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

一、产品介绍

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肾脏病也是其中一种。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断增加的就诊者人数,使得传统的人工管理血液透析中心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为此,江苏美德电子科技公结司结合当前国内血透行业的特点并根据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流程开发了血液净化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患者登记、预约、排班、检查、记录、库房、统计等透析检查全过程,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综合运用了医学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透析治疗过程的流程式管理以及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为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制定优良的医疗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二、系统特点

实用安全,可操作性强

本系统严格按照血液净化中心的业务流程量身打造,实时掌握患者透析情况,保证透析安全、高效、顺利的完成。

全数字化操作,简化节约

全程无纸化办公,降低了传统透析中产生的大量纸质文档的打印、存储成本,同时便于保存及查询数据,大大提高了透析中心的工作效率。使用IC卡管理每位患者,降低差错率的同时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IC卡可重复使用,节约科室成本。

流程化管理

本系统严格按照透析中心的业务流程量身打造,从患者情况、透析记录、患者治疗排班、统计分析、设备管理、库房管理等各个不同环节对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管理和监控,便于用户掌握最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同时省去大量繁琐的书面记录工作,解决了各类资料的储存问题。

专业化医疗数据表

本系统附带一套完整的透析数据主表,基本囊括国内透析业界所有业务历程所需的各类数据,用户可以简便的检索和编辑所需要的数据并打印报表。

操作便捷

系统界面按照苹果系统设计,操作快捷简便。本系统从医护人员使用实际出发,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实际操作简单易学,各功能模块之间关联性强,用户只需通过双击、拖拽的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极大限度的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

三、功能介绍

透析管理

管理工作站可以对患者信息和就诊卡管理,进行患者排班和护士排班,查看今日治疗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字典维护和参考值设定等设置。

1患者管理

提供医院管理患者所需的详细信息,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基本信息可手动输入,也可在系统设置中预置,使用时通过下拉菜单直接选择,方便快速填写,节约医护人员的时间。

为了直观的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系统提供趋势图方式查看患者全部透析数据,及时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合理的安排后续治疗,用户可自行设定趋势图需要统计的数据类型。2今日治疗

今日治疗界面下,查看今日治疗患列表,制定各个患者治疗方案。

可保存透析记录,亦可打印透析记录单,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填写记录。透析记录单可根据用户需求随时修改。

在透析记录单右侧的工具栏里可进行医嘱管理、治疗小结管理、查看历史透析记录单等。

针对透析过程中会经常下达医嘱,本系统提供了医嘱管理模块,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可在IPAD端查看并执行。医嘱分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医生可将常用医嘱保存成模板,方便使用时直接调取。

为了快速完成透析报告,系统也可将治疗小结存储为模板,书写报告时用户可双击将小结模板写入报告,然后稍作修改即可,大大节省了医生的时间。

3患者排班

结合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特点本系统提供灵活、强大的排班功能,透析排班可将医护人员从繁杂的排班工作中解放出来。排版以周为单位,直接使用鼠标拖动或者点击即可完成患者的排班,即可按固定日期排班也可按患者的透析频率排班。透析的时间也可由用户自行设定,排班冲突时即时弹出提示,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确保排班无误可行。

可按透析室排班,也可单独选择床位进行排班。

为简化科室人员操作,对相同的排班安排,可以用复制排班表功能实现。快速完成排班。

为方便科室人员管理患者及床位,透析排班表可进行打印,排班表支持横向及纵向打印。4护士排班

系统同时可对护士进行排班,明确责任分配,合理的安排科室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

系统支持护士排班表的打印,方便查看及安排工作。

5IC卡管理

系统全程可使用IC卡进行管理患者,即保证了患者信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IC卡可重复使用,节约科室成本。

6系统设置

用户设置、权限分配等。系统可按功能模块设置用户权限,根据登录用户所在的权限组分配相应的权限。可自定义增加、修改、删除登陆用户,并设置相应权限、登陆密码等,既方便系统管理员管理也便于操作用户使用。

7参数值设定

针对透析过程中填写的众多数值设定正常值范围,超出范围时系统将提示。

8字典维护

常用的基本信息如科室、传染病、抗凝方式、血管通路等,可提前添加至系统中,使用时可直接通过下拉菜单进行选择,提高工作效率。

库房管理

为方便、高效的管理透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耗材及设备,系统提供了仓库管理模块。规范化、自动化管理透析耗材,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

9商品入库

采购入库或者盘盈入库,自动生成入库单号,药品选择方便快捷,可区分正常入库、盘盈入库等不同的入库方式。

10商品出库

使用出库或者其他出库,可以自动生成出库单号,可以区分正常出库、盘亏出库等不同的出库方式。

11查看库存

当商品入库和出库时,系统自动生成每类产品的库存数量,查询方便。根据商品库存情况,及时的补充缺货商品。

12库存盘点

系统使用一段时期后,库存数有可能与商品的实际库存数有偏差,此时可通过商品盘点及时纠正商品的库存。用户随时可以盘点仓库,自动生成盘点单据,使盘点工作方便快捷。13商品资料

对每个产品生成唯一的商品编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编码,可以对商品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14供应商管理

管理供应商基本信息,方便货品管理。

15统计报表

商品出入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单据,系统提供大量的统计报表,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新的报表,报表支持打印。

移动办公

针对透析过程中需要记录大量的透析数据,及随时跟踪患者透析治疗情况,系统提供了适用于移动办公的IPAD客户端程序,方便医生填写治疗方案和医嘱及治疗小结,并随时查看患者治疗情况。可查看既往治疗的情况,输入查询条件进行患者查询。

医生可直接在IPAD端查看患者的排班情况,便于快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

医生也可以持IPAD填写透析前的治疗方案以及透析后的小结数据,完全摆脱电脑固定位置的限制,真正实现移动、无纸化办公。

医生可在终端进行医嘱的填写、修改和删除。可直接调取工作站上保存的医嘱模板,快速下医嘱。

本系统提供患者拍照功能,患者的照片可从本地相册选取,也可现场拍照。方便医护人员在透析过程中核对患者照片再进行操作,提高了一定的安全性。

患者透析过程中,可根据透析实时状况,记录透析详细结果,便于后期查阅与分析。

护士可使用IPAD定时填写透析参数,透析中的数值通过IPAD保存至服务器,医生也可通过医生端查看病人治疗的实时情况。

护士可以持IPAD查看医生医嘱,同时可在执行医生下达的医嘱时进行执行医嘱操作。解决了以往需医生当面下医嘱的麻烦,使医生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称重系统

准确记录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的体重,并自动将体重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减少人为输入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的通知 苏卫医〔2014〕68号 各市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省管有关医院: 为规范和加强血液净化技术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 管理规范(2014版)》(见附件,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就 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已将血液净化技术列入“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凡未经审核批 准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该项技术。 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避免盲目追 求扩大规模,忽视医疗安全和内涵质量。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认真对照本《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室)管理, 落实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和岗位培训要求,保证血液净化的医 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设置,充 分考虑城郊偏远和广大农村地区血液净化的可及性,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指导与督查,在督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室)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隐 患的,应立即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责令其暂停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各 地要加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制度,对辖区内血 液净化中心(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促进血液净化质量 的持续改进。 原省卫生厅《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苏卫医﹝2010﹞ 6号)自此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7日 抄送:无锡市医管中心,省医院协会、省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避免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 2.范围:适用于血液净化中心。 3.定义:无。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制定管理制度。 4.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4.3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制度的执行。 5.作业内容 5.1基本要求 5.1.1建筑布局:布局合理,普通病人透析区、急诊透析区、隔离病人透析区、治疗室、水处理室、干湿库房、办公室、更衣室、药物准备间、污洗间等分开设置。 5.1.2每个透析单元使用面积>3.2平方米,单元间距>0.8米。 5.1.3配备便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每个透析单元备有快速手消毒剂。 5.1.4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透析器,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5.2人员管理 5.2.1医护人员的管理

5.2.1.1工作人员进入血液净化中心时换工作鞋服,操作时戴口罩、帽子。 5.2.1.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2.1.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5.2.1.4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和预防接种。 5.2.1.5加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5.2.2患者的管理 5.2.2.1 患者更换清洁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室,非患者必需用品不带入透析室内。 5.2.2.2在进行首次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HBV和HCV标志物的检查,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5.2.2.3乙肝、丙肝患者透析在隔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 5.2.2.4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5.3工作环境及质量控制管理 5.3.1环境管理 5.3.1.1墙面、地面: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每日透析结束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透析过程中发生血液、体液污染时,

血液透析室工作计划

2016年透析室工作计划 2016年血透室要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以陈院长工作动员报告为指导,以“舒馨医院,患者满意,员工幸福”为目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运行机制,狠抓医疗核心制度、“六个三”管理准则、“五条自问自责”落实,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依法执业、依规做事,践行和弘扬医院核心文化,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投入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质量保障,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的医疗服务成本效果最优。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动力,以为人民服务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医疗质量提高。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医疗、护理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流程,落实各岗位职责,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2、加强质量控制。科内成立医疗、护理质控小组,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评标准,各项工作月初由主任、护士长制订质控计划,质控员按计划进行自查,按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积极上报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科内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防范措施,以利今后工作。 4、重视医疗、护理安全教育,每月组织学习血透室安全教育知

识,时刻敲警钟。 二、贴心周到的为群众服务,使患者满意。 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2、每月由专人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有效改善血透室的就诊环境及工作作风,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每周检测透析用水的硬度、余氯。所有监测结果均做好记录,季末由主任组织召开院感工作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护士长定期进行规范的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换执行率100%。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水处理、配液间、治疗室、透析室的清洁,每日按时消毒,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养工作。消毒液按规定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液的配制要按需、按量、按浓度配制,做到专用试纸天天检测浓度。

血液净化室质控小组活动内容

血液净化室质控小组第一次活动内容因工作需要,血液净化室于2013年12月20日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控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等事项,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内容,持续改进血液净化工作,并拟于12月23日对科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血液净化室质控小组2014年工作计划 一、每三个月对科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内容依次包括:形象卫生、布局设施、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核心制度落实、物资设备供应及保养、护理质量、人员资质考核、业务学习评价、应急预案演练评价、感染控制制度落实考核、文件制度传达情况、医疗文书及各项登记进展等; 二、记录每次检查内容,对问题进行讨论追踪,持续改进血液净化质量; 三、配合医院三甲工作,争取于2014年10月前,将除4.15.1.2之外的其余条款达到B级以上; 四、与职能科室、兄弟科室等密切联系,加快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进展,加强业务合作; 五、总结分析现有业务形式,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新业务,满足医院总体发展需要; 六、抓好安全生产: 1.医疗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排除; 2.避免重大医疗事故,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3.监督、维护计算机系统稳定安全。 七、培养业务骨干,着眼大局,以身作则,积极承担医疗任务。 2013年12月23日血液净化室质控小组自查记录 实查情况见下表: 形象卫生:整洁有序、医疗生活垃圾分类、仪容仪表规范、设备清洁 布局设施:符合上级部门要求、利于治疗、便于职工生活、无火灾隐患 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岗位职责明确、落实到位、人员称职、服从管理 核心制度考核:日常学习积极、熟练掌握、落实到位 物资设备供应及保养:满足需求、申请及时、售后维修及时、清理保养及时、爱护仪器设备、消耗品更换及时、定期排查 护理质量:护理操作规范、无护理不良事件、健康宣教到位、 人员资质考核: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人员考评落实、新人带教规范、人员申请及时 业务学习评价:定期举行、效果评价、记录规范 应急预案演练评价:预案规范、定期演练、记录完整 感染控制制度落实考核:制度学习、手卫生规范、监测规范、水处理及透析机等消毒规范 文件制度传达情况:传达及时、规范整理 医疗文书及各项登记进展:医疗文书规范、各项工作及时记录、网络登记完善、定期总结、科研成果 具体问题分析: 1、候诊区花盆脏,有烟头,医疗生活垃圾未分类、个别人员仪容仪表不规范、血液净化医疗文书、文件等散乱,未规范整理,个别设备不清洁,患者通道入口处无鞋柜,更换拖鞋不规范; 2、无单纯乙肝、丙肝透析机,结核透析治疗区未分开,艾滋病与艾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 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 菌血症(bacteremias) 发热反应(Pyrogenic reaction) 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 (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人物 工作人员﹕ 防疫注射 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 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 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 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感染质控中心) 呈報可疑感染病例 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 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工作人员不在治疗室就餐。有专用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工作中发生意外感染,可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S免疫球蛋白500mg,一月后再注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带手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时也应带手套。 3、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清洗。 病人﹕ 病历评估 防疫注射及定期血液测试 病人教育(如血透前的健康宣教) 探视人员﹕ 尽量不设探访时间,以減少人流帶來的环境污染 需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防护警示 患者的监测和防护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条感染监测范围 血液透析是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依赖血透存活的患者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生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常见的致病菌。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世界各国血液净化中心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乙、丙、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含有血液成分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均可成为肝炎的传播媒介。 第二条肝炎病毒的监测与控制1.人体肝炎病毒的检测 (1)所有进行血透前的患者都应进行全套肝炎病毒的监测,并将此作为本底调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一般每年一次); (2)透析前预防注射乙肝疫苗; (3)患者初次透析前三个月应每月进行一次肝炎病毒检测,以后每季度检测一次,连续一年后,改为每半年一次; (4)有感染症象时随时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肝炎病毒的感染。 2.医疗用品感染病毒的检测 (1)为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透析管道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

一次性医疗用品,需重复用的要严格进行有效的消毒,消毒液必须能杀死病毒肝炎等病原体; (2)定期对这些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特别是肝炎病毒的检测。 第三条细菌和内毒素的监测与控制 1.应重点进行透析用水、透析液、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内痿针、血路管、双腔管等的细菌和内毒素监测,一般每月一次,要求透析液进水口细菌总数<200cfu/ml,离开透析器的透析液细菌总数<2000cfu/ml,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内毒素检测应阴性。 2.发现感染症象时应随时检测,及早发现感染的可能来源。 3.拿取分流器,插入瘘管针头,更换或拆卸设备,以及抽血等,均应戴手套,为了避免被血液污染,工作人员必要时应穿隔离衣、戴眼罩。 4.预防外瘘管被污染,透析结束后在外瘘管内注入适量肝素,以保持通畅,如发现局部血栓或感染,应尽早拔除痿管。 5.预热透析液的水箱易污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加入适量的消毒剂。 6.使用后的可火化的物品均应焚烧,其余物品也应用高效消毒液浸泡处理。

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计划(特选参考)

2018年血液净化工作计划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更新完善,为进一步抓好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结合本科室专业特点,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质量与安全不断持续改进为工作重点的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探索适宜本专业工作的方法,特制定2018年血液净化室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血液净化室人力资源管理 1.继续探索血液净化室专科化模式,使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规章制度要求,加强血液净化室护理团队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科室每位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最终使科室护理团队整体提高水平。 2.2017年科室完成两名护士外出进修,在确保科室正常工作情况下2018年继续努力争取更多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3.在“互联网+”便利的信息新时代下,积极利用微信群、QQ群、各种血液净化平台多于各大医院本专业人员交流,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在本科室内进行学习内容分享。 4.加强护士理论培训,探索占时少,形式灵活的5—10分钟小课堂模式,一个问题点,短时间讲清楚讲明白。 5.弹性排班,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合理分配工作,高低年资人力资源互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帮互助相互协作。

6.专人负责科室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督促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完成一万字以上自学笔记,完成2018年学分达标目标。 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规避护理风险 1.不断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血液净化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常规化。 2.不断完善各项风险预案,定期学习和演练,能够做到在工作中出现风险及时应急确保病人安全。 3.要求每个护士坚守岗位,规范操作,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并及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密切观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变化,时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及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能及时处理。在患者透析治疗前、中、后认真做好有效巡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强化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持续改进。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按照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新标准,定期进行对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化学污染物、内毒素、细菌等指标的检测,定期进行对血液净化室环境学检测。 2.强化手卫生依从性,定期规范培训。透析患者做到分区分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医疗垃圾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3.定人担任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控护士,加强科室医院感染控制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名护士上责任组,5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3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标准 中心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净化的质量管理依据有: 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颁发; 2.《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生部颁发,卫医发[2005]330 号; 3.(山东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 规范》(2008年12月),山东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4.《山东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12月);山东省 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发,2006年; 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颁 发; 7.济南市中心医院发布的有关血液净化的相关文件; 8.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检查方案 检查标准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改进措施:

参照《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要求。配置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技师;配置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工作人员及病人更衣室、接诊区、医务人员办公室、污染室等。 检查标准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改进措施:中心依据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1)血液透析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2)复用室工作制度 (3)医院感染检测以及传染性疾病上报制度 (4)透析器透析管路重复使用工作制度 (5)透析室消毒细则 (6)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 (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8)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9)肾脏病诊治指南 (10)医院感染控制文件 (11)医疗质量规范 (12)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规范 (13)维修工作制度 (14)医疗设备操作规程 (15)反复使用用品合格使用标准

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管理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周健美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净化工作特点 血液净化工作特点 血液透析兼具门诊、病房、急诊等多重工作性质,病人治疗周期长;频繁进行有创性和侵入性操作,感染环节多;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聚集地;职业暴露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管理科室。 规范化管理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规范化管理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血液透析是项专业性强、风险性大医疗护理专业技术,容易造成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播散;严重医疗安全事件均因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因此在质量、安全、培训和监管工作上亟待加强管理;差错并非完全由于一个人的疏忽和无能所致,与整个系统内部潜在的缺陷有直接关系。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2005年卫生部制定《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8年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2010.1.25《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2010.3.12《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基本标准(试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2010.3.23《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卫生部总体要求 卫生部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建设。 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做到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设备、人员等符合基本标准。 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疗感染控制工作。 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血液透析室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符合规范要求。 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二十二.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综合医院等级评审 包含了七类项目,21条评审要点 三甲评审主要内容 1.基本条件 血透室分区布局要求;人员配置要求;房屋、设施要求 2.管理职责及规章制度 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血液透析规章制度;规范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流程;制定血液透析各项应急预案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次手套,并用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擦拭);血透室应配备相应的洗手设施;完善各项操作流程;透析机消毒: 医疗废物的处理 4.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建立由各级医生、护士长、质控专管员等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质量评价 三甲检查所涉及的问题 三甲检查所涉及的问题 查看透析室布局、分区、配液间、水处理。查看抢救物品如监护仪、除颤仪 查看运行中的透析病历;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名护士上责任组,5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

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 3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措施:

血液透析室所有制度全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一、主任职责及管理 (1)负责全面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透析质量和安全负责。(2)依据血液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透析中心的管理规程。(3)负责透析室人员安排和责任划分。 (4)负责透析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等。 (5)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6)监督及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好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7)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 (8)负责统计汇报透析登记相关资料并提供报告。 1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二、护士长职责及管理 (1)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组织实施。 (2)协助透析室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各项透析护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技术培训。 (4)负责透析医疗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5)负责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和管理。 (6)负责各项报表如患者账单、工作量、各种护理记录的汇总。(7)负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8)定期对卫生员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9)负责护理人员(含卫生员)工作安排。 (10)负责定期组织对患者家属的科普宣教工作。 2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三、各级医生职责 (1)在透析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血液净化室的日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负责患者透析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遵循个体化透析方案。(3)经常巡视患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积极开展各种血液净化新技术、新疗法。 (5)负责透析技术操作前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填写知情同意书。(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等有关制度。 (7)认真记录并保管好病历资料。 (8)贯彻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分析评估患者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透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 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 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 名护士上责任组,5 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 3 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 、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措施: 1、制定本科室护理人员详细的护理计划和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

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 遵循《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下列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一、交接班制度 1.早班护士向晚班护士做好书面及床边交班。交班内容为机器性能情况及所负责病人的治疗情况。 2.晚班护士做好书面交班。交班内容为当天机器的性参情况及病人的治疗情况。 二、血液透析记录和资料保管制度 1.血液透析记录由专人保管,定期装订归档。 2.血透室所有院内、院外的有关资料文件由护士长传达后保存归档。 三、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血透室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 2.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要求衣帽鞋穿戴整齐。离开污染区时,应换鞋并消毒双手。 3.工作人员的工作服、病人的床单被套等换下后,应放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清洗。清洁用具应定期消毒。 4.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做到专人专用,用后严格灭菌处理后方可重新使用,并严格掌握有效使用次数。 5.医务人员清洗复用透析器时穿戴好隔离衣、袖套、手套等以加强自身保护。 6.血透室所有医疗清洗用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均严格消毒后,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7.每班结束后紫外线消毒空气半小时,并做好记录。 四、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分管护士每月对室内环境、物体表面采样作HBsAg、细菌总数检测,并做好登记。 2.平时分管护士监督每位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院内感染监控办公室每季度或不定期对血透析消毒隔离情况进行监测。 五、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前作HCV、HBV实验室检查制度 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前,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测定肝炎标志物包括甲肝标志物(抗HA V-IgM)、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c-Ab)、丙肝抗体(抗HCV)和戊肝抗体(抗HEV)。 六、HCV、HBV阳性血液透析病人登记制度

血液净化室保障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血液净化室保障岗位配置 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常州鼎武医院血液透析室 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按照我院血液透析室实际工作需求,制定以下血液透析室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一、血液透析室岗位配置要求 1.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增加1名执业医师;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2.每台血液透析机配备0.4名护士;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 3.有1名技师,该技师应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 二、血液透析室岗位配置管理措施 1.血液透析室医师、护士和技师等所有岗位职责明确,相关人员知晓其履职要求。 2.在相同条件下,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等工作可优先考虑。 3.任何岗位人员不足等问题科主任落实后书面报告相关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等)与人事科。 4.发生病员激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导致医护人员急缺事件时,紧急调拨院内人员(可由血液透析室提出具体要求和人选)。 5.科室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并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完成相关诊疗工作。 6.血液透析室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7.血液透析室应根据预期发展目标适量培养、储备人才。 三、血液透析室人员培训管理措施 1.血液透析室每年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外送新入科病人参加血透专科培训,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2.每个医护技人员建立人员档案,鼓励接受在职继续教育、进修学习。 3.相关人员必须参加每年省内培训班,取得资格证书,满足学时要求。 4.科室应对员工进行履职评价,规范新人带教。 5.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根据实际工作撰写论文,求实上进。 6.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指标,积极参加院内相关的培训学习。 2017年1月1日(修订)

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 进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1血液透析室设置符合规范 C1:血液透析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许可证)C2: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的各项要求设置 C3: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加强管理 B:职能部门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监督管理 A:血液透析室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管理规范 4.20.1.2医、护、技岗位设置满足医院功能与任务要求 C1、C2、C3:血透室医师、护士、技师资质 C4:各岗位职责 C5: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短期培训经历 B1:保障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B2: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记录,对问题和缺陷有改进措施 A:医、护、技人员的履职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各岗位配臵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要求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3分区布局、设施设备符合相关规定 C1:分区布局

(1)布局和流程应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2)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 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臵复用间。 C2:房屋、设施 (1)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2)每一个透析单元配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透析液排水接口,透析中心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者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3)透析治疗区内设臵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 (4)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倍。 (5)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C3:设备 (1)基本设备: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臵,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2)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3)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B:有保障上述规定落实的措施,对问题和缺陷及时反馈,有改进A:持续改进有成效,布局与分区、设施设备配置完全符合相关规定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4落实《关于开展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腹膜透析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127号),启动了腹膜透析试点工作 C1:腹膜透析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C2:腹膜透析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C3:对患者严格履行告知责任,签署知情同意文件,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透析病历) B1:相关医疗规章制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020年血液透析室工作计划

2020年血液透析室工作计划 2020年血透室要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以护理部工作计划为根本,根据“三甲”评审标准及本科室的工作特点,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理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1、重视医疗护理安全教育,每月由护士长组织学习血透室安全教育知识,时刻敲警钟。 2、严格要求医疗护理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流程,落实各岗位职责,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3、科内成立医疗护理质控小组,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评标准,各项工作月初由主任、护士长制订质控计划,各质控员按计划进行自查,做到人人参与质控,月末由主任组织召开科内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各质控员汇报检查结果,按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积极上报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科内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防范措施,以利今后工作。 二、在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

到实处。 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2、每月由专人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有效改善血透室的就诊环境及工作作风,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每周检测透析用水的硬度、余氯。所有监测结果均做好记录,季末由主任组织召开院感工作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护士长定期进行规范的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换执行率100%。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水处理、配液间、治

血液净化室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一)科室文化 科室以“热情服务、病人满意”为宗旨,以“透析病人疗效”为核心,这种服务理念始终贯彻至科室的发展中。 (二)人员安排 1、外出培训 (1)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1人。 (3)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2人。 (4)参加全国、省内、市内血液净化会议:全科人员。 (5)参加血液净化短期培训进修:1周。2、职工素质教育 (1)医疗教学查房和护理查房。 (2)病例讨论。 (3)三基培训:医疗和护理分别进行,每月1次。 (4)聘请专家定期进行业务讲座。(三)医护质量 1、医护质量:全面完成医院规定的各项医疗指标。抓规范/制度落实、病历书写、诊疗常规、病程记录、交接班记录、会诊记录、疑难危重病人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规范用药。强调知情同意书的使用。减少或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纠纷和事故发生。主要医疗质量和效率指标提高。 2、管理模式:提供快捷、方便、温馨、优质、满意的服务。从服务语言和模式开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使患者满意度达到医院优秀水平。 3、设备更新:全面完成治疗设备配制,提高治疗质量。重点引进血液滤过机常规设备,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工作流程革新:完成医护统一管理新模式,加强治疗部门和临床的紧密联系。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治疗程序。 5、完善和发展已经建立的重点工作:(1)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评估工作。(2)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工作。(3)合理血液透析室布局。

6、开展新技术,继续开展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技术,通过开展这些技术可以增加急危重症病人的收治,增加收入。 7、工作量指标:(1)病人收治:增加20%,治疗人次:增加20%,总收入:增加10%。(2)机器使用率: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科研计划 1、课题:申报1项课题。 2、论文:国内杂志发表论文至少2篇。 3、成果:争取获得1项科技进步奖。 (五)经济指标 1、科室收入递增10%。 2、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为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血液净化中心相关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一、工作制度 1 血透室的工作制度。 2 血透室的各级人员职责。 2.1 医师职责 2.2 护士职责 2.2.1 主班护士职责。 2.2.2 治疗班护士职责 2.2.3 护理班护士职责 2.2.4 外勤班护士职责 2.3.1 卫生员职责 2.3.2 复用员职责 3 技师工作职责 4 进修生管理制度 二、医疗管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1 医疗范围、方式,适应症、并发症、相对禁忌症、急诊适应症。 2 各种血透机的操作规程及护理。 2.1、冲洗(或置换)规程。 2.2、上机操作规程。 2.3、回血操作规程 3 血液净化的操作规程。 3.1、单超。 3.2、血液透析滤过(HDF) 3.3、血浆置换。 4 血透病人的护理。 4.1、血透病人的护理常规。 4.2、血管通路 4.2.1 内瘘的护理 4.2.2 外瘘的护理 4.2.3 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4.2.3 1、A穿刺股V穿刺 4.2.3 2、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5 复用的操作规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血透室(含护士站)消毒隔离。 2、治疗室消毒隔离 3、复用间消毒。 4、透析设备(血透机水处理)消毒。 5、各种物品消毒。 四、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

1.1 消耗品管理 1.2 各种仪器、低值耗品 1.3 药品抢救车、抢救物品 1.4 被服、家具 透析设备消毒管理制度 一、个人透析机及管路: 每日透析后消毒一次,时间1小时,浓度:原液5%金星消毒液,入机后稀释成1000PPM。消毒后用反渗水冲洗30分钟,次日透析前冲选30分钟,每周一次用枸椽酸清洗。 二、集中供液系统及管路: 每日透析后消毒一次,时间6090分钟,浓度:原液2.5%金星消毒液,入机后35倍稀释,消毒后用反渗水冲洗1小时,次日透析前冲洗45分钟,每周二次用枸椽酸清洗 三、水处理系统: RO水24小时红外线照射杀菌,每月用浓度5%福尔马林消毒一次,隔月用枸椽酸清洗一次。 四、A液、B液桶及与透析液接触的容器每周一次1%福尔马林泡24小时。 五、室内每日红外线消毒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六、室内空气消毒(福尔马林40ml/+pp粉30%)/m3熏24小时。 七、透析机及管路浓度为5%福尔马林每月消毒一次。 透析消耗品复用室工作要求 1、严格遵守复用操作规程: 2、保持复用室清洁,每日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并消毒池内、台面、地面、墙壁,不得有血迹、污物 3、处理过的透析器、血液回路要摆放整齐、放置于柜内,每日应整理清洗消毒一次; 4、每月要清洗一次复用水桶及垃圾桶; 5、每月要清洗一次复用室(与透析室消毒日同步进行); 6、丙肝病人的消耗品要单独复用,严格隔离; 7、复用室人员编制2人,由一名正式员工负责,一名卫生员协助工作。 复用间消毒隔离制度 一、进入室内穿工作服、专用鞋。 二、严格执行复用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三、房间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小时,有记录。每日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试桌面、柜内、地面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