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1.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哪些文物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自古为赣粤交通要道上的重地。20世纪60年代,在县境内大洋洲乡赣江东岸的沙丘上,发现了一座东西长8.22米,南北宽6.6米,带有二层台的一棺一椁形式的商代晚期大墓,墓内随葬品异常丰富,青铜器数量达四百八十余件,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次重大发现,也是国内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大洋洲商墓所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

礼器有鼎、鬲、觑、簋、豆、匕,酒器有叠、瓿、卣、壶、瓒、勺;乐器有镩、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铡;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工具有斧、钻、凿、刻刀;农具有耜、凿、犁、镰等。此外还有许多饰件和青铜杂器。

大洋洲商墓的青铜器多成组成套。如夔形足扁足鼎,有大小不同30多件。

与鼎配合使用的匕也有多件,重叠放置。有的器类有几种形制,如工具中有形状、尺寸都有差异的钻,有平刃、斜刃的刻刀等。

2.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中有哪些国宝级的重要文物

新干商代大墓是198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是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此墓距离吴城商城遗址不远,从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群来看,它属于吴

城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也受到当时中原文化的一些影响。据统计,仅墓内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70多件。

其中伏鸟双尾虎、鹿耳铜觑、乳丁纹虎耳方鼎均为国宝级文物。鹿耳铜甎高105厘米,口径61。

2厘米,重78。5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同类器物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堪称“中国甎王”。

高达97厘米的虎耳方鼎,在南方属首次发现。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出

土文物中,某些青铜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中原青铜文化的明显痕迹,但很多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器物表面普遍具有的带状燕尾纹饰及器物附件上具有强烈写实色彩

的虎形雕塑,在商代青铜文化中实属独树一帜。另外,出土的短剑、手斧和犁等在北方商墓中前所未见。

特别是青铜犁的发现,将我国犁耕的历史从西周向前推到了商代。学者们研究证明,远在3000多年以前,赣江流域曾有着另一个与商王

朝并存发展的地方政权。

新干大墓中还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工具、兵器及杂器。从该墓的规模和出土文物的数量推测,墓主人可能就是这一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或其家族。

3.江西省博物馆论文

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

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

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

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

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体验江西文化,感受历史沧桑——观江西省博物馆有感X月X日的下午,在单位组织的精心安排,我们来到江西省博物馆参观,天气虽然阴沉灰蒙,下起了稀稀沥沥的小雨,我们大家还是兴致很高,希望一睹江西博物馆的风采。博物院的大门气势雄浑,放眼望去,三栋展览

楼威严耸立在我面前,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俗话说,“看一个人需要看他的气质,看一个城市则看它的博物馆”看来一个城市华丽之下的真实和厚重是深藏于博物馆中的,也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内涵。昏暗的灯光之中,我们细细品读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深邃有历史长廊,每件展品文物,抑或精美,抑或沉旧,都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故事,从原古朝代的石器陶器,到商夏西周坚实的青铜,从魏晋南北朝的古朴史书到隋唐五代的繁华瑰丽,江西的深沉厚重,藏在青铜鼎中,藏在八大山人图画中,藏在影德镇瓷器中,藏在紫水晶洞中,藏在红军的破旧军帽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历史博物馆,橱窗里陈列着一件件红军的物品,破旧的军帽,残旧的军旗,生了锈的军号,漏了洞的草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江西作为革命的摇篮,有多少志士红军为中国的今天战斗,奔走,不惜牺牲生命……生活在安逸之中的我们的心被泡得太过麻木,需要历史革命的钟声唤醒。

作为陶瓷名镇,景德镇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今终于有幸亲自看看景德镇的一件件珍品,景德镇的每一件展品似乎都吸收了历史的精华,精美绝伦中透着沧桑,千百年中,陶丁的烟火,窑炉从未熄灭,传承至今,从彩柚到青花,到裂纹,到褐瓷白瓷……每件瓷器中承载的是中国景德镇人的聪明才智和灵巧勤劳的品质,《月光曲》、《荷》、《独

钓寒江》等现代的作品,更是出众,细致入微的雕琢,精美绝伦的上彩,完美无暇的陶瓷瓶体,既融合了历史的气息,又展现了现代的文化,一件件陶瓷如少女般,纯洁剔透,宁静地展示着自己的芳华,让

我们不禁为之沉醉……最具特色的是江西客家文化的展示,女子的红肚兜,窄小精美的轿子,仿真的酒楼一角……古朴的气息如美酒甘甜醉人,浓重的乡土之气在静默中述说着平凡又精彩的生活。游完三座博物馆陈列楼,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了痛感,但脑子似乎更加充实丰富,自己。

4.大洋洲商墓中出土了哪些大型青铜器

大洋洲商墓青铜器中有不少大型器物。

其中的大方鼎形制宏伟,通高97厘米,重49.2千克,方腹平底,鼎耳上各铸一卧虎。方腹的四面都饰有兽面纹和乳钉纹,四足饰羊角兽面纹。

大觑通高110厘米,重78千克,上部为大口盆形的甑,下部为鬲,两部分合为一体,四个袋足。除耳上双鹿以外,整个器物一次浑铸成形,纹饰精美,堪称“中华觑王”。

方卣,通高29厘米,细颈方腹,提梁贴靠颈侧,梁端为龙首形,盖纽与梁间有蛇形绊链,饰饕餮纹,圈足饰镂空云纹,腹面有孔,内部有十字形管道,底部也是双层,便于用炭火或沸水加温。饕餮纹小方鼎,底部也是双层,两底间的腹面设一小门,可以向上揭开,将炭火置入加热。

青铜器的装饰工艺也很发达,戈与大钺上分别有嵌绿松石和嵌红铜的花纹,铜器表面装饰富有地方特色的燕尾纹、.编织纹、变体兽面纹、阴刻云雷纹和立体圆雕虎等动物形象。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 1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 2 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 3 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 4 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5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 6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 7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 8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 9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 年) 10 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距今8000~7000 年) 11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距今8000年) 12 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距今8000~7000年) 13 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5000年) 14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6900年) 15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5000年) 16 河南渑池仰韶遗址(距今7000~5000年) 17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7000~6000年) 18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距今6600~4500年) 19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距今6400年) 20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距今6600~6400年) 21 陕西高陵县杨官寨遗址 (距今6000年) 22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距今6000年)

23 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距今5900~4700年) 24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距今5700~4000年) 25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 26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000~4000年) 27 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群(距今5000年) 28 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距今4500~4000年) 29 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距今4000年) 30 台湾台北圆山遗址(距今4800~2500年) 3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500~3900年) 32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距今约4350年) 33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距今约4000余年) 34 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距今4000~3600年) 35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距今约3700年) 36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900~3500年) 37 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商代早期) 38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商代早期) 39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商代早期) 40 江西新干大洋州商代墓葬及清江吴城遗址(商代晚期) 41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商代晚期) 42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器物坑(商代晚期) 43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代晚期~西周) 44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冶遗址(商代~汉代) 45 安徽铜陵古代铜矿遗址(商周~唐) 46 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商周)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 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 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 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 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5.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 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6.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 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 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 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9.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年) 遗存有房基、粮窖等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说明北方地区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家禽、制作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住房形式为半地穴式,并利用窖穴储藏东西。 10.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距今8000~7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出土陶器表明,它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前身。 11.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距今8000年) 辽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环形壕沟围绕成排房址,是中国已揭示的最早、最完整的原始村落;出现具有宗教意义的玉器。 12.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距今8000~7000年) 遗址中除发现房址、灰坑外,还遗存有祭祀场遗迹以及大量刻陶假面面具,表现了当时的宗教与巫术文化;是探索北方早期新石器文化发生及旱地农业起源的重要线索。 13.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8000~5000年) 西北地区年代最早的农业遗存,彩陶出现,其中人头型器口彩陶瓶颇为新颖;出现了功能布局复杂的、迄今所知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房屋建筑遗址群。 14.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6900年) 大量遗存表明,当时的人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有氏族公共墓地和随葬品;裴里岗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

[资料]夏商周时期玉器 - 高古中古玉器琉璃 - 玉器珠宝翡翠玛瑙 - 盛世收藏论坛

[资料]夏商周时期玉器- 高古中古玉器琉璃- 玉器珠宝 翡翠玛瑙- 盛世收藏论坛 (转载)夏商周时期玉器 二里头文化玉器为代表的夏代玉器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人们对中国古史中的夏文化的认识,才有了实物的依据,对夏代历史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分为四期,目前考古界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该文化的四期都是夏文化遗存;一是主张一、二期为夏文化,而三、四期则为商代早期的文化。值得指出的是,迄今所发现的考古资料说明,该文化的三、四期发现有玉器,而一、二期尚无玉器。据此,若按上述第一种说法,则夏文化晚期已发现玉器;若按后一种说法,则夏文化未发现玉器,所发现的玉器属商文化早期物。笔者认为,迄今所知材料说明,前一说是可信的。我们可视二里头文化即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发现的玉器品种有钺、戚、牙璋、刀、戈、矛、圭、柄形器、珠、管、坠等。其用途或作佩饰,或作仪仗。其中仪仗器是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在造型上并无多大的变化,只是器形

较宽,有的还饰有纹图,侧边有若干个齿状脊牙,玉钺刃边作多角等,而与此前玉器略有差别。二里头文化玉器中,数量较多且为首次出现的是所谓“柄形器”。鉴于此类器物前有榫,考古界推测其可能作某种器之柄而定为“柄形器”。最近十年以来,因此类器从未发现其榫端有器物,故对其定名又提出怀疑,有的称其为刀具,有的称其为死去祖先的牌位。笔者发现,这类物曾数次见到其榫前端有数十块小玉片等组成的某形体物,且制作精美,甚至有下面嵌托黄金片者。出土时,有的置于棺椁内和盖上,有的置于墓葬周壁问的墓道口,显然有某种特殊作用和意义,可能是一种辟邪压胜物。二里头文化玉器的饰纹,亦有新的发现,一件柄形器上的花瓣纹、人面纹、双钩饰纹和人面纹上的“臣”字形目等最引人注意。它不仅为此期的创始,而且对其后玉器的饰纹有着重大的影响。二里头文化玉器说明,随着夏王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不仅玉器有许多创新,而且为显示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不惜工本以当时最名贵的玉料制作仪仗器。当时的玉器。集其前代和周边地区同时期各文化玉器之精华于一身,并从以周边地区为主体的玉器制作和使用,向夏王朝腹心地带转移,显示夏王朝强大的地位和实力。以河南省为中心发现的商代早期玉器商代是替代夏代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先前人们只了解以安阳为中心的殷墟(商晚期的都城)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 1.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哪些文物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自古为赣粤交通要道上的重地。20世纪60年代,在县境内大洋洲乡赣江东岸的沙丘上,发现了一座东西长8.22米,南北宽6.6米,带有二层台的一棺一椁形式的商代晚期大墓,墓内随葬品异常丰富,青铜器数量达四百八十余件,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次重大发现,也是国内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大洋洲商墓所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 礼器有鼎、鬲、觑、簋、豆、匕,酒器有叠、瓿、卣、壶、瓒、勺;乐器有镩、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铡;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工具有斧、钻、凿、刻刀;农具有耜、凿、犁、镰等。此外还有许多饰件和青铜杂器。 大洋洲商墓的青铜器多成组成套。如夔形足扁足鼎,有大小不同30多件。 与鼎配合使用的匕也有多件,重叠放置。有的器类有几种形制,如工具中有形状、尺寸都有差异的钻,有平刃、斜刃的刻刀等。 2.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中有哪些国宝级的重要文物 新干商代大墓是198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是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此墓距离吴城商城遗址不远,从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群来看,它属于吴

城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也受到当时中原文化的一些影响。据统计,仅墓内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70多件。 其中伏鸟双尾虎、鹿耳铜觑、乳丁纹虎耳方鼎均为国宝级文物。鹿耳铜甎高105厘米,口径61。 2厘米,重78。5千克,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同类器物中形制最大的一件,堪称“中国甎王”。 高达97厘米的虎耳方鼎,在南方属首次发现。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出 土文物中,某些青铜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中原青铜文化的明显痕迹,但很多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器物表面普遍具有的带状燕尾纹饰及器物附件上具有强烈写实色彩 的虎形雕塑,在商代青铜文化中实属独树一帜。另外,出土的短剑、手斧和犁等在北方商墓中前所未见。 特别是青铜犁的发现,将我国犁耕的历史从西周向前推到了商代。学者们研究证明,远在3000多年以前,赣江流域曾有着另一个与商王 朝并存发展的地方政权。 新干大墓中还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工具、兵器及杂器。从该墓的规模和出土文物的数量推测,墓主人可能就是这一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或其家族。 3.江西省博物馆论文 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二

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二) 喻立新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湖南宁乡黄材及其周围一带发现了一大批具有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和铸造工艺精湛的商周青铜器(以下简称“宁乡青铜器”),因不知其文化内涵而蒙下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尽管以前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围绕宁乡青铜器的一系列谜团仍未彻底解开。 一、宁乡青铜器之谜 宁乡青铜器的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材及其周边,其总数达300 余件。而其中出 土的四羊方尊、 人面纹方鼎、虎 食人卣、象纹大 铜铙、兽面纹提 梁卣、兽面纹大 铜瓿等均体现了 我国商代青铜文 化高度发展水 平。这批青铜器 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在形制上非常独特。如各种纹饰的大铜铙,在宁乡境内出土三十多件,其中老粮仓一次出土五件、一次出土十件。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发现。它们形体非常厚重,一般高80厘米左右,重约80公斤,其中月山铺出土的大铜铙,重达221.5公斤。如四羊方尊,造型非常奇巧,它以四只羊身组成器身,尊的肩部四角以立体羊首装饰。又如虎食人卣以一立虎为造型,口内衔一人。这些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生动,而且也很写实,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所表现的庄严古朴具有明显不同,更显得清新秀丽。 二是在纹饰上具有别样风格。如人面纹方鼎运用写实手法,以四个浮雕的人面作为主要器身装饰,在其他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见所未见。大铜铙上的纹饰除个别饰以云纹装饰外,其它都以断面作半圆形的粗线条组成饕餮纹,这种纹饰风格在中原商周青铜器中也未见过。 三是在冶铸上显得特别精致。如四羊方尊、虎食人卣、人面纹方鼎等,在铜、锡、锌的含量比例上与中原地区青铜器有所不同。其冶铸技术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宁乡青铜器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它们是何人何地铸造?原材料从何而来?铸造工艺技术从何而来?冶炼遗址在哪?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 关于宁乡青铜器何人何地铸造,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是“贡品或外来民族带入宁乡的”。 在殷商时期,宁乡这个地方便出现了地方王国,并经常接受来自黄河流域的诸多小国敬奉的“青铜器”贡品,这一点还可从宁乡青铜器带有典型的商朝中原工艺风格得到证明。

新干文化

新干文化调研报告 一、新干文化现状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市的“北大门”,是一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新干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建县,至今已有2228年的历史,是江西十八古县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拥有过令人惊叹的青铜文化,造就了流芳百世的牛城文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在县四套班子的领导下,在全县人们的努力下,我县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了赣中大地上一颗璨璀的明珠。 1、青铜文化——新干的名片 1989年大洋洲镇发掘出的商代大墓遗址被列为全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改写了整个江南的文明史,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近几年来,我县依托大洋洲商代大墓这一全国著名的历史遗址,投资1200万,建起占地面积82亩,主体建筑1680平方米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牛头城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于2006年与大洋洲商墓合并冠名为牛头城址,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铜文化公园位于县城南部,赣江大桥以东,行政中心以西,一座突出我县青铜文化特征、结合绿色生态文化的主题公园,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独树一帜。正在建设的大洋洲商代青铜文化遗址公园,将更好的保护遗址和发挥遗址的价值,打造新干的青铜文化名片。

2、非遗文化——精神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县在非遗文化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干剪纸”、“陶母教子”、“竹马舞”三个项目分别列入全国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竹马舞艺人洪雪珊被批准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参加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受到市领导和参观群众的交口称赞。在今年6月16日-18日的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上,取得了“1铜2优、论文入选”的好成绩。在文化馆专业骨干的辛勤努力工作下,完成了省级非遗项目——独龙泉传说项目的申报。非遗文化的发展使新干的精神文化在我县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3、休闲文化——新干人自己的文化生活 休闲文化是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我县的休闲文化在探索和发展中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新干人自己的文化生活。“三项活动”有新果,县采茶剧团、电影公司、文化馆在我局的领导下,下乡演出、下乡放映和组织文化活动,使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有新品位,我局充分利用县城广场这个大舞台,采取“专业带业余,演员与群众互动”的方式,先后在县城广场举办了一系列文

吴城文化研究

吴城文化研究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日益丰富的考古新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是商时期又一个文明中心,吴城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商时期长江以南唯一的文明中心,因而吴城文化研究还可以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对中国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确立了江南商代考古的时代标尺,使得湮没三千余年的江西商代文明重见天日,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发掘,则揭开了江西商代文明的新篇章。汉代以前的江西历史,古代文献中无直接记载,因而依靠考古发现来重构江西古史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吴城文化是江西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探索江西古代文明诞生的历史进程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对吴城文化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在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分歧,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吴城文化进行整体考察,确立其年代序列,辩明其区、系、

类型,归纳其文化特征,寻找这一地区文明进程的规律,就显得极为必要了。首先,本文以吴城文化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考古学研究为基本方法,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对已发现的200多处吴城文手匕遗址考古材料,从时、空两条线索进行细致的梳理,采用己公布的各个不同遗址的典型地层单位,选择典型的器物组合,对诸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作系统研究,在对高、豆、盆、折肩罐、折肩瓮、折肩尊、器盖、敲形器等8种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分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陶器进行分群研究,归纳出各自特征,通过各种器物产生、发展、消长的习U变,寻找考古学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将原有的三期说完善为四期五段说,并划分出吴城类型与石灰山类型。其次,翻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社会经济各个角度来复原吴城文化的图景。吴城文化是一支以经营农业为主业的商代文化,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颇有创造,发明了犁、来、耙、侄等一整套适合于南方水田稻作农业生产的青铜农具,并在当时率先普遍使用青铜农具,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家禽家畜饲养业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来源,使得家畜饲养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吴城文化农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分工和发展,有了

灿烂的青铜文化

青铜文化研究 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类。铜器花纹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为当代中国创立十大铜建筑,其中,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及钱王铜殿,代表了中国现代铜艺术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一、文化概论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二、文化说略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经历约1600年,大体上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范围之大举世罕见,东到山东,西至甘

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都有青铜器出土。河南安阳、郑州,江西新干,四川三星堆,陕西汉中等地商代青铜器多见,陕西周原、沣镐,河南三门峡、洛阳等地西周青铜器集中。到春秋、战国时,山西的晋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江苏、浙江的吴越文化,陕西的秦文化,都有大量青铜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种辽阔的地域分布是举世无双的。 青铜器出土数量之大和历史之悠久,也是独一无二的,据史书记载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以来,仅陕西各地出土各种青铜器即达万件之多,全国范围内,其数量就更为可观了。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而铅、锡的含量极少。青铜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一大奇迹,与红铜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克服了红铜器具的固有弱点,在物理性能上起到了根本的变化。质地变得坚硬,耐磨性好,韧性高,并有持久的金属光泽。用青铜制造的刀,要比用红铜制成的刀锋利得多,青铜熔液的流动性能比红铜熔液好,利于灌入各种模子,不像红铜熔液那样稠黏,有利于铸造器型复杂、纹饰繁褥的器物。然而青铜器的铸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一整套科学的冶铸技术,包括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配料、抛光等。青铜铸造业的出现,在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青铜器可分成生产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三大类。生产工具有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两类。农业工具主要有耒〔lei〕、铲、锄、镰、鱼钩等,主要用于起土、除草、收割、修渠等,种类相当齐

七仙女传说的赣文化内涵探析

七仙女传说的赣文化内涵探析 关键词:七仙女传说赣文化鸟图腾巫道文化 摘要:七仙女传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一颗璀璨的宝石。《搜神记》卷十四中《毛衣女》是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羽衣仙女故事,经过历代流传补充与完善,最后演变成今天耳熟能详的“七仙女下凡”神话故事。 江西是七仙女传说的发祥地,赣鄱大地盛行着鸟图腾崇拜和巫觋仙道氛围,为七仙女传说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赣文化是七仙女传说的民俗文化之母。 七仙女传说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一颗璀璨的宝石,与《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七仙女传说是一个泛博民众喜闻乐见、千古流传的民间故事,但对于七仙女传说的原型是什么,它是怎么流传演变而来的,为什么会最早发祥于江西这块土地,不少人却不甚了了。 下面本文试图探索七仙女传说的原型及其流变,并揭示这则神话传说中丰厚的赣文化内涵。 一、七仙女传说的原型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伏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既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能去, 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2} 同时代的晋人郭璞《玄中记》所记的《姑苏鸟与毛衣女》故事,也讲述了同一个“毛衣女下凡新喻”故事。与《毛衣女》故事相比,只是前面多了一段关于姑苏鸟的记载:

“姑苏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位天帝少女,一位夜行游女,一位钩星,一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匍伏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也提到了《玄中记》的这个故事:阳新县“故豫章之属县矣,地多女鸟。《玄中记》曰:阳新男子于水次得之。遂与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阳新县今属湖北黄石市,但古代属于豫章。这表明这个羽衣仙女故事当时流行于赣西鄂南地区。一说于稻田一说于水滨,一说生二女一说生三女,这只是众口传说产生了变异。 中国著名民俗文化学者钟敬文在《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中比较研究了保存于古籍和今人记录的许多羽衣仙女故事,他提出《搜神记》与《玄中记》中所载的《毛衣女》故事,“非但在文献的‘时代观’上,占着极早的位置,从故事的情节看来,也是‘最原形的’,至少‘较近原形的’”{4}。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日本学者君 岛久子也认为,《搜神记》所载《毛衣女》故事的产生地——江西豫章, 它不仅是中国此类故事的故乡,也是东方此类故事的发祥地{5}。如今, 发祥于豫章新喻县(今江西新余市)的《毛衣女》故事是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羽衣仙女故事,已是学者们所公认的事实了。毛衣女的故事,根据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精神,经过历代口头文学的补充完善,最后演变成今天耳熟能详的“七仙女下凡”神话故事。当初抗拒下层社会男性抢婚、 对丈夫无情无意的毛衣女也已变成为了追求婚姻自由的美貌善良的七仙女。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高一阶段检测一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A.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 宗法等级观念加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命殛之”和“天命诛之”都体现了借用天意来加强统治的思想,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夏、商和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材料是借助神权思想加强统治,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观念的信息,排除D。 2.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 燕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下,周王是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土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依此

类推。因此,在鲁国宗法系统中,鲁国国君即为大宗。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B。 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井田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避免了王位继承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A正确;王位世袭制指王位按血缘关系在一家一姓中世代传承,排除B;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它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础,排除C;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时间不符,排除D。 4.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 占卜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C正确;占卜制是神权巩固王权的工具,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享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B。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排除D。 5.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己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 A. 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2022公考行政能力测试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公考行政能力测试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为杠杆,撬动内需增长,不失为一个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选择。并提出可以借鉴的“破窗理论”: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以后,主人自然要购置新玻璃,这就是间接促进了玻璃厂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因此说,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的理论和观点?( ) A、有官员声称,中央____刺激经济政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B、有学者论证,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 C、有市民认为,仅仅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 D、有开发商认为,城市化就应该加速房地产开发 【答案】:C 【解析】: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加速城市化,以城市为杠杆,撬动内需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A、B项是支持项,即认为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D项跟题干观点无关,排除。C项是最直接削弱题干观点的,最能起到质疑作用。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导纤维、非晶态、新型陶瓷、碳60、钛合金、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不断涌现。目前已有25万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问世,纳米科技正由于其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及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个新产业群落,推动并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A、某些重要材料的出现,往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B、材料技术的发展是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C、一系列新兴产业群落如纳米科技产业群正在崛起 D、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 【答案】:B 【解析】:C项与题干内容重复,排除。D项为无关选项,排除。A 项“经济利益”与原文无关,排除。故B正确。 3、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息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根据上诉定义,以下情形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是: A、甲公司连续5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B、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公司股东要求查询会计账簿,被公司拒绝。 C、丙公司经理私自以公司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就此提出诉讼。 D、某公司公司拖欠丁公司大笔贷款已近两年,而丁公司董事会和经理未采取任何措施索要。 【答案】:D 【解析】:略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____2010年2月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青铜农具研究

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青铜农具研究 王慧芳 【摘要】江西新干县大洋洲乡出土的青铜农具按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开荒起土农具、除草农具与收割农具等三类。与同时期农具相比,其具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纹饰多样、生产实用与祭祀功能并存等多方面特点,为我国农业考古和青铜农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The bronze farm tools unearthed in Dayangzhou Village,Xingan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i.e,land claiming and earth moving tools,weeding tools and cutt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9132749.html,pared with the tools in the same period,these farm tools are featured with a larger number, greater variety,more decorative patterns,practical utilities coexisting with ritual functions,etc.They provide a new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and bronze tools. 【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1)003 【总页数】4页(P85-88) 【关键词】青铜农具;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农业 【作者】王慧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历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青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殷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 A.南方同属中华文明母体 B.巴蜀文化传播广泛 C.商文化对南方影响较小 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春秋时期的历史名人大多既掌管民政,又带兵打仗,而到了战国时期,诸国的文官和武官大多做了区分,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知识的专业区分增强 B. 贵族势力逐渐衰落 C.皇帝的权力逐渐扩大 D.文官政治逐渐成熟 3.图2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推广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小冰河期气温大幅度变冷 D.西汉积极开拓疆域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遥领和虚封制度。遥领就是以不属于本国的州郡设置刺史、太守,而虚封则是受封的诸侯王只有虚号,其封土则在他国境内。如蜀国马超领凉州牧,吴国孙休为琅邪王,凉州与琅邪均位于曹魏境内,北魏将南朝的会稽、苍梧、建业、丹阳等郡封其臣为公侯。这一制度 A.彰显国家统一的愿望 B.宣示王朝统治合法性 C.激励部下进取的斗志 D.制造对敌对政权的压力 5.唐朝时,社会上流行专门讲人际交往间必备礼仪的书籍,甚至还有人将书信往来时常用的敬语、格式编

巴族崇虎考

巴族崇“虎”考 杨华 【作者】杨华《三峡文化研究丛刊》编委会编委 The Ba nationality of ancient China had a long andbrilliant history.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records, archaeological and ethnographic literature, this paperbelieves that tiger was a sacred animal to the Ba people andworshiped by them as early as at the end of the primitivesociety. 原始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氏族集团中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其它物体或现象,而这种动物或植物或其它物体或现象也就成了他们的图腾〔1〕。这便是原始宗教式的图腾崇拜。 古时候(指上古时期)的巴族曾是中国南方的大族,她们自然也不例外,是一个以“虎”为图腾崇拜的民族,这在文献史籍中已屡见不鲜,如巴人“魂魄世为白虎”、“@①头虎子”、“白虎复夷”、“白虎夷王”等,无疑说明巴族是崇虎的民族。考古发现的资料中也充分证明,在巴族主要活动的区域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出土的一些巴人的青铜器上都见有专门铸造和精心雕刻的动物、植物、人形图像,尤其是在兵器上表现最为突出。在以上这几类图纹中以虎纹、鸟纹、手心纹、鱼纹、兽面纹、蠕虫纹等为其主要图纹,其中虎纹占居首位。经对出土的青铜器图纹统计,仅“虎”纹图像就多达30多种。因此,从事巴族历史研究的学者们根据文献史籍中的记载和各种有关巴族的传说故事以及考古发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1. 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发掘出一件文物“双面人形青铜神器”。这个青铜面具有着显著区别于河南殷墟文物的独特风格,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神似。据此可知() A. 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B. 文明在交融中发展 C. 商文化对南方影响小 D.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 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 A. 选拔利于基层治理的人才 B.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 D. 削弱地方官吏职权 3. 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A. 促进了新兴市民意识的发展 B. 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 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D.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4. 如图为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图中唐玄奘的徒弟“猴行者”带着东坡巾,是一个儒生打扮。同时代的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唐僧的大徒弟“猴行者”也是个忠诚的“白衣秀士”。但明代成书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却变成了蔑视皇权,大闹天宫的 妖王。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B.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C. 世俗文化趋势加强 D. 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

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 各位观众: 大家好!欢迎参观吉安市博物馆。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都是当地历史变迁的缩影,是人民智慧的凝聚,彰显着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吉安市博物馆也不例外。就从外观来看,刻着“吉安市博物馆”几个字的铜柱、阶梯两侧吉州窑瓷器图解、正门门框上的庐陵八景浮雕、还有头顶上火红色的斗拱造型以及待会进入大厅可以看到的杜鹃花标志,这些元素和吉安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各位随我开始参观,听我慢慢道来。 吉安市博物馆一楼有三个展厅,序厅,青铜王国展厅和吉州名窑展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我们眼前的是吉安市行政区划图。从秦始皇设置庐陵县开始,吉安已经有2200年的悠久历史。隋朝设置吉州,元朝元贞元年,取吉水、安福两州中各一个字,命名为吉安,寓意“吉泰民安“,吉安之名由此而来。2000年,原县级吉安市撤销,改为吉州区。 玄关两侧其它的图示是吉安市下辖县市区的简介。吉安市共辖两区,分别是吉州区和青原区;一市,井冈山市;十县分别是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吉水县、永丰县、峡江县和新干县。 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商代,新干县大洋洲的青铜器皿,记载着一代文明。唐代晚期到元朝末年,吉州名窑的瓷品丰富多彩,种类多样。宋、明两朝,更是吉安经济和人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吉安一直都享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金庐陵”等美誉。 到了近代,吉安是著名的红色政权诞生的摇篮;而今天,吉安的建设如火如荼,全市面貌日新月异。 (各县市区简介可略)1、吉州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庐陵县。汉高宗五年(公元前202)置庐陵郡。东晋咸康八年(34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