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工资、地租和利润是国民收入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

首先,工资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资是雇员通过劳动所得到的回报,可以看作是对个体产出贡献的奖励。在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水平受到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技能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技能越高、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然而,在现实中,工资的分配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性。一些行业的工资普遍较低,一些工人的工资可能长期停滞不前。此外,女性工资普遍较男性低,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问题。这些不平等的工资分配现象需要得到关注和改善。

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通过租赁土地而获得的收入。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而且有价值的资源,租赁土地可以给土地所有者带来收益。地租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的位置、用途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在经济上发达的地区,土地价格往往较高,地租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租金的分配可能不够公平。一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可以通过租赁土地来获取丰厚的地租收入,而缺乏土地的农民或者中小企业则可能面临土地租金的高昂成本。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收益。利润是企业的经济动力,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中,利润

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成本结构等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越好。然而,利润的分配也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国有企业或者寡头企业可能获取大量利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较低。此外,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逃税、偷漏税等手段来减少税收负担,进一步扩大其利润。

从现实情况来看,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情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普遍关注工资的公平分配,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工会组织等手段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一些国家也通过土地政策来控制土地租金的过高增长,并加强农地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分配。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税收政策来平衡企业利润的分配,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作机会有限,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劳工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获取了大量地租收入,而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土地资源。一些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环境和劳工权益的保护不到位。

综上所述,工资、地租和利润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影响。在现实中,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来加以改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土地管理、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措施,可以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分配。在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

问题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分配。以下将从最低工资、土地管理、税收政策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最低工资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政策手段,可以用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可以确保劳动者的工资不低于一个合理的水平。这有助于减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公平现象,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些国家还建立了自动调整机制,根据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变化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其具有实际的保障作用。

其次,土地管理是实现地租公平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土地使用权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对于农地和城市土地,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来避免土地的过度集中或者滥用。例如,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来促进农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城市地区,政府可以采取土地征收和合理规划等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土地恶性竞争和过度开发。

第三,税收政策也对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的分配。对于高收入者和高利润企业,可以采取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率或者企业所得税率,以增加他们的税收负担,减少收入不平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和福利政策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降低社会收入差距。

最后,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实现工资、地租和利润公平分配的重

要手段之一。企业应当自觉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同时,企业还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此外,企业还应当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的公平,同时也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在实践中,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改善土地管理、调节税收政策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等手段,可以实现工资、地租和利润的更公平分配。然而,要解决工资、地租和利润分配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公平分配。企业应当注重社会责任,在经营活动中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广大民众也应当提高对工资、地租和利润分配问题的关注,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分配。

居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分配是一国内部的收入分配格局,可以是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可以是初次与再次收入分配,可以是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的分配。 居民收入分配则是剔除政府和企业,以个人为对象,侧重于研究初等收入分配和再次收入分配,研究居民的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资本利得收入,以期考察低、中、高收入格局。 ? 居民收入分配主要是指所有参与分配的社会成员都是以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以其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和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取得相应的报酬。这些收入通常表现为利息、利润、地租或租金及工资或薪金。 二、影响居民支配收入的因素 1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 2国民收入总量 3投入劳动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 4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5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和制度 ? 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提高得缓慢,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拉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城乡居民绝对收入额迅速提高,但绝对收入差距迅速拉开、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二者相差约3.23倍。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的差距。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高于城镇居民,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仍有所差距。 (二)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中国城乡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从城镇居民家庭情况看,2007—2009年最高10%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最低10%收入组的8.74倍、8.82倍、 8.91倍。从农村居民家庭情况看,2007—2009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低收入户的7.27 倍、7.53倍、7.95倍。 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内部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又会造成其对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项目的消费水平差异,从而引发“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 注意: (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 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 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 ◆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 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或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争论、开放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那么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一套方法。现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 从产出或收入计算社会生产总值结果必然相同,因为根据会计规则:买者购买产品支出必然等于这些产品卖者收入。每一次影响支出交易也必定影响收入,每一次影响收入交易也必定影响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在这个概念中几个关键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1.GDP测度是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是一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这里强调地域概念是因为要和国民概念相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疏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要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加上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

国外取得要素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要素收入)。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或: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思考: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同类报酬.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报酬和支付给国外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产品和劳务测量值.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开放度越大理GDP作为测量收入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是东道国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2.GDP计算是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流量概念。 流量(flow)定时期内发生变量。 存量(stock)定时点上存在变量。 Ex:(最讨厌小学计算题)水缸里有50加仑水,水龙头每分钟流出5加仑水。 看看哪些是存量哪些是流量: 一个人财富(存量);一个收入和支出(流量)政府债务(存量);政府预算赤字(流量) GDP也许是经济学中最重要流量变量:它告诉我们每一单位时间内经济循环流程中有多少货币在流动。 中国2010年GDP397983亿元,折合美元(按年底6.6227人民币兑1美元计算)是6.0094万亿美元。 中国2010年GDP最终结果是6.05万亿美元,稳坐世界第二,并且与世界第

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一、劳动产权与分配的正当性 英国的约翰?洛克认为,人对自己身体享有天然所有权,因而,人对使用其身体的劳动过程的结果也应当享有所有权。[1]这一被凡勃伦称为“欧洲常识性理论”的劳动产权观显然影响了马克思并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于这一概念,马克思提出了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不仅应当享有劳动力产权,更应当享有劳动产权。换言之,劳动者应当享有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只能被看作是非法的盗窃和不公正的剥削”。[2]基于以上观点,在收入分配领域,人们提出了国民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要求,剩余价值应当在劳动者之间按照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予以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虽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活劳动都会被计入商品的价值(如商业劳动者销售商品时付出的劳动),但是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凭借自我活劳动的投入参与商品剩余价值的分配。不过,如果完全遵循所谓按劳分配原则,资本要素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要求将被否定,劳动和资本将会对立,显然,这会使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国陷入实践上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这一现实窘境的发生,一个被忽视的(或许是有意而为之)马克思主义观点又重新提出并被频繁引证: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物化的劳动,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 这一“劳动与资本同一”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修正了资本内涵,肯定了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理论上的统一。于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产权观,资本和劳动(尤其是劳动)都具备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正当性。此时,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与其说是以私人所有权为依据,还不如说是以劳动产权的排他性为依据。众所周知,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物质消耗包括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因此,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显然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方面:一、劳动者本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二、劳动者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 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至少应该包括这三方

12.2 国民收入分配及其管理

12.2国民收入分配及其管理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含义与原则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含义 国民收入分配,是对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创造的净产值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生产过程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初次分配依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实际上是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报酬、企业收入、政府收入(间接税)。其中,企业收入将进一步分解为利润、利息、地租、租金,等等。国民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生产部门本身及其劳动者个人的初次收入;第二个层次是再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次分配。再分配是对初次分配中不合理因素进行的修正,使其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再分配也是为社会执行公共职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分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依法凭借行政手段强制地进行的再分配,主要手段是赋税制度(特别是所得税制、遗产税制)和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另一种是自愿进行的再分配,如赠与、捐助等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税种和税率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化、各种非等价交换的摊派和收费等,都同时发生再分配。 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导致的结果就是最终分配。有的人把初次分配称为小分配,把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内的最终分配称为大分配。 最终分配格局,是指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素收入分配的结果所形成的各收入主体的最初收入,经过各种社会收入再分配,最终形成各收入主体能够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收入,即可支配收入。居民个人也获得最初收入的基础上,经过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和取得各种社会转移收入后,形成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家在获得最初收入的基础上,经过社会转移收入(包括各种非生产税)和社会转移支出(包括社会救济等)的分配调节后,便得到国家最终的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最终收入和国家最终收入后剩下的余额,即形成企业的最终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上缴国家的收入和其他税收以及其他社会转移支出,再加上从政府得到的补贴后所余下的全部企业未分配利润,即为企业可用于储蓄或投资的收入总额。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的最终可支配收入便构成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格局。 为了考察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以及相互消长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的需要,我们在这里采取“三分法”。国民收入分配主体的“三分法”是指按照传统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划分来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进行测算和分析的方法。在“三分法”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流向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国家、集体和个人。从企业角度出发,将收入分给个人的,上交完国家的,剩下的就是集体的,分别称为国家所得、个人所得和集体所得。 国家所得是指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从生产部门取得的全部实际收入,它包括国家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管理者,以税收形式取得一部分收入;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收缴利润的形式取得另一部分收入,以及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用途或调控经济的需要,以征税的方式从生产部门取得部分收入。 集体所得包括农村集体所得和城镇企业所得两部分。其中,农村集体所得包括集体提留的公益金、公积金;农村集体事业费、农村集体管理费、农村村企业集体提留等。城镇企业所得主要指企业用于生产发展的留利支出和留利基金的当期结余额、集体福利、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从净产值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收入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各种赞助、摊派等。 个人所得是指生产部门的劳动者通过向国民收入创造过程提供劳动和资产服务而获得的全部报酬收入,包括城镇居民个人所得和农业居民个人所得两部分。 (二)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则

第二章 工资理论与收入分配政策

第二章工资理论与收入分配政策 第一节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 第二节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第三节人力资本工资理论 第四节效率工资理论 第五节分享经济工资理论 第六节决定和影响个人工资差别的因素 第七节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政策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人力资本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了解决定和影响个人工资差别的因素;系统掌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 【重点概念】 边际生产率均衡价格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效率工资分享经济工资利润分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橄榄型分配格局 【引例及分析】 H公司是一家广告公司,主营业务是体育用品连锁店店铺设计与装修。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已经从成立之初几个人组建的“小作坊”式广告公司发展成为旗下具有多家生产加工企业,融生产、设计、策划和建造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公司近几年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面向社会广纳贤才。 2007年3月,该公司集团总部欲组建××部,人力资源部在某招聘网站上发布用人信息,面向社会招聘该部部门经理。随后,有应聘者来面试。在应聘者与公司0>人力资源总监洽谈薪酬待遇的问题环节,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并没有直接提出该岗位的薪资水平,而是问了应聘者的薪资要求,应聘者R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薪金——××××元/月。事后,经过各个环节的面试,最终该公司录用了R先生为部门经理,工资待遇为R先生应聘时提出的期望薪资水平。 上面这个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般情况下,企业和就业者对某一岗位的工资水平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那么,究竟工资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同企业短期内和长期内工资差别变动现象遵循哪些一般规律?又是哪些因素决定和影响了个人工资差别?请你带着上述问题开始本章的学习。 第一节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 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次??克拉克(1847—1938)提出的。这个理论被公认为是对长期工资水平所作的最令人满意的解释。很大一批学者甚至认为,这一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确定短期工资水平。 克拉克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有生产率,而且这种生产率都是递减的,最后必然会形成边际生产率。他认为,当资本量不变时,劳动的生产率(MPL)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不断递减,一直到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即最后的和最小的生产率。当劳动量不变时,资本的生产率(MPK)也是随着资本的增加而不断递减,即最后的和最小的生产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工资,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利息。 拉克用劳动的生产率分析工资,来证明劳动边际生产率是工资的标准。他用图表示,如图2-1。 一、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工资图解 假定:表中的资本数量不变,ABCD表示总产量,其中: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例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4)(国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3、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怎样处理二者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工资、地租和利润是国民收入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工资、地租和利润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 首先,工资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资是雇员通过劳动所得到的回报,可以看作是对个体产出贡献的奖励。在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水平受到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情况以及技能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技能越高、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然而,在现实中,工资的分配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性。一些行业的工资普遍较低,一些工人的工资可能长期停滞不前。此外,女性工资普遍较男性低,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问题。这些不平等的工资分配现象需要得到关注和改善。 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通过租赁土地而获得的收入。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而且有价值的资源,租赁土地可以给土地所有者带来收益。地租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的位置、用途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在经济上发达的地区,土地价格往往较高,地租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租金的分配可能不够公平。一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可以通过租赁土地来获取丰厚的地租收入,而缺乏土地的农民或者中小企业则可能面临土地租金的高昂成本。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收益。利润是企业的经济动力,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中,利润

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成本结构等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越好。然而,利润的分配也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国有企业或者寡头企业可能获取大量利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较低。此外,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逃税、偷漏税等手段来减少税收负担,进一步扩大其利润。 从现实情况来看,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情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普遍关注工资的公平分配,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工会组织等手段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一些国家也通过土地政策来控制土地租金的过高增长,并加强农地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分配。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税收政策来平衡企业利润的分配,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作机会有限,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劳工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获取了大量地租收入,而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土地资源。一些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环境和劳工权益的保护不到位。 综上所述,工资、地租和利润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影响。在现实中,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来加以改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土地管理、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措施,可以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分配。在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分配

高一政治必修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知识点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在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之间分配的过程。下面小编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 2、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值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即货币形态 ▲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产品进行度衡 3、国民收入 (1)国民收入的含义 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2)增加国民收入的实际意义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国民收入部分,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增加国民收入,才能实现“国强民富”. (3)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

入的根本途径。 二、积累和消费 国民收入从创造出来到最终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各种消费,需要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在此以后,按最终用途,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部分用于消费。 1、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1)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积累和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落空. 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而且可以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积累的扩大. 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国民收入不论用于积累还是用于消费,都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 例如,国家和集体投资,兴修水利,建设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可以增加粮食、副食品的供应,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又如,国家或企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增加积累。 (3)积累和消费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 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目前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会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的速度,增加积累也会落空.同时,消费萎缩,或者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反之,消费部分过大,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净”,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会阻碍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和消费之间的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经济生活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易混易错知识解析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易混易错知识点 1.生产决定分配 在书制为主休、务艸所右 制经侪共同发展 决是 _______ 按苛分配为主休"*种 分配方式并祥 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 根本原因。 (1) 按劳分配乂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 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 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 问题,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 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 •按要素分配 (1)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 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生产 决宦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富

解惑2按要素分配祠E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 (3) 意义 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 济发展。 解惑3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 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 素分配等。 解惑4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解惑| 5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 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按土地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等。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解惑7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 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然存在差异。 解惑8要分清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核心知识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1.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决定因素: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拓展延伸】按劳分配的判断方法 (1)看范围。按劳分配的试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分配形式,不属于按劳分配; (2)看尺度。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进行的分配。 (3)看标准:按劳分配的标准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如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都属于此特点,因此这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国有企业职工所发的福利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因为它体现不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特点。 【拓展延伸】

1. 生产要素≠生产资料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拓展延伸】

劳动性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性收入指劳动者凭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无论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的劳动者,只要是凭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都是劳动性收入; 按劳分配收入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者凭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五)正确对待劳动 (1)定位: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正确做法: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守法劳动致富。 核心知识点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1)优化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2)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1)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注意:“两个同步”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①迫切性: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在其中所占比重偏低,劳动报酬与其他生产要素报酬的差距偏大; ②重要意义:有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再分配方面,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拓展延伸】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主要包括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的净营业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它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初次分配市场中调节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国有经济初次分配: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3)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集体经济初次分配: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3)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4)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发解为四部分:(1)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3)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4)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个体经济的初次分配:个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两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2)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分配与发展

分配与发展 收入分配的问题,是长久以来争议不断的话题,其焦点在于贫富的差距,其核心在于效率与公平。这并非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但是我们仅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这一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我们小组的看法。 发展经济学旨在探寻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途径。分配的问题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点,只因分配并非人力左右,而是自然而成,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攫夺了大量的财富,有的人却依旧赤贫,这当然与发展的初衷相悖逆,更严重的是不平等的增长造成穷人的不满和受挫情绪,引发社会混乱;可是若说将社会在发展中创造的财富无差别的分给每一个自然人,发展却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在人类利己的动机下创造出来的,如果相应的付出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动机便无从谈起了。分配之微妙,可见一斑。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和衡量 收入分配问题通常被理解为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即收入是如何在个人之间分配的。然而绝大多数人生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例如,父母亲有钱的儿童即使自己不挣钱,也能享受富裕的生活;单方有收入的家庭生活质量与占有资料往往要差于双方有收入的家庭。因此,比较家庭而不是个人之间的收入通常是评价社会平等或不平等的一种适宜的方法。 经济学中通常按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来分析收入分配。因为要素份额的相对增加值的贡献度量了诸如劳动和资本这样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收入,所以它们叫做“收入的功能性分配”。 功能性分配的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古典经济学中,大卫·李嘉图将国民收入划分为三类,即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资本报酬的利润和土地报酬的地租。国民收入通过这三种要素的功能性分配而在社会的三个主要阶级——劳工,资本家和地主之间分配。 半个世纪后,马克思对于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析,降低了土地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民收入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划分。他预计国民收入会更多的集中到资本拥有者手中,造成劳动者的贫困。 而在当今社会,李嘉图与马克思在衡量收入分配时所建立的假设已不再适用,因为雇员不再只拥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还拥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积累的诸如知识技能之类的无形资产。同时,家庭也会用其财产进行投资,获取利润。生产要素的关系更为复杂,因此,仅通过分析功能性分配是不能对发展中收入分配的变化做出适宜的。 度量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采用高收入组家庭或低收入组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来衡量。高收入组份额越高或低收入组份额越低,不平等程度就越高。 在衡量收入分配时,采用的最广泛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在几何学上,基尼系数是用洛伦兹曲线来表达的。洛伦茨曲线以家庭收入累积为纵轴,家庭数量累积为横轴绘制的,依据此标准:洛伦茨曲线的弓形约向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就越高,当所有家庭收入均相等时,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OB重合,而另一种极端是完全不平等,即一个家庭垄断所有收入,这是洛伦茨曲线与折现OAB重合。洛伦茨曲线与直线OB围成的面积越大,不平等就越严重。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与OB围成的面积与三角形OAB面积之比。这个系数在0到1之间,0表示绝对的平等,而1表示完全不平等。

第三 收入与分配 提纲 2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采用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本原因) ②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

4、什么是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答:在公有制经 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答:①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6、为什么在现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答: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7、坚持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答: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

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

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8、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答: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土地要素)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取得的税后利润,存款收入、 股息、债券收入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各种所有制经济里的技术入股、专利技术转让等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各种所有制经济里,企业管理层的收入 (如绩效年薪)。 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地租、房租等收入。 9、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是什么答: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

第18章_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学习目的和要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主义宏观分配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学习本章应把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等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从创造出来到最终使用,其间要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制条件下,国民收入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并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满足社会和劳动者个人的消费需要,另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国民收入的这种分配,把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以及劳动者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由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生产部门创造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经济单位和社会成员中进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体,因此,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是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

此外,社会主义现阶段还存在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营 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也要进行初次分 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业(集 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分配国民收入时,必须采取各种 正确的政策措施,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注意经常调节三者的矛 盾,以便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还要进行再分 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之所以必须进行再分配,有下列原因:(1) 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只有生产部 门的个人获得了原始收入。所以,必须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把生产部门创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转给不创造国民收入而需要政府财政开支的非生产部门,用以满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党政军警和团体等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发展速度、生产增长规模、技术结构等互不相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比例不协调现象和薄弱环节。而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生产企业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得到的份额,往往同它们各自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宏观调控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将国家集中的纯收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 配,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形式之间调节使 用,以加强重点建设,克服薄弱环节,使社会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死亡等保险所需的费用,对生活困难的劳动者及其家属的救 济,以及举办各种社会集体福利和优抚事业的费用,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设立社会保障基金来解决。(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为了应付各种突然事故和自然灾害,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

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讲义10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十章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最终收入;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与稳定器。本章从国民收入分配入手,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从形成到使用要经历比较复杂的分配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经过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形式是“原始收入”,经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是最终收入。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中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的。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是企业总产值扣除生产资料消耗后的那部分净产值,也就企业劳动者当年创造的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个部分:(1)上缴国家的税金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2)以企业基金的形式归企业支配,用于生产发展和企业内福利;(3)企业员工的工资,这部分以按劳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四种原始收入:(1)上缴国家的税金;(2)集体企业上缴集资单位,形成集体单位的内部合作基金;(3)集体企业内部留利,用于企业的发展和福利;(4)集体企业的员工工资。

农村的集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三种原始收入:(1)农村集体经济单位的提留,以形成公积金和公益金,这部分收入的形成方式在改革中正在进行规范;(2)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级政府组织,这部分会随着农村基层政府组织的改革进行调整;(3)农民家庭的纯收入。 私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也形成三种原始收入:(1)上缴国家的税金;(2)企业主支配的收入;(3)分配给企业员工的工资。 个体生产者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两种原始收入:(1)上缴国家的税金;(2)个体生产者自行支配的纯收入。 “三资”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四种原始收入:(1)上缴国家的税金;(2)按股权或契约分配给外国投资者的利润;(3)企业基金;(4)企业员工的工资。 由上可见,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的形成的各种原始收入,确定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企业、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由国家把集中的收入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统筹使用。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2)满足重点建设的需要;(3)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4)为防范不确定的偶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以下途径最终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