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收入分配制度是指社会上各种收入来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在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从最初的完全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壮大。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以下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计划经济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分配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社会的收入划分为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国家部分主要用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务支出,而集体部分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拥有个人积蓄,使得农村的过程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城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工资制度,是工人阶级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过,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福利低下、贫富差距大、少数特权阶层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2012)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市场化、国家调节、民间自发等。

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政策和农民集体经济,让农民从集体转向了家庭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实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价值升值,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但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也受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特权阶层等问题的困扰。

三、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2012-至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完善。在新时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逐步向着多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实现更好的公平与效率。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三个批次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三个方向。此外,还在不断地提高教育、医疗和福利的保障水平,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得到提高,增强了公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结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也从最初的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经历了多次细化和规范,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尽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变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利益的冲击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它仍然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公平公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新的时期里,我相信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将会逐步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创造更好的发展和环境。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这个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启示。不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启示 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收入分配理论上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使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建国以来到1978年底 这个时期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特点可以说是事实上的“平均主义”。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刚刚建国,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教条化的理解。因此,不顾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我们在经济领域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分配制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按劳分配”思想为依据。但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误,国家虽说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却并未真正实施过,而是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是完全背离的。因此,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第二阶段:1979年到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开始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建国近30年的建设,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解放思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天上回到了地下”,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始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转变,随之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收入分配制度是指社会上各种收入来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在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从最初的完全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壮大。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以下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计划经济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分配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社会的收入划分为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国家部分主要用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务支出,而集体部分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拥有个人积蓄,使得农村的过程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城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工资制度,是工人阶级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过,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福利低下、贫富差距大、少数特权阶层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2012)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市场化、国家调节、民间自发等。 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政策和农民集体经济,让农民从集体转向了家庭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实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价值升值,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但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也受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特权阶层等问题的困扰。 三、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2012-至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完善。在新时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逐步向着多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实现更好的公平与效率。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三个批次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三个方向。此外,还在不断地提高教育、医疗和福利的保障水平,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得到提高,增强了公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结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问题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与改变,总体来说,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体现了平均主义的思想。在传统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直接决定收入分配的体制。从农村来看,由国家统一决定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和购销等方面,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凭工分取得报酬。从城市来看,国家统一调控城市职工的等级工资,职工的劳动报酬同样趋于平均,并不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及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成果等。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所作出的改变主要是侧重效率兼顾公平。1978—1992年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将“先富”与“后富”有机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努力、合理经营,使之生活先好起来、先富起来,又要鼓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成为示范力量,通过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在分配政策的制定上,调节好“先富”与“后富”人们的收入差距,防止贫富悬殊,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1993--2004年这段时期的分配原则重点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这一时期的分配政策强调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其中,初次分配是指存在于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总收益多少而进行的分配,通俗地说,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才能获得高回报,因此,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更主要遵循效率原则。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再分配过程中,更为强调对公平的重视,通过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我国建国以来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建国以来收入分配制度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改革建议 一、引言 中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型,收入分配制度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福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回溯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背景,明确文章主题为收入分配制度,分析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二、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背景与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1. 土地改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措施。通过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下的收入分配。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相结合,以劳动报酬为主,同时实行一定的福利制度。 3. 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分配有着严格的计划性和管理性。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实行一定的平均主义,以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收入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变化阶段: 1.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集体所有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家庭成为主要的分配单位。 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国家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通过宏观调控来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这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福利等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四、政策措施与法规体系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一、演变特点 1.不平衡现象加剧。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区域、城乡、行业之间的差距,部分地区和行业的收入过高,而另一部分地区和行业的收入偏低。 2.收入分配不合理。在我国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比例相对较高,而劳动者的收入比例相对较低。这导致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3.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较小,相对贫困和相对富裕的群体比例较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4.收入分配模式单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主要依赖于工资收入,而资本收入、财产收入等其他收入方式占比较小,收入来源单一。 二、应对策略 1.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提高高收入者的纳税比例,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加强公共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收入增长。 2.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完善劳动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推动劳资双方平等协商,提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实现工资收入的合理增长。 3.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鼓励发展中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促进农村就业增加,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4.加强财富管理和监管。建立完善的财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反腐败工作,打击非法收入和不正当涉产财产的获取,保障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5.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改变收入分配中不平衡的现象。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不平衡、不合理、分配模式单一等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强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也逐渐成为触及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本文将回顾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启示,以期为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改进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1950-1978年)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初步探索主要始于19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新 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国家对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较为薄弱,主要依据苏联模式进行探索。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原则,即按照个人的劳动贡献给予相应的收入。这一阶段的理论思想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强调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地位,追求社会主义公平和集体主义。 然而,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有限,产业结构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个人收入 分配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更加突出。此时,个人收入分配的分歧逐渐形成,开启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新阶段。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1978-2000年) 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变革对个 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和调整。个体经济发展的兴起以及私人企业的涌现,为个人创收提供了更多机会,个人收入差距开始扩大。为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政府提出了“两个凡是”的理论,即“凡是增加了劳动者收入的活动,都是好的;凡是减少 了劳动者收入的活动,都是坏的”。这一理论对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一定的 解决思路。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愈发凸显。当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已经呈现出结构性的矛盾,即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开放初期的试点阶段(1978年-1992年) 在开放初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旨在探索新的收入分配方式。1979年,我国推出了“责任田”试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动量获取 相应的收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得 到了一定的增加。 1984年,我国进行了城市企业的“形势与任务调查”,揭示了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下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后续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1992年-2005年) 199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工作会议,提出了“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集体经济适度扩大,农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 保障”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进一步巩固了农民的经营权益,推动了 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7年,我国出台了《国有企业工资制度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 了国有企业的方向,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经营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的。 第三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今) 2005年,中共中央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重要讨论, 并提出了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其中包括进一步推进 收入分配制度,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2024年,我国再次进行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将农村集体经济 收入纳入家庭收入,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通过加强 社会保障工作,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此外,近年来,我国还加大了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力度,增加了高收入人群的税负。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三个阶段。在中,我国着重解决了农民和职工的收入问题,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缩小了收入差距,不断朝着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迈进。

我国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迁

我国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迁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先富 1、一部分人先富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早在1978年12月1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他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发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后来他把“一部分工人、农民”扩大为“一部分人”。他在1986年9月2日接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改革初期,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这成为我党改革时期的一个重要政策。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则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应该说,当时提出这些思想是源于平均主义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挫伤而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中的公平其实有多种含义,可以理解成平均主义,也可以是收入要因效率不同而不同,还可以是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等等。在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强调的公平被单纯理解成了平均主义,多劳少劳都是同样的结果。所以,当时提出效率优先是一个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突破口。 但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政策是隐含一定的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诚实、正当的劳动。哪部分人是允许先富起来的呢?这没有特指,可以是工人,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国家公务员,更可以是科学家。凡是正在为社会作贡献付出劳动的人都是允许先富起来的范围。有些人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理解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这二者是不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得贪官污吏及投机取巧者的暴富变成情理之中,而在这种思路下靠诚实劳动却很难富起来。允许一部分真正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人可能不多,而让一部分人靠行贿受贿、投机取巧先富起来的人却不少。实际上,让不该富起来的人先富起来,是对真正应该富起来的人的剥夺,是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2、按要素分配的思想 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

我国是怎样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

我国是怎样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 一、案例内容: 建国以来至1978年,我国分配制度的安排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按劳分配”思想为依据。但在实践中,在这一时期,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实行“统一分配”,个人收入在农村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工分制,在城市里是实行固定的平均主义的八级工资制。这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完全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相背离。1978年,邓小平在他非常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决策出台后,各类相应的政策相继推出:1979年以后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期间,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给企业下放决定职工工资的自主权,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使工资同本人的职务、责任和业绩密切联系起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意味着各种合法的非按劳分配收入的劳动收入、资产收入、经营收入等也得到允许和保护。党的十四大,延续了十三大的提法 ,但回避了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 在上述1979-1992年这个阶段,我国的GNP增长达到了历史最快的增长速度。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人的财富也快速增长:80年代到90年代初,曾经涌现出3批快速富裕群体(有人认为是暴富群体),第一批是第一代个体户,自由市场和极度缺乏的物质资源使得他们大赚特赚;第二批是“价格双轨制”下的“官倒”,借助权利赚取了大量市场差价;第三批是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先富起来的两批人和广大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急切愿望而迅速赚鼓了腰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两方面思想:一是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遵循市场化原则;二是“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使其合法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重大发展:一是提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素参与分配。”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十五大有关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确认。 在上述1992-2001年这个阶段,我国的GNP仍旧保持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投资持续增长。大批“海外华人”纷纷加入“海归一派”,大批富豪涌现出来。《福布斯》杂志每年都公布“中国富豪100强”,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与富豪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国企改革这时似乎进入到一个最难的阶段——很多人“下岗”,电视上竞相用“下岗、创业”等为广告背景来引起市民的共鸣以促销,如“雕牌洗衣粉”、“从头再来”等等。社会上一些退休老职工抱怨,“干了一辈子,却拿不到退休金”,他们说“还是毛主席时代好,大家都一样”。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会议认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 建国以后,通过20世纪50年代两次工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向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转变,我国的分配政策也逐步形成了多元分配格局。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收入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本文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重现社会公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按劳分配多元分配格局平均主义社会公平 建国以来,尤其是在1957年以前和1978年以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工作通过不断的改革,逐步使收入分配政策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中的“工资”、“收入”等概念属于同一范畴,而“收入”是指居民个人收入。 建立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制度 解放前,在矿山、搬运、建筑、纺织等行业普遍存在包工头制和封建把头制度,包工头和封建把头对工人的封建剥削极为严重。在外商企业,同样职位的外籍员工工资高于中国职工几倍甚至几十倍。同工不同酬现象明显。同时,还存在着轻重倒置、工资关系不合理、收入分配高低悬殊、两极分化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结合民主改革运动,对旧中国的工资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1950年3月,政务院发出了废除各地搬运事业中封建把头制度的决定,燃料工业部通令全国煤矿废除了包工把头制度;1950年4月,政务院颁发《关于废除建筑业中封建把头制度的意见》,改变了旧工资制度中最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对相关法令和政策的逐步实施,改变了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工资制度。 通过1952年前后的第一次工资改革和1956年的第二次工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工资制度。在生产工人中实行八级工资制,有的实行七级工资制或六级工资制,与此相配合,建立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作为评定工资等级和考工升级的依据。企业职员多数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一职数级,上下交叉;少数实行职务工资制,即按职务规定若干个工资标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了按职务划分等级,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工资制度。同时推行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在工资分配方面初步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职工的工资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工资改革,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简评

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简评 摘要:我国确立了税收和社会保障这两种重要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制度,但还存在税收调节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城市和农村为界划分为两大模块,城市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更多的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致使城市的社会保障发展优于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发展。需要完善我国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 关键词: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税收;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6-0093-02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的收入分配,往往进行的是单方向的收入转移。它是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其目的在于消除初次分配可能带来的悬殊贫富差距。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这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突显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如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做一个纵向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1949-1978年)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把“低工资、高就业、泛福利”作为分配政策目标加以体现和贯彻,当时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的社会,农村的基尼系数在0.21至0.24之间,城镇的基尼系数

在0.2以下。但由于城乡实行不同管理体制,户籍制度严禁农民自由迁入城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间价格倒挂以及城镇、企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政策等,导致收入再分配向城镇居民过度倾斜,忽视农村居民的利益,城乡居民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收入再分配领域存在大量的不平等因素。 1、城镇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在单一的公有制下,城镇职工的劳动报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货币的工资形式支付,另一部分以福利的方式提供。福利包括大到住房、交通,小到子女入托、就餐、洗澡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利提供大都采取低价服务和实物的形式,国有单位是提供主体。在社会保障方面,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法令确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费医疗制度,凡享受的职工无需交纳保险费,由企业或国家负责经费问题。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实施的起点,与此同时,救灾、救济制度、国家福利计划纷纷确立,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总的来说,我国在那时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泛福利”的宏观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些波折,在很在程度上退化为一种单位保障制度。 2、农村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1953-1958年,我国在农村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土地改革,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在人民公社时期,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从分配格局来看,生产队取得的纯收入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格局变化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格局变化 内容摘要本文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数据,用时间序列等方法对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这是和当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 。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三者分配关系。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初次分配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政府、企业、居民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再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主要是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关系和居民内部分配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随着经济的变动发生变化。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总体变化趋势为:20世纪80年代三者比例在年度之间显著波动;进入90年代之后,三者比例呈相对稳定;2000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有向政府倾斜的态势。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背离。 资金流量表反映了加入财产性收入,进行再分配以后所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978年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最终收入的分配比例为64.4:12.1:23.5。1978至1988年,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国民收入分配主要向居民倾斜。1990年至1994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稳步上升,宏观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的趋势减缓。 1995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转变。1995年至2000年,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上升,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回落。2000年至200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幅度回升,由1995年的16.5%上升到2004年的20.38%,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66.81%下降到2004年的57.83%。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16.7%上升到2004年的21.79%。总之,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

分配制度

对于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分配问题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且在于它能够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种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和健康稳定地发展,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1.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1949年新中国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 展的基础上,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就业居民从国家手中领取工资并享受大量的隐性收入和福利。 农村经历了从家庭经营的个体经济转变为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进行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高级生产合作社;后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实行高度公有化、“按需分配”和“共产风”;再到“政社合一”、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人民公社体制,这种体制与户籍制度、国家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和政策相配合,就使得农民基本上被束缚于农业和集体生产中,不仅其分配制度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而且通过掌握工农业产品价格和购销,控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市场机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方式,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1)按劳分配原则的重新启用 于1978年至1987年期间,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到在现阶段我国并不具备实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引入和体现利益机制,否定了在分配体制上的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并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这对分配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收入同劳动成果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为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前,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探索。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同时十三大还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收入分配方面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其中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首先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明确了分配体制改革的客观评判依据和最终实现目标。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分配体制的改革走上了一条既遵循宏观经济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而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地位,是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具体化。

中国分配制度

请问,您们知道我昨天晚上是几点睡的吗?呵呵,如果老师没有在这个地方,或许还真会有人暴怒说道:“管我毛事”。没错,我几点睡觉不管大家的事,但我下面要讲的东西一定和大家紧密相连。那好,我下面就简单的讲一下分配制度的概念解析,国家近30年来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的一点小小的感悟。或许你又忍不住要问,人生幸福不幸福那要看有没有一个漂亮的媳妇,一个能干的爱自己的好老公,一个舒适的小窝和一辆能够载着全家一块旅游的小车吧。呵呵,你说的也没错,因为你说的是结果,而我谈的是过程。 那好,下面咱们继续废话 说起分配制度,我想大家不会陌生的。或许有人会说,关于分配制度的事情有很多的,昨天老板给我发的工资发少了,这一定是分配制度不合理。也或许有人会说,我周末加班了可是老板没有给我加班费,这也一定是分配制度的问题。工资发少了,如果公司的工资制度是底金加奖金再加上补助的话,我想可能是你那天一不小心吸了一根烟被监控到了吧,亦或许是你工作完成不到位呢?没有加班费,首先你要看看是公司要求加班还是你主动加班的,要是你主动加班的话,老板说不定会你给发额外奖励的,但是在公司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其次,即使真是公司要求加班的,那也是国家法律落实不到位,公司侵犯了你的合法利益,你完全可以向上级反映嘛。你可能忍不住要问,为什么不是公司分配制度的问题呢。首先,关于公司收入分制度的制定那可不是轻而易举的,或许制定过程和制定一部法律一样繁琐。其次,公司的分配制度针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针对全体员工来说的,如果大家都说不合理那才真的不合理啊。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虽然每年的工资也在涨,但是有一点,基本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变得就是分红增多了,为什么呢?简单一点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基本工资就相当于国家的宪法,定好的就是定好的,而红利就相当于依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不合理的法律就会被再次修订的。当然,由于一个公司要比一个国家小得太多了,修改起来相对来说容易,次数可能就会多一点,这也是我以后谈到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演变收入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广大居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及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和“土地改革”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配政策。195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向单一 1/ 13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我国就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就业居民变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或集体企业职工,其收入完全被纳入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体系和级别中。当然,还有大量的隐性收入和福利,并且毫无失业的后顾之忧。在农村,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个体农民,经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成员,也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平等的分配体制。社员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大体平均的分配和有限的社会保障。 1、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政策。新中国收入分配政策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基础上形成的。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以及相关法规规定: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高利贷,但是允许雇工和借贷自由;在城市,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外,对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如厂方不得随意解雇工人、克扣工资),工人的工资应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1952年8月政务院批准 的《关于处理失业工人办法》中规定:“所有公私企业,因采取先进生产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应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实行轮流调剂,发给原工资。”虽然这项规 2/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由于发展战略的不同选择导致城镇化与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的阶段性变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城镇化的进程会更快一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趋于合理化;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会延缓城镇化进程,导致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状况的保障。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居民收入;发展战略;城镇化;收入分配;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维持了较高的增长率,GDP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却在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特征,形成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由1998年的53.1%快速下降至2007年的39.7%,其后有所上升,到2016年达到47.5%。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中国最终消费率(消费/GDP)由2000年的63.3%急剧下降到2009年的49.5%,到2010年下降到48.5%,其后有所上升,到2016年上升到53.6%。与这种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相伴随出现的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滞后性,2009年,中国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占比为9.80%,但城乡人口结构中乡村人口占比却达到51.66%,到2016年,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占比为8.6%,但乡村

人口比重仍高达42.65%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原因何在?为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与城镇化滞后的关系是什么? 进入新世纪,许多学者开始对引起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展开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1](p99-115)认为:结构转型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李稻葵等(2009)[2](p54-68)认为: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变动趋势是基本符合库兹涅茨“倒U曲线假说”的;龚刚和杨光(2010)[3](p70-82认为: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无限劳动力供给是工资性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林毅夫和陈斌开(2013)[4](p1109-1140)则认为,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重要决定因素。罗楚亮(2018)[5](p1-8)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差距变动,应归因于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某些具体的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关于城镇化与收入差距,Pau1,Katy,RoyandKalpana(2012)认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SumonMajumdara,AnandiManiandSharunMukand(2004)认为,政府政策的偏向使各种资源都会流向城镇,这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陆铭、陈钊[6](p81-101)认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陈斌开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在逐渐地提升,然而一些关于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从古至今,收入分配这一问题一直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逐渐地推进。并且,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总的来说,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已经有了很好地发展。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有了一个很好地转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百姓的经济基础。然而,我国百姓在享受经济收入提升的同时,百姓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我国收入分配的领域不同,导致我国的百姓收入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家更加重视民生,并且努力的在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运用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带动全体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历史变迁 我国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质的变迁,这两次变迁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平均主义制度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地推动作用,也保障了我国公民的经济收入情况,可以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有了很大突破。 1.第一次历史变迁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第一次收入分配制度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建国以来,实行了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在这一期间,受马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行统一分配。在农村,个人的收入分配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工分制,在城市里实行的是规定的平均主义的八级工资制。这种体系的实行,完全体现了平均主义的特点。但是,这种制度要求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2023年,中国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成为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以单位为中心,等额分配。即使是基层工人,其收入与干部也没有差距。但由于政府制定的计划经济制度存在缺陷,企业采用的是集体所有制,个人的贡献难以得到体现。这种旧的分配制度为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人才对工作没有增加收入的动力。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使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1984年,中国开始推行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工资的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这种制度下,工人不仅按照他们的劳动力价值获得嘉奖,还能够从企业的经济效益中获得分享。职位和贡献的不同带来了工资收入的差异,这对于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超越意愿是有益的。 1994年起,中国推出以“先富带动后富”为发展战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种新的分配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此时,更加注重劳动的成果和价值,对比低成本劳动、低技能劳动可获得较少的支持。这种制度设立了不同层次的基本工资和从成绩提成比例,以及公司利益分红。工人们的收益逐渐与他们的工作表现挂钩。 21世纪初,中国大规模调整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引入了更多的市场因素,增加了灵活性。公办企业、民营企业、外来投资企业等大家

庭中的工人不再拥有同样的工资收入,从而增加了竞争的活力。现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是根据不同职位、岗位、业绩还有地段等专业上的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给予不同程度的薪资。同时,也关注着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困难,积极为他们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 总之,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朝着更加公平的制度不断演进。未来的发展将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创新的影响,这使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坚实和可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