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劳动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劳动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劳动组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劳动定员作为劳动组织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劳动组织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

劳动定员是指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条件,确定岗位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并对岗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量测定和计量。劳动定员通过定量化的劳动力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在电力系统中,劳动定员主要是针对各种岗位的工作量进行量化,并通过工作测定和标准化,确定岗位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和工作要求,从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劳动定员能够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量进行量化,确定岗位所需的劳动力数量,从而为电力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的劳动定员可以避免人力资源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确保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能够在合适的人员配备下进行,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对工作量的量化和标准化,劳动定员能够明确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量,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这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量的标准要求,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避免因工作量不明确而导致的工作浪费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

3. 保障安全生产

在电力系统中,各项工作涉及到较高的安全风险,而劳动定员能够通过对工作量的定量化和标准化,提供合理的工作量设置和工作方法规定,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合理的工作负荷下进行工作,避免因工作量过大而导致工作人员疲劳过度或工作安全问题。劳动定员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4. 促进工作态度和文化建设

1. 劳动定员标准不合理

由于电力系统中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可能存在着一些劳动定员标

准不合理或不科学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

劳动定员标准,确保其能够真正适应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

2. 缺乏劳动定员的科学化管理

目前,一些地区和企业在电力系统劳动组织中对劳动定员的科学化管理不够重视,导

致劳动定员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加强对劳动定员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监督,确保

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意识培训不足

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员工对劳动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劳动定员的

培训和教育,致使劳动定员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劳动定员意识培训,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认同劳动定员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和执行。

1. 数据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劳动定员将向数据化、智能化的方

向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各项工作的劳

动定员标准,实现劳动力的精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2. 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电力系统中,劳动定员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劳

动定员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立和完善劳动定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体系是未来

劳动定员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3. 全面智能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定员工作也将向全面智能化方向发展。未

来的劳动定员工作将更多依赖于智能化工具和系统,实现对工作量的全面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劳动组织中,作用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严格落实劳

动定员的科学化管理,努力拓展劳动定员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推动劳动组织工作不断向

前发展,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以上文章为网络整合内容,仅

供参考】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与人员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与人员优化配置 摘要:随着电网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人事管理制度逐渐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转变,不断更新的管理理念走过了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成就了企业和员工价值的共同体现,优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只员工队伍,支撑企业在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的大道上不断前进。供电企业需要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落实“精益化管理”,在企业劳动定员与人员优化配置方面不断创新,力求建立“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科学规范用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供电企业;管理;人员配置优化 一、专业管理的的目标 1、专业管理的理念 电网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企业,其管理科学性、可持续性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地市供电企业面临人员结构失衡、整体素质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用人问题,如何在加强定员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战略,建立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供电企业专业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控成本,看成效”的工作目标,分阶段夯实管理基础,调整管理方式,建立管理流程,不断解决目标与现状之间的矛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2.1定员管理 定员管理,简称定员,指企事业组织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是企事业组织根据工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定员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企业组织结构和岗位确定之后,就面临着如何才能合理确定岗位人员数量的问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部作为定员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生产、营销管理部门紧密联系,完整准确地掌握企业全部设备情况,确保设备台帐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国家电网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测算定员,作为本单位内部来年人员优化配置的重要参考。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规范化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完整、可信,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帮助。 2.2人员优化配置 人员优化配置,是以合理的用人规划作为指导,不断完善用人机制,使人的才能与其岗位相匹配,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潜力,以促进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

国家电力公司—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98定员标准)

国家电力公司 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 (1998) 湖北华盛电厂翻印

目录 第一部分新型火力发电厂 (1) 第二部分常规火力发电厂 (11) 附录 A 参考标准 (25) 使用说明 (31)

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 第一部分新型火力发电厂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型火力发电厂(燃煤、燃油、燃气)的生产、管理、党群工作和服务性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及定员。 本标准适用于新型火力发电厂(燃煤、燃油、燃气)的劳动定员管理。 2. 引用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运行规程》 《火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3. 名词、术语释义 3.1 新型火力发电厂 新型火力发电厂系指①机组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②主机实现了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各辅助生产系统实现了集中监控的;③实现了按现代化管理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的火力发电厂。 另外,新型火力发电厂要求职工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普遍达到一专多能和一岗多责,主要运行岗位的值班人员经过仿真机培训合格能达到全能值班水平。 3.2 A类机组 A类机组系指:主机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机组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和设备的可靠性均达到了国际较先进水平。 3.3 B类机组 B类机组系指:主机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机组的可控性及操作系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3.4 年平均日上煤量 燃料输煤系统在全年实际运行的天数内平均每天的上煤量。 4. 各类人员定员标准 4.1 生产人员 4.1.1 机组运行 4.1.1.1 集控室 工作范围:汽轮机、锅炉、发电机主辅设备(包括主厂房消防系统)的监控、巡检操作、表计记录、事故处理等。 岗位包括:值长、主值班员、副值班员、巡检操作员。 定员标准:见表1。

06-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人力资源精选】

06-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人力资源精选】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专家审定版, , 第1部分, 输电 , 第2部分, 变电 , 第3部分, 城区配电 , 第4部分, 电力调度/通信/信息 , 第5部分, 电力营销 , 第6部分, 乡镇及农村配电与营业 , 第7部分, 生产辅助/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第1部分,输电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市供电企业、网省专业化公司和县供电企业输电业务的劳动定员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输电线路 指电压为35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 3.2丘陵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峰谷水平高差在0.2-0.3千米之间的地段。 3.3山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峰谷水平高差在0.3千米及以上的地段。 3.4原始森林区指由国家划定或确认的原始森林区。 3.5严寒地区 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的地区。 3.6污秽地段 指电力线路所处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B级污秽环境标准及以上的地段。 3.7河网地段 1 指每千米电力线路跨越的河道平均在1.5条以上的地段。 3.8覆冰区 指电力线路经过的每年平均有三个月覆冰期的地段。 3.9多雷区和强雷区 年雷暴日在40-90天的地区属多雷区,年雷暴日在90天以上的地区属强雷区。 3.10线路回长 指具备传输电力条件的一回电力线路的长度。 3.11输电电缆 指电压为35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电缆。 4定员标准 4.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 工作范围,输电线路的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及诊断性巡视,故障排除,杆塔、金具、绝缘子、导地线,包括OPGW等架空复合地线,及间隔棒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作为世界500强排名前十的超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如何将人、财、物科学的管理起来,保证企业高效运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国网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供求市场化、管理国际化、技术进步加快,竞争手段提高等,使国网由以往通过技术和资金获得竞争优势转向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网在不断的发展中建成了一个高效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使组织机构更加健全、工作标准更加明确. 2国网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瓶颈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组织人员配置(岗位分析、员工招聘等)、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薪酬与福利和员工关系等方面。以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构成因素来分析国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 (1)由于国网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经营体制下,人力资源管理轻视以科学的方式激励、培养,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长远性目光和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导致知识创新观念的缺乏 (2)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国网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对人力资源重要意义的认知,只是将人力当作企业负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投入、专业人员投入等,同时企业激励方式仅限于物质激励,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主动性,激发责任感。 (3)国网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不足,导致企业的后备人才缺乏.网省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仅限于目前岗位的需要,没有为员工做好适合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内容多局限于理论而轻实践,培训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差。 2。2国网绩效考核面临瓶颈,人才选拔机制落后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简单粗放.考核指标与被考核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操作性不强、内涵不明晰;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合理。国网绩效考核中没有考虑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层次岗位的差别,无法体现企业的战略导向;绩效考核结果处理不科学。国网绩效考核体系中缺少对考核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考核过程多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没有挂钩,无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 2。3国网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性岗位人才缺失严重 目前,国网人力资源状况突出表现为简单性岗位、管理岗位人员冗杂,人浮于事;专业性、科技型岗位人员不足;因人设岗现象严重。用工总量偏大与结构性缺员矛盾并存,特别是高层次关键人才、骨干人才短缺,优秀技术人才、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不足,辅助

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电力公司 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目录 第一章行业背景分析 (4) 第二章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 (6) 一、劳动定员的形式 (6) 二、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 (7) 第三章劳动定额水平 (9) 一、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 (9) 二、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 (9) 第四章招募方式的选择 (11) 一、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11) 二、企业人员招募的方式 (13) 第五章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19) 一、企业劳动分工 (19) 二、企业劳动协作 (21) 第六章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25) 一、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各种方法 (25) 二、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45)

第七章员工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55) 一、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 (55) 二、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 (56) 第八章绩效考评系统 (58) 一、绩效管理的职责划分 (58) 二、企业绩效考评中矛盾与冲突的处理 (61) 第九章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 (63) 一、基于不同维度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 (63) 二、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 (66) 第十章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 (69) 一、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 (69) 二、岗位评价的概念 (71) 第十一章市场薪酬调查分析 (73) 一、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 (73) 二、市场薪酬调查的种类 (74) 第十二章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76) 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76) 二、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78) 第十三章工伤管理 (83) 一、工伤事故分类 (83)

二、工伤保险责任 (85)

第一章行业背景分析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众多垄断行业中较早实施改革的行业之一。 近几年我国电力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发电机容量和发电量居世界首位。2015-2020年,全国发电量不断攀升。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 量为7.6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十三五”时期,全国全口 径发电量年均增长5.8%。 此外,虽然近年来我国将重点发展核电、新能源发电,但目前火 力发电规模依然占比非常大。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中,有69%的发电 量来自于火电,但是2014-2020年的发电量结构变化能够看出我国火 电发电占比是处于逐渐下降的,风电、光伏、核能等其他能源发电占 比逐渐升高。 从我国的用电规模来看,2015-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长。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全国电力 供需形势总体平衡。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家逆周期调控政策 逐步落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用电稳定恢复。

电力企业定员测算系统设计分析

电力企业定员测算系统设计分析 1定编定员概述 总的来说定编定员,就是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程序与方法,了解到新时代企业编制所设置的结构,对工作人员和各部门之间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定编定员的过程中,所有人员需要进行的工作有了明确化的特点,调整优化了人员的结构,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般来说,编制是定编的核心,需要配置合理资源、各个部门的人员,并且结合工作岗位的需求,配置合理的工作人员数量。对于企业来说,对部门的编制、安排的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是最重要的工作,这就叫做“定编定员”。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同类型岗位,在人员配备方面制定的统一规定。通过对使用范围的理解,我们将它分为三种,其一是通用标准、其二则是行业定员标准、第三是企业定员标准,这三种各有各的特色。就通用标准来说,它可以在不同的行业进行使用,通用标准是全国性的标准,通常都是国务院的相关部门来制定的。而行业定员的标准,则是在各个行业所必须实行的定员标准。总体来说,定员标准分为两类,分别是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要使得定员标准更加具体则需要使用单项定员标准,对企业进行全面与客观的考察则需要使用第二种。但在一种情况之下二者必须统一,那就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除此之外,定员的范围,指的是在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所选择的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 2电力企业在定编定员的标准 2.1在定编定员中所须遵守的原则。电力企业在定编定员的过程中,企

业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第一点,必须要以生产经营为首要目标。在定编定员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生产目标为基点,要合理定编定员,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其次,在定编定员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工作人员,人员比例需控制。在企业的运营中,管理人员要客观地分析企业的自身现状,调查清楚各个岗位的情况,确定好各个生产人员之间的联系。可以多招聘点生产人员,要清楚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已经已发布的工作,还可以调整基本的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扩大生产人员人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2.2如何建立定编定员。2.2.1工作步骤。电力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来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使得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减短工作调研的时间,通过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统一分析,企业还要制定岗位调查表和岗位分析表,从而便于企业的管理。电力企业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该岗位工作调查表,这样才可以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其自己工作的岗位有个认识,而且得到工作现场进行工作调研,调研必须得保证调研的准确性,调研需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比如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特点,从而客观认识与分析各个岗位。通过调研之后,管理人员要核实调研表,制定严谨的计划报表,并且在企业内部进行审核之后,需要将分析表反馈给相应的部门,使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确定最终定员计划。在确定好定员计划之后,企业内部管理层需要对此计划进行再一步的审核,确定计划和方案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此方案。2.2.2定编定员标准具体制定。定编定员标准在建立的过程中,要核实各个岗位的工作,从而进行定编定员标准的制定。与此同时在管理方面,要结合事情来分配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比如在技术方面的岗位,则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劳动定额和定员是企业生 产组织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设置劳动定额和定员,可以对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起到积 极的作用。本文提出在能够提高效率的同时,通过优化岗位人员来实现更高的效益。 一、劳动定额和定员 劳动定额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工作的标准时间,也就是说,它是一个 指导工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工作的标准。劳动定额制度在生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因为它为实现优秀的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劳动定额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一项工作量 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益。 定员是企业组织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和劳动定额有密切的关系。定员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对员工数量的规定,也可以称之为定员制度。定员制度通常包括对岗位的数量、 人员结构、岗位职责以及从业人员的级别与规定等项目的管理。它需要合理规划,确保企 业能够利用好每一位员工,使生产流程更为高效,并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在制定劳动定额和定员时,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需求以及员工的数量。通过优化岗位 人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优 化岗位人员。 1.合理规划员工数量和岗位 企业在制定定员时,需要考虑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生产需求及员工的数量等因素, 确保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发挥最佳效果。这包括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 生产流程的要求设定合适的员工数量。合理规划员工数量和岗位能够使企业发挥最佳的生 产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2.建立劳动定额制度 建立有效的劳动定额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劳动定额可以 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定额制度可以让员工 清楚地了解业务量的要求,同样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绩效评估和激励。另外,定额制 度可以实现对员工工作进度的有效监控,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3.培训和发展员工 针对不同岗位,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素质,让他 们更好地适应生产线的需要。同时,通过培训,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增强他们工作的自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岗位人员的优化是一个组织管理中重要的问题。在组织的日常运作中,人员的配置和安排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合理配置和安排岗位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劳动定额定员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岗位人员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工作的劳动定额和定员,通过分析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工作时间和人员数量。劳动定额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定员是指一个岗位所需的人员数量。通过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配置,可以使岗位人员的数量恰好满足工作的需求,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进行岗位人员优化时,首先需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和工作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岗位的劳动定额。劳动定额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周期性、重复性和复杂性等因素,以确保工作的完成时间和质量。 在进行岗位人员的优化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调配和培训。根据工作的需求和岗位的特点,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将一部分岗位的人员进行调配,以满足工作的要求。还需要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施岗位人员优化之后,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的时间和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评估岗位人员优化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岗位人员的配置和安排,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合理地配置和安排岗位人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对于组织管理者来说,掌握和应用劳动定额定员方法,进行岗位人员优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基于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岗位人员优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该方法来进行岗位人员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该方法在岗位人员优化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措施和建议。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些在岗位人员管理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配置企业内部的岗位人员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采取科学的劳动定额定员方法对岗位人员进行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该方法来进行岗位人员的优化,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些在岗位人员管理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二、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劳动定额定员方法是一种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定额进行科学的测算和统计,以确定企业生产任务和人员配置的管理方法。该方法以实际生产为依据,通过对工序和作业的测定,确定每个工种或岗位所需的标准时间,以及对应的劳动定额。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基本特点包括科学、客观、量化和系统性。通过该方法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工种或岗位所需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合理调配和优化人员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劳动定额定员方法在岗位人员优化中的应用 1. 深入测算和分析不同工种或岗位的劳动时间和定额 通过对各个工种或岗位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统计,可以准确地获得每个工种或岗位所需的标准时间和对应的劳动定额。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生产环节或者人员配置,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依据。 2. 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劳动时间和劳动定额的测算和分析,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员的潜力和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激情 在实施劳动定额定员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生产生活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研究

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研究 作者:赵军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第08期 摘要:要想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和预测劳动力需求,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实施科学且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本文就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其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劳动定额定员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一、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劳动定额定员是在综合研究与分析测算企业整个的生产工艺过程、操作方法、工时消耗统计以及劳动组织等基础上所制定的,为产品成本核算的控制提供了一个相应且有效的时间,是提高销售收入和减少人工成本的一个科学依据,并明确地规定了工人在相应时间内应该完成的产品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让员工有了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劳动定额定员将提高企业劳动效率的相关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使操作者能够自觉地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操作方式,不断推广先进的经验,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以此节约劳动时间,使劳动效率得到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定额定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定额定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一个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企业只需按照合理且科学的定额定员标准,就可正确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明确各类人员需求的数量,有效控制各类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 第二,实施劳动定额定员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其劳动效率,是实现高销售收入的基础,是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一种必要手段。此外,劳动定额定员还为企业生产各单位的岗位设置、人员的分配与核定以及员工考核机制的构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劳动定额定员不仅是企业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控制用工总量机制、公平实施薪酬制度、控制工资总额使用机制等的基本保障,同时定额完成的实际情况也是考核与衡量员工劳动付出的一个基本尺度。不管是采取计时工资,还是采取计件工资,均可以将劳动定额定员作为其考核的主要标准,根据岗位定员与定量以及其定额完成的具体情况,来核算与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使其分配能够建立在一个标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基础上。此外,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分析人力资源活动、减少人工费用指标以及构建人工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依据。

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浅谈

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浅谈 作者:胡一红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劳动定员管理政策,结合公司定员工作实际,对劳动定员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劳动定员管理贯标评价人力资源 一、劳动定员的定义及评价内容 1.劳动定员的定义。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任何劳动组织从事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劳动组织从设计组建时起,就要考虑需要多少人,各种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将这些人合理组合起来,既能满足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又使各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制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即需要加强企业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劳动定员是以企业劳动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即凡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都应包括在定员的范围之内。具体既包括从事各类活动的一般员工,也包括各类初、中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乃至高层领导者。定员范围与用工形式无关,其员工人数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的可能来确定。 2.劳动定员工作评价内容。一是总量控制,即重点评价定员范围内用工总量是否达到定员标准要求、长期职工总量和定员范围外长期职工的控制情况。二是结构优化,即重点评价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的解决情况、管理人员用工总量的控制情况。三是制度保障,即重点评价用工策略是否合理,人员统筹调配、转岗培训、人工成本控制等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措施是否与劳动定员联动,是否有效推进了劳动组织方式优化和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同时评价制度措施的实施效果。四是用工改进,即重点评价用工配置的改善效果。 二、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底,公司测算职工总数695人,其中管理人员125人,生产技能人员569人。当年公司实有定员范围内职工总数810人,其中管理人员232人,生产技能人员578人。管理人员冗员严重,距离测算出的定员人数差距较大。 公司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人员冗员和生产人员缺员。按照新的劳动定员标准测算结果,公司的管理人员冗员严重,而生产人员缺员情况也不容乐观,与省公司定员贯标工作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二是岗位设置与编制配置不尽合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岗位分析,人

劳动定员有关知识

定员工作有关知识 刘平震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任何组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备的条件。任何组织从组建开始,就要考虑需要多少人,各种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将这些人合理组合起来,既能满足生产和工作需要,又使各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就包含,用多少人,用什么样的人,在那些业务上用人,这就是劳动定员要解决的问题。 劳动定员,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了使企业进行编制有据可依,在用人方面心中有数,在满足工作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人员,节约劳动力,防止窝工浪费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就如同家庭雇佣保姆,首先知道从家务活工作量和被照顾人员情况,判断需要几个保姆,然后根据需要雇佣,假如家里实际只需要1个保姆,而你没有这个判断,一下子请来好几位,不但要给这些保姆支付工资,还存在住宿、吃饭等问题。同样,需要一个保姆,你却请来一位工程师,虽然人员没有增加,却不适合岗位要求。所以,前期必须分析需要的岗位工作内容和需求人员数量,这就是劳动定员要做的工作。

同时,要统筹研究人员工作效率并确定定员人数。华罗庚在《统筹方法》中用烧水、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泡茶几项简单工作的合理安排,找到了节约时间的科学方法,其实也指出了节约用工需求的方法。烧水和泡茶作为简单劳动,一个一般具有基本常识的人员就可以完成,如果分别安排一个烧水工和泡茶工,就需要两个人,两个人专司其职,只管烧水喝泡茶,这样还需要安排一个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的辅助人员,增加了人员,而统筹安排、强调综合性,仅仅需要一个人。这个就要通过劳动定额研究,分析劳动者劳动时间利用率、劳动强度、劳动内容等情况,合理安排。定额研究是制定劳动定员标准的一个基本方法。 一、劳动定员的概念 具有两个不同时期的版本: 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老版本。劳动定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对企业的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应配置的数量标准,即企业用人的数量与质量界限。 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的新版本。劳动定员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岗位工作的要求,按一定素质标准,配置企业各类人员的限额。 定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本着精简机构,节约用人,合理使用劳动力的原则,用尽可能少的人力作尽可能多的事情,提高劳动效率。

以劳动定员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

以劳动定员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作者:熊鲁南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0期 摘要: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部分,该文依据一定的劳动定员标准,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提出劳动定员方案,通过优化劳动组织、科学设置岗位、减少劳动消耗,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管理劳动定员劳动效率安全生产 引言 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人力资源投入大,需要通过贯彻执行劳动定员标准,优化劳动组织和岗位配置,实施井下限员,提升员工素质,降低活劳动消耗,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1.劳动定员的意义 劳动定员是企业科学合理组织生产,控制井下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按照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标准配置人员,有利于降低人身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概率,减少人身事故发生频率。通过实行定编定岗定员,优化劳动组织,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力成本,发挥现有人员的最大效能,形成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强劳动定员管理工作,超前预测各单位人员需求,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对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劳动定员的目标 2.1劳动定员能够满足煤炭稳定生产和非煤项目发展对人员的需求。通过井下限员挂牌、劳动调配、富余人员转岗分流等措施,提高直接从事原煤生产人员的劳动效率,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2.2编制并实施劳动定员方案是矿井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切入点。通过优化劳动组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2.3通过采取措施,推进直接从事生产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学历层次、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3.劳动定员思路

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质增效研究.docx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提质增效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目标。 文章从提升组织效率、控制人工成本、优化用工配置、提高队伍素质和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针对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质增效工作开展探讨,提出实施路径,为电网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乃至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质增效;企业管理;人工成本;用工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应以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为导向,以考核指标为核心,持续优化完善组织运行体系,严控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有效压降人耗,服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业务集约融合,规范三定管理,提升组织运营效率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电网发展等要求,加强三定管理,调整优化各层级功能定位和机构、岗位设置,从严从优确定人员配备标准。 一是以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为导向,优化调整各层级机构、各业务部门的职责流程体系,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提升人员利用效率,加强专业协同和资源统筹,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以调控、运检、营销业务再集约和营配调业务末端融合为重点,优化业务实施组织方式,减少新增机构和劳动定员数量,提升组织运营效率;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定编定岗定员管理,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统计报表、现场督查等方式,加强省、市、县以及乡镇供电所各层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控,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负责人职数新

增。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制定颁发统一的典型岗位名录和岗位岗级规范,各单位对照规范确定本单位员工的执行岗级,所有员工岗位岗级调整的,都必须按程序报送上级单位审核审批,不得自主调整。 按照最新版《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严格测算各单位、各专业劳动定员,合理确定目标定员和核心业务定员,将定员分解到各专业、各部门和基层班组,将定员与工资总额分配、人员配置、业务外包等挂钩,为人力资源管理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劳动用工策略,严控用工总量,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坚持控总量、调结构、提效率、避风险的原则,持续优化劳动用工策略,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区分不同类型单位、不同业务性质,合理选择不同的劳动用工方式,推动员工队伍从数量规模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型升级,适应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 一是在深入分析国家劳动用工政策、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中长期自然减员等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劳动定员预测数据和基层单位实际需求,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明确年度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和各类指标数据,为高校毕业生招聘、用工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业务外包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二是加强人力资源计划和员工入口管控,年初将计划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实施压力层层传递。 严格控制人力资源增量,核心业务用工需求主要通过内部调剂、员工素质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招聘解决。 按月按季做好人力资源各项计划及同业对标指标的监控分析,加

劳动定员定额基础知识

劳动定员定额基础知识 时间:2010年12月24日 10时24分 劳动定额定员基础知识 一、劳动定额学研究劳动过程中的作业方法与工时消耗的应用科学。 劳动定额学包括的主要内容为:(1)提出科学划分和测定劳动时间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减少或消除无效劳动时间和损失时间的途径和措施,以提高工时利用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2)提出适用于改进各种工作流程和作业方法的分析研究技术,不断改进现有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3)研究劳动时间消耗的合理构成;(4)研究科学制定和应用管理劳动定额的方法。 劳动时间仍然是测定和计量劳动时耗的最为简便和通用的尺度。在相同作业条件下,劳动时间的长短代表了人体劳动消耗的支出的多少,同时通过对完成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作业量劳动时间的科学规定,也反映了对劳动强度的要求。因而,劳动定额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除此之外,还有适用某些劳动作业的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等形式。由于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最为通用的尺度,劳动定额的制定不仅适用于体力劳动作业,同时也适用于服务劳动,以及带有执行性和重复性较大的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等方面。 劳动定额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即和企业的生产技术紧密联系的。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工时消耗,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它有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等多种形式。 (一)作用与特点: 劳动定额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它是企业编制生产、财务、劳动计划,实现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依据。它有以下特点:(1)法定性。劳动定额具有劳动法律的效力和约束力,它是衡量劳动者生产、工作成果的标准和行为规范。(2)技术性。劳动定额总是同企业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生产工艺过程相联系,这就使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3)群众性。劳动定额从制定、贯彻执行,到统计分析、修订,都离不开广大工人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它有很强的群众性。(4)统一性。劳动定额做为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和依据必须是统一的。即不论劳动的形式、种类和内容如何干差万别。但定额规定的单位时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