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

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
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

石河子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

院系:师范学院教育系

专业:教育学

学号: 2008010005 姓名:朱毕飞

指导教师:郝路军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绪论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综述 (4)

(三)研究意义 (7)

(四)研究方法 (8)

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8)

(一)调查设计 (8)

(二)调查实施 (9)

(三)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结果分析 (10)

三、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 (15)

(一)调查结果 (15)

(二)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 (16)

四、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 (22)

(一)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 (22)

(二)提高大学生的听课动机 (25)

(三)激发大学生的听课兴趣 (26)

附录一: (29)

附录二: (31)

参考文献 (32)

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

摘要:大学生隐性逃课非常普遍,高校的工作重心是教学,教学的重点在课堂,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隐性逃课不仅在现实中被忽视,研究领域也同样没有受到重视。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大学生隐性逃课进行研究,旨在剖析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隐形逃课的主要动因来自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及学校管理方面,针对其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大学生的隐形逃课,进而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使该高校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输送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逃课教师课程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is very popular, improved.Teaching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learning in classroom is a major par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However, recessive absence is neglected not only in the reality but also research area. Because of these questions, the study appl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find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and the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 mainly come from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ers, cours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in view of its reas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invisib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can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conveying more tal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teachers; curriculum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 必要性

(1)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张建心教授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中提出,本科生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人别达到89.4%与84.4%,大学生平均逃课率达到了43.6%,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因此,对于隐性逃课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2)隐性逃课不仅普遍,而且情况严重。虽然各个高校都有一套考勤制度,但这只能对“显性逃课”产生一定的作用,对于“隐性逃课”则完全无效。然而“隐性逃课”却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也更具危险性,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客观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率的对策是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

(3)大学生隐形逃课危害严重。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又以课堂为支柱,大学生的严重隐性逃课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从而降低教学质量,最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不利于高校服务于社会,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这一重大任务的完成。

2. 可行性

(1)在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CNKI等电子资源中,有部分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通过系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可获取部分相关数据和资料,这可促进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2)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有着较为丰富的藏书,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另有着师范学院教育系优秀教师队伍的支持和帮助,这也将是本人完成研究的有力保障。

(3)本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本研究所在地——石河子大学为本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研究试验田,为完成此次研究奠定了基础。

3. 现实性

(1)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

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大家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2)隐性逃课在高校已经很普遍,并且它对学生本身、对教师、对社会都都一定的影响,然而直接关于隐性逃课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CNKI 中输入隐性逃课后的结果显示,只有有1篇关于隐性逃课的硕士论文,有18篇关于隐性逃课的期刊论文。在高校中显性逃课比隐性逃课更具危险性,更加普遍,然而它却没能引起广泛的重视,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研究综述

1. 概念界定

关于逃课,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

臧玉元认为,逃课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来教室,但思想却不在教师的讲课上,而是思考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而显性逃课则是指学生在未请假或者是请假未准的情况下故意逃课的行为。

周琦在《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中指出,“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是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教师讲课,或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

2. 关于大学生逃课的研究

(1)大学生逃课现状的研究

关于学生逃课的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性别、年级、逃课人数、课程类型等方面。经过文献阅读、整理,得到结论如下:首先,从总体情况看,大学生逃课比较严重(田正学等,2004),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毛宗良,2006;李介等,2006);

第二,就性别来说,男生逃课更严重(田正学等,2004;陈刚,2005;张建兴,2006);

第三,从年级看,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张风俊,2003;田正学等,2004;毛宗良,2006;张建兴,2006;杨中伟等,2006);

第四,在不同课程类型上,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张风俊,2003;田正学等,2004),公共课逃课多于专业课(李介等,2006;杨中伟等,2006:黄

时华等,2007),文史类课学生逃课现象重于理工类课(毛宗良,2006);

最后,在人学生对逃课现象的态度上,多数学生认为可以理解逃课行为(李介等,2006)。

(2)大学生逃课原因的研究

对于大学生逃课原因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总体来说,大部分学者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学校管理方面。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时间管理意识,自我约束力差等(刘恩元,2010)。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欲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王成德等,2011)。时间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差,专业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吴淑娟,李凯 2006)。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联系实际(刘恩元,2010)。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师生关系不融洽(吴淑娟,李凯2006)。

第三,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刘恩元,2010;吴淑娟,李凯 2006)。

第四,学校管理方面:学风建设欠缺,学生管理松散(刘恩元,2010)。检查力度不够,考试方法不当,规章制度没有落实(王成德等,2011)。高校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吴淑娟,李凯 2006)。

(3)大学生逃课对策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逃课对策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等四个方面。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黄彬,2004)。抓好入学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马雅菊,2010)。尽早进行专业了解及选择(胡珍珍,2011)。强化大学生消费者身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庄玮等,2008)。从大学生学习动机入手,明确学习目的(曹酷,2010)。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等(张建喜,2008)。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马雅菊,2010)。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胡珍珍,2011)。加强双向沟通,建立双方良性互动关系(庄玮等,2008)。增加师生交流,激发大学生学习

兴趣(曹酷,2010)。

第三,课程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专业课设置和课程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黄彬,2004)。正视社会现实,传授有用的实际知识(曹酷,2010)。

第四,学校管理方面:要改变高校的办学思想与管理(张建喜,2008)。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马雅菊,2010)。教学与管理相结合(胡珍珍,2011)。转换大学角色,维护大学生消费权益,改变大学出勤考察方式(曹酷,2010)。

3. 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

在CNKI中输入隐性逃课后的结果显示,只有有1篇关于隐性逃课的硕士论文,有18篇关于隐性逃课的期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1)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研究

上课基本不听讲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不太爱听讲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0%,基本认真听讲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0%,高度集中听讲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即隐性逃课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平均值的95%(韩苗等,2010)。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十分严重,用心听讲的学生不足40%(吴淑娟等,2008)。隐性逃课现象十分严重,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89.4%和84.4%;文史类课和理工类课比较,文史类课的逃课现象教严重(毛宗良,2006)。

由此可见,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的研究

周琦(2001)单独对大学生逃课的一个方面隐性逃课进行研究,得出了隐性逃课的原因。就个体层面的原因包括:一是当自学收获大于上课收获,就必然引发“隐性逃课”的动机;二是诱发“隐性逃课”的外部条件。其次,制度层面原因:学校没有自主权,政府管理一切,行政权力过度扩张,学校主体在权力束缚下,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无法对迅速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田正学、王羚又(2004)等以心理视角,分别从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价值观念、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这几方面来分析大学生逃课行为。

吴丽华,卢森林(2008)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有:学生个体观念与群体的影响;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活中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不适应;学生自律能力偏差,放纵心里强于刻苦学习的努力。二是教师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教师的不作助长了学生的隐性逃课;

教学质量不高,对职业要求认识不充分;沟通障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

(3)大学生隐性逃课对策的研究

吴丽华,卢森林(2008)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针对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二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师生共建、共同进步。

郎佳(2011)基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降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建议:一是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包括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与实践接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二是激发大学生听课兴趣。包括培养专业兴趣和课程兴趣;选修课真正做到选修;增强所设课程的实用性。三是强化大学生的听课动机。包括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激发成就动机;加强教学管理。

此外,另有个别文章,在论述逃课时提及隐性逃课。如毛宗良(2006)、张凤俊(2003)、赵新峰等(2006)、李介、王雄雄(2006)、高宏亮(2008)等在分析逃课现状时均提到,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魏听(2006)、胡彦(2005)、张建兴(2006)等在说明逃课时,涉及一些隐性逃课的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小说杂志等,小声说话、学习其它科目等。以上文中均只是在逃课现状描述中提及隐性逃课,但在其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都只针对逃课,并未针对隐性逃课做出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对大学生逃课的研究有很多,且集中在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逃课原因的分析和降低大学生逃课率的对策建议。对逃课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自身,教师,课程和学校。逃课原因的分析大部分是通过调查报告得来的,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并且,在对大学生逃课的研究中,直接研究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文章很少。

(三)研究意义

隐性逃课不是个别现象,它的影响也不知限于学生自身,它对教师、高校乃至于社会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对大学学生隐性逃课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探索,客观了解其隐性逃课现状,探究隐性逃课原因,并最终提出相应对策,激发大学生上课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的课堂氛围提供保证,最终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率。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入优秀人才,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11年4月上旬实施了调查,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58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达到96.8%。

2.访谈法

本研究共选取10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访谈,1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占5人,文、理科各4人,大一、大二个2人,大三和大四各3人。

3.文献研究法

本文采用文献法,翻阅了大量的论文资料,找出了有共同研究目标或方向的文章,作为研究参考和引证资料。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CNKI)等查阅与大学生隐性逃课有关的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检索教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对资料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设计

本调查涉及到在校的大学生,包括了各个年级,以及不同的专业。本文对1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八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1. 问卷设计

表1 年级分布情况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人数33 43 39 38

百分比21.6% 28.1% 25.6% 24.8%

表2 专业分布情况

专业文科类理工类

人数76 77

百分比49.7% 50.3%

年级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一、二、三、四年级分布为:24.8%、25.5%、24.8%、24.8%,将年级作为问卷采集的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年级间的学生隐性逃课情况是否存在差异。表2中所调查学生专业分布情况:文科为49.7%,理科为50.3%。理科、文科和工科的学生基本平均分布,这样对结果分析较为公平有利,不会因专业有所倚重而降低统计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统计数据显示,各年级中被调查人数差距甚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各年级人数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误差,便于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2. 访谈设计

(1) 访谈方式:面谈

(2) 被试:石河子大学学生, 1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占5人,文、理科各5人,大一、大二个2人,大三和大四各3人。

(3) 访谈时间:2012年4月10日至2012年4月20日

(二)调查实施

1. 学生问卷调查实施

由于本次问卷兼具学生参与面广,统计功能强大,信息反馈及时等诸多优点,为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课堂中隐性逃课现象及存在问题,2012年4月初,选定石河子大学部分学院集中发放并快速回收了问卷,本次调查采取调查人员亲赴各院系班级,深入学生教室,利用课余时间发放问卷。从回收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专业的问卷回收率均在90%以上,回收率高。

2. 访谈实施

本研究通过访谈大纲对受访者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可以让受访者依循目标回答题,而且可从受访者回答中更深入探讨,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访谈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化学、文学、医学、师范、信科等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首先向受访者说明来意和访谈内容,基本上侧重访问学生上课认真与否的深层次原因,多数受访者能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多位受访者谈论内容涵盖许多方面,涉及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教师、学生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可供本研究参考的资料更加充沛。在谈论问题的时候,也能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了解

各位学生对隐性逃课的看法,以利于本文设定问题的相互验证和撰写论文。(三)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隐性逃课总体情况

表3大学生隐性逃课总体情况百分比

隐形逃课比例接近值零四分之一一半四分之三

频数12 67 50 24

百分比(%)7.8 43.8 32.7 15.7

表4大学生显性性逃课总体情况百分比

显性逃课频率经常有时偶尔从不频数9 28 54 62 百分比(%) 5.9 18.3 35.3 40.5

如表4所示,大学的显性逃课比例是比较低的,经常逃课的学生只占了5.9%,从不逃课的学生占了40.5%。然而观察表3,却可以发现,只有7.8%的大学生至始至终的在听教师讲课,而92.2%的同学都有逃课的经历,这其中还有17%的逃课时间占到了课堂总时间的四分之三。通过对两个表格的比较分析之后,可见,大学生的显性逃课虽然存在,但不及隐性逃课普遍、严重,有近半数的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占了上课时间的一半。

学生进入大学后,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高中时目标明确,一心扑在高考上,然而进入大学之后,教师、家长等方面的约束少了,并且大学生自身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教师并没有加强课堂管理,正如访谈过程中小邓谈到:“教师只是低着头自己讲自己的,并不与我们交流、互动,我们在下面做什么教师都不管”。大学的某些考勤制度或其它的奖惩措施只是针对大学生的显性逃课,这些对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来讲可以说是有某种程度上的忽视,这就致使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就更加的肆无忌

惮。

2.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段

表5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段

逃课时间段一、二节三、四节五、六节七、八节频数25 50 20 58

百分比(%)15.3 32.7 13.1 37.9

通过对表5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严重隐性逃课一般是在上午第三、四节课和下午第七、八节课,分别占32.7%和37.9%。由于前两节课的身体和精力消耗,使得大学生在上下午后两节课的隐性逃课相比较前两节课来说严重。所以,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应考虑尽量安排些轻松、有趣的课程在学生隐性逃课严重的时间段上。

3.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

图1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

在“以下哪种课程类型,您隐性逃课最严重”一题中,如图1所示,98名被调查同学选择公共选修课,占调查总人数的64.1%,22.9%的同学选公共必修课,选择专业选修课的同学占8.3%,专业必修课的仅占4.6%。

同学们的选择,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心目中各课程类型的重要程度。公共课的重要性不如专业课,而选修课的重要性又不如必修课。然而,位居榜首的公共选修课是大家隐性逃课最严重的课程。选修本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凭自己的兴趣来选的,然而它却成了学生“最不欢迎”的课程似乎有点意料之外。这可能也与各学校的选课制度有关,很多同学为凑够学分,一次性选几门课公共选修课,而一些学生可能由于错过了网上选课时间,而没有选到自己喜欢、最想上的课程,而只好找个选课人少的应付了事。也可能存在一些同学选课时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课程名称上,而不了解课程内容,当真正听到课程时,发现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致,以致大失所望。也或许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等不能让学生满意。

4.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方式

图2 隐性逃课方式

图3 显性逃课方式

从图2可知,大学生在隐性逃课时:有53.6%的是在聊天、玩手机和听

音乐;有42.5%的是在睡觉、发呆和想事情;有37.9的是在学习其它科目,如英语等;有32.0%的在看报纸、杂志小说等;还有4.6%的选择了其它。

从图3可知,在显性逃课时,有54.9%选择了去图书馆、教室和寝室学习,有23.5%在听其它感兴趣的课,而且隐性逃课是也有37.9的是在学习其它科目,如英语等。并且在“您认为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一题时,有69.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学。大学生是比较独立的,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合理的安排时间,况且他们已经有了自学的能力,当然这也与当今文凭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兴趣等因素密不可分。

5. 大学生对隐性逃课的态度

图4 隐性逃课态度

通过表9可知,在对待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态度时,有75.8%的人表示理解,不支持的人竟只占了5.2%,另有19%的人表示支持或无所谓。大学生们本身也知道课程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理解”隐性逃课。这或许是由于认识上的差异,认为大学与高中不同了,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成天埋头苦读了。亦或许是学生自控能力差,意志不坚的,再加上松散的管理,造就了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还可能是由于教师的表现不令学生满意,如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教师个人综合素养不够等。

6.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发展趋势

图5 隐性逃课发展趋势

“您认为以后隐性逃课的现象会怎样”一题中,如表10所示,选择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可能会消失”这一选项的被调查者仅占了19.6%,有80.4%的被调查者都认为隐性逃课在将来不会消失,更有27.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定不会消失”。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消除逃课这一现象的信心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自律能力不强,懒散浮躁,另一方面可能与教师的教课方式有关,建议学校从这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6. 结论

第一,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九成以上的大学生都有逃课经历,且四成以上大学生上课时多于一半的时间在隐性逃课。

第二,在隐性逃课时间段上,多集中在上午第3、4节课和下午第7、8节课。

第三,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上,选修课明显多于必修课,公共课多于专业课。

第四,在大学生隐性逃课方式上,多种形式并存,其中以自学和自娱为主。

第五,在对待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态度上,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支持。

第六,在隐性逃课的发展趋势上,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不会消失。

三、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表6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百分比

选项百分比(%)

教师讲课枯燥、乏味71.2

对课程缺乏兴趣60.8

听课没动力47.7

课程本身无用38.6

学习意志不坚定30.1

学习目标不明确30.1

因困倦、疾病或心情原因致精力不集中25.5

讲课内容过难或过易23.5

教师表达能力差20.9

课堂管理不当17.0

考试容易过,不担心挂科14.4

其它 2.0

如表6所示,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有71.2%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有60.8%的同学选择了“对课程缺乏兴趣”;有47.7%的同学选择了“听课没动力”;有38.6%的同学选择了“课程本身无用”;有30.1%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意志不坚定”;有30.1%的同学选择了“学习目标不明确”;有25.5%的同学选择了“因困倦、疾病或心情原因致精力不集中”;有23.5%的同学选择了“讲课内容国难或过易”;有20.9%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表达能力差”;有17.0%的同学选择了“课堂管理不当”;有14.4%的同学选择了“考试容易过,不担心挂科”;另还有2.0%的同学选择了“其它”。由此可见,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对课程缺乏兴趣”;“听课没动力”。

(二)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

根据上表中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对大学生隐陛逃课原因的讨论与分析将着重从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大学生听课没动力三方面展开。

1.教师讲课枯燥乏味

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的十二个选项中,选择“教师讲课枯燥乏味”的比例高达71.2%,位居榜首。在访谈中,刚上大一的理科生小段谈到:“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着讲着还会活跃一下气氛,会叫举手的同学回答一下问题,然后这里的老师都不怎么叫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只是自己在上面念ppt上面的内容,也不与下面的同学互动,我们在下面无论干什么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他也不管。”正在读大大二的小李谈到:“只要是自己喜欢听的课,就会很认真的去学习,不管事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比如像马克思之类的课,只要老师讲的有意思,还是会认真去学习的。但是在大学课堂里,很少有老师是自己喜欢的,他们大多数只会自己在上面唱独角戏,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觉得上课很没意思”。

其实,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陈旧。教与学始终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的一项调查却显示,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到企业实习、听讲座等方式来补充。据了解,目前高校多数沿用版本年代都比较久远的老教材,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知识体系相对过时,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对高校教材的抽样调查显示,本科教学中用5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占50%以上,用3年前编写的教材占30%。①教材更新速度缓慢,新教材比例太小,对学术前沿涉及甚少。这种环境下,学校既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学生对课堂教学也很难感到满意,这种内心的不满,对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师的讲义更新速度慢。现在都是电子讲义,随时补充、添加新内容,比以前的手写稿更方便、快捷,教师可以把最新的研究动向、科研成果、关注热点及时传达给学生。然而实际上,教师们并没有这样做。在访谈中,大四学生小冯谈到:“老师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这门课程,他讲课给我们用得PPT,

①郎佳. 大学生隐形逃课研究[D].西南大学/2005(6)

用的是以前他带这门课的时候讲过的,有的时候吧,上面还有好几个错别字,这就让我们不可理解,老师这种表现,那我们以后干其他事情是不是也可以马马虎虎啊,觉得老师就是不认真。”

陈旧的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隐性逃课似乎就不足为奇了。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然“丧失”了学生的“学”,那么不管教师的“教”如何,终将是失败的教学。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隐性逃课率,许多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需要,不能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起以前来说要丰富得多。而且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涌现了出来,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实验法等等五花八门。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这些方法的运用情况又是如何呢?在“您认为应该如何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这一开放性问题中,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师应该讲课生动,有趣;教师不要照本宣科。并且在访谈中,小邓也说道:“在课堂上,老师就一直低着头念PPT,这让我们觉得很无趣”。

讲授法是高校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传授人类若干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大量知识,可以让学生接收到的知识系统、有序。但是,讲授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如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学生不能直接体验教师教授的知识等。讲授法的过多运用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教师一直在上面讲,下面是一群“不忠实”的听众。那这样的教学质量怎能提高呢?没有课堂参与,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得不到提高,就会对课程失去兴趣,进行隐性逃课。

第三,教学态度欠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当教师充满激情,这必然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今,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唯一了,除了教学以外,还有科研,而且对于教师评职称、拿奖金等方面来说,科研比教学更显重要。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就不是那么认真了,他们一心扑在科研上,思考的是怎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师往往偏重科研,轻视教学。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备课不充分、准备不积极,至少没有将本

有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导致上课缺乏吸引力,引发大学生隐性逃课。②在访谈中小王也谈到:“老师讲课根本没激情,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他们备课也不充分,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他们自己都没有把问题弄清楚,逻辑显得很混乱”。

第四,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所谓“爱屋及乌”,当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时,那么他的课程当然也会得到大家的赞赏。正如小刘所谈:“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师很好。老师很有个人魅力,感觉他特别的博学多才。第一堂课,他的‘复古’打扮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他上课的时候经常在黑板上给我们写甲骨文,感觉特别帅,而且他说,所有的甲骨文他都认识。他还经常给我们推荐书目,什么二十四史之类的。老师讲课也特别棒,觉得老师看的书很多,有一回,他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给我们引申了一些历史知识,讲得是逻辑清楚,有头有尾的,这就让我们从心底里面佩服这个人,所以他的课我就听得特别认真。”

但是,当今的很多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却不能令学生满意,正如小冯所谈“我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很尴尬,老师的水平我也不敢恭维。比如像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本那个本科来的,有硕士,也是那种在职硕士,这样他们的知识就不是一个系统。你看他已经工作了,很多只是都已经撂了,完了以后又去上研究生,这样中间就有一个间隔。虽然这可以当成是一种实践,但是实践和理论需要结合,可学习这么久了,我没发现,我们中的老师有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得很完美的。”小段也谈到:“大学里的老师还不如高中,高中的老师上课还会给我们讲个笑话什么的,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现在的老师只会低着头讲课。”

2.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

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的十二个选项中,选择“对课程缺乏兴趣”这一选项的被调查者占了60.8%,在众原因中位居第二。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学生们“对课程缺乏兴趣”可能源自于对专业的不喜欢,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所选择的课程不感兴趣。

第一,对专业不喜欢。高考的失利,让有的同学顾不得自己的兴趣,只能选一些收分低的专业;考试的压力,很多同学还没时间去发掘自己的

②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

兴趣;家长的功利心态,让孩子忽略自己的兴趣去选热门专业;学生对专业没有深入了解,仅限于字面上的理解,而进入大学进一步接触后,十分失望——种种原因,不一而论,但它们都带来了同一个结果,就是让学生对专业感到不满意,进而上课不认真,进行隐性逃课。

小赵谈及自己的专业是说到:“我当时也是被逼无奈,当初是补报,其实当初报这个专业也是想着他和环境有关,因为我对环境这方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结果现在是关于林业的,是树木,跟环境基本上不搭边,基本上就没有搭边的。”

小郭也说到:“因为我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就对课程的兴趣不大了。这个问题我感觉在大学里是很严重的。专业课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最关键的是涉及到你毕业的时候的一个需求,说白了,就是找工作。因为我们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成绩,或者说课堂上学的东西对自己今后找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既然没用,所以上课不认真了”。

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访谈中,小段提到:“大学课程设置不是很好。像我们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应该先学的,而分析化学和物化应该后学的。但是我们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就把物化给学了,那时候根本就听不懂,它还是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才可以学的。”小冯也说到:“而且对于课程安排,我感觉还是很不合理。尤其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大四了,还给我们安排3堂课,而且都到了10周以后才结课。这学期本来就是我们写论文,找工作什么的,这个时间本来就比较紧,那他还给我们安排这门课。开始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去,后来就只有五六个人了,再最后就干脆不去了。”对于课程安排,大一的小邓也谈到:“大学给我们安排的课程好多都没用。”

第三,对所选择的课程不感兴趣。选修课,是与“必修课”相对的。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本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实际上,很多同学上选修课的目的却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已,故其课堂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其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课程量限制,学生没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小李谈到:“选修课,选修课毕竟只为了拿学分,因为我们大一的时候不知道要选课,选的时候几乎就没什么课了,所以只要能选上就可以了,所以当时选的好几门课都不是自己想学得,但是还去上课,在课堂上写实验报告啊,或干些别的什么事情。”小郭也谈到:“当年上选修课并没有怎么听,自己对那个课程不太感兴趣,选课的时候系统都进不去,并且那时候我还没有电脑,选课是到学校网吧选的,结果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选上自己喜欢的”。

随大流。很多同学选课的时候考虑到和别人结伴上课,对自己的兴趣考虑得就甚少了,他们往往是自己的好友、同寝室的人选什么,他们就跟

关于考试作弊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加强我院学风建设,改善教育水平,创学院先进文化力量,积极发扬文明之风,特此开展本次实际调查。 二、调查对象: 全院在校学生 三、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 四、调查成果分析: 1.调查对象与学习能力调查 分析:由表可知,本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共计调查对象100人)这也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我们也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做了一个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可以看出,多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只有少 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 2.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与逃课调查 对专业感兴趣程度几乎没兴趣一般喜欢 人数17 14 69 逃课经历经常偶尔从不 人数19 20 61 分析:两图分别反映出同学对专业感兴趣程度和逃课经历。表中反映出大部分同

学还是喜欢自己的专业,同时,也有大部分同学从不逃课。从这个数据对比表中,我们还发现,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与其逃课经历接近正相关的关系。即,不喜欢自己现在所学专业的同学逃课多以些,以此类推。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偶然的以及抽样的数据,只作为我们调查问题的一个参考话题。 3.考试难易程度调查 分析:由表可知,大部分同学认为考试难度较大,而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考试简单。这里面应该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有些同学可能是认为期末考试简单,而有些同学是认为各类考证考试难,带有笼统统计。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总体调查,是针对大学内涵盖的各类考试而得出的一个难易程度分析。 4.自我考试作弊与院内考试作弊调查 分析:在调查中,我们特意设置了这两个问卷题,目的是想通过从调查中分析与对比,得出一个实际的现象,即,调查同学自我作弊经历和院内同学作弊现象。由表可知,多半的同学很少作弊,经常作弊的也占少数。但,从右表中又看出,我院考试作弊现象比较普遍存在。充分说明,在考试作弊这一块还应该加大监督力度。 5.认识考试作弊调查

大学生隐形逃课原因分析

大学生隐形逃课原因分析 作者:邹迪 吴钰伟 朱鹏程 付飞鸿 班级:财务管理11304

报告摘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情况及其原因。 目录 报告摘要 (2) 目录 (2) 调查目的及意义 (3) 调查方法 (3) 1.抽样方法、时间、地点 (3) 2.样本规模、人口统计结构 (4) 数据分析。 (7) 老师与隐性逃课之间的关系 (7) 学生本身与隐性逃课的关系 (9) 课堂氛围与隐性逃课的关系 (10) 调查结论与讨论 (11) 1.老师讲课枯燥乏味 (11) 2.学生自身不愿听课。 (11) 3.课堂氛围影响隐性逃课情况。 (12) 附录 (13) 逃课情况调查问卷 (13)

调查目的及意义 时下在高校中广泛流传着关于“逃课”的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网上则盛行诸多逃课版经典广告语,如脑白金说:今年开学不逃课,逃课就逃专业课;好迪说:大家逃,才是真的逃;大宝说:今天你逃了没有;高露洁说:我们的目的是天天逃课…… 逃课已经成了大学里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几乎每堂课都会有人缺席,或多或少。如果说显性逃课还只属于少数人,那么,与显性逃课相对的隐性逃课则是所有大学生都不可否认的。玩手机,聊天,发呆,或者是自学其它科目,总之是在课上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这种心理旷课行为就叫隐性逃课。与显性逃课相比,隐性逃课的危害更大,因为其几乎涉及所有大学生。首先,隐性逃课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其次,隐性逃课不利于大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第三,隐性逃课容易导致大学生自信心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有的课程内容连续性强,有一两次上课不听难以跟上进度、上课听不懂、越差越远,恶性循环。 于是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调查,试图大致了解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情况,不同层次的大学、不同年级的的学生的逃课频率。本文的主要研究焦点在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主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来分析。 认识源于实践,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情况进行调查,为高校教育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以提高高校教育的效率。隐性逃课不再是个别行为,它虽不违反校规、校纪,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影响教师教学、影响知识的传输效果。本研究将通过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原因调查,并辅以访谈,旨在找出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主要原因,最终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激发大学生上课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的课堂氛围提供保证。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入优秀人才,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一份封闭式问卷《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分析调查问卷》,来收集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情况。发放平台是问卷星,调查对象主要是小组成员的人脉圈。 1.抽样方法、时间、地点 我们将问卷放到问卷星上,然后将问卷的链接发给大学生,让他们填写。调查从2014年12月1日开始,在2014年12月20日赎回,整个问卷调查持续了大约二十天。

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其目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其目的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研究现今大学生上课出勤率以及目的,现向您做一问卷调查.本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请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以下问题请在您的所选择的答案那里打勾! 1、您的专业分类是? A.文史类B.理工类 2、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及以上 3、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4、您是否赞成“大学一定要逃过课”这个观点? A.赞同B.中立C.反对 5、对于逃课,您的心理反应是? A.害怕,逃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B.激动,过后会后悔 C.淡定,大学生逃课正常 D.无奈,真的有其他事非做不可 6、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考前两周拼一拼,60分轻松毕业 B.就业前景:第一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学了也没前途 C.个人兴趣:不喜欢这个课,喜欢做其他事 D.教学质量: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师水平低,教学质量差 7、您认为大学生逃课后最可能会去做什么? A.学习其他知识,考证 B.参与学生社团工作 C.兼职、实习 D.吃喝玩乐睡

8、您觉得学校的课程设置怎么样? A.合理,满足我的求知欲望 B.一般,还可以接受 C.不合理,很多课程没用,浪费时间 D.无所谓,只要能完成学业即可 9、您参与学校设置的课程的目的是? A.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能力 B.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C.为了不让亲朋好友挂心 10、在选修课选课时,您最先考虑的因素是? A.是否个人兴趣 B.学到的知识对以后就业是否有帮助 C.是否考勤 D.是否考试 11、您觉得我校对学生考勤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得怎么样? A.放松,制度只是摆设 B.严格,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C.不足,达不到管理目的 12、您认为老师留不住学生的原因是?(多选) A.教学质量差 B.不点名 C.教学设施差 D.课程内容非学生所需 13、您在课堂上一般做什么?(多选) A.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B.学习其他感兴趣的科目 C.睡觉 D.聊天 E.上网 F.发呆 G.其他 能与您合作是我们的荣幸,再次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 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 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不向任课老师请假,有意不到课堂上课 的逃课现象。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关于逃课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逃课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所谓的 “潮流”。然而,学生逃课的现象,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使 得逃课现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剖析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了解现代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影响,并就大学生逃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校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进高校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成长环境。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大 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分层抽样法。 2.个体访谈 通过与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深入访谈,收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具体表现和逃课的深层原因信息,与问卷调查 结果互为比较。 3.二手资料调查 通过学校组织的考勤情况、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进行研究。 (四)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四、调查结果 (一)基本资料 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男生所占比例为53%,女生为47%。 2.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来自城市的同学所占比

大学生涯规划书1000字【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涯规划书1000字【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 研究综述】 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研究综述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是一种心理旷课行为,指的是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自学其它科目、睡觉、聊天、玩手机、发呆、想事情等。隐性逃课涉及面广、危害性强,无论从研究层面还是从现实角度,都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类郎佳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东、中、西部,每个地区抽取一般本科院校和985或Zn学校各一所,共六所高校(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学、渤海大学、西南大学、**民族大学)的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以便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和原因有更客观的了解,提出了教师、学生和学习动机三方面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李杰和郑玉章在《音乐院校专业小课“隐性逃课”的归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则是从音乐院校专业小课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和对策。张晶在《对独立学院隐性逃课的调查》中的调查研究对象则是**农业大学东西校区的大一学生,找到了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对教学方式和环境的不适应、对课程或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动力、意志不坚定等,但她只提出了原因,但并未提出对策。

(二)理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隐性逃课类周琦在《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中从社会学角度以个体层面和制度层面两方面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剖析。而吴丽华和卢森林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则主要从学生个体和教师个体来分析隐性逃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曾红、黎光明、温海英和黄文庚在《大学生隐性逃课与人格特征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一文中主要集中在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上,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方面分析了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 (三) 从学生、教师、课程、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苏晨佳在《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分析》中主要从学生、教师和管理和考核体制方面分析隐性逃课出现原因及对策。而邓建壮则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动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提出“隐性逃课”行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自身问题,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家庭教育、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隐性逃课现象除大学生自身及教师因素外,还与教材、教室安排、网络游戏的诱惑、学校和家庭教育、就业压力及考试制度密不可分。陈洁和周坤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之我见》中说,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不容忽视,针对其反应出来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努力予以解决。对学生个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开始部分 1 标题:《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2 摘要: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 3 调查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选用的方法 1、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2、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逃课行为和态度上面来设置问题,进行的时间主要是在课余时间通过认识的人来分发,调查地点主要是在操场。 (二)被调查的对象 1、调查总体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样本容量确定为30。 二:主体部分 (一)前言: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中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

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30份问卷,收回3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30份。 (二)正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XX学院XX系的学生。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想就此问题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现象。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以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例 一、研究目的 有人说大学时传说中的象牙塔,是美丽的伊甸园,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逃课成风,认真的又有几人?在大学里整天沉迷网络,花天酒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那么当代大学的逃课现象又如何呢?逃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态度问题吗?还是逃课吸引力问题?还是教育制度问题?又或者是专业认同感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减少逃课现象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今的大学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我在我们教育学院内进行了此次关于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找到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时间:2011年3月 (二)调查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三)调查内容 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大学生逃课现状如何? 2、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去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即抽样、无记名的方式) 三、结果与分析 总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大一10份、大二14份、大三20份、大四16份),以下就是我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人数各年级分

布情况是大三、大四多些。 1、从逃课现状说。 被调查的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95%(60人中只有3人从未逃过课),经常逃课的占16.6%(60人中有10人,其中大三无一人,而其他年级均差不多,男生4人,女生6人),有时逃课的占78%(47人)。 2、从逃课后的心理来看和对逃课的看法来说。 53.3%的学生觉得逃课后是无所谓的(32人),而有46.7%的学生会为自 己的逃课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内疚和自责,其中觉得无所谓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认为逃课会影响班级体荣誉的占15%(9人),余下的学生都认为逃课还是可以理解,有13.3%的学生还认为不逃课不算大学生。总的来看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不应该,这是令我们欣慰的,大学生的羞耻心由此而现。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学生占38,觉得没有关系的占62%。 3、从逃课类型来说。 16.7%的学生选择逃选修课的时候居多,13.3的学生选择逃公共课的时候居多,而63.3的学生则视情况而定。(当然这与调查人数高年级稍多有一定关系) 4、从逃课原因来说。 53.3%的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很无聊,而又有55%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23.3的学生则认为上不上课考试对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老师会划重点。逃课后多数时候选择上网的占28%,而会选择去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占20%,选择与男(女)朋友在一起的占10%,选择做兼职工作的占8.3%。 5、从对减少逃课现象的建议来说。 85%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只有23%的学生觉得学校还应该出台严厉的措施进行管理。最后调查得出53.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不会消失并且将成为一种大学传统,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现象将会得到很好改善,甚至消失。 四、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当代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9月7日—9月18日 调查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三号教学楼 调查方式:抽样随机调查 指导老师:王全印 [摘要]摆脱高中忙碌的学习,走进渴望已久的大学校门。我们就像是脱了缰绳的野马奔跑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没有束缚,没有鞭策和督促。有的同学会重复着高中的生活继续奋斗,而也有的同学则放开了手脚尽情地玩耍,逃课,迟到成为了她们的生活。在这充满智慧与知识的校园中,却总有那么些人不紧不慢,晃晃悠悠游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忘记了上课铃声,忘记了学习的劲头。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在校大学生迟到逃课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迟到;逃课;调查 [正文] 一、调查结果分析 1、针对大一新生的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一新生有8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 以下是调查结果: ①50%的会偶然迟到一分钟左右,30%的女生表示从不迟到,。 男生经常性迟到的比率高达85%,迟到时间也会相对较长,迟到的原因有的是睡过了,有的是玩电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迟到同学的想法:近55%的男生,70%的女生对自己的迟到行为 表示有些歉意;30%的男生,20%的女生表示无所谓,这样看来,大一新生比较听话的。 ③80%的男生和60%的女生觉得上课不应该迟到,很少的一部分学 生认为迟到无所谓,还有学生则认为迟到时间短对学习不会造成影响的。 ④75%的学生是偶然逃课,主要原因是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多大用 处,她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0%的学生逃课是要回家或者是出去旅游。不过还有60%的学生还是会向老师请假的,综上其表,大一的学生还是很听话的 ⑤有5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需要坚决制止的,她们认为如果有 其它事情的话能够向老师请假,老师应该会给予批准的,65%的学生认为不能逃专业课,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然而还有20%的学生认为逃课在大学时很正常,也无所谓。 2、针对大二学生的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有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调查结果如下: ①从来没有迟到的女生占25%,男生占40%;偶然迟到的女生和男 生都占60%;经常迟到的男生占20%,女生没有。经常迟到的男生中,一般迟到1分钟左右的男生占55%,女生占80%;在迟到5分钟左右的男生占30%,女生占15%;迟到10分钟左 3 2020年4月19日

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_尹忠泽

[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课题编号:SD2013JGXM -37)。[作者简介]尹忠泽(1968-),女,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 尹忠泽, 杨宇霞,卢路曼,姚莹(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4) [摘要]“隐性逃课” 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逃课”,即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隐性逃课虽然不违反校规、校纪,但却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其危害远比显性逃课来得隐蔽和严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2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隐性逃课行为与班级团体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理性逃课行为、娱乐逃课行为与班级心理氛围相关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隐性逃课行为增多,班级氛围降低。[关键词]班级团体动力;隐性逃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5)09-0162-03[收稿日期]2015-06-16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对隐性逃课的界定很多,最早见于2001年周琦 的“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1] 中。“隐性逃课”是指学生上课不听教师讲课,滥竽充数或只顾自学其他知识,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2] 。也被称为 “到教室去逃课”。 一般把逃课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盛律平 从空间视角出发界定隐性逃课,他将逃课分为三类:隐性逃课、显性逃课和假性逃课 [3] 。他认为,逃课存 在物理空间和心理层面两种逃离课堂的形式。物理空间上不在教室称为显性逃课,而心理空间不在教室分为假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假性逃课是指虽然不听教师讲课,可是却在学习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而隐性逃课指学生身在教室然而心不在课程中,即学生上课做的事情(如:自学其他课程、听歌、看视频、手机短信聊天、睡觉等)与本课程无关。本研究以盛律平的物理以及心理空间不在教室为依据进行隐性逃课的研究。 团体动力学也称群体动力学,其创始人是K ·勒 温。勒温提出B =f (P ,E ),公式中B 指行为、P 指个体、E 指个体所处的情境,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大学生课堂行为受其所在班级环境的影响。本文中的班级环境主要研究的是心理环境。李向东(2010)首先提出心理氛围量表,尹江霞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把班级氛围分为五个维 度,即班主任、凝聚力、学习、文化和班干部[4] 。本研究采用的是尹江霞关于班级心理氛围的结构分类。 (二)研究现状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较为常见,虽然有一些规章制度可以限制学生逃课,但是人在课堂心不在课 堂这种隐性逃课现象更为普遍,这严重影响到课堂教 学质量。关于隐性逃课的问题,近几年来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隐性逃课的现状、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纵观已有研究文献,关于隐性逃课大多是描述性的研究,较少有实证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只有四篇。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隐性逃课和班级团体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以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6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95.7%,其中:大二学生74人,大三学生102人,大四学生73人。 (二)数据分析工具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本研究主要采用 描述统计、 T 检验和相关分析。(三)研究工具 隐性逃课倾向量表,是自编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 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学生隐性逃课行为,整理调查结果,保留了21道题。进一步进行试测,采用项目分析法,排除不常出现的行为以及有歧义的项目,最后剩下13道题,主要包括娱乐逃课行为、理性逃课行为和无聊逃课行为三个维度。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行为出现越频繁。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5,各项目在维度上的负荷量都在0.35以上。 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量表,采用由李向东编制、尹江霞进行修改之后的班级心理氛围量表,该量表包括23道题目,主要由五个维度,即班主任氛围、班干 第31卷第9期Vol.31No.9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5年9月Sept.2015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状况的调 研策划书 团队组长陈琪袁亚飞 团队成员陆凯唐超阎超黄磊林锐 金辉煌罗达陆梦欢 专业班级12级车辆工程

概述 1调查时间 2调查方法 3调查对象 4调查目的 5调查背景 6 调查活动时间安排 7活动小组人员分工 8经费预算 附录

调查时间:2014-05-01至2014年6月1日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南农工学院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上课逃课的相关情况,做出调查分析, 并希望以此引起学校对此问题的重视,及时该改变教学中不合理的现 象,提高教学素质! 调查背景: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 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还有就是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甚至出现了“大学逃课族’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致引起学生的不满!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调查活动时间安排 第九周--第十周活动方案的确定及策划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人员分工第十三周--第十四周问卷发放及回收 第十五周整理分析,汇报 活动小组人员分工 问卷设计:陈琪袁亚飞 问卷发放及回收:黄磊陆梦欢金辉煌罗达林锐 数据整理与分析:陆凯阎超 PPT制作:唐超 经费预算 问卷制作费用:200*0.1=20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开始部分 1 标题:《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2 摘要: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 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您探讨大学 生逃课现象。 3 调查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选用的方法 1、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2、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逃课行为和态度上面来设 置问题,进行的时间主要是在课余时间通过认识的人来分发,调查地点主要是在操场。 (二)被调查的对象 1、调查总体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 生。 2、样本容量确定为30。 二:主体部分 (一)前言: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中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

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 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30份问卷,收回3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30份。 (二)正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XX学院XX系的学生。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 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 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 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想就此问题 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现象。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 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现在在同学们之中,逃课现象并非新鲜事,虽然有违校纪,是错误的做法,但这是事实。我在此就逃课问题作一调查分析,试图初步揭示一点情况。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同学们中的逃课问题的状况及同学逃课的原因等。 调查对象:金融学院2000级和2001级同学 调查项目:见“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00级和01级各抽样50份,其中每个年级各有男女抽查单位25个 具体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 抽样时间:2002年6月12日 调查人员:焦宝平,孙旭,韩雪,宋科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首先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此调查问卷。请在您同意的选项上面打对号。谢谢。 首先,请您填写您的简单个人资料: 您的年级 A. 2000级 B. 2001级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好了,填写完您的资料后,我们进入正式的问卷问题: Q1。您逃过课吗? A. 从来没有 B. 偶尔逃过几次 C. 经常逃课 注意:如果您选择A“从来没有”,谢谢您的合作,调查到此为止。如果您选择B“偶尔逃过几次”或C“经常逃课”,请您接着填写以下问题。 Q2。您逃课的理由是:(可多选) A. 这门课没意思 B.老师讲的不好 C.这课很简单,不用听,自学就行 D. 有事情耽误 E. 身边同学影响 F. 其他 Q3。逃课后你一般用这些时间做什么? A. 自学、上自习 B. 玩,比如打球、打电脑游戏等 C. 做自己的事情 D. 其他 好了,调查到此为止,再一次感谢您的配合,祝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谢谢。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 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 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 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出以下个问题。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开卷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 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

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 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 b基本不 c.有时 d. 经常 5 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 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大学生逃课调查方案及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目录 一、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调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附录......................................................................................... . (3) 一、概要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实训周对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与建议要严格考勤。 二、调查背景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着这一种逃课的不良风气,,而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又很的破坏性。 三、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四、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抽取大众传媒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我们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其中150份问卷调查以纸质形式调查在校大学生。除此而外,还辅助有和其他高校的同学聊天,了解其他学校学生的逃课现状。以便分析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1、逃课现状: 通过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逃过课的学生人数占到85%,从未逃过课的仅占15%,而且同时还发现,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大多为大一新生,而大二以上的学生,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逃过课。可以推测:哪些暂时还未逃过课的大一学生们在不久的将来也很可能会踏上逃课之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逃过课。逃课的性别差异也是存在的,调查显示,男生逃课频率远大于女生,可见在对待逃课问题上,男生的确更加大胆。同时,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排除逃课会被点名影响成绩等其他一切客观原因,让你自

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和理性审视

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和理性审视 摘要:隐性逃课是指学生上课时消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旷课行为,多被认为是越轨行为的一种表现。从社会学视角切入,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将隐性逃课视作越轨行为实际上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简单定性的结果,是对隐性逃课性质的片面反映。这种越轨定性导致了对隐性逃课功能认识、原因分析和应对路径设计的偏离。大学生隐性逃课具有社会根源,是多元社会与高校统一管理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无用论和信任危机的产物。在越轨属性之外,大学生隐性逃课还是一种去学校化的反抗和师生之间的默契妥协。因此,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应将其置放在社会背景中加以思考,引发人们对社会根源和社会规则本身的关注。 关键词:隐性逃课; 越轨行为; 去学校化; 大学无用论;

Abstract:Tacit truancy refers to the mental absence of students acting passively in class, which is often regarded as a kind of devian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tacit truancy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regarding tacit truancy as deviant behavior is actually the result of simplecharacteriz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a narrow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 of tacit truancy. Characterizing it as deviant behavior leads to the deviation of recognizing the function,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designing the solutions to tacit truancy. The tacit truanc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ocial roots,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luralistic society and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uselessness of enrolling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trust crisis. In addition to the deviant behavior, tacit truan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lso a kind of de-schooling resistance and tacit compromis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the tacit truancy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should arouses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roots and social rules themselves. Keyword:tacit truancy; deviant behavior; de-schooling; uselessness of enrolling in universities;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 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 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

出以下个问题。 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开卷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 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 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 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 a从不 b基本不 c.有时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x x x x学院统计学论文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16日 目录 摘要 (2) 引言 (3) 1、确定研究问题 (4) 1.1调查背景 (4) 1.2问题的提出 (4) 1.3研究的目的 (4) 1.4研究的对象 (4) 1.5调查单位 (4) 1.6调查时间 (4) 1.7调查程序 (4)

1.8研究的意义 (4) 2、数据汇总 (5) 3、数据分析 (5) 3.1数据的简单分析 (5) 3.2数据关系分析 (6) (6) (7) (7) 3.2.4逃课原因分析 (8) 4、结论与建议 (9) 5、致谢 (10) 摘要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上好每一节课是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几乎成为高校的通病,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所以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情况,探寻其中原因,从而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本文进行了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抽样调查为基础,运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逃课与课程、时间、性别、年级等的关系。文章最后从自身方面和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乃至社会的重视。在如何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的诸多问题中,在校大学生逃课越来越被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管理部门所重视。课堂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然而,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影响了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校大学生逃课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 1、确定研究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

大学生逃课现象 研究计划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刘建宏 一、研究背景和项目选择的意义 1.研究背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91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的受访者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受访者中,%的人是在校大学生,%的人为已毕业大学生。诚然,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成为了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流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频频出台相应政策,而大学生们又对之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以至于校方和学生的矛盾愈演愈烈。逃课率高居不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而逃课现象又给各方面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呢?这是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校方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2.研究目的与意义 a.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逃课问题,有利于提升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的了解,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丰富现代教育理论内容, b.现实意义 我们旨在通过此次研究活动,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心理状况,深度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寻找与之相关的因素,并分析逃课潮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与总结,并为教育部、校方提供应对的政策建议,并希望以此研究活动为契机,引导社会各界和高校学生讨论、思考逃课问题并对我国高校教育进行反思。 二、文献回顾 1.王益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3) 2.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 3.胡彦.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教学艺术,2005

4.李武江. 逃课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行为 5.陈扬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应实施有效教育控制.2006 6.陈鲁平.大学生逃课是一种有目的的理性行为. 2003 三、基本概念、研究假设和主要变量 1.基本概念 逃课:是学生主观意愿决定的行为,即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在未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情况下,做出不到课堂的行为。 2.理论假设 (hypotheses) 1.逃课率与学校层次(生源高考分数层次)相关。即是说,我们假设学生逃课的可能性与学校的层次存在相关性。 2.逃课率与专业相关。在同一间学校里,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不同。 3.逃课率与课程相关。同一专业的学生,对于不同的课程逃课的可能性也不一样。这里面假设有几个因素可能左右逃课可能性a.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 b.课程的重要性 c.课程的授课老师 d.课程的考核方式 e.课程开展的具体时间,在太早、太晚或午休时间开展的课程逃课率可能相对高 f.课程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 g.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4.逃课率与学校管理松紧相关。在考勤管理制度严格的学校与在考勤管理制度上宽松的学校学生逃课可能性不同 5.学生个人逃课行为与他人逃课行为存在相关性。学生身边朋友的逃课可能性影响其逃课可能性,这是从众心理所致 6.我们假设学生个人因素是为根本原因。 7.逃课率与年级相关。大一、大二、大三的逃课率存在明显差异 8.逃课率近年升高与全国高校扩招相关。 9.学生个人逃课频率与其学术成绩有关。 10.逃课可能性与性别相关。男女生逃课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11.逃课的可能性与所处于学期的时间段有关。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逃课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