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比和比例(2)

5-6比和比例(2)
5-6比和比例(2)

☆GAN5-6-7 比和比例(二)

【基本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 A ∶ B = C ∶ D 或

B A = D

C ↓ ↓ ↓ ↓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即:

如果 A ∶B =C ∶D ,那么A ×D =B ×C , 或当B A = D

C 时,那么A ×

D =B ×C 。 【例题】

1、解比例:

(1)15∶X =24∶18 (2)

12X =2.71.8 (3)153X 122X -+ =43

2、(1)已知24x =18y ,那么x ∶y = ∶ .

(2)已知

125A =815B ,那么B A =

3、张力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校园内的一棵树的高度。他在地面上竖直立了一根竹竿,测得竹竿的长度是1.2米,竹竿的影长是1.8米,接着他又测得树的影长是9.6米。这时张力能知道树的高度吗?

4、已知甲数和乙数的和是170,并且甲数的

32和乙数的43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5、A 、B 、C 三架飞机模型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有如下关系:A 的

32是B 的74,B 的32相当于C 的7

4,C 在空中比A 多13分钟。B 在空中停留了多少分钟?

6、甲、乙、丙三人原来共有155元钱,三人各买了一本价格相同的字典,这时甲的钱还剩

31,乙的钱还剩21,丙的钱还剩52。这样一本字典的价格是多少元?

7、某车间共有86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部件15个,或乙种部件12个,或丙种部件9个。已知3个甲种部件、2个乙种部件和1个丙种部件恰好配成一套。如果要使加工后的部件恰好配套,那么做甲、乙、丙种部件各应安排多少人加工?

8、将分数

6143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把新分数约分后是

9

7。加上的这个数是几?

9、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几天后,发现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5:3,后来又看了20页,这时发现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2:1。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0、小明和小强原有的图画纸之比是4∶3,小明又买来15张.小强用掉了8张,现有的图画纸之比是5∶2.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图画纸?

【练习题】

1、解比例:

(1)X ∶12=15∶10 (2)

205X 3X =109

2、(1)已知6x =8y ,那么x ∶y = ∶ .

(2)已知

32m =109n ,那么m n =

3、一颗大树影长7.2米,同时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1.8米。树高多少米?

4、一个晒盐场用500克海水可以晒出45克盐。照这样计算,要晒出18吨盐,需要海水多少吨?

5、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180,甲数的

109与乙数的25

18相等(两数都不为0)。求甲数与乙数各是多少?

6、大、中、小三个圆的共同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101,是中圆面积的72,是小圆面积的

5

3。求三个圆面积的比。

7、加工某种机器零件需要三道工序,专做第一、第二、第三道工序的工人每小时分别能完成零件48个、32个和16个,现在有110名工人,要使每天三道工序完成的零件数量相同,每道工序各应安排多少名工人?

8、将分数

31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把新分数约分后是

54。加上的这个数是几?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如果发给每名男生2个本子、每名女生3个本子,那么一共发了108个本子。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10、月初,每克黄金的价格与每桶原油的价格比是3:5,月末各自增长了70元后,他们价格的比是2:3。月初,每克黄金和每桶原油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2)(教案)

第11课时 比和比例(2)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2)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正比例:k x y (一定) 反比例:xy=k (一定) (2)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说。 ②每袋面包的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组织学生审题并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奥数 六年级 千份讲义 466 第三讲 比例与百分数(讲义和例题)

第三讲比例与百分数(讲义和例题) 本讲要求:通过主要是与百分数有关的和差倍分问题,以及一些浓度、经济问题 例1.一堆奶糖和水果糖,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若干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36%了,如果再放入同样多数量的奶糖,这时奶糖所占比例为_____; 例2.某团体有100名会员,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14:11,会员分成三组,甲组人数与乙、丙两组人数之和一样多,各组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依次为12:13、5:3、2:1,那么丙组有_____名男会员; 例3.汽车从A地到B地,如果速度比预定的每小时慢5千米,则到达的时间将比预定的多1/8,如果速度比预定的增加1/3,则到达时间比预定的早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 例4.有大、小两瓶酒精溶液,重量比为3:2,其中大瓶中溶液的浓度为80%.现在把这两瓶溶液混合起来,得到的酒精溶液浓度恰好是原来小瓶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原来小瓶酒精溶液的浓度是____%; 例5.某车间工人加工一批零件,按计划完成了全部任务的1/4后,工人减少了1/6,但工作效率提高了1/20,结果前后一共用了62天完成任务,如果全部按计划生产,需要_____天完成任务; 例6.甲桶10升纯酒精,乙桶6升纯酒精与8升水混合,丙桶10升水。先从甲向乙倒入一定量酒精,搅匀后,从乙向丙倒入一定量混合液,再搅匀后,从丙向甲倒入一定量;最终各桶中酒精的含量分别为甲75%,乙50%,丙25%,那么此时丙桶有________升液体; 算数方法:方程方法:

例7.A、B两种商品,A商品成本占定价的80%,B商品按20%的利润率定价,如果一次购买5件A商品和8件B 商品,则按定价打9折出售,且可获利196元。现在知道B商品每件定价为180元,那么A商品每件定价_____元; 算数方法:方程方法: 例8.某产品一月份销售时,按定价进行7.5折优惠,结果每件获利20%;二月份成本比一月份降低了x%,于是按定价进行6.5折优惠,却能每件获利30%;三月份成本比二月份提高了x%,于是恢复为7.5折优惠,那么三月份每件产品的利润率为_____; 例9.一个工厂有三个分厂,全厂男女职工人数比为9:5,三个分厂人数比为8:9:11,第一分厂男女职工人数比为3:1,第二分厂男女工人数比为5:4,第三分厂男工比女工人数多150人。那么工厂总共有职工人。 例10.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一等奖人数比为1:2,但它们一等奖人数占各自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之比为2:5;(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人数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25%,其中乙校是甲校的3.5倍;(3)甲校三等奖获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80%,那么,乙校获三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比和比例 北京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比和比例 一、单选题 1.( ) A. B. C. D. 192 2.从济南到天津,甲车用了8小时,乙车用了10小时。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8∶10 B. 5∶4 C. ∶ D. 4∶5 3.下表中,x与y成反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x 5 ☆ y 120 150 A. 3 B. 4 C. 6.25 4.把“0.75吨:75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 1:10 B. 1:100 C. 100:1 D. 10:1 5.把右面长方形按1:4缩小,所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 A. 1:4 B. 4:1 C. 16:1 D. 1:16 二、判断题 6.李红4小时行了12千米,她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3:1. 7.把15:14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8.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例. 9.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三、填空题 10.a÷b=6,a和b成________比例;ab=7,a和b成________比例。

11.∶的比值是________;把1.5米∶75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 12.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15%.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13.和一定时,一个加数和两外一个加数是________。 14.在标有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4cm,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5.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三种球各有多少只? 16.六(1)班和六(2)班订阅《红树林》的人数比是3:4,六(1)班有15人订阅,六(2)班有多少人订阅? 五、应用题 17.甲、乙两人合挖一条水渠,挖了2天,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又找来丙一起挖,三个人又挖了2天完成了全部工程,并得到工资800元,他们3人各应分配多少钱才合理?(每人工效相同)

比和比例2

第二十三讲 比和比例(三) 本讲继续学习比和比例的复杂运用 例1、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水渠,修完后甲村可灌溉面积是丙村的3倍,乙村可灌溉面积的3/4等于甲村可灌溉面积的2/3,三个村原定按可灌溉面积的比派出劳力,后来由于丙村抽不出劳力经协商丙村应出的劳力由甲、乙二村分担,丙村付给甲、乙二村工钱共1200元,结果甲村共派出45人,乙村共派出35人,完成了修渠任务,问甲、乙二村各应分得工钱多少元? 例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每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10元,小客车6元,小轿车3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之比为5∶6,小客车与小轿车之比为4∶7,共收取这三种车辆款470元。求这三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大客车20,小客车24,小轿车42) 例3、甲乙两辆汽车从A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当甲车行了全程的61 时,乙车行了48千米, 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行了全程的53 。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4、一项工程,原计划若干天完成,按计划完成1/3以后,因天气不好,使得工效降低了1/10,因此比计划多用了4天完成,求原计划多少天可以完成? 例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来时间提早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6、如图,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若使甲轮转5圈时,乙轮转7圈,丙轮转2圈,这三个齿轮齿数最少应分别是多少齿?

练习: 1、某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人承包发给他们的工资一共是1800元,三人完成这项工程的情况是:甲、乙两人合做6天完成了工程的1/3,因甲有事,乙、丙合做2天完成了工程的1/6,以后三人合做5天完成了剩下的工程。按完成工作量的多少来付钱,各人应得多少元?(提示:先求出三个人各自的工作效率,再求出三个人的工作量的比,再按完成工作量的多少来按比例付钱。) 2、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 2 1 5 倍,求这个长方形 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7:5) 3、有大小两筐苹果,大苹果与小苹果单价比是5:4,其重量比是2:3,把两筐苹果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苹果,单价为每千克4.4元,大小两筐苹果原单价各是多少?(5,4) 4、从甲地到乙地,如果车速每小时提高20千米,那么时间由4小时变为3小时。甲乙两地相多少千米? 5、甲、乙、丙三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28个、20个、35个(下图).当甲转动5圈时,乙、丙两齿轮各转多少圈?(7,4) 6、一批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两人去做,经过6小时,甲完成了任务,乙还差96个没有做完。己知乙的工效是甲的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960) 7、甲、乙二人同时开始加工一批零件,每人加工零件总数的一半,甲完成任务的1/3时,乙加工了50个零件,甲完成这批零件的3/5时,乙完成了一半。问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比和比例 2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比和比例 2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姓名: 例1 已知3?(x-1)=7?9,求x。 例2 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例为3?2,又来了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4 人。求现在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分析与解:原来共有学生44-4=40(人),由男、女生人数之比为3?2知,如果将人数分为5份,那么男生占3份,女生占2份。由此求出 女生增加4人变为16+4=20(人),男生人数不变,现在男、女生人数之比为24?20=6?5。在例2中,我们用到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将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个分量叫做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是将按已知比分配变为按份数分配,把比的各项相加得到总份数,各项与总份数之比就是各个分量在总量中所占的分率,由此可求得各个分量。 例3 配制一种农药,其中生石灰、硫磺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2?12,现在要配制这种农药2700千克,求各种原料分别需要多少千克。 分析:总量是2700千克,各分量的比是1?2?12,总份数是1+2+12=15, 答:生石灰、硫磺粉、水分别需要180,360和2160千克。 在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中,也可以先求出每份的量,再求出各个分量。如例3中,总份数是1+2+12=15,每份的量是2700?15=180(千克),然后用每份的量分别乘以各分量的份数,即用180千克分别乘以1,2,12,就可以求出各个分量。

例4 师徒二人共加工零件400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解法很多,这里只用按比例分配做。师傅与徒弟的工作效率 有多少学生, 按比例分配得到 例6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元,小轿车10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之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之比是4?11,收取小轿车的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求这天这三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分析与解:大客车、小轿车通过的数量都是与小客车相比,如果能将5?6中的6与4?11中的4统一成[4,6]=12,就可以得到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的连比。由5?6=10?12和4?11=12?33,得到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10?12?33。以10辆大客车、12辆小客车、33辆小轿车为一组。因为每组中收取小轿车的通行费比大客车多10×33-30×10=30(元),所以这天通过的车辆共有210?30=7(组)。这天通过大客车=10×7=70(辆),小客车=12×7=84(辆),小轿车=33×7=231(辆)。 练习: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三讲比和比例应用题通用版

第三讲 比和比例应用题 【基础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在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类问题叫作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先求总份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比例问题:问题中三个已知量与未知量可以组成比例,这类问题叫作比例问题。通常先列出比例,再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方程,最后解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1】:炎炎夏日,西瓜不仅消暑解渴,而且有利于行人健康。“农家乐”水果店运进一些西瓜,卖出的西瓜与剩下的西瓜质量的比是2:3,如果再卖出200千克,就卖了总数的50%,水果店运进西瓜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由“卖出的西瓜与剩下的西瓜质量的比是2:3”可得,卖出的西瓜西瓜的总量 =25 ,再由“卖出200千克就卖了总数的50%”说明200千克西瓜占(50%-25 ), 相除就可以解决。 【解答】: 2+3=5 200÷(50%-25 )=2000(千克) 答:水果店运进西瓜2000千克。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具体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用除法解决。 【巩固练习】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3:7,如果再看15页,正好是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有多少页? 2.丽丽买回一本故事书,已知第一天看了40%,第二天看的页数与第一天看的页数比是2:5,这时正好还有88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典型例题2】: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350块,如果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 【思路分析】:会议室地面的面积一定,不论用多大的砖铺,地面面积都不会变化,并且每块砖的面积越大,需要的块数越少,因此,每块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反比例关系,即可设需要x块,10x=350×8。 【解答】:解:设需要x块。 10x=350×8 X=240 答:需要240块。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中的量成什么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再解决。【巩固练习】 3.李老师家用方砖铺书房地面,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需要350块;如果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4.学校买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5.我校食堂买来900千克大米,6天吃了180千克,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能吃几天?

比与比例数学教案.

比与比例数学教案 2018-12-31 该板块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应用,除了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外,还注重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例题:关于比、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的复习。 教学时,以问题“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引入,让学生自主地回顾知识。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同时也会感到这些知识点比较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进而激发学生梳理这部分知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重点对比、比例、比例尺的意义及比和比例的性质、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判断正(反)比例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讨论与交流”是从知识内在联系方面进行整理,重点弄清楚比、比例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借助于下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意义上区分:“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除法”表示的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教学第二个问题时,结合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主交流,能体会到比、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教学第三个问题时,可在对比和比例意义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明确“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了解比是比例的基础,比例是比的扩展,没有两个相等的比是组不成比例的。还要弄清楚不是任意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的,-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所以,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可借助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上面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1题,是运用逼和比例尺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信息中比及比例尺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然后再结合实际意义感受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第2题是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测量大树的高度:

{小学数学}第9课时比和比例2-[仅供参考]

2021年{某某}小学 小 学 数 学 学 习 资 料 教师: 年级: 日期: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9课时比和比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少;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中,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正比例: (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2)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教师逐一指名说。 ②每袋面包的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组织学生审题并思考,然后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指出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的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由学生做在草稿本上,再集体订正。 要求每一题都要说出理由。 答案: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 (4)用比例知识解题: 大家回忆一下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概括:①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③设未知数x;④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⑤解比例;⑥检验。 (5)教学举例。 ①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

2020年新版小学六年级奥数经典30讲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需要,欢迎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新版小学六年级奥数经典30讲 目录 第一讲比较分数的大小...................................................................................................................... - 3 - 第二讲巧求分数 .................................................................................................................................. - 5 - 第三讲分数运算的技巧.................................................................................................................... - 10 - 第四讲循环小数与分数.................................................................................................................... - 16 - 第五讲工程问题(一).................................................................................................................... - 20 - 第六讲工程问题(二).................................................................................................................... - 24 - 第七讲巧用单位“1”...................................................................................................................... - 29 - 第八讲比和比例 ................................................................................................................................ - 33 - 第九讲百分数..................................................................................................................................... - 38 - 第十讲商业中的数学........................................................................................................................ - 43 - 第11讲圆与扇形............................................................................................................................... - 47 - 第12讲圆柱与圆锥........................................................................................................................... - 53 -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一、填空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在5:4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 (3)8:9读作:(),这个比还可以写成()。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这叫做()。 (5)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比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分数的()。(6)因为除法里的()不能是零,分数的()不能为零,所以比的()不能为零。 (7)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一、求比值。 18:15 : 20分:1/3时 35:45 360:450 : 18:2/3 3/20:4/5 : 二、化简比 (1)56 :1524 (2)30分钟:小时(3)15 吨:400千克(4):74 (5)6400 :2400 (6) 80 :2000 (7): (8)3/8:5/6 5、比例尺: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奥数讲座-第三讲 差倍、年龄问题

奥数讲座第一讲一般复合应用题 第二讲和差、和倍问题 第三讲差倍、年龄问题 第四讲盈亏问题 第五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六讲容斥原理 第七讲植树问题 第八讲方阵问题 第九讲平均数问题 第十讲行程问题(一) 第十一讲行程问题(二) 第十二讲数的整除 第十三讲分解质因数 第十四讲求因数个数 第十五讲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十六讲余数问题 第十七讲周期问题 第十八讲尾数与平方数第十九讲奇偶分析 第二十讲数列 第二十一讲幻方和数阵第二十二讲一笔画 第二十三讲分数应用题第二十四讲比和比例第二十五讲还原问题第二十六讲牛吃草问题

第三讲差倍、年龄问题 2008年12月08日星期一下午 04:50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比原数小0.72,原数是多少? 0.72÷(10-1)×10=0.8 2、甲数减去878,就等于乙数,如果甲数加上1142,就等于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878+1142)÷(5-1)=505 505+878=1383 3、把数字5写到一个三位数的左边,再把得到的四位数加上400,它们的和是这个三位数的55倍,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5000+400)÷(55-1)=100 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苹果数反而比甲筐多3千克? (19+3)÷2=11 5、有大、中、小三筐苹果,小筐装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装16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倍。大、中、小三筐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16÷(4-2)=8 8×2=16 8×4=32 6、有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一袋多40千克,如果从第二袋中取出5千克倒入第一袋,这时第二袋大米的重量正好是第一袋的3倍。原来两袋大米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40-5×2)÷(3-1)=15 15-5=10 10+40=50 7、有甲、乙两桶油,若从甲桶倒入乙桶15千克,则两桶油重量相等;若从乙桶倒入甲桶48千克,则甲桶油是乙桶油的4倍。甲桶原有油多少千克? (15×2+48×2)÷(4-1)=42 42×4-48=120

比例的意义

“说课标说教材”主题研讨 教学内容:课本40页的内容 课题:比例的意义执教:周洲说课时间:20190320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知识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知识,该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而该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比例的认识是否到位,关系到后面所学的知识。 该点的教学目标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组成与否关键条件,并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重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难点在于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学情:(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分析等)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下比,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知道比值求法和化简,为该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算,然后观察比较。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其学习能力的体现,便是其态度的体现,对于新知识并且是有关联的知识,学生的态度可能随便,原因有几种,一是对以前学的知识遗忘,突然要自己自主,不知所措;二是自主学习,学生找不到主,再求比值之后,到观察时,学

生可能不知道观察什么;三是学生对以前知识不感兴趣,涉及到现在的后延,可能不感兴趣,积极性不强;最后是学生在学习时,和以前的知识纠缠,导致知识混淆,使得两个知识都没掌握。 三、说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主体。遵循观察——计算——观察、比较——归纳——应用的学习过程。 四、说设计:(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流程如下。 (一)对以往相关知识的复习,这节内容可以与新课导入同步进行;在出示国旗时,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写出几组比,并求出比值。 (这样既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导入新课,激励同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计算能力,引发学生思考这一行为的目的何在)(二)就学生计算其中两组比的比值进行观察,让学生发现这两组比的比值相等,此时可以说这两个比相等,继而引导学生们用等号连接。 (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信心,因为这个信息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其次用等号连接,既让学生明确这是两个相等的比,同时也能明确这是一个等式) (三)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剩余的国旗数据中,找出两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号连接,继而引出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2

六年奥数综合练习题十二答案(比和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最后一个容,也是学习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了“比”这个概念和表达方式,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要方便灵活得多.我们希望,小学同学学完这一讲,对“除法、分数、比例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各有用处”有所理解. 这一讲分三个容: 一、比和比的分配; 二、倍数的变化; 三、有比例关系的其他问题. 一、比和比的分配 最基本的比例问题是求比或比值.从已知一些比或者其他数量关系,求出新的比. 例1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5.求甲与乙的面积之比. 解:设甲的周长是2. 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 答: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864∶875. 作为答数,求出的比最好都写成整数. 例2 如右图,ABCD是一个梯形,E是AD的中点,直线CE把梯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它们的面积之比是10∶7. 求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之比. 解:因为E是中点,三角形CDE与三角形CEA面积相等.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高相等,它们的底边的比AB∶CD=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C的面积 =(10-7)∶(7×2)= 3∶14. 答:AB∶CD=3∶14. 两数之比,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处理时与分数计算几乎一样.三数之比,却与分数不一样,因此是这一节讲述的重点. 例3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 解: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 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 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 ∶ =(10×2+4×3+3×4)∶(10×5+4×4+3×3) =44∶75. 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 把5∶2与4∶3这两个比合在一起,成为三样东西之比10∶4∶3,称为连比.例3中已告诉你连比的方法,再举一个更一般的例子. 甲∶乙=3∶5,乙∶丙=7∶4, 3∶5=3×7∶5×7=21∶35, 7∶4=7×5∶4×5=35∶20, 甲∶乙∶丙=21∶35∶20.

第三讲量率对应问题

第三讲-量率对应初步(含作业解疑) 2012-06-13 17:14:35| 分类:六年级零期班| 标签:量率对应初步|字号大中小订阅 量率对应关系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一种技巧,这种方法将一个数看的比较透,一个(分)数除了表示具体的数值或者数量,还可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一般而言我们把比较的对象看成“单位1的量(总量)”,被比较的对象看成“分量”,最后比较得出的结果看成“分率”。因而量率对应就是要求我们同学们学会如何将量和率对应起来,从而利用公式进行巧妙的求解。 量率对应公式:如下图: 其中课堂上我们要求我们掌握一些重点: 1)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和问题结论会找“单位1的量”,结合对应的量率公式的转化灵活求解; 选择一个好的“单位1的量”,往往对题目的解答有很大的帮助。“单位1的量”往往有一些特征,前面有一些字眼:“是”、“占”和“比”;有时“单位一的”比较多,需要进行取舍,这就要看同学们对题意的理解了;还有时“单位1的量”比较隐蔽,拿着需要去发现。通过接下来的几道例题帮助大家来进行课后的巩固。 2)这节课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列算式”。其实有的同学觉得使用方程是一个很方便的选择,没错;然在对这一节课的理解上我还是主张使用列算式,这需要我们同学们动一番脑筋的,正好也是个动脑的好机会。另外对于一些题目,我们也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方程”和“算式”两种方法的简便程度,从而大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等到秋季班的学习中相信大家的理解会更深一层,到时大家应该能运用自如。 这节课有个难点: 就是关于求“单位1的量”: 已知分量差(分量和),需要我们找到对应的分率差(分率和),而后在进行求解。 注意点: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就量率对应有个深刻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照葫芦画瓢”。对于下一讲的学习《比和比例》,我还是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当然“方程”、“份 数法”将会是下讲较好的办法。 【例1】1)18比16多几分之几? 2)16比18少几分之几?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一问题的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我们应该弄懂题目的问 题:要我们求什么? 很显然是:几分之几,那就是分率。这一道题其实时要求的18、16比较“单位1的量”得出的分率差。

5-2比和比例分类小练习1-11

比和比例分类练习一(按比例分配) 1、甲工厂有120人,乙工厂有80人。从乙工厂调几人到甲工厂才能使甲工厂与乙工厂的人数之比是5:3? 2、甲班有60人,乙班有80人。从甲班调几人到乙班才能使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2:3? 3、小明有25元,小华有35元。小华给小明几元才能使小明与小华的钱数比是2:1? 4、甲筐有50个苹果,乙筐有70个苹果。从乙筐拿几个苹果放入甲筐才能使甲乙两筐苹果个数比是7:5?

5、有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求长与高的比。 6、有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体的全部棱长之和是220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7、甲、乙、丙三人分138只贝壳,甲每取走5只乙就取4只,乙每取走5只丙就取6只。问:最后三人各分到多少只贝壳?

比和比例分类练习二(按比例分配) 1、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棉田与其它作物,粮田、棉田之间的面积之比为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是6︰1.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 3、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两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4、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的人数的比是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69人。数学组比作文组多多少人? 5、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 3 1 ,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参加了数学竞赛? 6、光华电视机厂上半年生产的电视机产量占全年生产 计划的 8 5 ,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全年可超产1000台。这个工厂上半年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第10课时 比和比例2(学生版)

第10课时比和比例(二) 精解名题 例1.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备选例题 例1.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 、2:7 B 、6:21 C 、4:49 2. 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 、8:7和14:16 B 、0.6:0.2和3:1 C 、19: 110 和10:9 3. 与51:61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61:51 B 、61 :5 C 、 5:6 D 、6:5 4. 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01 ,盐和水的比是( )。 A 、1:8 B 、1:9 C 、 1:10 D 、1:11 5. 如果X =43 Y ,那么Y :X =( )。 A 、1:41 B 、43 :1 C 、3:4 D 、4:3 6. 把4.5、 7.5、21 、 103 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 A 、1.35 B 、3.75 C 、33.75 D 、2.25 7.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简比是( )。 A 、 6:9 B 、 3:2 C 、 2:3 D 、 9:6 8. 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 )。 A 、 480个 B 、400个 C 、80个 D 、40个 二、化简下面各比 (1)1.35:0.9 (2)41:83 (3)65:95 (4)1203 .0 (5)15:221 (6)231 :1.4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6上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六年级·修订版) 上册 第一讲工程问题 第二讲比和比例 第三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 第四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 第五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六讲立体图形的计算 第七讲旋转体的计算 第八讲应用同余解题 第九讲二进制小数 第十讲棋盘中的数学(一) 第十一讲棋盘中的数学(二) 第十二讲棋盘中的数学(三) 第十三讲棋盘中的数学(四) 第十四讲典型试题分析

第一讲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 例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答:甲、乙、丙三队合作需10天完成. 说明:我们通常把工量“一项工程”看成一个单位.这样,工效就用工

例2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 天 批零件各需几天? 工 效和.要求每人单独做各需几天,首先要求出各自的工效,关键在于把师傅先做5天,接着徒弟做3天转化为师徒二人合作3天,师傅再做2天. 答:如果单独做,师傅需10天,徒弟需15天. 例3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除了用一般的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解:设甲做了x天.那么, 两边同乘36,得到:3x+40-4x=36,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⑴3:5 和18:30 ⑵0.4:0.2 和 1.8:0.9 ⑶5/8:1/4 和7.5:3 ⑷2:8 和9:27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

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⑴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⑵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