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Alexander E. Braun

【期刊名称】《集成电路应用》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马里兰州Gaithersburg)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种新型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电池更加接近于实际应用。NIST的科研人员对复杂的有机光电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新材料是有机光电器件的核心部分。

【总页数】1页(P.27)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叠层结构;美国国家标准;有机光电材料;商业价值;研究成果;马里兰州;科研人员

【作者】Alexander E. Braun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TM914.4

【相关文献】

1.基于聚合物界面修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叠层电池及全塑料太阳能电池[C], 周印华

2.叠层聚合物电池创下太阳能电池新纪录 [J],

3.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J], 童金辉; 熊思醒; 周印华

4.中科院: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制备取得系列进展 [J],

5.中科院: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制备取得系列进展 [J],

Ⅲ-Ⅴ族化合物叠层太阳电池

Ⅲ-Ⅴ族化合物叠层太阳电池 摘要 叠层太阳电池是一种重要的新概念电池。本文简要介绍了叠层太阳电池的基本概念,了解了Ⅲ-Ⅴ族化合物的特点及为何Ⅲ-Ⅴ族化合物适用于制作叠层电池。怎样实现Ⅲ-Ⅴ族化合物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光伏特性及影响转换效率的因素等。探讨了相关的技术发展概况和技术难点,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Ⅲ-Ⅴ族化合物;太阳电池;新概念能源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 multi-junction monolithic solar cell Abstract Multi-junction monolithic solar cells is a new important concept of batter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multi-junction monolithic solar cells,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II-V compound and why III-V compound is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multi-junction monolithic solar cells.How to realize the III-V compound laminated working principle of solar cells,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etc.The relative progress and difficulty in technology was discussed.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III-V compound;solar cells;new concept resource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的研究及其发展

2010年(第39卷)第3期甘肃科技纵横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的研究及其发展 赵静,王智平,王克振,冯晶晖 (兰州理工大学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本论述简要介绍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的发展,重点阐述了CdS和ZnS缓冲层的研究现状,指出缓冲层的制备工艺上以化学水浴法居多,从成膜机理到工艺参数的优化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对真空蒸发法的制备工艺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蒸发温度、衬底温度和沉积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上。最后指出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问题:一Cd对环境的污染,二化学水浴法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关键词:CIGS;薄膜电池;缓冲层;CdS薄膜;ZnS薄膜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典型结构为Al/MgF2/ ZnO/CdS/CIGS/Mo/衬底,并以衬底为支撑。该电池成本低,性能稳定、抗辐射能力强、光电转换效率高、光谱响应范围宽、弱光性好,有可能成为未来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之一。不加缓冲层CdS,其转换效率只有7%。如果在ZnO和CIGS之间加上缓冲层CdS,则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11%至13%,缓冲层改善了CIGS太阳能电池的性能[1]。由于缓冲层中含有有毒元素Cd,限制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使用;同时其制备工艺通常采用化学水浴法,但制备电池器件需要进出真空室,不利于一次成型,限制了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正是由于缓冲层对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有着重要影响,使得很多学者对它做了深入的研究。 1缓冲层的形成及发展 1974年Bell实验室的Wagner等人[2]采用提拉法制备出了第一块CIS太阳能电池。到了1975年,经过结构改进,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2.5%,这是CIGS 太阳能电池的雏形。1982年Boeing公司采用ZnxCd1-xS代替CdS,电池效率为10%[3]。直到1985年,R.R.Potter等人[4]才研究出了目前这种CIS电池的基本结构,即其中铜铟硒(CIS)为吸收层,CdS为缓冲层,ZnO 为窗口层,这种结构改善了电池的短波响应。薛玉明等人[5]建立异质结模型,得出了形成异质结前后的能带图。蒋方丹等[6]对CdS做为缓冲层的作用和弊端做了分析。认为CdS是非常适合作为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材料,但由于Cd有毒、能隙偏窄、制备工艺不匹配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目前对缓冲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无镉缓冲层材料方面。2CdS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 2.1化学水浴法(CBD) 化学水浴法是在溶液中利用化学反应在衬底上沉积薄膜的一种技术。因为它成本低、工艺简单、成膜质量好、反应参数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人们从成膜机理到浓度、温度等参数优化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2.1.1成膜机理的研究 周向东等人[7]对成膜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CdS薄膜的成核机理是Cd(NH3)42+先附着在衬底表面形成晶核,然后Cd(NH3)42+和S2-同晶核作用长大成膜,此时Cd(NH3)42+在热驱动下变得不稳定,放出氨气,同时Cd2+同S2-相互作用形成CdS。 2.1.2浓度对CdS薄膜质量影响的研究 南开大学的孙云、敖建平等人[8,9]研究了醋酸氨、硫脲的浓度对CdS薄膜晶相、S/Cd原子比、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醋酸氨的浓度有利于立方相的生成,以立方相CdS制备的电池最佳效率可达到12.17%;沉积速率和S/Cd原子比随着醋酸氨、硫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李华维等人[10]研究了Cd2+浓度对薄膜晶相的影响,发现随着Cd2+浓度(0.002~0.008mol·L-1)增加,沉积速率加快,薄膜晶相由六方相向立方相转变。可见关于对各溶质的不同浓度对CdS薄膜的晶相、沉积速率、S/Cd原子比和形貌的影响都做了研究。2.1.3PH值对CdS薄膜质量影响的研究 崔岩等人[11]通过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在8.43~10.09间变化,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能隙等特征。结果表明,薄膜全为立方晶型,随着pH值的降低,晶粒尺寸逐渐变大,颗粒尺寸逐渐变小,晶粒倾向于沿着立方(111)面择优生长,能隙增大。敖建平 资源环境70

(整理)薄膜太阳能电池种类

薄膜太阳能电池种类 为了寻找单晶硅电池的替代品,人们除开发了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外,又不断研制其它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主要包括砷化镓III-V族化合物,硫化镉,碲化镉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 上述电池中,尽管硫化镉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替代。砷化镓III-V化合物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GaAs属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能隙为1.4eV,正好为高吸收率太阳光的值,与太阳光谱的匹配较适合,且能耐高温,在250℃的条件下,光电转换性能仍很良好,其最高光电转换效率约30%,特别适合做高温聚光太阳电池。 砷化镓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硅晶圆生产方式大不相同,砷化镓需要采用磊晶技术制造,这种磊晶圆的直径通常为4—6英寸,比硅晶圆的12英寸要小得多。 磊晶圆需要特殊的机台,同时砷化镓原材料成本高出硅很多,最终导致砷化镓成品IC成本比较高。磊晶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化学的MOCVD,一种是物理的MBE。 GaAs等III-V化合物薄膜电池的制备主要采用MOVPE和LPE技术,其中 MOVPE方法制备GaAs薄膜电池受衬底位错,反应压力,III-V比率,总流量等诸多参数的影响。GaAs(砷化镓)光电池大多采用液相外延法或MOCVD技术制备。用GaAs作衬底的光电池效率高达29.5%(一般在19.5%左右) ,产品耐高温和辐射,但生产成本高,产量受限,目前主要作空间电源用。以硅片作衬底,MOCVD技术异质外延方法制造GaAs电池是降用低成本很有希望的方法。已研究的砷化镓系列太阳电池有单晶砷化镓,多晶砷化镓,镓铝砷--砷化镓异质结,金属-半导体砷化镓,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砷化镓太阳电池等。 砷化镓材料的制备类似硅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有晶体生长法,直接拉制法,气相生长法,液相外延法等。由于镓比较稀缺,砷有毒,制造成本高,此种太阳电池的发展受到影响。除GaAs外,其它III-V化合物如Gasb,GaInP等电池材料也得到了开发。 1998年德国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制得的GaAs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 24.2%,为欧洲记录。首次制备的GaInP电池转换效率为14.7%。另外,该研

三种主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详解

三种主要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详解 摘要:上述电池中,尽管硫化镉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替代。砷化镓III-V化合物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关键字:薄膜太阳能电池, 砷化镓, 单晶硅电池 单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其制取工艺相对复杂,耗能大,仍然需要其他更加廉价的材料来取代。为了寻找单晶硅电池的替代品,人们除开发了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外,又不断研制其它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主要包括砷化镓III-V族化合物,硫化镉,碲化镉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上述电池中,尽管硫化镉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替代。砷化镓III-V化合物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GaAs属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能隙为 1.4eV,正好为高吸收率太阳光的值,与太阳光谱的匹配较适合,且能耐高温,在250℃的条件下,光电转换性能仍很良好,其最高光电转换效率约30%,特别适合做高温聚光太阳电池。砷化镓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硅晶圆生产方式大不相同,砷化镓需要采用磊晶技术制造,这种磊晶圆的直径通常为4—6英寸,比硅晶圆的12英寸要小得多。磊晶圆需要特殊的机台,同时砷化镓原材料成本高出硅很多,最终导致砷化镓成品IC成本比较高。磊晶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化学的MOCVD,一种是物理的MBE。GaAs等III-V化合物薄膜电池的制备主要采用MOVPE和LP E技术,其中MOVPE方法制备GaAs薄膜电池受衬底位错,反应压力,III-V比率,总流量等诸多参数的影响。GaAs(砷化镓)光电池大多采用液相外延法或MOCVD技术制备。用GaAs作衬底的光电池效率高达29.5%(一般在19.5%左右) ,产品耐高温和辐射,但生产成本高,产量受限,目前主要作空间电源用。以硅片作衬底,MOCVD技术

薄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分析比较

薄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分析比较 《中国组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分析:目前在工业上,硅的成本大约占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的一半。为减少硅的消耗量,光伏(PV)产业正期待着一些处于研究开发中的选择方案。其中最显然的一种就是转向更薄的硅衬底。现在,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硅衬底厚度略大于200mm,而衬底厚度略小于100mm的技术正在开发中。为使硅有源层薄至5-20 mm,可以在成本较低的硅衬底上淀积硅有源层,这样制得的电池被称为薄膜。为使其具有工业可行性,主要的挑战是在适于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中,怎样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间的理想平衡。已经存在几种制造硅有源层的技术1,本文将讨论其中的三种。 薄膜PV基础 第一种技术是制作外延(epitaxial)(图1),从高掺杂的晶体硅片(例如优级冶金硅或废料)开始,然后利用化学气相淀积(CVD)方法来淀积外延层。除成本和可用性等优势以外,这种方法还可以使硅太阳能电池从基于硅片的技术逐渐过渡到薄膜技术。由于具有与传统体硅工艺类似的工艺过程,与其它的薄膜技术相比,这种技术更容易在现有工艺线上实现。 第二种是基于层转移(layer transfer)的技术,它在多孔硅薄膜上外延淀积单晶硅层,从而可以在工艺中的某一点将单晶硅层从衬底上分离下来。这种技术的思路是多次重复利用母衬底,从而使每个太阳能电池的最终硅片成本很低。正在研究中的一种有趣的选择方案是在外延之前就分离出多孔硅薄膜,并尝试无支撑薄膜工艺的可能性。 最后一种是薄膜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即将一层厚度只有几微米的晶体硅淀积在便宜的异质衬底上,比如陶瓷(图2)或高温玻璃等。晶粒尺寸在1-100mm之间的多晶硅薄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已经证实,利用非晶硅的铝诱导晶化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这种工艺可以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 mm 的很薄的多晶硅层。接着利用生长速率超过1 mm/min的高温CVD技术,将种子层外延生长成几微米厚的吸收层,衬底为陶瓷氧化铝或玻璃陶瓷。选择热CVD是因为它的生长速率高,而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晶体。然而这样的选择却限定了只能使用陶瓷等耐热衬底材料。这项技术还不像其它薄膜技术那样成熟,但已经表现出使成本降低的巨大潜力。

叠层电池总结

叠层太阳能电池小结 1叠层电池概述 由于太阳光光谱中的能量分布较宽,现有的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都只能吸收其中能量比其能隙值高的光子。太阳光中能量较小的光子将透过电池,被背电极金属吸收,转变成热能;高能光子超出能隙宽度的多余能量,则通过光生载流子的能量热释作用传给电池材料本身的点阵原子使材料本身发热。这些能量都不能通过光生载流子传给负载,变成有效的电能。因此单结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的一般较低。 太阳光光谱可以被分成连续的若干部分,用能带宽度与这些部分有最好匹配的材料做成电池,并按能隙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外向里叠合起来,让波长最短的光被最外边的宽隙材料电池利用,波长较长的光能够透射进去让较窄能隙材料电池利用,这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光能变成电能,这样的电池结构就是叠层电池,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叠层a-Si:H太阳电池能提高效率、解决单结电池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的原因在于:(1)叠层电池把不同禁带宽度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加宽了光谱响应的范围。(2)顶电池的i层较薄(<2000×10-8cm),以致光照后产生的空间电荷对i层电场的调制已不明显,i层中电场强度分布变化不大,仍是高场区,有源区上的这种高电场显然足以把i层中的光生载流子有效抽出,从而阻止光致衰退的发生。(3)底电池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约为单结电池的一半,底电池的光致衰退效应较小。 双结叠层电池通常由宽禁带带隙的顶电池、隧道结和窄带带隙的底电池三部分依次串联而成。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叠层电池应满足材料晶格匹配、禁带宽度组合合理和顶底子电池电流匹配等基本要求。叠层电池电流密度一般不同,顶底电池的电流失配会使电池性能大受影响。设法获取电池匹配的结构是保证叠层电池具有良好性能的重要一环。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一种是机械堆叠法,先制备出两个独立的太阳能电池,一个是高带宽的作为顶电池,一个则是低带宽的作为底电池。然后把高带宽的堆叠在低带宽的电池上面。另一种是一体化的方法,先制备出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再在第一层电池上生长或直接沉积在第一层电池上面。 典型叠层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薄膜非晶/微晶叠层电池结构 2叠层电池的隧道结 作为有效地互连两个子电池的过渡结,隧道结应具有高透光率、阻抗小(重掺杂)的特点,且其晶格常量和热膨胀系数与上下层也要求匹配。隧穿结厚度包括非晶顶电池N层的厚度和微晶底电池P层的厚度。 在叠层电池p1-i1-n1-p2-i2-n2结构中,n1-p2结特性的好坏对电池特性参数Voc、Isc、FF均有重要影响。因为n1-p2结相对器件内建场为反偏结,任何寄生势垒都将使电池的I-V 特性变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就需提供一个特性优良的隧道结,要求该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和种类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特点 太阳能电池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各国研制的硅太阳能电池种类繁多,;主要系列有单晶、多晶、非晶硅几种。其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占50%,多晶硅电池占20%、非晶占30%。我国光伏发电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的瓶颈是成本高。为此,需加大研发力度,集中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主要包括:a)晶体硅电池技术。降低太阳硅材料的制备成本:开发专门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硅材料,是生产高效和低成本太阳电池的基本条件;同时实现硅材料国产化和提高性能,从产业链的源头,抓好降低成本工作。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高效钝化技术,高效陷光技术,选择性发射区,背表面场,细栅或者单面技术,封装材料的最佳折射率等高效封装技术等。光伏技术的发展以薄膜电池为方向,高效率、高稳定性、低成本是光伏电池发展的基本原则。 单晶硅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也是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而硅材料太阳能电池无疑是市场的主体,硅基(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占80%以上,每年全世界需消费硅材料3000t左右。生产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虽然利润比较低,但是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如果进行规模化生产,其利润仍然很可观。目前,中国拟建和在建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每年将需要680多吨的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其中单晶硅400多吨,而且,需求量还以每年15%~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硅系列太阳能电池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23%,而规模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效率为15%,技术也最为成熟。高性能单晶硅电池是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硅材料和相关的成熟的加工处理工艺基础上的。现在单晶硅的电池工艺已近成熟,在电池制作中,一般都采用表面织构化、发射区钝化、分区掺杂等技术,开发的电池主要有平面单晶硅电池和刻槽埋栅电极单晶硅电池。提高转化效率主要是靠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处理和分区掺杂工艺。在此方面,德国夫朗霍费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该研究所采用光刻照相技术将电池表面织构化,制成倒金字塔结构。通过改进了的电镀过程增加栅极的宽度和高度的比率:通过以上制得的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3%。单晶硅具有完整的金刚石结构。通过掺杂得到n,P型单晶硅,进而制备出p/n结、二极管及晶体管,从而使硅材料有了真正的用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受单晶硅材料价格及相应的繁琐的电池工艺影响,致使单晶硅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要想大幅度降低其成本是非常困难的。 多晶硅众所周知,利用太阳能有许多优点,光伏发电将为人类提供主要的能源,但目前来讲,要使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大的市场,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从目前国际太阳电池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为单晶硅、多晶硅、带状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从工业化发展来看,重心已由单晶向多晶方向发展,主要原因为:(1)可

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27 &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工艺与制造 美 国国家标准局(NIST,马里兰州Gaithersburg)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种新型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能电 池——使太阳能电池更加接近于实际应用。NIST的科研人员对复杂的有机光电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新材料是有机光电器件的核心部分。 有机光电器件依靠有机物分子将吸收到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相对于传统的硅材料电池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为一种类似墨水的物质,将其涂覆在柔性表面从而制造出能够覆盖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这个过程与展开一卷地毯类似。有机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更加低廉,并且易于为多种功耗应用所采纳,但是,要真正应用到实际还需要对该技术进行改进。 不同种类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工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在由单晶硅棒切割而成的厚度为200微米的硅片上制造的,处于试验阶段的电池的转化效率已经接近24%,商用模块的转化效率也已经超过15%。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多晶硅锭切片上进行加工,因而制造成本低廉,但同时电池的转化效 采用叠层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Alexander E. Braun, Senior Editor 率也低于单晶硅电池。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达到了18%,商用模块的转化效率接近14%。典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左右。 从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目前性能最佳的有机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也未达到6%,使用寿命也仅有几千个小时。NIST的David Germack表示:“工业界普遍认为,当该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超过10%,同时使用寿命达到10000小时后,这项技术将会被以更快的速度被采用。”如何对电池进行优化,关键在于了解材料内部的变化,但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近期,NIST的研究团队对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采用新型有效的测试方法揭示了如何控制有机光电材料合成的方法。有机光电器件制造工艺中所用的“墨”通常是由能够吸收太阳光(通过太阳光照射使材料释放电子)的有机物材料与富勒烯混合而成,富勒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球形分子,主要用于收集电子。当“墨”涂覆到表面后,有机材料和富勒烯的混合物会硬化形成薄膜,硬化过程中,有机材料所形成的随机网络与富勒烯通道(如图所示)混合在一起。对于常规器件,理想状况的有机物网络要能够完全接触到薄膜下表面,而富勒烯通道则将与上表面接触,从而电流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流出器件。尽管如此,如果在有机物与薄膜下表面之间形成富勒烯阻挡层,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将会降低。 通过测量薄膜界面对X光的吸收情况,NIST发现通过改变电极表面的特性,可以使其排斥富勒烯(就好象油排斥水一样)同时吸引聚合物。这样,界面的电学性能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最终的结构将提高光电流到达恰当电极的几率,同时降低富勒烯在薄膜底部的沉积,这两方面都将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或者寿命得到改善。 Germack表示:“针对薄膜的边缘,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些需要进行优化的重要参数,这也意味着整个行业将着手对太阳能电池整体性能进行优化。” 目前,NIST的研究人员根据其对薄膜边缘的了解,开始对整个薄膜内部的反应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对于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老化过程,以及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图中所示为有机光电器件的剖面图,光线穿过上层材料后会在有机材料与富勒烯(polymer-fullerene)的混合层中形成光电流。有机材料(棕色)与富勒烯(蓝色)形成的通路保证电流能够流向位于底层的电极。研究结果揭示了导电通道形成的最新信息,这将为提高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提供帮助。(来源: NIST)

CuInSe2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质

新能源2000.22(6)一36~38 CuInSe2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质。 张寅 (山东教育学院数理系,济南250013) 摘要简连了CulnSe2(CIS)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和现状.描莲了这种太阳耗电池的制备过程,井时其性质散了讨论。 关键词CulnSe?太阳娆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 0引言 展望21世纪全球的能源结构,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所占比重会变得越来越大,其中太阳能电池所占的比重将非常显著。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当今仍主要在航天以及一些特殊的场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其本身造价太高,而如何降低成本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材料的选择而言,考虑的因素有禁带宽度、吸收系数、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离子的复合速度等.利用光伏效应发电、以晶体硅为基体的太阳能电池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但为了降低成本.出现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近年来,以复合半导体为基体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发展最好的是CdTe、CuInSe!为基体的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越性体现在;耗材少,衬底便宜.生产能耗低.并可以镀在各种形状的大面积的衬底上,世主要的是有较高的效率。CuInSe。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效率已经能够达到18孵“。 1CuInS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CulnSe。(CIS)做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最初引起人们兴趣的是由于Wangner等人[23发现CIS单晶有12%的效率。尽管CIS的禁带宽度不高.但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所以在当时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薄膜太*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硬目(项目号Y98A15018) ?36? 阳能电池材料,吸引了许多人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Kazmerski[33就曾经做出6+6%电池效率的CIS薄膜太阳能电池。 以后,c1S真正引起人们重视是因为在1982年Boeing[11公司用物理蒸发法将效率提高到10.6%。该公司首先在衬底上镀了一层Mo背接触。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吸收层结构,在镀CIS膜的开始状态采取了Cu富有的方法,得到良好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为了改变带隙,引入能够形成异质结的材料(CdS),使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致电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电池效率的目的。Boeing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出了用Ga来替代In,研制出的Cu(In—Ga)Se2(CIGS)合金膜的效率是14.6%。这种多元化合物的带隙较宽,结构的可选择性较大。莸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表面及内部结构及性质的不断研究,必将得到更高效率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 2CI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目前,CIS膜(主要指吸收层)的制备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常见的有n]:①真空蒸发或溅射法;②化学气相热介喷涂法;③电镀或沉积Cu和In,然后用H。se处理,把它换成CuInSe。。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太阳能和氢能研究所(zsw),多年来一直致力于CIS膜的研制和技术推广。下面描述的是该研究所

各种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

各种不同太阳电池的优缺点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6468684.html,/来源:元器件交易网日期:2012年05月10日 硅太阳电池的应用日趋广泛, 但昂贵的原材料成为发展的瓶颈. 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只需使用一层极薄的光电材料,材料使用非常少。并可使用软性衬底,应用弹性大,如果技术发展成熟,其市场面将相当宽阔。本文就迄今被人们广为关注的薄膜太阳电池, 即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微(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染料敏化薄膜太阳电池和有机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概况,技术难点和优缺点进行论述。 1 引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光伏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既可作为独立能源, 亦可实现并网发电, 而且是零污染排放。硅太阳电池由于成本原因, 最初只能用于空间, 随着技术发展和生产工艺成熟, 其成本日趋下降, 应用也逐步扩大. 面对今天的能源供应状况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现实,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发电能力超过100兆瓦的超大型光伏发电站相继在世界各处建造, 发电能力为几十兆瓦的大型光伏发电站更不在少数(在建的和已建成的). 大规模的发展使得上游原材料的生产供不应求, 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太阳电池芯片生产厂家和组件生产厂家因原材料问题而不得不经常处于停产状态, 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成了制约当前太阳电池生产的瓶颈。 大力发展薄膜型太阳电池不失为当前最为明智的选择, 薄膜电池的厚度一般大约为0.5至数微米, 不到晶体硅太阳电池的1/100, 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 因而也降低了成本. 薄膜电池可沉积在玻璃、不锈钢片或聚脂薄膜等廉价的衬底上, 可以弯曲甚至可以卷起来, 便于携带。 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目前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看主要是非晶硅(a-Si:H) 薄膜太阳电池, 微(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铜铟硒 (CuInSe,CIS) 薄膜太阳电池, 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电池, 染料敏化薄膜太阳电池(DSSC),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 以下分别概述各类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发情况。 2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2.1主要进展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时获得了迅速发展, 它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单位、企业和政府的普遍重视, 其主要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