体会发言8 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思考认识体会发言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关系,避免只讲实践育人不要劳动教育或用劳动教育取代实践育人的片面做法。 实践与劳动互为补充,共同承当立德树人的任务。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当中劳动课单独设立,并且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如X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在一至六年级设手工劳动课,每周一节。同时,将“生产劳动”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分组进行栽培活动等,“每周活动一次或两次”。上个世纪X年代,出现了劳动课与实践活动并列设置的情况。 如X年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设“劳动技术”课,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同时设立“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二周,三年共六周。本世纪初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动身,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单列)。这样一个从“劳动”走向“实践”的进程,其实不是取消“劳动”,而是试图用“实践”整合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类活动。这些年来出现的劳动教育弱化、虚化现象,有多方面的缘由,不能简单地归结到学校课程层面上。 从理论看,实践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侧重指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物资活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交往活动;而劳动则被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势,侧重指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的结果满足人的物资需要,同时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但实际上二者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一国无产阶级革命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私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其以民为本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有相通之处。 三、经世重教、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崇尚实际而贬黜玄想,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中期研究报告主要汇报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开题以来做了哪些工作,二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三是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须修学的基础性学习领域,是由国家规定、并由地方和学校组织实施和开发的课程。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构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且符合江苏省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同时又具有一定弹性和开放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体系,特编写了《劳动与技术》教材。它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理念,以项目引导为主线。小学课程分成两大部分:家政、技术初步。家政又分为六个项目,每个单元又分成了若干主题。 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它不包括劳动与技术的全部。它需要我们结合本地特点,进行二度开发,使自编与引进相结合;省统编与自编相结合,使教材真正为教学、育人服务,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它要求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根据本地的社会、自然资源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删减和调整,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学习热情。 我校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大胆整合,进一步开发,对现有教材进行增、换、扩、改,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 一、增一增,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项目 广阔的农村天地,具有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劳动与技术教育可基于这样的宝贵资源,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 [例一]风味小吃学问多 在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这些小吃,也蕴藏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传统的炊食有许多,如各类小吃、各类点心等。我们可以进行调查,如《当地小吃知多少》;我们可以进行制作,如《学做__》;我们可以进行采访,如《采访__店》;我们可以进行开发,如《我的创意:__点心制作》。 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就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望,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将劳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从差异到融合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从差异到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构建利用信息 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 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试 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要求。1实际传递了以下理念:首先,各类教育必须现代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其次,各类教育必须建立相互沟 通的通道,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也说明了国家层面要求各类 教育必须沟通,各类教育之间也存有互通的因素。这就为部分远程教 育高校(主要是各省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长期举办高 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那就是融合发展。在电大, 长期存有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存的现象,“这其中既有现实原因, 也有历史考量,更有地方利益与体制因素的多重因素交织”2。因为职 业教育的实体办学,在校园建设、师资力量要求等各个方面促进了电 大的发展。“在20多年的高职教育中,电大正规化、实体化建设成效 明显,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储备、管理队伍建设得以增强、自身的应变 能力得到较大提升。”3但在现阶段,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准不高,信息化水平不够,与远程教育以在线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存有较大的区别。在举办职业教育的电大中,在职业教育上投入的人力资本普遍高于远 程教育,而从社会需求和影响力来说,电大一般高于所举办的高职, 这种状态造成了管理问题,影响到学校的发展。那么,远程教育与职 业教育有无融合之处?如何融合?MOOC等在线教育的发展,加上国家 层面建设开放大学的契机,思考融合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 二、两类教育共同性与差异性分析 从广义来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共性都是培养人。但是,不 可否认不同教育类型培养人才存有差异,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自主性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全面.全面.docx

..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 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课程是加强劳动教育的主渠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主要载体,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兴趣、强化劳动责任、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部分地方也存在着学校不常组织劳动、不敢组织劳动,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家庭不关注劳动、不舍得学生劳动等现象,存在着劳动教育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劳动教育育人功能有待加强。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实施,从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强思想引领,开足开齐课程,创新活动方式,加强工作保障,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给学生从小埋下热爱劳动的种子,消除不劳而获的错误认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把握关键环节,明确劳动教育的实施要求 (一)统筹课程设置。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指导纲要》和《指导意见》,开足开齐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义务教育段学生应围绕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重在培养基本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基本劳动能力,小学1-2年级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3-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学生应围绕党团活动、学生发展指导、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重在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高一年级学生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主题活动,每一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 (二)统筹课时安排。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两周不少于3课时;普通高中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根据我省实际,义务教育3-9年级信息技术单独开设,每两周1课时或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

我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机器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时间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诸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耀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中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非常深奥,而且没有什么用,因此没有兴趣去学习。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用心,就会发现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或多或少启着指导的作用。我发现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会不自觉的应用一些马克思主义原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我相信别人也会有同样的经历,扩大化来说整个社会因该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但就是不统一,有很多价值观相差很大的地方。正是这样,我们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来认识我们自身和这个社会,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和他人交流相处,更默契的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梦做贡献。我相信当我们踏上社会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这种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这么精彩的课程如果没有用心学的话直接来说就是白上大学,白交学费了,因为我们没有学到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优秀的思想品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个人觉得当代大学生使命感应该是很强的,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一二十年后的国家领导人,制定政策,法律,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一代人。即使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的也就仅仅是中央那么几个人,但是余下的却也担负着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责任。看一看现在社会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每每在新闻出现让人出现一些让人惋惜的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我看有很大比率的素质问题。如果说大学生这个群体都不能带动国民素质的进步的话,哪到底哪个群体,哪个组织有如此庞大的数量,还有如此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 探 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它被被增设为必修课程、法定课程。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开展。如何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与教育这项内容,初步建立教学模式,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更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这是宇宙从形成开始演变到今天这样一个文明世界的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只有靠人类的高能思维劳动和劳动实践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人类各个方面的劳动,宇宙就会停止发展,人类社会就会倒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中央全教会议又再次强调在学校中必须实行素质

校长谈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 校长谈劳动教育 内容提要: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关键词: 劳动劳动教育热爱劳动 正文: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

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 %,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复习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草拟的一份笔记。产生背景: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如何超越旧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恩格斯考虑的重点。 地位:批判性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背景: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很恩格斯共同撰写。产生背景:适应当时无产阶级实践革命的需要而写作,也是他们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地位:对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3.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共产党宣言》。时间:1847年12月-1848年1月。作用: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公开宣布了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和国际主义性质。 4.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出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宗教观的观点。 人民以宗教为精神抚慰从而创造了一个颠倒的世界,这与鸦片对人的荼毒一样。马克思此言意在指出宗教对于人民的害处,从而得出对宗教的批判的必要性。 5.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第一次从整体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6. 灌输理论出自:列宁的《怎么办?》无产阶级的自觉,社会主义意识的形成,只能靠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工作,把社会主义理论首先灌输给才智出众的先进工人,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然后经过把他们科学社会主义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指导工人运动。所以,灌输就是教育,从外面灌输就是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工人阶级,克服自发性,提高自觉性,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革命运动。 7. 马克思主义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及其价值(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生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阶级问题的基本理论出发点。(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阐明了全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最重要的结论,是整个人类阶级斗争史、特别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阐明了无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阶级斗争的最终归属。 三点贡献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学习、领会、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张允熠《光明日报》(2014年07月16日16 版)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建设国家软实力,发展繁荣中国文化的当今时代,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中国文化的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版特组织刊发三篇文章,以期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直接联系,随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有两层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个结合表现在实际、实践、实用、实效层面上,第二个结合表现在精神、思想、理念、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和结合中形成了中国社会新型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人们不禁要问: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几乎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其结果不是化作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就是成为少数知识精英的精神奢侈品仅供鉴赏,唯独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不但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而且最终取代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意识形态跃居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奥秘何在?这是需要认真回答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首先在于它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 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为了救亡图存,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之问,"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加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人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建了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同上,第1357页。]然而,实践表明,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条文和外国经验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迫使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进而克服了党内教条主义和"全盘俄化"的错误趋向,终于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了中国化才能成功地促进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也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制定,从而使中国社会永不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在于它适应了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 相对于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欧社会,中国从16世纪起就落后了。与此同时,以儒学为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日益捉襟见肘,已不可能成为中

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探索

摘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对人才和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精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及其中国化 教育从产生之初就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生产劳动之间大体经过了一个“融合―分离―再结合”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也随着这一过程经历了“教育与具体劳动相结合―分离―与生产劳动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即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是与具体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由此学校便产生了。此时的学校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贵族子弟,为了更好的统治劳动人民,学校教育的内容多为军事、礼仪和权术之道,此时的学校教育开始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进入到封建社会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统治人才及封建官吏,不承担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彻底分离。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再度寻求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这一时期的教育多指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也拓展为教育与具体体力劳动和劳动技术的结合。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状况,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劳动、生产、人的发展同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所有制联系起来。 毛泽东是将中国教育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第一人,他迈开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理在中国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毛泽东始终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作为争取工农大众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也进入崭新的阶段,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将教育当作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胡锦涛发表演讲时提出“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随后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表明国家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了高校教育方针之一。 二、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由此看来,不论高校教育内容还是目的都离不开“生产劳动”,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解决高等教育内容与现代化大生产劳动,与先进的科

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张怀永

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 天津市蓟县盘山中学张怀永宋彦奎劳动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取得一切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与途径。我们和谐社会的具体特点是全面小康,共同富裕和发展,使我们社会取得全面的繁荣发展。这一伟大目标是不能靠空想祈祷来实现的,也不能靠空谈论道就可以诞生的。因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及规律告诉我们,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通过劳动来取得的,其中社会中最普遍的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和相应的品德及技术的修养对社会的发展繁荣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繁荣发展是劳动创造出的繁荣发展,我们能否取得顺利的繁荣与发展,其一切都要取于那些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中的劳动者们是如何劳动的,取决于劳动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及其品德风气。因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行业及其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工作就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了。可以说学校教育及劳动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大量的进行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因素和做法。在时下的社会中,人们常常抱怨大学生多而不精,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各界普遍感叹技术型人才缺乏、创新型人才缺乏,以及许多大学生不愿下基层而形成的就业难等问题,都从某个方面暴露出了我们以往的劳动教育的失误。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许多人对劳动的误解,以及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其意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是对教育的基本目的缺乏正

确认识而造成的。其具体表现是: 1、对教育的本质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分裂与割据 人类开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从本质上讲人类教育的一切内容都可以说是关于劳动的教育,而教育的本质目的也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劳动而服务的。因为教育是为人类所特有,并应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及应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劳动使人类产生,并促进人类的发展进步。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技术,为了把这些经验与技术传承下去,教育就因此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步发展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与专门的行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为改进和完备教育体系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传承人类的各种劳动经验和技术,其中包括各种科学知识及精神文化产品(各种科学知识及精神文化产品即是人类劳动成果,又是劳动技术与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人类行为本质上讲,教育本身往往就是劳动教育。然而随着人类劳动经验的丰富和发展,人类的知识与实际劳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又在近现代使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一个分支。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人们对教育行为及本质目的认识分化,出现了知识教育与实际劳动脱节的社会现象,使教育出现了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分化现象,使许多人认为劳动教育只是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甚至使部分人认为劳动技能只能在劳动中才能获得,因而产生了学校教育不是劳动教育的认识,这种认识的错误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差,使知识教育往往不是再为劳动服务,进而造成了普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分裂与割据,从而使教育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