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设计理念

数学教案设计理念
数学教案设计理念

数学教案设计理念

【篇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案说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

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

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 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 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 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 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评价方式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二、知识的产生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

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陈英

【篇二: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一,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及其弊端

(1)以教师的教为本位。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

失去了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2)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学生死记数学定理、公式,机械地模仿教

科书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合作学习与情感交流,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

(3)以静态教案为本位。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识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丧失了学习过程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

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数学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着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它不仅包括理解运用数学的概念和方法,组织正确的逻辑推理,进行准确有效的计算和估算,还

应包括:回检索阅读相应的数学书刊文献,会利用图表、计算机去组织、解释、选择、分析和处理信息,能从模糊的实际课题中形成相应的数学问题会选择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和策略,会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的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的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二)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的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 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该认识到教学应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原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

(三)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适应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是:着力引导——主动参与——有效建构.柏拉图曾说过: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用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亮人的心灵”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 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理解,学习活动也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同时把社会性的互动作用看作促进学习的源泉.因此,教师的着力引导,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形成有效的建构性学习.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复旧、讲新、练习、作业”是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形式单一,只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过程一个统一的整体,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这种只强调“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单一模式,只能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被动参与之中.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由传统的教授学生学习什么,思考什么,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发现, “变信息源泉”和“知识传播者”为一个合格者和一个咨询

者,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话;在情景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

(五)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逻辑分析——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得空间,丧失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过程是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明确知识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动的思考、概括、提炼、消化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合作性学习: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和学生不是被动的服从关系,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互交互学、教学相长之目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由“传道、授业、解惑、向迷惑、激励、求知转换?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学生“解惑”,有时甚至需要“迷惑”学生,把学生引入“歧途”,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出路。其次要用好用活先行教材,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把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素材。第三要更新习题配置观念,根据“跃而可获” 的原则,配置具有剃度性的习题,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变“知识巩固”为“知识发现”

【篇三: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案和设计理念】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何志芸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会判断轴对称图形。

2、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孩子们想玩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吧。

(出示蜻蜓、裤子、蝴蝶、的一半。)猜一猜这是什么?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左边)

师:你们都和他想的一样吗?(是的)

二、新课教学

1、阐明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师(拿出纸做的蝴蝶):怎么做可以知道图形两边一样呢?(折一下)怎么折呢?你上来示范一下吧。(颜嘉)请学生示范

(折后问:你是从纸的哪里折的?)师:你的方法真巧妙,这样从中间折一下就能让两边在一起了。像这样从中间折一下,叫对折。(边说边演示,演示完板书:对折)师:跟我读“对折”(学生跟读)师:对折后两边是一样吗?你是怎样看出一样的?师引导:怎样比较呢?(就是比一下有没有多出来。)(邝恕)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在数学中叫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师:我这还有一个图形,谁来用对折的方法看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生举手上台对折)

师: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呢?师:哪里不一样?(生:指一下)

2、分一分,引出概念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形(出示图形),需要小组合作来完成,请看合作要求。谁来读一读合作要求:1、4 人一组,用对折的方法把图形分一分类。

2 、在组内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师:谁来汇报本组分的结果。生上台汇报。(这些图形为什么分在一起?)学生说(因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和他分的一样的请举手。师:同学们,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师:同学们,请打开对折过的轴对称图形卡纸仔细看纸上有一条什么?

生:纸中间有一条直的折痕师:是的,每个轴对称图形对折后都会有一条直的折痕,这条直直的折痕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描出,并标出对称轴。

师:我标出了箭头的对称轴,谁来指一指另外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学生举手,上台指)

师:同学们,他指的对吗?

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觉得自己认识轴对称图形了吗?现在让我来考考你的眼力。

师:打开书29 页独立完成做一做,请在轴对称图形下面打√。

1 、出示29 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2 、师: 同学们,图形中有轴对称现象,数字和文字中也有对称现象,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题目)

四、欣赏轴对称图形师:同学们,你们的周围有轴对称图形吗?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举手汇报)真是些留心观察的好孩子,轴对称图形有对称美的特点,老师课前在网上找到了一些,一起来欣赏吧。(播放)

五、学生活动:剪一剪师:同学们,这些轴对称图形美吗?(美)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想)

师:别急,磨刀不误砍柴功,剪之前请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吧。(小组讨论)师:谁来说一说剪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

生1: 剪之前要先将纸对折,还要把自己要剪的东西画在纸上。师:画一半还是画完呢?(画一半)

生2 :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

老师小结一下:恩,剪轴对称图形最关键的步骤其实就是一定要把纸对折。下面请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来创作吧。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考虑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完善,比较易于接受具体的和形象的。因此我通过猜一猜、折一折、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对折”、“完全重合”这两个概念。当孩子明白这两个概念后,再去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就让定义变得具体化了。当孩子理解了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以后再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的活动加深孩子对概念的映像。

当孩子们充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以后,通过欣赏轴对称图形进行过渡,激励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提升知识维度,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设计 快乐运算 青岛华侨国际小学袁蓉蓉 活动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动过程: 一、数学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 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

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 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一) 教学内容:聋校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内容与要求、备课的步骤、备课应注意事项。 2.使学生会拟定学期、单元、课时等教学计划。 3.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科学的教学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步骤。 教学难点: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十五、十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讨,引入新课 1.问题分析 问题:某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层次不明、思路不清,知识含混,聋生不知所向等,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师知识理解不全面、课前准备不充分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所致。 2.什么是备课,备课的内容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说明) 二、理实结合,学习新知 (一)备课的概述 [理论研讨] 1.含义:教师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又称作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思、设计教学环节及其细节,对教材作出进一步的教学法的加工。 2.意义:(1)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2)是减轻课后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基础; (3)是实现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关键。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又是一项精益求精、没有止境的工作。 (二)备课(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1)备课的内容有那些,其要求是什么? (2)你对这些要求是怎样理解的?例举说明。 2.概括讲解——备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1)备教材(重点)——要求做到五个弄清: ①弄清大纲(课标)的精神:了解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要求、教材全貌等。 ②弄请教材体系:首先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感觉与认识,从整体到局部,了解各册、掌握全册、深钻本节;各册知识发展情况,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地位,把握知识结构。 ③弄清教学重点难点:全册——单元——课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等 ④弄清教材特点:侧重于概念、还是数量关系或演算、实验等,针对教材内容及其特点加以分析,品味教材内涵的独特意义,真正地实现与教材的情感交流。 ⑤弄清教材疑点: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切产生疑惑的地方。 此外还应考虑教学资料——掌握三项原则: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消化吸收、贵在创新;科学可靠、生动新颖。 (2)备学生(前提)——要求做到五个了解: ①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对聋生构成、特点、风气、班级地位、心智发展水平、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班级中代表性意见等方面进行了解。以上因素中,有些是经常对教学目标设计产生影响的,有些是随时间、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要求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解(观察、访谈、测查等)。 ②了解聋生的学习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新知识产上的困难和障碍等、新知识完成经验等。这是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的基础。 ③了解聋生的学习方法——分析聋生是否对学具会不会操作,组织讨论是否合适等。 ④了解聋生的个性品质差异——对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自信心等)要了解,要具体进行分析。 ⑤了解聋生的变化与进步——学习积极性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变化,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变化等,发现“小”的进步都要引起重视。 (3)备教法(关键)——做到三个适应: ①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学目标不同,其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

一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精选范文)

一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曹旭敏 一、指导思想: 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实施措施: 1、认真备课,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 数学。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活动一:数字小儿歌(1课时) 活动二:数字连线(1课时) 活动三:几与第几(1课时) 活动四:认识图形(2课时) 活动五:巧移小棒(1课时) 活动六:按规律填数(2课时) 活动七:按规律填图(1课时) 活动八:趣谈间隔(2课时) 活动九:移多补少(2课时) 活动十:单数和双数(1课时) 活动十一:活动总结,表彰优秀(1课时)

附具体活动内容: 活动一:数字小儿歌 资料1:数字小儿歌《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 资料2:数字小儿歌《数字歌》: 我说一,一一一,一张纸来一只笔,学习数学做练习,都要用到纸和笔。我说二,二二二,身上长着多少二,左右右边数一数,眼睛、手脚和耳朵。我说三,三三三,鲜红领巾胸前戴,三个角,三条边,我们人人都喜爱。我说四,四四四,眼前一张 长桌子,四个角,四条边,用它读书和写字。我说五,五五五,五角星,亮晶晶,国旗上有 五颗星,我是那颗小星星。我说六,六六六,六一节啊真快乐,唱歌跳舞做游戏,祖国花朵 真幸福。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快乐运算 活动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动过程: 一、数学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生:想! 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 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 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 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灰太狼抓羊:灰太狼又来羊村抓羊了!灰太狼开始的时候抓了35只,被喜羊羊救回来16只,然后灰太狼又抓了24只羊,问灰太狼总共抓了几只羊? 2、数台阶:每层楼有6级台阶,我们走到第五层,总共要走()级台阶呢? 3、“猫捉老鼠”的游戏: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4、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服装厂做一件男士上衣要用3米布料,现有18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士上衣? ②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小林说:“家里来了6个客人,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三人合用一个大酒碗。所以碗就多了。”你知道一共用了多少个碗吗? 菜碗:6÷3=2(个) 酒碗:6÷3=2(个) 6+2+2=10(个) 5、5只小鸟和5只小白兔共有()只脚。 三、总结。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总结

一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11-07-0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点击次数: 一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总结 我们一年级段开展的趣味数学活动,是在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数学绘本活动内容,让学生学习。经过一年的趣味数学活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展以来的一些收获: 一、趣味数学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数学一向以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面目示人,很多孩子因此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入手,让他们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势必把学生的数学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由韩国的刘永昭先生主编的数学绘本以有趣的故事情境、浅显的内容呈现,讲述了数的起源、量的守恒、比较等一系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由于真正贴近了儿童,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像听故事一样兴致勃勃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时不时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兴趣盎然的讲解中学习着数学知识。 二、趣味数学活动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1、课堂内——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为了能让孩子喜欢上一周一节的趣味数学课,我通常在上半堂课,会逐页讲解绘本上的语言,边讲边提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上“古时候的人是怎么数数的”一课时,当我问孩子“你猜一猜,古时候的人会怎么数数呢?”孩子提出的想法千奇百怪、当他们发现古人居然能借用身体上的鼻子、手臂计数时,都瞪大了双眼。下半节课,我们就学着古人的样子借助身体上的一些器官开始数数。我们还要求孩子晚上回家能把古人的数数方法教给家长,让家长也和我们一起体验数学的神奇。 在趣味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还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数学游戏,如“正话反做”游戏、“数学手指操”游戏、“故事问答”游戏,甚至让学生根据绘本情境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孩子的参与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成了孩子向往的地方。 2、课堂外——让数学的触角延伸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从小培养这样意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课后,我经常要求学生回家找找“数学”,进行适度的课外延伸。如在学习了“数的产生”之后,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要用到的数学。如让学生说“我是

小学生数学教案大全

小学生数学教案大全 小学生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式来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抽背乘法口诀。 师: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能流利地背下来吗?现在老师抽查一些同学,看看背得怎么样? 2、口算。 师: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乘法、除法计算的基础,孩子们一定要熟记于心。现在我们就运用乘法口诀来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口算题) 师:先计算,再说出你用的是那句口诀。(开火车) 3、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以口算题最后一道除法算式举例。72÷8=9举例 师:同学们看,在72÷8=9这道除法算式中,72叫做什么?8叫 做什么?9呢?(课件出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分析例1题意,列式解答。 师:孩子们,快乐的节日里,总是有鲜花的陪伴。丽丽班要开联欢会,她们要去搬鲜花布置会场,我们看看她们搬了多少盆花?怎样 去布置会场?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段动画。(课件出示例1) 师: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生在草稿本上做)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15÷5=3(组),因为题目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算式 解答。[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15÷5=3(组)] 2、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 师:孩子们,老师在这要告诉你们的是:除法像加法、减法一样,也能列成竖式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不过,除法竖式有些特别。想 知道怎样列除法竖式吗?我们接着看动画。(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 师:你学到了什么?应该怎样列除法竖式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2分钟) 师:哪个组愿意上来教教大家列除法竖式?(请一组学生上来,有的拿话筒说,有的板书,配合列出除法竖式) 3、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所表示的意义。 师: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写出了除法竖式。在这个竖式中,15叫做什么?(板书:被除数)它在这道题 目中表示什么?(花的总盆数)5叫做什么?(板书:除数)它表示什 么?(每组的盆数)3叫做什么?(板书:商)它又表示什么?(摆的组

二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趣味数学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三、活动目标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 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 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活动措施 1. 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 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 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可后有总结反思。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每双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2.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 3.活动课题:口算、速算;思维开发;动手摆一摆、剪一剪,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5.活动分组: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小组 四、活动内容

【数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_0

---------------------------------------------------------------范文最新推荐------------------------------------------------------ 五年级数学教案——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要求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1 / 4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8和1542和14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范文最新推荐------------------------------------------------------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3 / 4

一年级数学期末趣味游考活动

浙师大附属衢州白云学校一年级趣味游考活动方案 模块二:数学素养 一、活动安排

二、具体方案 一年级“数学素养”趣味游考活动方案游园活动目标:

通过“游园会”的活动形式,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数感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游园活动地点:一(4)、一(5)、一(6)班教室,每个教室设置3个点。 游园活动内容: 一、魔法转盘——快乐转转转(口算与数的大小比较) 活动目的: 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的大小比较能力。 活动材料: 1.10组材料(每组3题口算和2题数的大小比较),3个考点3套。2.大转盘一个,分成10份,上面分别标上1——10的数字。 活动规则: 1.测试3人一组进行,转动大转盘,转到数字几,就完成相应序号的题组。 2.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测试者不催促,不作提示。 评分方法: ★★★以达标测试结果为准,5题全部回答正确。 ★★以达标测试结果为准,回答正确3—4题。 ★以达标测试结果为准,回答正确1—2题。 一年级游考口算、数的大小比较部分 (1)16+3= 25-20= 52+23= 27○29 45○67 (2)21+6= 15+30= 62-31= 37○32 15○61

(3)55-2= 26+10= 32+12= 19○21 45○46 (4)33+5= 53-30= 15+22= 22○23 50○61 (5)26-6= 23+50= 53+43= 70○79 55○66 (6)72+5= 65-20= 12+23= 26○39 45○47 (7)22+7= 35+10= 45-33= 100○99 32○65 (8)73+6= 36-30= 13+25= 57○28 51○56 (9)18-3= 43+30= 62+31= 28○30 65○69 (10)56+2= 55-40= 22+35= 36○39 100○67 二、摘智慧果——快乐摘摘摘(解决问题) 活动目的: 考察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活动材料: 1.5组题(每组题目里包含1题问题解决和1题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共2题)。 2.制作水果图片,每张水果图片背后写上题组序号,准备两套。 活动规则: 把5张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3人一组,孩子摘一个自己喜欢的果子,根据果子背后的序号解决相对应题组的问题,口头列式。 评分方法: ★★★全对。 ★★答对1题,并且能提数学问题。 ★答对1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有趣的数学智力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解题中的趣味性的题目。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中的发散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另类的思维性。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是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不想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要使自己更聪明,就要经常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多观察、多思考问题中使思路灵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愿这一节课能使你的头脑更灵活。 二、探究新课: 1、猜猜“我”是谁?(谁先猜对奖5分) (1)、我是一个数,但我什么也没有,成千上万的数,都离不了我。我是谁?() (2)、我是由四个不同的数组成的最小的数,(但首位不是0),你猜我是谁?() (3)、3个我相加等于12,你猜我是谁?() (4)、2个我相加,刚好等于4辆车的轮子数,你猜我是谁?() 2、想一想:接下去是谁?

苹果、香蕉、桔子、梨、香蕉、桔子、梨、苹果、香蕉、桔子、 3、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做一做。 有6个杯子排成一行,左边的3个是空了,右边的3个是满的,现在要将空杯子和满杯子间隔,只能动一个杯子,你能做到吗? 三、礼物大派送。(说对的同学可以自己选一件礼物。) 1、一串幸运星5颗一数,正好数尽,7颗一数,余5颗,这一串有几颗? 2、小军站在河边,这时游来了8条小鱼,其中有一条死了,这时河里有几条鱼? 3、父亲今年45岁,小明今年15岁,10年前父亲比小明大几岁? 学生先读题目,独立尝试练习。 4、你能用一张纸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下来吗?试一试。 四、教学小结: 我们一定要多动脑筋,这样我们才能变更聪明,解答题目时我们才会更灵活。

五、教学后记: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对数学学习的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在教学中,1、我注意了以情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2、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了竞争意识。学生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兴趣活动总结

一年级下趣味数学兴趣 活动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年级数学兴趣活动总结数学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的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开新局 我查阅了关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一些资料,并尽可能地参考与吸收。新课标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的方式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等。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介绍了学习数学的一些有趣的方法,并提出了新学期的要求和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七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了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加强兴趣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通过我认真钻研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采取多种游戏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用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深入理解基础,能灵活运用。对

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合理安排各个活动内容的先后顺序。兴趣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比如对我班的马一凡、李佳成、王子迪等同学,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另外,我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三、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数学兴趣活动,我对学生的学习,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班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基础等因素,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校本教程

趣味数学活动教程

目录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活动二:七巧板之一拼多图 活动三:折纸游戏 活动四:火柴棒拼图形 活动五:火柴棒游戏 活动六:数的组合 活动七:正方体的展开图 活动八:九宫格 活动九:卡片填数 活动十:数数游戏 活动十一:趣味小故事 活动十二:换钱游戏 活动十三:趣味数阵图 活动十四:画规律、摆规律 活动十五:上下、左右、前后的活动课活动十六:巧移小棒 活动十七:数学游戏《赛大点》 活动十八:趣谈间隔 活动十九:火星探险 活动二十:数学谜语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简介: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智慧板”,是由两个大等腰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也只是一些普通文具: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或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彩色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大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边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分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图上不同的颜色并在黑线条出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2、通过两幅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同时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前活动准备:七巧板一套 (一)、按图分解 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邯郸冀南新区辛庄营乡学区大马庄学校张新亮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既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老师精彩展示: 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首先有请今天的小老师。(出示视频动画) 小老师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我们分享了生活中的字母表示,下面我们就沿着他的发现走进字母的世界。——用字母表示数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在你原有对字母了解的基础上,你还想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哪些知识呢?

三、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对我们是邻居,那你们知道我的年龄吗?猜猜看! 四、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猜了老师的年龄,到底谁猜对了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一条重要信息。不过,我需要知道一位同学的年龄,(指名一学生问)××你今年多少岁? 生:我今年11岁。 师:那,我比××大25岁。 教师出示信息并板书:我比××大25岁。 师:根据这个信息,你们现在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吗?(36岁)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1+25=36(岁) 师:嗯,说的不错。下面,请你们帮老师再算一算,当××1岁、2岁、3岁的时候,我各是多少岁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 1+25=36 2 2+25=37 3 3+25=38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1)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 快乐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 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生:想?! 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

越背越轻了。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 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灰太狼抓羊: 灰太狼又来羊村抓羊了!灰太狼开始的时候抓了35只,被喜羊羊救回来16只,然后灰太狼又抓了24只羊,问灰太狼总共抓了几只羊? 2、数台阶: 每层楼有6级台阶,我们走到第五层,总共要走()级台阶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活动总结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活动总结 我们一年级段开展的趣味数学活动,是在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数学绘本活动内容,让学生学习。经过一年的趣味数学活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展以来的一些收获: 一、趣味数学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数学一向以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面目示人,很多孩子因此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入手,让他们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势必把学生的数学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由韩国的刘永昭先生主编的数学绘本以有趣的故事情境、浅显的内容呈现,讲述了数的起源、量的守恒、比较等一系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由于真正贴近了儿童,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像听故事一样兴致勃勃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时不时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兴趣盎然的讲解中学习着数学知识。 二、趣味数学活动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1、课堂内——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为了能让孩子喜欢上一周一节的趣味数学课,我通常在上半堂课,会逐页讲解绘本上的语言,边讲边提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上“古时候的人是怎么数数的”一课时,当我问孩子“你猜一猜,古时候的人会怎么数数呢?”孩子提出的想法千奇百怪、当他们发现古人居然能借用身体上的鼻子、手臂计数时,都瞪大了双眼。下半节课,我们就学着古人的样子借助身体上的一些器官开始数数。我们还要求孩子晚上回家能把古人的数数方法教给家长,让家长也和我们一起体验数学的神奇。 在趣味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还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数学游戏,如“正话反做”游戏、“数学手指操”游戏、“故事问答”游戏,甚至让学生根据绘本情境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孩子的.参与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成了孩子向往的地方。 2、课堂外——让数学的触角延伸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从小培养这样意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课后, 我经常要求学生回家找找“数学”,进行适度的课外延伸。如在学习了“数的产生”之后,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要用到的数学。如让学生说“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在101班学习。”如果不能出现数字,你该怎样介绍?记录一天中自己用数字说过的话等等,这样的活动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在后半学期,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提升,绘本故事的讲解已越来越轻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