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 北师大版

1、1探索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 能用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即勾股定理。

2、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温故知新

1、如图,在△ABC 中,AB =AC , AD ⊥BC ,垂足为D ,则可得BD= __, ∠BAD = __ (依

据 “三线合一”定理填空)。

2、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称为__,夹直角的两条边称

为____。

3、在Rt △ABC 中,∠C=90°,若∠A=20°,则∠B=____。

4、在Rt △ABC 中,∠C=90°,AC =6cm,BC=8cm ,

则S △ABC =________。

设问导读

1、 在纸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量出它们的三边长,再算出三边长的平方,观察并

猜想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 观察课本第3页图1—2,通过数方格,猜想直角三角形中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

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此关系和1问中所

猜想的数量关系一致吗?在图1---3中呢?

3、 若利用更小的网格纸去进行验证,你认为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

位长度的直角三角形还存在此关系吗?

4、 阅读课本第4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勾股定理。

自学检测

1、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____,较长的直角边称为____,

斜边称为____。

2、 用语言表达勾股定理____________。

3、 用式子表达勾股定理:在Rt △ABC 中,∠C=90°,且三边长为a,b,c 则___。

4、 判断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则 (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C =90°则 5、已知△ABC 中,∠C =90゜,AC =12cm,BC=5cm ,则AB =___.

6、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图形的面积或数值。

巩固训练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此三角形是___.若此三角所对的三

边长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关系是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5 cm,斜边长为17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

__.

3、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

2

22c b a =+2

22c b a =+

处,旗杆折断之前有____米.

拓展延伸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的长分别为12 cm和10 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2、(选做)在Rt△ABC中,a=3,b=4则 =____. 2

c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1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1 探索勾股定 理》学案 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数格子的方法发现勾股定理,并利用拼图的方法论证勾股定理的存在。 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探索和实际操作掌握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以及运用勾股定理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习中应注意加辅助线的方法。 一、学前准备 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5m 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12m 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二、探究活动 1.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动手测量找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活动目的:通过测量寻找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活动工具:直尺、笔、作业纸 活动程序: (1)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自己的纸上画1-2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 (2)组内交换纸片,用直尺测量同伴所画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完善下面的表格 (3)观察并大胆猜测结果中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有什么关系? 2.师生探究, 合作交流 — —通过面积 找直角三角 形三边关系

图1 图2 图3 观察上述三幅有关地板砖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单描述图1中图案的特征(从形状和角度). (2)你能分别说出图2和图3中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 (3 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4)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判断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位长度,上面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说你的理由. (5)归纳总结:通过上面的活动,同学们一定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是: 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公式: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 2 2 c b a =+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注意:勾股定理存在于( )三角形中,不是( )三角形就不能使用勾股定理。 三、我的课堂我做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1.1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1. 探究勾股定理 1.经历用测量法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开展合情推理才能,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会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另一边的问题. 1.经历“测量—猜测—归纳—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体会数学定理发现的过程. 2.在观察、猜测、归纳、验证等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才能和初步的逻辑推理才能.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及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加探究与创造,获得参加数学活动成功的经历. 【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究及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 【老师准备】分发给学生打印的方格纸. 【学生准备】有刻度的直尺. 导入一:

展示教材P2开头的情境.如下图,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假如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间隔电线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个特殊关系,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求出钢索的长度.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导入二: 如下图,强大的台风使得一个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师生活动】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确定吗?为什么? 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也就随之确定,三边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数量关系.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一、用测量的方法探究勾股定理 思路一 【学生活动】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2.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6 cm和8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3.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5 cm和12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 【问题】你能观察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存在特殊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思路二

2020-2021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课题:探索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教学重点:了结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内容: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 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 书课题) 意图:紧扣课题,自然引入,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效果: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1)》学案 北师大版

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研学案1.探索勾股定理(1) 第一版块:(前奏版)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 第二板块:(启动版)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 第三环节:展示目标 一、学习目标: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 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二、重点: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难点: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三版块:(核心版)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1)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2).探究活动二: 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B 的面积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 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3.议一议: (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 、b 、c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 ):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222c b a =+.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 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第五环节:展示汇报 小组展示 第四板块(强化版) 弦 股 勾

八年级上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勾股定理

1.1、探索勾股定理学案 一、1、学习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验证,并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 :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验证勾股定理. 二、知识回顾: (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 (2)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求第三边长 (3)、求出x 的值 三、探索活动:验证勾股定理 拼图验证. 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正方形. 思考1: 你能由图1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能用两种方法吗?能由此得到勾股定理吗? 2:你能由图2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能用两种方法吗? 能由此得到勾股定理吗? 3、请利用图3验证勾股定理 图3 x 15 17 图 1 a b

4、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你还有哪些方法? 5 四、例题讲解 1、例题: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子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利用全等的办法证明勾股定理? 基础训练 1.若△ABC中,∠C=90°,(1)若a=5,b=12,则c= ;(2)若a=6,c=10,则b= ;(3)若a∶b=3∶4,c=10,则a= ,b= . 2.某农舍的大门是一个木制的矩形栅栏,它的高为2m,宽为1.5m,现需要在相对的顶点间用一块木棒加固,木板的长为.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cm,12cm,则斜边上的高为. 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cm,底边长为10cm,则面积为(). A.30 cm2 B.130 cm2 C.120 cm2 D.60 cm2 提高训练 5.轮船从海中岛A出发,先向北航行9km,又往西航行9km,由于遇到冰山,只好又向南航行4km,再向西航行6km,再折向北航行2km,最后又向西航行9km,到达目的地B,求AB两地间的距离. 6.一棵9m高的树被风折断,树顶落在离树根3m之处,若要查看断痕,要从树底开始爬多高? 知识拓展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2)》学案 北师大版

丹东七中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勾股定理研学案 1.探索勾股定理(2) 第一版块:(前奏版)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 提出问题: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板块:(启动版)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仅仅是通过测量和数格子,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几百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这节课我们也将去验证勾股定理. 第三环节:展示目标 一、 学习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验证,并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 :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验证勾股定理. 第三版块:(核心版)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小组活动,拼图验证. 今天我们将研究利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请你利用自己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请每位同学用2分钟时间独立拼图,然后再4人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得到两个图形: (1)如图1你能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能用两种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 (2)你能由此得到勾股定理吗?为什么? (a+b)2=4×2 1a b+c 2.并得到222c b a =+从而利用图1验证了勾股定理. 第五环节:展示汇报 小组展示 自主探究,完成验证二. 第四板块(强化版)

例题讲解初步应用 例题: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子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通 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师生共同畅谈收获. 第七环节:反馈检测 1、教材 P10练习题. 2、一个2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的AO距离为24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4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4m吗? 3、受台风麦莎影响,一棵高18m的大树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底部6米处,这棵树折断后有多高? 第八环节:布置作业 A组:本学案检测题 B组:教材15页习题1.3 1、 第九环节: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 学生反思: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2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2 探索勾股定 理》学案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掌握勾股定理和它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能熟练应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 一、学前准备 1.勾股定理内容是: 2.直角三角形两边长是3和4,求第三边长 3.求出X的值17 X 15 二、探究活动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P8-9回答下列问题: (1)图1-5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什么?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 (2)图1-6中,以c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 2.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上节课已经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究竟是几个实例,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还需要加以论证,下面就是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请大家画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它剪下来,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否得到一个含有以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并回答:大正方形的面积可有两种表示: (1)(2) 因此,可得: 化简,得到: 2c 2 2 + b a=

这就可以从理论上说明了勾股定理存在。 三、我的课堂我做主 1.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米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米,10秒后,汽车与他相距500米,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提示:先画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形计算。 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之比为1∶3,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0cm2,求这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ABC的两边AB=5,AC=12,则 BC=13() 2.在△ABC中,∠c=90°,若c=10,a:b=3:4,则a=,b=。 3. 在△ABC中,∠c=90°,若a=9,b=40,则c= 4.在△ABC中,∠C=90°,若AC=6,CB=8,则AB上的高为 5.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长为5cm,则以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A.10cm2 B.15cm2 C.50cm2 D.25cm2 6. 如图在△ABC中,∠ACB=90o, CD⊥AB,D为垂足, AC=5cm,BC=12cm. 求①△ABC的面积; ②斜边AB的长; ③斜边AB上的高CD的长

八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 北师大版

1、1探索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 能用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即勾股定理。 2、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温故知新 1、如图,在△ABC 中,AB =AC , AD ⊥BC ,垂足为D ,则可得BD= __, ∠BAD = __ (依 据 “三线合一”定理填空)。 2、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称为__,夹直角的两条边称 为____。 3、在Rt △ABC 中,∠C=90°,若∠A=20°,则∠B=____。 4、在Rt △ABC 中,∠C=90°,AC =6cm,BC=8cm , 则S △ABC =________。 设问导读 1、 在纸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量出它们的三边长,再算出三边长的平方,观察并 猜想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 观察课本第3页图1—2,通过数方格,猜想直角三角形中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 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此关系和1问中所 猜想的数量关系一致吗?在图1---3中呢? 3、 若利用更小的网格纸去进行验证,你认为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 位长度的直角三角形还存在此关系吗? 4、 阅读课本第4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勾股定理。 自学检测 1、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____,较长的直角边称为____, 斜边称为____。 2、 用语言表达勾股定理____________。 3、 用式子表达勾股定理:在Rt △ABC 中,∠C=90°,且三边长为a,b,c 则___。 4、 判断题: (1)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则 (2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C =90°则 5、已知△ABC 中,∠C =90゜,AC =12cm,BC=5cm ,则AB =___. 6、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图形的面积或数值。 巩固训练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此三角形是___.若此三角所对的三 边长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关系是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5 cm,斜边长为17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 __. 3、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 2 22c b a =+2 22c b a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探索勾股定理(2)》优质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勾股定理 1.探索勾股定理(2)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上节课又已经通过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发现了勾股定理,但没有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以前数学学习中已经经历了很多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经验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生在七年级《七巧板》及《图案设计》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拼图活动经验.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上)勾股定理第1节第2课时,是在上节课已探索得到勾股定理之后的内容,具体学习任务: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并体会其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和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验证,并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上节课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的基础上,经历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3.在勾股定理的验证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并通过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验证勾股定理. 四、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应用.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铅笔,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结合课本上P5页1-5和1-6,应用等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提示:图中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边长的平方,也可以表示成小正方形加上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 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观察图形,可以验证()公式. A.(a+b)(a﹣b)=a2﹣b2 B.(a+b)2=a2﹣2ab+b2 C.c2=a2+b2 D.(a﹣b)2=a2﹣2ab+b2 答案:C 解析:∵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c2

初中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 勾股定理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体会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 .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会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长。 难点: 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会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长。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可课本至页内容,并解决下列问题: 、“做一做”中的问题,你能完成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什么是勾股定理? 、解答“想一想”中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 对于自学中的困惑请提出来,看你的同桌是否能帮助你,必要时请教老师,力争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如果你感觉还行,请不要保留地传授给你的同桌你的经验和收获。 (三)检查自学效果 .观察下面两幅图,对做一做中的问题,通过讨论动手操作,总结规律。

结论: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 222c b a =+.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 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 (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 利用勾股定理解出折断处与旗杆顶间的长为米,所以旗杆折断前米高。 (四)当堂训练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 弦股 勾 225100x 1517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精品教案

《探索勾股定理》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 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观察一猜想一归纳一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 2. 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介绍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重点: 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 难点: 1、在方格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2、用面积法(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 探究1: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8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m 问题:电线杆、地面与铁索之间构成了一个怎么样的几何图形呢?

回答:直角三角形

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长如何确定第三边? 在网格纸中,以直角三角形各边为边长画正方形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A中含有_9 ______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9 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是18 个单位面积。 问题:如何得到正方体C的面积呢? 方法一:分割法 分“割”成若干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 s 。正方形农 二 4 x —X 3 x 3 = 18 2 ■ 方法二:填补法 把C “补”成边长为6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s J正方形卍 1 门 ——冥6" 2 二18(单位血枳〉 三个正方体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S A+S B=S C 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追问:换一个直角三角形还依旧满足这种关系吗?满足 V 将直角三角形设为a, b, c,你能得到什么? S a+S b=S c —> a2+b2=c2 想一想:两直角边a、b与斜边c之间的关系? 总结: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做一做: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8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m,钢索的长度应该是多少? 根据前面所得出的结论,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解一下刚上课提出的这个问题? 解:由勾股定理得:B AB3 = BT 4- AC E AB q= 81 + 6a8帛X7 AB = ;64 + 36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精品教案 【学情分析】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符号表示。学生在经历用数格子与割、补等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层训练,使学生学会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史上对勾股定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做数学的情感。使学生从经历定理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和探究之趣。 【教学重点】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计算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C面积及割补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 教法:选择引导探索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乐于创新—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学习。 【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节课课堂评价的主题,课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推举一位组长和副组长,在黑板上展示出以组长名字划分的6个小组的竞技台,由班长和数学课代表一起完成本节课的记分任务。另外,老师加以说明,本节课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评价,我们将评选出1~2个优胜小组获得老师准备的奖品,评选出5~6位表现突出的同学获得老师赠与的礼物。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引发思考 相传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在宴席上,其他的宾客都在尽情欢乐,只有毕达哥拉斯却看着朋友家的方砖地发起呆来。原来,朋友家的地是用一块块直角 黑白相间的地砖

北师大版八年第一章《勾股定理》全章节导学案

教育培训学生自学系列之精品 教学案 初中数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1讲探索勾股定理 第2讲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第3讲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4讲勾股定理综合复习 第5讲勾股定理应用拓展提高 龙文教育高级教师蒋开有编辑

第一章勾股定理教学案 第1讲探索勾股定理(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会初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4、在RtΔABC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二、自主探索: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3)结论: A B C C B A

(4)你是怎样得到大正方形C 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 图1 图2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如图1,将大正方形C 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131322 1 4=+⨯⨯⨯=C S . 方法二:如图2,在正方形C 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3322 1452=⨯⨯⨯-=C S . 总结:直角三角形 等于 ; 三、勾股定理: 定义:勾股定理即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222c b a =+。 注意:1.勾股定理只适合直角三角形. 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直角对应的是最长边斜边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直角边称为 勾,较长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四、课堂讲练: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1)如果8a =,15b =,则c = ,面积为 ; (2)如果5a =,13c =,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 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的长 x 16 B A x 12 5 B A C 弦股 勾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1-3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详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合理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游乐场有一个圆柱形的大型玩具,如图所示,现要从点A开始环绕圆柱侧面修建梯子,正好到达A点的正上方B点,已知圆柱形玩具的底面周长是12米,高AB为5米,那么梯子的长度是多少米? 探究新知 一、合作探究 【探究1】确定立体物体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例1】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 cm,底面圆的周长为18 cm,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在你自己做的圆柱上,尝试从点A到点B沿圆柱侧面画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 (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成一个长方形,点A到点B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3)蚂蚁从点A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AB2 = 122+92,∴AB = 15(cm). 答:蚂蚁从点A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5 cm. 变式训练: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和4 cm,高为5 cm.如果一根细线从点P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绕一圈到达点Q,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cm. 答案:13 【探究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2】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的高度CE = 3 m,CD = 1 m,试求滑道AC的长. 【解】设滑道AC的长度为x m,则AB的长度为x m,AE的长度为(x-1)m. 在Rt△ACE中,∠AEC = 90°, 由勾股定理得AE2+CE2 = AC2, 即(x-1)2+32 = x2, 解得x = 5. 故滑道AC的长度为5 m. 变式训练: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架起一架25米长的云梯,如图所示那样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架云梯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消防员接到命令,要把云梯的顶端下降4米(云梯长度不变),那么云梯的底部在水平方向应滑动多少米? 解:(1)由题图可以看出云梯、墙、地面可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云梯为斜边,云梯底部到墙的线段为一条直角边,云梯顶端到地面的线段为另一条直角边.

北师大2011课标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1.1 探索勾股定理 学案(无答案)

1.1.1 探索勾股定理课时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 意识及能力。 3、【学习重点】 了结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自学探究】 探究活动一:测量与观察 请同学以格点为顶点,在工作单位间画两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测量所画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三边长的平方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与同伴交流。 阅读课本2-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你画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根据你的测量进行有关的计算: (1)a2+b2= ,c2= (2) a2+b2= ,c2= 由上面计算结果可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二: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1)观察下面两幅图:如果下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观察图形,完成下表,并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得到的?(怎么算的)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有几种方法?与同伴交流.(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议一议】(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b、c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你能把发现的关系用语言说出来吗? 【合作交流】----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例1.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BC=5厘米, AC=12厘米,求斜边AB的长度. 例2.在△ABC中,∠C=90°, (1)a=6,b=8,c=___ (2)a=3,c=5,b=____ (3)b=12,c=13,a=____ (4)a:b=3:4,c=15,a=___,b=____,面积=_____,斜边上的高=_______. 想一想: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10m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课堂练习 1.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 ? 225 100 x 15 17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1)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1)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 经历用计算和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了解勾股勾股定理的历史,体会它的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中数量关系的发现的发现 课堂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蕴涵着无穷的秘密,人们不断去发现它,探索它,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可以说,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不断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无论是我国古代科技所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 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先后都发现了这个规律,有的科学家建议把这个规律作为地球人和外星文明交流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知识准备谁能有办法得到下面几个格点图形的面积 在网格图形中,简单的图形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得到面积,复杂的图形总可以利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和或差得到面积。 1观察图1,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 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 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1、 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2、 图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 。 2、做一做 出示投影 提问: 1、图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1、 从图1, 2, 3, 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图1 图2 图3 图4 3、议一议 1、 图1、 2、 3、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 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2 22c b a =+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 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4、那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都适合吗? 请你和你的同桌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测量三边的长度,是否符合我们发现的规律?多画几个试一试?? 4、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宽吗?那他指什么呢?(对角线的长) 课堂作业: 1、已知在Rt △ABC 中,∠C=90°。 ①若a=3,b=4,则c=________; ②若a=40,b=9,则c=________; ③若a=6,c=10,则b=_______; ④若c=25,b=15,则a=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学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一、基本知识点: 1.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实际应用的勾股定理:(1)求距离;(2)是否够用问题;(3)折叠问题; 二、基本方法: 1.直接计算求第三边; 2.用方程求第三边 三、举例: 例1.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350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50航行,2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 ,B两岛相距4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针对练习 9处决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1.如图,一根旗杆在离地面m 例2.已知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某一如图所示的桥洞,AD=2.3米。问这辆卡车能否经过桥洞?说明理由。 针对练习 1.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6米的半圆形,一辆高 2.4米,宽为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

B F E C A D 例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cm ,AD=4cm ,BC=13cm ,CD=12cm ,且∠A=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例3. 有一圆柱,高12cm,底面直径6cm ,在圆柱下底面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B 点的食物,爬 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3) 针对练习 1.如图,一圆柱高8cm, 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A 点爬行 到B 点吃食物,要爬行的最短的路程是(π取3)( ) A 、20㎝ B 、10㎝ C 、14㎝ D 、无法确定 2.葛藤是一种刁钻的植物,它自己腰杆不硬,为了争夺雨露阳光,常常绕着树干盘旋而上,它还有一手绝招,就是绕树盘升的路线,总是沿最短路线——螺旋前进的。难道植物也懂数学? (1) 如果树的周长为3cm,绕一圈升高4cm ,则它爬行路程是多少厘米? (2) 如果树的周长为8cm ,绕一圈爬行10cm ,则爬行一圈升高多少厘米? 例4. 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 为8cm ,长BC 为10cm 。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AE ),用你所学知识求出EC 长是多少? A B C D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篇一:新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 1.1《探究勾股定理》〔1〕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备课组 学习目标】在方格纸上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究勾股定理,把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重点】把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探究勾股定理。 新课学习和探究】 1、导入新课:P2 2、探究发觉 图1 图2 观看图形完成以下问题:假如正方形边长为 ,则其面积为______;正方形B边长为b, 则其面积为________;正方形C边长为c,则其面积为_______;你能发觉正方形、B、C围住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b,斜边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小组商量〕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一画: 在草稿纸上,以3cm、4cm为直角边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前面的结论对这个三角形还成立吗? 4、归纳: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c 或C+BC=B 注:①作用: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可以求出第三边。②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1 2 2 2 2 2 2 勾 弦股 稳固练习】 1、新课学习和探究】中“导入新课〞中的答案为_______米。 2、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正方形B的面积为______。 例题精讲】如图,强XX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m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 部12m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稳固练习】

求出以下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要求写出简洁过程〕〔1〕〔2〕 课堂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 1、在△BC中,∠C=90°, 〔l〕若=5,b=12,则c=;〔2〕若c=15,=9,则b=. 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cm,一条直角边长为15cm,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cm 3、如图,求等腰△BC的面积。 2 2 1.2《探究勾股定理》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备课组学习目标】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 重点】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难点】用面积法数形结合的思想验证勾股定理。 课前小测】 1、(+b)2=_____________________;(-b)2=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cm,4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 3、字母M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新课学习和探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认识勾股定 1.探索勾股定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的初步认识 【类型一】 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 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CD ⊥AB 于点D ,求CD 的长. 解析: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再根据S △ABC =12AB·CD =1 2AC ·BC ,求出CD 的长. 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AB =5cm ,BC =3cm ,∴由勾股定理得AC 2 =AB 2-BC 2=52-32=42 ,∴AC =4cm.又∵S △ABC =12AB ·CD =12AC ·BC ,∴CD =AC·BC AB =4×35= 125(cm),故CD 的长是12 5 cm. 方法总结: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积,这个规律也称“弦高公式”,它常与勾股定理联合使用. 【类型二】 勾股定理与其他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求证:AB 2 +AC 2=2(AD 2+CD 2 ). 解析:结论中涉及线段的平方,因此可以考虑作AE⊥BC 于点E ,在△ABC 中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如图,过点A 作AE⊥BC 于点E.在Rt △ACE 、Rt △ABE 和Rt △ADE 中,AB 2=AE 2 +BE 2,AC 2=AE 2+CE 2,AE 2=AD 2-ED 2,∴AB 2+AC 2=(AE 2+BE 2)+(AE 2+CE 2)=2(AD 2-ED 2 )+ (DB -DE)2+(DC +DE)2=2AD 2-2ED 2+DB 2-2DB·DE+DE 2+DC 2+2DC·DE+DE 2=2AD 2+DB 2 +DC 2+2DE(DC -DB).又∵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AB 2+AC 2=2AD 2+2DC 2=2(AD 2+CD 2 ). 方法总结: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把需要证明的线段联系起来.一般地,涉及线段之间的平方关系问题时,通常沿着这个思路去分析问题. 【类型三】 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 在△ABC 中,AB =20,AC =15,AD 为BC 边上的高,且AD =12,求△ABC 的周长. 解析:应考虑高AD 在△ABC 内和△ABC 外的两种情形. 解:当高AD 在△ABC 内部时,如图①.在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BD 2=AB 2-AD 2 =202-122=162,∴BD =16;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CD 2=AC 2-AD 2=152-122 =81,∴CD =9.∴BC=BD +CD =25,∴△ABC 的周长为25+20+15=60. 当高AD 在△ABC 外部时,如图②.同理可得BD =16,CD =9.∴BC=BD -CD =7,∴△ABC 的周长为7+20+15=42.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42或60. 方法总结:题中未给出图形,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时,易漏掉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如在本例题中,易只考虑高AD 在△ABC 内的情形,忽视高AD 在△ABC 外的情形. 探究点二: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长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 =3, 则图中△ABE 的面积为________,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因为AE =BE ,所以S △ABE =12AE ·BE =12AE 2.又因为AE 2+BE 2=AB 2,所以2AE 2=AB 2 , 所以S △ABE =14AB 2=14×32 =94 ;同理可得S △AHC + S △BCF =14AC 2+14BC 2.又因为AC 2+BC 2=AB 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AB 2+14AB 2=12AB 2=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