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历届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球历届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球历届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球历届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球历届世界冠军

【第25届】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

【第26届】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

【第27届】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男子双打冠军:张燮林∕王志良

【第28

【第31∕林惠卿

【第32

【第33

【第34

∕杨莹

【第35届】∕葛新爱

【第36

振恃∕蔡振华

【第38届】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女子单打冠军:曹燕华女子双打冠军:戴丽丽∕耿丽娟混合双打冠军:蔡振华∕曹燕华

【第39届】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江嘉良女子单打冠军:何智丽男子双打冠军:陈龙灿∕韦晴光混合双打冠军:惠钧∕耿丽娟

【第40届】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冠军:乔红女子双打冠军:乔红∕邓亚萍

【第41届】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女子双打冠军:陈子荷∕高军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第42届】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女子双打冠军:刘伟∕乔云萍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

【第43届】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男子双打冠军:王涛∕吕林女子双打冠军:邓亚萍∕乔红混合双打冠军:王涛∕刘伟

【第44届】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男子双打冠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双打

【第45届】

【第46届】

楠(中国)

影(中国)

【第47/阎森(中国)

【第48

怡宁(中国)

/郭跃(中国)

【第49)

【第50届】男子单打冠军:王皓(中国) 女子单打冠军:张怡宁(中国) 男子双打冠军:王皓/陈杞(中国) 女子双打冠军:郭跃、李晓霞(中国) 混合双打冠军:李昕/曹臻(中国)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是球类运动之一。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37、2-38、2毫米,重量2、40-2、53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璐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 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 以11分为一局,采用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比赛分团体、单打、 双打等数种。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一种活动性游戏,球是用轻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拍子阳雪茄烟盒盖之类的木质板,象打网球一样在桌上打,故称之为“桌上网球”。1900年左右,由 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此后,乒乓球 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 国伦敦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 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得都是木制的,击出的 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 推去。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 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 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 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 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 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

中国乒乓球的骄人战绩

中国乒乓球的骄人战绩【第24届】 (韩国汉城) 男单金牌得主:刘南奎(韩国)女单金牌得主:陈静(中国) 男双金牌得主:陈龙灿/韦晴光(中国) 女双金牌得主:粱英子/玄静和(韩国) ------ 男单银牌得主:金琦泽(韩国)女单银牌得主:李惠芬(中国) 男双银牌得主:卡普莱斯库/普里莫拉茨(南斯拉夫) 女双银牌得主:焦志敏/陈静(中国) ------ 男单铜牌得主:林德(瑞典)女单铜牌得主:焦志敏(中国) 男双铜牌得主:刘南奎/安宰享(韩国) 女双铜牌得主:法兰里奇/佩尔库钦(南斯拉夫) ================================= 【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纳) 男单金牌得主:瓦尔德内尔(瑞典)女单金牌得主:邓亚萍(中国) 男双金牌得主:吕林/王涛(中国) 女双金牌得主:邓亚萍/乔红(中国) ------ 男单银牌得主:盖亭(法国)女单银牌得主:乔红(中国)

男双银牌得主:费兹纳尔/罗斯科普夫(德国) 女双银牌得主:陈子荷/高军(中国) ------ 男单铜牌得主:马文革(中国)金泽洙(韩国) 女单铜牌得主:玄静和(韩国)李芬姬(朝鲜) 男双铜牌得主:姜熙灿/李哲承(韩国)金泽洙/刘南奎(韩国) 女双铜牌得主:洪次玉/玄静和(韩国)李芬姬/俞顺福(朝鲜) =================================【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 男单金牌得主:刘国粱(中国)女单金牌得主:邓亚萍(中国) 男双金牌得主:刘国粱/孔令辉(中国) 女双金牌得主:邓亚萍/乔红(中国) ------ 男单银牌得主:王涛(中国)女单银牌得主:陈静(中华台北) 男双银牌得主:王涛/吕林(中国) 女双银牌得主:刘伟/乔云萍(中国) ------ 男单铜牌得主:罗斯科普夫(德国)女单铜牌得主:乔红(中国) 男双铜牌得主:刘南奎/李哲承(韩国) 女双铜牌得主:朴海晶/柳智惠(韩国) =================================

中国国家乒乓球协会主席是谁

中国国家乒乓球协会主席是谁 蔡振华,1961年9月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79年进入中国国 家乒乓球队。1981、1983、1985年连续三届以主力队员身份代表中 国参加世乒赛。1985年至1989年到意大利国家乒乓球队执教四年。1989年回国执教,1991年出任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1997年 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同时还兼任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乒乓 部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 2014年1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当选第十届中国足 协主席。 执教生涯 1985年,作为公派教练,蔡振华带着妻子前往意大利,担任主 教练。语言不通,生活习俗差异甚大。蔡振华在意大利的三年半时 间里,将队伍成绩带至世乒赛团体第七,将该国的乒乓球水平提升 了很大一个档次,被意大利乒乓球界称为乒乓教父。1989年受中国 国家队邀请,蔡振华毅然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回到了北京。 1991年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男团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冠军;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 单冠军、男双冠军;1997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冠军;1998年曼谷亚 运会六项冠军;1998年女子世界杯赛单打冠亚军;1998年世界职业巡 回赛四个单项的冠亚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六项冠军;2000年悉 尼奥运会包揽四项冠军、三项亚军和一项第三;2001年第46届世乒 赛包揽七项冠军、四项亚军和五项第三;2002年男女世界杯赛冠 军;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夺四项冠军;2003年男子世界杯赛冠军、 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四个单项冠军、三项亚军;2003年第8届女子世 界杯赛包揽冠亚军和第三名;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男女团体冠 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三项冠军,一项亚军,两项第三名。 步入政坛

中国乒乓球冠军李晓霞介绍

中国乒乓球冠军李晓霞介绍 李晓霞,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最佳女运动员,最有价值球员。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中国乒乓球冠军李晓霞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乒乓球冠军李晓霞简介 李晓霞,1988年6月21日生于辽宁鞍山,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队员,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2013级研究生。 李晓霞7岁开始打乒乓球;1998年入选山东体工队;2001年进入国家二队;2002年进入国家一队;2008年获世界杯女单冠军;2010年获亚运会女单冠军;2012年获伦敦奥运会女单、女团冠军;2013年获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成为大满贯得主;2013年9月10日获第12届全运会冠军,成为全满贯得主;12月当选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队长;2014年11月7日获“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佳女运动员奖”;2016年3月获第53届乒乓球团体世锦赛女团冠军,并获最有价值球员;8月11日获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亚军;8月17日获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同日在微博上宣布退出国家队。 2017年1月1日,李晓霞在微博上宣布退役。 中国乒乓球冠军李晓霞人物经历 自幼天赋:从小就表现出打球天赋 小时候,天生好动的李晓霞活脱脱一个假小子,她最初喜欢像

足球、篮球这种大家一起跑、一起抢的对抗性强的集体项目。那时候,爸爸每天早晨都会带着她跑步,很快一个田径教练就看上了李晓霞,认为她是块搞运动的好材料,可妈妈以搞田径太辛苦为由拒绝了那个教练。 1995年,姜艳带着李晓霞到厂里,李晓霞看到同龄孩子在打乒乓球,说什么也不离开,就要练乒乓球。出于锻炼身体的考虑,姜艳把李晓霞送到了乒乓球班。乒乓球班的教练是张红枝,没过几天,她就对姜艳说,李晓霞打球爱动脑、又刻苦,是天生打球的料。 为了让李晓霞出成绩,张红枝对她特别负责,要求也特别严,就是在过年这几天,也都陪着李晓霞练球。跟随张红枝练习了将近一年,李晓霞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化纺厂的乒乓球班办不下去了,已经迷恋上乒乓球的李晓霞转到了铁东区体校石海梅教练那里,继续练习打球。在这段时间,张红枝依然陪着李晓霞练习。当时的李晓霞已经展示了乒乓球天赋,在鞍山地区同龄孩子里,除了与郭跃互有胜负外,鲜有敌手。 山东发展:全国新星杯少年乒乓球比赛成转折点 1997年郭跃去了辽宁省体校。在鞍山因为没有更好的对手,为了打好球,石海梅、张红枝教练建议把李晓霞送出去,到更高级别的队里去打球。当时正巧在参加济南举行的1997年全国新星杯少年乒乓球比赛中,李晓霞表现突出,便被济南市体校的教练陆洪珠看中。陆指导当时就表示,李晓霞绝对是一个练乒乓的好苗子,从身材上看应该能取得好成绩。当年李晓霞不满十岁,李刚、姜艳有些舍不得让

乒乓球发展史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自1926年第一届世乒赛举办以来,乒乓球这个19世纪的”宫廷游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成遍及世界五大洲的竞技体育运动,并于1988年列入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 大约在1890年,英格兰运动员詹姆斯·吉布到美国旅行时,从美国带回了由美国人海亚特发明的赛璐珞空心玩具球,弹跳力很强。就稍加改进,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起来。 1900年---1902年,乒乓球活动传入日本。 1904年,乒乓球活动由日本传入中国上海。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匈牙利队获得57.5项冠军,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25.5项,英国10项。除欧洲以外,美国获得过8项。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第二阶段(1952—1959)日本队震动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人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的4项冠军。这一时期共举行过7届世乒赛(19—25届)共产生49枚金牌,日本队夺得24项次,日本队的赫赫战绩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在第29届比赛中,朝鲜男队连续打败了欧洲强队,夺得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971—1979)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1届世乒赛上,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瑞典队19岁的本格森连续战胜了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强手,一举夺得男单冠军。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欧洲选手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第五阶段(1981—1988)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世界乒坛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但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成绩滑至低谷,男队丢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整个80年代,中国男队从攀上世界高峰到跌入低谷,都是与欧洲队交手的结果。

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乒乓球运动初诞生时,所用的球是用软木或橡胶做成,有时在外包上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球拍是空心的,有羔皮纸贴成,形状为长柄椭圆形,后来又发展成木板拍。大约在1890年,英格兰的一位退役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JamesGibb)推广了用赛璐珞(celluloid)制作空心球球来替代软木球和橡胶球。1902年,英国人古德(Goodea)发明了颗粒胶皮拍,结束了使用木板拍的历史。以奥地利人为首的欧洲人很好地利用了胶皮拍的特点,创造了削球和削攻结合打法,从1926年首届世乒赛至1951年第18届世乒赛,欧洲人获得了总共118个冠军中的109个,占全部锦标的92.3%。可以说,赛璐珞空心球的使用和胶皮拍的发明,奠定了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中国乒乓球界创立了以“转、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中国式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经过十年的中瑞对抗,中国乒乓球队在2001年大阪第46届世乒赛上第三次包揽全部七项冠军,以及夺得从1988年至2008年6届奥运会(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正式成为奥运比赛项目)乒乓球比赛共24枚金牌中的20枚,从而将世界乒坛带入了“世界打中国”,“中国打世界”的新的格局。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增高球网 (二)改革赛制 1.决胜局五分制 2.发球擦网不判重发球

乒乓球比赛中,发球如果是擦网后再落到对方桌面,就要重发球。笔者认为:可以改为发球擦网不判重发球,而算作正常发球。这样 的改革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能够保证乒乓球比赛的流畅性。2005年12月广州女子世界杯冠亚军决赛,张怡宁4:0战胜郭炎获 冠军,比赛中张怡宁有1个擦网球、郭炎有4个擦网球;全国十运会 乒乓球男子双打决赛,上海王励勤/刘松4:3战胜广东马淋/张超获 冠军,比赛中刘松l个、王励勤2个、张超1个擦网重发球;2005 年12月福州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子单打决赛,中国张怡宁4:0战胜新加坡李加薇获冠军,比赛中李加薇有1个、张怡宁有8 个擦网重发球,而且还出现连续擦网重发球;另一方面,减少了裁判 员对发球擦网的漏判、误判。发球擦网是裁判员临场执法中的一个 难点,极易导致争端,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比赛。2005年中国乒乓球 超级联赛中四川队对辽宁队比赛中断事件,它的直接起因就是对发 球擦网的判罚;又如,2004年世界杯比赛小组赛中柳承敏对阵瓦尔 德内尔,又是决胜局10∶9时一个发球擦网的改判,使得瓦尔德内 尔被淘汰而未能进入前八名。 正胶海绵拍 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它弹性好,击球稳且[1]速度快,略带下沉的感觉,适合近台快攻型的球员使用。 如果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选择 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生胶海绵拍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中台选手使用。 反胶海绵拍 反胶就是粘贴时粗面向下、黏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全欧洲的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所以打法以 旋转为主的球员(如弧圈球、削球)必谙此道。当然,反胶容易制造 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长胶海绵拍

乒乓球发展历史

乒乓球发展历史 上传: 许秀华更新时间:2012-3-7 阅读:124 1927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 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格拉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板,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 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 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 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 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乒乓球起源合法和中国乒乓的发展

乒乓球起源合法和中国乒乓的发展 (1)乒乓球的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後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後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後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2)中国乒乓球的发展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活动,但参加的人数不多。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主席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也关心我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

中国乒乓球的体制与未来-精品文档

中国乒乓球的体制与未来 我国在不断提高国家队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以奥运会为最高等级的竞技体育发展策略,即“举国体制”。从本质上看,这种竞技体制就是一种特别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国家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国家资源,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国球,也深受“举国体制”的影响。这种专门针对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在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国际乒坛以及我国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而言,“举国体制”又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举国体制”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一些消极影响 (一)在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过程中存在着物质和人才上的浪费。“举国体制”的实际方法就是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集合,然后建立相对统一的资源培训机构。尽管这种体育策略能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较快发展,但在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过程中造成了人才和物质上的巨大浪费。如果国家将培养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转移到大众体育或者学校体育教学等方面上,也能加快我国变成体育大国的发展速度。 (二)过分重视赛事,忽略了对乒乓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举国体制”的体育环境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从体校到地

方运动队,再到国家队的金字塔式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每个乒乓球运动队对运动员实行近乎军事化的管理,运动员每天坚持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竞技水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时间长、运动量大,他们既没有充分的时间,也没有良好的心态进行文化学习。这是目前竞技体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限制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举国体制”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现代中国发展的痕迹。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举国体制”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自身的弊端,它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对竞技运动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因此,“举国体制”应该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让人们能够积极自愿地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充分发挥出人们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改革体制,成立专项管理机构。在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专项管理机构将各项工作进行合理衔接、协调和统管。为了保证专项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优秀的管理机制,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管理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我们要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关于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各种培训机制,从招生、培训到人才输送等步骤都能从管理体制中找到相应的依据。训练基地要将体校体工队的球馆进行统一规划和

一个外国人与中国乒乓球15年恩怨真相

个外国人与中国乒乓球15 年恩怨真相 他4 岁开始打乒乓球,16 岁参加比赛。他目前 世界 排名第六,前五名都是中国选手。他参赛15 年,始终未获得重大赛事的冠军。在中国乒乓梦之队要攻克的对手名单里,他的名字始终绕不过去。就是这样一位中国队的头号对手, 却受到国内众多球迷的喜爱。百度贴吧里,甚至有网友发帖为他助威:定要赢下伦敦单打。他叫波尔,一个被德国媒体称为"13 亿人的对手"的乒乓球运动员。个人与两代2002 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波尔打败了马琳、王皓、 王励勤等中国乒乓球头号选手,以一己之力击退了中国梦之队的最后防线,赢得了世乒赛的冠军。 今年4 月,在第51 届世界锦标赛上,波尔2 :3 不敌中 国队新秀张继科,乒乓球冠军依然由中国队占领。 今年的奥运会名单里,已经看不到马琳、王励勤的名字, 取而代之的是年仅24 岁的小将张继科和与之同龄的小将马龙。而现年31 岁的波尔依然活跃在乒乓球场,张继科说:他是中国队最大的对手。" 没有入围奥运会参赛选手八强的王励勤显得很沮丧,这 位曾经排名世界第一的乒乓国手也曾喊出过打到2012 年奥运会的口号,因为曾经的他觉得,那是"自然而然

但在现实面前,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套奥运阵容代表着 中国 最强的实力,理应由他们上。"面对能够为国争光的"最强的 实力"队伍,一切个人因素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没有人会耐心地静听他的心声:"怎么就结束了?我还没打够呢 中国队拥有由体校专门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运动人才,因为后备人才充足,中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都很短。即便某个运动员现在正值当打之年,但到了下届全运会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话,队里还是会让其提前退役。因为老将不退役,新人就很难找到位置。但在德国却恰恰相反:乒乓球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几乎每个社区每所学校都有乒乓球台,民间也有许多乒乓球团体,但是真正将乒乓球当作终身职业的人却并不多。因而才有了瓦尔德内这样打到40 岁 依然不退役的运动员。波尔则坦言自己暂时没有考虑退役的问题,想要打到2016 年的奥运会。 面对曾经的对手已经换成现在年轻的面孔,波尔仍然泰 然处之。是什么让他屡败屡战,依然淡然坚定?背后支撑他赛更重要 坚持最初的梦想的信念又是什么?享受比赛比赢得比由于还没有获得过重大赛事的冠军,球迷们都会讨论波 尔的局限在哪里。当人们讨论是波尔的性格局限了他的成就和天赋的释放时,波尔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

中国兵乓球的搞笑段子集锦

中国兵乓球的搞笑段子集锦 从高抛发球,到红黑胶面,再到改变球的大小和21分制改到11分制。 都是为了削弱中国这个bug!然并卵,中国还是强到发指;最后,连中国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搞了个养狼计划;就是培养外国选手打自己;果然无敌就是寂寞啊2、乒乓球裁判:妈的这下怎么黑?在线等挺急的。 3、真心觉得我们国家的乒乓球员很省心,别的国家教练可能说一大堆技巧指出一些不足,咱们国家教练:“醒醒啊!这是在开奥运会啊! 4、记者:“这次得了世界冠军有什么感想吗?中国乒乓球队员:“还是要继续努力的,争取明年拿个全国冠军。 5、科普一下魔坛地位好了。 阎罗王——张怡宁(后晋升罗酆六天)秦广王——王楠(后晋升五方鬼帝)轮转王——张继科楚江王——马龙酆都大帝——刘国梁而福原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游遍阴曹地府后全身而退的!6、张继科告诉了对方什么叫永远不要叫醒一个牛逼的人。 7、我就佩服两只球队,一只是中国乒乓球队,一只是中国男足,他们一个谁也打不过,另一个谁也打不过。 8、好担心以后奥运会会取消乒乓球这个项目啊!9、乒乓球等级分为:简单、一般、困难、地狱、中国。 日本选手使用超厚海绵的球板在1952年至1959年的7届世乒赛上,获得49项冠军中的24项。

1959年以前,运动员球拍上粘的海绵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海绵很厚,打球基本没有声音。 海绵上贴胶皮也可以,纯粹厚海绵没有胶粒也可以,甚至直接用光板打比赛也可以。 为了限制超厚海绵带来的过快球速,1959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海绵胶皮连同粘合剂厚度不得超过4mm,单层颗粒胶连同粘合剂厚度不得超过2mm。 2,针对中国队的不靠谱提议1981 年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凭借强大的近台快攻优势,中国队第一次包揽所有金牌,当时国际乒联器材委员会主席哈里森说:“中国队包揽了所有金牌,乒乓球要灭亡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当时国际乒联想出的改革提议竟然有一条,“比赛中前三板球不计分数。 好在这个荒唐的提议一出台,便立即被各国乒协“乱棍打死。 3,发球的“障耳法1985年第38届世乒赛以前,运动员可以使用两面相同颜色但性能不同的胶皮进行比赛,比赛中球员很难判断对方是用哪面胶皮发过来的球。 但是,由于性能不同的胶皮击球声不同,所以经验丰富的选手可以“听出胶皮。 为了最大化迷惑对手,中国人开始在发球的瞬间跺脚,用跺脚声掩盖胶皮击球的声音。 为了限制发球跺脚影响接发球判断,国际乒联曾想设置规定,在

中国乒乓球冠军王皓介绍

中国乒乓球冠军王皓介绍 王皓简介 王皓,1983年12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男子乒乓球 队运动员。 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 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韩国),获得男单亚军。2008年北京 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双打冠军。2011 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 乒赛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 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2014年12月21日,王皓正式宣布退役。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 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与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仅 次于张怡宁的19个和王楠的24个。 2015年02月20日,王皓马龙转发春晚口误演员微博,接受其 道歉声明。 王皓早年经历 王皓在1983年12月1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王皓的父亲王忠全是个铁杆球迷,从小就爱打球。王皓从小就是个漂亮的孩子,小名叫“乐乐”。王皓7岁时,他和爸爸在电视上看到长春市少年宫招收 少儿乒乓球学员,教练正是王皓的父亲当年的乒乓球老师刘宏祺, 爸爸马上就带着儿子来找刘教练。刘教练见他的素质不错,就把他 留下了。当时正是横板打法盛行的时代,“直板横打”这种说法还 没有流行,大家都管直板反面也能进攻的打法叫“AB面”,刘教练 就为王皓选择了这种“AB面”打法。虽然也想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大家发现王皓在比赛中不但不吃亏,还能

中国乒乓球冠军郭跃介绍

中国乒乓球冠军郭跃介绍 郭跃简介 郭跃,1988年7月17日出生于辽宁鞍山,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郭跃6岁开始打球,1996年进入省体校,2000年入选国家队,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连续两届获得乒乓球女子团体赛冠军。 2014年12月06日,郭跃出任辽宁女乒教练员。 郭跃人物经历 进入体校训练 1988年7月,郭跃出生于鞍山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6岁时父亲郭向生送郭跃去打球是想让孩子锻炼锻炼身体,但在在市体校打了两年,郭跃的球技已经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1996年,辽宁省里组织各市最优秀的少年乒乓球选手大比武,选拔进入省体校的球员。 当时省体校最小的年龄组是1987年出生的球员,出于锻炼的目的,1988年出生的郭跃以小打大报名参加了1987年组,成为年纪最小、个子最矮的选手,凭借着出色的发挥,最终在70余名选手中名列第一。比赛结束后,省体校的教练便找到了郭跃的父母,希望郭跃到省体校打球。经过认真考虑后,郭跃父母决定让郭跃在乒乓球上发挥才能,于是,郭跃进入了省体校。 获得全国冠军 郭跃不是一个张扬的女孩儿,但内心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省体校的比赛一直名列前茅。就这样,1998年郭跃进入辽宁省队,郭跃的乒乓球水平突飞猛进。

1999年年末,全国组织少年乒乓球选手选拔赛,郭跃第一次拿 了全国性比赛的冠军,随后赶到北京国家二队集训。不久,郭跃代 表中国参加了一个亚洲邀请赛,郭跃又第一次夺得洲际比赛冠军。 在这之后,才11岁的郭跃正式进入乒乓球国家二队,成为最年轻的 国手。 国家队崭露头角 进入乒乓球国家二队之后,郭跃参加各种大赛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由于性格倔强,从进入国家一队那天起,郭跃就是教练最“头疼”的弟子。但也是因为性格倔强不服输,郭跃被教练寄予了厚望。 2004年多哈世乒赛是郭跃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 乒乓球队教练组最终没选20岁的郭焱,而是把机会留给了郭跃。郭 跃入选第47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后,在决赛第三场以3比1的成 绩战胜张瑞,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4年在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年仅16岁的郭跃成为了最年轻的国际 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郭跃创造了一个奇迹。 奥运会经历 2004年雅典奥运会,年仅16岁的她和牛剑锋配对参加了奥运会 双打比赛,并在半决赛和张怡宁、王楠会师半决赛,顺利完成任务。 三、四名争夺战,郭跃/牛剑锋4比3惊险战胜金暻娥/金福来组合 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双铜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郭跃在团体赛中发挥出色,屡屡建功,收 获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团冠军。 在随后的单打比赛,她半决赛不敌王楠,在季军争夺战中,她战胜新加坡选手李佳薇再次收获了一枚铜牌,同时,这场胜利也确保 了中国女乒囊获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的全部奖牌。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到伦敦奥运会,郭跃成为了继王楠、孔令辉、王励勤之后,又一个三度征战奥运会的传奇式人物。

乒乓球国手运动员有哪些

乒乓球国手运动员有哪些 相信大家对中国兵乓球的国手都很了解了吧。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乒乓球国手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怡宁,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生涯中共获19个世界冠军。现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助理。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2000年,在第45届世乒赛上获得女团冠军与女单亚军。2001年获得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2004年,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上与王楠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了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与郭跃、王楠合作夺得女团冠军,随后在女单决赛中击败王楠成功卫冕奥运冠军。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对外宣布退役。2009年,与金融家徐威结婚。2012年4月2日,喜得千金,母女平安。 世界排名:2010年5月,国际乒联公布世界排名,张怡宁因为一年内未参加比赛而消失于世界排名(注:所有选手中只有一年内参加国际比赛才能有排名 乒乓球国手郭跃的介绍郭跃,1988年7月17日出生于辽宁鞍山,中国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 2002年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亚军的战绩使她成为创办总决赛以

来,闯进决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也是中国年轻选手中的领军人物。2007年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铜牌。2013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2014年12月06日,出任辽宁女乒教练员。 2007年05月12日,郭跃获得“2007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新人奖。 乒乓球国手王楠的介绍王楠,1978年10月23日出生于辽宁抚顺,乒乓球运动员。1989年进入辽宁省队,1993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打亚军,团体冠军。获得的世界冠军已达到24个,同年退役。同年9月27日与商界人才郭斌举办婚礼并育有一子。2009年3月进入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工作。现为团中央宣传部文体处处长。 1994年,在瑞典乒乓球公开赛首夺女单冠军的王楠开始被国人关注。那时,王楠年仅16岁。18时,王楠参加了队里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选拔赛,不过那时的王楠虽然已小有名气,但还是第一次经历那样的“大场面”。王楠说那时自己吓得腿打哆嗦,手根本无法控制球拍,结果当然是无缘亚特兰大奥运会。 而在1997年4月第44届世界锦标赛上,王楠与上一代乒坛巨星邓亚萍以及队友李菊、杨影和王晨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而这也是她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而在那届大赛她还与王励勤合作获混合双打第三名;与李菊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二名,还取得了女子单打比赛的第二名。

乒 乓 球 的 发展史

乒乓球的起源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网球有着密切的联系,乒乓球运动英文名为Table Tennis即为桌上网球。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洲。据记载: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受到网球运动的启示,在一些英国大学生中,流行着一种极类似现在乒乓球的室内游戏,发球时,可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亦可把球先发到本方台面再跳至对方台面。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纸贴成,形状为长柄椭圆形。 为了不损坏家具,在橡胶或软木实心球外,往往包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有时,在饭桌上支起网来打;有时索性就在地板上用两个椅子当作支柱,中间挂起网来打。 虽然打起来不十分激烈,但颇有一番乐趣。这种游戏当初叫做“弗利姆——弗拉姆”( Flim-Flam )又称为“高西马”(Goossime)。 自从一位名叫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的英格兰人到美国旅行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性很强。于是,他就将这种球稍加改进后,代替了软木球和橡胶球,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起来。由于用拍击球和球碰桌面时发出的是“乒”“乓”的声音,所以“乒乓”的名字也就由此产生了。最初乒乓球是一种宫廷游戏,欧洲贵族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逐渐流入民间。 第一发展阶段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速度慢,旋转也不强,因此打法单调,只是把球挡来挡去。胶皮拍出现后,技术有些变化。因为胶皮拍比木制拍弹性大,摩擦力大,可以制造一定的旋转,于是出现了削下旋的防守型打法。这种打法曾在欧洲风行一时,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世界冠军。世乒赛举行的18届中,先后共有117个冠军中109次冠军全部为欧洲选手获得,其中匈牙利选手成绩最为突出,共得57项半冠军。此时期常被世人称为欧洲的全盛时期。 欧洲选手的基本打法是防守多于进攻,主要靠稳削下旋球取胜对手。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力争自己不失误,而等待对方失误以取胜。于是在争夺世界冠军的决赛中,曾不止一次地出现打“蘑菇球”的局面,最后有的裁判员不得不用掷钱币的方法来决定胜负。在第11届女子单打决赛中,由于美国和奥地利运动员比赛时间过长,双方又不同意用抽签方法决定胜负,致使这一届女子单打世界冠军成绩表内只好写着“无冠军”。鉴于上述情况,国际乒联决定修改规则、增宽球台、降低网高,限定比赛时间等,以鼓励积极进攻,加快比赛进程,防止采用消极打法。此后,削中反攻打法有所发展。这是乒乓球运动史的第一个发展时期。第二发展阶段 1952年,日本运动员在参加第19届世界锦标赛中采用远台长抽打法,结合快速的步法移动,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使上旋打法占了优势。此外,日本还革新了工具,使用海绵球拍,因而加快了进攻的速度。这种新的打法,比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防守型打法先进。日本运动员的远台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配合威胁性较大的反手发急球抢攻,在第19届锦标赛中一举夺得4项冠军,从而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 1952年,日本运动员在参加第19届世界锦标赛中采用远台长抽打法,结合快速的步法移动,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使上旋打法占了优势。此外,日本还革新了工具,使用海绵球拍,因而加快了进攻的速度。这种新的打法,比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防守型打法先进。日本运动员的远台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配合威胁性较大的反手发急球抢攻,在第19届锦标赛中一举夺得4项冠军,从而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 第三发展阶段 在50年代日本称霸世界乒坛的时候,中国也开始登上世界乒坛。通过参加几届世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名单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名单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奥运会将在巴西时间2016年8月5日-21日举行(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22日)。大家关心的中国代表军团名单已经出炉,快来瞧瞧有没有你喜欢的运动员吧! 项目:乒乓球 领队:刘晓农 教练:秦志戬;孔令辉;刘国梁;李隼 医生:袁朝明 翻译:何潇 女运动员: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 男运动员:马龙;许昕;张继科;樊振东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赛程表日期时间项目轮次8月6日20:00-次日09:00 男子单打资格赛、第一轮、第二轮女子单打资格赛、第一轮、第二轮8月7日20:00-次日09:00 男子单打第二轮、第三轮女子单打第二轮、第三轮

8月8日21:00-次日09:30 男子单打第三轮、第四轮女子单打第三轮、第四轮8月9日21:00-次日09:30 男子单打1/4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8月10日21:00-23:00 女子单打半决赛8月11日07:30-09:45女子单打决赛21:00-23:00 男子单打半决赛8月12日07:30-09:45 男子单打决赛21:00-次日09:30 男子团体第一轮女子团体第一轮8月13日21:00-次日09:30 男子团体第一轮女子团体1/4决赛8月14日21:00-次日05:00 男子团体1/4决赛女子团体1/4决赛8月15日06:30-09:30 女子团体半决赛21:00-24:00

女子团体半决赛8月16日02:00-09:30 男子团体半决赛22:00-次日01:00 女子团体铜牌赛8月17日06:30-09:45 女子团体金牌赛22:00-次日01:00 男子团体铜牌赛8月18日06:30-09:45 男子团体金牌赛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名单

乒乓球历史

乒乓球历史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得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1959年,中国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1982年,国际奥委会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必将激起世界各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The History of Table Tennis Table tennis movemen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large table tennis game held in London in December 1900. In 1926,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formally established, and decided to hold the first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More than 5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able tennis about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Initial, athletes use racket is shapes, all is made of wood, hit the ball speed slow. Strength is small.In 1959, China won the 25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men's singles champion, the Chinese athletes began on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circles. Gradually formed a "fast, accurate, malicious, change" for technical style of the pen-hold grip nearly table fast-break game.In the 60s, China's table tennis technical level in the world most front row, the advantage of table tennis movement by the Japanese moved to China. This is a table tennis level of the second big improve.In Japan, China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European athletes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failure, after almost 20 years of efforts, they finally take Japan HuJuanQiu technology and China's nearly table fast-break game long, creating a suitable for their advanced play, namely to HuJuanQiu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fast-break play. Table tennis movement and promote to place and speed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 new height. This is the third time table tennis level greatly increase. In 1982,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about since 1988 as the table tennis Olympic Games project decision, will stir up to the world table tennis movement further attention, promote table tennis and faster developm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