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关系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关系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关系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关系

黄金分割是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的数学美学问题,有了它生活的色彩就更显多彩:建筑师们早就懂得使用黄金分割比了.在公元前3000年建成的埃及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和公元前432年建成的雅典帕特农神庙就采用了这个神奇之比,因此它的整个结构以及它与外界的配合是那样的和谐美观.我们现在的窗户大小,一般都按黄金分割比制成.在艺术领域里更是神奇.众所周知的维纳斯女神像,她优美的身段可说是完美无缺,而她上下身的比正是黄金分割比.芭蕾舞演员顶起脚尖,正是为了使人体的上下身之比更符合黄金比.在1483年左右完成的"圣久劳姆"画,作画的外框长方形也符合这个出色的黄金分割比.像二胡,提琴这样的弦乐器,当乐师们把它们的码子放在黄金分割比的分点上时,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最动人美丽的.

"黄金比"的精确值是0.61803398874989484820458683436564 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同学都会解方程x^2-x-1=0,它的一个正根是.这个数就是黄金分割比.

数列前项比后项与黄金分割的差的绝对值

1 1.000000000000000000 0.381966011250105152

2 0.500000000000000000 0.118033988749894848

3 0.666666666666666667 0.048632677916771819

5 0.600000000000000000 0.018033988749894848

8 0.625000000000000000 0.006966011250105152

13 0.615384615384615385 0.002649373365279464

21 0.619047619047619048 0.001013630297724199

34 0.617647058823529412 0.000386929926365436

55 0.618181818181818182 0.000147829431923334

89 0.617977528089887640 0.000056460660007208

144 0.618055555555555556 0.000021566805660707

233 0.618025751072961373 0.000008237676933475

377 0.618037135278514589 0.000003146528619741

610 0.618032786885245902 0.000001201864648947

987 0.618034447821681864 0.000000459071787016

1597 0.618033813400125235 0.000000175349769613

2584 0.618034055727554180 0.000000066977659331

4181 0.618033963166706530 0.000000025583188319

6765 0.618033998521803400 0.000000009771908552

10946 0.618033985017357939 0.000000003732536909

17711 0.618033990175597087 0.000000001425702238

28657 0.618033988205325051 0.000000000544569797

46368 0.618033988957902001 0.000000000208007153

75025 0.618033988670443186 0.000000000079451663

121393 0.618033988780242683 0.000000000030347835

196418 0.618033988738303007 0.000000000011591841

317811 0.618033988754322538 0.000000000004427689

514229 0.618033988748203621 0.000000000001691227

832040 0.618033988750540839 0.000000000000645991

1346269 0.618033988749648102 0.000000000000246747

2178309 0.618033988749989097 0.000000000000094249

3524578 0.618033988749858848 0.000000000000036000

5702887 0.618033988749908599 0.000000000000013751

9227465 0.618033988749889596 0.000000000000005252

14930352 0.618033988749896854 0.000000000000002006

24157817 0.618033988749894082 0.000000000000000766

39088169 0.618033988749895141 0.000000000000000293

63245986 0.618033988749894736 0.000000000000000112

102334155 0.618033988749894891 0.000000000000000043

165580141 0.618033988749894832 0.000000000000000016

267914296 0.618033988749894854 0.000000000000000006

433494437 0.618033988749894846 0.000000000000000002

发现规律没有?

奇数项与偶数项的比值大于黄金分割数,偶数项与奇数项的比值小于黄金分割数An/(An+1)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等于黄金分割比

好象还可以证明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

第八讲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 一、 黄金分割 1. 黄金分割的概念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取其小数点后三位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柔和,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 )曾说“几何学有两大宝藏,其一为毕氏定理,其二为将一线段分成外内比。前者如黄金,后者如珍珠。” 所谓将一线段分成“中外比(或称中末比或外内比)”,这是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公元前三世纪前后)里的说法: A straight line is said to have been cut in extreme and mean radio when, as the whole line is to the greater segment, so is the greater to the less. 分一线段为二线段,当整体线段比大线段等于大线段比小线段时,则称此线段被分为中外比。 关于黄金分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已经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而《几何原本》是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帕乔利称之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神圣分割。当时,人们都还是称之为“中外比”,直到19世纪初,黄金分割这个名称才出现。 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中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中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2. 黄金分割的尺规作图 设线段为AB 。作BD ⊥AB ,且 ,连AD 。以D 为圆心,DB 为半径作圆弧,交AB BD 2 1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的应用研究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 应用研究 作者姓名 院系6系 学号

摘要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由于其所具有的各种特殊属性,它与最优美的黄金分割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数学领域以及自然界中随处可见,而且正逐渐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娱乐中。 关键词:斐波那契,黄金分割,应用 1 引言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斐波那契神奇数列”,是由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提出的,当时是和兔子的繁殖问题有关的,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模型。假设一对成年兔子放于围栏中,每月可生下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而小兔出生一个月后便可以生育小兔,且每月都生下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问把这样一对初生的小兔置于围栏中,一年后围栏中共有多少对兔子(假定兔子没有死亡)?据此,可得月份与兔子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月份0 1 2 3 4 5 6 7 ? 大兔对数0 1 1 2 3 5 8 13 ? 小兔对数 1 0 1 1 2 3 5 8 ? 兔子总对数 1 1 2 3 5 8 13 21 ? 如果用F n 表示第n个月兔子的总对数,那么F n能构成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这个数列显然有如下的递推关系: F n =F n-1 +F n-2 (n>1,n为正整数),F0 =0,F1 =1 (1) 满足(1)式的数列就叫做斐波那契数列,这是一个带有初值的用递推关系表示的数列。这个数列一问世就吸引了无数数学家的兴趣,以下是费氏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费氏数列是是由一连串的数字所组成的(1、1、2、3、5、8、13、…),而且这串数字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则,就是每一个数字必须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an =

黄金分割用法和实战 (1)汇总

股市活雷锋经验分享制作 https://www.360docs.net/doc/b6482278.html,/cctv1717

黄金分割由来 ?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 ?是指分一线段为两部分,使得原来线段的长跟较长的那部分的比为黄金分割的点。线段上有两个这样的点。 ?利用线段上的两黄金分割点,可作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 ? 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契数列1,1,2,3,5,8,13,21,...后二数之比 2/3,3/5,4/8,8/13,13/21,...近似值的。 ?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就连植物界也有采用黄金分割的地方,如果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排列着的。在很多科学实验中,选取方案常用一种0.618法,即优选法,它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适的工艺条件。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

“三庭五眼”和“四高三低”(重要)

三庭五眼 “三庭五眼”是中国古代关于面容的比例关系的一种概括,也称“三横五竖”,可作为化妆的着色定位的参照尺度 “三庭五眼”是人的脸长与脸宽的一般标准比例,不符合此比例,就会与理想的脸型产生距离。眼睛的宽度,应为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3/10;下巴长度应为脸长的1/5;眼球中心到眉毛底部的距离,应为脸长的1/10;眼球应为脸长的1/14;鼻子的表面积,要小于脸部总面积的5/100;理想嘴巴宽度应为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1/2。 怎样确定“三庭五眼”和“四高三低” 三庭和五眼的位置: 1、脸部的长度(三庭)从额头发际线倒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颚为三庭。 2、脸的宽度(五眼)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例的1/5。 凹面:面部的凹面包括眼窝即眼球与眉骨之间的凹面、眼球与鼻梁之间的凹面、鼻梁两侧、颧弓下陷、颏沟和人中沟。 凸面:面部的凸面包括额、眉骨、鼻梁、颧骨、下颏和下颌骨。 由于人们的骨骼大小不同,脂肪薄厚不同及肌肉质感的差异,使人们的面部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体特征。面部的凹凸层次主要取决于面、颅骨和皮肤的脂肪层。当骨骼小,转折角度大,脂肪层厚时,凹凸结构就不明显,层次也不很分明。当骨骼大,转折角度小,脂肪层薄时,凹凸结构明显,层次分明。凹凸结构过于明显时,则显得棱角分明,缺少女性的柔和感。凹凸结构不明显时,则显得不够生动甚至有肿胀感。因此,化妆时要用色彩的明暗来调整面部的凹凸层次。 我们再看,在垂直轴上,一定要有“四高三低”。

黄金分割点---0.618无处不在

黄金分割点---0.618无处不在 黄金分割概述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 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golden section ratio通常用φ表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表示,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0.618=0.6一条线段上有两个黄金分割点。 人与黄金分割 在人体中包含着多种“黄金分割” 的比例因素,至少可以找出18个“黄金点”(如:脐为头顶至脚底之分割点、喉结为头顶至脐分割点、眉间点为发缘点至颏下的分割点等)几乎身体相邻的每一部分都成黄金比,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动物、植物、宇宙、人类自身)的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关于“黄金分割比” 这一神奇比例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 人体最适应的温度乃是用黄金分割率切割自身的温度,因为人正常体温是37.5度,它和0.618的乘积为23.175℃,

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 人们发现自然界中这一神奇比例几乎无所不在。从低等的动植物到高等的人类,从数学到天文现象中,几乎都暗含着这种比例结构。 养生学中的黄金率 几千年前古希腊学者提出的“黄金分割率”(0.618),在保健养生方面也有许多适用价值,甚至能帮助我们破译养生学中许多难解之谜。1、舒适温度人体在环境温度为22℃~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正常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8℃,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节奏均处于最佳状态。 2、理想睡眠 近来科学家研究证实,每天7.5小时是最理想的睡眠时间,长期这样睡眠的人大多既健康又长寿。一天中白昼和夜晚各为12小时,人最理想的睡眠刚好是夜晚12小时的0.618(7.416),即近7.5小时。 3、愉快起床 如果估计早起穿衣服的时间要两分钟,那么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的“预备时间”应为三分钟;若刷牙三分钟,洗脸应两分钟。整个过程利用黄金分割率,前段事情与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数学《第一讲 优选法 三、黄金分割法0.618法》教案 新人教A版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数学《第一讲 优选法 三、黄金分割法0.618 法》教案 新人教A 版 一、黄金分割常数 对于一般的单峰函数,如何安排试点才能迅速找到最佳点? 假设因素区间为[0, 1],取两个试点102、101 ,那么对峰值在)10 1,0(中的单峰函数,两次试验便去掉了长度为 54的区间(图1);但对于峰值在)1,102(的函数,只能去掉长度 为 10 1的区间(图2),试验效率就不理想了. 怎样选取各个试点,可以最快地达到或接近最佳点? 在安排试点时,最好使两个试点关于[a ,b ]的中心 2 b a + 对称. 为了使每次去掉的区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这样来考虑:每次舍去的区间占舍去前的区间的比例数相同. 黄金分割常数:2 51+-,用ω表示. 试验方法中,利用黄金分割常数ω确定试点的方法叫做黄金分割法.由于 21 5-是无理数,具体应用时,我们往往取其近似值0.618.相应地,也把黄金分割法叫做0.618

法. 二、黄金分割法——0.618法 例.炼钢时通过加入含有特定化学元素的材料,使炼出的钢满足一定的指标要求.假设为了炼出某种特定用途的钢,每吨需要加入某元素的量在1000g 到2000g 之间,问如何通过试验的方法找到它的最优加入量? 人 我们用存优范围与原始范围的比值来衡量一种试验方法的效率,这个比值 叫做精度,即n 次试验后的精度为 原始的因素范围 次试验后的存优范围n n =δ 用0.618法确定试点时,从第2次试验开始,每一次试验都把存优范围缩小为原来的0.618.因此, n 次试验后的精度为 1618.0-=n n δ 一般地,给定精度δ,为了达到这个精度,所要做的试验次数n 满足,1618.01<≤-δn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本次讨论的问题主要为美学观察的一些定律。 (一)黄金分割律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而矩形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 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 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 0.618)。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12)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 (14) 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面部黄金分割律面部三庭五眼黄金矩形:(1)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2)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3)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4)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5)、(6)手部轮廓: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7)、(8)、(9)、(10)、(11)、(12)上颌切牙、侧切牙、尖牙(左右各三个)轮廓:最大的近远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 黄金指数:(1)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2)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0.618,作为一个人体健美的标准尺度之一,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着“模糊特性”,它同其它美学参数一样,都有一个允许变化的幅度,受种族、地域、个体差异的制约。 (二)比例关系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标准的面型,其长

趣谈黄金分割

趣 谈 黄 金 分 割 邻水县九龙中学 任贤德 2006.6 物体的形体之美有两种,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对称是一种美,稳定、庄重、和谐;不对称更是 一种美,奇异、变化、多样。对称美中最美的平面图形是圆,最美的立体图形是球。不对称现象中,最美的是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古希腊以来的美学家有一条公认的美学定律:符合黄金分割的平面图形或几何体最美。例如:底边和腰长之比等于黄金比的三角形是最美的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的矩形是最美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 黄金分割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哲学家、美学 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把长为一的线段分成两部分,使较长一部分恰好是全长 与较短部分的比例中项即:1:x = x :1- x ,x 2 + x +1 = 0,解得:x =() 512 1+-618.0≈,0.618:1称为黄金分割比,0.618称为黄金分割数,c 点称为黄金分割点,一条线段上有两个黄金分割点。此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为黄金分割。 传说有一次毕达哥拉斯路过一个铁匠铺,听到叮叮当当的悦耳敲击声,简直把他给迷住了,似 乎这声音中隐藏着什么秘密,他走进作坊,东听听,西量量,发现铁锤和铁砧之间有一种神秘的比例关系,就是0.618,这令他惊叹不已。当铁锤和铁砧达到这一和谐的比例关系时,发出的声音就最优美。用琴弦演奏音乐时,把琴弦的千斤放在0.618处,这时它发出的声音就悦耳动听,也是这个道理。 黄金分割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它的神秘莫测,令人们不断地研究它,发现它,并在实践中 运用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随着黄金分割奇妙性质逐渐被发现,它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甚至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黄金分割在数学、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军事、日常生活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 有广泛的应用,让我们大开眼界,哇!它真是太神奇了。下面我们来归纳它的一些奇妙的性质和它的一些重要应用。 一.黄金分割与数学 1. 黄金分割数的性质:黄金分割数G (G=() 512 1+-618.0≈)的倒数是1+G ,1+G 的倒数是G 。 黄金分割数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

黄金分割法、斐波那契法求极值

function y=fx(x) if nargin==1 y=x+20/x; end end %a为区间下限,b为区间上限,e为精度; %fx(x)为原方程函数; function [xj,yj]=huangjin(a,b,e) a=input('Please enter the value of a:'); b=input('Please enter the value of b:'); e=input('Please enter the value of e:'); while b-a>e x1=a+*(b-a); x2=a+*(b-a); if fx(x1)

fn=y(n); end end %求解应计算次数的函数; %s为(b-a)/e的值,其中(a,b)为单峰区间,e为精度; function n=cishu(s) if nargin==1 n=1; while F(n)e if fx(x2)>=fx(x1) b=x2; x2=x1; x1=a+b-x2; else a=x1; x1=x2; x2=a+b-x1; end end xj=(a+b)/2; yj=fx(xj); end 此题中,a=-10,b=10,e=,程序运行结果为:xj =, yj =,若原方程改变,只需改变原方程函数即可。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研究性活动之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一、课题的提出: 0.618,一个极为迷人而神秘的数字,而且它还有着一个很动听的名字———黄金分割率,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 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率,无论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竟然完全符合1比0.618的比例。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在生活上它也显示出它巨大而神秘的力量?那到底黄金分割在生活上的作用如何体现呢? 二、分组探讨: 环节一:居你所知,黄金分割在生活上的应用有哪些?请举出例子。 [附件]:自从有了黄金分割至今,它就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绘画艺术等方面。宇宙万物凡是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就是最美的形体。凡以此为例的物体都具有一种和谐美和自然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埃菲尔铁塔等名建筑中都有黄金分割的应用。画家画画的中心位置,二胡、笛子、五角星等的设计都运用于黄金分割。另外,咱们的书本、杂志、报纸、纸张、照片、黑板和标语牌等,其长与宽之比都是0.168,显得格外美观大方。在舞台上演出的独唱演员、报幕员,也往往是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之处,颇有艺术美感,给人视觉和听觉上都达到最佳效果。人体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0.618黄金分割”,而且日臻完善。人的面部结构符合“三庭五眼”称为五管端正,现代学者定义人体身形等于“八个头长”即为最标准的身材,就因其符合黄金分割律。人的形体就是一个很美的实体,肚脐刚好就是整个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肚脐以上与肚脐以下的比值是0.618。喉头刚好是头顶到肚脐的黄金分割点,膝关节是肚脐到脚底的黄金分割点,肘关节是手指到肩部的黄金分割点。 长发讲究外轮廓美感,发长应与身材协调,应用黄金分割比例设计,会使发型创作美感更易于把握。通常身材矮小者,易留短发或中长发,显得身材高桃挺拔,身材高大者,留中长发或长发,对身材比例上起到互补作用。刘海设计在发型创作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刘海可以赋予发型生命力与时尚感,不管是分区的设计还是发长的设定,都与黄金分割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海区域占顶区1/3面积,较能有效控制脸型的宽窄。用此区域对掌握脸型变大变小起着决定作手用。难怪天文学家开普勒把这种分割线段的方法称为神圣分割,并指出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黄金分割数0.618,它不仅仅是一个小数,它却是生活中和谐美的代言人, 环节二:请研究讨论以下问题: 1、报幕员应站在舞台的什么地方报幕最佳? 答:根据黄金分割,应站在舞台宽度的0.618处。 2、高清晰度电视的屏幕为什么要设计成16:9? 答:因为若将屏幕的长与宽组成一条线段,取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将线段分

奇妙的裴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

膀薁羆莅袈蒀芅奇妙的裴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 莀膂蒇艿薂蒂肈“斐波那契数列”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1202年,他撰写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i)一书。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于今日的阿尔及利亚地区,列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研究数学。 蚃莆螀蒁羃袇蒇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 膅芀莀蒄螆袈薂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它的通项公式为:(1/ 5)*{[(1+ 5)/2]^n - [(1- 5)/2]^n}(又叫“比内公式”,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5表示根号5】 蒇蒃羄袈荿莁膄很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 芁莅螇衿芀蚅芈【该数列有很多奇妙的属性】比如: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逼近黄金分割0.87 袆薆莀莃膅膆羈还有一项性质,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请自己验证后自己确定)1,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请自己验证后自己确定)1。 蒅薇膁莂肅蒈膀如果你看到有这样一个题目:某人把一个8*8的方格切成四块,拼成一个5*13的长方形,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64=65?其实就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这个性质:5、8、13正是数列中相邻的三项,事实上前后两块的面积确实差1,只不过后面那个图中有一条细长的狭缝,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肈肀袃膈罿芃膃如果任意挑两个数为起始,比如5、-2.4,然后两项两项地相加下去,形成5、-2.4、2.6、0.2、2.8、3、5.8、8.8、14.6 等,你将发现随着数列的发展,前后两项之比也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且某一项的平方与前后两项之积的差值也交替相差某个值。如果所有的数都要求是自然数,能找出被任意正整数整除的项的此类数列,必然是斐波那契数列的某项开始每一项的倍数,如4,6,10,16,26 (从2开始每个数的两倍)。 膃莄羇蒀膂薃薇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同时也代表了集合{1,2,...,n}中所有不包含相邻正整数的子集个数。 袄袅羁羀肄蒆薈斐波那契数列(f(n),f(0)=0,f(1)=1,f(2)=1,f(3)=2 )的其他性质: 羈膇肃薅芅聿肂 1.f(0)+f(1)+f(2)+ +f(n)=f(n+2)-1 蚈羂肆莈薀袀莅 2.f(1)+f(3)+f(5)+ +f(2n-1)=f(2n)-1 螁节芆肁羃薂袇 3.f(0)+f(2)+f(4)+ +f(2n)=f(2n+1)-1 螃肅芇袂肃蚆腿 4.[f(0)]^2+[f(1)]^2+ +[f(n)]^2=f(n) f(n+1) 芈螈螁薃薄蚀羃 5.f(0)-f(1)+f(2)- +(-1)^n f(n)=(-1)^n [f(n+1)-f(n)]+1 艿蕿羄蚇膁螂芄 6.f(m+n)=f(m-1) f(n-1)+f(m) f(n) 蚂蒅蒆莇蚁螅肇7.[f(n)]^2=(-1)^(n-1)+f(n-1) f(n+1) 羆莅袈蒀芅羅蚀8.f(2n-1)=[f(n)]^2-[f(n-2)]^2 蒇艿薂蒂肈膀薁(1)细察下列各种花,它们的花瓣的数目具有斐波那契数:延龄草、野玫瑰、南美血根草、大波斯菊、金凤花、耧斗菜、百合花、蝴蝶花。 螀蒁羃袇蒇莀膂(2)细察以下花的类似花瓣部分,它们也具有斐波那契数:紫宛、大波斯菊、雏菊。 莀蒄螆袈薂蚃莆斐波那契数经常与花瓣的数目相结合: 羄袈荿莁膄膅芀 3 百合和蝴蝶花 螇衿芀蚅芈蒇蒃 5 蓝花耧斗菜、金凤花、飞燕草 莀莃膅膆羈芁莅8 翠雀花 膁莂肅蒈膀袆薆13 金盏草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度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数字0.618…更为数学家所关注,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如:十等分、五等分圆周;求18度、36度角的正弦、余弦值等),而且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与2000克这个区间中进行试验。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500克)作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和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试验,再比较端点,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结果。这种实验法称为对分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

少。这种取区间的0.618处作为试验点的方法就是一维的优选法,也称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因此大画家达·芬奇把0.618…称为黄金数。 黄金分割与人的关系相当密切。地球表面的纬度范围是0—90°,对其进行黄金分割,则34.38°—55.62°正是地球的黄金地带。无论从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方面都是具备适于人类生活的最佳地区。说来也巧,这一地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本文主要讨论美学观察的一些定律。 (一)黄金分割律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

第二章 第一节 黄金分割(第二课时)

黄金分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黄金分割在现实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优选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斐波那契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2.什么叫做黄金分割?它有哪些应用? 二、新授 (一) 华罗庚的优选法(“0.618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罗庚先生着力推广的优选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优选法”,即对某类单因素问题(且是单峰函数),用最少的试验次数找到“最佳点”的方法。 例如,炼钢时要掺入某种化学元素加大钢的强度,掺入多少最合适?假定已经知道每吨钢加入该化学元素的数量大约应在1000克到2000克之间,现求最佳加入量,误差不得超过1克。最“笨”的方法是分别加入1001克,1002克,…,2000克,做1千次试验,就能发现最佳方案。 一种动脑筋的办法是二分法,取1000克2000克的中点1500克。再取进一步二分法的中点1250克与1750克,分别做两次试验。如果1750克处效果较差,就删去1750克到2000克的一段,如果1250克处效果较差,就删去1000克到1250克的一段。再在剩下的一段中取中点做试验,比较效果决定下一次的取舍,这种“二分法”会不断接近最好点,而且所用的试验次数与上法相比,大大减少。 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就是最好的方法。但华罗庚证明了,每次取中点的试验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每次取试验区间的0.618处去做试验的方法,才是最好的,称之为“优选法”或“0.618法”。 华罗庚证明了,这可以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较快地逼近最佳方案。

2. 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和“折纸法” ① 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 即: 如果C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是BA 的黄金分割点, 与 C 当然关于中点 对称。 特殊的是, 又恰是AC 的黄金分割点。同样,如果 是CA 的黄金分 割点,则 又恰是 的黄金分割点,等等,一直延续下去 。(再生) ② 寻找最优方案的“折纸法” 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直观的优选法——“折纸法”。 仍以上边“在钢水中添加某种元素”的问题为例。 用一个有刻度的纸条表达1000克—2000克。在这纸条长度的0.618的地方划一条线,在这条线所指示的刻度上做一次试验,也就是按1618克做第一次试验。 然后把纸条对折,前一条线落在下一层纸的地方,再划一条线(黄金分割点),这条线在1382克处,再按1382克做第二次试验。 把两次试验结果比较,如果1618克的效果较差,我们就把1618克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剪去(如果1382克的效果较差,就把1382克以外的一段纸条剪去)。 再把剩下的纸条对折,纸条上剩下的那条线落在下一层纸的地方,再划一条线(黄金分割点),这条线在 1236克处。 按1236克做第三次试验,再和1382克的试验效果比较,如果1236克的效果较差,我们就把1236克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剪去。再对折剩下的纸条,找出第四次试验点是1472克。 按1472克做试验后,与1382克的效果比较,再剪去效果较差点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再对折寻找下一次试验点,一次比一次接近我们的需要,直到达到我们满意的精确度。(需要时可以换纸条) 注意,每次剪掉的都是效果较差点以外的短纸条,保留下的是效果较好的部分,而每次留下纸条的长度是上次长度的0.618倍。因此,纸条的长度按0.618 的 C 'C 'O C ' C ' AC '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黄金比例)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2]外文名golden section提出者毕达哥拉斯提出时间公元前5世纪 应用学科数学建筑绘图记载著作《几何原本》 数学定义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则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其比值是(√5-1):2,近似值为0.618,通常用希腊字母Ф表示这个值。[1] 附:黄金分割数前面的32位为:0.6180339887 4989484820 458683436565

特殊的数列 设一个数列,它的最前面两个数是1、1,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例如: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斐波那契数”。 经计算发现相邻两个斐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由于斐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而黄金分割是无理数,所以只是不断逼近黄金分割。[5] 黄金三角形 所谓黄金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底与腰的长度比为黄金比值,正是因为其腰与边的比为(√5-1)/2而被称为黄金三角形。黄金分割三角形是唯一一种可以用5个而不是4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由五角形的顶角是36度可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度(即2*sin(π/10))。 将一个正五边形的所有对角线连接起来,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所产生的五角星里面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6] 发展简史 黄金分割最早记录在公元前6世纪,关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认为

优选法与二分法、黄金分割间的联系

优选法与二分法、黄金分割间的联系 优选法概述优选法,是以数学原理为指导,用最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尽快找到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优方案的一种科学试验的方法。例如:在现代体育实践的科学实验中,怎样选取最合适的配方、配比;寻找最好的操作和工艺条件;找出产品的最合理的设计参数,使产品的质量最好,产量最多,或在一定条件下使成本最低,消耗原料最少,生产周期最短等。把这种最合适、最好、最合理的方案,一般总称为最优;把选取最合适的配方、配比,寻找最好的操作和工艺条件,给出产品最合理的设计参数,叫做优选。也就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选取最优方案。最简单的最优化问题是极值问题,这样问题用微分学的知识即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优选问题,即最优化问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求函数的极值;另一类是求泛函的极值。如果目标函数有明显的表达式,一般可用微分法、变分法、极大值原理或动态规划等分析方法求解(间接选优);如果目标函数的表达式过于复杂或根本没有明显的表达式,则可用数值方法或试验最优化等直接方法求解(直接选优)。优选法是尽可能少做试验,尽快地找到生产和科研的最优方案的方法,优选法的应用在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首先由我们数学家华罗庚等推广并大量应用,优选法也叫最优化方法。二分法一般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实数c,当x=c时f(c)=0,那么把x=c叫做函数f(x)的零点。解方程即要求f(x)的所有零点。先找到a、b,使f(a),f(b)异号,说明在区间(a,b)内一定有零点,然后求f[(a+b)/2], 现在假设f(a)<0,f(b)>0,aa,从①开始继续使用中点函数值判断。如果f[(a+b)/2]>0,则在区间(a,(a+b)/2)内有零点,(a+b)/2=>b,从①开始继续使用中点函数值判断。这样就可以不断接近零点。通过每次把f(x)的零点所在小区间收缩一半的方法,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迫近函数的零点,以求得零点的近似值,这种方法叫做二分法。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1.618 (1-0.618)/0.618=0.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斐波那契数”。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不仅这个由1,1,2,3,5....开始的“菲波那契数”是这样,随便选两个整数,然后按照菲波那契数的规律排下去,两数间比也是会逐渐逼近黄金比的。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边形。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国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黄金分割三角形还有一个特殊性,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用四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但黄金分割三角形是唯一一种可以用5个而不是4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由于五角星的顶角是36度,这样也可以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 。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 是指分一线段为两部分,使得原来线段的长跟较长的那部分的比为黄金分割的点。线段上有两个这样的点。利用线段上的两黄金分割点,可作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

黄金分割搜索算法

黄金分割搜索算法 一.介绍 黄金分割律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 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学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在学术界的应用 数字0.618…更为数学家所关注,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如:十等分、五等分圆周;求18度、36度角的正弦、余弦值等),而且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与2000克这个区间中进行试验。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500克)作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和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试验,再比较端点,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结果。这种实验法称为对分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这种取区间的0.618处作为试验点的方法就是一维的优选法,也称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因此大画家达·芬奇把0.618…称为黄金数。 优选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它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黄金分割法。例如,在一种试验中,温度的变化范围是0℃~10℃,我们要寻找在哪个温度时实验效果最佳。为此,可以先找出温度变化范围的黄金分割点,考察10×0.618=6.18(℃)时的试验效果,再考察10×(1-0.618)=3.82(℃)时的试验效果,比较两者,选优去劣。然后在缩小的变化范围内继续这样寻找,直至选出最佳温度。 黄金分割与植物 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植物叶子,千姿百态,生机盎然,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的绿色世界。尽管叶子形态随种而异,但它在茎上的排列顺序(称为叶序),却是极有规律的。有些植物的花瓣及主干上枝条的生长,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你从植物茎的顶端向下看,经细心观察,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角。如果每层叶子只画一片来代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