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体操

一、名词解释:

1.体操的概念: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2.完整法:是将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视为一个整体,学生一开始学习就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3.分解法:是指将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分成有机联系的部分进行教学,待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各部分的技术后,再将各部分组合起来完整的进行练习。

4.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不改变动作的结构,按照动作要领反复练习。

5.变换练习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性质的前提下,合理的改变动作的时间和空间要素或外部条件,以达到提高体操学习效果的练习方法。

6.体能的概念:体能即身体能力,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7.体操术语:是指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用语。

8.器械轴: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为器械轴。

9.悬垂: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轴低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

10.支撑: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撑于器械,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

11.摆动:是指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式的摆动动作。

12.平衡:是指以身体某些环节支撑地面,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

13。举:是指四肢移动范围不超过 180 度而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动作。

14.伸:是指关节角度扩展或伸直的动作。

15.绕:是指关节某环节做大于 180 度且小于 360 度以下的弧形动作。

16 绕环:是指身体某部位做 360 度或大于 360 度的圆形动作。

17.他人保护:是指当练习者因技术动作不熟练或因意外而发生危险时,保护者应及时采取使其摆脱险境的措施,维护练习者的安全。

18.自我保护:是指练习者由于技术上的失误而发生意外时,独立运用特定的技巧或自救动作摆脱危险的方法。

19.动作节奏:是指做动作时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而形成的节律。

20.队列练习:是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进行的操练。

21.队形练习:是指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22.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用力过程中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二、填空题

1.体操的分类: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及专门器械体操三类;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表演体操三类。

2.男子竞技体操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女子竞技体操四项: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

3 表演体操:包括团体操和舞台体操。

4.体操课程教材内容:基础类体操、实用类体操、技术类体操。

5.体操的发展可分为古代体操的发展和近、现代体操的发展。

6.古代体操总归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强筋骨、防疾病的医疗体操;反映在古代歌舞、戏剧、杂技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

7.1908 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术科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和垫上运动。1951 年11 月24 日国家体委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1954 年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卫制》

8.根据人体肌肉工作的特点,技巧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9.根据运动的运动形态和肌肉的工作特点,可以把器械体操分为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动作两大类。

10.影响人体平衡稳定度大小的因素是重心的高度和支撑面的大小。

11.起跳和推手技术是支撑跳跃和技巧两个项目的关键技术。

12.技术类体操的教学方法:直观法、语音法、练习法。

13.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指导练习——教师总结学习结果。其优点是有利于体操技能的传授,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4.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有四种: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静力力量。

15.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是:运动中人体的三维平衡和重心稳定。

16.体操术语主要分为: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

17.动作关系术语:同时、依次、接、经、成。

18.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19.裁判组的评分方式:全场通评、分区与全场相结合评分、分区评分。

20.对于基本体操动作应主要从“三度”“一性”进行评分,即完成动作的力度、幅度、准确度和整齐性。

21.创编要素: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空间要素、时间要素。

22.创编应考虑的技术因素: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动作节奏。

23.齐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 116~122 步;正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 110~116 步;跑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 170~180.

24.徒手体操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操作,易于普及,实效显著。

三、简答题

1.体操的特点: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②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

③广泛运用保护与帮助

④.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⑤.技术不断创新

2.完成好落地动作必须做到:

①落地时必须使两脚落在重心的前下方。

②落地时人体承受压缩负荷可超过体重好几倍,甚至高达十倍左右。因此落地时要尽可能延长落地的缓冲距离和时间,逐渐降低重心,减小地对人体的冲击力。

③.落地过程中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全身肌肉应适度紧张,头部正直,眼视前方,同时两臂侧上举,必要时协助和调节平衡。

3.技术类体操的教学特点;

①教学中广泛运用保护帮助。

②教学中常需要排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③动作复杂与教法多样。

④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4.运用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示范动作应准确优美,精神饱满,具有感染力,起到既能给学生建立起正确清

晰的视觉现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②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

③正确地选择示范位置和示范面。

5.改变动作空间的方法:

①调整器械的高度

②调整器械的宽度

③调整器械的角度

④调整器械的长度

⑤调整器械的弹性

⑥改变动作开始或结束时的位置

6.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策略:

①优选教学内容

②优化体操教学环境

③优化教学活动程序

④优化教学方法

7.体操术语的重要意义:

正确地运用体操术语不仅有利于体操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体操运动的

普及和提高、体操科学研究、体操理论的规范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8.自我保护常用的方法:

①器械上自我保护:在体操器械上练习时,由于技术、器械或护具的问题引发意外时,采用及时终止练习、跳下或坐在器械上、双手或单手握住(抱住)器械,避

免受伤的方法叫器械上自我保护。

②落地自我保护:在练习结束落地失去平衡时,练习者顺势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

姿势,以减小身体重要部位与地面撞击摆脱危险的方法叫落地自我保护。

③运用器械保护:运用器具保护:在体操练习中,通过运用护掌、单杠护腕套带、双

杠棉护套等专门器具可以对练习者提供有效的保护。

运用器械保护:在体操练习中,通过采用海绵坑、海绵包、海绵垫、单杠保护带

灯专门的器械,可以有效缓解练习者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

④利用环境保护:在体操练习中,教师有意识地给练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叫利用环境保护。(良好人际关系的保护;场地

布局优化的保护;器材保养化的保护)

9.保护与帮助的正确运用:

①正确站位②灵活移动③时机恰当④助力适度⑤部位准备⑥适时脱保

10.队列练习的基本意义:

它是体育教学或军事训练中的基本内容和必要形式。这类基本内容的运用,不仅

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有序活动,激发学生的精神面貌,还有益于完成教学任务或军

事训练。

11.口令的种类:

①短促口令:口令特点是只有动令,发令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不停顿、

不拖音,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如“报数”、“稍息”等。有时最后一

字稍长,如“立正”等。

②断续口令:包括预令和动令,特点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停顿(微歇),如“第 x 名、出列”“以 xxx 为基准、靠拢”等。

③连续口令:包括动令和预令,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

动令短促有力,如“起步——走”、“向右看——齐”等。

④复合口令:特点是断续口令与连续口令结合在一起,如“左转弯、跑步——走”,

“伸展运动、预备——起”等。

12.下达口令的基本要领:

①发音部位正确②掌握好音节③注意音色、音量不要平均分配④突出主音

13.前滚翻动作方法:

由蹲撑开始,重心前移,两腿向后下方蹬直离地,同时曲臂、低头、提臀,以头的

后部在两手撑地前着地,经后脑、背、腰、臀部依次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地时,迅速

收腹屈膝上体紧跟大腿团身抱腿成蹲立。

14.后滚翻动作方法:由蹲撑开始,身体稍前移接着直臂顶肩推手低头弓背团身后滚,依次经臀、腰、背向后滚动,两手迅速曲臂抬肘翻腕置于肩上(掌心向后),当头部

着地时两手用力推地撑起翻转成蹲撑。

15.支撑前摆下动作方法:

由支撑后摆开始(以向右侧下为例),当支撑身体前摆过垂直面后两腿加速向前

上方摆起并主动屈髋重心开始右移;当腿将至最高点时迅速制动腿并积极向前下

方伸髋展体,同时两臂用力顶肩推杠,左手换握右杠右臂侧举,挺身落下。

体操重点知识点

填空 1.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 2.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表演体操 3.男子竞技体操六项,即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竞技体操四项,即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4.表演性体操主要包括团体操和舞台体操 5.体操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体操的发展、近现代体操的发展 6.我国古代体操总体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医疗保健体操;歌舞杂技技巧运动 7.1908年,上海成立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垫上运动;1951年11月24日国家体委公布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1954年,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卫制》;1995年,《全民健身纲要》出台 8.技巧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9.器械体操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动作两大类。 10.影响人体平衡稳定度大小的因素有: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 11.摆动技术包括上摆技术和下摆技术两阶段 人体下摆时,重力矩起促进摆动作用;人体上摆时,重力矩起阻碍作用。 12.起跳和推手技术是支撑跳跃和技巧两个项目的关键技术。 13.体操教学方法分为直观法、语音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 14.示范的种类分为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慢速示范法、对比示范法 15.体操的变换练习法主要包括改变动作时间、改变动作空间和改变动作外部条件三类。 16.常用的改变动作空间的方法有调整器械的高度、调整器械的宽度、调整器械的角度、调整器械长度、调整器械弹性、改变动作开始或结束时的位置 17.传授体操技能教学过程结构是: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指导练习—教师总结学习结果。其优点是有利于体操技能的传授,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8.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有四种: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静力力量 19.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是运动中人体的三维平衡和重心稳定 20.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21.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动力定型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与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第一阶段,一般以帮助为主;在第二阶段,保护与帮助交替运用;在第三阶段,以保护为主,直至独立完成动作 22.基本体操比赛一般采用一组裁判,评分方式有三种:全场通评、分区与全场相结合评分、分区评分 23.创编要素包括: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空间要素、时间要素。 24.将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的创编方法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方法:组合创意、移植创意、改变节奏创意、完整创意;组合创意的基本组合形式主要有:一身体同一部位做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动作组合,二身体不同部位做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动作组合。 25.口令一般包括预令和动令两个要素。根据预令和动令两个要素的配合与变化,口令一般可分为短促口令(稍息)、断续口令(第x名、出列)、连续口令(齐步—走)、复合口令(左转弯、跑步—走)。 26.齐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正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跑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 27.动作关系术语包括同时、依次、接、经、成。

体操重点知识点题库

1.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 2.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表演体操 3.男子竞技体操六项,即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竞技体操四项,即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4.表演性体操主要包括团体操和舞台体操 5.体操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体操的发展、近现代体操的发展 6.我国古代体操总体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医疗保健体操;歌舞杂技技巧运动 7.1908年,上海成立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垫上运动;1951年11月24日国家体委公布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1954年,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卫制》;1995年,《全民健身纲要》出台 8.技巧动作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两大类。 9.器械体操可以分为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动作两大类。 10.影响人体平衡稳定度大小的因素有: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 11.摆动技术包括上摆技术和下摆技术两阶段 人体下摆时,重力矩起促进摆动作用;人体上摆时,重力矩起阻碍作用。 12.起跳和推手技术是支撑跳跃和技巧两个项目的关键技术。 13.体操教学方法分为直观法、语音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 14.示范的种类分为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慢速示范法、对比示范法 15.体操的变换练习法主要包括改变动作时间、改变动作空间和改变动作外部条件三类。 16.常用的改变动作空间的方法有调整器械的高度、调整器械的宽度、调整器械的角度、调整器械长度、调整器械弹性、改变动作开始或结束时的位置 17.传授体操技能教学过程结构是: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组织指导练习—教师总结学习结果。其优点是有利于体操技能的传授,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8.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有四种: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静力力量 19.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是运动中人体的三维平衡和重心稳定 20.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21.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动力定型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与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第一阶段,一般以帮助为主;在第二阶段,保护与帮助交替运用;在第三阶段,以保护为主,直至独立完成动作 22.基本体操比赛一般采用一组裁判,评分方式有三种:全场通评、分区与全场相结合评分、分区评分 23.创编要素包括: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空间要素、时间要素。 24.将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的创编方法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方法:组合创意、移植创意、改变节奏创意、完整创意;组合创意的基本组合形式主要有:一身体同一部位做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动作组合,二身体不同部位做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动作组合。 25.口令一般包括预令和动令两个要素。根据预令和动令两个要素的配合与变化,口令一般可分为短促口令(稍息)、断续口令(第x名、出列)、连续口令(齐步—走)、复合口令(左转弯、跑步—走)。 26.齐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正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跑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 27.动作关系术语包括同时、依次、接、经、成。 28.体操术语主要分为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两种类型

《体操》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体操 一、名词解释: 1.体操的概念: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2.完整法:是将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视为一个整体,学生一开始学习就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3.分解法:是指将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分成有机联系的部分进行教学,待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各部分的技术后,再将各部分组合起来完整的进行练习。 4.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不改变动作的结构,按照动作要领反复练习。 5.变换练习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性质的前提下,合理的改变动作的时间和空间要素或外部条件,以达到提高体操学习效果的练习方法。 6.体能的概念:体能即身体能力,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7.体操术语:是指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用语。 8.器械轴:器械最长的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为器械轴。 9.悬垂: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轴低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 10.支撑: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撑于器械,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 11.摆动:是指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式的摆动动作。 12.平衡:是指以身体某些环节支撑地面,保持一定时间的静止姿势。 13。举:是指四肢移动范围不超过 180 度而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动作。 14.伸:是指关节角度扩展或伸直的动作。 15.绕:是指关节某环节做大于 180 度且小于 360 度以下的弧形动作。 16 绕环:是指身体某部位做 360 度或大于 360 度的圆形动作。 17.他人保护:是指当练习者因技术动作不熟练或因意外而发生危险时,保护者应及时采取使其摆脱险境的措施,维护练习者的安全。 18.自我保护:是指练习者由于技术上的失误而发生意外时,独立运用特定的技巧或自救动作摆脱危险的方法。 19.动作节奏:是指做动作时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而形成的节律。 20.队列练习:是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进行的操练。 21.队形练习:是指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22.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用力过程中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二、填空题 1.体操的分类: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操分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及专门器械体操三类;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表演体操三类。 2.男子竞技体操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女子竞技体操四项: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 3 表演体操:包括团体操和舞台体操。 4.体操课程教材内容:基础类体操、实用类体操、技术类体操。

体操复习资料整理

体操复习资料整理 我国古代体操以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类,强筋骨防疾病的医疗体操,第二类,反映在古代歌舞,戏剧,杂技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 1908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术科教学,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和垫上运动 191年11月24日,国家体委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1954年,1955年先后公布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第一套儿童广播体操 1962年,在第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男队跃居团体第4名,女队获得团体第6名,于烈峰夺得男子鞍马第三名国际体操赛场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竞技体操进入世界水平 1979年,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马燕红一鸣惊人,夺得女子高低杠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在国际体赛场上奏响,写下了中国竞技体操历史新的篇章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男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团体冠军,实现体操界同仁多年的奥运夙愿在2006年世界竞技体操锦标赛上,女子首次获得团体冠军,在2008年奥运会上,男队,女队双方获得奥运会团体冠军,并一举夺得九枚金牌 1968年,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增添了在决赛中采用熟练性,惊险性,独特性的三性加分因素,为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7年至2000年,规则实行难度裁判组和完成情况裁判组共同评定成套动作,力求公平公正准确的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评价 看书上20页人体运动轴图片 中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年限,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器械是最长的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器械轴 身体部位与气血关系术语 正: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如前正立,后正立 侧: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如前后侧立,左右侧立 前、后:胸向器械为前,背向器械为后。但是身体倒挂倒立或倒悬垂时则相反 动作关系术语(必须记下来) (1)同时:单个动作中身体不同部位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时或两个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使用,同时表示 (2)依次:在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动作部位有先后动作时,用依次来表示 (3)接:两个单个完整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字把他们连接起来 (4)经: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途经某个方向(飞最短路线),再到达某个指定位置时用“经” (5)成:在做完动作之后的结束姿势 基本动作术语 (1)悬垂: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轴低于器械轴,分为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 (2)支撑: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撑于器械,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 单纯支撑:即只用手或身体某部位支撑在器械或地面上的动作 混合支撑:即只用手与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支撑在器械或地面上 (3)摆动:是指在悬垂或支撑中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右钟摆式的摆动动作。如单杠悬垂

医疗体操知识点

医疗体操知识点 概论: 1.体操:就是徒手与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得体育项目,就是一种对动作姿势与身体造型有特定 要求得、着重形态美得身体练习 2.体操得内容: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艺术体 操、实用性体操、健美体操。 3.体操得分类:基本体操(康复体操与运动辅助体操)、竞技体操、团体操 4.康复体操:包括保健体操、健美操与医疗体操,就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得体操 5.医疗体操:就是针对病人制定运动处方,选编动作进行锻炼,以消除损伤或疾病所造成得身体与精神上得功能 障碍,使病人获得功能改善。 6.医疗体操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与增强功能 ①提高神经系统得调节功能,增强机体防病治病能力。 ②增强循环、呼吸系统功能,提高代谢能力、 ③维持与恢复机体得正常功能。 ④发展身体得代偿功能、 7.医疗体操治疗作用原理可作如下理解。 其一,某些疾病主要就是因为缺乏体力活动而引起得。如,久坐工作、少运动.结果肠管蠕动减弱、腹肌松弛,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再如,长时间进行紧张得脑力劳动。缺乏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易引起神经衰弱。对这类疾患采用得治疗方法,就就是进行必要得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以矫治患者得运动不足。 其二,某些疾病得主要问题就是心、肺功能差。如肺气肿、慢性血液循环功能不全等。通过医疗体育可以逐渐改善心、肺代偿功能、有助于提高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使症状减轻。 其三,某些疾病在治疗上过多地依靠药物,但患者得内脏器官或代谢功能一经失调,则对药物不能很好地吸收与利用.疗效也会受到影响,譬如肺结核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往往如此。对于这类疾病,如果进行医疗体操,则有助于改善器官功能与新陈代谢,使身体能更好地吸收药物,使药物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像这种情况,医疗体育就可以起到有力得辅助治疗作用。 其四,某些慢性病或顽固病患者,常常过多地静养,缺乏必要得运动,反而对身体造成了不良之影响。由于长期不活动,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就会变弱,常常表现为情绪抑郁、呼吸表浅、血流减慢、心脏收缩乏力、某些内脏器官有淤血现象、胃肠得蛹动与消化功能减弱、代谢失调、肌肉张力下降,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等。在这个基础上就容易发生合并症,很不利于健康得恢复。如果进行医疗体操,则有助于加强体内主要器官得生理功能活动,改善呼吸与血泊循环,消除内脏淤血现象,改善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健康得恢复。 其五,某些疾病得主要因素在于运动障碍。明显地如关节强直、肌肉瘫痪等。对这类活动障碍得疾患,用体操来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得幅度,不仅有助于解除关节强直,同时也训练神经与肌肉,达到促使运动功能恢复得目得。因此,对于有活动障碍得患者,医疗体操就是极好得辅助治疗手段、 8.医疗体操归纳起来有以下4个特点: 1)针对性强。 由于治疗目得与作用不同,各种疾病得医疗体操皆不一样。如治疗肺病与治疗运动器官疾病得医疗体操就不相同;治疗高血压病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得医疗体操截然不同:治疗妇科病与治疗精神系统疾病得医疗体操有很大差别,等等。医疗体操得针对性强.在医疗体育得各种方式中尤为重要。 2)易于控制运动强度与运动量、医疗体操根据伤病得情况,可选择不同得运动强度、动作幅度、持续时间与重复次数等。 3)发展身体素质。 素质→基本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与综合素质(平衡、灵敏、协调)、根据不同伤病所编排得医疗体操,可以达到不同身体素质得要求,适合康复者进行锻炼。(传统体育教学与现代体育教学产生出得效果得差别) 4)提高锻炼者得兴趣。 动作多样化。

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动作要点总结指导

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动作要点总结指导 预备节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2拍两臂经侧至上举,掌心向前。 3-4拍两臂头上交叉两次,左手在前。 5-8拍左脚开始踏步4次,同时,两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8拍 1-2拍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3拍头左转90°。 4拍头还原。 5-8拍左脚收回,同时,两臂经上向右绕至体侧还原成直立。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但方向相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但方向相反。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8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2拍左腿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至上举。 3-4拍还原成直立。

5拍右腿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右臂经侧至上举。 6拍还原成直立。 7拍左腿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侧举,眼看左手。 8拍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8 拍 1-2拍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 3-4拍两臂侧上举,稍抬头。 5-7拍两臂经体前交叉绕环至体侧。 8拍还原成直立。 第三、四个8拍,同第一、二个8拍,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第八个8拍,同第一至第四个8拍。 第二节扩胸运动8拍×8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2拍左腿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两臂前举,两手重叠,左手在上。 3-4拍还原成直立。 5拍右腿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两臂经侧至侧举。

6拍右腿收回成直立,同时两臂前举,两手重合,左手在上。7拍两腿屈,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 8拍身体直立,同时,两臂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 第二个8拍 1-3拍;两腿屈伸两次,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下举,后振两次成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 4拍身体直立,两臂成前举。 5拍提左膝,左脚铁玉右膝内侧,右腿屈,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头左转90°。 6拍同4拍。 7-8拍还原成直立。 第三、四个8拍,同第一、二个8拍,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第八个8拍,同第一至第四个8拍。 第三节踢腿运动8拍×8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2拍左脚前迈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握拳。 3拍提右膝,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腿伸,同时两臂胸前屈肘,拳心相对。 4拍右腿后伸,同时,两臂上举。 5-6拍右腿前踢,大于90°,直膝,蹦脚尖,同时,两臂经侧

大一体操知识点归纳

大一体操知识点归纳 体操是一项集身体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和技巧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被广泛运用于健身、比赛和娱乐等领域。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基础的体操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大一体操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体操。 一、基本姿势和体操动作 1. 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臂自然下垂。 2. 坐姿:坐在地上,腿交叉或伸直,背部挺直。 3. 俯卧姿势:趴在地上,双手放在肩膀下方,脚尖着地。 4. 侧卧姿势:侧身躺在地上,一只手臂垂放在身体旁边,另一只手臂支撑身体。 5. 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单脚平衡、屈臂平衡等。

二、基本训练动作 1. 俯卧撑:以俯卧姿势开始,双手离开地面,屈臂下压,再推起身体。 2. 仰卧起坐:以仰卧姿势开始,双腿弯曲,上身向上抬起,尽量接近双腿。 3. 壁跳:站立面对墙壁,双手放在头顶,利用身体和腿部力量跳起,尽量触碰墙壁。 4. 跳绳:双脚交替跳动,同时手持跳绳,可以选择单脚跳或双脚跳。 5. 平衡板:以站姿站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 三、基本操纵工具

1. 操纵绳:双手各持一端,通过绳子的操控,展现出各种花样动作。 2. 球:手持球进行各种投掷、接球、旋转等动作。 3. 棒:手持棒进行各种旋转、摆动、抛接等动作。 4. 带:手持带进行各种旋转、盘旋、抛接等动作。 四、常见难度动作 1. 翻腾:通过身体的快速转动和翻滚,在空中完成倒立、翻筋斗等动作。 2. 侧翻:身体向一侧快速翻滚,将上半身和下半身交换位置。 3. 杂技动作:包括用手托起身体、头顶物体行走、手臂交替支撑身体等技巧性动作。

学习体操的基础知识

学习体操的基础知识 学习体操必备的基础知识 学习体操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体操是一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体现运动美得体育项目。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体操必备的基础知识,别忘了收藏哦! 竞技性体操:指所有以竞赛争胜为目的的体操,包括竞技体操、竞技健美操、蹦床运动、艺术体操等 体操术语: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用语 动作术语:体操动作名称的专门用语 同时:在一个动作中身体的不同部位或两个动作必须做成一个完整动作是用“同时”表示 依次:在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部位有先后动作时,用“依次”来表示 接:两个单独动作之间要求连续完成时用“接”字把动作连接起来 成:完成动作后的结束姿势 经: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必须经过某一特定部位时用“经” 至: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经过中间方位必须到达某一特定部位时用“至” 列:在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称列,一般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序排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称路,一般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横队:按列组成的队形,一般横队的宽度大于纵深 纵队:按路组成的队形,一般纵队的纵深大于宽度 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者称排头 排尾:位于纵队最后或横队左翼者称排尾 基准学生:被指定为看齐目标的学生称为基准学生 翼: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举:指四肢移动范围不超过180°,并停止在某部位的动作 踢腿:指腿由下向各方向做加速摆动的动作 绕:指身体某部位做大于180°小于360°的弧形动作 绕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或360°以上的圆形动作 腾越:指整个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的动作 倒立:指在支撑中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倒置身体的垂直静止动作 屈伸:指在支撑或悬垂中,髋关节的弯曲和伸展,使身体重心前上或向上移的动作 滚动:指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械,但不经过头部翻转的弧形动作 滚翻:指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翻转动作 悬垂:指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支点产生拉力的一种姿势 支撑: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撑在器械上,肩轴高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 摆动:指在悬垂或支撑中,身体做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钟摆式运动的动作 回环:指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做转动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动作 极点:身体摆动到最大幅度而回摆的那一点 倒:指身体伸直向某方向做弧形倒下的动作 保护:在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为防止练习者发生意外并给予心理支持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队形:是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队列:是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他人保护:指当练习者因技术动作不熟练或因意外而发生危险时,保护者应及时采取使其摆脱险境的措施,维护练习者的安全直接帮助:在体操练习中,帮助者为了使练习者更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质量而直接助力于练

体育项目知识:体操动作要领总结

体育项目知识:体操动作要领总结体操作为一项精密技术性较高的体育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体操运动员必须掌握丰富的基础动作和技巧,理解体操动作的要领,并且能够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本文将对体操动作的要领进行总结,帮助体操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体操动作。 一、跳跃动作 跳跃动作在体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论是跳马、高低杠还是单杠,都需要运用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有许多种,包括起跳、着地、腾空等动作,下面分别介绍。 1、起跳 起跳是形成跳跃动作的基础,也是体操动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跳动作要领包括: ①站直身体,双臂放在身体两侧,保持放松; ②向下蹲,保持膝盖在脚尖之上; ③迅速将双臂向上挥动,同时用力跳起。

关键点:起跳时,要求以脚尖为支点,迅速将腹部向上提起,并 拉伸出身体,保持直立。 2、着地 着地是跳跃动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着地的瞬间,需要带着一 定的力量将身体稳住,保证下一步动作顺利进行。着地动作要领包括: ①跳跃结束时,身体快速收缩,脚尖着地; ②着地时,双臂尽量打开,保持身体稳定; ③全身用力收紧,保持身体稳定。 关键点:着地时,要求以脚尖着地,胸部呈前倾状态,双臂在身 体两侧打开,保持稳定状态。 3、腾空 腾空是跳跃动作中最重要的部分,给予运动员更长时间的空间, 使其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腾空动作要领包括: ①起跳时,双臂尽量向上挥动,拉升自身高度; ②腾空时将身体收缩,保持动作稳定;

③着地之前,身体再次伸直,使着地时身体更加稳定。 关键点:腾空时,要求保持身体紧绷,保持稳定,同时充分发挥 自身的力量,尽量拉高跳跃高度。 二、平衡动作 平衡动作是体操项目中比较难度高的部分,对于体操运动员的平 衡感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平衡动作要领包括: ①将一只脚抬起,与身体成90度角,同时将双臂向两侧展开,保 持平衡; ②全身保持协调,重心处于稳定状态; ③收回抬起的脚,然后将另一只脚抬起,完成另一个平衡动作。 关键点:平衡动作时,要求身体保持稳定,特别是注意重心位置,尽量保持平衡。 三、翻滚动作 翻滚动作是体操项目中比较危险的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 技术水平和力量,才能完成稳定的动作。翻滚动作要领包括:

初中体操知识点梳理

初中体操知识点梳理 体操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体操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的体操技巧和动作,以提升他们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力量。本文将对初中体操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包括体操的分类、技巧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体操的分类 1. 器械体操:主要以各种体操器械为基础展开,如跳马、自由体操、单杠、双杠、平衡木等。学生们需要学习掌握这些器械的技巧和动作,并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表演。 2. 地面体操:是指在没有使用任何器械的情况下进行的体操活动。它涵盖了广泛的技术要求和动作,包括跳跃、翻滚、大跨步、手支撑立定等。学生们需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二、技巧要点 1. 基本姿势:体操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弓步、低姿势等。在进行体操技巧之前,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站立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 跳跃技巧:跳跃是体操中常见的动作之一,包括直跳、交叉跳等。学生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调整身体重心的方法,以及着地时的稳定技巧。 3. 翻滚技巧:翻滚动作是体操中比较困难的技巧之一,包括前滚、后滚、側滚等。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技巧,掌握翻滚的力量和速度控制。 4. 平衡技巧:平衡技巧是体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单脚站立、坐姿平衡等。学生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5. 支撑技巧:支撑技巧主要针对手部和臂部的力量训练,如手支撑立定、俯卧 撑等。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手部姿势和臂部力量的发力方法,以确保他们能够稳定支撑自己的身体。 三、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在进行体操训练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需要在有教师或 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逐步深入:学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身体素质逐步深入体操技巧训练。 不要贪图快速进步,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 热身与拉伸:在进行体操训练之前,学生们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和拉伸,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伤害,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4. 注意呼吸:在进行体操技巧时,学生们需要保持正常的呼吸。正确的呼吸可 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技巧的执行效果。 总结起来,初中体操是一门既有意义又具挑战性的课程。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掌 握相关的知识点、技巧要点和注意事项,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力量,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体操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希望学生们在初中体操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快乐!

团体操组织与编排知识点

在散点队形上适合:做一致性、整齐划一的动作或分区、分方向的交替动作。 队形图案基本特性:平行移动\斜向移动\竖直移动图形画面的基本特性:几何直线形的画面\几何曲线形的画面表现主体思想和表现内容基本手段:团体操表演队形图案队形图案组合法则:①并列②相遇③相套④联合⑤差叠 相遇:图素的组合形式之间的相连、相逢、相并关系有点遇和线遇两种具体样式。 转动:图素或部分图素自转不同角度而产生的画面。两个相套的菱形,其中一个转动90度就成了某种花瓣的图案表演动作创编技巧:①动作的齐与乱②动作的一般与重点③动作的动与静④动作的快慢与刚柔⑤动作的大小与高低,步伐:多用于团体操表演的入场,退场以及表演中的队形变换,徒手表演及模仿动物自然和某些实物的拟人动作,属于润色表演特色彩排式团体操:排练工作的结束部分,也是完成正式表演活动的前站。 横排浪:依次起落浪波浪类动作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他是表演者由同样的预备姿势依次起落匀速的做同样的动作,所形成的浪的效果。走浪:麦浪、叶浪、交叉勾手浪 更叠式与交替式动作:表演者在原地作重心上下起伏,或利用道具做起落动作,开合式动作之而以人体的移动在图素的同向或反方向移动换位中完成。 道具的种类:①形状为依据,“点”类—花球花束“线”类—轮条、彩带“面”类—泡沫板、扇子②质地材料为依据“硬道具”和“软道具”③大小为依据小型、大中型和大型道具 旗杆为木质或竹质长度为60~90厘米,直径两厘米,在手握部分缠10厘米的防滑材料。 一致性的动作:单人或多人,同一时间内做同样或相似的动作,多带散点,综合造型上应用。 不一致性动作:若干人为一组,在不同的时间内做同样的动作,表现出整体动感画面的表演效果。 黄宽柔(女),我国第一位以团体操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华南师范提出硕士点广场体育艺术研究方向。 王怀旗(男)编撰团体操资料最早的人物,最早期的团体操理论与实践家杨瑞雪(女)新中国大型团体操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对文艺表演的直面应答:①时代的产物说②肉体规则说③抹杀个性说④劳民伤财说⑤团体操美学说 集体运动绘图法:在“集体运动”艺术化这一审美基本点下,通过集体运动的队形变化进行场面构图的表现手法操化动作赋予团体操最原始的体育气质《相聚在北京》是我国大型团体操在国际性赛事上首次亮相 团体操的表演主题和构成要素决定着不同艺术门类的分界,而且制约着本门艺术形象的营造,团体操增加了表演场地 中国团体操表演加入的民族体育形式:太极拳韩国团体操表演加入的民族体育形式:跆拳道 计算机三维动画在团体操设计中的应用①动作造型设计②队形图案设计③艺术装饰(1.音乐:指挥作用2.服装道具:广阔空间3.背景场景:提供便利4.灯光设计:提供丰富资源) 指导团体操运动的各学科理论:1.新现代主义理论(宏观指导)2.体育美学原理(创编设计)3.视觉传达设计理论(队形设计)4.色彩学原理(艺术装饰的指导)

体操重点知识点范文

体操重点知识点范文 体操是一项高难度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下是体操的重点知识点: 1.首先是基本功训练。体操的基本功包括平衡、灵活性、力量、协调性等方面。运动员需要通过持续的训练来提高这些基本功,这将对其他技术动作的完成起到关键作用。 2.体操的技巧分为地面动作和器械动作。地面动作包括翻滚、弹跳、倒立、手支撑等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平衡感和柔韧性。器械动作包括跳马、平衡木、高低杠、吊环等,每个器械都有相应的技巧要求。 3.跳马是体操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跳马要求运动员在跑道上加速,通过脚踩跳板,完成翻滚、田径跳高等动作。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和空中控制能力。 4.平衡木是体操中的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在狭窄的平衡木上完成翻滚、侧手翻、蹬杠等动作,要求平衡感和协调性非常高。 5.提醒器是体操中的项目之一,运动员需要在杠上完成旋转、倒立、摆荡等动作。这个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耐力。 6.吊环是体操中的一个力量型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悬挂的环上完成各种吊环动作。这个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7.高低杠是体操中的一个难度较大的项目。运动员需要在两根杠之间完成摆荡、旋转、倒立等动作,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上肢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

8.体操比赛分为个人比赛和团体比赛。个人比赛是运动员独自完成各 项动作,团体比赛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队伍进行比赛。在竞技比赛中,运 动员不仅需要完成各项技术动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9.体操训练需要注重安全。由于体操项目的高难度和技术要求,运动 员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受伤。教练和运动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采取适 当的保护措施,防止运动员受伤。 10.最后是坚持训练的重要性。体操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持续努力 的运动项目,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总之,体操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 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努力,运动员可以在体操项目中 取得卓越的成绩。

初中知识点总结之体操技巧篇

初中知识点总结之体操技巧篇 体操是一项融合了美感、力量和柔韧性的体育运动,它以各种身体动作为技巧,展示了人类身体的优美和灵活。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体操,并逐渐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本文将对初中阶段的体操技巧进行总结和介绍。 首先,跳跃是体操中常见的动作之一。跳跃分为直跳和斜跳两种形式。直跳是 身体向上跳起并回落到原来的位置,要求腿部的力量和爆发力。而斜跳则是在水平面上进行的跳跃动作,需要转动身体并完成一个小跳。在跳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身体的姿势、起跳和落地的方式,以及空中动作的舒展和协调性。 除了跳跃,翻滚也是体操中常见的技巧之一。翻滚分为前翻、后翻和侧翻等多 种形式。前翻是指身体从前部翻转到后部,后翻则是从后部翻转到前部,而侧翻则是身体从一侧翻转到另一侧。在进行翻滚动作时,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平衡感和耐心,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紧凑和姿势的流畅性。 平衡是体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学习平衡动作时,学生需要通过定 点站立、移动平衡和单脚平衡等练习来提高平衡能力。定点站立是以一个固定的姿势站立一段时间,移动平衡则是在平衡板上进行的移动动作,而单脚平衡则是以一只脚站立一段时间。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感,并逐渐完成更复杂的平衡动作。 体操还包括了许多灵活性的动作,如舞蹈和伸展等。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身体表 达方式,它要求学生们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训练舞蹈技巧可以增加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并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伸展主要是通过拉伸身体来提高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在伸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呼吸稳定,并慢慢放松肌肉,以提高伸展效果。 最后,体操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动作,如手倒立、头倒立和侧手翻等。这些动作 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身体控制力和力量,同时要有十分良好的平衡感和耐心。学生

小学体操知识点梳理

小学体操知识点梳理 体操作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培养运动 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各种体操动作和技巧,这对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小学体操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体操的基本知识。体操运动主要包括地面体操和器械体 操两个项目。地面体操是指在地上进行各种动作和技巧的训练,而器械体操则是利用各种体操器械进行动作表演和技巧展示。在小学体操教学中,地面体操是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而器械体操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学习。 在小学体操的基础知识中,姿势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在进行体操动 作时,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包括身体挺直、肌肉放松、眼睛注视前方等。此外,学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体操技巧,如翻滚、手倒立、跳跃等。这些基本技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体操的训练方法也是小学体操教学中需要关注的知识点之一。在体操训练中, 学生们可以通过静态训练和动态训练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静态训练主要包括保持姿势和力量的训练,如平板支撑、卷腹等。动态训练则是指利用身体的力量进行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如翻滚、跳跃等。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学生们可以逐渐提高体操技巧的水平。 除了基本的体操知识和训练方法外,小学体操教学还涉及到一些体操比赛的规 则和要求。例如,在小学体操比赛中,裁判员会根据学生的动作表演和技巧难度进行评分。学生们需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要求和技巧难度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此外,小学体操比赛还要求学生们参与团体操表演,这需要学生们在协作和合作中展示出个人的表现和团队的氛围。

初中体育体操运动知识点汇总

初中体育体操运动知识点汇总 体操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以 及力量等综合素质。而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体操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中体操运动的知识点。 一、体操运动基本技术 1.平衡技术 平衡技术是体操的基本技术之一。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一脚平衡、两脚平衡、侧平衡等基本姿势,以及完成身体的前倾、后倾、侧倾等平衡动作。平衡技术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2.灵活性技术 灵活性技术是体操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练习柔韧性动作,如前翻、后翻、侧翻、滚动等,能够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此外,灵活性技术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疲劳,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3.力量技术 力量技术在体操运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训练能够提高肌肉的 力量,如腰腹部力量、腿部力量、肩部力量等。常见的练习动作有站立长跳、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力量技术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爆发力和力量感。 4.协调技术 协调技术是体操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身体各部 位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身体的各种复杂动作。练习协调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动作操纵能力。 二、跳跃动作

1.跳远 跳远是体操中常见的跳跃动作之一。学生需要从站立起跳,全力跃开并尽量保 持平稳的着地。跳远可以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 2.单脚跳 单脚跳也是体操中的常见动作。学生需要用一只脚作为支撑点,另一只脚离地,通过弹跳完成跳跃动作。单脚跳可以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三、倒立动作 1.手倒立 手倒立是体操中的一项难度较大的倒立动作。学生需要先通过练习挤肩动作, 再利用力量将身体完全倒立起来。手倒立可以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肌肉力量。 2.头倒立 头倒立是体操中的一项进阶倒立动作。学生需要先学会挤肩动作,再通过力量 将身体倒立起来,支撑在头部。头倒立需要较强的颈部力量和平衡感。 四、侧翻动作 1.侧翻 侧翻是体操中的一项基础倒地动作。学生通过练习,先从站立状态,全身向一 侧翻滚,尽量保持平稳的着地。侧翻可以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2.侧翻接立 侧翻接立是侧翻的升级版。学生需要从侧翻的状态中迅速恢复站立,并保持平衡。侧翻接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体操理论考试复习知识点

体操理论考试复习知识点 体操理论考试复习知识点 一、填空题: 体操我国古代体操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强筋骨防疾病的体操、民间的技巧运动1958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是第世界竞技体操大赛包括: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赛体操的动作术语的类型:结构术语、命名术语、简化术语、形意术语以人体直立做基准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基本方向纵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横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前后轴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支撑包括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体操动作术语的要求:正确、简练、易懂体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完整法、缩写法、图解法 保护分为哪3种:他人保护、自我保护、利用器械保护 帮助分为哪3种:直接帮助、间接帮助、利用器械帮助口令的种类:短促口令、连续口令、断续口令、复合口令体操动作的存在形式:动作结果、动作时间、动作空间体操动作的教学方法:直观法、语言法、同步练习法平衡包括哪三种: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意平衡跳跃动作按其结构可分为一般跳跃、支撑跳跃两大类我国体操分哪几个等级:3级、2级、1级、健将级 二、名词解释: 体操:通过徒手或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或 成套动作,并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器械体操:包括单双杠、吊环、鞍马、平衡木、高低杠等竞技器械体操。 自由体操:主要有徒手体操、技巧的翻腾和各种跳跃平衡及力量性动作组成并配

以音乐伴奏的体操。 艺术体操:由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 体操术语:对体操的理论和动作技术进行描述的一种专门用语。 横队:按列排成的队形 纵队:按路排成的队形 间隔:左右相隔的间隙 距离:前后相隔的间隙 列:左右排成一条直线 路:前后重叠成一行 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45度的蹲 半蹲:大小腿夹角约为90度的蹲 举:四肢移动范围不超过180度,并停在一定方位的动作 绕:身体某环节做大于180小于360的弧形动作 踢:腿用力做加速摆动动作 正握:两手与肩同宽、拇指向内与其余4指相扣的握 反握:两手与肩同宽、小臂外旋,拇指向外与其余4指相扣的握滚翻: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械,并经头部翻转的动作手翻:手与头支撑器械或地面、并经头部翻转动作 悬垂:身体某环节悬挂器械,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支点产生拉力的一种姿势支撑:身体某环节悬挂器械,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支点产生压力的一种姿势回环:从支撑或悬垂开始,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做绕环一周或一周以上动作倒立:身体头在下、腿在上的一种倒置支撑姿势 保护:为防止练习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保护 帮助: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练习者助力、信号或放标志物或限制物等,使其更 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措施叫帮助 团体操:是体操、音乐、舞蹈、美术等等结合体,反映一定主题

2023年体操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成都大学2023—2023学年体操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体操是指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毕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 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足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 一定艺术规定的体育项目。 2.体操术语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用语。其文字简练,且具有特定的 信息,是传播交流体操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 3. 徒手体操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特点,有举、绕、绕环、屈、伸、振、摆、 踢、蹲、转、跳等一系列徒手动作,以不同的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按照一定的编排所组成的身体练习,涉及单人动作、双人动作和集体动作。 4.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体操的基础上,通过手持哑铃、实心球、体操棍、跳 绳、火棒、沙袋等轻器械所进行的身体练习。 5.竞技性体操是指所有以竞赛争胜为目的的体操,涉及竞技体操、竞技健美 操、技巧运动、蹦床运动和艺术体操等。 6.基本体操是指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及提 高基本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体操练习。 7.横队是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一般横队的宽度大于纵深。 8. 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不改变动作的结构,按照动作要领反 复练习。 9. 绕环指身体某部位做360度或大于360度的圆形动作。 10.平衡指以身体某(些)环节支撑地面,保持一定期间的静止姿势。 11.根据体操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和表演 体操三类。 12.体操术语可分为结构术语和命名术语两种类型。 13.在体操的教学训练中,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别人保护、运用器械保护和运用 环境保护。

14.世界竞技体操有三大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比赛、奥运会体操 比赛。 15.队列队形练习涉及原地队列动作和行进间队列动作。 16.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涉及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和图解法。 17.身体素质的内容涉及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力量素质。 18.体操教学中常用的语音法有讲解、提问、提醒和评价。 19.队列定位转法分为正方向转法和斜方向转法。 20.徒手体操的基本动作分为单人动作、双人动作和集体动作。 21.徒手体操的头颈动作涉及屈、转和绕环。 22.支撑跳跃通常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 个阶段组成。 23.基本体操教学的示范形式可分为背面示范、镜面示范和侧面示范。 24.至今列入奥运会比赛的竞技性体操项目涉及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蹦床运动。 25.“体操”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技巧运动最早也叫垫上运动。跳马落地属 于平衡动作。 26.身体依次支撑器械或地面,并且通过头部翻转,叫滚翻。 27.团队操是以音乐、舞蹈为主的群众性表演项目。 28.在倒立时,背对的方向是前。控手倒立是属于静止动作。 29.被广泛采用并作为其它项目准备活动为徒手体操练习。 30.行进间向后转走听到动令后用两拍完毕。跑步走换齐步走动令应落在左脚。 31.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设标志物,使练习者建立对的的动作概念的措施叫间接帮 助。 32.“绕”和“绕环”的方向是根据动作的开始姿势与身体的关系而定。 33.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左翼者称为排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