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间信仰研究

土族民间信仰研究

关于土族民间信仰的研究

土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宁夏和甘肃等地。土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民间信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土族自己特定的民间信仰不仅为土族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好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土族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的五个例子。目的是探讨民间信仰对土族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

一、土族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土族信仰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祈求和感受。土族信仰的基本特点包括:

1. 多神信仰

土族信仰多神,神都有各自的形象、特征、职责,包括土地神、水神、火神、山神、林神、天神等。土地神在土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土地肥沃与否的关键角色。土地神具有手印、井盖、乾坤石、白色布等符号,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神话传说

土族信仰与神话传说相互关联,认为一切都有神仙翁,包括起

源、天地、万象、事物等等。神话和传说不仅是土族文化的宝库,也承载着土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3. 祭祀仪式

土族信仰有着固定的节日、祭祀仪式等等,例如:九佛节、火祭节、灶君节等等。土族人民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感激和祈求,称呼这些神灵为喀冬或者喀里。

4. 图腾信仰

土族信仰中有着图腾信仰,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动物或者植物的图腾,有着神秘的力量,并会保护着其专属的族群。这种图腾信仰在土族人之间曾经十分盛行。

5. 道教和佛教的渗透

道教和佛教在土族信仰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早在唐朝期间,就有多位家喻户晓的道士到达青海省当地,在青海与宁夏一带的土族人之间推广道教、佛教等教义。渐渐地,这些信仰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一种宗教方式。

二、土族民间信仰的五个例子

1. 土地神

土族信仰中,土地神的地位十分重要。人们认为土地神是山林的灵魂,有着自己的权力和灵性。在土地神的眼里,土地是农

民的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也是土地神的秘密之所在。因此,土地神的祭祀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在祭祀土地神的过程中,需要将土地神搬到田间地头,痛哭流涕,表示对土地父母的爱戴之情。同时,还需要在祭祀现场放置一些特定的符咒,以保护农民的安全和收成。此外,人们还会通过民间的口头史传说来描述土地神的形象和特征。

2. 九佛节

九佛节是土族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十一月的十五或十六日进行。在九佛节上,人们会十分隆重地祭祀九位佛菩萨,以示敬意和感激。

在九佛节的当日,土族人会举办盛大的群众性游行和庆典活动。人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手持花灯和假面具,徜徉在街头巷尾,一边唱歌跳舞,一边向佛祖祈福保佑。而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对来访的亲友、静寂的村庄、藏于人间的风光进行祈福和祷告。

3. 火祭节

火祭节是土族人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在火祭节上,土族人会采取火来纪念祖先,燃烧香烛,熏香,燃放烟花,为祖先祈福和保佑。

在火祭节的当日,火是节日主题。土族会燃放各种形状和花样的火焰、烟花和炮竹,火光晃动,火色映照,带着浓浓的祭祀

味道。同时,在火祭节上还有着舞蹈、歌唱、斗牛、决斗等各种传统活动。

4. 传统服装

土族的传统服装是土族标志性的文化表现之一,它体现了土族最传统、最淳朴的民族特色。土族传统服装由衣物和配饰两部分组成,其中服饰包括外衣、内衣、裤子、腰带等等。

在土族传统服装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是头盔和面罩。头盔是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代表了土族人民最基本的审美和文化选择。土族的面罩则是土族传统服饰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5. 图腾信仰

在土族人的传统宗教信仰中,图腾信仰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土族所信奉的佛道两家传说提及到的生灵图腾,代表着人的本性,不同的生灵图腾之间还有着不可退化的族群关系。

在土族信仰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动物或者植物的图腾,认为图腾具有护身和祈福的能力,并且会保护着其专属的族群。土族人会在祭祀中向自己的图腾祈求保佑,同时也相信图腾所代表的动物或者植物具有神秘的力量,带来平安和好运。

三、结论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普遍特征,土族民间信仰是人类文化多样

性中的瑰宝之一。土族民间信仰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土族文化,探索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在文化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考。我们可以从土族信仰中找到宗教、文化和生命的本质内涵,进一步学习和传承丰富多彩的土族文化。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和尊重土族民间信仰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和深刻含义,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断开展深入的调研和研究,探索土族信仰与其文明的奥秘,推动形成多元共存的社会与文化生态环境。

民俗学研究成果

民俗学研究成果:多方面的民间文化探索 引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化、社会风俗、人类传统及信仰的学科。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社区的历史、文化、信仰和实践。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民俗学研究成果,涵盖了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民间音乐与舞蹈、民俗节庆与节日活动、社会风俗与风尚、家族文化与乡土风俗、民间故事与传说、民俗文献与口述历史等方面。 民俗文化与民间生活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社区中广泛流传的习俗、传统和风尚。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人们的行为、信仰和价值观。民俗文化的研究包括对民间故事、谚语、歌谣、语言和衣食住行的研究。 民间信仰与仪式 民间信仰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涵盖了对神祇、精灵和神秘力量的信仰。仪式作为表达和传承信仰的方式,也是民俗学关注的重点。对民间信仰和仪式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宇宙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 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区的创造力、技艺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包括对

手工艺品、工具、建筑风格和服饰的研究。同时,对民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和舞蹈的研究也在这个范畴内。 民间音乐与舞蹈 民间音乐和舞蹈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庆祝重要场合的重要方式。对民间音乐和舞蹈的研究包括对歌曲类型、乐器、舞蹈步法和表演风格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情感表达、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 民俗节庆与节日活动 节庆和节日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社区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社会组织。对节庆和节日活动的研究包括对特定节日的历史背景、庆祝方式、食物和游戏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历史传承和社会动态。 社会风俗与风尚 社会风俗和风尚是反映社区规范、行为准则和社交习惯的重要指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人际关系、商业实践和社会行为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家族文化与乡土风俗 家族文化和乡土风俗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地方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对地方语言、建筑风格、食物和生活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

土族

土族 1分布: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人口: 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 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2语言: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语言内部分为互助、民和和同仁3 个方言区。使用互助方言的有13万余人,使用民和方言的有4 万余人,使用同仁方言的有近1 万人。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在20 世纪50 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9 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现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 3民族称谓:过去各地土族有多种自称,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意即土人,吐浑音转),乐都县自称“大夏人”(西夏人)、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4宗教信仰:土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同时还信奉萨满教、苯教、道教、儒教、地方神,以及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花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等.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名的有佑宁寺、广惠寺等。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土族先民吐谷浑在辽东时,信奉萨满教。至今在土族人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萨满教的遗俗。其中主要宗教活动有:祭敖包、白虎祭、选神羊等。8世纪末苯教传入土族地区,14世纪趋于没落。如今只有在互助、大通等地区的一些土族村庄中,有少量的苯教神职人员。 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主,多种宗教、教派和平共存,并且各宗教、教派都保留着自己的宗教活动,从而显示出土族宗教信仰中的多样性特点。 5生存方式:土族早期从事畜牧业生产,这和土族来自游牧的西夏人、霍尔人和蒙古人有关。后来转到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至少在明初,土族人民已知农耕。进入农耕时代,明朝把土族地区分封为十六家土司统治,他们大都是元朝的州官,被明分封后,成为当地最大的封建地主。明初,土司李英(西夏皇族后裔)已在“置庄垦田,豪夺人产”。(《明史·李英传》)。明、清时期,处于封建领主统治阶段。各村庄分属三个系统行使管辖权力:①大部村庄,分别由各家土司管辖。土司所辖田地,称为军马田。土民种一份地,交一份粮,有事为兵,无事耕牧。②由县官治理,交通大道上各村,由明堡“乡约”、村寨“红牌”管辖,隶于西宁卫(后西宁县)经历司。③万历时佑宁寺建成后,少数村庄归寺院昂锁管辖。土司制度废除后,粮归大仓民归县,土族人民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制羁绊,封建地主制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在马家军阀统治时期,封建性更浓厚。对农牧民的压迫和剥削更残酷。土族人民的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与附近汉族大体一致,少量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商品性手工业很少。土地主要集中在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手中,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30%以上的土地,90%以上的农民仅占有60%多。世俗地主多用雇工(长、短工)方式经营,僧侣地主多采用实物地租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出现。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稞、土豆等。土族有酿酒习惯,农家所酿名“酩醪”,互助所产青稞酒远近驰名。土族先民以善养能日行千里的“青海骢”而驰名中原。 1949年9月土族地区解放后,经过社会改革,于1954年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一些土族民族乡。1956年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家资助下,土族地区各项建设

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研究

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研究 民间信仰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是 人民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支持,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成为了一个重 要的问题。 一、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的交叉点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宗教信仰,普及广泛,传承历久, 与社会治理的密切关系已经展现得非常明显。民间信仰不仅仅是 人们心理上的精神支柱,更是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在社会安全治理方面,民间信仰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人民对于宗教信仰和精神哲学的渴求是非常 强烈的。例如,在汶川地震中,藏传佛教神山庆云寺等宗教场所 成为了救灾的重要营地和物资仓库,而且宗教信仰也为受灾群众 提供了宽慰和支持。 另一方面,民间信仰的传承也关系到社会文化的稳定和谐。民 间信仰往往承载着古人对于生命、自然、宇宙等问题的思考和认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好民间信仰,可以有效 地防范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心理问题、道德沦丧等。 二、民间信仰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社会治理领域中,民间信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民 间信仰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调解方式。在一些家庭矛盾、邻里纠 纷等问题中,民间信仰可以通过善良神灵、至圣先贤等形象来调 解矛盾。通过祭祀、祈福等方式,使得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达到调和的效果。 其二,民间信仰也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方式。很多人在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会寻求相关的信仰和宗教帮助。在现实生 活中,民间信仰的形式非常多,如宗教团体、祖先祭祀、道教等。不同的信仰形式与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相结合,可以对一些社会 问题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如何充分利用民间信仰支持社会治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密不可分。如何 有效庇护和运用好民间信仰在支持社会治理方面,需要我们及时 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应该尊重和包容民间信仰的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考虑。在制定 相关的优惠政策、活动等方面,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好民间信仰,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支持。 其次,在社会教育和宣传方面,应该多渠道地加强宣传。在学 校教育中,应该加大对于民间信仰的宣传和文化传承力度。此外,

民间信仰与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民间信仰与古代祭祀文化研究在中国,民间信仰与古代祭祀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话题。 中国的传统信仰大多与自然界密不可分,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 献礼。而古代祭祀文化则是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条重要文化线索。本文将对中国民间信仰与古代祭祀文化进行研究。 一、民间信仰的定义与特征 民间信仰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体系,是一种民间 祭祀、祈求平安、祈求幸福者的信仰。民间信仰与宗教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地方特色极强的信仰,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在中国的 传统信仰中,民间信仰往往与自然、祖先、神灵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农民在耕种时会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传说中的夜叉、妖怪等恶神,则是人们祈求免灾避祸的对象。 民间信仰还具有既有风俗色彩,又有文化内涵的特点。很多民 间信仰活动如宗教节庆、祭祀仪式、祈祷仪式等,都与文化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是与古代 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宗教节日。

二、古代祭祀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古代祭祀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以祭祀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祭祀文化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人类的起源、 发展、生命、死亡等有着密切联系。祭祀活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代,是古人对生命的崇拜、对天地神灵的敬畏的一种表达。 在古代中国,祭祀文化有着广泛的传统意义。比如,古代帝王 就会定期举行“祭天”和“祭地”这样的仪式,以祈求春雨、沃野万民。另外,祭祀活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和地位等因素,不 同阶层的人会祭祀不同的神灵,如王公贵族祭祀祖先,百姓则祭 祀门神等。 三、民间信仰与古代祭祀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信仰和古代祭祀文化是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首先,民间信仰的产生离不开古代祭祀文化的影响。古代祭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 信仰,比如农民祭祀土地神和新年时家庭祭祖等。

关于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

关于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 对于民俗类的研究,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民俗研究和专题民俗研究两个方面,例如部分民间信仰的研究,最常见的为关于巫术、萨满文化以及傩文化等方面,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但是就目前的理论研究结果来看,对民俗文化的跨学科研究较少,尤其是民俗文化与美学方面的结合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民俗文化并不是仅仅代表着地域文化特色,更是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换言之,植根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民俗事象,其自身就具备一定的美育功能,人们通过对民俗活动的参与,可以达到休闲娱乐、满足审美等方面的目的,因此基于美学角度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是目前理论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叶春生编著的《民俗美》一书中,其中在第一部分《民俗的美育熏陶》中对民俗美的形态、特点以及意义作用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部著作的研究并未对民俗文化中的审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仅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定民俗文化中的美育熏陶。 李明泉的《民俗审美学》、王政的《中国民俗文化美学》两部著作中,对民俗文化中的审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两部著作的研究,为民俗文化审美研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基础。 曲金良的《民俗美学发生论》一文的研究中,对民俗的审美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了新的高度,作者在研究中充分指出了民俗美的价值,他在研究中指出,民俗美蕴含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彰显出人类文明,人类历史的价值,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过多的涉及民俗美的问题,这是在往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丰富深入的。 对于民俗美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宋德胤在《民俗美论》一文的研究中,对民俗美的定义、内涵,民俗美的特征以及民俗美的表现形态进行初步的研究。贾一屯在《民俗文化的审美阐释》一文的研究中,对民俗文化审美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于民俗文化的审美,不仅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民俗文化审美也充分体现了大众对审美的追求以及人性本质的力量。王旭晓在《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当代意义》一文的研究中对民俗文化审美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周军伟在《时间与节俗:中西民俗审美比较》一文的研究中,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以民俗活

土族民间信仰研究

土族民间信仰研究 关于土族民间信仰的研究 土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宁夏和甘肃等地。土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民间信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土族自己特定的民间信仰不仅为土族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好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土族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的五个例子。目的是探讨民间信仰对土族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 一、土族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土族信仰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祈求和感受。土族信仰的基本特点包括: 1. 多神信仰 土族信仰多神,神都有各自的形象、特征、职责,包括土地神、水神、火神、山神、林神、天神等。土地神在土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土地肥沃与否的关键角色。土地神具有手印、井盖、乾坤石、白色布等符号,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神话传说 土族信仰与神话传说相互关联,认为一切都有神仙翁,包括起

源、天地、万象、事物等等。神话和传说不仅是土族文化的宝库,也承载着土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3. 祭祀仪式 土族信仰有着固定的节日、祭祀仪式等等,例如:九佛节、火祭节、灶君节等等。土族人民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感激和祈求,称呼这些神灵为喀冬或者喀里。 4. 图腾信仰 土族信仰中有着图腾信仰,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动物或者植物的图腾,有着神秘的力量,并会保护着其专属的族群。这种图腾信仰在土族人之间曾经十分盛行。 5. 道教和佛教的渗透 道教和佛教在土族信仰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早在唐朝期间,就有多位家喻户晓的道士到达青海省当地,在青海与宁夏一带的土族人之间推广道教、佛教等教义。渐渐地,这些信仰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一种宗教方式。 二、土族民间信仰的五个例子 1. 土地神 土族信仰中,土地神的地位十分重要。人们认为土地神是山林的灵魂,有着自己的权力和灵性。在土地神的眼里,土地是农

XX关于民族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XX关于民族民间信仰调查报告民间信仰是由传统沿袭下来的根植于民间“尊神崇圣” 和“功施于民则礼之”的具有宗教色彩和特征的较低层次的信仰和崇拜,是长期以来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情况下所产生的与当地民情、民俗相融合的历史文化现象。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和群众思想文化活动的多元性,民间信仰已经成为部分群众在五大合法宗教之外的信仰选择。如何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月 2 日至 3 月26 日,县民族宗教局会同公安局等单位联合组成专班深入全县17 个乡镇,对民间信仰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民间信仰渊源长,种类多,分布广。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活动场所被挪作他用或被拆毁、关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大部分乡镇有一定历史渊源的活动场所在当地群众的自发组织下又重新开展活动。 1、我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量。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公共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100 多处,信众约 5 万多人,远远超过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众人数。 2、民间信仰活动主要种类及表现形式。

我县民间信仰活动主要可分 6 类:一是信仰关圣帝。在县城及乡镇很多商铺、厂店都供奉关帝的神像,店主常年焚香供果,敬拜关公,祈求生意兴隆。二是供奉“菩萨” 。有的乡村建有小庙,供奉土地、财神、送子娘娘等被老百姓通称为“菩萨”的神像。每月初一、十五,信众自带香、表敬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早添贵子等等。三是供奉门神、灶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门神像,祈求门神镇守门庭,阻挡牛鬼蛇神入户作乱。灶神也称“司命神君” ,传说他每月三十日上天庭汇报主人家的善恶事,于是人们习惯在灶头立香炉,初一、十五上香叩拜,祈求灶神向上天多言好事。四是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及人物神祗。如宝丰镇女娲山的“女娲娘娘” ,附近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上山朝拜,祈求好运、平安、吉祥。竹坪乡金花洞内供奉的“金花娘娘”,周边及陕西边境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前来求仙水、求子疗疾的上百人,鞭炮声震耳欲聋,焚香化纸烟雾腾腾。五是自然物崇拜。如官渡镇驴头峡山顶的百年古树等,都因历史悠久传说纷纭,常年有人朝拜,祈求树神显灵保佑。六是崇拜伟人,祈求平安。有的公共场所及工地时常插挂着伟人像,祈求避邪平安,出租车、私家车的驾驶室内也经常可见悬挂伟人画像,祈求保佑行车安全。 3、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通用3篇)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篇1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

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则更无从谈起。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历史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学界的学

多姿多彩的三江源历史文化之三

---------------------------------------------------------------最新资料推荐------------------------------------------------------ 多姿多彩的三江源历史文化之三 多姿多彩的三江源历史文化之三董家平安海民随着西部大开发在三江源地区的渐次深入,不论是出于自知的目的,还是出于知人的目的,作为三江源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信仰值得我们去探讨。 目前青海有40多个民族,但在青海省建立自治州、县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和蒙古族5个,其中撒拉族和土族(甘肃天祝和永登有少量土族分布)基本上为青海省所独有,所以,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的探讨主要以三江源地区的汉族和这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为主。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社会上层建筑,一直对三江源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深刻的影响。 三江源地区民间信仰不仅是三江源地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又是一个透视镜,通过它,可以对当地民间信仰维护的深层次结构作比较深入的探索。 但三江源地区各民族民间信仰的多重性、包容性、庞杂性以及各民族扑朔迷离的历史传说和激烈的学术争论,往往使我们对三江源地区民间信仰很难作出深层次的分析与把握。 总体来说,三江源地区民间信仰体系是由一个不甚严密却又大致有一定等级和职司分工的神灵体系所构成。 纵观这些神灵,自然崇拜、动物神崇拜的原始痕迹已淡化,基本 1 / 3

上完成了人格化衍变过程,这与三江源地区已经经历的较长时间的农业、牧业社会这一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一、灵魂观念灵魂观念是民间信仰的精神核心。 人们认为自己身体内附有独立于肉体存在的灵魂,且不只一个。 汉族有三魂六魄之说。 藏族认为人有三种灵魂,分别称为拉(附在人身上的灵魂)、南木西(能暂时离开肉体而自行游荡或人死之后尚未受生以前的灵魂)和恩摘(人死亡后,不能升入天堂、找不到归宿的灵魂)。 当拉离开人体时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梦境是南木西的表现;恩摘则是会危害生命的鬼魂。 伊斯兰教经典中也说人有三个如亥(阿拉伯语,灵魂) ,第一个为如亥王,附在心上;第二个如亥附在肺上;第三个叫如亥只四马尼亚,附在人的身体上,流动于血肉筋骨间。 旧时,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不会随肉体生命的终结而消亡,而会因行善积德而升入天堂,或因作恶多端而坠入地狱,或到处游荡而危害他人。 这种观念在丧葬仪式中反映得最为直接(实际上丧葬仪式本身就是灵魂观念的产物)。 如藏族、蒙古族的天葬,人们相信亡人的灵魂会在鹰鹫的帮助下升入天堂。 二、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指将自然物、自然现象、自然力当作有生命、有意志而且有某种超自然力的对象加以崇拜。

傩舞研究报告题目参考答案

傩舞探究报告题目参考答案 傩舞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多出此刻西南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中,如羌族、藏族、彝族等。傩舞是这些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报告将从傩舞的起源与进步、傩舞的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以及傩舞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三个方面,对傩舞进行探究,以期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进步与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傩舞的起源与进步 傩舞起源于古代巫术信仰的活动,是一种拥有祈福、驱邪和祭祀等多重功能的表演形式。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傩舞出此刻三国时期的巴蜀地区,当时傩舞被视为能够祈求丰收、消灾避祸的重要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傩舞逐渐流传到西南地区的其他民族中,并逐步进步成为一种玄妙而庄重的舞蹈形式。 二、傩舞的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 傩舞以其奇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吸引了宽广观众的关注。傩舞的表演形式通常是由一名身穿古装的舞者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舞者会协作着地方乐器的演奏,以身体的各种动作和舞蹈动作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 傩舞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舞蹈协作音乐: 傩舞通常伴随着奇特而悠扬的音乐演奏,音乐与舞蹈的协作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而有力。 2.奇特的服饰与道具: 傩舞的舞者通常身着精美的古代服饰,头戴花冠,穿着华丽的长袍。同时,舞者手持各种奇异的道具,如锣、鼓、护身符等,以增强表演的玄妙感和仪式感。 3.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傩舞的舞蹈动作精彩纷呈,舞者的

动作灵活多变、热忱洋溢,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出各种情绪与意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三、傩舞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傩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一种形式,有着深遥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起首,傩舞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些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傩舞的探究和传承,有助于保卫和宏扬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和谐。 其次,傩舞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宗教仪式的性质。傩舞作为一种仪式舞蹈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宗教仪式的需求,满足人们心灵世界的宗教情感。 此外,傩舞作为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观览性和艺术观览价值。通过对傩舞的传承和进步,可以丰富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形式,丰富民众的审美享受。 总之,傩舞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在起源与进步、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方面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通过对傩舞的深度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少数民族文化的进步与传承,丰富中国舞蹈艺术的内涵,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傩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舞蹈动作和艺术特点,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出各种情绪与意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同时,傩舞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既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仪式舞蹈形式。通过对傩舞的传承和进步,有助于保卫和宏扬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中国传统舞

民族学博士论文选题

民族学 序号中文题名 1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 2 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 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 4 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 5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6 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7 新疆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 8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安全研究 9 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 10 循化藏区权力运作机制的文化考察 11 新型民族关系论 12 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 13 中国当代民族出版研究 14 1616年至1959年的不丹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研究 15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16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问题研究 17 裕固族文化谱系解读及其现代性研究 18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19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 20 卓尼藏族研究 2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 22 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 23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 24 从民族法制到民族法治 25 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 26 吐谷浑研究 27 藏族习惯法及其转型研究 28 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29 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30 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31 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 3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 3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 34 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象征意义阐释 35 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 36 巍山彝族打歌研究 37 《春香传》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38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 39 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40 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

土族的饮食婚俗和宗教信仰

土族的饮食习惯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饮食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饭碗、筷子,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 土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土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尤其精于养羊。因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饮食文化。 土族饮食同生产有直接关系。牧区以食肉类、乳品为主食,农业区以青稞、荞麦、薯类为主,喜欢吃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大肉、手抓羊肉、沓呼日、海流、哈力海、烧麦、•j锅等。爱唱奶茶,饮自家酿制的青稞酒,土语称酩。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沓呼日 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土族人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肉,上插一把五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这是主人对贵客最尊敬的招待。 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传染,也显得文明卫生。 土族人非常好客,特别欢迎客人来访,哪怕是路过或前来投宿的客人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当地有句俗话说:客来了,福来了。宴席上,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和客人喝三杯酒。客人到主人门前时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临门三杯酒;客人坐在炕上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开宴后,主人再敬客人三杯酒。不会喝酒的人也不用害怕,只要客人用中指蘸上酒,对着空中弹三下就可以不喝了,可见土族人是非常尊重客人的意愿的。 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还有互助白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

道教在青海土族地区传播演变历史的考察报告

道教在青海土族地区传播演变历史的考察报告家用跑步机价格 [摘要]道教传入青海河湟地区后,就与当地宗教文化民俗等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道教文化。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对道教在河湟土族地区的传播历史进行梳理,并对道教对土族地区的民间信仰、风俗民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提出道教与土族传统风俗之间互溶互进的观点。 [关键词]道教;土族;历史,考察 道教是我国一个本土化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法术见长。自从形成起,就一直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传播,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也是道教传播的一个重要区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土族。土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分布,在收到经济、地理等因素影响下,逐渐与道教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青海土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概况 土族世居我国甘青地区,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的:互助、民和、大通、同仁、乐都等县,与汉、回、藏、蒙、撒拉等民族杂居在一起。这些地区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境内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左右。关于土族族源的问题,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但比较倾向于“吐谷浑说;”,解放后才正式确定为土族,在此之前,其自称为:“蒙古尔”、“察罕蒙古”、“土昆”“土户家”等,他称有:“霍尔”“土人”、“土民”等,由这些多种自称和他称中,我们

不难理解,土族的族源有可能非常复杂。因此,在其宗教信仰中既融入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又有苯教、道教、地方神、萨满等宗教的身影,但其主要信仰仍为藏传佛教。 二、道教在土族地区传播简史 早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纪念随军征讨吐谷浑时,逝世于大通金娥山的妃子金娥,特命在此修建道观,取名圣母祠,改山名为金娥山,并令大将元寿驻守此山,留随行道士主持圣母祠,唐朝时,驻扎在乐都的文官武将开始在乐都武当山上以及周边地区修观建庙。明朝时,大通元朔山即修建有太元宫、紫峰观等道教建筑;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位于现在互助县威远镇西北15公里处的五峰乡白多脑村五峰山上营建五峰寺。明末清初在内地道教衰落的形势下,许多游方道士流落青海,在民间传道。清朝乾隆时期,西宁佥事杨应琚在五峰寺建有房舍三楹,名“寒泉精舍”,并立有《五峰碑记》。民国时期,古鄯、巴州隍庙有出家道人、道姑居住,进行修道和传教活动。可见在现今土族聚居的地区,道教很早就开始在此传播,并留下了大量的宗教遗迹。据有关资料统计:互助县境内,在民国29年(1940)曾成立道教会,设会长1人,推事4人,管理道士、阴阳、风水等共76人。1949年,有道士2人,教徒132人。大通县在1949年前,道观有40余座,信教群众人数约万余人。其中,元朔山上有出家道士13人,道姑2人,分别主持山上15处庙观。民和解放初期,全县有出家道士4名、道姑4名,分别居住在巴州隍庙、古鄯隍庙、总堡龙泉寺、东沟驮古岭寺等处。在这些信教群众中,主要以汉族群众为主,也有少量土族信众。 解放后,在一定时期内,该地的许多道观遭到破坏,如互助的五峰寺,民和的巴州隍庙,观庙内道士、道姑被迫还俗。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被破坏的道观庙宇又开始陆续修建起来。道教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也恢复起来。 三、土族地区现有道观及道士的基本情况

祭祀圈视角下勺哇人的常爷信仰

祭祀圈视角下勺哇人的常爷信仰 作者:杨潇坤 来源:《牡丹》2018年第17期 祭祀圈的概念滥觞于20世纪日本、中国台湾学者关于台湾汉人社会的研究,至林美容时,这一概念才趋于完善。林美容定义祭祀圈为“一个以主祭神为中心,共同举行祭祀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并界定了祭祀圈应当具备的四个特征:主祭神、庙宇组织、节日性祭祀活动和一定的地域范围。本文试从该理论视角切入,分析勺哇人的常爷信仰。 一、勺哇人的常爷信仰祭祀圈 勺哇人,又称“杓哇人”,官方认定的民族身份为土族,居住在甘肃省卓尼县勺哇土族乡境内,与临潭冶力关镇毗邻。当地古属洮州,自明代以来,民间广泛信仰被称作“十八龙神”的地域神。其中,勺哇人所信仰者为明代将领常遇春,当地人唤作“常(shang)爷”。十八龙神各有自己的辖区,当地称“马路”;每个辖区设有供奉该龙神的主庙,称“大庙”;主庙之下设有分庙,称“尕(小)庙”或“驻马殿”。主庙对下辖分庙拥有统辖权。供奉常爷的主庙有两座:一座“新庙”,即位于冶力关镇池沟村的常山庙;一座“老庙”,即位于八角乡庙花山山顶的常爷庙。勺哇乡属于常山庙的管辖范围。 (一)主祭神 勺哇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多元性。除信仰常爷外,勺哇人还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原始萨满教及汉族民间信仰。在建构本族群宗教文化的过程中,勺哇人吸纳、整合了诸多外来宗教因素。常爷作为当地汉、藏、土族民众奉祀的祭祀圈中的主祭神,被纳入勺哇人的信仰体系之中,无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文化解释的过程。 按照勺哇人自己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信奉常爷,是因为常爷和他们是亲家:“我们喇叭是常爷的娘家人,常爷把我们喇叭的佛爷的妹妹娶下着呢。说是有一天常爷带兵打仗路过这里的时候,看上了这个姑娘,就娶了她。” 当地人口中的“佛爷”即勺哇寺的活佛智贡巴仓一世洛桑南杰。洛桑南杰于公元1631年出生在勺哇乡喇叭村,青年时代赴西藏学经,返回家乡后陆续创建了在安多地区颇有影响的康多、多玛、勺哇三座寺院。据学者考证,历史上洛桑南杰也确有一表妹,名为常周茂草。 由此可以反映出,勺哇人将作为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洛桑南杰及其姊妹,与作为龙神的常遇春通过姻亲的方式建构在民间传说之内,使以“常爷”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和以“佛爷”为代表的藏传佛教信仰在民众的信仰体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勺哇人经由这种传说建构的“历史”,拉近了与周边汉族在文化上的距离,并合理化了对常爷信仰的认同。 (二)庙宇组织

民间信仰文化认同与族际互动

民间信仰文化认同与族际互动 作者:赵元媛 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04期 摘要:灶神是中国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神灵,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一位声名显赫的家族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作为我国西北多族群聚居地之一,拥有多族群共同信仰的民间神灵体系,其中“灶神信仰”由汉族、土族及“家西番”群体共同信仰,族群之间在信仰仪式与民间传说层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互动,在保持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灶神信仰文化共建。不同族群灶神信仰文化共生共存,交流互动,彼此采借,生动体现出多民族“和而不同”的族群交融态势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 关键词:灶神;大通县;“家西番”;多元一体 中图分类号:B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4-0030-05 灶神,民间俗称为灶王、灶王爷、灶君,锅灶神君,灶公灶母、灶家娘娘,“司命真 君”“九天东厨烟主”“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为“灶王爷”,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为“大通”),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大通历来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灶神信仰作为大通汉、土、及“家西番”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民间信仰,其祭灶时间与祭灶仪式存在普遍的共性与民族的差异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反映。 一、多元族群祭灶仪式 (一)汉族祭灶仪式 小年祭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汉族先民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上祭灶神仪式从古留传至今。大通多数汉族将灶神称为“灶家娘娘”,少部分汉族则称为“灶王爷”;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人们有打发灶家娘娘上天的说法。显然,大通县的汉族将灶神的形象“女性化”了,这与农村妇女的居家生活密切相关,是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在笔者进行田野调查的大通县长宁镇上鲍堡村,这个村落大部分村民为汉族,有少部分土族和“家西番”由其他深山地区,如互助县等通婚而来此地。上鲍堡村的祭灶的仪式大多相同,有些人家除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些重要的日子也会进行祭灶仪式,如下同笔者访谈的一家汉族村民家的祭灶仪式与时间。

宗教文化研究

胡义成:“今本《西游记》定稿前的创作…冲刺‟——论明代中末期民间秘密宗教对…西游故事‟的利用和再创作”,《社会科学论坛》04期,2010年。 濮文起:“民间宗教信众与党的群众工作——关于当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众问题的若干思考”,《理论与现代化》01期,2010年。 高城:“神秘的藏地民间宗教文化习俗”,《寻根》02期,2010年。 马伯乐、胡锐:“中国的民间宗教与儒释道三教”,《世界宗教文化》01期,2010年。 王健:“明清江南民间信仰活动的展开与日常生活:以苏松为例”,《社会科学》02期,2010年。 王伟:“探析江南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江南论坛》01期,2009年。 杨珂:“浅谈中国乡村民间宗教组织的功能及影响”,《民族论坛》02期,2009年。 王伟、邵雍:“探析吴越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期,2009年。王伟、邵雍:“吴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9年。 王伟、邵雍:“论吴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社会科学评论》01期,2009年。 王伟:“探析民国初期中原文化对其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9年。 梁庭望:“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广西民族研究》01期,2009年。 徐敏:“乡村民间宗教的研究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04期,2009年。 马雁:“民间宗教的乡村化生存、流变与政府治理——以宋明清时期的考察为背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李加才让:“安多热贡地区的民间宗教活动——对年都乎…于菟‟节及其二郎神信仰的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5期,2009年。 符平、岳奎:“转型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风险”,《学习与实践》05期,2009年。 单艺斌、宋刚、冯茹:“辽宁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对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孙林:“西藏民间宗教中的…山神‟——希达、念神、赞神关系考析”,《中国藏学》03期,2009年。 王伟、邵雍:“探析民国初期中原文化对中原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04期,2009年。 高瑞芹、张成福:“民间故事与社会生活的双重变奏——以崂山民间宗教故事为主要考察对象”,《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0期,2009年。 魏德毓:“民间宗教仪式群体的竞争与融合——闽西道教正一派与香花和尚关系初探”,《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林国平:“民间宗教的复兴与当代中国社会——以福建为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研究》04期,2009年。孙冬梅:“探析在社会转型和发展时期民间宗教组织的特征与对策”,《学理论》30期,2009年。 李晋昆:“浅论阿咤力教对当代白族民间宗教活动的影响”,《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4期,2009年。 濮文起:“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某些特点——以河北、天津民间宗教现实活动为例”,《理论与现代化》02期,2009年。 范纯武、王见川、高致华:“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史哲》01期,2009年。 赵晓峰:“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民间宗教研究:回顾与前瞻”,《学习与实践》01期,2009年。 王伟:“民国初期中原民间宗教广泛传播的文化因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郭岚:“雷翔、刘伦文、谭志满的《梯玛的世界:土家族民间宗教活态仪式“玩菩萨”实录》出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骆婧:“浅论民间信仰为民间戏曲营造的文化环境——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赵时俊、王明富:“云南文山壮族原生宗教探析”,《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期,2009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